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的功能(第一章)第二章
城市绿地(1)
城市绿地2、绿地类型(按照主要功能作为分类依据,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居住绿地、附属绿地、生态景观绿地。
⑴公共绿地:范围:市、区级综合公园、居住区级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公园、滨水带状公园(2)生产绿地范围:苗圃、花圃、草圃等(3)防护绿地范围:主要包括城市防风林带、卫生防护带、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等。
⑷居住区绿地:范围: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绿地、区内道路绿地等。
⑸附属绿地:范围: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特殊用地内的绿地。
(6)城郊生态绿地:范围: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山体、林地等。
第三章公共绿地规划设计一、公共绿地规划范围公共绿地包括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二、公共绿地定义综合公园: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
专类公园: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
带状公园:沿城市主次干道、河流、旧城基等的狭长形绿地。
宽度应大于8米。
1、综合公园:市级公园:为全市居民服务,活动内容丰富,设施完善的绿地。
区级公园:为一个行政区的居民服务,具有较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设施的绿地。
居住区级公园:为一个居住区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绿地。
2、专类公园:儿童公园:单独设置,供少年儿童游戏及开展科普,文化活动,有安全、完善的设施的绿地动物园:植物园:古典园林: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体现传统造园艺术并被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园林。
风景名胜公园:位于建设用地范围内,以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点为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园功能的绿地。
游乐公园:具有大型游乐设施,单独设置,生态环境较好的绿地其它专类公园:具有特定主题内容的绿地。
如雕塑园、盆景园、体育公园、纪念性公园等。
3、带状公园①滨河花园带:依据原有城市水系。
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和作用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城市生态系统虽不象自然生态系统那样能承受相当程度的外界干扰压力, 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自身的平衡, 但仍具有一定的抗外界干扰和自我维持的能力。这一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应
作为一个生态系统, 城市在正常生产和消费的同时, 产生大量的余热、噪音和三废。这些污染物质在城市生态阈值限度之内时, 城市生态系统有自我净化、自我消弭的能力, 即:
减少空气中的含菌量 绿地可以减少空气的含菌数量, 这一方面是由于绿地上空灰尘减少, 从而减少了黏附其上的细菌; 另外一方面还由于许多植物本身具有分泌杀菌素的能力, 如悬铃木、桧柏、白皮松、雪松等都是杀菌能力较强的绿化树种
净化水体 据研究, 树木可以吸收水中溶解的物质, 减少水中细菌的数量。如在通过30~40m宽的林带后, 由于树木根系和土壤的作用, 1L水中所含细菌的数量比不经过林带的减少1/2。许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作用: 在栽有芦苇的水池中, 悬浮物要减少30%, 氯化物减少90%, 有机氮减少60%, 磷酸盐减少20%, 氨减少66%, 总硬度减少33%
通风防风: 1)大片林地的存在, 可以造成绿地与其周围地区的温度差异, 进而造成区域性的微风和气体环流。绿地中的凉空气不断向城市建筑密集地区流动, 从而调节气温, 输入新鲜空气, 改善通风条件。2)带状绿地的作用与其设计密切相关。如带状开敞绿地, 若与夏季主导风向平行, 则具有良好的通风效应。若绿化林带与冬季主导风向垂直, 则具有良好的防风效应, 既可降低风速, 又可减少风沙, 改造局地气候
调节湿度: 空气湿度过高, 易使人厌倦疲乏, 过低则感干热烦躁。一般认为最舒适的相对湿度为40%~60%。绿化植物能大量蒸腾水分, 可以提高空气湿度。一般森林的湿度比城市高36%, 公园比城市其他地区高27%。即使是在树木蒸腾量较少的冬季, 因为绿地中的风速较小, 气流交换较弱, 土壤和树木蒸发水分不易扩散, 所以绿地的相对湿度也比非绿化区高10%~20%
绿规-绿地功能
城市热岛
• 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城市以密集的建筑群和以水 泥、沥青等具有高热容量和优良热导性能的建 筑材料为下垫面,另一方面加上交通拥挤、人 口集中,造成汽车尾气以及二氧化碳笼罩在城 市上空,使得地面有效辐射减弱,同时臭氧层 受到极大的破坏,使得城市市区的平均气温比 周围高。
3.净化空气、防止公害
• 污染源 • 二氧化硫和氟化氢 • 建筑工地风尘、机动车尾气
生理的需要:饥渴、口渴、空气、性等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三.景观功能
营造城市景观特色
道路
城市 边界
标志 物
意象
中心 点
区域 特征
• 道路(Path ): 动线网路,有连续性和方向性的道路、铁路和运河。
• 边界(Edges): 把一个地区从另一个地区分离开的屏障,或者使两个地区互相连接 起来的接缝。如河川、海岸线、山崖等。
• 吸收1000kgCO2,生产750kgO2,
1h㎡草坪
• 吸收360kg CO2
一个成年人
• 呼出0.9kgCO2,需要0.75kgO2
吸收一个成年人白天呼出的CO2,需要10m2的树林或25m2的草坪
工业耗氧
必须保证人均60m2 绿地
2.调节城市微气候 (1)温度:空气温度、 地表温度
