小说的叙事角度(1)
小说叙事角度
应用于模拟
2019.3潍坊一模
8.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事,对老校长这一形象的塑 造有什么好处?《老校长的雨靴》
①“我”是叙述者,小说以我的观察为主线,突出了老校
长以苦为乐、乐观豁达的形象。 线索
②“我”是参与者,是事件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使老校长
的形象更加真实可感。
《春秋》它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 的国史,现存版本据传是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 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 笔法”、“微言大义”。
“西”即诗题所云“西望”。百官自大明宫下朝,步出 五门,西望则是西内之太极宫、掖庭宫和东宫。西内是 玄宗游戏的重要地点之一,历史上著名的宜春院的梨园 弟子就生活在西内。百官退朝,侧身西望,但见一阵阵 春风,把一股股灰尘吹过御堤,使整个西内显得迷迷濛 濛。“尘起春风过御堤”一句虽为写景,却具有象征意 义,象征着消逝的岁月无数史实已记忆不清,印象模糊。 唯有玄宗的荒嬉尚历历在目。
主题 ⑥ 揭 示 小 说 主 题 : “ 我 ” 的 明 哲 保 身 / 胆 怯 懦 弱 使 我 成 为 祥 林 嫂 悲 剧 命
运的帮凶,深化了小说主题。
叙述视角答题角度
角度一:视角作用(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角度二:人称效果(一二三人称作用) 角度三:人物塑造(自身特点与其他人物关系) 角度四:情节结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等) 角度五:背景环境(提供背景,暗示/交代社会环 境,) 角度六:内容主题(揭示/暗示主题)
小说的叙述角度
明确概念
谁说故事 站在什么立足点上说故事
一、叙述学中,一般把 称为叙述角度。叙述角度可分
叙事角度
叙事角度:一个叙述故事的特殊角度或故事中性格感知事件的特殊角度。
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理论界对叙事角度问题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探究。
在讨论中,叙事角度一般被概括为三种。
一、全知视角。
叙事角度是变化的,君临一切的,没有任何限制。
如萨克雷的小说《名利场》。
二、内在角度。
叙事角度存在于虚构的情境中,甚至定位于某一人物,一切都严格地依据这一人物的认识、情感和知觉来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始终采用一个人物的视角,也可以在叙事中轮流采用几个人物的角度来表现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也可以采用多重视角,即采用各种人物的视角来反复表现某一事件。
三、外在角度。
从故事中非人物性格的某一焦点出发来叙述事件,它排除一切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传达而只限于人物的语言、行为、外貌和环境,例如海明威的小说《白象似的群山》。
在英美,关于叙事角度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布鲁克斯和沃伦的观点。
他们的分类标准主要有两项: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区分;内在描写与外部观察的区分。
具体分类:(1)第一人称自传性叙事角度,如狄更斯的《远大前程》。
(2)第一人称观察者角度,叙述者是小说中的一个次要人物,如阿城的《棋王》。
(3)作者——观察者角度,即前述外在角度。
如海明威的《白象似的群山》。
(4)全知作者的角度,如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
2、格雷麦斯的观点。
格雷麦斯也将叙事角度划分为四种类型。
(1)全知角度,相当于布鲁克斯等的全知作者。
(2)第一人称参与者角度,叙述者是故事中的人物并采取内在角度。
(3)第三人称主观视角,叙述者不是故事中的人物但采取内在角度。
(4)第三人称客观视角,相当于布鲁克斯等的作者——观察者角度。
3、普荣的观点。
普荣采用的术语是视境。
他将视境划分为:(1)后视镜,相当于全知视角,叙述者讲述的多于某一个或所有人物所知道的,如《德伯家的苔丝》。
(2)同视镜,类似于内在角度,叙述者讲述的仅仅是一个或是几个人物所知道的。
几种常见的小说叙事视角
几种常见的小说叙事视角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以其丰富多彩的故事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着读者。
而叙事视角的选择,就像是为小说打开了不同的窗户,让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体验故事中的世界。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几种常见的小说叙事视角。
一、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第一人称叙事,即故事由“我”来讲述。
这种视角能够让读者迅速地与主人公建立起亲密的联系,仿佛读者正亲身经历着主人公所经历的一切。
“我”的内心想法、情感波动和个人经历都能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更能感同身受。
例如,在《骆驼祥子》中,老舍以祥子的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述,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祥子在那个黑暗社会中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的痛苦与无奈。
通过“我”的眼睛,我们看到了社会的不公、人性的丑恶以及梦想的破灭。
第一人称叙事的优点在于其真实性和亲切感。
读者容易产生共鸣,仿佛与主人公一同经历了喜怒哀乐。
然而,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视角的限制,“我”无法知晓其他人物的内心想法,对于故事的全貌可能了解得不够全面。
二、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第三人称叙事是小说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视角,叙述者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述故事,故事中的人物被称为“他”“她”或“他们”。
在这种视角下,叙述者可以自由地穿梭于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更加全面和宏观的故事画面。
比如《红楼梦》,作者以第三人称的视角,细致地描绘了众多人物的性格、命运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庞大而真实的封建家族的兴衰。
