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常见的气象灾害
高中地理气象灾害知识点
高中地理气象灾害知识点知识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是文人骚客抒发豪情壮志的资本;是国家兴旺发达,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人们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基石。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理气象灾害,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地理气象灾害1主要的自然灾害(一)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全球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灾情重、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1、洪涝:江河湖泊水位急剧上涨乃至决口泛滥的现象称为洪,低洼地区积水过多称为涝。
(1)形成原因:最主要原因是暴雨;其他原因有凌汛(春季)、山洪、融雪洪水(春季)等。
(2)发生地区:洪涝易发生在降水较多的季节和较湿润的地区。
因为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较大,导致亚洲洪涝灾害严重。
(3)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区: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以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地区受灾最严重,包括海河、黄河、淮河、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
(4)防御措施:①利用气象卫星监测和预报;②工程措施:修筑加固河堤、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建设分洪蓄洪区;③生态建设: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④非工程措施:洪泛区土地管理、拟定居民区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2、干旱: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异常偏少而形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干旱是各种自然灾害中发生范围最大、影响最严重的一种,也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
(1)形成原因:自然因素:偶发性或者周期性的降水减少,以及全球变暖等。
人为因素:①人口的大量增加,导致有限的水资源短缺。
②森林植被遭破坏,蓄水功能丧失,导致地下水和土壤中水分减少。
③人类活动使大量水体污染,导致可用水资源减少。
④用水浪费严重,在我国主要是农业灌溉用水浪费严重,导致水资源短缺。
(2)影响: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我国干旱发生地区:我国大多数地区,如华北(春旱)、长江中下游(伏旱)地区。
西南喀斯特地区由于地表水渗漏严重,也容易发生旱灾。
气象灾害分级
(二)气象灾害。
1.特别重大气象灾害:(1)台风、暴雨、暴雪等灾害性天气影响重要城市和50平方公里以上较大区域,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失踪,或生产生活秩序受到特别严重影响,或造成特别重大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2)2个以上省(区、市)大部分地区发生特大干旱,或1个以上大城市发生特大干旱。
(3)1个以上省(区、市)范围内将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或极强灾害性天气过程,并会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4)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可能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特别重大影响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2.重大气象灾害:(1)台风、暴雨、暴雪、冰冻、寒潮、海上大风、高温等灾害性天气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失踪,或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影响,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2)2个以上省(区、市)大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或2个以上大城市发生严重干旱。
(3)1个以上省(区、市)范围内将出现较强灾害性天气过程,并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4)因各种天气原因,造成机场、港口、国家高速公路网线路连续封闭12小时以上的。
3.较大气象灾害:(1)台风、暴雨、暴雪、寒潮、海上大风、冰冻、低温、高温、沙尘暴、大雾等灾害性天气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失踪,或生产生活秩序受到较大影响,或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2)2个以上省(区、市)大部分地区发生中度干旱,或2个以上大城市发生中度干旱。
(3)1个以上省(区、市)范围内将出现明显灾害性天气过程,并会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较重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4)因各种气象原因,造成机场、港口、国家高速公路网线路连续封闭10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的。
