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品计量和检验技术标准体系高军
中国天然气计量技术标准体系介绍
已重新修订并报批,待发布。 2.GB/T21446-2008 《 用 标 准
孔板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 GB/T21446-2008 非 等 效 采 用
ISO5167:2003 (E)《用安装在充满 流体的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 置 测 量 流 量 》, 同 时 参 考 了 AGA No.3:2000《天然气流体计量 同心 直角边孔板流量计》的部分内容, 标准规定了标准孔板的结构形式、 技术要求; 节流装置的取压方式、 使用方法、安装和操作条件以及天 然气在标准条件下体积流量、质量 流量和能量流量的计算方法,同时 还给出了计算流量及其有关不确 定度等方面的必要资料。此标准只 适用于取压方式为法兰取压和角 接取压的节流装置,不适用于孔板 开孔直径小于12.5mm, 测 量 管 内 径大于1000mm和小于50mm,直径 比 大 于0.75和 小 于0.1以 及 雷 诺 数 小于5000的场合。
6.GB/T17747-1999 《 天 然 气 压缩因子计算》
GB/T17747 -1999 等 效 采 用 ISO12213:1997 《天然气压缩因子 计算》,其规定了天然气、含人工掺 和物的天然气和其他类似混合物 仅以气体状态存在时的压缩因子 计算方法,两种计算方法主要应用 于正常进行输气和配气条件下的 管输干气,包括交接计量或其他用 于结算的计算。通常输气和配气的 操 作 温 度 为 (263 ~338)K, 操 作 压 力不超过12MPa。 在此范围内如果 不计包括相关的压力和温度等输 入数据的不确定度, 则两种计算 方法的预期不确定度 约为0.1%。
3.GB/T21391-2008 《 用 气 体 涡轮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
GB/T21391-2008 非 等 效 采 用 EN12261:2002 《 气 体 流 量 计 - 气 体 涡 轮 流 量 计 》, 并 参 考 了 AGA No.7:2004 《测量燃料气体用涡轮 流 量 计 》 和ISO9951:1993 《 密 封 管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20年第36卷(1-12期)总目次
2020年12月第36卷第12期石油工业技术监督Technology Supervision in Petroleum IndustryDec.2020Vol.36No.12■质量渤海大斜度井超长射孔层段射孔管柱防卡技术研究与应用邓永刚,林家昱,王翊民,王菲菲,周祥(1-1)提升大型低渗透油田压裂措施管理质量的探索与实践于海山,张兆欣(1-5)利用质量控制和方法确认数据评定汽油中MTBE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赵蕊,于毅涛,杜美玲(1-9)超低密度钻井液技术在大庆油田易漏复杂层的应用李晓波(2-1)渤海某油田水平井随钻砂体构型分析韩明刚,李鸿儒,陈勇国,张志虎(2-5)PH-15超深大位移井随钻监测支持技术的应用曹磊,宫吉泽,和鹏飞(2-8)渤海老油田钻完井高效高产配套技术及其应用王晓波,王菲菲,王翊民,魏辉龙,柳晓宇(2-12)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旭,付甜(2-16)两种提速工具在渤海油田某深井的应用评价张磊,霍宏博,李治衡,龚宁,岳明(4-1)创新型QC活动在小型化激光岩性分析仪研制中的应用万利,佘明军,毛学斌(4-4)大港油田“二三结合”提高采收率研究与试验朱旭,翟泽宇(4-8)一种便携式四氢噻吩