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自贸区视角下上海文化走出去的对策建议
自贸区视角下上海文化“走出去”的对策建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是上海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和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
文化服务领域是自贸区扩大开放的六大领域之一,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带动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文化走出去,充满商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是自贸区建设的重要一环,“加快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已纳入推进自贸区建设的试点任务中,并与涉及文化扩大开放的允许外资企业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的生产和销售、允许设立外商独资演出经纪机构、允许设立外商独资的娱乐场所等3项政策,形成了文化领域在自贸区试点发展的“3+1”模式。
对外文化贸易基地走到了国家文化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走到了与世界最新体制接轨的最前沿。
在自贸区的优势条件下,进行制度创新、发展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塑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文化“走出去”的新模式,有利于构建“十三五”时期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提升当代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更好地阐释“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观念。
一上海文化“走出去”的现状、基本特征及问题分析(一)上海文化“走出去”的现状上海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领军城市,在文化发展方面先试先行,在全国较早地进行了顶层设计意义上的战略谋划。
重点发挥市场层面在文化资源配置中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近些年来,上海市着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通过完善社会主义文化体制、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创新对外文化交流方式、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拓展文化输出渠道等方式,加快推进上海文化“走出去”的力度。
上海已成为世界文化产业领域中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全球大都市之一。
2013年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9月29日正式挂牌。
2013年9月30日至2014年8月31日,已有144家企业陆续入驻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入驻企业的注册资本规模已超过50亿元,贸易规模超过71亿元,年税收贡献超过1亿元。
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展望上海大都市圈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先进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但在文化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上海大都市圈的文化产业仍未充分发展。
尽管上海有着繁荣的艺术市场和文化创意产业,但其他城市的文化生产力相对较弱,文化产业规模和质量有待提高。
其次,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文化多元化和文化冲突也是上海大都市圈面临的挑战。
随着移民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各种文化价值观的碰撞和融合也越来越明显,如何妥善处理各种文化差异,保护本土文化,同时接纳和融合其他文化,是上海大都市圈需要思考的问题。
最后,上海大都市圈的文化教育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虽然上海有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但在其他城市,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文化素质普及不足。
因此,需要加强对文化教育的投入,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展望未来,上海大都市圈应该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加强城市文化规划和管理,促进城市文化多元化和融合,提升全民文化素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名城。
- 1 -。
中国文化贸易出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Analysis on thePresentSituation,Problems and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CulturalTradeExport
ABSTRACT
At present,China's cultural trade is in a state of deficit,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s relatively weak,in the global cultural trade market is at a disadvantage,this serious problem will only continue to affect the security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Therefore,only by fundamentally solving the cultural trade deficit,can we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our culture and make our country a real cultural trade power.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to study the export trade of Chinese cultural products,so as to provid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cultural export trade.The main work is as follows:
上海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特征与趋势研究
上海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特征与趋势研究近年,上海对外文化贸易保持良好发展活力,文化贸易水平进一步提升,文化贸易市场活跃,文化产业“走出去”能力逐步提高。
根据2011年统计数据,2010年,上海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达149.9亿美元,同比增长12.9%,文化贸易结构日趋合理化。
虽然全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呈现国际贸易逆差,但上海对外文化贸易持续保持着顺差的良好态势。
一良好的文化生态为上海文化贸易提供条件与契机(一)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为文化“走出去”打下坚实基础2010~2011年对于上海文化产业发展而言,是承上启下的一年,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在“十一五”规划回顾与研判、“十二五”规划开启与展望中得到进一步改善,上海文化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为提升文化“走出去”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据2011年上海统计局数据,2010年,上海文化产业总产出达到3335.44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973.57亿元,增长10.5%,增长速度比上一年度提高1个百分点,占GDP比重提升为5.67%,高于2010年上海GDP 0.2个百分点;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文化服务业保持高增长态势,与文化相关产业增加值之比为7∶3,比上年度增长22.9%。