4.一般气象灾害:(1)台风、暴雨、暴雪、寒潮、低温、高温、沙尘暴、大雾、霾、霜冻等灾害性天气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失踪,或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一定影响,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2)2个以上省(区、市)部分地区发生轻度干旱,或2个以上大城市发生轻度干旱。
气象灾害定义 标准
气象灾害定义标准
气象灾害是指由大气环境变化、气象要素突变等造成的严重损失和危害的灾害事件。
根据国际抗灾课程标准,气象灾害的定义和标准如下:
1. 高温灾害:指气温异常升高导致的长时间高温天气,可能引发中暑、热射病、风险加剧等问题。
2. 低温灾害:指气温异常下降导致的长时间低温天气,可能引发低温冻害、冻伤、冰冻等问题。
3. 暴雨洪涝:指短时间内猛烈降雨导致的地面积水和城市内涝等问题,可能引发山洪、水灾、泥石流等灾害。
4. 干旱灾害:指长时间缺乏有效降水导致的水资源严重紧缺,可能引发农田干旱、水源断缺、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5. 风灾:包括台风、龙卷风、飓风等气象灾害,可能引发风暴潮、暴雨、强风、沿海侵蚀等问题。
6. 雪灾:包括暴雪、雪崩等气象灾害,可能引发交通受阻、屋顶坍塌、农作物受损等问题。
7. 雾霾:指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增加导致的能见度下降和空气污染,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呼吸系统疾病等问题。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具体的气象灾害定义和标准可能因地区和国家而有所差异。
气象灾害哪些
气象灾害哪些
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2、雨涝:内涝、渍水;
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
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
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11、雪害:暴风雪、积雪;
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
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
14、龙卷风:局部毁坏性灾害;
15、雷电:雷击伤亡;
16、连阴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
17、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风切变: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024年我国气象灾害的分类与防灾减灾对策》范文
《我国气象灾害的分类与防灾减灾对策》篇一一、引言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气象灾害频发。
气象灾害是指由大气运动引起的,能够对人类社会及自然环境造成重大损失的天气或气候现象。
为了有效应对和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对我国气象灾害进行科学分类并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气象灾害的分类我国气象灾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暴雨洪涝灾害:由长时间连续降雨或短时间强降雨导致的洪水、积水等灾害。
2. 干旱灾害:长期无雨或降水量严重不足导致的土壤缺水、农作物受灾等。
3. 台风灾害:由台风引起的狂风、暴雨、洪水、风暴潮等灾害。
4. 低温冷冻灾害:包括寒潮、霜冻、雪灾等,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5. 高温热浪灾害:长时间高温天气导致的人体健康问题、农作物生长受阻等。
6. 雷电灾害:雷电引发的雷击、雷暴大风等灾害。
三、防灾减灾对策针对上述气象灾害,我们应采取以下防灾减灾对策:1. 建立完善的气象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建立全国性的气象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天气变化,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2. 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防洪、抗旱、防台风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抗灾能力。
3. 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气象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使公众能够正确应对气象灾害。
4. 实施综合防灾减灾策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气象灾害,制定综合防灾减灾策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