(2)湿度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二章 城市绿地的功能
城市绿地五大功能
生态
文教
游憩
功能
避灾
景观
一.生态功能
1.维持城市碳氧平衡 2.调节城市微气候 3.净化空气、防止公害 4.维持生物多样性 5.水土保持
1.维持城市碳氧平衡
1h㎡公共绿地(乔灌草) • 吸收900kgCO2,生产600kgO2,
风景园林规划原理第二章 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文档资料
第一节 城市园林绿化的属性
城市园林绿化的材料是有生命的绿色植物,
所以它具有自然属性;它又能满足人们的文化艺
术享受,因此具有文化属性;它也具有社会再生
产推动自然再生产、取得产出效益的经济属性。
因此,城市园林绿化具有独特的属性,
一、自然属性生态环境效益
1、城市绿化创造与维持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着具有 生命的绿色世界,产生生态环境效益。 2、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是多方位的综合体现 1)城市是人口高密区,它对绿色植物的需求,不仅 仅给市民提供游憩空间、休闲场所、美化环境、创造景观 等,更重要的是对改善城市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杭州形成了风景旅游城市的特色;扬州市的瘦西湖风景区
和运河绿化带,形成了内外两层绿色园林带,使扬州市具
有风景园林城市的特色;日内瓦潮的风光,成为日内瓦景 观的代表;塞纳河横贯巴黎,其沿河绿地丰富了巴黎城市 面貌;
4)衬托和装饰各类建筑,影响市容面貌。倘若街道 绿化得好,人们虽置身于闹市之中,却犹如生活在传统的 园林廊道里闲庭信步,避开了许多的干扰; 通过形体、线条、色彩等效果的综合运用,绿化与建 筑相辅相成,可以取得更好的景观艺术效果,使人赏心愉 悦,获得美的享受。
2、文化宣传教育。 1)城市园林绿地是一个城市的宣传窗口,是向人们 进行文化宣传、科普教育的主要场所,经常开展多种形式 的活动,使人们在游憩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提高文化 素养。
历史的各种自然、科学、精神价值。城市绿化的发展应与
城市文明建设及社会发展同步进行。
二、文化属性社会效益
2)据国家林业局2019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 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 171.9万公顷,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8平方米。全国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已分别达到39.2%和35.3%,
城市绿地的功能与作用
三、防护绿地
防护绿地是指为了满足城市对卫生、隔离、安全的要求 而设置的绿地,它的主要功能是对自然灾害和城市危害起到 一定的防护和减弱作用。它可细分为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 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安全防护林、城市组团 隔离带等。
四、附属绿地
附属绿地是指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 它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五)街旁绿地: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以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它又 可包括小型沿街绿化用地、街道广场用地。
二、生产绿地
生产绿地是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 花圃、草圃等地。其主要功能是为城市绿化服务,提供所需 的树木、花卉。生产绿地的选址一般可位于城市近郊,硬有 良好土壤、水源条件,并应远离各种污染源。
并确定相应的基调树种、骨于树种和一般树种的种类。
第七章 树种规划
一、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
二、确定城市所处时植物地理位置。包括植被气候区域与 地带、地带性植被类型、建群种、地带性土壤与非地带性土 壤类型。
三、技术经济指标
确定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比例、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例、 乔木与灌木比例、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比例、乡土树种与外 来树种比例(并进行生态安全性分析)、速生与中生和慢生 树种比例,确定绿地植物名录(科、属、种及种以下单位)。
1961年,城市公共绿地、小区及街坊绿地、专用绿地和风 景游览、休疗养区的绿地四大类
1975年,公园、公用绿地、专用绿地、郊区绿地四大类 1979年,公共绿地、专用绿地、园林绿化生产用地、风景
区和森林公园四类 1982年,公共绿地、专用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城
市郊区风景名胜区五大类 1993年,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
城市园林绿化条例【最新版】
城市园林绿化条例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三章保护与管理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人居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城市规划区、镇规划区内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城市园林绿化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建管并重的原则。
第四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领导,把城市园林绿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城市园林绿化的经费投入。
鼓励开展城市园林创建活动,推动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投资、捐资、认建、认养、认管等形式,参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