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的逐年提升,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的稳健增长,为文化贸易的积极开展提供了条件。
同时,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契机也推动着对外文化贸易的顺利开展。
上海是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加快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四个中心”建设是积极发展国际文化贸易的大环境。
2010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上海加入“创意城市网络”,并赋予上海“设计之都”称号。
上海成为全球第七个以设计为主题的城市,为加快文化产业国际化步伐提供新契机。
201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加快建设更具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充满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为推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提高国际化水平奠定了基础。
内陆自由贸易区对外文化贸易的模式问题及路径
内陆自由贸易区对外文化贸易的模式问题及路径引言:自由贸易区是国家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降低关税、取消贸易壁垒等方式,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从而实现经济的增长和转型升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内陆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也日益受到国家的关注。
内陆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一、内陆自由贸易区面临的问题:1.文化产业结构不完善:内陆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重工业相对集中,文化产业结构不完善。
这导致内陆自由贸易区在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模式时,难以有充分的优势和竞争力。
2.文化产品创新能力不强:与沿海地区相比,内陆地区在高新技术和创新方面相对欠缺,文化产品的创新能力也较弱。
这意味着内陆自由贸易区在对外文化贸易中,很难有更具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3.融入全球供应链的能力有限:内陆地区在融入全球供应链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与国际市场的衔接不够紧密。
这使得内陆自由贸易区的对外文化贸易往往只能停留在商品出口的层面,而无法实现更深入的合作。
二、内陆自由贸易区对外文化贸易模式的路径:1.培育文化产业集群:通过培育文化产业集群,促进内陆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重点支持引进和培育文化创意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动漫游戏等高新技术创新企业,提高文化产品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加强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国际市场的人才交流与合作,提高内陆地区的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
注重培养和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背景的人才,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3.拓展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通过加大文化产品的国际推广力度,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文化产品。
积极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推动内陆地区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提升内陆自由贸易区对外文化贸易的水平和规模。
4.加强政策支持和创新:加大政府对内陆自由贸易区对外文化贸易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创新,提高内陆自由贸易区对外文化贸易的竞争力。
《利用自贸试验区发展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问题研究》
《利用自贸试验区发展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问题研究》一、引言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自贸区的开放政策、便利的贸易环境和多元化的文化交流,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利用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推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艺术与设计、传媒与出版、影视制作、演艺娱乐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在自贸试验区的政策支持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三、自贸试验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诸多便利。
首先,自贸区的开放政策为文化企业提供了更为宽松的贸易环境,促进了文化产品的进出口。
其次,自贸区的金融服务为文化企业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融资渠道。
此外,自贸区的便利化措施如一网通办等也为企业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
然而,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文化企业也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政策环境。
四、利用自贸试验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问题1. 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尽管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但在产业结构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传统行业占比过高,新兴行业占比相对较少。
这导致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2. 政策支持力度不足:虽然自贸区提供了诸多政策支持,但部分政策的执行力度和针对性仍需加强。
此外,对于一些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政策支持相对较少。
3. 人才短缺: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才短缺成为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高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增。
五、解决策略1. 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引导和扶持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同时,加强产业链的整合与协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2.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特别是对于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
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贸易作为一种重要形式的国际贸易,逐渐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大国,文化贸易在我国的发展也具有巨大潜力。