5.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善应急救援机制,确保在气象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6. 推动科技创新,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通过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提高气象预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防灾减灾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7. 实施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通过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措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然环境的抗灾能力。
8.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的防灾减灾经验和技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中国的气象灾害
南 半 球 的 气 旋
气旋:北逆南顺
北半球:反气旋(高压系统)顺时针
天气:晴朗、干燥
北半球:气旋逆反气旋顺
台风莫拉克卫星图
3、台风的结构
台风结构 外围大风区 位置 台风外围部分
漩涡风雨区
台风眼区 台风的主要部 台风的中心部分 分,破坏力最 大
气流和天 大风区临近时, 在靠近台风眼 台风眼盛行下沉气 气 云渐增多加厚, 附近有强烈的 流,天气晴朗而平 气压下降,湿 上升气流,形 静 度增加,温度 成宽达数十千 升高,风力加 米厚达八九千 强 米的垂直云层, 产生狂风暴雨
C
(三)台风
1、概念:发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 广阔洋面上的大气涡旋,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 旋(中心气压很低)。
2、形成条件 一是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台风只能形成于 海温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
二是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 扰动。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
我国洪水灾害的类型:
1)暴雨洪水(是我国影响最广、时间最长、危害 最大的洪水灾害) 2)融雪洪水: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 分布: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山区,以阿尔泰山、 天山、喀喇昆仑山、祁连山、喜马拉雅山等地区较 严重 影响因素:气温(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4---5月, 冰川融雪形成的洪水在7—8月 3)冰凌洪水: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 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其次是发生在松花江的部 分河段
(2010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图1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 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 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l~3题。
乌鲁木齐 的经纬度 88°E, 44°N
C
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 B.印度洋C.大西洋
灾害性天气
拉尼娜事件和异常的大气环流是此次雪灾的 “罪魁祸首”,厄尔尼诺我们较熟悉,但对 于她的姐妹拉尼娜我们还很陌生。拉尼娜是 同厄尔尼诺相反的气候现象,是指赤道太平 洋东部(秘鲁附近)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 冷现象,海水表层温度低出气候平均值 0.5℃以上。小小的0.5度,又远在南美洲, 但却对我国造成了极大影响。
3、寒潮所造成的危害
• 寒潮和强冷空气通常带来的大风、降温天气, 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带来的 雨雪和冰冻天气对交通运输危害不小。可造成 铁路车站道岔冻结,铁轨被雪埋,通信信号失 灵,列车运行受阻。雨雪过后,道路结冰打滑, 交通事故明显上升。 • 寒潮袭来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大风降温天气 容易引发感冒、气管炎、冠心病、哮喘、等疾 病,有时还会使患者的病情加重。
3、冰雹所造成的危害
• 冰雹灾害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剧烈 的气象灾害。它出现的范围虽然较小,时间也 比较短促,但来势和强度大,并常常伴随着狂 风、强降水、急剧降温等阵发性灾害性天气过 程。例如8月4日榆林遭遇强对流天气,瞬间雷 电交加、狂风大作,暴雨夹杂着鸡蛋大小的冰 雹袭击了城区。极端天气时间大约持续40分钟, 造成地面堆积冰雹,多处路段严重积水,部分 交通和电力中断。根据榆林气象台监测资料显 示,榆林城区其中中心广场暴雨监测站极大风 速达34.2米/秒,风力等级达台风(飓风)级别。
• •
• •
• •
寒潮预警信号图标的左上角以下指粗箭头表 示,其中“烙”上“℃”标识,意味着气温 大幅度下跌
2、寒潮的形成
•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从中国往北去,就是 蒙古国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西伯利亚是气候很冷 的地方,再往北去,就到了地球最北的地区——北 极。那里比西伯利亚地区更冷,寒冷期更长。影响 中国的寒潮就是从那些地方形成的。 • 由于北极和西伯利亚一带的气温很低,大气的密度 就要大大增加,空气不断收缩下沉,使气压增高, 这样,便形成一个势力强大、深厚宽广的冷高压气 团。当这个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就会 像决了堤的海潮一样,一泻千里,汹涌澎湃地向中 国袭来,这就是寒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自然灾害
