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发《教育部厅等部门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doc
2023中小学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方案

中小学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方案为切实贯彻“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精神,根据县教育局要求,我校严格落实、切实执行省、市有关“减负”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减负责任,勇于接受广大家长及社会的监督。
学校分工负责,认真开展专项检查,对学生上学、放学时间,学校课程设置,学生校内校外作业量,教师课堂文明用语,教材、教辅资料的征订等进行互查互访,群策群力,做到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一、提高认识,更新理念把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减轻学生负担的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进一步明确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全面素质、重视学生特长发展是培养目标;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是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保护学生身心、关爱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在学校领导下,教导处全面进行教学工作的管理与指导,重视学生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使我校贯彻方针、减负增效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
减轻学业过重课业负担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充分认识到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各种文件精神,了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落实课改精神,减轻学生负担。
同时,还要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为理念,改善师生关系,建立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发展。
教师要建立新的教育质量观,不再以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取得怎样的学科成绩作为教育质量高低的评价标准,而是要以学生在学习中能不能综合地运用各学科知识,发现、探讨和解决一些诸如学科、社会、学习中不断产生的问题,培养少年儿童的创造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统一全体教师的思想,以新理念指导“减负”工作。
二、积极推进课程教材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程。
坚决贯彻落实课程方案,严格按规定的课时、科目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做到三个“不”:不任意增加课时,不提前结束任何一门课程,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要求。
2.按规定征订使用教材。
中小学减负工作实施方案2

开足开齐课程课时,控制学生作业量.
把规范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重中之重,全县初中、小学课程设置实行标准化管理,各中小 学必须严格按照《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修订)》,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任何学校、 任何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擅自调整课程计划,随意加深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 和提前结束课程,切实保证音、体、美、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等学科课时.小学一、二年级一律不留书面家 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学生平均水平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控制在60分钟以内,初中学生平均水平书面家庭作 业量每天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不准用增加作业量 的方式惩罚学生.要切实加强作业研究和管理,作业要做到精选、先做、全批并及时反馈,坚决杜绝布置大量 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的作业.学校要通过设立教学活动公示栏等形式在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向社会、家 长公布本学期的课程教学计划、教师安排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作业量控制办法、学生课外文体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及学生社团活动安排表并报县教育局备案,接受社会监督.
完善质量监测机制,规范考试招生秩序.
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的监测工作,认真研究检测的科学性,减少考试次数,学校应鼓励教师自己命题,并逐步建 立教师自主命题制度,尽量为学生减少、并逐步杜绝重复无效的劳动.加强学科质量检测结果的分析与使用. 小学只在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全校或全年级性记录成绩的学科考试;初中每学期只进行期中、期末两次全校 或全年级性记录成绩的学科考试.坚决制止随意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违教育规律的竞赛活动.学校和教师应 牢固树立“不让一名学生掉队”的育人意识,研究切实有效的措施,重视学习成绩在后20%学生变化情况,帮 助和推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断进步.严格规范招生管理,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严格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任 何学校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相关的考试,严禁以各种形式争抢生源,随意扩大招生区域、招生数量.各 学校要规范编班模式,坚持均衡分班,不得以各种名义分快慢班、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未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 批准,不得擅自在学校举办实验班,同时严格控制班额.严格规范中小学学籍管理,建立每个在校学生完善的电 子学籍档案,严禁学校瞒报、虚报、少报在校学生数.
针对2023年双减政策的新官方文件详解

