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新题型题型解读

合集下载

新高考(全国卷)语文考试试卷结构及题型变化

新高考(全国卷)语文考试试卷结构及题型变化

新高考(全国卷)地区语文试卷结构及题型变化新高考语文考试试卷及试卷结构说明:新高考语文试卷结构: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Ⅰ:材料型论述类文本阅读(19分)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题型:分析:新高考现代文阅读Ⅰ在第1和第2道选择题上与之前的全国卷保持一致,都是对于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与判断。

第3题开始有所变化,第3题是根据文章中的某一个定义或者一个解释去推断文章之外的事物,这与之前全国卷的第3题有了很大的区别。

第4题给某一个事物下定义和第5题概括文章的行文脉络都是新题型,与过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问答相比,更加考察学生的语文功底,即阅读理解的能力和学生对全文内容的把握程度,对语文的要求提高了一个层次。

现代文阅读Ⅱ:现代诗歌阅读(16分)①*表示新题型②*表示新题型③*表示新题型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题型:分析:与现代文阅读Ⅰ相比,现代文阅读Ⅱ在6-8题的考察上与之前的全国卷类似,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与判断,对文章的赏析。

考点与过去基本保持一致,这也体现了高考试卷的平稳过渡。

第9题的考察形式又是一个创新,考察文章的行文线索,这与现代文阅读Ⅰ第5题较为类似,都是对文章的一个整体把握。

如果对文章理解的不够深入,对于这两道题的作答一定是不够理想的。

新高考对于考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要求有所提高。

这与之前相比,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更高。

只有准确的把握文章,才能够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

对于只抓部分,对文章总体把握不好的同学来说这类题目解答起来可能会④*表示新题型有些困难。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35分)文言文阅读(20分)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题型:分析:在新高考文言文阅读部分,大部分题目与原来题型相同,考察的仍然是传记。

与原来相比,翻译题的分值减少,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⑤*表示新题型道问答题。

文言文阅读基本保持稳定,问答题的增加让文言文阅读的难度也有所增加。

2020年高考数学新课标3

2020年高考数学新课标3

2020年高考数学新课标3
引言: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而言,在高考中数学试卷占据着很大
的比重。

2020年高考数学新课标3试卷是考查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和解
题能力的综合考试,以下是对这份试卷的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是数学试卷中常见的题型,也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
的一种方式。

在2020年高考数学新课标3试卷中,选择题占据了较大
的篇幅,共有20道选择题。

这些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
解和能够运用基本的计算方法。

二、填空题部分:
填空题是考查学生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的题型,在2020年高考数学新
课标3试卷中,填空题占据了一定的比重。

这些题目常涉及到数学运
算和应用题的解答。

三、解答题部分:
解答题是高考数学试卷中比较难度较大的部分,需要考生综合运用所
学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来解答。

在2020年高考数学新课标3试卷中,解答题部分共有4道题目,涉及到图形的证明、函数的性质和应用题
的解答。

四、评分标准:
高考数学试卷的评分标准是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和题目的要求来确定的。

在2020年高考数学新课标3试卷中,选择题和填空题的评分标准
一般比较明确,按部分给分和答案是否正确来评分。

解答题的评分标
准则相对较灵活,根据解答的步骤、思路和答案的准确性来综合评定。

结论:
2020年高考数学新课标3试卷是一份较为综合、全面的考试,旨在考
查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和解题能力的掌握程度。

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认真
复习、细心答题,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新题型“比较句子表达效果”的几点解读

高考新题型“比较句子表达效果”的几点解读

高考新题型“比较句子表达效果”的几点解读[摘要]:学生对“比较句子表达效果”新题型答题效果不理想。

此题本质上考查的是文学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或半文学语言的区别,以及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的比较。

使句子表达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句子信息的多寡,句子语序的调整以及句子形式的变化。

[关键词]:新题型;句子表达效果;词语的删减;语序的调整;形式的改变2020年新高考Ⅰ卷(供山东省使用)语文试题的“语言文字运用”模块出现了一道新题型:比较句子的表达效果。

该题对接“‘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观察具体语言现象,从中发现问题并体会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和语言表达、应用写作等关键能力,从而使教考衔接,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实现教、学、考的有机统一。

”①不管是当年高考的这道题还是后续类似的模拟试题,学生的作答情况都不理想,答案没有条理。

本文的主要目的归纳总结出此类题的对比角度,以帮助学生答题时有抓手。

一、题型的特点这类题的原句和改句一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所选文段,多来自文学色彩较浓厚的散文。

修改后的句子把文学味冲淡了,变成一种生活化或半文学化的语言。

”②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修辞分两大类: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

消极修辞,注重表达事实,以让人“明白、了解”为目的;积极修辞,注重表达情感,以让人“感染、激动”为目的。

消极修辞不是内容表达的消极,而是语言风格的消极,不张扬、不夸张,恰恰是为内容的积极让位,尽量把形式对内容的干扰降低到最小。

因此,句子表达效果题本质上是考查文学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或半文学语言的区别,以及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的比较。

二、题型的解读使句子表达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句子词语的删减,原句词语删减之后,句子的形象性、修辞以及语言风格等也随之变化;其二,句子语序的调整,原句语序调整之后,句子的衔接、强调的重点等也随之变化;其三,句子形式的改变,原句形式改变之后,句式的特点、修饰语的地位等也随之变化。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地区)数学考试试卷结构及题型变化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地区)数学考试试卷结构及题型变化

新高考(全国卷)地区数学试卷结构及题型变化新高考数学考试试卷及试卷结构说明:新高考数学试卷结构: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部分选对得3分,有选错得0分,共20分.第三大题,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第四大题,解答题,共6小题,均为必考题,涉及的内容是高中数学的六大主干知识:三角函数,数列,统计与概率,立体几何,函数与导数,解析几何。

单项选择题考点分析:多项选择题考点分析:①新高考全国Ⅰ卷与新高考全国Ⅱ卷相同新高考选择题部分分析:①新高考与之前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增加了多项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由原来的12道单选题,变成了8道单选题与4道多选题。

这有利于缩小学生选择题部分成绩的差距,过去学生错一道单选题,可能就会丢掉5分,在新高考中,考生部分选对就可以得3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得分率。

②新高考的单项选择题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能力,总体上难度不大,只要认真复习,一般都可以取得一个较好的成绩。

在多项选择题上,前两道较为基础,后两道难度较大,能够突出高考的选拔性功能,总体上来看,学生比以往来讲,更容易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但对于一些数学基础比较的好的同学来说,这些题比以往应该更有挑战性。

过去,只需要在四个选项中选一个正确答案,现在要在四个选项中,选出多个答案,比以往来说,要想准确的把正确答案全部选出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③新高考数学试卷的第4题,第6题和第12题都体现了创新性。

第4题,以古代知识为背景,考察同学们的立体几何知识,这体现了数学考试的价值观导向。

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鼓励同学们走进传统文化。

近年来,对于这类题目也是屡见不鲜,平时也应该鼓励学生去关注一些古代的数学著作,如《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等等,通过对这些著作的了解,再遇到这类题目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恐惧感与焦虑感。