第三人称叙事的优点是视角广阔,可以全方位地展现故事的情节和人物。
但有时可能会让读者在情感上与人物产生一定的距离。
三、全知全能叙事视角全知全能的叙事者就像是一个无所不知的上帝,了解故事中所有人物的想法、过去和未来。
这种视角能够让读者对故事有最全面、最深入的了解。
例如《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以全知全能的视角,不仅展现了战场上的波澜壮阔,还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揭示了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然而,这种视角也可能会让读者觉得故事过于完美和不真实,因为现实中没有人能够拥有如此全面的了解。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叙事特征之视角及转换++课件
之人称视角及转换
人称转换
●群山围绕流水祈祷,我终于明白,原来凡事发生,必与我有利, 与内心博弈,终能遇见另一个自己。愿你醒来,明月最后清风, 阅尽山河,终觉人间值得。行至新疆,可抵岁月漫长。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作者角度展开记叙。第一人称“我” 有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我”。作用:读起来有亲 切感和真实感,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的 心理描写;
(2)第二人称:一般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 是站在第一人称或是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作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抒 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有呼告效果,可增强感染力;用于 物,有拟人化效果。
(3)第三人称:以第三人称“他(她)”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 景等。作用:从旁观者角度出发,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 叙述。写作较自由、灵活,便于叙事和议论。
(2)叙述人称与叙述视角是交叉而变化的。 人称变换、交叉: 使用第一人称的,往往穿插第三人称的转述,以进一步扩大表现的时空领 域;《祝福》卫老婆子转述祥林嫂鲁镇以外的生活 使用第三人称的,则常常夹杂人物的独白、对话,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性 和亲切感。人称交叉叙述的方法,可以扬长补短,使叙述的对象得到全方位、 立体化的表现。 人物内心独白:不过,攻击我这条鱼的鲨鱼被我干掉了,他想。他是我见 过的最大的尖齿鲨。天知道,我可见识过不少鲨鱼。《老人与海》节选部分
●故事套故事 ●听他人讲故事 ●(课时精炼二十九《破规矩》我听三爷讲述剃头爷的故
事)
叙述人称、叙述视角交织转换作用
●一是为了克服不同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各自的缺点,避免了单一 叙述的单调性,使故事叙述自由灵活,使作品呈现出更强的立体 感和多面性,突出文章主旨、丰富情节内容。
小说的叙事视角与语言运用
小说的叙事视角与语言运用小说是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描写人物的故事和情节来展现作者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而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叙事视角与语言运用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重点探讨小说的叙事视角以及语言运用对于作品的影响。
一、叙事视角叙事视角是指作者在创作小说时所采用的故事讲述角度。
常见的叙事视角包括第一人称视角、第三人称视角以及多角度视角。
第一人称视角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角度来叙述故事。
这种叙事方式可以更好地展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让读者能够更加贴近主角的经历和感受。
例如,经典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就采用了第一人称视角,由主人公尼克·卡拉威(Nick Carraway)来叙述盖茨比的故事,使读者与主人公情感上有了更强的共鸣。
第三人称视角的小说则通过旁观者的角度来讲述故事。
这种叙事方式相对客观,适合展示多个角色的情节和发展。
例如,当代作家穆赫兰·达维奇(Murakami Haruki)的小说往往采用了第三人称视角,通过旁观者的眼睛来呈现故事的发展,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每个角色的行为动机和心理状态。
除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视角外,一些小说也采用了多角度视角。
这种叙事方式可以让读者看到故事中多个角色的不同观点和经历,增加故事的深度和复杂性。
例如,美国作家乔治·R·R·马丁(George R. R.Martin)的《冰与火之歌》系列小说就以多角度视角为特点,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展现故事的众多线索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二、语言运用语言是小说的载体,也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
合理运用语言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表达力,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
首先,用词精准是语言运用的关键。
作者应选择准确的词汇来描述人物、环境和情感,以确保读者获得清晰而准确的信息。
例如,在描写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时,可以使用形容词如“明亮”、“璀璨”等来表达光线的明亮和温暖。
其次,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也是语言运用的重要方面。
几种常见的小说叙事视角(原创)
几种常见的小说叙事视角(原创)展开全文上一篇《把握小说视角的意义》中谈到了视角的把握关系着小说写作的进程,是小说写作技巧中较为复杂的问题,现结合专业理论的学习,谈谈几种常见具体的视角。
一、云端视角这是一种发展得比较成熟、普遍运用的叙述模式。
其基本特点就在于“全知”,叙述人就像上帝一样知道故事的全部,仿佛他是站在云端一样看天下百姓的活动,洞悉所有人物的一切隐秘,包括其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
所以我叫它“云端视角”。