本文将详细探讨我国文化贸易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的对策。
一、我国文化贸易的现状1. 文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的文化贸易规模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文化贸易总额从2000年的113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1084亿美元,约占全球文化贸易总额的10%。
这一数字表明我国文化贸易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
2. 文化贸易的结构不断优化:我国文化贸易的结构逐渐从单一的文化产品输出向全方位的文化输出转变。
除了传统的影视、音乐、书籍等产品外,文化旅游、文化艺术表演等服务也成为文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结构调整使得我国文化贸易更加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3. 跨境电子商务促进文化贸易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成为文化贸易发展的新动力。
在我国,阿里巴巴、京东等一批优秀的跨境电商平台不仅为我国文化产品提供更广阔的海外市场,还为外国文化产品在我国市场的销售提供了渠道。
二、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1.文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推进:文化贸易政策对于我国文化贸易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更完善的优惠政策,促进文化产品的进出口以及文化服务的输出。
同时,政策的稳定性与国际接轨也能够增强我国在文化贸易中的竞争力。
2.文化传播与交流能力:加强文化传播与国际交流能力也是我国文化贸易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通过扩大文化出口,推广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以及建立文化中心、艺术院校的国际交流机制,可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3.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促进文化产品的创意和创新,并增强国际间的合作。
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执法力度,维护文化贸易的秩序,对我国文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状 机遇 路径——关于上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考
从文化 自身看, 大发展大繁荣仍存 在一些
=、 机遇与挑战
面对国际、 国内、 上海发展大局和新的形势背景 , 上海文化文物广 播影视持续发展繁荣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 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从 国际层面看 文化越 来越成 为衡量一个 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尺
亟需破 解的难题 。 大发展大繁荣既唤起了百姓 文化共鸣, 起了百姓 对发展繁荣的重要前提 。 契合百姓的 呼声, 在新一轮发 展中, 上海文广局将着力推 动实现五大突破 :() 1 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
革上实现突破 () 2 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便捷 之上实现突破 。() 3 在建设 文化产业中心和资 源配置中心上实现突破。() 4 在建设 文化交流 国际平台上实现突破。() 5 在建设文化 艺术创 作与创意中,止实现突破。 2构建抓手牵引体 系—— 大发展大繁荣 的条件路 径。 在未来持续大发展大繁荣中, 上 海市文广局将紧紧围绕文化事业兴旺 文化产 业发达、 文化市场繁荣 、 文化活动丰富、 文化活 力彰显、 文化氛围浓郁、 文化特色鲜明的目标
阶段 关键是要尽 }形成抓手体系 央 整合力量, 推动有效突破 。
3构建项目带 动体 系一一 大发展 大繁荣 的基础路径 。 在新一轮发展 中, 上海市文广局
将 力推 十 四 项 硬 件 重 点 工程 , 三 网 融 合 即
馆、 博物馆长效免费开放机 制, 完善 “ 一卡一 网一系统 ” 实现全市更大
在 发展格局上 呈现出公益性和经营性 、 国企与民企 硬件与软件 、 城市 与郊区 传统与现代文化共同推进发展 的趋 势; 五是在发展 手段 上。 呈 现 出行政与经济、 法律综合运用推动发展的趋势。
能力水平的契机 , 推进上海文化资源空间布局 战略性优化调整, 推动上海建设全球城 市和国 际文化大都市
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也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近年来,上海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不仅在规模和产值上持续增长,还在创意创新、品牌建设、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以下是对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详细分析。
一、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现状1.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上海文化产业在近年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9年上海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743.71亿元,同比增长8.0%,占全市GDP比重为6.5%。
其中,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为3535.55亿元,同比增长7.9%,占全市GDP比重为6.2%。
2.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主导力量文化创意产业是上海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涵盖了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艺术品交易等多个领域。
其中,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数字内容和信息技术服务是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中最具竞争力的领域。
3.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上海在文化产业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例如,“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国动漫展”等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品牌活动。
同时,上海还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如“喜马拉雅FM”、“猫眼娱乐”等。
4.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上海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其文化产业也具有较高的国际化程度。
上海的文化产业在国际化方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国际知名文化企业和机构的合作,如迪士尼、二十世纪福克斯等;二是参与国际文化产业交流和合作,如举办国际电影节、艺术节等。
二、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1.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发展新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上海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基础,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的应用和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2.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展望上海大都市圈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之一,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区域之一。
