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近代史纲要复习题 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1、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①社会制度腐败②经济技术落后③思想文化落后2、中国早期工人阶级的特点是什么?①人数不多,却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
②身受三重压迫,革命性最强。
③组织纪律性强、集中、团结、与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论述)①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②其区别在于,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要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与状况,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③其联系在于,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而完成第二大任务是完成第一大任务的最终目的。
4、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及其关系?①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③当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特别尖锐,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④而当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结成同盟,用战争以外的形式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尤其是封建主义统治特别残酷的时候,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
5、怎样评价《资政新篇》?《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向外国学习来寻求出路的一种努力。
因此,太平天国起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6、简述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①没有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无法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②不能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③不能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保留了封建纲常伦理原则④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⑤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提纲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单选]中国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2、[单选]乾隆朝后期,清王朝由盛转衰。
3、[多选]中国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中国的封建社会的特点包括(1)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社会结构上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第二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的演变1、[单选]1842年,中英间签署《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2、[单选]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焚毁了有“万园之园”美誉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3、[单选]1894年11月,日军制造的连续4天大屠杀,造成30万中国居民死亡的旅顺大屠杀惨案。
4、[单选]1900年,俄国军队侵入中国东北,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5、[单选]1860年,《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天津。
6、[单选]1860年,《北京条约》开放的陆路商埠是伊犁和喀什噶尔。
7、[单选]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8、[多选]近代中国司法主权受到破坏,规定外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条约是(1)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2)1844年《望厦条约》9、[多选]控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手段有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资本输出。
第三节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单选]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2、[单选]1841年战死虎门的广东水师提督是关天培。
3、[单选]1842年,在镇江战场战死的满族副都统是海龄。
4、[单选]中法战争期间,老将冯子材率领清军和民众取得“镇直关大捷”。
5、[单选]甲午战争中,战死于平壤的清军将领是左宝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提纲一、★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两大历史任务: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中国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
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二、★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基本特征:(1)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6)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有的。
三、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思想:儒家思想四、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五、义和团运动意义首先,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反侵略的伟大气魄和不敢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理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2、为什么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主权独立受到侵犯,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逐渐沦入国家主权受制于外国列强的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后,随着五口通商和西方商品在中国的倾销,促使中国传统的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是什么?资本帝国主义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封建势力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封建剥削制度封建地主的徒弟所有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中国资本主义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和发展是及不平衡的;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
4、简述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旧的封建统治阶级——地主阶级继续拥有大量的土地;旧的被统治阶级——农民阶级仍是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5、简述中国工人阶级为何具有无产阶级的特点?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革命性最强;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同农民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因此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
6、简述近代中国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②两对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一是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二是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三是国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线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附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答案仅供参考,有些实在不知道。
知道的请补充。
如有出入,请及时指出。
)1、为什么说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P112、西方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主要手段有哪些?在文化上对中国进行渗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其中掠夺中国领土最多的侵略者是哪个国家?△: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文化渗透(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位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主要目的是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P20-P29`2、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如何看待“西方对落后地区的殖民统治促进了这些地区的近现代文明”的观点?资本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西方殖民统治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并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