第6题则体现了聚焦民生,关注社会热点。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数学试卷结构与评析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数学试卷结构与评析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数学试卷结构与评析但这也更能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③填空题和解答题部分则是考察学生的深度和广度的重要部分,需要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各个主干知识都有一定的掌握和理解。

解答题部分的题目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但都是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在平时的研究中加强理解和掌握。

同时,解答题部分的分值也是最高的,占总分的70%,因此在考试中要重视解答题部分的答题时间和答题质量。

新高考数学试卷结构和题型的变化,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也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数学应用。

学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解答题部分,加强对高中数学各个主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要注意多项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和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文章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有问题的段落,但可以进行简单的改写。

新高考数学试卷的第4题、第6题和第12题都具有创新性。

第4题以古代数学为背景,考察了同学们的立体几何知识,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鼓励同学们了解古代数学著作。

第6题以新冠疫情为背景,考察了指数与对数函数,体现了数学试卷贴近现实生活的趋势。

第12题则以信息熵为背景,考察了对数运算及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强调了数学试卷的应用性。

这三道题目传递的信息分别是:重视传统文化、关注社会民生、体现数学的应用性。

与之前相比,选择题部分强化了对不等式的考察。

此外,选择题重视考察同学们的基本运算和基本思维,运算量不大。

填空题部分考察的内容为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更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考察。

其中,15题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劳动育人的价值导向;16题考查了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需要学生掌握立体几何线面垂直的判定以及几何图形的性质。

总体来看,填空题部分由易到难的分布有利于稳定学生情绪,又突出了选拔性功能。

选择填空题部分主干考点分析:选择题总体来看,没有出现偏难的知识点,考生比较容易上手。

这体现了高考的本质性功能,即选拔性考试而非智力型的考试。

选择题的压轴题考察了对数与指数函数以及函数与导数的综合应用,与往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2020年新高考题型变化

2020年新高考题型变化

数学
具体变化:
①现代文阅读
考查范围更广,
增加了对诗歌
或戏剧的考查。

②文言文阅读
增加了简答题。

备注
备注
具体变化:
①增加了多
选题。

②填空题设
置一题两空。

③出现开放
性试题。

④取消选做
题。

(新高考)(旧高考)
(新高考)(旧高考)
物理
或概要写作(25分)
具体变化:①题量增加5道。

②不再设置选做题。

备注
备注
具体变化:①听力单独测试,连续进行2次,取最高分计入。

②写作部分删除短文改错,增加新题型读后续写或概要写作。

应用文写作由25分减至15分,写作部分总单词数要求由100词升至230词左右。

(新高考)
(旧高考)
(新高考)
(旧高考)
生物
具体变化:
①题量增加
9道。

②增加不定
项选择题。

(单选或双
选)
③取消选做
题。

具体变化:
①题量增加
14道。

②增加不定
项选择题。

(单选或多
选)
③取消选做
题。

1(选考题2选1)
备注
备注(旧高考)
(新高考)
(新高考)(旧高考)
历史
具体变化:
①题量增加5
道。

②取消选做
题。

备注15(单选)+4(必考非选择题)
11(单选)+2(必考非选择题)+1(选考题
2选1)
(新高考)(旧高考)
(新高考)(旧高考)
(新高考)(旧高考)。

2020高考英语全国一卷语法填空解析

2020高考英语全国一卷语法填空解析

2020高考英语全国一卷语法填空解析一、引言高考英语是全国范围内的重要考试,其命题思路和题型设置都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

其中,语法填空题作为高考英语的一种新题型,旨在考查学生的语法和词汇知识,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以2020年高考英语全国一卷语法填空题为例,进行解析,以期为广大考生提供一些参考。

二、试题分析2020年高考英语全国一卷语法填空题是一篇约120个词的短文,短文内容涉及环保主题。

短文中有10处需要填写,其中7处需要填写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剩余3处为纯语法填空,需要填写介词、连词和冠词。

三、解题思路1. 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在解答语法填空题时,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主题和逻辑关系。

2. 词汇积累,确定词性变化。

在解答语法填空题时,要具备丰富的词汇积累,熟悉词性变化规则,以便根据语境判断正确的词形变化。

3. 结合语境,考虑逻辑关系。

在填写空白处时,要结合语境,考虑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正确的介词、连词等。

4. 细心检查,避免疏漏。

在完成所有填写后,要细心检查,确保语法、拼写、标点等方面无疏漏。

四、具体解析1. 实词填空:在解答实词填空时,首先要根据上下文判断空白处所需的词性,再根据语法规则和句意选择合适的词汇。

例如,题目中出现了动词help,我们可以根据语境和句意,判断需要使用现在时或过去时的某种形式。

同时要注意词形变化规则和语境中的逻辑关系。

2. 纯语法填空:在解答纯语法填空时,要注重介词、连词和冠词的正确使用。

例如题目中出现了介词of和连词and,我们需要根据语境和句意确定正确的介词和连词形式。

同时要注意介词的选择要符合语法规则和句意逻辑。

五、备考建议1. 加强词汇积累和词形变化训练:词汇是解答语法填空题的基础,考生需要加强词汇积累,熟悉词性变化规则,以便根据语境判断正确的词形变化。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语法填空题不仅考查语法知识,还涉及阅读理解能力。

新高考语用新题型解题指导:分析句子表达效果

新高考语用新题型解题指导:分析句子表达效果

新高考语用新题型解题指导:分析句子表达效果一、题型起源❀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山东卷语言文字运用题开创了这道题型之先河。

此后,2021届实行新高考地区纷纷效仿这一题型。

在目前阶段,这一新题型代表了一种命题方向,有一定的训练价值。

❀真题: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

”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从强调的重点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重点在“一扫而光”,强调吃的结果;原句重点落在“又心满,又意足”,能更好地表达“我”吃完肉饼后心情的舒畅与满足,强调的是吃完的心情,更符合原文的逻辑。

从适用的位置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用来结束文段,语意未尽,似乎话还没说完,给人以结尾收束匆促之感;原句“又心满,又意足”,运用短句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语意完整,适合做段落的结尾。

从语体风格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表达比较普通;原句“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较口语化的文风更和谐。

二、题型模式❀给出一文段,在文段中以波浪线形式画出一句话来,我们称之为“原句”。

❀题目就这句话进行改写,改写的句子语义基本相同,我们称之为“改句”。

❀然后就原句和改句的表达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要求多是“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题号在19或20。

❀题型为主观题。

❀分值为4分。

得分点有两到三个,多的也有四个。

评分方式多为2+2;也有1+1+2(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4分),或1+1+1+1。

三、解题模式❀新题型,还在探索中。

但任何一种类型题目,都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找。

作为一线老师,面对这一题型,笔者先是从大量新试题中选取这一题型;再亲身实践,在做题解题中总结规律方法,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先做后教,先学再研。