针对2023年双减政策的新官方文件详解1. 简介2023年,我国教育部等八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为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课外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而制定的重要文件。
2. 主要内容2.1 减轻课外负担《意见》明确要求,要坚决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确保学生在校内学会、学足、学好。
具体措施包括:-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完成学习任务;- 严格控制作业量和难度,确保作业质量,防止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鼓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
2.2 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意见》要求,要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合理控制校外培训规模,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具体措施包括:- 严格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规范校外培训市场秩序;- 引导学生理性选择校外培训,防止盲目跟风、过度培训;- 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培训行为。
2.3 强化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具体措施包括:- 深化课程教材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完善学校教育设施,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2.4 家校协同育人《意见》提出,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促进家校协同育人,形成教育合力。
具体措施包括:- 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合理安排子女的学习和生活,防止过度培训;- 加强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家庭教育能力。
3. 结论《意见》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深化我国教育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外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切实承担起教育责任,家长要积极配合,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
训负担的意见》
(一)规范课外学习行为,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1.实施负责任的课外自学政策,积极推行校本课外学习,容纳学生个
性化的选择和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健康自主地进行学习,摆脱“一切以考
试为导向”的思维定势;
2.加强校外培训管理,科学确定必修和选修课程,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清晰界定动机和学习目的,严格审批和管理学习内容、时间、收费和减免
制度等,并结合学校发展,制定具体的禁止规定;
3.强化培训机构行业管理,建立符合行业发展要求的市场秩序,规范
培训行为,控制培训机构、学校和家长之间的经济交易和隐性权力,减轻
学生学习负担;
4.加强和优化家庭教育,增强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心和参与,给孩子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孩子树立健康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自觉学习
的能力。
(二)引导家长理性承担责任,减轻学生负担。
1.落实家庭教育政策,加强社会公众的家庭教育常识普及,正确引导
家长重视和参与孩子的学习生活,不得把孩子当成“拿来考试的工具”;
2.积极倡导“家庭学习环境”和“孩子学习乐趣”,让孩子在家庭成
长的同时也学会学习;
3.规范教育机构办学。
国务院关于有效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有效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务院,国务院,国务院•【公布日期】2022.10.28•【分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文国务院关于有效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情况的报告——2022年10月28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受国务院委托,我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有效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称“双减”)、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情况,请予审议。
“双减”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教育改革,是落实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际举措,事关基础教育体系、教育生态和育人格局,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已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双减”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21年5月21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称《“双减”意见》),为“双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李克强总理在去年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规范校外培训,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
一年多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双减”工作扎实推进。
下面,我汇报三个方面的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力统筹推进。
“双减”工作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人民群众小康生活成色。
国务院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双减”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大民生工程,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全面系统抓、区分阶段抓、突出重点抓,坚决打好“双减”攻坚战,全力推动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公布日期】2018.12.28•【文号】教基〔2018〕26号•【施行日期】2018.12.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教基〔2018〕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的基本原则,加强统一部署、统一行动,进一步明确并强化政府、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等各方责任,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发展素质教育,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和校外培训机构发展,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切实减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全国妇联2018年12月28日中小学生减负措施一、规范学校办学行为1.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严格依照课标教学。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规定课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得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杜绝"非零起点"教学。
学生减负实施方案

中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和省、市教育部门关于“减负”工作的精神,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有效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的基本素质,实施科学施教,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特制定“减负”工作实施措施:二、具体措施:(一)健全制度,落实“减负”责任1.实行减负工作责任制,明确校长为“减负”工作第一负责人,层层签订责任书,把“减负”工作具体落实到有关部门、教师。
2.学校对“减负”工作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存入资料档案,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到教师量化管理考核之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严重违规的教师追究相关的责任。
3.通过家长会、学生座谈会等,定期听取家长、学生对“减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学校实际按规定进行整改。
(二)严格管理,减轻学生负担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开齐规定课程,开足规定课时,严禁教师私自调课。
2.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
初中生不超过7个小时。
晚间、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不上课。
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
3.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
初中生控制在两小时以内。
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家庭作业。
4.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考试难度。
除参加市教研室统一组织的调研考试和统考和学校组织的期中期末教学反馈检测外,不得自行进行考试。
提倡对学生进行多元性和过程性学业评价。
5.严格考试分数管理。
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分制,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取消留级的规定,教师不得排名公布学生的学业成绩,学校不得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
6.严格教辅资料的征订工作的管理。
严禁教师私自给学生征订教辅材料,学校不向学生推销上级规定之外的教辅材料。
7.严格控制学科竞赛。
不组织和参加未经上级部门批准的各种竞赛活动。
8.严格执行收费标准。
规范收费行为,杜绝搭车收费,适当减免一些家庭困难学生的部分学习费用。
(三)强化要求,提升教师素质1.全体教师必须明确减负的重大意义,从思想上认识到:不但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还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
2023年基层减负调研报告