第五条市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
区县(自治县)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
规划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做好城市园林绿化相关管理工作。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据职责做好本辖区内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第六条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应当开展并组织、指导城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每年制定计划增加优质植物品种,推广先进技术和材料,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
第七条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应当研究制定产业政策,编制城市苗圃产业发展规划,组织指导园林绿化苗木生产。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享受良好城市园林绿化环境的权利,有保护城市园林绿化及设施的义务,对破坏城市园林绿化及设施的行为,有权进行劝阻、投诉和举报。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九条城市绿化规划由市人民政府组织市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和市规划自然资源部门共同编制,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城市绿化规划应当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合理安排同城市人口和城市面积相适应的城市绿化用地面积。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城市绿地的定义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定义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地貌特征、基础种植(自然植被)和地带性园林植物,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和城市自身的情况确定的标准,将规划设计的和现有的各级各类园林绿地用植物群落的形式绿化起来,并以一定的科学规律给予沟通和连接,构成的完整有机的系统.第一章城市绿地的功能第一节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一、保护城市环境(一)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1、净化空气首先,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此外,绿色植物还有明显的吸收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氮氧化物、碳氢化物以及汞、铅蒸气等有害气体的功能。
2、净化水体和土壤植物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质,减少水中的细菌数量。
植物的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具有净化土壤的能力.如有的植物根系分泌物能使进入土壤的大肠杆菌死亡。
(二)改善城市气候1、降低气温植物茂密的枝叶可以挡住并吸收50%—90%的太阳辐射热。
2、调节湿度通过调节城市空气湿度,城市绿地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3、调控气流区域性的微风和气体环流将绿地中相对凉爽的空气不断传向城市建筑密集区,可达到调节城市建筑密集区小气候的目的,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降低城市噪声一般情况下,树木枝叶茂密,层层错落重叠的树冠降噪隔声效应明显;阔叶树吸声能力比针叶树好;由乔木、灌木、草木和地被构成的多层稀疏林带比单层宽林带的吸声隔离作用显著。
二、减灾防灾(一)防火防震(二)防风固沙(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四)防御放射性污染和有利备战防空三、提供城市野生动物生(活环)境,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一方面,可以利用城市绿地中的植物园、动物园、苗圃等技术优势,对濒危、珍稀动植物进行异地保护及优势物种的驯化。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丰富城市绿地的植物群落的物种数量,达到丰富生活于其中的动物物种数量。
第二节城市绿地的使用功能一、日常休息娱乐活动二、观光及旅游三、休养基地四、文化宣传及科普教育第三节美化功能一、丰富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二、美化市容三、衬托建筑,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四、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第一节城市绿地的分类一、前苏联城市绿地分类情况1990年以后,前苏联将城市用地分为生活居住用地,生产用地和景观-游憩用地。
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
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第一章:引言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是一门专业领域,涉及到城市空间规划和景观设计等多个方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重点探讨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的意义、方法和实践。