2020高考语文、数学和英语试题新变化和新题型汇总

2020高考语文、数学和英语试题新变化和新题型汇总

2020高考语文、数学和英语试题新变化和新题型汇总2020新考点标点意义:语言文字运用中新增标点的意义这一考点。

全国卷Ⅱ考查对“引号”不同意义的理解与辨析。

2020新题型理由探究题: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新增理由探究题。

全国卷Ⅱ、全国卷Ⅲ主观题考查探究某一观点或现象的原因。

2020新要求1.语言文字运用(1) 词语辨析①考查范围扩大。

一改往年只考查成语(辨析或选用),变为考查实词(双音节、三音节)、短语、成语,而且都是常见、常用的词语。

②考查位置改变。

全国卷Ⅱ在病句题中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

(2) 补写句子渗透逻辑推断能力。

三套全国卷的第20题都采用了往年常考题型--补写句子,但不同的是,三道试题都选择了生物科普类材料。

要拟写出正确答案,除了要考虑前后语意连贯、内容贴切外,还要深谙其中的科学原理,这类题型凸显了对考生逻辑推断能力的考查。

(3) 新闻压缩旧题型重新包装。

三套全国卷的第21题都考查了对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三道试题都选取真实新闻报道。

试题要求提取关键信息,考查考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2.文言文阅读材料来源更靠前。

选取了“二十四史”中成书最早的《史记》,且都是考生熟知的历史人物,体现了对教材知识的迁移。

3.论述类文本阅读渗透课标“学习任务群”思想。

全国卷Ⅰ第3题的C项,考查了文本内容与课外说法的相通性。

4.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材范围扩大。

全国卷Ⅰ选择了科普说明文文段。

5.文学类文本阅读渗透整本书阅读要求。

全国卷Ⅰ的第9题,从鲁迅整本书的角度,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6.写作应用文体全面呈现。

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Ⅱ考查了演讲稿、书信、观后感,把应用文的写作作为考查的一个方面。

语文建议多花时间在文本内容与结构分析2020高考变化分析:现代文阅读看上去删去了一般论述类文本,其实是把一般论述类文本的考点悄悄合并到非连续性文本里进行考查。

新增的现代诗歌鉴赏,一改全国卷多年对小说的考查,但归根结底还是考查文学类作品内容理解和艺术特色。

2020年新高考1卷语文试题评析及答案解析

2020年新高考1卷语文试题评析及答案解析

全国高考语文共有10套试卷,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5套,分别为全国Ⅰ卷、全国II卷、全国III卷、新高考Ⅰ卷(今年山东使用)、新高考II卷(今年海南使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自主命制5套。

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试题评析,专家认为,试题把握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加强关键能力考查,对接课程标准,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综合改革平稳实施。

试卷结构稳定,设计友好,总体实现了命题高水准、试题高质量的目标要求。

培根铸魂,彰显立德树人导向2020年语文命题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中国精神,引导当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奋斗精神、增长知识见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贴近现实生活,厚植家国情怀将重大的社会生活事件有机融入试题,是语文命题的应有之义,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选取中国抗疫行动中最具代表性的场景和特定的视角提出写作任务,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参与全民抗疫的切身体验,深入思考在人民生命安全面临重大威胁的关键时刻,中国所作出的回答和取得的战略成果,从中发现和阐述中国抗疫行动所显示出来的制度优势、综合国力、文化底色,意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责任担当、价值选择。

全国Ⅲ卷实用类阅读材料《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作者》、全国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宋史•苏轼传》等都体现出可贵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2.关注人类未来,拓展国际视野全国Ⅱ卷作文题“携手世界,共创未来”将学生带入全球抗疫的进程之中,引导学生从相互支持、团结合作入手,思考人类的危机应对之道,进而思考人类的发展未来,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前瞻性,感受青年在危机情境下的责任与担当,要求学生展现出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采,发出中国声音。

北京卷作文“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集体、社会、国家、世界发展中的责任和使命。

2020年全国一卷数学金字塔解析

2020年全国一卷数学金字塔解析

2020年全国一卷数学金字塔解析一、前言2020年全国一卷数学试卷一直备受瞩目,其中数学金字塔题更是考生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这一题型进行深入分析,并提供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二、金字塔题目分析金字塔题是数学试卷中常见的题型,题目呈金字塔状排列,要求从顶部到底部依次推理,填入合适的数字。

这一题型考查考生对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掌握程度,也要求考生具备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的能力。

2020年全国一卷数学金字塔题一共有3道题,分别是概率统计、空间几何和复数题型。

这三道题目在难度和考点上各有特色,需要考生结合自己的数学基础和解题经验进行分析和解答。

三、解题技巧共享1. 提炼关键信息在做金字塔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提炼出关键信息。

理清题目的逻辑关系,明确从顶部到底部的思路,有助于准确推导出正确的结果。

2. 灵活运用数学知识金字塔题考查的不仅是推理能力,更需要考生熟练掌握各种数学知识,并能够将其灵活运用到解题过程中。

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做各种类型的数学题目,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3. 深入理解解题思路金字塔题的解题思路往往是层层递进的,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多进行逻辑推理训练,提高解题的准确度和速度。

四、具体题目解析1. 概率统计题这些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概率与统计知识的掌握,要求考生根据题目信息,进行推理和计算。

在解答此类题型时,考生要深入理解题目背后的统计规律,有针对性地选择解题方法,确保解题的准确性。

2. 空间几何题空间几何题通常涉及立体图形或者空间关系的推理,考查考生在空间几何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解答此类题型时,考生要根据题目所给信息,细致地进行测量和计算,注意立体图形的旋转、平移等变化,确保推理的准确性。

3. 复数题复数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复数运算与性质的掌握,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目信息进行复数的推理与运算。

在解答此类题型时,考生要灵活运用复数的运算性质,熟练掌握复数的乘法、除法等运算方法,确保解题的准确性。

读后续写-备考2020年山东新高考英语题型变化解读

读后续写-备考2020年山东新高考英语题型变化解读

读后续写2020年山东新高考英语题型变化解读2019年11月30日—12月3日,山东省组织了全省统一的新高考模拟考试。

这是山东省进入新课改后,首次举行的全省考生参加的大型考试。

在这次考试中,题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说,这次考试的命题是在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指导下命制的,这对于2020年高考的变化或透露着某种程度的暗示也未可知。

题型解读读后续写1.题型介绍◆选材特点(1)所需阅读的短文词数在350以内;(2)多以记叙文故事类文章或者夹叙夹议类文章为主,故事情节有曲折、有起伏,但是,故事线索的逻辑性比较强。

◆评分参考阅卷时主要考虑以下内容:(1)与所给短文及段落开头语的衔接程度;(2)内容的丰富性和对所给关键词语的覆盖情况;(3)应用语法结构和词汇的丰富性和准确性;(4)上下文的连贯性。

注意:(1)所续写短文的词数应为150左右(词数少于130的,从总分中减去2分);(2)应使用5个以上短文中标有下划线的关键词语;(3)续写部分分为两段,每段的开头语已为你写好;(4)续写完成后,请用下划线标出你所使用的关键词语。

2.考查能力读后续写是一种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的考查形式,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与应用文不同,故事续写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词汇和句式外,还注重学生的内容构思和情节衔接的能力。

主要聚焦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把握短文关键信息和语言特点的能力。

学生需要了解给定短文的主要内容,清楚其关键词和语言结构的使用情况,并通过续写短文表现出来。

二是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期望学生在词汇和语言结构的使用方面准确、恰当,能够根据内容需要使用较为高级的词汇和语言结构,阅卷老师会感觉这个学生很有水平。