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优势和亮点,但在文化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上海大都市圈的文化发展尚未形成系统化的体系,缺乏统一规划和整体推进。
各地市之间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相对薄弱,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较为分散和单一化,未能形成良好的互补和协同效应。
其次,文化消费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不平衡,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
很多地区的文化消费市场还比较单一,缺乏差异化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文化消费市场的监管和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
最后,上海大都市圈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存在一定的难题。
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更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创新性和创意性的开发和推广,以吸引更广泛的受众和市场。
针对上述问题,上海大都市圈需要在整体规划和协调、市场开发和监管、文化传承和创新等方面加强配合和合作,形成互补和协同效应,推动文化产业的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需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模式,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以推动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发展逐步走向更加繁荣和兴旺的未来。
- 1 -。
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至今,可依据截至2023年的信息进行推断分析:
新闻信息服务类增长:上海的文化及相关产业中,新闻服务、报纸信息等数字化领域实现了大幅度增长。
上海正锚定数字经济这一核心发展点,推动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文化产业集聚区如创意产业园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如创意不足、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上海已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致力于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创新能力。
细分行业发展:广播影视业、动漫产业、网络文化、出版业、文化旅游、培训业等细分行业得到了具体的投资分析和发展前景预测,显示上海正积极拓展新兴业态,并结合新技术手段推进传统文化产业转型。
政策支持与经济效益:上海市对文化产业园区提供了优惠政策,并对其运营情况进行考察,以促进文化产业产值和净利润的增长。
数据显示,文化相关产品生产实现显著的增加值,且占比可观。
新技术驱动创新: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上海文化产业不断适应市场变化,通过融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造新型文化消费模式,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上海文化产业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大力拥抱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技术趋势,积极推动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同时,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减,政策引导和市场化改革共同作用于该领域的持续繁荣。
然而,实际最新情况需查阅最近发布的官方数据和报告来获取详尽准确的信息。
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论文
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论文摘要:文化贸易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形式,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我国文化贸易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以促进我国文化贸易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文化贸易、发展现状、对策一、引言文化贸易是指以文化产品和服务为主要交易对象的贸易活动,包括文化创意产品、广告、出版物、影视作品等。
发展文化贸易有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经济增长。
然而,在我国文化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二、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现状我国文化贸易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
首先,我国文化贸易的不平衡发展问题突出。
大部分文化贸易活动集中在少数几个发达地区,导致一些地区的文化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其次,我国文化贸易主要以出口为主,进口文化产品较少。
这导致我国的文化产品市场相对封闭,对外文化产品的影响力较低。
同时,我国文化贸易中的贸易壁垒和文化差异也给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三、我国文化贸易发展对策为了促进我国文化贸易的良性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应加强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
通过建设文化产业集聚区和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提升地方文化产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其次,要加强对外文化产品的引进和推广。
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引进优秀的外国文化产品,丰富国内市场和消费者的选择。
同时,在推广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时,要注重对外宣传,提高其国际影响力。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相关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我国文化贸易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四、结论我国文化贸易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形式,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促进我国文化贸易的良性发展,首先需要解决我国文化贸易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推动其在全国范围的均衡发展。
其次,需要加强对外文化产品的引进和推广,提高我国在国际文化贸易中的影响力。
最后,要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我国文化贸易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024年上海文化创意市场发展现状
上海文化创意市场发展现状引言上海作为中国最具国际化和创新能力的城市之一,文化创意产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上海文化创意市场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并分析其主要特点和面临的挑战。