自 然 灾 害
一、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冰雹、 冻雨、沙尘暴、雾霾…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
地面塌陷… 其他灾害:生物灾害等
干旱
干旱:长时间降水异常偏 少甚至无降水,造成农作 物 减产, 人畜饮水困难等。 分布;黄河中下游地区
洪涝
长时间连续降水或短时间 高强度降水, 造成低洼地 被淹没, 设施被冲毁等。 分布;南方地区
寒 潮 寒潮: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现象。伴有大风、雨雪、
冰冻等形成灾害。 分布;西北、华北、东北
台风
台风是来自热带洋面的强大气旋, 与它相伴的狂风 破坏植物、建筑, 暴雨形成洪涝等灾害。 分布:东南沿海
地震
地震:大地的强烈震动,导致房屋倒塌、交通和通信 中断、人员伤 亡等。 分布:台湾、西南地区及主要断裂带
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频发生,危害重。 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不同地区同时发生各种灾害。 同一地区连续发生各种灾害。
2.我国自然灾害分布规律
自然灾害
干旱
洪涝 台风 寒潮 滑坡、 泥石流
主要分布区
形成原因
西北地区
降水较少,尤其是春季;人口稠 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南方地区,尤其 降水丰富而且集中;
是河流中下游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东南沿海
邻近热带海洋——台风源地
西北、华北、 东北 二级阶梯山区 尤其西南地区
邻近亚欧大陆内部 ——强冷空气源地 地势陡峻,岩石破碎, 降水集中,植被破坏。
三、防灾减灾
监测、预报
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图为 我国东部海域的一张热带风暴(台风)卫星云图。
我国气象灾害的分布
我国气象灾害的分布
干旱、暴雨洪涝、寒潮、台风、沙尘暴是我国最为常见、危害程度较为严重的气象灾害种类。
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1.干旱
灾害特点:大气中缺少水汽,地表少水,土地干旱、严重缺水;干旱在我国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
时空分布:春夏季节分布普遍,以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为主。
华北平原易发生旱灾.此种灾害导致粮食不易生长。
2.暴雨洪涝
灾害特点:连续性的暴雨,短时间的大暴雨,来势迅猛,雨量集中,水位急涨,大面积大量积水;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
时空分布:夏季除西部沙漠地区外均有暴雨,南方和东部地区有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3.寒潮
灾害特点:降温幅度大、范围广,且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时空分布:冬半年影响范围大,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除青藏滇南各地、海南、台湾外。
寒潮的发源地是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我国受寒潮最严重的省级行政区是内蒙古自治
区,其简称是内蒙古。
4.台风
灾害特点: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易产生洪涝灾害。
时空分布:夏秋季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内陆也受影响。
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台风登陆海南,除带来强风暴雨,造成洪涝灾害,还可能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5.我国华北地区的沙尘暴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春季,此时气温开始回升,降水少。
恶劣气象包括哪些
恶劣气象包括哪些气象灾害,一般包括天气、气候灾害和气象次生、衍生灾害。
天气、气候灾害,是指因台风(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暴雨(雪)、雷暴、冰雹、大风、沙尘、龙卷、大(浓)雾、高温、低温、连阴雨、冻雨、霜冻、结(积)冰、寒潮、干旱、干热风、热浪、洪涝、积涝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气象次生、衍生灾害,是指因气象因素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风暴潮、森林火灾、酸雨、空气污染等灾害。
气象灾害有20余种,主要有以下种类:(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2)雨涝:内涝、渍水;(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11)雪害:暴风雪、积雪;(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14)龙卷风:局部毁坏性灾害;(15)雷电:雷击伤亡;(16)连阴雨(淫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17)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18)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19)酸雨:作物等受害。
旱灾是我国一种主要的气象灾害。
在一些地区虽有一定的水分条件,甚至降水丰富,能够满足大量人口与经济的需要,但是若在一段较长的时段(几个月甚至几年)降水异常偏少,以致于不足以维持该地区人们的生活与生产需要,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员死亡的事件,这就是旱灾。