三是对语篇结构的把控能力。

考查学生对上下文逻辑关系的掌握情况,希望学生续写的短文语句连贯、有序。

四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这是对学生续写短文内容得要求,期望学生续写的短文具有较丰富的内容。

该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求学生详细和生动地描述情景、态度和感情,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能力水平3.续写特点读后续写,简言之,就是阅读完一篇还未写完的文章之后,根据要求和提示把这篇文章未写完部分补充完整,使之浑然一体。

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英语解析

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英语解析

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英语解析1. 概述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英语试题在考查考生语言基础知识的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能力。

整体难度与往年相比并未有太大变化,但对于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下将对各部分试题进行详细解析。

2. 听力部分听力部分分为听力理解和听力应用,共听到5段录音,短对话、长对话和独白各一段。

题目涵盖了干扰项处理、信息归纳、场景语境理解等方面的内容。

听力理解主要考查考生听力的基础能力,而听力应用则更注重考查考生推理和判断能力。

在此部分测试中,考生需要根据所听到的内容进行信息整合、对话场景推测等能力。

3. 阅读部分阅读部分分为阅读理解、信息匹配和七选五。

与前几年相比,本年度的阅读部分整体难度略有增加,考查了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境推测能力。

其中,信息匹配部分对考生的信息匹配和推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考生需要通过文中的线索和逻辑关系来确定各个信息的归属。

4. 完形填空完形填空部分共计有一篇短文,难度适中,篇幅不长。

题目涉及了词汇的理解、语义逻辑和上下文关系的判断等方面。

填空部分注重考查考生对文章整体语境的理解和推断能力。

5. 作文部分作文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素材和问题进行写作,需要考生准确表达观点、合理展开论述、使用规范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等。

本次作文题目涉及社会热点话题,要求考生展现对社会问题的理性思考和高分辨能力。

6. 总结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英语试题在多个方面对考生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考查,考生在备考时应该注重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不仅要熟练掌握语法和词汇知识,还需要培养自己的推理和判断能力。

希望考生能够通过本次解析,更好地备战高考。

7. 听力部分详解在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英语中,听力部分的难度与往年相比并未有太大变化。

在听力理解部分,考生需要根据所听到的对话和独白内容进行信息的整合和归纳。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做题时要善于抓住主旨和关键信息,避免被干扰项所迷惑。

2020年浙江高考新题型--概要解题技巧解析(从阅读理解角度看概要)

2020年浙江高考新题型--概要解题技巧解析(从阅读理解角度看概要)

从阅读理解考题中向出卷老师学习如何在概要中的分析、改写和替换高考新题型概要要求考生能将350-400左右的文章用60左右字数进行概写,这类题型要求学生具备多种能力,包括快速抓准文章主旨,准确分析段落之间的关系,筛选各段要点词汇,然后用自己的语言结合适当的连贯词形成最后的概要文章。

在这个解题的过程中学生主要出现几处难点:1.主旨大意概括不准确,要点概括不准确;2.各段落间关系分析不准确造成连贯词出错,带歪整篇概要。

3.无法区分要点句与细节、讲解、原因等辅助句,不了解哪些该删,哪些该留;4.要点词汇筛选准确,但是不知道该如何用自己的语言落实成自己的文章其实这些写作难点都可以从平时的阅读理解训练中得到启发和帮助,通过分析文章及题目之间微妙的关系就是可以从出题老师那学到如何处理概要。

1.阅读理解采用的文章与概要的文章类型一致;概要的文章相对结构会更清晰明确;2.阅读理解出题的模式大规律上是每个段落一道题目,并且针对关键词、暗示词、关键句、主旨句出题的题目较多;3.阅读理解题目类型中主旨题就是对文章中心段的概括;推理题目是对各段中心句的概括和推理;这两类题目出题老师在编写选项实际上就很好的示范了如何总结、概括及改写。

4.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例如注意特殊符号;however;如何确定主旨句等同时可以适用于概要;下面列题主要通过分析阅读理解出题老师是如何编写选项来学习如何分析、概括、改写。

例题1;In 2013, Bezos, the CEO and founder of Amazon Inc., made headlines when he announced that within a few years, the company would use unmanned drones(无人机)to deliver packages within 30 minutes after an order was placed. Since Amazon Prime Air was publicized the night before “Cyber Monday,” some just regarded it a publicity stunt(噱头) designed to draw attention to the company. It turns out they were wrong.On December 7, 2016, Amazon revealed that it had completed its first Prime Air delivery in Cambridge, UK. The package, containing a bag of popcorn and an Amazon Fire TV, were loaded on to the unmanned vehicle from a local fulfillment center and delivered to a two-story farmhouse several miles away – all within 13 minutes after the items were bought!The company also announced that the service is now available within the five-square-mile range of the Cambridge area, seven days a week during daylight hours. The thinly populated rural area, with few dozen residents distributed amidst vast areas of farmland and fields, is perfect for testing the drones.Unfortunately, even if the trial is wildly successful, many challenges still remain before drone delivery becomes a reality for most of us. While the drone may do fine in rural areas, they remain untested in crowded urban cities where they would bump into barriers like buildings or trees. There is also fear that the autonomous flying vehicles could injure people as they come down to drop their packages. The drones and their load are also damaged by destroyers.Then there are the delivery logistics(后勤保障). Amazon will not only have to ensure that every Prime Air customer has a special landing flat surface, but also come up with a practical solution for apartment residents who do not have access to an open space where the drone can land. Hence, while Amazon Prime Air may someday be areality, for now, we will just have to wait for two “long” days to receive our packages!28. Why was the trial carried out in Cambridge area?A. Amazon couldn't find out drone landing space in crowded urban cities.B. The vast rural areas with smaller population were perfect test sites.C. Drone flight was prohibited where there were impassable barriers.D. The company had many logistics to guarantee service quality there.29.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text that _________.A. the new service will save customers more time and money.B. Amazon is the early pioneer of drone flight in the worldC. universal drone package delivery has still a long way to goD. the injuries by drones have got the local residents in panic30.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A. Drone delivery reached customers in a shorter time.B. Bezos tried to expand its delivery service in Cambridge.C. Amazon was the first company to use drone technology.D. Amazon tried to deliver package to customers by drone.【解析】这是一篇介绍亚马逊在研究利用无人机运送包裹的新闻,我们先看第28题,题干中关键词“Cambridge are”可以定位到文章第三段,首先可以详细分析一下这段落的语法结构:The company also announced that the service is now available within the five-square-mile宾语从句主句部分(过渡)定语(细节)range of the Cambridge area, seven days a week during daylight hours. The thinly populated rural状语(细节)定语(细节)area, with few dozen residents distributed amidst vast areas of farmland and fields, is perfect for with复合结构状语(细节)testing the drones.为了方便理解及总结,可以先把修饰的部分去掉这个段落就剩下最中心的部分--the Cambridge area--rural area is perfect for testing the drones这样我们也就基本确定了概要这一段要点的中心部分,接下来就是剩下的细节信息部分起到什么作用,该如何取舍或者改写。