第二章:城市绿地规划的意义城市绿地规划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城市绿地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和身心健康的场所,缓解都市人们日益增长的压力。
其次,城市绿地可以提供氧气、净化空气等生态服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再者,城市绿地还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城市气温,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因此,城市绿地规划应当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章:城市绿地规划的方法城市绿地规划的方法包括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空间布局和功能设置等。
首先,资源调查要了解城市绿地的地理位置、土地利用情况和植被分布等信息。
其次,环境评估需要对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并确定可持续利用的策略。
然后,空间布局要根据城市绿地的位置和规模,合理分配不同类型的功能区域。
最后,功能设置要因地制宜,考虑人们的需求和需求,并选择合适的绿地活动和设施。
第四章:城市绿地设计的原则城市绿地设计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以保证设计的效果和实用性。
首先,可持续性是城市绿地设计的核心原则,包括生态保护、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等方面。
其次,人性化是城市绿地设计的重要原则,要考虑人们的健康需求和生活方式,并提供舒适、便利的绿地环境。
再者,景观性是城市绿地设计的美学追求,通过景观元素的组合和布局,打造美丽的城市绿地景观。
最后,创新性是城市绿地设计的动力,要不断尝试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提升城市绿地的品质和价值。
第五章: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的实践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的实践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实际情况和人们的需求。
例如,可以通过整合现有的绿地资源,提高绿地的利用效率和空间利用率。
此外,可以将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和设计相结合,实现协同发展的效果。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标准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一、课程概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城市规划原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了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理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方法。
理解城市绿地的分类,掌握常见绿地类型的规划设计原则和要点,并能把相关的理论知识灵活的运用到规划设计实践中。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归纳为:主要是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全面发挥园林绿化的综合效益。
内容主要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各类绿地的规划设计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1、知道该课程的性质、地位、研究对象及内容、研究方法、知识架构、学科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2、理解该门课程的主要概念、基本理论和策略;3、理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方法,了解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与森林公园的规划要点。
理解居住区绿地、公园绿地、工厂企业、医院、疗养院绿地、校园绿地、街道广场绿地的规划设计。
4、结合实际、综合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这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课程和课程所涉及的现象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课程涉及到的概念、理论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是指能结合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由于时间的限制,有些内容可作为自学内容,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一) 绪论第一章城市绿地的功能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第三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六章、防护绿地规划第七章、附属绿地(三)居住小区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第八章、其他绿地之风景区规划四、课程实施㈠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园林专业的限选课。