就叙述人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来看,叙述人可在其中,也可活跃在人物之外,知道他们身上发生的一切而又不想得到他们认同。
叙述人高高在上,控制着人物的各种表现。
这种视角切入的优点是自由灵活,叙述人不受时间、空间等的限制,纵横捭阖,运用自如,人物和事件可以自由表现,并能让读者对人物和事件能有一个全面而具体的了解,最大限度地展示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等等。
具体它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1.主观型特点是叙述者用第一人称身份或以编著、介绍人身份,直接登场亮相,对故事加以叙述、交代、报道,而且常常通过发表感想与议论来干预叙述的进程。
2.客观型特点是叙述人不直接介入作品,不到处发议论,而是以第三人称来讲故事。
叙述人隐身于叙述过程之内,使读者不能直接发现他的存在。
当然以上两种类型也并不是绝然对立的,有些作品在叙述过程中,也常常交替或混合使用两种叙事方式。
这种叙事的不足之处在于,因为上帝的存在,他知道的太多,反而让读者对其真实性产生怀疑,另外作品的悬念也少了许多。
因而这种叙述方式会使参与作品体验感受的较少,不能使读者有再创造的乐趣和联想的能力,限制了读者“再创作”的欲望。
二、人物视角是由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来讲述故事,一般也采用第一、三人称。
第一人称的叙述,人物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
第三人称的叙述,人物并不在作品中直接露面,而是始终粘附于某一个人物身上,以被粘附的这个人的视角来讲述,有点傀儡的味道。
这种叙述的特点是讲述者只能讲述他所感知所认识所理解的一切,会受到其主客观条件(如气质、性格、生活经验、时空范围等)的限制,因而也叫有限叙事。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现代文阅读Ⅱ专题1小说阅读任务3考点突破第7讲行文虽有异据文巧解
祖父在园子里的时候,他和祖父谈话。他说拉着磨的小驴,驴 蹄子坏了,一走一瘸。祖父说请个兽医给它看看。冯歪嘴子说,看 过了,也不见好。祖父问那驴吃的什么药?冯歪嘴子说是吃的黄瓜 子拌高粱醋。
冯歪嘴子在窗里,祖父在窗外,祖父看不见冯歪嘴子,冯歪嘴 子看不见祖父。
有的时候,祖父走远了,回屋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磨房的 墙根下边坐着玩,我听到了冯歪嘴子还说:
综合 的特征。 征。
考查 (2)(2014·全国Ⅰ卷)作品是怎样叙 小说是怎样讲述……的 类 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 故事的?请简要分析 处?请简要分析。
类型
手法 运用
类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3)(2020·全国Ⅰ卷)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
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 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 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 其效果。 (4)(2019·全国Ⅰ卷)《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 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 特征。 (5)(2018·全国Ⅲ卷)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
二、小说常见的“文本特征” 1.虚(想象、梦境、回忆)与实(现实)交织穿插 突破时空界限,丰富情节内容;呈现不同时期的人物,使人物 更加具体;避免平铺直叙,结构更加灵活。
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注重直观,浪漫主义注重想象;现实主义注重写实, 浪漫主义注重夸张;现实主义注重实际,浪漫主义注重理想;现实 主义注重现在,浪漫主义注重未来。
4.穿插新闻报道、地方志、访谈 添加这些内容,可以补充情节,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和真实, 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5.传奇 “传奇”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不寻常的故事,小说可以通过 强烈的反差,详写其行为(叙述过程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
小说的叙述角度
小说的叙述角度一、定义:作家写作小说, 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事角度。
二、分类:小说的叙述视角有“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两种,这两者既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灵活转换。
上帝俯瞰一一全知视角特点:小说的叙事人就是作者,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绝对控制,什么都为读者安排妥当了。
好处:容量丰富,讲述自由,阅读时信息清楚了然,不必让读者劳神费心,苦思冥想。
第三人称一一他”一陛知或有限视角特点:叙述人只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并非故事情节中的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叙述人站在故事我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述故事,视角或有限也可无限。
好处:叙述自由,超越时空,无所不知。
不足:叙述缺乏亲切感,使小说与读者之间产生距离。
举例:比如《项链》叙述人对玛蒂尔德的生活情况无所不知,又俨然一个冷静的上帝俯瞰着玛蒂尔德的人生悲剧”凡人目光一一有限视角特点:小说的叙事人不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一一作者,而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讲究含蓄,讲究隐藏、白。
好处:能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能动性,主动参与,全心投入,更能体验到阅读的魅力,将读者变为小说的第二作者。
第一人称一一我”一语限视角特点: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
好处:真实亲切,拉近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
不足: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限制,是有限的讲述”。
注意:我啼不等于作者。