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卓勇,刘宏,伍淑辉,刘楚茹,杜志波,母小琳,葛亮(5-1)提升气井不动管柱多层压裂可靠性的质量措施郭宝杉,蔡萌,李俊亮,吴恩成(5-5)建立钻井监督培训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柯岩,刘剑飞,王睿,张学东,何震(5-10)油气管道项目简化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崔琳,孙毓,牛亚坤,杨爱兴,王鹤(5-14)运用QC小组活动提高清洗剂在伊拉克现场应用效果徐杏娟,付月永,王云云,潘炳龙,崔福员(5-19)炼化工程公司设计质量管理浅析田镕汇,陈宇洋,冷方媛(5-22)油气田场站工程工艺管道渗透检测质量管理刘保平,朱永,和莉园,齐涛(6-1)油气运输管道智能清洗管理研究何娜娜(6-6)渤海油田水平生产井控水及泥岩封堵技术创新应用石张泽,刘国振,龙江桥,杨子,张帅(6-10)新工艺提升超稠油脱水质量的实验研究及其应用韩帅(6-15)提高卫42块CO2驱井测压质量的探索与实践田翠平,石庆林,丁传振,万式甜(6-18)运用六西格玛方法提高产品质量检验与评价的可靠性万式甜(6-22)渤海边际油田小井眼出砂数值模拟研究龚宁,林海,李进,徐涛,贾立新(7-1)通过质量攻关提高砾石充填完井筛管打捞成功率的方法研究刘言理,王晓轩,曲庆利,王晓梅,杨延征,孙景涛,李海伟(7-5)松辽盆地录井现场页岩油气测异常卡取方法的探讨刘斌,张晓娇(7-9)六西格玛在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中的应用李云(7-13)PDC钻头定制设计及在东海超深井的应用左宏刚,何福耀,严维锋,和鹏飞,李旭东(7-17)可控震源高效采集中TD规则的研究与应用聂明涛,魏铁,齐永飞,叶朋朋,梁顺利,张健宸(8-1)风险管理模式在降低设备故障率中的应用范林(8-6)渤海J油田D09h井连续油管泡沫诱喷复产技术研究郑继龙,祖健,翁大丽,赵传勋,蒋军,史锋刚(8-9)中国长输油气管道外防腐及补口技术进展及展望陈群尧,金庆国,张伟(8-13)综合录井仪大修与质量控制研究肖刚,景静,王志成,张宾,郭素杰,乔德民(8-19)不同渗透率级差下聚合物微球调驱室内实验研究张金元(9-1)运用QC方法缩短开发井单井解释时间郭素杰,张宾,王志成,王灿丹婷,赵伟峰,李佳阳(9-6)浅谈大数据时代制管企业的质量管理创新范林,王铁民,张维兵(9-10)火驱出砂井管理对策研究熊纪敏(9-14)临兴地区浅层气井钻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李建,冯雷,和鹏飞,王烊,王涛,李洪磊(9-18)胜利一趟式177.8mm(7″)套管开窗工具在渤海油田的成功应用石磊,李洪方,赵海建,王晓波,史富全(9-21)水力扩容技术在提升天然气驱增注效果上的应用胡鹏程(9-24)渤海油田侧钻水平套管井钻完井关键技术刘鹏飞,王昆剑,李进,杜小野,林家昱(10-1)中缅油气管道进口原油品种的质量解析邢翠敏,刘汗青,李秀林,林海,杨富全,韩家曦(10-6)胜利油田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刘自山(10-11)关于中石油产品质量监管现状的思考与建议肖啸,刘长跃,辛杰(10-14)一线监督人员绩效考核制度的探索与应用张宏江,高赛男,王鹏,苗庆宁(10-17)RCT径向切割技术在海上气田修井作业中的应用徐太保,肖泽蔚(12-1)鄯善油田三类油层压驱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王静,蒋明,向洪,段勇成,张宁县,邓强(12-6)《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20年第36卷(1~12期)总目次石油工业技术监督油泥调剖技术在中高渗砂岩油藏的应用胡鹏程(12-10)基于数字化变革的钻井远程支持