一般情况下,每周安排4课时,共54课时,㈡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求1、采用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授课的教学形式。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第一章:引言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是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急剧增长,城市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社会压力等。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旨在提供城市居民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态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二章:城市绿地规划2.1 城市绿地概念城市绿地是指城市内的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总称,包括公园、绿化带、湖泊、自然保护区等。
城市绿地不仅提供了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具有生态功能、调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等重要作用。
2.2 城市绿地规划的原则城市绿地规划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原则:城市绿地系统应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2)社会公平原则:城市绿地应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提供各类公共设施和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3)空间布局原则:城市绿地应均衡分布于城市各个区域,形成合理的绿地网络,方便城市居民的使用和享受。
(4)多功能性原则:城市绿地应具备多种功能,如休闲娱乐、文化活动、环境教育、生态保护等。
(5)可持续原则:城市绿地规划应考虑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
第三章:城市绿地设计3.1 设计原则与方法城市绿地的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地形地貌、土壤条件、气候特点等。
设计师可以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结合市民的需求和城市发展的要求,进行绿地设计。
具体的设计方法包括空间布局、景观元素选择、植物配置等。
3.2 城市绿地设计的关键要素(1)景观元素:城市绿地的景观元素包括植物、水体、景观雕塑、建筑等。
设计师应根据绿地的功能和意义选择适宜的景观元素。
(2)可达性:城市绿地设计应考虑市民的出行需求,保证绿地的可达性和可用性。
应设置合理的交通网络和便捷的交通工具。
(3)绿地利用率:城市绿地的设计应兼顾绿地的利用率和生态效益。
设计师可以设计多功能的绿地场所,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
第二章 绿地的功能与作用
日常游憩娱乐活动
文化宣传及科普教育
但随着城市用地的日益紧张,城市的发展考虑到现代 人出行休闲需求以及游憩行为规律,单一的绿地形式已经 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城市居民不仅仅需要日常近距离的 活动场所,同时也需要较远距离的多种选择和多样体验。 将城乡绿地开辟成能为居民提供游憩类活动的绿地(如郊 野公园、森林公园等),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在进行绿地规 划建设过程中,对城市游憩绿地资源的最佳补充和完善。
元大都公园主要为周边4个街道共28个社区的23万多常住人 口居民提供避难场所。
• 北京海淀公园
2. 水土保持
•泥石流
•黄土高原的 水土流失
中 国 防 护 林 工 程 体 系 图
•
长 江 防 护 林 带
生态学家指出:一个国家,如果它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0% 左右,就很少发生重大的自然灾害;如果能达到40%,就有一 个比较好的生态环境;如果达到60%,那么这个国家将成为一 个风调雨顺、美丽富饶的花园国家。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 有20%,这就难怪老天风不调雨不顺了。
全国酸雨区域分布示意图
城市比例,% SO2浓度分级 达到二级(≤ 0.06mg/m3) 超过二级(>0.06 mg/m3)
2013年
74.4 25.6
2014年
74.3 25.7
其中:超过三级(> 0.10 mg/m3)
12.1
9.1
浓度平均值(mg/m3) 一般居住区空气质量标准 (二级标准年均值) 特定工业区空气质量标准 (三级标准年均值)
2003年10月,元大都土城遗址公园完成了北京市应急避难 场所建设的试点工作,成为全国第一个应急避难场所和挂“应 急避难场所”标志牌的公园。
公园将防震减灾与公园改造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目前元大 都土城遗址公园已具备11种应急避险功能。包括应急避难指挥 中心;应急避难疏散区;应急供水装置;应急供电网;应急简易厕所; 应急物资储备用房;应急卫生防疫用房;应急直升机坪;应急消防 设施;应急监控;应急广播。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复习资料
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与效益一、试简述城市园林绿地功能与作用一、生态功能1.改善小气候:调节气温:太阳辐射的60~80%被植物所吸收,其中90%热能被植物的蒸腾所消耗;调节湿度: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而降温,提高湿度一般蒸发的水分占从根部吸收的99%;调节气流:(1)挡防风林,减风速,减风沙,改善气候;(2)通道:带状绿地,加大空气流通,将城市郊区的气流引入城市中心。