举例:比如《桥边的老人》中,我琳无法得知老人此时此地内心的想法,所以就无从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了。
三、人称:第一人称(我)是属于说话人,第二人称(你)属于听话人,第三人称(他)属于说话人、听话人以外的人。
所有的叙述一般是由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来承担的。
第一人称: ①可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写得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的真实感;②便于抒情,便于直接表达“我”内心的喜怒哀乐,亲切自然;③让人读起来更加有兴趣,将自己和主角进行人物交换.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如鲁迅先生的《祝福》运用了第一人称的笔法,向我们娓娓道来一个较为真实的故事。
小说中的叙事视角分析
小说中的叙事视角分析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通过叙事视角的选择来呈现故事内容。
不同的叙事视角可以带来不同的效果和观感,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内心世界。
本文将以小说中的叙事视角为主题,探讨它对于小说情节和人物描写的影响。
一、第一人称叙事第一人称叙事是指以小说人物自身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一种视角。
这种叙事方式使读者可以更直接地感受到故事主人公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Mark Twain的《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就是以主人公哈克贝里·费恩的视角来讲述的。
通过哈克贝里的叙事,读者可以感受到他的天真善良和对人性的反思。
二、第三人称叙事第三人称叙事是指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叙述故事的一种视角。
这种叙事方式常用于多线叙事结构的小说中,可以展示多个角色的情节发展。
例如,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中就采用了第三人称叙事。
通过旁观者的视角,读者可以全面了解不同角色的行为动机和内心世界。
三、多重叙事视角有些小说会选择多种叙事视角来讲述故事,使故事更为复杂和丰富。
例如,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就采用了多重叙事视角。
通过不同的叙事者,读者可以看到同一个事件的多个侧面和不同的解释。
四、叙事视角对描写人物的影响不同的叙事视角可以对人物塑造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第一人称叙事可以更深入地揭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更加亲近主人公。
而第三人称叙事则可以从外部观察者的视角客观地描绘人物的特征和行为。
通过对人物的细腻描写,叙事视角能够给予读者更多元化的观感和认知。
五、叙事视角对故事情节的影响叙事视角的选择也会对故事情节产生重要的影响。
例如,如果选择第一人称叙事,读者只能从主人公的角度来了解故事发展,这种局限性可以增加故事的紧张感和悬念。
而第三人称叙事则可以展示多个角色的思想和行动,使故事更加丰富和立体。
总之,小说中的叙事视角选择是一项重要的写作决策,它能够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示人物和故事的多个方面。
小说中的叙事视角与叙述技巧
小说中的叙事视角与叙述技巧在小说创作中,叙事视角和叙述技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决定了读者对故事的感知和理解。
通过选择不同的叙事视角和灵活运用各种叙述技巧,作家们能够创造出多样化的作品,让读者更加沉浸其中。
本文将探讨小说中的叙事视角和叙述技巧,并分析它们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一. 叙事视角1. 第一人称叙事第一人称叙事是指通过主人公或故事中的某个角色来讲述整个故事。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读者可以深入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情感和思想。
同时,也提供了更加亲密的叙事体验。
例如,杰罗姆·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以主人公霍尔顿的角度叙述,使读者能够真实感受到他的孤独与反叛。
2. 第三人称叙事第三人称叙事是指以故事中的旁观者角度进行叙述,既可以是客观的旁观者,也可以是受限的第三人称叙述。
这种叙事方式常用于叙述复杂的故事结构和多重人物关系。
例如,乔治·R.R.马丁的《冰与火之歌》系列采用了多角度的第三人称叙述,让读者可以同时观察到不同人物的行动和心理。
3. 全知叙事全知叙事是指作者从无所不知的角度对故事进行叙述。
通过全知叙事,作者可以自由切换角色的思想和感受,提供全面的故事信息。
例如,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运用了全知叙事,将读者带入到整个社交圈的复杂关系中,揭示了角色的内心活动和隐藏的动机。
二. 叙述技巧1. 描述与展示通过描述和展示,作家可以向读者传递丰富的画面感和情绪。
通过精准的描写和细腻的语言,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故事的氛围和情感。
例如,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爱》中,勃朗特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主人公的情感反应,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戏剧性和浪漫的世界。
2. 对话与独白对话和独白是展示角色性格和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角色之间的对话,读者可以了解他们的交流和互动,把握故事的推进方向。
同时,角色的独白也可以透露出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如渡边淳一的《千针刺出一片白》中,通过主人公的自我独白,读者得以深入了解他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小说的叙述视角(17张ppt)
形
这却使他们思索深层的问题。由于这一长处,它常为侦破小说所采用。二是读者面临许多空
态
白和未定点,阅读时不得不多动脑筋,故而他们的期待视野、参与意识和审美的再创造力得 到最大限度的调动。
局限性:这种叙述视角的局限性太大,很难进入人物内心,顶多作些暗示,因而不利于全面
刻画人物形象,描写人物的心他理。又因为作者的“替身”言而不尽,作者直接明显的介入
第三人称叙述。较晚近的叙事作品中第一人称的叙述多了起来。还有一类较为罕见的叙述视
讲