一、市场规模与增长上海文化创意市场在过去十年间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根据相关数据,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5%,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目前,上海文化创意市场年产值已超过1000亿元,并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二、主要产业领域上海文化创意市场涵盖了多个产业领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个:1.设计服务: 上海拥有众多设计机构和设计师,涉及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网页设计等领域。
这些设计服务在提升产品的外观和用户体验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文化旅游: 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城市,吸引了大量游客。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推动了上海文化旅游市场的发展。
例如,上海的主题景区、文化街区和精品旅游线路都受到游客的热烈欢迎。
3.动漫游戏: 动漫游戏产业是上海文化创意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拥有一批优秀的动漫游戏开发公司和创作人才,相关作品在国内外都享有较高的影响力。
4.文化艺术: 上海的艺术家和文化机构在传统文化、现代艺术和表演艺术方面都有很高的水平。
艺术展览、舞台剧和音乐会等活动丰富了上海的文化艺术生活,也为文化创意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市场特点上海文化创意市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国际化程度高: 上海拥有丰富的国际资源和国际交往平台,文化创意市场也因此受益。
许多国际知名品牌和公司在上海设立了设计中心和研发机构,与本地企业合作推动了市场发展。
2.创新能力强: 上海的创新环境和孵化机制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政府加大了对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吸引了一大批创业者和创意人才。
3.城市形象推广: 上海文化创意市场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经济增长,还为城市形象的塑造做出了贡献。
通过文化创意产品和活动的宣传推广,上海的城市形象更加国际化和时尚化。
上海对外经济贸易现状及上海国际贸易发展的未来
上海对外经济贸易现状及上海国际贸易发展的未来一、上海贸易现状分析1、上海贸易相关政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复苏增长,企业和个人对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服务的国际间流动逐步兴起,服务业产业转移正成为全球资本流动的主要趋势,服务贸易成为新的贸易增长点。
上海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是贸易地位的发展起步主要是从南宋时期开始的,沿黄浦江码头形成了商船云集的局面。
新中国建立以后,上海虽然成为国内工商业中心地位没变,但国际贸易基本上停滞,其中心地位让位于香港及南亚中心城市。
改革开放成为上海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历史转折点,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重新成为一个国际化的贸易、金融中心。
相信,上海贸易在国家政策下,贸易规模与层次将会进一步提高,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文化贸易水平的提升发挥引领作用。
2、上海货物进出口2018年上海口岸货物进出口总额8.53万亿元,同比增长7.7%。
其中,进口3.64万亿元,增长8.8%;出口4.89万亿元,增长6.9%。
2019年上海口岸货物进出口总额8.43万亿元,同比下降1.2%,继续位居世界城市首位。
其中,进口3.55万亿元,下降2.6%;出口4.88万亿元,下降0.2%。
2018年上海关区货物进出口总额6.41万亿元,同比增长7.3%。
其中,进口2.70万亿元,增长9.2%;出口3.71万亿元,增长6.0%。
2019年上海市上海关区货物进出口总额6.35万亿元,同比下降0.9%。
其中,进口2.62万亿元,下降2.8%;出口3.72万亿元,增长0.4%。
2018年上海市货物进出口总额34009.93亿元,同比增长5.5%。
其中,进口20343.08亿元,增长6.4%;出口13666.85亿元,增长4.2%。
2019年上海市货物进出口总额34046.82亿元,同比增长0.1%。
其中,进口20325.91亿元,下降0.1%;出口13720.91亿元,增长0.4%。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比重为41.2%。
上海文化发展状况及策略
上海文化发展状况及策略1. 简介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城市,其文化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档将对上海的文化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策略,以促进上海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 文化发展状况2.1 文化资源丰富上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历史建筑、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剧院、音乐厅、电影院等各种文化设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广泛而丰富的文化活动。
2.2 良好的文化产业基础上海在文化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涵盖了影视、出版、广播电视、设计、动漫、音乐等多个领域。
上海的文化企业不断创新,推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化产品和项目,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2.3 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平台上海是一个开放的城市,积极推动国内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各类文化节、展览、演出和论坛等活动频繁举行,为不同文化的对话和碰撞提供了平台。
这些平台促进了艺术家、学者和文化从业者之间的交流与创新。
3. 文化发展策略3.1 加强文化教育加强文化教育是提升上海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大文化教育的投入,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教育的深度,使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文化,同时拓宽人们的文化视野,提高综合文化素质。
3.2 推动文化创新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和支持,鼓励创新性的文化产品。
通过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促进原创内容的产生和传播,推动上海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3 强化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对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升文化设施的服务水平和品质。
增加文化设施的数量和种类,改善设施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提供更多样化、精品化的文化活动,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需求。
3.4 推进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文化机构、艺术家和文化产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派遣文化使节团、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增进各国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从而促进上海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影响力的提升。
4. 总结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城市,具备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优越的文化产业基础。