旱灾分布很广,不仅是多雨地区的严重自然灾害,甚至在半干旱地区也是严重的自然灾害。
旱灾是我国占第一位的气象灾害,影响面最广、最为严重。
旱灾在我国分布虽广,但程度并不同。
相对来说,我国华北地区、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四川盆地等旱灾最为频繁。
常见气象灾害
常见气象灾害冰雹(风雹)在对流性大气控制下,积雨云中凝结生成的冰块从空中降落的现象。
冰雹常出现在春末夏初的5—6月份,或夏末初秋的8—9月份,冰雹大多发生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向赤道和两极减少,在海洋上也较少,山区多于平原,中纬度地区多于高、低纬地区。
降落的冰块有的像黄豆、蚕豆或乒乓球大,有的则更大些,它不但可以毁坏庄稼、果木等农作物、林木外,在牧区破坏牧草,造成牧畜伤亡;此外巨大冰雹还可以造成人员伤亡、损坏房屋及其他工程设施。
根据一次降雹过程中,多数冰雹(一般冰雹)直径、降雹累计时间和积雹厚度,将冰雹分为3级:1.轻雹:多数冰雹直径不超过0.5厘米,累计降雹时间不超过10分钟,地面积雹厚度不超过2厘米;2.中雹:多数冰雹直径0.5--2.0厘米,累计降雹时间10—30分钟,地面积雹厚度2—5厘米;3.重雹,多数冰雹直径2.0厘米以上,累计降雹时间30分钟以上,地面积雹厚度5厘米以上。
冰雹常伴随着大风雷雨出现,因此多数情况下很难与风灾相区别。
鉴于这种实际情况,可根据大风和冰雹的成灾程度确定灾种:当其中一种灾害的成灾程度明显高于另一种灾害时,即按高程度灾害确定灾种;当两种灾害成为程度大致相当时,可统称为风雹。
我国的冰雹灾害中国是世界上冰雹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每年平均雹灾面积173万公顷,重灾年达400万公顷,因冰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数亿元至十余亿元。
1987年3月6日大范围冰雹横扫江西、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受灾农田达35.8万公顷,倒损房屋6.2万间。
我国冰雹区主要在青、藏、云、贵、甘、宁、陕、黑、吉、豫、晋、蒙、苏北等地。
冰雹的分布大体是沿山系伸展,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其次为大兴安岭至阴山、太行山一带。
另外,天山、长白山、祁连山、云贵高原等也是冰雹较多的地区。
每日12—18点,每年春夏之交和夏秋之交是冰雹最易活动的时间。
低温泠冻指因冷空气异常活动造成剧烈降温以及雨雪、霜冻的气象现象。
气象灾害定义 标准
气象灾害定义标准
气象灾害是指由大气环境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包括但不限于暴雨、洪水、冰雹、龙卷风、雪灾、台风、干旱、沙尘暴等。
气象灾害的标准通常是根据不同的气象灾害类型来确定的,例如:
1. 暴雨和洪水:标准通常是根据降雨量和持续时间来判断。
一般来说,当降雨量达到一定数值(通常为50毫米或以上)且
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为24小时或以上),就可以被视为暴雨
和洪水。
2. 冰雹:冰雹的标准通常是根据冰雹颗粒的直径来确定。
一般来说,当冰雹颗粒的直径达到一定数值(通常为0.5厘米或以上),就可以被视为冰雹灾害。
3. 龙卷风:龙卷风的标准通常是根据风力和持续时间来判断。
一般来说,当风力达到一定数值(通常为12级或以上)且持
续时间较长(通常为15分钟或以上),就可以被视为龙卷风。
4. 台风:台风的标准通常是根据最大风速和路径来确定。
一般来说,当最大风速达到一定数值(通常为17级或以上)且路
径接近或直接影响到陆地地区,就可以被视为台风。
5. 干旱:干旱的标准通常是根据降雨量和持续时间来判断。
一般来说,当降雨量较少且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为一个季节或以上),导致土壤水分严重不足,就可以被视为干旱。
6. 沙尘暴:沙尘暴的标准通常是根据能见度和沙尘浓度来判断。
一般来说,当能见度降低到一定数值(通常为1000米或以下)且沙尘浓度较高(通常为200微克/立方米或以上),就可以
被视为沙尘暴。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气象灾害总结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气象灾害总结气象灾害是指由大气环境因素引发的自然灾害。
常见的气象灾害包括暴雨、洪水、干旱、台风、龙卷风、冰雹等。
这些灾害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下面是对不同气象灾害的地理知识点的总结。
1. 暴雨和洪水:暴雨是指短时间内强降雨的现象,其降水量超过了当地气象条件和地质条件所能容纳的范围。
洪水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水位突然上涨并超过警戒水位,导致周围地区的淹水现象。
暴雨和洪水主要发生在气候潮湿的地区,例如热带雨林地区和高山地区。
暴雨和洪水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都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如灾害性的泥石流和滑坡。
2. 干旱:干旱是指长时间内降水量明显低于平均水平的气候现象。
干旱通常发生在沙漠和半干旱地区,也可能发生在农业地区。
干旱导致土地干燥和水资源短缺,给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困扰。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发水资源)是干旱发生和加重的主要原因。
3. 台风: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其强度与风速关联。
台风主要发生在热带海洋地区,例如太平洋的台风受菲律宾、日本和中国沿海地区的影响。
台风带来强风和暴雨,造成房屋倒塌、洪水和风暴潮等灾害。
台风路径的预测和风险管理对受影响地区的防灾工作至关重要。
4. 龙卷风:龙卷风是一种强大的、旋转的空气漩涡,其形成于强对流天气中的云下。
龙卷风通常在暖湿气流和冷干气流碰撞的地方形成。
龙卷风带来强劲的风速和破坏性的力量,可以摧毁房屋、砍倒树木以及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龙卷风多发生在美洲中部的“龙卷风走廊”地区,同时也在其他地区有发生。