角是第二人称叙述。除了上述三种视角之外,另一类较重要的特殊情况是变换人称和视角的 叙述。总起来说就是四种情形:第三人称叙述、第一人称叙述、第二人称叙述和人称或视角
述
变换叙述。
的
1、第三人称 (1)叙述者身份是旁观者(认知范畴:全知视角)
讲
的叙述视角。因为这里似乎强制性地把读者拉进了故事中,尽管这只是个虚拟的读者,但总 归会使现实中的读者觉得有点奇怪。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玫瑰色街角的人》中
述
就有这样的叙述方式:想想看,您走过来,在所有的人中间,独独向我打听那个已故的弗兰
的
西斯科·雷亚尔的事……我见到他的面没有超过三次,而且都是在同一个晚上。可是这种晚上
的故事时是这样说的:
……于是他就把他的伤心事详详细细地讲给我听了。——三年前一个冬天的晚上,站长正在
新登记簿上面划线,他的女儿在壁板后面给自己缝衣服,一辆三驾马车到了……
这里用间接引语的方式讲述都妮亚的故事时叙述人称就从第一人称变换为第三人称了。通
过这种叙述视角与人称的交替变换,故事叙述中在把握远近粗细时有了更多的自由,因而也
三
人物和主题的力度,有时则会借以推动情节的发展。 局限性:见证人视角会受叙述者见闻、性格、智力等的局限,有些事情的真相以及主要人物
小说中的叙事技巧与结构
小说中的叙事技巧与结构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通过叙事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在小说中,叙事技巧和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它们直接影响着读者对故事的理解和阅读体验。
本文将探讨小说中常见的叙事技巧和结构,并分析它们对故事的影响。
一、叙事技巧1. 第一人称叙事第一人称叙事是指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叙述故事。
这种叙事技巧可以使读者更加贴近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第一人称叙事也能够增加故事的真实感和亲近感,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2. 第三人称叙事第三人称叙事是指以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叙述故事。
这种叙事技巧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故事视角,使读者能够了解到更多的人物和事件。
同时,第三人称叙事也能够保持客观性,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3. 多重叙事视角多重叙事视角是指通过多个人物的视角来叙述故事。
这种叙事技巧可以使读者了解到不同人物的思想和感受,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故事。
同时,多重叙事视角也能够增加故事的复杂性和深度,使读者更加投入其中。
4. 倒叙叙事倒叙叙事是指将故事按照时间顺序的相反顺序来叙述。
这种叙事技巧可以增加故事的悬念和吸引力,使读者更加期待故事的发展。
同时,倒叙叙事也能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故事的背景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5. 并行叙事并行叙事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故事线同时进行叙述。
这种叙事技巧可以增加故事的复杂性和张力,使读者更加投入其中。
同时,并行叙事也能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二、叙事结构1. 线性结构线性结构是指故事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没有跳跃或重叠的情节。
这种叙事结构简单明了,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2. 非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是指故事按照非时间顺序进行叙述,包括倒叙、回忆、闪回等手法。
这种叙事结构可以增加故事的复杂性和吸引力,使读者更加投入其中。
3. 循环结构循环结构是指故事以循环的方式进行叙述,即故事的开始和结束相呼应。
这种叙事结构可以增加故事的深度和内涵,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意义。
小说如何选择合适的叙事视角
小说如何选择合适的叙事视角小说是一个用文字来描述故事情节的文学形式,它可以是一个人或一个事件的记述,也可以是一个众人都能参与的虚构世界。
无论是哪种形式,小说的叙事视角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决定着作品的风格和情感气氛。
所以,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如何选择合适的叙事视角成为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是指小说中的故事是由主人公或其他角色以自己的视角所叙述的。
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可以更好的揭示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动机。
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的喜怒哀乐。
同时,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也可以让读者更加亲近主人公,对他的遭遇感同身受。
但是,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也会有一些缺点。
由于故事主要以主人公为叙述者,而且主人公所看到的事情和所知道的信息往往是有限的,所以这种叙事方式常常会造成信息不足或者不准确的问题。
同时,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容易忽视其他角色的内心世界,因此,如果情节要求涉及到其他人物感情变化时,这种叙事方式不是非常适合。
例如:《了不起的盖茨比》就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使得读者更能够深入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二、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第三人称叙事视角是指小说中的故事由观察者来叙述,观察者不参与故事本身,只是作为外部的旁观者来观察和叙述故事的发展。
第三人称叙事视角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反映故事背景和对多个角色进行描写。
与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相比,第三人称叙事视角更加客观和公正,能够为读者呈现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
但是,第三人称叙事视角也有一些问题。