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的现状、问题及策略
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的现状、问题及策略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的现状、问题及策略正文:上海市是一个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秀的外语人才。
上海市政府一直重视对外文化交流,积极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工作。
目前,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多样。
上海市政府每年会举办多个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如国际文化节、国际美食节、国际动漫节等。
此外,上海市还与多个国际文化交流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如联合国难民署、世界文化贸易协会等。
2. 对外文化交流成果显著。
上海市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参与者,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上海市还积极推广中国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上海旅游,并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3. 对外文化交流存在一些问题。
上海市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虽然丰富多样,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一些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对上海的历史和文化缺乏了解。
此外,上海市的对外文化交流机构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专业人才、资金不足等。
针对上述问题,上海市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策略,以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具体策略包括:1. 加强文化交流机构建设。
上海市政府将加大对对外文化交流机构的投入,支持他们的发展。
此外,上海市政府还将鼓励文化名人、文化机构参与对外文化交流,以增强文化交流的影响力。
2. 提高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上海市政府将加强与外国友人的沟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中国文化体验机会,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此外,上海市政府还将通过各种渠道,推广中国文化,增强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3. 加强文化交流的合作。
上海市政府将与多个国际文化交流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同时,上海市还将加强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吸引更多的外国专家来到上海,参与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中国文化产业贸易的发展现状及提升对策
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 (1)英文摘要(关键词) (1)前言 (2)1 近年中国文化贸易产业贸易现状及特点 (3)1.1 中国文化贸易产业现状 (3)1.2 中国文化产业贸易的发展特点 (4)1.2.1是我国文化资源进入到大调整、大整合的时期 (4)1.2.2我国进出口文化产业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贸易方式向多样化发展 (5)2 中国文化产业贸易进出口不平衡,存在逆差 (5)2.1 我国文化产业贸易自身存在缺陷,文化贸易体制与国际脱轨 (5)2.2 我国文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 (5)2.3 文化产业贸易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发展文化贸易的企业整体实力弱,观念滞后 (5)3 提升我国文化产业贸易发展的对策 (6)3.1 加强政府推动,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的融合,从战略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6)3.2 发展文化贸易企业必须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加速经营性文化的产业化进程,走集约型发展道路 (6)3.3 建立行之有效的资金支持机制 (6)结论 (7)参考文献 (8)中国文化产业贸易的发展现状及提升对策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化发展,世界经济格局有所改变。
文化产业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是未来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发展文化产业贸易也是推进现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中,韩国文化部长说过让全世界肃然起敬的三句话:“19世纪是军事征服世界的世纪;20世纪是经济征服世界的世纪:21世纪是文化创造新世界的世纪。
”在世界未来发展中,言之无文,必将行而不远。
目前,我国许多文化产业自身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不够高、对外对内开发度小、市场准入门槛较高、企业规模和核心竞争力不大不强、专业人才缺乏、传统束缚依然较大等一系列问题,这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文化贸易的发展,严重影响我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上海文交所交易额
上海文交所交易额摘要:一、上海文交所概述二、上海文交所交易额的快速增长三、影响上海文交所交易额的因素四、上海文交所交易额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影响五、未来展望与建议正文:一、上海文交所概述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简称“上海文交所”)是我国首家文化产权交易平台,成立于2009年。
它以文化产权、文化资产、文化股权等为主要交易品种,致力于为文化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文化产权交易、文化资产定价、文化产业投融资等服务。
二、上海文交所交易额的快速增长近年来,上海文交所的交易额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上海文交所的交易额已累计超过1000亿元。
这得益于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扶持,以及市场对文化产业的日益关注和认可。
三、影响上海文交所交易额的因素1.政策扶持: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支持,为上海文交所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2.市场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3.文化产业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快,为上海文交所带来了更多的交易品种和交易机会。
4.投资者认知度:投资者对文化产业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参与文化产权交易的积极性逐渐上升。
四、上海文交所交易额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影响1.融资渠道拓宽:上海文交所为文化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助力文化企业快速发展。
2.产权交易规范化:上海文交所规范了文化产权交易市场,提高了交易效率和透明度。
3.文化产业整合:上海文交所的交易额推动了文化产业资源的整合,促进了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
4.文化资产定价权:上海文交所为文化资产提供了公允的价格参考,有助于文化资产价值的发现和体现。