5. 冰雹:冰雹是在强对流云中形成的降雨过程,其中的水滴经过上升运动和凝结过程后变成冰粒。
冰雹在云中不断增长,最终下落到地面。
冰雹通常在雷暴活动时出现,它们的大小可以从豆大小到橙子大小不等。
冰雹可以破坏农作物、破坏房屋和车辆,对农业和财产造成严重破坏。
以上是对气象灾害地理知识点的概括。
气象灾害的发生与地理条件、气候环境的差异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最严重的气象灾害
最严重的气象灾害
干旱、暴雨、台风、冰雹、低温冷冻、雪灾是我国影响面积最大最为严重的灾害。
1、干旱:干旱是在足够长的时期内,降水量严重不足,致使土壤因蒸发而水分亏损,河川流量减少,破坏了正常的作物生长和人类活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
2、暴雨:暴雨是短时内或连续的一次强降水过程,在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排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给农业带来灾害。
3、台风: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是在热带海洋大气中形成的中心温度高、气压低的强烈涡旋的统称。
4、冰雹:冰雹灾害是指在对流性天气控制下,积雨云中凝结生成的冰块从空中降落而造成的灾害。
5、低温冷冻:低温冷冻灾害主要是冷空气及寒潮侵入造成的连续多日气温下降,致使作物损伤及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
6、雪灾: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成灾的自然现象。
气象灾害常识
气象灾害常识气象灾害是发生频率高、影响大、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
当灾害性天气发生时,如果能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减少危害。
(一)龙卷风1. 什么是龙卷风龙卷风是从对流积雨云延伸到地面的小规模强烈气旋。
它的上端连着一片积雨云,下端悬浮在半空中,有的直接延伸到地面或水面,一边旋转一边前进。
龙卷风出现时,往往有一个或数个如同“象鼻子”样的漏斗状云柱从云底向下伸展,同时伴有狂风暴雨、雷电或冰雹。
龙卷风经过水面,能吸水上升,形成水柱,同云相接,俗称“龙吸水”;龙卷风经过陆地,常会卷倒房屋,吹折电杆,甚至把人、畜和杂物吸卷到空中,带往它处。
2. 龙卷风的特点1龙卷风常在夏季的雷雨天气时发生,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
龙卷风的攻击范围很小,直径一般在十几米到几百米之间。
3龙卷风的持续时间短。
龙卷风的持续时间往往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最多不超过一小时。
4龙卷风出现的随机性大,仅仅靠常规的气象监测手段很难预报。
5龙卷风的风力特别大,破坏力极强。
在龙卷风中心附近的风速可达100~200米/秒。
龙卷风经过的地方,常会发生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现象,有时会把人吸走。
3. 遇到龙卷风怎么办1在家时,一定要远离门、窗和房屋外墙,躲在龙卷风对面的墙壁或小房间里,用头蹲下。
2躲避龙卷风最安全的地方是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3在电杆倒、房屋塌的紧急情况下,应及时切断电源,以防止电击人体或引起火灾。
4在野外遇到龙卷风时,应迅速向龙卷风的反方向或垂直方向逃离,并趴在低洼地上,但要远离树木和电线杆,以免被砸、被压或触电。
5当汽车在龙卷风中外出时,不要开车或躲在车里。
因为汽车对龙卷风的防御能力很小,所以应该立即离开汽车,到低洼地区躲避。
(二)雷电1. 雷电是怎么回事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
雷雨云在形成过程中,部分积聚起正电荷,另一部分积聚起负电荷,当这些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放电现象。
这种现象有的是在云层与云层之间进行,有的是在云层与大地之间进行。
地理八年级上学期基础知识专项讲练(人教版)专题07自然灾害(解析版)
专题07自然灾害知识讲解1、常见的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2、自然灾害种类的分布地区及原因3、避灾:(1)发生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2)地震发生时,应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空旷地带,不能及时撤离可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基础训练一、选择题观察“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1.甲、乙、丙、丁代表的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寒潮、洪涝、干旱、台风B.台风、干旱、洪涝、寒潮C.寒潮、台风、洪涝、干旱D.干旱、寒潮、台风、洪涝2.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下列做法中最不安全的是()A.台风来临,渔船要尽快进港B.地震发生时,高楼居民应迅速乘电梯撤离到楼下安全地带C.被洪水围困,可到屋顶、树上等高处避难,等待救援D.遇到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答案】1.C2.B【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甲是来自于亚欧大陆内部,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寒潮;乙是来自于东南海域,自南向北登陆我国的台风;丙是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势低平的地区,是洪涝灾害;丁是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干旱,故选C。