3、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主要矛盾有哪些?面临的两大使命和任务是什么?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指的是什么?△: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面临的两大使命和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指的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P16-P17,P824、造成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大根源是什么?△: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中国封建主义势力。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小可爱特制)1、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Page10,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A.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 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 . 政治上 , 外国资本主义侵犯中国主权 , 破坏中国独立 , 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经济上 , 外国资本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思想文化上 , 外国资本主义在思想上、精神上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役。
B.□1、鸦片战争后, 1842 年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58-1860 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5 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01 年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P16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简单说也就是反帝反封建。
3、资本 -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形式有哪些?P21A.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B.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C.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控中国的经济命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完整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民族矛盾),人民群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阶级矛盾)。
其中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历史任务近代中国有两大历史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和完成近代化〔1〕反帝反封建革命反帝反封建革命是为了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总揽秩序,完成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从根本上说是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完成近代化完成近代化是为了改变中国经济文化的落后地位,完成国家富强,从根本上说是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1〕民族独立是完成近代化的必要前提和根底没有民族独立,就不能完成近代化,所以只有革命才能为中国的近代化翻开新天地〔2〕完成近代化是民族独立的保证,近代中国落后挨打证明了这一点。
2.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1)社会制度腐败腐败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既包含社会制度的腐败,也包含各级官员行为的腐败,二者可以同步,也可以不同步。
鸦片战争前夕,清朝政治日益腐败,以皇帝为首的皇家贵族奢侈无度;各级官吏更是争相仿效,以权谋私,肆掠民财,“官以贿成,刑以钱免〞的现象比比皆是。
2)经济技术落后尽管中国古代经济技术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近代中国经济技术落后则是不争的事实。
此时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完成了两次科技革命,在动力、能源等领域出现重大创新和科技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稳固了资本主义制度;而此时的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生产工具简陋,手工劳动为主,根本没有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社会生产力低下,清政府财政收入困难,由此导致军队武器装备落后。
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失败原因: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主观原因: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A、农民是小生产者,缺少先进的革命理论作指导。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动摇了清王朝封建总揽的根底,有力地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充分显示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性。
中国近代史复习总结提纲
中国近代史复习总结提纲一、晚清时期的社会背景1.鸦片战争及其影响2.中外不平等条约的签订3.农民起义的兴起与失败4.思想启蒙与维新运动的兴起5.甲午战争及戊戌变法的重要性二、洋务运动与变法1.洋务派与自强运动的背景2.光绪的目标与成果3.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与影响4.变法失败后的政治动荡与军阀混战三、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1.辛亥革命的爆发与推翻清朝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与宪政运动3.中华民国的建立与发展4.北洋政府与国共合作的局限5.资产阶级对革命的掌控与民主发展的矛盾四、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1.袁世凯的权力控制与帝制复辟2.护国战争与国际影响3.北洋政府的独裁统治与国共合作4.冯玉祥、张作霖等军阀的崛起与争斗五、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兴起1.“五四运动”的起因与影响2.背景下的思想解放与文化3.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与早期发展4.王明路线与第一次国共合作5.苏联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支持六、南京国民政府与第二次国共合作1.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与北伐战争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诞生与发展3.长征与红军的战略转移与生存困境4.抗日战争爆发与国共军队的统一抗战七、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1.抗日战争中的各个阶段与重要战役2.八路军、新四军与我军的战略部署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与新中国的诞生4.解放战争的发展与国共内战的形势1.新中国的建立与初期国内经济形势2.社会主义改造与土地3.三大改造与五年计划的实施4.“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败5.文化大革命的起因、过程与影响九、开放与现代化建设1.开放的背景与目标2.经济体制与外资引进的推进3.国际援助与开放政策的成功4.四个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5.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冲突问题的处理十、和谐社会与国际地位提升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与科学发展观2.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治理3.推进经济发展与深化4.参与国际事务与提升国际地位5.未来的挑战与发展方向以上提纲仅为复习中国近代史提供一个参考,具体内容与细节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补充和拓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提纲★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中国封建宗法制的核心思想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义和团运动意义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中国的根本原因戊戌维新运动性质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目的★洋务运动的过程、历史作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中国人民在近代寻求国家出路都有哪些探索?这些探索有何价值和意义综观中国近代史,要使中国实现近代化,最关键的因素三民主义学说1905年至1907年间,革命派与改良派之间论战的问题主要是什么★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教训、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哪些新面貌★五四运动的过程、历史特点。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
遵义会议★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屡次出现的“左倾”错误及原因。
中共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失败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八七”会议的意义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关键的阶段★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最主要任务★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胜利原因、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重庆谈判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得到农民衷心拥护的原因人民解放战争中国统区的第二条战线第三条道路的破产根本原因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基本结束的标志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了解毛泽东在革命发展不同时期的经典著作★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什么。