由于观察者并不会揭示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会缺少角色的深入感知。
同时,由于观察者不参与故事本身,所以故事情节可能会更加平淡无奇。
例如:《追风筝的人》采用了第三人称叙事视角,通过叙述多个角色的情感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
三、多视角叙事多视角叙事是一种将多个角色的故事交叉叙述的叙事方式。
这种叙事方式可以将不同人物的故事情节交织在一起,形成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小说的写作视角
四、小说的表达技巧【模式】指(指明所用技巧)+析(结合文句分析如何运用)+点(点明表达效果)。
1.叙事视角(即人称)(1)第一人称:①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抒胸臆,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②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读起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真实自然,但表现受限)(2)第二人称:①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②抒情自由灵活,便于感情交流,容易感染读者。
(亲切抒情)(3)第三人称:①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②更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更灵活自由地反映现实。
(客观灵活、但缺乏亲切)2、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①全知视角:更有利于全方位地表现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各种复杂关系。
第三人称大多是全知视角。
②有限视角:第一人称视角;第三人称中的傻子视角、儿童视角和成人受限视角(没有写人物心理等)。
比如:《尘埃落定》《爸爸爸》(傻子视角),《红高粱》《呼兰河传》(儿童视角),2017全国1《天嚣》(成人受限视角)3.故事情节的叙述方式(1)顺序:事件由头到尾依次叙述,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条理清晰。
(2)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可避免叙述的平铺直叙和结构的单调,使叙述行文曲折有致。
(3)插叙:①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②丰富小说内容,使内容更充实。
③衬托中心人物,丰富情节,④深化文章……的主题。
(4)补叙:补充交代……,使内容更充实,结构更完整;丰富了文章内容。
插叙与补叙的区别在于: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补入的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插叙有情节;补叙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性的话。
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
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三种特殊的叙事视角---儿童视角、动物视角、女性视角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
传统的叙事角度研究一般根据叙述人称来划分:第一人称叙述是叙述者作为故事中人物从内在角度讲故事的叙述方式,第三人称是叙述者以旁观者的口吻从外部讲故事的叙述方式,此外还有第二人称,即以“你”为故事中心人物的这样一种特殊叙述方式。
现代小说中的叙事视角与技巧
现代小说中的叙事视角与技巧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以其丰富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和深刻的主题吸引着读者。
而在小说的创作中,叙事视角与技巧的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如同建筑师手中的蓝图和工具,决定了小说的结构和呈现方式,影响着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对故事的理解。
叙事视角,简单来说,就是讲述故事的角度。
常见的叙事视角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第一人称叙事,即“我”来讲述故事,能让读者迅速产生亲近感和代入感,仿佛与主人公一同经历种种。
比如在《活着》中,余华以主人公福贵的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述,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福贵一生的悲欢离合,那种命运的无常和生命的坚韧通过“我”的讲述显得格外真实和动人。
第三人称叙事则像是一个全知全能的旁观者,能够自由地穿梭于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更广阔的故事画卷。
像《百年孤独》,马尔克斯运用第三人称,将布恩迪亚家族几代人的兴衰荣辱娓娓道来,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奇幻而又真实的马孔多小镇,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第二人称叙事,以“你”为主体展开叙述。
这种视角相对较少,但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下能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效果。
比如在一些心理探索类的小说中,通过与“你”的对话,深入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除了叙事视角,叙事技巧也是现代小说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其中,倒叙和插叙是常用的手法。
倒叙先展示故事的结局或关键情节,然后再逐步回溯,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使其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比如在《呼啸山庄》中,一开始就呈现出山庄的荒凉景象和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复仇行动,然后再慢慢讲述过去的种种,这种倒叙的方式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和吸引力。