2.台风来临,渔船要尽快进港,故A正确。
地震发生时,高楼居民不能乘坐电梯撤离,故B错误。
被洪水围困,可到屋顶、树上等高处避难,等待救援,故C正确。
遇到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气象灾害的分布及防灾减灾措施。
3.下列省区跨四个温度带的是()A.陕西省B.内蒙古自治区C.甘肃省D.山西省【答案】C【解析】根据中国的干湿度分布,跨四个湿度带的为甘肃省,选C。
4.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A.冬季风活动强烈B.夏季风活动不稳定C.南北跨越纬度大D.地形复杂多样【答案】B【详解】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所以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导致的,故B符合题意。
《中 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 讲义
《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讲义一、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中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
(一)干旱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水分不足、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的气象灾害。
在中国,干旱的分布范围广泛,华北地区常常出现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多伏旱,西南地区易发生冬春连旱。
干旱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影响水资源的供应,造成人畜饮水困难,还可能引发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
(二)洪涝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
洪水灾害是指由于暴雨、融雪、冰凌、风暴潮等引起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水位迅猛上涨而引发的灾害;雨涝灾害则是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产生的积水和径流淹没低洼土地所造成的灾害。
中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东部季风区,尤其是长江、黄河、淮河等流域。
洪涝灾害会淹没农田、冲毁房屋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三)台风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
每年夏季和秋季,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常常受到台风的侵袭。
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会摧毁建筑物、破坏农作物、影响交通运输,严重威胁着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寒潮寒潮是一种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寒潮入侵时,会带来急剧的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中国的寒潮主要发生在秋末、冬季和初春时节,北方地区受其影响较大。
寒潮可能会导致农作物遭受冻害,影响畜牧业生产,还会对交通运输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
(五)沙尘暴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 1 千米的天气现象。
中国的沙尘暴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
沙尘暴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出行和健康,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二、洪涝灾害(一)形成原因1、气候因素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这是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气候原因。
2、地形因素地势低洼的地区容易积水,形成洪涝。
我国主要灾害性天气
我国主要灾害性天气(1)寒潮:①概念:指造成降温地区广,降温幅度大(我国规定 24小时内降温达 10℃以上),持续时间长的强冷空气。
②天气特点: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
③出现时间:主要是每年秋末、冬季和初春。
④发源地:西伯利亚和蒙古(亚洲高压源地)。
⑤影响范围: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到寒潮影响,但西藏、云贵地区受寒潮影响小,特别是雅鲁藏布江谷地和云南南部谷地。
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一带寒潮不易侵入。
(因地势高或受山岭层层阻挡,离源地较远)。
⑥寒潮对农业的影响:不利方面,寒潮最大的危害是在农业生产方面。
对农作物而言,秋末易散发的寒潮和初春寒潮带来的大风和降温天气,容易使我国晚秋作物、春播作物倒伏和受冻;在北方草原地区,暴风雪不仅覆盖草场而断绝牲畜食物来源,还会导致牲畜受冻死亡。
此外,寒潮对电讯、交通等方面也有破坏作用。
有利方面,对杀灭农田害虫、麦苗返青、保墒有利。
(2)台风:①概念:发源于热带洋面的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风力达 12级。
具体表现为:台风可分为台风眼、涡旋区和大风区三部分。