2.净化空气:(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2)吸收有害气体:吸收so2的有:臭椿、夹竹桃、石榴;吸收cl2的有:黄杨、油茶、山茶;吸收HF2的有:大叶黄杨、海桐、香樟;吸收o3的有:银杏、柳杉、冬青;(3)吸滞烟灰粉尘:一方面由于枝冠茂密,具有强大的降低风速的作用,随着风速的降低,一些大浆,空气中的尘埃经过树木时便附着于叶片及枝干,经过雨水的冲洗,又恢复其吸尘能力;(4)减少含菌量:植物减少尘埃从而减少含菌量,有些植物还能分泌具有杀菌能力的杀菌剂,使得空气含菌量减少;健康作用:负离子作用,芳香草对人体的影响,绿色植物对人体神经的作用3.防止公害灾害:(1)降低噪声A噪声来源:交通运输,工业噪声,其他噪声B树木绿化对噪声具有吸收和消声作用,可以减弱噪声的强度C减噪效果影响因素:植物配植方式、树冠层、高度、位置、种类、林带的结构与宽度;(2)净化水体与土壤作用:许多水生植物、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作用,植物的地下根系的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具有净化土壤的能力;(3)涵蓄水源与保护地下水4.保护生物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环境二、空间功能:1安全防护作用:避震防火作用[防火树种];防御放射性污染和有利备战防空。
2提供游憩度假条件:日常户外活动;3.文化宣传、科普教育;4旅游度假;5度假及休闲疗养基地。
三、精神上作用:美化城市、装饰环境;自然美、艺术美和创造性(植物的自然特性、满足人的情感生活追求、道德修养追求和人迹交往追求、满足人们创造的需求,精神世界的发展,需要知识作为武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片
6
图片
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片 8
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组成
城市绿地系统概念: 是指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地貌特征、基础种植(自然
植被)和地带性园林植物,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和城市 自身的情况确定的标准,将规划设计的和现有的各级 各类园林绿地用植物的群落形式绿化起来,并以一定 的科学规律给予沟通和连接,构成的完整有机的系统。 绿地系统同时与自然、河川等城市依托的自然环境、 林地、农牧区相沟通,形成一体的生态系统。
G44仓储绿地 G45对外交通绿地 G46道路绿地 G 47市政设施绿地
G48特殊绿地
14
11个小类:G11又分 G111全市性公园 G112区域性公园 G12中又分 G121居住区公园 G122小区游园 G13中又分 G131儿童公园 G132动物园 G133植物园 G134历史
名园 G135风景名胜区 G136游乐园 G137其他专类公园 见城市绿地分类表
9
第一节城市绿地的分类
一、国内外不同分类情况简介
(一)前苏联城市绿地分类情况 按城市绿地的不同用途,将城市绿地分为三大类: 1、公共使用绿地: 包括:文化休息公园、体育公园、植物公园、动物园、散步休息
公园、儿童公园、小游园、林荫大道、住宅绿在小区。 2、局部使用绿地: 学校、幼托、俱乐部、文化宫、医院、科研机关、工厂企业、疗
11
3、随着城市布局结构的变化,许多城市出现了组团分隔带,并在城 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中提出“生态绿地”、“绿化空间控制区”、 “组团分隔绿地”等新的绿地类型。如何统一规范这些新的绿地类 型,也是现行的分类标准无法解决的问题。
4、现行的绿地分类中某些名称不能准确反映绿地的主要功能 特性。以“公共绿地”为例。“公共绿地”是从综合的角度进 行城市绿地分类时采用的分类名称,其分类的依据主要是服务 对象和归属管理体制,该名称不能直接反映这类绿地供市民、 游览、休息、游戏、文娱、体育等活动的主要特征,而且随着 绿化投资渠道、开发方式和管理机制的多元化,许多私人和企 业兴建公园绿地,这些绿地同样担负着公共绿地的功能,如果 继续使用“公共绿地”的名称将不利于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 城市绿地的多渠道建设,因此,对现行绿地分类中的“公共绿 地”的名称,许多专家建议用“游憩绿地”或“公园绿地”代 替。
第二节各类绿地的特征
一、公园绿地G1
向全体市民开放,游憩功能为主,兼具景观、生态、教育、减灾 等功能。
G11综合公园 自然条件良好,风景优美、植物种类丰富、内容设施完备、规模
较大,质量较好、能满足人们游览休息、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需 求,一般可供市民半天到一天的活动。 新的分类标准未对综合公园的最小规模和服务半径作出具体规定。 G111全市性综合公园面积为10-100hm2,服务半径为2000-3000m, 居民乘车30分种左右可到达。大的城市可设数个,中、小城市可 设一个,位置要求适中,方便全体市民使用。 G112区域性综合公园面积5-10hm2,服务半径1000-1500m,步行 15分钟可到达。
丹麦著名的城市设计专家杨.盖尔在他的《交往与空间》一书中将 人们的日常户外活动分三种类型:即: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 社会性活动。
必要性活动是指上学、上班、购物等日常工作和生活事物活动,这 类活动必然发生,与户外环境质量好坏关系不大。
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活动是指人们在时间、地点、环境合适的情况 下,人们有意的参加或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这两类活动 有赖于环境质量的好坏,人们日常的休息娱乐需要适宜的环境栽 体。这些环境包括:城市中的公园、街头小游园、城市林荫道、 广场居住区公园、小区公园、组团绿地等。
12
二、绿地分类原则
(一)以主要功能为分类的根本依据,使其名副其实,有利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和管
理工作,可以正确把握工作重点,引导绿地建设。 (二)应包含城市范围内所有绿化用地 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统计不全面,尚有总量两倍于公共绿地和生产防护的绿地未计入城
市绿化用地中,这些用地同样起着改善环境塑造城市景观的功能,所以,城市绿地分类中的 绿地应包含所有的绿化用地。 (三)新的分类标准应具有延续性 新的分类标准应具有延续性,才能达到平稳过渡的效果。 (四)新的分类标准应具有可比性 新的分类标准应有利于进行纵向及横向的比较,纵向比较是指新的城市绿地分类应有利于与 原有的城市建设、管理及统计资料进行比较;横向比较是指新的城市绿地分类有利于各城市 之间以及与同时国外的城市绿地建设进行比较。 (五)城市绿地分类应具有前瞻性 绿地系统规划与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使城市绿地的空间和布局与城市的布局结构相融合,使 整个城市的绿地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更有利于城市生态的建设。 (六)新的分类应具有可操作性 新的分类应注意从宏观到微观的系统,在具体的类、项等划分中作科学处理。即可用分级代 码的形式进行各个层次如类、中类、小类的划分,使分类概念及编码方法统一,并同新颁法 律、法规接轨,这样将有助于把所有城市绿地纳入有关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保证城市绿地 分类的可操作性。