五、未来展望与建议1.进一步提升交易效率:上海文交所应持续优化交易流程,提高交易效率,为文化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2.拓展交易品种:上海文交所可进一步拓展交易品种,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3.培育专业人才:加强文化产权交易专业人才的培养,为上海文交所的持续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上海文化建设主体多元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上海文化建设主体多元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文化建设主体的多元化是指各种背景下的社会主体在遵循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都能够公平、自由地参与文化建设,并且享有同等的政策环境和文化权力。
只有做到文化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才能真正激发全民族、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
一文化建设主体丰富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对上海文化建设进行调研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上海必须“主体更丰富,环境更优化,法制更健全,形式更多样,人才队伍更壮大”。
其中“主体更丰富”中的“丰富”意味着“多元”“多样”。
只有主体实现了多元多样,上海的文化建设才会具备生机活力,才会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持续发展多源动力。
上海今后若干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文化发展恰恰需要这样的动力。
(一)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需要上海市委、市政府确立了“4+1”(四个中心和一个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发展战略目标,上海要“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其动力源诚如韩正同志所指出的——“国际大都市主体一定是多元的”。
确实,如世所公认的国际文化大都市纽约,它的高雅文化(以大都会歌剧院为标志)、它的公共文化(以大都会博物馆为标志)、它的商业文化(以百老汇剧场为标志)及它的广场文化(以梅西大游行和中央绿地夏季音乐会为标志)等,都享有世界声誉,并且主办主体均来源各异,呈现出主体多元多样的丰富格局。
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显然不能仅靠单一的主体力量来完成,必须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主体集成才能实现。
(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需要上海的产业结构面临着创新转型,文化建设非但不能例外,而且应当发挥参与引领、创新示范及营造氛围的作用。
这表明文化建设创新转型的压力更大、任务更重。
英国学者查尔斯·兰德利在《跨文化的城市——多样性优势的规划》中指出:“一个不断推动转型和崇拜创新的城市,必然是一个能够跨文化吸纳要素的城市。
而不同城市的转型和创新目标不同,因而成功的多元文化道路也是一种智慧的选择和创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1期(总第148期)湖湘论坛huxiang forum No.1.2013GeneralNo.148*本文系上海市085工程建设项目《后金融危机环境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战略选择研究》[编号:Z08511018]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2-10-20作者简介:宾建成,男,湖南永州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贸易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江西省国际贸易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
·经济纵横·上海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宾建成(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松江201620)摘要:近年来,上海市着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积极推动文化“走出去”战略,在文化贸易尤其是文化服务贸易方面发展较快,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也存在文化贸易规模偏小、结构不合理、贸易地理范围过于集中和贸易主体实力较弱等问题;上海文化贸易发展还存在着资本短缺、知名品牌缺乏、出口渠道狭窄、人才匮乏及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制约因素。
要促进上海文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解决以上问题和克服以上障碍方面花大力气,下大功夫。
关键词:上海;文化贸易;服务贸易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160(2013)01-0065-06一、上海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近些年来,上海市着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完善社会主义文化体制,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创新对外文化交流方式,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拓展文化输出渠道,积极推动上海文化“走出去”,在文化贸易方面发展较快,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上海文化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增长速度较快,但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近几年来,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发展连续实现贸易顺差。
按照国家统计局有关“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统计口径,2010年上海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逆势上升,进出口总额达到149.9亿美元,同比增长12.9%。
其中进口为52.9亿美元,增长21.3%;出口为97亿美元,增长8.8%,实现贸易顺差44.1亿美元。
在文化服务贸易方面,2007-2010年间也相对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达到24.6亿美元(见表1)。
表12007-2010年上海文化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单位:万美元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进出口总额1406562.581560137.031327668.391499144.41其中:出口额997192.131066019.58891342.16969809.28进口额409370.44494117.46436326.24529335.13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82395.74205891.23202316.90246407.55服务贸易占进出口总额比例12.97%13.20%15.24%16.44%资料来源:上海市统计局。
但总体上看,上海文化贸易尤其是文化服务贸易的规模较小,其总规模只相当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型企业水平,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文化大都市相比差距较大。
2.文化贸易产品结构呈现“硬强软弱”的特点,附加值不高“硬”是指硬件货物贸易,主要包括游戏、文教娱56乐和体育器材设备等;“软”是指文化服务贸易,包括电影、广播电视作品、出版物、视听产品、表演艺术、载有文化艺术内容的多媒体、音像制品、娱乐等。
[1]P163如上表1所示,硬件货物贸易占到上海国际文化贸易的80%多,但此类贸易处于产业分工链的低端,附加值不高。
相反,处于产业分工链高端且附加值高的软件贸易即服务贸易却是上海国际文化贸易的软肋,这部分贸易主要以引进为主,出口较少,即便能出口的也大多是传统文化产品,主要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医药、美食和语言的图书及视听产品,那些知识、技术含量高的强势文化服务产品如高科技电影、网络视听、动漫游戏等还处于十分幼稚的状态。