班组建设实践和鹏飞,陈波,韦龙贵,于忠涛,袁则名,李明明(12-12)科威特油田钻具失效原因分析及预防宋张康(12-16)螺杆钻具传动轴连接失效分析任小玲(12-20)■标准化“中原服务”品牌标准体系研究范春,王世红,郭红卫,任利芳,常晓威(1-12)抽样方案变化对聚能射孔器穿孔深度评价体系的影响荆立英,郭金荣,董喜庆(1-16)钻井级膨润土质量评价方法探讨杨新,杨小芳,孟洪文,胡亚楠,张茉楚,李胜男(1-20)油田“采油区岗位标准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程秋华,卫丽霞,徐丽芳,白云,华承金(1-24)基于可控震源高效采集的单炮智能化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余飞君,毕广明,曹晓辉,于文杰,聂明涛,李金刚(1-29)强制性国家标准《天然气》的修订分析及企业应对措施探讨丁思家,周盛,杨建明,刘鸿,徐冲(1-34)油基钻井液化学剂产品标准适用性分析魏玲艳(2-19)液体硫磺产品标准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改进及其修订建议郑莉萍(2-23)油田建立基础保障标准体系的探讨卫丽霞,徐丽芳,程秋华,华承金,常晓威(2-27)中国天然气计量标准体系现状简析高军(4-12)油气田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程秋华,白赟,卫丽霞,徐丽芳,谭梦琦,张予杰(4-16)刍议防喷器控制装置产品行业标准的修订陈慧慧,张宏英,王兴燕,陈星,吴楠,郑翔(5-25)影响油田企业标准编写质量的原因及对策范春,张梅(5-30)LNG接收站工艺管道试压标准对比分析侯军(5-33)国内外承压设备完整性事故调查标准的对比及实用性评价戚菁菁,孙伶(5-37)从页岩气井用套管浅谈API Spec5CT/ISO11960的发展张宏英(6-27)浅谈顶驱技术的标准化和有形化张军巧,孙明寰,庞辉仙(6-30)适用于海上钻修机标准的液压举升装置适用性分析王莉,袁则名,和鹏飞,吴事难,张胜宝,倪益民(6-33)PAUT在长输天然气管道环焊缝检测中的应用实践田绍伟,刘春雨,王大庆,于洋,马飞龙(6-36)中俄石油工业标准化领域合作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何旭鵁,丁飞(6-40)我国储气库标准体系框架建设分析吴张帆,姜炜,赵艳杰(7-23)长输管道交流干扰腐蚀判定准则探讨蔡亮,姚森,李建国,李磊,郝小虎(7-30)提升标准化能力助推油田高质量发展陈国宏(7-34)长输管道完整性评价方法决策分析马伟平,窦志信,姜垣良,黄薇,路阳(8-25)螺杆泵标准在行业发展中的作用浅析王兴燕,陈慧慧,张红军(8-29)ISO11960:2020《石油天然气工业油气井套管或油管用钢管》标准解读申昭熙,林凯(9-29)过程方法在管理体系结合审核中的运用张祥兆,陈慧智,尚春芳(9-32)对钻井液用降黏剂评价标准的认识和室内研究王琳,杨小华,王海波,钱晓琳,林永学(9-36)中国和欧美储罐阴极保护标准重要差异研究蒋涛,李海,金海洋,李贵荣,冯建龙,路阳(10-20)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标准界面分析谭越,杨龙霞,郑辉,吴炜(12-25)■计量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输差定位研究王嘉彬,谢英,王兴智(1-37)油井采油实时监测及计量高玉森,初波,陈胜利,杨广军,王树学,周景林(1-43)计量用圆筒容量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赵文海(1-47)对有效开展检定校准确认工作的探讨郑贵(2-31)新型黏土稳定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