台风眼区是受下沉气流的控制,强风停息,云消雨散,天气晴朗而平静;台风眼一旦进入涡旋区,就到了破坏力最大的风速区,风力可达12级以上,出现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气;在涡旋区外缘叫大风区,风力一般在 8级到 12级之间,常出现阵性暴雨。
②时间:夏秋季节,7月~10月是台风盛行的季节,8月最多,2月最少。
③天气:狂风和特大暴雨。
④分布范围: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是全球台风发生次数最多的海域,我国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广东、台湾、海南、福建、浙江等省。
⑤对农业的影响:危害,台风灾害主要是由狂风和特大暴雨产生的破坏性和洪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哪些?
1.雷电
雷电是雷暴的俗称,它是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雷电电流可高达几百千安培,能量在1——1000亿瓦特,温度为6000℃~20000℃。
地球上任何时候都有雷电在活动,每秒钟地球造就1800次雷雨,伴随600次闪电,其中有100个雷击地面,死亡人数在3000以上。
雷电灾害是不可消灭的气象灾害,是一种局部的很猛烈的灾害性现象。
从工厂、矿山、楼房、卫星、飞机到电脑、电视机、电话,乃至人体都会受到雷电的危害。
雷电以其巨大的破坏力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数灾难,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安全稳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2.暴雨
我国气象标准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强降雨称为“暴雨”。
由于各地降水和地形特点不同,所以各地暴雨洪涝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经济损失。
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会造成更多的地质灾害。
3.大风
大风,近地面层风力达蒲福风级8级(平均风速17.2~20.7米/秒)或以上的风。
中国气象观测业务规定,瞬时风速达到或超过17米/秒(或目测估计风力达到或超过8级)的风为大风。
有大风出现的一天称为大风日。
在中国天气预报业务中则规定,蒲福风级6级(平均风速为10.8--13.8米/秒)或以上的风为大风。
大风会毁坏地面设施和建筑物;海上的大风则影响航海、海上施工和捕捞等作业,为害甚大,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产生大风的天气系统很多,如冷锋、雷暴、飑线和气旋等。
4.冰雹
冰雹也叫“雹”,俗称雹子,有的地区叫“冷子”,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
它是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
我国除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冰雹较少外,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灾。
尤其是北方的山区及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多,受害重,对农业危害很大。
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砸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特大的冰雹甚至能比柚子还大,会致人死亡、毁坏大片农田和树木、摧毁建筑物和车辆等。
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雹灾也是我县的主要灾害之一。
5.龙卷风
龙卷风是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一种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
其中心附近风速可达100m/s~200m/s,最大300m/s,比台风(产生于海上)近中心最大风速大好几倍。
龙卷风的破坏性极强,其经过的地方,常会发生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现象,甚至把人吸走。
6.霜冻
霜冻在秋、冬、春三季都会出现。
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
它与霜不同,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有霜冻时并不一定是霜。
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冻叫初霜冻,第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冻叫终霜冻,初终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都较大。
7.干旱
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
干旱和旱灾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
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
发达的今天,它们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8.低温冷害
低温冷害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它简称冷害,指农作物在生育期间,遭受低于其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温度,引起农作物生育期延迟,或使其生殖器官的生理机能受到损害,导致农业减产。
主要分为春季低温冷害、秋季低温冷害、东北夏季低温冷害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