3.贸易主体实力不强,规模偏小目前,上海文化发展产业化程度仍较低,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
国有文化公司在部分传统领域的优势地位不再明显,在新兴领域的引领能力不强;非公有文化公司在新兴领域比较活跃,但除个别企业如盛大、分众等外,大多数在企业规模、行业影响、技术水准和品牌塑造等方面尚不具备显著的优势。
[2]P46以出版为例,2010年,上海新闻出版产业全年实现总产值988亿元人民币,而2009年全世界排名前十的出版商总销售额达310亿欧元。
上海还没有哪个出版社已进入全球出版社前50强。
再以网络视听企业为例,国内最大的视听网站之一———上海土豆网,2010年的营业收入为2.86亿元,并且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而全球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YouTobe2010年的毛收入就达8.25亿美元。
4.贸易地理范围过分集中,市场不够广阔目前,上海文化产品出口对象主要集中于港、澳、台和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存在着出口对象过于集中问题。
如图书版权贸易,目前上海主要的版权输出地还是台湾地区的繁体版、韩文版和日文版。
图书版权输出地的前五名分别是台湾、香港、韩国、澳门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而输往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较少,平均每年占上海全部输出图书产品总数的比例不到10%。
[3]P465.文化贸易中的要素贸易已开始尝试,但其发展极其有限广义的国际文化贸易既包括传统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贸易,又包括属于要素贸易的国际投资两大部分。
从这个角度看,上海国际文化贸易的产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发展相对较快,但要素贸易尤其是文化国际投资才刚刚开始,规模十分有限。
[4]P278-291如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在开展对外投资方面已经起步,他们在2005年拍摄的《伯爵夫人》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外合拍片,2007年的《蓝莓之夜》是国内电影公司首次投资国外电影,2008年的《木乃伊3》是我国电影公司第一次与美国著名公司环球公司合作拍摄的顶级商业大片。
此外,上影还与美国华纳合作建造了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电影院,在国内最先推出IMAX商业超大银幕。
2010年又跟全球最大的顶尖影视技术公司“法国特艺”合作打造影视技术基地,目标直指“东方好莱坞”。
另外,网易等公司也已在国外上市。
不过,总体来说,上海文化企业对外投资还只是处于“试水”阶段。
究其原因,由于文化的特殊属性,我国对文化领域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设置了许多限制,国外资本很难进入我国市场。
同时,我国文化企业规模小、影响小,国外投资者对我国文化企业缺乏深入了解,从而使上海文化企业较难进入国际市场进行直接投资。
二、上海文化贸易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1.资本短缺文化产品从开发、“包装”,再到出口至国外市场,这些过程中无不需要投入大量资本。
没有强大的资本投资,就算我们有独特的文化资源也是很难走出去的。
近年来,上海许多文化企业明显感受到了“走出去”前期推广宣传费用高、综合运作成本大,而资金筹措比较难等问题。
笔者在调研时,上海新文化集团反映,其输出国外的许多影视作品如果要更好地占领国外市场,则需要将其作品翻译成外国文字,但翻译成外文投入大,尤其是要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必须翻译成英文或相应国家的文字,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费用相当大。
而靠公司本身的66力量往往难以做到。
又如,上海文广集团在出国演出时,需要随身携带大量道具,这会涉及运费问题;演员到国外演出,住宿、路费等花销也比较大,为了节约成本,往往一个演员同时演好几个角色,影响了市场的开拓。
2.知名品牌缺乏一件普通售价10美元的小童装,如果贴上迪斯尼动画人物的图案,就可以卖到35-40美元,这是文化品牌所带来的效益。
[5]P34上海文化企业在开展国际文化贸易时,普遍缺少能够占领国际市场的知名品牌,这极大地制约了上海文化贸易的发展。
未来的营销是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
品牌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
由于缺乏知名品牌,上海的文化产品在国外难以被广泛认可和接受,从而难以进入发达国家主流市场。
3.产品出口渠道狭窄目前,上海文化产品的进口渠道比较畅通,而出口渠道却比较狭窄。
出口渠道狭窄使得文化产品滞留国内,不易为外界所知悉,即使拥有优秀的、具有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恐怕也较难走出国门。
当前,上海文化产品出口主要有以下两个渠道:一是通过国内外的文化产业博览会出口,如在深圳举办的文博会、在法国法兰克福举办的书展等。
近几年来上海90%以上的版权贸易合同是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法兰克福书展等展会上签订的。
二是通过海外发行公司代理。
[6]P28这两个渠道均有一定的效果,但其局限性也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资本、市场、人才和体制不完善,不能形成常态化的文化贸易模式。
因此,如何建设一个畅通无阻的文化产品出口平台,拓宽文化产品出口的渠道,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4.行政部门协调难上海文化产品在“走出去”开展贸易过程中,有关部门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力度不够。
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广泛涉及宣传、发改、文化、经济、科技、教育、农业、海关、外汇管理、统计等众多部门,各相关部门之间经常性紧密协调机制尚未建立,整体合力尚未形成。
5.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目前,上海市政府缺乏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支持其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系统的宏、微观政策体系,有关文化贸易出口保险、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尚未配套。
文化输出审批和外汇审批制度仍延续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办法,不仅手续繁琐、周期过长,而且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差,不利于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
在经济上也缺乏合适的优惠政策,如缺乏对文化贸易出口方面的税收优惠、外汇优惠、版税优惠和收益分配优惠等政策。
6.贸易人才严重匮乏上海文化市场发展不成熟,缺乏具有较强市场运作能力的中介机构和个人。
长久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选人用人的传统标准导致文化企事业单位员工多数是学文学艺术专业出身的,少有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极度缺乏外向型和复合型的文化通才。
知晓文化艺术、懂得经营管理、精通文化贸易业务、熟悉WTO规则、能熟练应用外语及擅长跨文化沟通,是文化贸易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
而目前上海的文化工作者普遍缺乏对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规则的了解,又极少参加国际上各种贸易洽谈和商品展销,对国际市场需求了解不深,无法找准市场定位,难以明确业务方向并制定相应的海外营销策略,从而失去了许多良好商机。
国内也极少有高校设立与文化贸易有关的专业,导致国际文化贸易人才严重匮乏,这些都制约了上海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
三、进一步促进上海文化贸易发展的对策推进上海文化贸易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需要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以下结合调研及上海文化贸易实际和未来发展需要,对推进上海文化贸易发展提出几点建议:1.拓宽文化出口企业资金来源,帮助企业解决出口资金短缺问题资金的短缺极大地制约了文化企业开展海外贸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