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朝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措施分析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史论文
中国历朝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措施法分析
班级:金融1302
姓名:邹铃
学号:1609130103
中国历朝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措施法分析
我国历史上的货币制度得失及其产生的通货膨胀现象,据当代著名钱币史学者郭彦岗教授统计,我国从秦汉至清末,计有通货紧缩9次,通货膨胀19次,其中有13次发生于铸币流通时期(秦汉到五代十国),6次是在纸币流通情况下出现的。

本文将以各朝代的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做一些相应的分析,希望从中找出共性,给广大学者做一个参考。

(一)铸币流通时期的通货膨胀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铜、银、金、铅等金属铸币,以铜铸币为主,中国古代在发行铜铸币时,出现过多次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不符,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社会不稳定。

其中重要的大致有一下几次:
(1)自公元七年到十四年,王莽三次改革币制。

第一次,下令除五铢钱(汉隋间铸币以重量命名,主要是五铢钱,估算法以24铢为一两)外,更铸“大泉”,重12铢,值五铢钱50;又造“契刀”,值500;“错5刀”,值5000;这种虚价大钱出现后,造成民间盗币,在实际交易中更趋向于使用五铢钱。

第二次,废除“错刀”及五铢钱,另发行“宝货”,计有五物,六名共28品,不仅换算困难,而且比价格不合理。

王莽从主观出发,随心所欲的改革币制,滥发大钱,结果“每一易钱,民用破业”,“农商失业,食货俱废”,自身最后也迅速灭亡。

(2)黄巾起义后,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公元189年,董卓进京,毁五铢钱,更铸小钱,引起物价飞涨。

至此,五铢钱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3)三国时期战争频繁,军费开支浩大,各国为解决其财政困难,都铸造了面额较大的货币。

刘备入蜀时,“因军用不足”,听从刘巴建议,铸“直百五铢”,其重量仅8-9.5克,却当五铢钱100,结果“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吴国在公元236年铸“大泉五百”,重7克,238年又铸“大泉当千”,重14.5克,甚至还有“大二千泉”、“大泉五千”。

大钱出笼后,导致物价上涨,后被迫停铸。

(4)公元465年,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铸二铢钱,景和元年(465年),沈庆之“启通私铸,由是钱货乱散,一千钱长不盈三寸,大小称此,谓之鹅眼钱。

劣于此者,由是坏钱。

入水不沉,随手破碎,市井不复料数,十万钱不盈一掬,斗米一万,商贾不行”,结果引起社会经济停滞。

(5)北魏孝明帝即位后,为解决财政困难,517年用崔亮建议,广开铜矿铸币以收“治利”。

此后,,民多私铸,钱更薄小,钱价更低。

“时所用钱,人多私铸,销就薄小,乃至风飘水浮,米斗几值一千”。

“今钱徒有五铢之文,而无二铢之实,薄甚榆荚,上贯便破,置之水上,始欲不成”。

(5)隋炀帝时期政治腐败,统一的五铢钱制度遭到破坏。

由私币引起货币严重贬值。

私铸者除豪门大族,也有为对付日益加重负担的百姓。

到最后甚至“剪铁蝶,裁皮糊纸以为钱,相杂用之”唐初李渊入长安是,民间“行线环钱,甚制轻小,凡八九万才满半觥”。

(6)唐玄宗后期,在第五琦的建议下,唐肃宗实行通货贬值政策,铸造大钱,称“乾元通宝”。

大钱发行后引起的结果不外有三:一是物价飞涨,人民遭难“谷价腾贵,米斗至七千,有实钱和钱,商人们钱双重价格。

当时人称此虚抬作价的钱为“虚钱”,未抬价的钱为“实钱”,由此而产生两种物价。

(7)五代十国时期货币形式五花八门、十分紊乱,各国政权用铅、铁、泥等铸钱,以现此掠夺人民。

南唐后主李煜铸铁钱,民间纷纷虚藏匿铜,商人们用
十铢钱换一铜钱,出劣币驱逐好币。

1
铸币流通时期的通货膨胀的原因一般有三:一是统治者谋求高额铸利而进行财政剥削;二是私铸盛行,导致铸币轻薄劣质,而制造劣质币的高利益使得官府或个人趋之若鹜,进而导致通货膨胀。