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数学(新高考Ⅰ)试卷真题+常考答案+详细解析

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数学(新高考Ⅰ)试卷真题+常考答案+详细解析

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数学试卷(新课改Ⅰ)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设集合{|13}A x x =,{|24}B x x =<<,则(A B = )A .{|23}x x <B .{|23}x xC .{|14}x x <D .{|14}x x <<2.(5分)2(12ii-=+ ) A .1B .1-C .iD .i -3.(5分)6名同学到甲、乙、丙三个场馆做志愿者,每名同学只去1个场馆,甲场馆安排1名,乙场馆安排2名,丙场馆安排3名,则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 ) A .120种B .90种C .60种D .30种4.(5分)日晷是中国古代用来测定时间的仪器,利用与晷面垂直的晷针投射到晷面的影子来测定时间.把地球看成一个球(球心记为)O ,地球上一点A 的纬度是指OA 与地球赤道所在平面所成角,点A 处的水平面是指过点A 且与OA 垂直的平面.在点A 处放置一个日晷,若晷面与赤道所在平面平行,点A 处的纬度为北纬40︒,则晷针与点A 处的水平面所成角为( )A .20︒B .40︒C .50︒D .90︒5.(5分)某中学的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其中有96%的学生喜欢足球或游泳,60%的学生喜欢足球,82%的学生喜欢游泳,则该中学既喜欢足球又喜欢游泳的学生数占该校学生总数的比例是( ) A .62%B .56%C .46%D .42%6.(5分)基本再生数0R 与世代间隔T 是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基本参数.基本再生数指一个感染者传染的平均人数,世代间隔指相邻两代间传染所需的平均时间.在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可以用指数模型:()rt I t e =描述累计感染病例数()I t 随时间t (单位:天)的变化规律,指数增长率r 与0R ,T 近似满足01R rT =+.有学者基于已有数据估计出0 3.28R =,6T =.据此,在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累计感染病例数增加1倍需要的时间约为( )(20.69)ln ≈A .1.2天B .1.8天C .2.5天D .3.5天7.(5分)已知P 是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ABCDEF 内的一点,则AP AB 的取值范围是( ) A .(2,6)-B .(6,2)-C .(2,4)-D .(4,6)-8.(5分)若定义在R 的奇函数()f x 在(,0)-∞单调递减,且(2)0f =,则满足(1)0xf x -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1,1][3,)-+∞B .[3,1][0,1]--C .[1,0][1,)-+∞D .[1,0][1,3]-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20高考全国一卷新题型电子教案

2020高考全国一卷新题型电子教案

(3)我这么一直坚持奋发读书,也想借此唤起弟妹们 热爱生活的希望——无论环境多么困难。
如果补充说明部分在句末,只在前面加破折号。 (4)这一切都像是在提醒这位声学家,不能用任何简 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 ——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 情的人。
有时重复前面的词语,增添修饰成分,用扩展的办 法对所讲的内容加以补充说明。 (三)、强调被引出的下文 提起下文主要是冒号功能,用破折号来代替是为了使 语气更强烈,或阅读更醒目。
北京大学——北大
十一、标明副标题 伤逝
——涓生的手记 ——(《鲁迅全集》) 十二、用于引文之后,交代作者、出处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初中课本《中国历史》) 十三、用于索引,以分隔关键词和修饰成分 为检索方便,编索引时有一种做法是把条目的关键词 放在前面,修饰成分放在后面,中间用破折号分隔。 例如:
十一、标明副标题 十二、用于引文之后,交代作者、出处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初中课本《中国历史》) 十三、用于索引,以分隔关键词和修饰成分 为检索方便,编索引时有一种做法是把条目的关键词 放在前面,修饰成分放在后面,中间用破折号分隔。 例如: (1)国内战争——古罗马的 国内战争——美国的(18转换,跳跃或转折。 4.表示插说。5.加强重点。 6.分行举例。7.用在副标题前。 8.标明作者。9.补充说明。
一、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 (一)引出对概念内涵的具体解释 破折号后面的话是对破折号前面词语的概念内涵作具 体解释,所指范围相同。例如: (1)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 过来。(阿累《一面》) (2)“雷锋精神”永远不会离开他的家乡——中国。 (二)引出总括性的说明 (1)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 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 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

新高考,新题型,新特色——2020年高考数学山东卷评析

新高考,新题型,新特色——2020年高考数学山东卷评析

一、贯彻策略,引领教学
2020年新高考数学试卷切实贯彻科学调控策略,
具体体现在以下各相关部分:
(1)“低起点”体现为试卷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
题部 分 进 行 了 系 统 合 理 的 设 计,起 始 题 部 分 起 点 低、
入口宽,从 数 学 概 念、数 学 方 法 和 数 学 思 想 等 方 面 入
教学 参谋 考卷解析 2020年12月
新高考,新题型,新特色
———2020年高考数学山东卷评析
? 江苏省扬州宝应中学 王志民
2020年新高考数学试卷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切实 贯彻了“低起点,多层次,高落差”的科学调控策略,发 挥了数学考试的选拔功能和良好的导向作用,具有很 好的区分度、信度与效度.同时,新高考试卷给出了一 幅全新的 画 卷,让 人 眼 前 一 亮,值 得 好 好 品 味 与 认 真 研究.
二、适当调整,突出主干
2020年新高考 数 学 试 卷 对 部 分 考 点 进 行 适 当 调 整,删除了选考题和其他一些考点(如三视图,程序框 图,线性规划等),而突出主干知识的思想与理念没有 发生任何变化.在2020年新高考数学试卷中,数学主 干知识占全卷的比重高达86.7%,总计分值为130分 (满分150分).因此,在新高考中,还是要充分把握六 大主干板块:三角函数,数列(原来数列与三角函数由 原来的每 年 二 选 一 考 试,变 成 了 必 考 题,凸 显 了 对 于 主干知识的 重 视 ),统 计 与 概 率,立 体 几 何,函 数 与 导 数,解析几何等,维持重要地位,就能充分在考试中占 据优势地位.
9,11,13,15,17,19,21,23,25,27,…;
数列{3狀-2}为:1,4,7,10,13,16,19,22,25,28, 31,34,…;

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高考真题(精品解析)

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高考真题(精品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

《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

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城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

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

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

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数学试卷结构与评析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数学试卷结构与评析

新高考(全国卷)地区数学试卷结构及题型变化新高考数学考试试卷及试卷结构说明:新高考数学试卷结构:第一大题, 单项选择题, 共8小题, 每小题5分, 共40分;第二大题, 多项选择题, 共4小题, 每小题5分, 部分选对得3分, 有选错得新高考选择题部分分析:①新高考与之前相比, 最大的不同就是增加了多项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部分由原来的12道单选题, 变成了8道单选题与4道多选题。

这有利于缩小学生选择题部分成绩的差距, 过去学生错一道单选题, 可能就会丢掉5分, 在新高考中, 考生部分选对就可以得3分,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得分率。

②新高考的单项选择题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能力, 总体上难度不大, 只要认真复习, 一般都可以取得一个较好的成绩。

在多项选择题上, 前两道较为基础, 后两道难度较大, 能够突出高考的选拔性功能, 总体上来看, 学生比以往来讲, 更容易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但对于一些数学基础比较的好的同学来说, 这些题比以往应该更有挑战性。

过去, 只需要在四个选项中选一个正确答案, 现在要在四个选项中, 选出多个答案, 比以往来说, 要想准确的把正确答案全部选出来, 确实有一定的难度、③新高考数学试卷的第4题, 第6题和第12题都体现了创新性。