插叙则在主线故事的叙述中,适时插入相关的背景、回忆或支线情节,丰富故事的内涵和层次。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就巧妙地运用了插叙,通过对盖茨比过去的回忆,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梦想和痛苦,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此外,现代小说中还常常运用多线叙事的技巧。
多条故事线并行发展,看似独立,实则相互交织,最终汇聚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之 叙事视角 知识清单
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之叙事视角知识清单叙事视角对于阅读小说时的理解和答题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叙事视角的知识点清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回答关于小说阅读的题目。
1. 第一人称叙事视角(First Person Narrative Perspective):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来叙述故事,读者只能了解到主人公自己的思想、感受和经历。
这种视角可以让读者更贴近主人公的情感和体验。
2. 第三人称叙事视角(Third Person Narrative Perspective):小说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叙述故事,读者可以获得各个角色的思想、感受和经历。
这种视角可以让读者全面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和各个角色的互动。
3. 自由间接心理叙述视角(Free Indirect Discourse):小说中穿插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同时描写了角色的心理活动和情绪状态。
这种视角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4. 视角转换(Point of View Shifts):小说中在不同章节或段落之间切换叙事视角。
这种技巧可以使故事更加复杂多样,读者需要留意视角的变化,理解各个角色的不同主张和观点。
5. 叙事者的可靠性(Reliability of the Narrator):小说中的叙事者可以是可靠的,也可以是不可靠的。
可靠的叙事者指的是其叙述与事实相符,不可靠的叙事者可能会有偏见或隐瞒真相。
读者需要仔细判断叙事者的可靠性,以便正确理解故事。
6. 隐蔽叙述(n):小说中的叙述可能会有遗漏,某些重要的事件或信息没有被完全揭示。
读者需要通过推理和线索来填补这些空白,以获得更全面的故事理解。
以上是一些关于叙事视角的基本知识清单,希望对你在阅读小说时的答题有所帮助。
请记住,不同的叙事视角可以给故事带来不同的观感和理解,因此要注意细节,并注重作者使用的叙述方式和视角转换的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的叙事角度一、叙事角度的含义叙事角(P256)叙事=讲故事叙事角度=讲故事的角度小说中的故事总是某人的故事。
于是叙事角就与人称互为整体,紧密相连。
写作的一般规律: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
叙事角度解决的是“怎样写”的某些问题。
它绕开诸如“叙述”、“描写”、“抒情”之类的单纯的表达方法,是一种更有效的综合性的表现技巧。
就小说的表现形态而言,什么样的人从什么角度讲故事,决定了以下的要素:⑴什么样的人:“他(她)”或“我”。
⑵什么角度:全知道、部分知道或只限于观察。
⑶故事:因人和角度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效果。
如:①故事内容的详略轻重。
②哪些内容被讲明,哪些内容被隐藏。
③读者理解的有多少。
二、叙事角度的基本类型与实际例证(一)叙事角度的基本类型1.第三人称叙事角度⑴全知叙事⑵参与叙事⑶客观叙事2.第一人称叙事角度⑴主要人物叙事⑵次要人物叙事⑶观察者叙事(二)叙事角度的实际例证通过以不同的叙事角度,对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改写为例。
1.第三人称叙事角度⑴全知叙事例文:清晨,饥饿的狐狸看见一只乌鸦正在飞过,嘴里叼着一大块奶酪。
她正在把奶酪带给她的孩子们,因为它们已经有几个小时没有东西了。
“啊,我真喜欢那块奶酪。
”狐狸心里想:“那块奶酪一定好吃极了。
”乌鸦又累又饿,于是落到附近的一棵树上。
狐狸马上跑到那棵树下面坐下来,然后仰起脸朝树上的乌鸦喊:“乌鸦小姐,早安!你今天真漂亮啊!两只明亮的眼睛闪闪发光,羽毛乌亮,如同黑漆一般。
”喜欢别人吹嘘自己的乌鸦听了十分得意。
于是,狐狸继续说道:“你这么漂亮,你的嗓音也一定优美动听。
你这个美人儿,能给我唱支歌吗?”乌鸦受到如此吹捧实在太高兴啦,她简直难以按捺自己了,请诸位读者准备好,吸取所有的人都应记取的教训!乌鸦兴奋得全然忘乎所以,这时唱歌会有什么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但乌鸦显然忘记了这一切。
于是,她把头抬得高高的,张开嘴巴开始唱歌了。
她一唱歌,那块奶酪便从嘴里掉下来,正好落到狐狸面前。
狐狸咧开大嘴直笑,并且说:“谢谢你,乌鸦小姐。
为表达对你这块奶酪的谢意,我要给你一个忠告,这就是——千万不要相信吹捧你的人。
”狐狸得意极了。
它将奶酪吃的干干净净,拔腿走了。
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角度的特点,就在于“全知”:作者不但知道故事的全部,而且知道所有人物的一切隐秘,包括其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
中国古代小说一般都是第三人称全知叙事,到了近代以后中国作家才有意识地使用了叙事角的技巧,在小说的艺术形式上产生了重大变革。
⑵参与叙事例文:清晨,狐狸看见一只乌鸦正在飞过,嘴里叼着一大块奶酪。
啊,我真喜欢那块奶酪,狐狸想道。
当乌鸦落在附近的一棵树上的时候,狐狸急忙跑到那棵树下卧下来,脸向上冲着乌鸦喊:“乌鸦小姐,早安!你今天真漂亮啊!两只明亮的眼睛闪闪发光,羽毛乌亮,如同黑漆一般。
”乌鸦抖抖身上的毛,头抬得高高的。
于是,狐狸继续说道:“你这么漂亮,你的嗓音也一定优美动听。
你这个美人儿,能给我唱支歌吗?”乌鸦昂起头闭上眼,张开嘴巴开始唱歌了。
“啊!她已经上了我的圈套。
”狐狸简直有些欣喜若狂了。
她一唱歌,那块奶酪便从嘴里掉下来,正好落到狐狸面前。
狐狸狡猾地咧开大嘴直笑,并且说:“谢谢你,乌鸦小姐。
为表达对你这块奶酪的谢意,我要给你一个忠告,这就是——千万不要相信吹捧你的人。
”狐狸得意极了。
它将奶酪吃的干干净净,拔腿走了。
参与叙事的角度,就是从故事中一个人物的角度来讲述的。
由于只限于写一个人物的思想感情,所以比全知叙事更接近于实际生活;同时也连贯、富于条理,因为所有事件的发生,所有的人物都是用一个价值标准去看待、衡量的。
⑶客观叙事客观的叙事角度,虽然也使用第三人称,却很像摄影机,作者完全处于画面之外,只写出所见所闻,而不写他未见未闻的事。
这使作者与他的故事之间的距离拉大,读者必须自己最大限度地来理解故事。
海明威的许多短篇都是采用这种叙事角度。
例文:清晨,一只乌鸦嘴里叼着一大块奶酪飞过。
“啊,我真想吃那块奶酪。
”狐狸悄悄地说。