2023年基层减负调研报告2023年基层减负调研报告1为了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保护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认真贯彻《广东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第2季”活动的通知》,结合我太和二小实际,实行科学减负,做到“减负不减责任,减负不减质量”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我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我校对“减负”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自检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汇报如下:一、组织宣传1、成立以校长管贵仁为组长的“减负增效”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学生课业负担的监控,确保“减负”工作的实效性。
2、召开全体教师会议,组织学习《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的通知》。
学校强化教学工作管理,落实“减负增效”措施,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3、利用校园红领巾广播站、家长会、校讯通、学校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家长、社会宣传素质教育观、全面发展观,搞好减负的宣传工作,取得社会、家长的理解、支持和监督,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减负工作。
4、各个教研组、备课组利用教研活动或集体备课时间,讨论学生有哪些过重的负担必须减掉,教学中有哪些效能可以增加或合理运用,为减负做好保障。
二、组织实施1、严格按照广州市课程设置标准开设课程,不准随意增减课程,不得增加周活动总量。
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不准搞突击教学、擅自提前结束新课,不准随意增加或减少教学内容、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
开足开好体育、美术、品德、音乐、科学、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等课程,严禁占用这些课时补习其他文化课。
2、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
小学生在校活动时间不超过6小时。
教导处要科学制定“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和“课外活动安排表”。
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含大课间、体育课)。
3、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
一二年级尽量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1小时以内。
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的自查报告[修改版]
![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的自查报告[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310e66dbb4daa58da1114a24.png)
第一篇: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的自查报告第一实验小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自查报告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主动发展的良好教育环境,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现将我校在“减负”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自查,报告如下: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切实做好宣传。
学校利用教职工大会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
把“减负”工作与科学发展观、树立教师形象结合起来,增强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落实好减负的有关规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办老百姓满意的教育。
二、加强师德教育,形成教师“减负”的自觉性。
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学校组织教师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上级部门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意见,明确“减负”工作的重要意义。
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宣传教育,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三、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1、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开设课程,不随意增减课程门类和难度,保证周课时总数符合规定。
2、合理调整好学生的作息时间。
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每天组织学生参与课外活动不少于1小时,为学生创- 12 -第二篇: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自查报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自查报告我校认真全面贯彻落实《大庆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国家和大庆市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各项规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我校在9月份对学校的减负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关键在于学校领导、教师端正教育思想,坚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客观规律,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大力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8.02.13•【文号】教基厅〔2018〕3号•【施行日期】2018.02.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教基厅〔2018〕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工商(市场监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民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近年来,一些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的非学历文化教育类培训机构(以下简称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造成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社会反响强烈。
为迅速遏制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根据《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规定和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决定联合开展专项治理行动,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通过开展排查摸底、全面整改、督促检查,依法维护学生权益,坚决治理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的行为,加快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问题,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二、治理任务和整改要求1.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校外培训机构要立即停办整改。
2.对未取得办学许可证、也未取得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但具备办理证照条件的校外培训机构,要指导其依法依规办理相关证照;对不符合办理证照条件的,要依法依规责令其停止办学并妥善处置。
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最新)

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最新)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迅速遏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保障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办发〔XX〕80号)、XX省教育厅等5部门《关于印发<XX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XX教基字〔XX〕11号)和《XX市教育局等5部门关于转发XX教基字〔XX〕11号文件的通知》(XX教发〔XX〕39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通过开展专项治理,摸清校外培训机构底数,分类治理行业乱象,规范办学行为,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健全监管长效机制,促进全市校外培训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二、主要任务(一)治理违法违规举办的培训机构主要规范治理:1.无证无照实际开展教育培训的机构。
2.有营业执照,但未取得办学许可证,实际从事教育培训经营活动的机构。
3.有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但未取得办学许可证,从事教育培训活动的机构。
(二)规范办学行为主要规范治理:1.办学方向、教学内容、办学行为违背党的教育方针,违反国家相关法律规定。
2.管理混乱,提供虚假资质、发布虚假广告或进行虚假宣传,违规招生、违规收费,抽逃办学资金、非法集资等严重影响教育教学、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的行为。
3.开展语文、数学等学科类培训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幼小衔接”等不良行为。
4.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将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
(三)消除安全隐患主要对存在消防、食品安全、公共卫生、房屋建筑质量等重大安全隐患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规范治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对存在上述三类问题的,要严肃查处、严格整改,甚至停止办学。
三、职责分工成立以市政府分管负责人任组长,教体局、公安局、民政局、人社局、市场监管局和各镇街相关负责人任成员的“XX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治理小组”),主要负责统筹协调全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指导各镇街、各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研究解决治理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实施并完成各阶段任务以及做好信息汇总等工作。
国家关于双减政策的文件