有能解决好的朝代将从通货膨胀中走出来,不能的则是更加严重,导致国力衰微,民不聊生。

(二)古代纸币的通货膨胀
(1)北宋的交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9),因对西北用兵,益州交子务在陕西发行无钞本交子60万贯,以充军费。

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8),规定两界交子同时使用,引起贬值。

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8),由于两界发行,实际数加倍,于是通货膨胀加剧。

在此后的北宋年间,贬值更厉害,引起物价飞涨,民怨沸腾,北宋政权在内外交困中终于走向了灭亡。

(2)南宋的纸币主要是会子,绍兴十年(1160)开始由官府发行,在孝宗即位后,开始两界并行.光宗绍熙元年又曾三界并行,到宁宗开禧年间大量发行纸币作为军费.从此发行扶摇直上。

在此情况下,“市井视之,粪土不如,朝廷宝货,自轻太甚”,到后来,一贯会子已不值一文钱。

(3)金代发行的纸币叫“交钞”。

从章宗即位时开始取消其年为界,成为长期流通纸币,于是开始膨胀。

明昌四年,通货膨胀日趋严重,金朝最后二十年,经济凋敝,各种纸币轮番登场,通货膨胀更严重。

金后期,“金后期,“以万贯唯易一饼”,经济走向崩溃,金代也就很快灭亡。

(4)元代货币以纸币为主,其纸币制度称为钞法。

元代钞法经历了中统钞、至元钞、至正钞三个阶段。

到忽必烈末年,中钞信用有所降低。

至元十七年起,出现恶性通货膨胀。

“行之未久,物价腾跃,价逾十倍”。

(5)洪武七年,朱元璋立宝钞提举司。

翌年,发行大明宝钞,这样发行后不久,由于投放太多,导致纸币贬值。

(6)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发生,为“济国用之不足”,决定发行纸币。

一是户部官票,二为大清宝钞,但政府自坏成法,收款时少收或拒收钞票,造成钞价大跌。

中国古代发行纸币时,有些统治者也懂得发行纸币要有准备金,即“钞本”,并认识到钞本的重要性。

但到后来,由于军费、奢靡等造成的财政困难,统治者最终还是乞怜于发行纸币,使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

历代对于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各有具体情况和处理方法,论述观点亦有分歧,有的因滥发纸币造成动乱,物价飞涨,或依靠发行纸币以维系国家财政收支和国运,或处理不当以致失国。

金、元两代可引为教训。

亦有处理较好的,如两宋的“称提”与“折阅”,元代前期的贯彻执行币制条例等。

宋代的“称提”和“折阅”。

是在北宋开始使用的一种货币术语,随后演变到通用于纸币流通的领域,而表明纸币的收兑、估计和使用,新旧纸币的折算,纸币同金银钱币的比价关系,以权钞或以银权钞的核算,以及纸币的是否畅通和流通状况,也表明纸钞是否稳定和不稳定的实质,力求银、钱、钞三者之间均能维持相对稳定,防止纸币再折阅(贬值)。

“称提”意即权衡、称物之重量,以权衡其价值。

南宋交子贬值恶化,多方讲究称提之法,于是称提更专用于纸币。

所谓“折阅”,就是纸币贬值,“阅”有买卖提价之意,折阅者,是提折卖物价,使物价免遭受亏损之意。

要求朝廷采取各
种办法,维持或恢复纸币与金属币的比值。

当时,宋朝采取了24种办法和措施,如(1)禁积现钱;(2)禁钱出境;(3)奖惩铸钱、治钱、印造纸币和执行官法的官吏;(4)广泛征求称提意见;(5)提倡节约,改变奢靡风气;(6)自上做起,权归于上;(7)针对时弊,对症下药,不宜多变;(8)使民以信等等。