33
儿童公园
34
儿童公园
35
G132动物园
任务之一是集中饲养和展览各种野生动物及品种优良的家禽、家畜等, 进行各种动物的分类、繁殖、驯化等方面的研究。保护和研究濒危动物, 成为动物基因保存基地。
任务之二是供市民参观游览、休憩、娱乐,对市民进行文化教育及知识 宣传。
二、美化市容
城市中的道路和广场是人们感受城市面貌的重要场所,广场和道路景 观的好坏,将极大影响到人们对整个城市的认识,绿化良好的广场及 道路可以改善广场及道路环境,提高景观效果,从而达到美化市容的 目的。
4
三、衬托建筑、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
城市中重要的公共建筑,除了建筑本身的造型、色彩、肌理等方 面应精心地设计以外,还应充分重视绿化对建筑的衬托作用,常 用松、柏等绿色植物来烘托纪念性建筑的庄严、肃穆的氛围和特 点;从草坪、林木、水池等配合办公、展览等建筑,形成宁静、 优雅的氛围;另外还可以通过中庭绿化的设计来突出其特点。
第二节城市绿地的使用功能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 不断提高,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休闲、游憩及娱乐活动成为 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具有满足人们多种 休闲活动需要的功能,这种功能就是城市绿地的使用功能,其使 用功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一、日常休息娱乐活动
1
二、观光及旅游
旅游已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休闲活动之一。我国幅圆辽 阔,历史悠久,自然风景资源及人文景观资源较为丰富,现有 677处风景名胜区,风景区面积约为9.6万平方公里,到2020年全 球旅游人数将达到16亿人次,中国将为世界旅游接待国首位。城 市的公共绿地、风景区绿地以及具有合理结构的城市绿地系统形 成的优美城市环境,都是人们观光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
随着城市中的主要构筑物建筑风格的削弱,各城市面貌越来越趋 于同一,显得千篇一律,缺乏特色,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 应在城市建设中挖掘其他地方文脉、地域精神对建筑的影响,搞 好建筑设计,另一方面应结合绿地建设,以不同的地域的乡土植 物为骨干树种,根据不同的环境因子组成多种结构的植物群落, 结合城市总体布局,并以此形成不同地域的城市特色。
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指标》(GBJ137-90)中的二类法。即城市绿地 分公共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另一类执行1993年建设部文件《城市绿地 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中的六类法。即为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附属 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 我国绿地分类存在的问题: 1、由于两种标准存在,在实际工作中,造成了统计中的一些混乱。 2、由于没有专门的城市绿地分类法规,导致全国范围内城市绿地分类 存在较大的差别,有的即使是同类绿地,名称相同,但其统计口径也不 相同,绿地分类及统计口径不规范,导致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 缺少协调关系,使城市之间的绿地规划建设指标缺少可比性。影响到绿 地系统规划的审批。
该标准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编码的形式,将城市绿地分为5 个大类,13个中类、11个小类
5个大类:G1公园绿地 G2生产绿地 G3防护绿地 G4附属绿地 G5其 它绿地
13个中类:G1中又分 G11综合公园 G12社会公园 G13专类公园 G14 带状公园 G15街旁公园
G4中又分 G41居住绿地 G42公共设施绿地 G43工业绿地
养院、单位所属绿地 3、特殊用途绿地 工厂企业的防护林带、防火林带、水土保护绿地、公路、铁路防
护绿地、苗圃、农场等
10
(二)日本城市绿地分类
日本城市绿地系统由居住区公园、城市骨干公园、特殊公园、广域公园、 缓冲绿地、城市绿地、绿道、国营公园等九大类组成。
(三)我国绿地的分类情况及问题 我国现行的分类标准有两种,一是执行1991年实行的国家标准《城市用
28
么么么么方面
Sds绝对是假的
社区公园
30
社区公园
31
社区公园
32
G13专类公园 具有特定的内容形式,有一定的游憩设施的绿地 G131儿童公园 面积一般为5hm2左右,园内的各种活动设施、建筑物、 构筑物以及植物布置都应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及行 为特征,并具有安全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其选址应 接近居住区,同时应避免使用者穿越交通干道到达。
3
第三节美化功能
植物变化莫测的美与城市人工构筑物有机结合,相互映衬,可以构成 丰富的城市景观,使人们能充分领悟自然与人工和谐的美。绿色植物 的美化的美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丰富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
在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中,应特别注意绿化与建筑群体的关系,通过 合理的设计及植物配植,使绿色植物与建筑群体成为有机的整体。以 植物多变的色彩及优美起伏的林冠线为建筑群进行衬托,丰富建筑群 的轮廓及景观,使建筑群更具魅力,从而使整个城市给人留更加深刻 和美好的印象。如:青岛海滨红瓦黄墙的建筑群,高低错落地散布在 山丘上,掩映于绿树丛中,再衬之以蓝天白云,形成了丰富变化的轮 廓线,构成让人过目不忘的优美城市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