第4题, 以古代知识为背景, 考察同学们的立体几何知识, 这体现了数学考试的价值观导向。

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鼓励同学们走进传统文化。

近年来, 对于这类题目也是屡见不鲜, 平时也应该鼓励学生去关注一些古代的数学著作, 如《九章算术》, 《孙子算经》等等, 通过对这些著作的了解, 再遇到这类题目时,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恐惧感与焦虑感。

第6题则体现了聚焦民生, 关注社会热点。

以新冠疫情为背景, 考察了指数与对数函数, 这也启示我们, 在未来, 数学试卷将会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 平时我们对这些内容有所关注, 可以减少我们的焦虑感, 增强我们做题的自信心。

2020高考新题型(解析版)

2020高考新题型(解析版)

高考新题型基础知识巩固(建议时间:45分钟)1.定义行列式运算12142334a a a a a a a a =-,将函数()3sin 1cos xf x x=的图像向左平移(0)n n >个单位,所得图像关于y 轴对称,则n 的最小值为( ) A .6π B . 3π C . 23π D . 56π 【答案】D【解析】函数()3sin 32cos 61cos x f x cosx sinx x x π⎛⎫==-=+ ⎪⎝⎭的图象向左平移n (n >0)个单位,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为y=2cos (x+n+6π),根据所得函数为偶函数,可得n+6π=kπ,k ∈z , 则n 的最小值为56π,故选:D 2.【北京市海淀区2018第一学期期末】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的棱长为42M 是棱BC 的中点,点P 在底面ABCD 内,点Q 在线段11AC 上,若1PM =,则PQ 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_. 33【解析】 由题意得,过点Q 作QN ⊥平面ABCD ,垂足为N , 在点N 在线段AC 上,分别连接,PQ PN , 在直角PNQ ∆中, ()222242PQ QN PNPN =+=+在平面ABCD 内过点M 作MA AC ⊥,则2MA =,即M 到直线AC 的最短距离为2, 又1PM =,当P MA ∈时,此时min 11PN MA =-=, 所以PQ 的最小值为()22min 42133PQ =+=3.设a ,b ∈R ,定义运算“∧”和“∨”如下:a ∧b =,{ ,a a b b a b≤>,a ∨b =,{,b a b a a b≤>若正数a ,b ,c ,d 满足ab ≥4,c +d ≤4,则( )A . a ∧b ≥2,c ∧d ≤2B . a ∧b ≥2,c ∨d ≥2C . a ∨b ≥2,c ∧d ≤2D . a ∨b ≥2,c ∨d ≥2 【答案】C【解析】不妨设a ≤b ,c ≤d ,则a ∨b =b ,c ∧d =c .若b <2,则a <2,∴ab <4,与ab ≥4矛盾,∴b ≥2.故a ∨b ≥2. 若c >2,则d >2,∴c +d >4,与c +d ≤4矛盾,∴c ≤2.故c ∧d ≤2. 本题选择C 选项.4.【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一中2018上学期质检】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的体积为1,点M 在线段BC 上(点M 异于B 、C 两点),点N 为线段1CC 的中点,若平面AMN 截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所得的截面为四边形,则线段BM 的取值范围为( )A . 10,3⎛⎤ ⎥⎝⎦B . 10,2⎛⎤ ⎥⎝⎦C . 2,13⎡⎫⎪⎢⎣⎭D . 1,12⎡⎫⎪⎢⎣⎭【答案】B 【解析】依题意,当点M 为线段BC 的中点时,由题意可知,截面为四边形1AMND ,从而当102BM <≤时,截面为四边形,当12BM >时,该截面与正方体的上底面也相交,所以截面为五边形,故线段BM 的取值范围是10,2⎛⎤ ⎥⎝⎦,故选B5.【湖南师大附中2018上学期月考】狄利克雷函数是高等数学中的一个典型函数,若()1,{0,R x Qf x x C Q∈=∈,则称()f x 为狄利克雷函数.对于狄利克雷函数()f x ,给出下面4个命题:①对任意x R ∈,都有()1f f x ⎡⎤=⎣⎦;②对任意x R ∈,都有()()0f x f x -+=;③对任意1x R ∈,都有2x Q ∈,()()121f x x f x +=;④对任意(),,0a b ∈-∞,都有(){}(){}x f x a x f x b =.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 )A . ①④B . ②③C . ①②③D . ①③④ 【答案】D(x )≥0恒成立,∴对任意a ,b ∈(-∞,0),都有{|}{|}x f x a x f x b R ==()>()> ,故④正确,故正确的命题是①③④,故选D .6.【北京市朝阳区2019届第一学期期末】如图, PAD ∆为等边三角形,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平面PAD ⊥平面ABCD .若点M 为平面ABCD 内的一个动点,且满足MP MC =,则点M 在正方形ABCD及其内部的轨迹为( )A . 椭圆的一部分B . 双曲线的一部分C . 一段圆弧D . 一条线段 【答案】D【解析】在空间中,存在过线段PC 中点且垂直线段PC 的平面,平面上点到,P C 两点的距离相等,记此平面为α,平面α与平面ABCD 有一个公共点,则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故点M 在正方形ABCD 及其内部的轨迹为一条线段,选A .7.设D 是函数y =f (x )定义域内的一个区间,若存在x 0∈D ,使得f (x 0)=-x 0,则称x 0是f (x )的一个“次不动点”,也称f (x )在区间D 上存在“次不动点”.若函数f (x )=ax 2-3x -a +52在区间[1,4]上存在“次不动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 B.⎝⎛⎭⎫0,12 C.⎝⎛⎦⎤-∞,12 D.⎣⎡⎭⎫12,+∞【答案】C【解析】由题意,方程ax 2-3x -a +52=-x 在区间[1,4]上有解,显然x ≠1,所以方程ax 2-3x -a +52=-x在区间(1,4]上有解,即求函数a =2x -52x 2-1在区间(1,4]上的值域,令t =4x -5,则t ∈(-1,11],a =8tt 2+10t +9,当t ∈(-1,0]时,a ≤0;当t ∈(0,11]时,0<a =8t +9t+10≤82t ×9t+10=12,当且仅当t =3时取等号. 综上,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2. 8.【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第一学期期末】小明在如图1所示的跑道上匀速跑步,他从点A 出发,沿箭头方向经过点B 跑到点C ,共用时30s ,他的教练选择了一个固定的位置观察小明跑步的过程,设小明跑步的时间为()t s ,他与教练间的距离为()y m ,表示y 与t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2所示,则这个固定位置可能是图1中的( )A . 点MB . 点NC . 点PD . 点Q 【答案】D9.若集合(){,,,04,04,04Εp q r s p s q s r s =<<<≤≤≤≤≤≤,且,,,}p q r s ∈N ,(){},,,04,04,,,F t u v w t u v w t u v w =<<∈N ≤≤≤≤且,用()card Χ表示集合Χ中的元素个数,则()()card card ΕF +=( )A .200B .150C .100D .50 【答案】A【解析】当4s =时,p ,q ,r 都是取0,1,2,3中的一个,有44464⨯⨯=种,当3s =时,p ,q ,r 都是取0,1,2中的一个,有33327⨯⨯=种,当2s =时,p ,q ,r 都是取0,1中的一个,有2228⨯⨯=种,当1s =时,p ,q ,r 都取0,有1种,所以()card 642781100E =+++=,当0t =时,u 取1,2,3,4中的一个,有4种,当1t =时,u 取2,3,4中的一个,有3种,当2t =时,u 取3,4中的一个,有2种,当3t =时,u 取4,有1种,所以t 、u 的取值有123410+++=种, 同理,v 、w 的取值也有10种,所以()card F 1010100=⨯=, 所以()()card card F 100100200E +=+=,故选D . 10.若直角坐标平面内不同两点P ,Q 满足条件: ①P ,Q 都在函数y =f (x )的图象上;②P ,Q 关于原点对称,则称(P ,Q )是函数y =f (x )的一个“伙伴点组”(点组(P ,Q )与(Q ,P )可看成同一个“伙伴点组”).已知函数f (x )=()21,0{1,0k x x x x +<+≥有两个“伙伴点组”,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答案】()222,++∞【解析】设点()(),0m n m >是函数()y f x =的一个“伙伴点组”中的一个点,则其关于原点的对称点(),m n --必在该函数图象上,故()21{1n m n k m =+-=-+,消去n ,整理得210m km k -++=.若函数()f x 有两个“伙伴点组”,则该方程有两个不等的正实数根,得()2410{0 10k k k k ∆=-+>>+>,解得222k >+,即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222,++∞,故答案为()222,++∞.11.【河南省焦作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孙子算经》是我国古代内容极其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圆窖,周五丈四尺,深一丈八尺,问受粟几何?”其意思为:“有圆柱形容器,底面圆周长五丈四尺,高一丈八尺,求此容器能装多少斛米.”则该圆柱形容器能装米__________斛.(古制1丈=10尺,1斛=1.62立方尺,圆周率)【答案】【解析】,圆柱形容器体积为,所以此容器能装斛米.12.【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进位制是人们为了计数和运算方便而约定的计数系统,“满几进一”就是几进制,不同进制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例如把十进制的89转化为二进制,根据二进制数“满二进一”的原则,可以用2连续去除89得商,然后取余数,具体计算方法如下:把以上各步所得余数从下到上排列,得到这种算法叫做“除二取余法”,上述方法也可以推广为把十进制数化为进制数的方法,称为“除取余法”,那么用“除取余法”把89化为七进制数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题设中提供的计算方法可得把以上各步所得余数从下到上排列,得到,应填答案.13.【广西南宁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金箠,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问次一尺各重几何?”意思是:“现有一根金杖,长5尺,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端截下1尺,重4斤;在细的一端截下1尺,重2斤;问依次每一尺各重多少斤?”设该金杖由细到粗是均匀变化的,其重量为.现将该金杖截成长度相等的10段,记第段的重量为,且,若,则__________.【答案】6【解析】这是一个等差数列问题,由题意得金杖的重量斤,且,设数列的公差为,则求得,,,,解得.14.【江西省红色七校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下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数学名著《几何原本》中的“辗转相除法”,执行该程序框图(图中“m MOD n”表示除以的余数),若输入的m,n分别为485,135,则输出的m=()A. 0B. 5C. 25D. 45【答案】B【解析】当时,,此时,进入循环,,,进入循环,,,进入循环,,,进入循环,,此时退出循环,,故选B.能力提升(建议时间:35分钟)15.【2017届四川省简阳市期末检测数学】齐王与田忌赛马,田忌的上等马优于齐王的中等马,劣于齐王的上等马,田忌的中等马优于齐王的下等马,劣于齐王的中等马,田忌的下等马劣于齐王的下等马,现从双方的马匹中随机选一匹进行一场比赛,则齐王的马获胜概率为()A. B.C. D.【答案】B【解析】齐王的马获胜概率为,选B.16.【2017届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联考】在《九章算术》中有一个古典名题“两鼠穿墙”问题:今有垣厚五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也日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问何日相逢?大意是有厚墙五尺,两只老鼠从墙的两边分别打洞穿墙.大老鼠第一天进一尺,以后每天加倍;小老鼠第一天也进一尺,以后每天减半.问几天后两鼠相遇?( ) A.B.C.D.【答案】A【解析】由题意得,可先估计,两天不够,三天有多,设需要天, 则可得,解得,故选A.17.如图,正方形ABCD 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正方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A .14B .π8 C .12D .π4【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即为黑色部分面积占整个面积的比例,由图可知其概率1142p <<,故选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考新题型题型解读自从高考命题打破全国一张卷的模式以来,不少省市相继试点,出现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新型题,江苏卷连续两年出现了论述证明题,上海卷连续七年出现了辨析纠错题。