高凯歌,万古军,李勇,逄铭玉,刘铭刚(2-35)膨胀仪法测定黏土稳定剂防膨率的影响因素刘莉(2-39)天然气孔板流量计流量核查方式研究黄忠华,蒋佩忱,羊映,徐永洪,张勇(2-42)直读光谱仪校准不确定度评估郑道雯,牛秦午,严康,王骏,丁雯婷,何松杰(2-46)一种油品黏度测定过程中时间间隔测量方法研究董小丽,曹鹏章,李安,王天明(4-21)噪音对超声流量计计量性能的影响及其改进措施刘博韬(4-25)温度变送器现场校准方法研究张灵聪(4-29)进口原油船运损耗成因及其对策梁昱(4-32)管壁粗糙度影响超声流量计测量性能的研究蔡浩晖(5-41)原油贸易计量中净重量计算方法的差异分析施盛林,张达智,崔立,马德起(5-48)无线修井参数仪的设计与应用李娟(5-51)降压增注工作液配方研究及性能评价任刚(7-39)渝浅8井干法脱硫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肖仁维,熊兰琼,柯凌云(7-43)微粒群进阶算法在天然气管道优化运行中的应用林棋,娄晨,向奕帆,杨金威,朱莉,刘宏刚(8-33)拉伸试验软件有效性确认孙宏,宗秋丽,郑青昊(8-40)永21储气库防气窜水泥浆体系研究侯业贵,戴荣东,于少卿,王健,陈丽媛,王锴(9-42)非抗硫管在微/低含硫化氢环境中的适用性研究刘成(9-46)疏松砂岩扩容力学性质研究闫新江,李孟龙,范白涛,于继飞,侯泽宁,袁岩光(10-24)石油地震勘探测量点位精度探讨聂明涛,陈巍,范铁江,占春启,戚振利,时妍(10-27)··64兰成渝管道模拟软件开发与应用徐太贵(10-32)挤压破碎型胶囊破胶剂检测方法改进研究邵红云,夏凌燕,宋时权,赵俊桥,张贵玲,丁杰(12-31)胶囊破胶剂有效含量检测方法的优化及评价何留(12-34)成品油检测实验室通过CNAS认可要点分析薛凯旋(12-38)■质量安全论坛成品油管道批次跟踪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于阳,沈亮,李君,郝元放,翟培君,马帅,刘超(1-49)油井护理技术在采油厂的应用陶世杰(1-55)基于事故树模型的井喷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阮存寿(1-60)海上采油平台溢油风险分析及防控建议李杨,吴亮,孙寿伟,赵宇鹏,钱雨晨,王丽薇(2-49)页岩气开发中连续油管管体失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方福君,蒋涛,王国峰,田军,张晓亮,谭文波,邹先雄(2-54)基于非结构化网格的含蜡原油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模拟戚菁菁,初同龙,孙伶(2-58)非均匀地应力作用下套管柱挤毁风险分析孙连坡,陈卓,霍宏博,张磊,王文,赵洪山(4-37)可燃气体检测仪在终端燃气公司的应用探讨卓勇,刘宏,陈琳,王超(4-40)浅析压力容器检验风险的防控凌富银(4-45)新建天然气管道水合物防治对策研究李方圆(4-48)天然气低温分离系统低温安全性分析及应用梁德炽,符参,汪建明(4-52)基于RBI的站场完整性评价技术研究杨洪丽,贾明德,陈文贤,王宏武,梁昌晶(4-57)钻完井动静态数据集成应用技术研究与应用魏刚,于忠涛,和鹏飞,袁洪水,李明明,袁则名(5-53)南A井一级井控风险治理的实践与认识杨延峰(5-56)基于GIS的管道高后果区管理升级及其实践高海康,戴连双,贾韶辉,刘天尧,徐杰,刘亮,吴官生(5-60)渤中19-6区块钻具安全下放速度图版建立及应用陈立强,薛懿伟,王赞,王占领,贺占国,邵宇航(6-43)场站运行中燃气发电机的可靠性保障措施探讨赵海宁,刘帅,廖贵枝,雷龙龙(6-49)石油钻探企业钻井液材料视频抽样风险评估王波(6-52)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第三方施工破坏风险分析及控制对策马玉宝(6-55)岩心气测渗透率的不确定度评定高丽蓉(6-