国家关于双减政策的文件2020年11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与减少学生超编的《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的意见》,通称为“双减政策”。
该政策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善中小学教学环境,提高教育质量。
文件的具体要求和政策内容如下所述。
一、课程安排:加强素质教育文件指出,学校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将学生的发展需求放在首位。
要求学校加强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文件要求减少学科的学时数目,并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减少学生的学习内容。
此外,学校应合理安排学生的课外活动,鼓励他们参加各类实践和创新活动。
二、作业布置:合理适量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文件明确规定了作业布置的原则。
首先,作业应该合理适量,不得过多地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
其次,作业应当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
此外,作业内容应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相适应,不再套用标准答案,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创新。
三、考试评价:多元化评价文件强调,考试评价要从单一的知识考核向综合能力评价转变。
学校应当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考试、课堂表现、学科竞赛等多种方式。
特别是对小学生,在评价中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兴趣培养,减少对成绩的过度追求。
四、减少超编:合理规划资源文件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小学的支持力度,合理规划教育资源,减少学生超编问题。
一方面,应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教学水平,确保教育资源能被充分利用。
另一方面,要加强学校的管理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切实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益。
五、家长参与:积极配合学校文件指出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
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校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文件强调,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态度,不以成绩论英雄,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结起来,这份关于双减政策的文件明确了多个方面的要求:加强素质教育、合理安排课程、适量布置作业、多元化评价、减少超编问题和家长参与。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教基一厅[2017]2号
【发布部门】教育部
【发布日期】2017.02.24
【实施日期】2017.02.2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基一厅[2017]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近年来,各地在这方面作了积极努力和有益探索,积累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
但在一些地方还存在着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没有开展、服务机制不健全、服务行为不规范等问题。
为切实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发挥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
广大中小学校要结合实际积极作为,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
要
强化学校管理,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制度。
要完善工作措施,认真做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统筹规划,指导辖区内中小学校具体做好课后服务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对确实不具备条件但有课后服务。
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

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苏教基﹝2017﹞20号各设区市教育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教育局: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优化教育生态,努力办适合的教育,促进全省中小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现对规范学校管理,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规定如下。
一、招生管理1.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
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招生政策规定,免试就近入学。
科学划定施教区,保证施教区生源数量与学校招生规模基本适应。
对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择校要求强烈的地区,要加快推进公办学校“多校划片”招生工作。
义务教育学校入学严禁组织笔试、面试或任何变相形式的考试、考核,严禁以各类竞赛、培训、考试、荣誉证书或学习等级等为依据录取学生。
2.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零择班”。
各地各校要制定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合理的师生分班方案,确保每个班级师资力量大体相当。
实现学生阳光随机分班,在相关人员现场参与监督下,以学生报名顺序等为依照,一次性进行现场分班、匹配师生、公布结果。
原则上不举行分班考试,严禁为选拔学生进行二次分班。
3.规范普通高中招生。
普通高中一律不得在中考前提前招生、超计划招生和招收已被录取的学生,公办普通高中不得跨市招生,凡举办跨市招收学生的各类班均须当年报省教育厅审批。
完善和依托学籍管理,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
4.规范民办学校招生。
各类民办学校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国家、省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
市、县要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工作的指导和规范,引导其合理确定招生范围和方式,并可用小学素质报告单作为实施招生的依据。
对于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民办学校,要引导学校采取并扩大电脑随机派位的方式招生,不得采用统一笔试或者任何变相考试形式选拔生源。
5.严禁抢夺生源。
教育系统任何人员不得为校外机构或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所有学校不得以任何借口,抢夺或变相抢夺生源,破坏正常的教育生态,对违规者严肃查处。
教育部关于减轻中、小学校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