当乌鸦落在附近的一棵树上时,狐狸跑到那棵树下卧下来,脸向上冲着乌鸦喊:“乌鸦小姐,早安!你今天真漂亮啊!你的羽毛多么娇美!你的眼睛多么明亮!”乌鸦抖抖身上的毛,头抬得高高的。
狐狸继续说道:“你这么漂亮,你的嗓音也一定优美动听。
美人儿,能给我唱支歌吗?”乌鸦昂起头来,闭上眼睛,张开嘴巴开始唱歌了。
她一开口唱歌,那块奶酪便从嘴里掉下来,正好落到狐狸面前。
狐狸咧开大嘴直笑,对乌鸦说:“谢谢你,乌鸦小姐。
为表达对你这块奶酪的谢意,我要给你一个忠告,这就是——千万不要相信吹捧你的人。
”狐狸好像很得意,它将奶酪吃的干干净净,拔腿走了。
2.第一人称叙事角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角度时,故事是由故事里的某一个人物讲述的。
这使故事显得真实,好像某人正在给你讲故事;同时也使故事更令人信服,于是就大大缩短了读者与故事中人物的距离第一人称叙事可以造成戏讽、幽默等效果。
如故事通过一双“幼小的眼睛”看到,与从一个傻子的嘴里讲出,都是第三人称叙事难以做到的。
弊端是,不能有效地描写人物心理;同时叙事人必须活到故事的最后,否则故事就会让人难以置信。
⑴主要或次要人物叙事例文:清晨,我看见一只乌鸦正在飞过,嘴里叼着一块奶酪。
我是一个很聪明的狐狸,所以我决定把那块奶酪弄到手。
当乌鸦落在附近的一棵树上的时候,我就在那棵树下面坐下来,然后我冲着它说:“乌鸦小姐,早晨好!你今天真漂亮啊!你的羽毛多么娇美!你的眼睛多么明亮!”我想,这下行了吧。
然而乌鸦拍拍翅膀挺挺胸脯。
“哦,”我心里暗暗地高兴。
“它是想让我再恭维它几句吧。
”于是我继续说:“你这么漂亮,你的嗓音也一定优美动听。
美人儿,能给我唱支歌吗?”愚蠢的乌鸦昂起头来,闭上眼睛,张开嘴巴开始唱歌了。
当然它一开口唱歌,奶酪便从嘴里掉下来,落到我跟前。
“谢谢你,乌鸦小姐。
”我讽刺地说。
“为表达对你的谢意,我要给你一个忠告,这就是——千万不要相信吹捧你的人。
”我很得意,把那块奶酪吃得干干净净,高高兴兴地拔腿就走。
如果用故事里的次要人物作为第一人称,结果就是:一天清晨,我衔着一块奶酪在天空上飞过的时候,看见一只狐狸。
当我落在附近的一棵树上时,狐狸便在这棵树下坐下来,扬起头来冲我喊:“乌鸦小姐,早晨好!你今天真漂亮啊!你的羽毛多么娇美!你的眼睛多么明亮!”我知道人们都很赞赏狐狸的聪明。
因此我听了狐狸的这番甜言蜜语非常高兴,于是我拍拍翅膀,挺挺胸。
狐狸接着说道:“你这么漂亮,你的嗓音也一定优美动听。
能给我唱支歌吗,美人儿?”我想审美能力这么高的动物,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很合理的。
我应该答应它的要求。
于是,我挺起胸,闭上眼,张开口唱起来。
你可以想象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除我之外谁都会想到奶酪将从我的嘴里掉出来,落到树下的狐狸跟前。
我恐惧地望着狐狸把奶酪吃得干干净净,然后那只狡猾的狐狸又说了些什么忠告我的话——千万不要听信那些献媚的人。
它说得有些道理。
可它对我唱的歌却一个字也没有说,它喜不喜欢我唱的歌呢?⑵观察者叙事如同第三人称叙事,观察者(报导者)作为第一人称叙述故事,可以使故事完全客观——叙事者只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不加评论,不加解释。
这就产生一种戏剧性效果,叙事节奏也比故事里的人物讲述慢得多。
例文:一天清晨,我看见一只乌鸦从空中飞过,嘴里叼着一大块奶酪。
它被一只狐狸发现了。
我这个对动物本性很敏感的观察者,就马上记录下狐狸与乌鸦之间所发生的事。
当乌鸦落在附近的一棵树上的时候,那只狐狸也在那棵树下坐下来,仰面朝天冲着乌鸦喊:“乌鸦小姐,早安!你今天真漂亮啊!你的羽毛多么娇美!你的眼睛多么明亮!”那只乌鸦拍拍翅膀,挺挺胸。
狐狸接着说:“你长得这么漂亮,你的嗓音也一定优美动听。
美人儿,能给我唱支歌吗?”乌鸦毫不犹豫地挺起胸脯,抬起头,闭上眼睛放声唱了起来。
它一开口,奶酪便从它的嘴里掉了出来,落到狐狸跟前。
狐狸咧开大嘴直笑。
我听见它说:“谢谢你,乌鸦小姐。
为感谢你的奶酪,我要给你一个忠告:千万不要相信吹捧你的人。
”说完之后,我见它把奶酪吃得干干净净,拔腿走了。
三、叙事角度的转换在某些作品里,叙事角度有时被更换。
如: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
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摸样,跟着也来坐下。
(《水浒传》第九回)《水浒传》使用的是第三人称全知叙事,此例中“看时”开始,则是李小二眼中所见,很生动地表现了他满腹狐疑的心理,制造了一种特殊紧张的气氛。
是由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转为第三人称参与叙事。
再如鲁迅的《祝福》。
“写什么→怎样写”是作家的问题,“为什么这样写”则令读者大伤脑筋。
任何一篇或一部小说都有自己的叙事角,就如任何一篇或一部小说都有“叙述”、“描写”一样。
作家想采用什么样的叙事角是技巧问题,采用这样的叙事角要达到什么目的,获得什么效果,则是创作的最终目标。
参考书目:1.《叙事学导论》,罗钢,云南人民出版社。
2.《小说叙事学》,徐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小说修辞学》,布斯,北京大学出版社。
四、练习题(一)分析下列节选的作品片段,指出它们使用的是哪一种叙事角度。
1.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
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有些单调,有些无聊。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2.是的,我又看见月牙儿了,带着点寒气的一钩儿浅金。
多少次了,我看见跟现在这个月牙儿一样的月牙儿;多少次了,它带着种种不同的感情,种种不同的景物,当我坐定了看它,它一次一次的在我记忆中的碧云上斜挂着。
它唤醒了我的记忆,象一阵晚风吹破一朵欲睡的花。
(老舍:《月牙儿》)3.象用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他忽然飞在马路的那边了。
在电杆旁,和他对面,正向着马路,其时也站定了两个人:一个是淡黄制服的挂刀的面黄肌瘦的巡警,手里牵着绳头,绳的那头就拴在别一个穿蓝布大衫上罩的背心的男人的臂膊上。
这男人戴一顶新草帽,帽檐四面下垂,遮住了眼睛的一带。
但胖孩子身体矮,仰起脸来看时,却正撞见这人的眼睛了。
那眼睛也似乎正在看他的脑壳。
他连忙顺下眼,去看白背心,只见背心上一行一行地写着些大大小小的什么字。
(鲁迅:《示众》)(二)使用恰当的叙事角度改写寓言《狼和小羊》。
狼和小羊碰巧同时到一条小溪边喝水,那条小溪是从山上流下来的。
狼非常想吃小羊,可是它想,既然当着面,总得找个借口才好。
狼就故意找茬,气冲冲地说:“你怎么敢到我的溪边来,把水弄脏,害得我不能喝?你安的什么心?”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不明白我怎么会把水弄脏。
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的。
”“就算这样吧。
”狼说,“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
”“啊,亲爱的狼先生,”可怜的小羊喊道,“那是不会有的事,去年我还没出世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