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中共中央在1953年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根据中共十五大的部署开展的哪“三讲”教育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的标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远历史意义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阐述的一系列重要思想1987 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提出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的两层基本含义及其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备注:★部分为重点考察内容。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个人整理精华版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上篇近代中国历史轨迹发生改变的原因(内因和外因)(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原因)1.中国集权官僚制的消极影响;2.晚清政治的衰败与晚清政府的贫困化;3.西方列强的侵略;4.中国文化传统的障碍:中央帝国观念、重农抑商传统、重义轻利传统、崇古薄今取向。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1.基本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相互关系:两大基本矛盾互相交织,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历史任务: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2.相互关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有利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人民解放。
3.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必由之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资本——帝国主义入侵的表现,影响一、军事侵略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二、政治控制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3、扶植、收买代理人三、经济掠夺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四、文化渗透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课件版本】鸦片贸易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灾难1、打破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是中国有多年来的出超国变成入超国,使中国白银外流,国库空虚。
2、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影响了人民生活。
3、严重破坏了社会风尚,破坏了生产力。
4、腐蚀了清朝的统治机构,吏治更加腐败。
【课后答案】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中国近代史纲纲复习提纲——个人整理精华版
中国近代史纲纲复习提纲——个人整理精
华版
一、晚清时期(1840-1911)
1. 鸦片战争(1840-1842)
- 内因和外因
- 结果和影响
2. 中外交往的逐步打开(1842-1894)
-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维新派的出现
3. 戊戌变法(1898)
- 自强运动和变法思潮
- 变法运动的失败
4. 辛亥革命(1911)
- 各种反清起义
- 辛亥革命胜利的原因
二、民国时期(1912-1949)
1. 北洋政府和国共合作(1912-1927)- 袁世凯和袁世凯
- 国共合作和双十协定
2. 北伐战争(1926-1928)
- 国共联合抵抗北洋军阀
- 北伐战争的成果
3. 南京国民政府(1928-1937)
- 南京政府的建立
- 南京政府的施政措施
4. 抗日战争(1937-1945)
- 七七事变和全面抗战
- 抗战胜利的意义和影响
三、新中国的建立(1949-现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 人民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 社会主义改造和(1949-1966)- 公有制经济的建立
- 和人民公社
3. 文化大革命(1966-1976)
- 运动和造反派
-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影响
4. 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
- 的改革开放政策
- 改革开放的成果和挑战
四、总结与展望
1. 近代史的主要事件和影响
- 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和推动因素
2. 近代史的启示与经验
- 总结历史教训和经验
- 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纲要屈辱史——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国反动势力相勾结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抗争史——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抗侵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发展史——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1840~1919)——风云变幻八十年第零章综述一、时代特征和历史线索1、总的时代特征:新旧杂陈风云变幻新:新思想、新观念、新的价值体系、新的救国模式(资本主义的)旧:旧的生产方式、阶级关系、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封建主义的)例证:①社会的经济结构:小农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存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一身兼数任③太平天国运动:近代化先行者④康有为:集进步与保守、资产阶级新思潮与封建旧传统观念于一身这种时代特征推动中国进行三大转型:①从革命时代说,从19世纪传统的农民战争向20世纪以救亡图存为主题的革命与战争时代转型②从社会性质来说,是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型③从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指标来说,是从古老的中世纪向近代、现代转型(近代化、现代化)这种转型沿着两种趋势: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沉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内部的产生发展2、历史线索:①第一阶段:1840—1864 年半殖民地的开端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主要事件: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②第二阶段:1864—1895年半殖民地化的加深及地主阶级的应变措施主要事件:洋务运动③第三阶段:1895—1901年半殖民地化的加深和中国各阶层人民挽救危亡的努力主要事件: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④第四阶段:1901—1919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确立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主要事件:辛亥革命二、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在世界文明史上经历了三次文明中心的转移,中国是封建制时代世界文明的中心。
中华文明是唯一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的文明。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纲要重点归纳1. 中国封建社会及其漫长的原因?①社会结构坚韧性②生产关系与地区的延长性③意识形态的稳定性④土地自由买卖制度2.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①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稳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③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④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发展缓慢,力量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⑤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既不平衡。
⑥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主题?①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4.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侵略的主要方式及其后果?方式: 军事侵略、政治控制、文化渗透、经济掠夺后果: ①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②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阻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5. 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①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②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6. 为什么把太平天国称为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1)最高峰: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
(2)新特点:《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反映出太平天国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历史特点。
中国近代史复习总结提纲
中国近代史复习总结提纲
一、中国近代史概述
B.近代史的特点:帝国主义侵略、民族独立运动、政治革命、社会变革
二、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A.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结果
B.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三、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A.戊戌变法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B.辛亥革命的发生和推动因素
C.辛亥革命的过程和意义
四、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A.五四运动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B.五四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C.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早期活动