1、 论述证明题: 论述证明题是对某些物理现象的一般规律或对某一物理问题的特殊规律进行论述、证明的一种题型,作为五项能力之一的推理能力,《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所给的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可见论述证明题有可能成为高考的常见题型之一。

解答论述证明题所用的分析方法和解答其它类型(选择、计算题型)的题目没有什么差别,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解题过程的表达要求上,即在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分析中,要求运动物理规律,用简洁、准确、清晰的语言对分析过程进行表达,在做出判断的同时,说明判断根据,也就是说不单要说明是什么,而且要说清楚为什么。

2、 辨析纠错题:辨析纠错题是指命题人在试题后给出一种或几种解法,请考生判断是否正确的一种题型,体现了《考试大纲》中对“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的能力要求。

解决辨析纠错题的思路与方法:(1)认真读题,了解题目是属于力、热、电、光、原当中的哪一类问题,明确求解的内容以及题目的最终要求,初步判断求解的过程是否正确、合理。

(2)认真分析题目所给出的解答过程,找出不合理的因素,或解答片面的原因(如:物理模型建立的是否正确、物理过程的分析是否合理、定理定律的是否清楚、公式当中各个量的含义是否明确以及解题当中的规范问题等等),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3)阐述理由,或纠正错误,给出答案。

典例剖析一、论述证明题【例】如图1所示,带电量分别为4q 和-q 的小球A 、B 固定在水平放置的光滑绝缘细杆上,相距为d 。

若杆上套一带电小环C ,带电体A 、B 和C 均可视为点电荷。

(1)求小环C 的平衡位置;(2)若小环C 带电量为q ,将小环拉离平衡位置一小位移x(∣x∣<<d)后静止释放,试判断小环C 能否回到平衡位置;(回答“能”或“不能”即可)(3)若小环C 带电量为-q ,将小环拉离平衡位置一小位移x(∣x∣<<d)后静止释放,试证明小环C 将作简谐运动。

(提示:当α<<1时,则ααn n-≈+1)1(1)[解析](1)设C 在AB 连线的延长线上距离B 为L 处达到平衡,带电量为Q , 库仑定律 2rqQ k F = 平衡条件 0)(422=-++=LkqQL d kqQ F C图1 d -q解得 d L 311-=(舍去),d L =2所以,平衡位置 d L = (2)不能(3)环C 带电-q ,平衡位置不变,拉离平衡位置一小位移x 后C 受力为 2222)()2(4x d kq x d kq F C +++=- 利用近似关系化简得 x dkq F C 32-=所以小环C 将做简谐运动[答案](1)d L = (2)不能 (3)见解析 [方法点拨]解答论述题,一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根据题给条件,画出草图分析,明确题意。