(三)近现代纸币的通货膨胀
(1)“京钞风潮”。

北洋军阀统治开始后,各省均可发行可兑现的银行券作为筹款办法,但由于缺乏兑换准备,故信用低下,币值日跌。

袁世凯强迫动用现准备,遂使国库空虚,引起商民争兑。

下令停止兑现后导致后来出现物价上涨,现银绝迹。

其后引起了京钞币值迅速下跌,一般常在7-9折之间。

但这次通货膨胀只限于京、津地区。

后来中、交二行通过公款和发行公债,用了六七年时间陆续收回京钞,才稳定住币值。

(2)法币。

1935年11月4日,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改革,1942年7月,法币的发行集中到中央银行。

由于国民党政府完全控制了金融事业,其发行法币有没有限制,这就为法币不断出现通货膨胀铺平了道路。

在1936年1月开始猛增,到1948年8月21日已达6636946亿。

与此同时,物价上涨的更快。

(3)金圆券。

国民党政府于1948年8月20日发行了金圆券。

金圆券发行限额为20亿元,发行准备必须有40%为金、银、外汇。

发行不到三个月,1948年11月底已发行33.94亿。

此后发行额直线上升,与此同时,物价也一日数涨。

最后,金圆券仅发行9个月,就变了废纸,这在世界货币史上是罕见。

近代多处战争时期,为筹措军事所需,政府在大量借款的同时也通过增发债券,增发纸币来解决燃眉之急,即使这并非长久之计,也导致了物价的猛涨,通货膨胀的居高不下。

国民政府时期主要是靠增税增税、举借内外债和增加发行货币来环节通货膨胀,但这样又走进了一个恶性循环,使得通货膨胀更加飞涨。

(四)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几次通货膨胀
(1)“大跃进”时期的通货膨胀。

从 1958 年至 1961 年,我国财政每年都有赤字。

原因很明显:在农业上,几年都有很大减产。

在基本建设上,工业、交通设备失修,农具和农民的生产工具失修,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但安排的建设规模同国家财力、物力和生产水平不相适应。

于是在金融上,多发票子来补赤字,并动用了一部分黄金、白银和外汇储备。

因为钞票发多了,造成市场供应紧张,引起物价上涨,特别是工业品不足,城市里的钞票大量流向农村,城市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实际工资下降很多。

(2)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实际上成为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党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来的时候,仍面临重大比例关系失调的现实。

在众多种措施的影响下,1984-1946年中国经济再次进入高涨阶段,1984年CDP 增长率已高达15.2%,与此同时,物价水平也开始大幅攀升,零售价指数从1984的2.8%跃升至1985的8.8%。

归结这次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是源于成本推动,即价格改革的因素。

这也是中国引入市场手段的制度成本。

(3)由于宏观调控不到位,1987年中国经济继续过热,增长率达11.6%,1988年为11.3%,预算外投资膨胀无法控制。

1998年7月份,物价上升幅度已达19.3%,创历史最高纪录,各阶层群众产生通货膨胀预期。

但此时,仍准备进行全面的价格改革。

结果成为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抢购风潮的导火索。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通货膨胀有了相对完备的应对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比如一是成立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改革财经管理体制,为治理通货膨胀提供体制保障。

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前,国家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控制在各地方手中,
而军费、行政费、救灾费等则完全由中央负担。

中央只出不进,金融物价必然大乱,通货膨胀难以避免。

二是使用行政手段严管投机分子,通过增调物资、改善抛投打击投机资本。

三是紧缩通货,包括发行折实公债,严格贷款与投资,严管军费使用和地方经费发放。

四是厉行节约,减少支出;整理税收,增加收入。

据统计,1949年8月,军政公教人员约600余万,12月初,则超过700万,而1950年1月更是高达942万。

军政公教人员如此之多,财政支出必然不少。

所以,要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还须在财政节流上下功夫。

为此,中央号召厉行节约、增加生产,减少支出。

五是发展社会生产,增加物资供给;改善交通运输,促进物资流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各项管制措施也更加完备齐全,应付通货膨胀也会更加得心应手,但是面对这随时存在的敌人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仍要小心提防,化劣势为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