五、北伐战争与国共内战
A.北伐战争的发动和胜利
B.国共内战的转折点和结果
六、新中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和成就
C.开放的背景和重要举措
七、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开放
A.中美关系的变化和中苏关系的破裂
B.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进和对外经济合作的成果
八、文化大革命与开放后的中国
A.文化大革命的发起、进展和结束
B.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
九、综合评价与展望
A.近代中国历史的成就和困难
B.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以上仅为中国近代史复习的大纲提纲,具体内容可根据需要进行详细阐述。
中国近代历史纲纲目复习重点(完美版)
中国近代历史纲纲目复习重点(完美版)中国近代历史纲目复重点(完美版)
1. 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
- 辛亥革命的起因和影响
-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2. 四五运动及五四运动
- 四五运动的发生背景和主要诉求
- 五四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 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发展
- 北伐战争的背景和结果
4. 南京国民政府和抗日战争
-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特点
- 抗日战争的发展和影响
5. 中国在解放战争中的领导
- 解放战争的主要阶段和特点
- 中国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初期政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和原因
- 初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和发展
7. 社会主义改造和
- 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和基本内容
- 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8. 文化大革命
- 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和目标
- 文化大革命的主要阶段和影响
9.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 改革开放的政策和主要内容
- 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成就
10. 当代中国的主要社会问题和发展方向
- 当代中国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
- 当代中国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以上为中国近代历史纲目复的完美版,希望能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一、晚清时期(19世纪晚期):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原因、特点、结果
-洋务运动:背景、内容、影响
-义和团运动:背景、原因、结果
二、辛亥革命与孙中山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的爆发背景与原因
-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局势与军事局势
-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内涵
-孙中山的政治思想与行动
三、北洋政府与五四运动
-北洋政府的建立与发展
-五四运动的起因与影响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关系
四、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的背景与意义
-土地革命与农村根据地的建立
-北伐战争的经过与结果
五、中华民国时期(1930年代至1949年):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过程
-重要抗战战役与抗战胜利的原因
-解放战争的爆发与过程
六、中国近代史的意义与启示
-近代史的特点与意义
-近代史对中国的启示与反思
七、相关重要人物的思想与贡献
-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与骚乱廉使派
-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与黄兴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陈独秀与胡适
-解放战争时期的朱德与刘少奇
这个提纲仅是简单列举了中国近代史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复习的
时候可以结合教材和其他资料进行深入学习和扩展。
在复习过程中,重要
的是掌握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与结果,了解各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以及思
想变革的大致过程。
此外,还需要关注各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及其思想贡献,从中领悟中国近代史的意义与启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一、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与进程1.辛亥革命前的社会背景a.清朝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加剧b.西方列强侵略与民族危机2.辛亥革命的爆发与进程a.各地起义与同盟会的组织b.君主立宪与辛亥革命成功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与发展a.国民党的崛起与北伐战争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土地革命c.日本侵华与全面抗战的爆发二、新中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进行1.解放战争与国共合作a.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与抗日战争b.蒋介石政权的垮台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c.中苏关系与国共分歧的加剧2.社会主义革命的背景与进程a.社会主义改造与三大改造运动b.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行与失败c.文化大革命与革命造反派的兴起与倒台三、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成就1.开放的背景与初期进程a."两个决策"与华国锋政权的结束c.经济体制与对外开放的落实2.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成就a.四个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与战略b.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调整与挑战d.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措施四、中国的外交与国际地位的提高1.和平共处五原则与不结盟政策a.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原则与特点b.中美斗争与中苏关系的破裂c.融入国际社会与联合国的复位2.回归香港与澳门的事件a.回归香港与澳门的历史背景与进程b."一国两制"与香港、澳门的现状与问题3.中国的对外援助与一带一路倡议a.中国的对外援助与南南合作b.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与推动力c. 一带一路倡议的成效与挑 challenges*/d.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与影响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a.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与党的领导制度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a.中国的宪法与法律体系b.司法与法治建设的成就与挑战b.军队建设与军事现代化的进程与挑战这个提纲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补充和修改,帮助你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重点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复习提纲一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沙俄掠夺我国大片领土。
1:鸦片战争,1840年,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中英南京条约》,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3:沙俄掠夺我国大片领土,1858年签订《瑷珲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1881年《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
共侵占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为什么?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2:为什么,社会性质和革命本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①社会性质: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革命本质: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三中国近代的两个基本矛盾及其关系。
1:两个基本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关系:两大矛盾相互交织,以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为最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勾结、扶持封建势力(中国政府当局、各地官僚、军阀)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①当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②当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结成同盟时,阶级矛盾一般就上升为主要矛盾。
③当国内战争发展到从根本上威胁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时,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则完全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1:在进行反封建的同时,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
2:领导人向外国学习,寻求救国道路。
①洪秀全根据基督教思想创立拜上帝教②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完整方案。