教育部关于减轻中、小学校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1955.07.01•【文号】•【施行日期】1955.07.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减轻中、小学校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1955年7月1日)一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是几年来存在着的一个问题。
1954年秋季以后,在部分地区和部分学校,这个问题变得更严重。
学生负担过重的程度,各地及各学校不完全相同。
一般是大中城市的学校比小城市和农村的学校负担重,中学比小学重,高年级此低年级重。
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中指导思想有偏差的地方,负担特别重。
目前学生负担过重,主要是课业负担过重。
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是多方面的。
现用的各科教材有内容过深或分量过重等缺点,使教师掌握教材有困难,使学生学习有困难。
不少教师授课讲解不清楚不透彻,教学方法不好,学生不能完全听懂,使学生在听课、复习、作业、考试等方面,感到困难和障碍,加重了负担。
不少学校领导不深入教学,很少了解授课、学习、作业、考试等情况,就不能防止及纠正负担过重的现象。
这些是几年来存在着的情况。
教材不完善、教师水平不高、学校领导不深入教学,这是几年来形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基本原因。
1954年秋季以后,发生了新的严重情况。
主要问题是学生的课外作业繁重和考试多。
学生每天忙于应付作业和考试,早起晚睡,中午不休息,星期日也赶功课,经常处在神经紧张的状态中。
其次是有些学校的某些学科的教学超出教科书和教学大纲的范围,任意补充教材内容及加快授课进度,使学生接受不了,感到繁难和苦恼(有些学校,随便停课、随便削减每学期上课的周数,变相地加快授课进度)。
还有一些学校,不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随便增加上课的节数时数。
在课业负担过重的学校,学习时间普遍超过1951年8月6日「政务院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内所规定的时间。
据1954年冬季在个别地区的调查,高年级一般每周此规定时间超过五小时到十小时,最多的每周超过二十四小时。
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紧急通知

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紧急通知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学校:1月7日,国家教育部召开减轻中小学过重负担工作电视会议,并印发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
2月,省教育厅发出《关于贯彻教育部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的意见》,为了贯彻教育部电视会议和国家、省文件的精神,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主要表现在书本多、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竞赛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过长。
沉重的负担不仅严重妨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损害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和提高,而且加重了群众负担,损害了政府和教育的形象。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我国人才在下一世纪竞争能力的需要,是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提高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的需要。
教育部把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作为今年工作的头一件大事来抓,体现了国家对做好这项工作的决心和力度,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充分提高认识,增强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紧迫感。
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久治不愈,其原因主要是陈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
因此,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按照课堂教学“八字”要求,加快课堂教学的节奏,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学生被动的学习状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有效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按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工作部署,做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工作,要在市、县(市、区)、乡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从实际出发,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
首先以减轻小学生过重负担为突破口,实行治标治本相结合,要在确保“双基”的前提下,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的结构,扩大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拓宽人才成长渠道,减缓升学压力;改革中小学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减少课程门类;改革招生考试和教育评价制度,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招生考试制度和教育评价制度;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每一个教师都要认真备好课,上好课;加强学校的管理水平,用现代教育观念去管理学校。
减负提质工作实施方案

减负提质工作实施方案•相关推荐减负提质工作实施方案(精选6篇)运用调查研究和预测技术这两种科学方法能有效的写好工作方案。
在公司计划开展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就要有针对性的准备多份工作方案,写工作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减负提质工作实施方案(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减负提质工作实施方案1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文件精神,切实推进“轻负优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有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
我校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减负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市、区教育局《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通知》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按照“减轻学业负担,丰富课余活动,关注课堂实效,保证教学质量,加强体能锻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各项管理,全面推进教改,努力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方面出成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
二、具体措施:(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要充分认识到“减负”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感。
同时根据学校实际,分别组织召开教师、学生代表及家长代表座谈会,并根据会议情况作出专项反馈,分析现状,研究策略,制订方案。
同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理解各级减负工作文件、规定及我校减负工作实施方案等,积极营造氛围,形成共识。
(二)建立组织,落实责任。
成立学校“减负”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小组会议,实行“减负”工作领导责任制,由校长任第一责任人,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组长:副组长:成员:(三)常规入手,抓出实效。
根据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确保“减负”工作切实、有效的开展,规定如下:1、切实转变教师观念,树立全面正确的学生观、质量观、教学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7.24•【文号】•【施行日期】2021.07.24•【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2021年7月24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工作原则。
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与期盼,减轻家长负担;坚持依法治理、标本兼治,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坚持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强化政府统筹,落实部门职责,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健全保障政策,明确家校社协同责任;坚持统筹推进、稳步实施,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有关规定,对重点难点问题先行试点,积极推广典型经验,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
3.工作目标。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
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