(2)对题目中的物理现象,涉及的物理模型,发生的物理过程,进行简要的文字说明和进行必要的数学推导,具体说明每步的依据,从而得出结论或论证所需要的数学表达式。

(3)对导出的结果进行分类讨论,最后得出完整的结论。

【能力提高1】 “能量的比较” 如图2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两个带电小球A 、B ,质量分别为3m 和m ,小球A 带正电q ,小球B 带负电-2q ,开始时两小球相距s 0,小球A 有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0,小球B 的初速度为零,若取初始状态下两小球构成的系统的电势能为零,则(1)试证明:当两小球的速度相同时系统的电势能最大,并求出该最大值;(2)试证明:在两小球的间距不小于s 0的运动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总小于系统的动能,并求出这两种能量的比值的取值范围。

S 0AB图2 二、辨析题【例】辨析题:要求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

求摩托车在直道上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

有关数据见表格。

某同学是这样解的:要使摩托车所用时间最短,然后再减速到 v 2=20m/s , t 1 =11a v =…; t 2=221a v v -=…;t =t 1+ t 2 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

[解析] 不合理。

因为按这位同学的解法可得 t 1=11a v =10s ,t 2=221a v v -=2.5s ,所以加速距离s 1=21v t 1=200m ,s 2=2212t v v +=75m ,总位移s 0=s 1+s 2=275m >s 。

故不合理。

由上可知摩托车不能达到最大速度v 1,设满足条件的最大速度为v ,则:22221222v v v s a a -+= 解得: v =36m/s 又 t 1=1va =9s ,t 2=22v v a -=2 s 因此所用的最短时间 t =t 1+t 2=11s[答案] 不合理[方法点拨] 运动学一章的特点是公式繁多,本题的错误解法就是对公式不假思索乱用的结果,同学们在复习中要仔细分析各类公式的特点及其使用条件,正确选用公式才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能力提高2】如图3所示,质量为m =50g ,长l =10cm 的铜棒,用长度也为l 的两根轻软导线水平悬吊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 =T 31。

未通电时,轻线在竖直方向,通入恒定电流后,棒向外偏转的最大角度θ=37°,求此棒中恒定电流的大小。

同学甲的解法如下:对铜棒进行受力分析,通电时导线向外偏转,说明安培力方向垂直电流和磁场方向向外,受力如图4所示(侧视图)。

当最大偏转角θ=37°时,棒受力平衡,有:mgBIl mg F ==θtan 1.25A A 1.031431005.0tan =⨯⨯⨯==Blmg I θ同学乙的解法如下:铜棒向外偏转过程中,导线拉力不做功,如图5所示。

安培力F 做功为:︒==37sin 21BIl BIlS W F 重力做功为:2(1cos37)G W mgS mgl =-=--o由动能定理得:2sin 37(1cos37)0BIl mgl --=o o图3图4图5(1cos37)0.0510(10.8)51sin 370.10.63mg I A A BI -⨯⨯-∴===⨯⨯o o请你判断,他们的解法哪个正确?错误的请指出错在哪里。

活学巧用1. “中子的发现”关于“原子核的组成”的研究,物理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如下几个重要的阶段: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从而发现了质子;1920年,卢瑟福预言“原子核内可能还有质量与质子相近的中性粒子存在”;1930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钋(Po)放出的α粒子轰击铍(Be),产生了一种贯穿能力极强的射线,研究发现这种射线是一种中性粒子流;1932年,查德威克用这种射线轰击氢原子和氮原子,打出了一些氢核(质子)和氮核,测量出被打出的氢核和氮核的速度,并由此推算出这种粒子的质量而发现了中子。

查德威克认为:氢核、氮核的热运动速度远小于未知粒子的速度而可以忽略不计;被碰出的氢核、氮核之所以会具有不同的速率是由于碰撞的情况不同而造成的,其中速率最大的应该是弹性正碰的结果。

实验中测得氢核的最大速度为s m v H /103.37⨯=,氮核的最大速度为s m v N /105.46⨯=;已知m N =14m H 。

请你根据查德威克研究,经过推理计算,证明卢瑟福的“预言”是正确的。

2.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旋转时,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引力势能(引力势能实际上是卫星与地球共有的,此处可只分析人造卫星)。

设地球的质量为M ,以卫星离地无限远处时的引力势能为零,则质量为m 的人造卫星在距离地心为r 处时的引力势能为rGMmE p -=(G 为万有引力常量)(1)试证明:在大气层外任一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所具有的机械能的绝对值恰好等于其动能。

(2)当物体在地球表面的速度等于或大于某一速度时,物体就可以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成为绕太阳运动的人造卫星,这个速度叫做第二宇宙速度。

用R 表示地球的半径,M 表示地球的质量,G 表示万有引力常量。

试写出第二宇宙速度的表达式。

3.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上抛初速度v 0=20m/s ,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 =16m ,设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g 取10m/s 2,问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离地面多高处其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保留2位有效数字) 小王同学的解答如下: 设物体上升至h 高处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mgh mv =221① 上升至h 处据动能定理 222121mv mv fh mgh -=-- ② 上升至最高点H 处据动能定理 20210mv fH mgH -=-- ③联立以上三式,并代入数据解得h =8.9m 处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

小王同学的上述运算正确,但解题列式是否有错误或不完全之处?若有,请指出并给予改正或补充。

4.如图6所示,带正电的小球质量为m =1×10-2kg ,带电量为q =l×10-6C ,置于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的A 点。

当空间存在着斜向上的匀强电场时,该小球从静止开始始终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运动到B 点时,测得其速度v B =1.5m/s ,此时小球的位移为S =0.15m .求此匀强电场场强E 的取值范围。

(g =10m/s 2)某同学的解法如下:设电场方向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θ,由动能定理qEScosθ=212B mv -0 得 22cos B mv E qS θ==75000cos θV/m由题意可知θ>0,所以当E >7.5×104V/m 时小球将始终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经检查,计算无误。

该同学所得结论是否有不完善之处?若有请予以补充。

能力提高答案1.解析:(1)由于两小球构成的系统合外力为零,设某状态下两小球的速度分别为Av 和B 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B A mv mv mv +=330 ① 系统的动能减小量为 222021321321BA k mv mv mv E --=∆ ② 由于系统运动过程中只有电场力做功,所以系统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守恒,考虑到系统初状态下电势能为零,故该状态下的电势能可表为222021321321BA k pe mv mv mv E E --=∆= ③ 联立①③两式,得2002396mv v mv mv E A A pe -+-= ④ 由④式得:当 043v v A =⑤ 时,系统的电势能取得最大值,而将⑤式代入①式,得 043v v v B A == ⑥ 即当两小球速度相同时系统的电势能最大,最大值为 20max 83mv E pe =⑦ (2)由于系统的电势能与动能之和守恒,且初始状态下系统的电势能为零,所以在系统电势能取得最大值时,系统的动能取得最小值,为图6202020max 0min 8983321mv mv mv E E E pe k k =-=-= ⑧ 由于max min pe k E E > ⑨ 所以在两球间距仍不小于0s 的运动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总小于系统的动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