五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评价1:主要内容①兴办近代企业②建立新式海陆军③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2:评价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但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和思想,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改变了社会风气,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六早期维新思想家;中日甲午海战。
1:早期维新思想家:冯桂芬,王韬,郑观应,薛福成。
2:甲午海战:1894年,北洋水师在与日本联合舰队,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中方主要军舰:定远号、镇远号、致远号。
日方主要军舰吉野号、高千穗号、秋津洲号。
甲午海战中殉国的将领: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管带邓世昌、林永生、刘步蟾等。
七三民主义;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及评价。
1: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①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结束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及其媚外政策。
即民族革命。
②民权主义:“创立民国”。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即政治革命。
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全民共享。
国家还可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
即社会革命。
三民主义评价: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2:武昌起义,时间:1911年10月10日背景:清政府预备立宪实质却是加强了皇族的权力导火索:保路运动前期准备:文学社和共进会两个革命团体在湖北新军中开展革命宣传工作,在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积极准备起义影响: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
3: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①革命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经济: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物质基础;阶级力量: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成长起来,为量进一步壮大;思想: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革命逐渐成为社会主要思潮;组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同盟会的成立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政党统一领导的新阶段;政治上:三民主义的提出使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共同的奋斗纲领,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②革命形势的日益高涨。
清廷立宪失败后进一步孤立衰落,革命势力在收回利权的斗争和武装起义中人断壮大。
③革命时机成熟。
保路运动调动湖北新军,清廷在湖北统治空虚,为武昌起义的爆发提供了有利时机。
辛亥革命评价: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对中国近代的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它没有也不可能完成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伟大任务。
八五四运动的原因及口号;中共一大、二大、三大的内容;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1:五四运动①原因:⑴新的社会力量的壮大。
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的壮大。
⑵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影响了年轻一代的知识界⑶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导火索: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②口号:“还我青岛”、“收回山东主权”、“取消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2: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党的纲领:以无产阶级革命军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等。
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党的组织方面的规定为,在全党建立统一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地方组织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和指导等。
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以陈独秀为书记。
中共二大: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即最低革命纲领。
在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革命性质和革命动力后,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国三大:就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了正式的决定。
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
3: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共产党领导、组织、推动了中国第一个工人运动高潮。
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密切了党同工人群众的联系,扩大了中共在全国的政治影响力。
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同其他革命力量的合作、掀起全国规模的大革命准备了一定的条件。
九简述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国党内屡次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的表现及原因。
1:表现①第一次,1927年到1928年,盲目“创造总暴动”;。
②第二次,1930年,李立山要求盲目夺取中心城市;③第三次,1931年到1935年,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教条主义的主要错误是:放弃统一战线,攻打中心城市,打击富农,消极防御,在党内“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2:原因“左”倾错误的原因是:指导思想没有得到清理;理论准备不足,实践经验缺乏;共产国际的干预及其对王明路线的支持。
十中国共产党关于土地方针的政策1.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2.抗战时期1937-1945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3.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4.建国初期1945-1953政策: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与以往不同:保护富农经济)5.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的改造)1953-1956政策:采取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6.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政策:小社并大社(片面追求一大二公)7.改革开放时期1978-至今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什么是长征精神?长征胜利的意义?1: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2: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
十二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什么?其基本经验是什么?1: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2:基本经验①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③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④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绝不惧怕战争。
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十三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基本经验。
1:原因①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领导国统区人民掀起人民民主运动,形成反蒋的第二战线,与民主党派并肩作战。
民主党派与蒋介石集团决裂。
②在军事上,制定了一系列正确方针政策。
初期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第二、第三年又及时提出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的伟大决策,将革命进行到底。
北平和谈失败后,迅速渡江作战,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③经济上,在解放区开展土改运动,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
2:经验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③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④组建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⑤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⑥要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十四中国共产党党史上三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内容1:八七会议:1927年。
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把领导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
2:遵义会议:1934年。
改组了党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指定张闻天起草决议。
中共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
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周恩来是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