59)柱塞式往复注水泵曲轴断裂失效分析申昭熙,程建平,仝珂(7-47)一种新型井下安全阀全通径强开工具的研究与应用万宏春,李三喜,李艳飞,蔡斌,葛俊瑞(7-51)液压举升装置侧钻作业安全稳定性分析王莉,张胜宝,袁则名,陈鹏飞,倪益民,吴事难(7-56)断裂构造对井壁稳定影响的有限元分析张磊,李治衡,董平华,岳明,王桂萍(8-43)油气管道安全防护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冯黎明,伍淑辉,卓勇(8-48)杭锦旗地区J58井区低压易漏失井固井技术何斌斌(8-52)引压管根部阀泄漏处理中带压堵漏夹具的设计及应用李晶,王振洪(8-57)爆破振动对管道安全性影响评估研究马伟平,姜旭,李贵荣,李萌(9-50)石油企业基层HSE培训问题探讨韩耀明(9-54)一起液化石油气钢瓶爆炸事故原因技术分析杨凤琦,王文,李淑娟,丁宪振,丛晓(9-57)国内外管道防腐涂层修复技术最新进展高山卜,祝悫智,刘诚,田磊,王乐乐(9-61)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海上钻完井作业安全管理研究刘晓宾,和鹏飞,万祥,李君宝,楚华杰(10-36)龙河跨越悬索管道桥安全性检测与评估植海刚,王坤(10-40)国内外油气管道消磁技术对比分析谭笑,刘少柱,徐葱葱,赵云峰(10-46)海上速度管柱工具的研制与应用万宏春,刘信雄(10-49)基于STM32的油气管道阴极保护电压自动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汪锐,王洪钧,焦爽(10-54)“一趟钻”技术在福山油田花121-18x井的应用张涛,董宏伟,孙麟,马杰(10-57)天然气管道起重作业安全管理研究王坤,杨文,赵志超,李重剑,徐慧兰,张剑雄(10-61)砂岩油藏聚窜通道深部长效封窜技术研究与应用邹小萍,何磊,王浩,曹作为,齐行涛,张秋红(12-42)集气管道绝缘接头非阴极保护侧腐蚀穿孔失效分析薛继军,史盈鸽(12-46)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在安塞油田的应用宋志俊,马永明,章玮,何泓屿(12-49)游梁式抽油机智能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孔红芳,周小东,尤立红(12-52)油田加热炉节能技术应用效果评价研究陈立达,杨光,宋晶(12-55)桂中-南盘江地区黔水地1井卡钻事故处理及原因分析王文彬,郭军,苑坤,董旭,韩菲(12-59)■地质研究三维地震储层预测在苏里格南区块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戴立斌,梁常宝,贾永辉,于秀英,刘蕾,王博(3-1)TAP阀压开地层解决方案及其在苏南的应用杨圣方,董易凡,董永恒,刘媛(3-5)■工程建设气田地面集输工艺优化研究刘鑫,柳胜虎,唐瑞志(3-7)苏南国际合作区C3集气站工程质量控制与分析赵鹏敏,柳胜虎,刘鑫(3-10)■生产工艺单井同步回转增压技术在苏里格南区块的应用乔炜,顿昊龙,蔡思敏,刘琳(3-14)《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20年第36卷(1~12期)总目次··65石油工业技术监督集气站工艺安全管理研究罗媛媛,蔡思敏,余洋,王洋(3-17)集气站气动球阀异常关断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案程旭明,王小宁(3-20)远程智能开关井应用与分析王小勇(3-25)冷冻暂堵技术在陕5X井的应用雷宇,贾增强,王海峰,刘琳(3-28)浅谈Z集气站采出水工艺流程优化措施杨云鹏,雷宇(3-32)特殊螺纹接头油管在苏里格南气田的应用董易凡,雷宇,杨圣方,刘媛(3-35)苏里格南区块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应用分析李泽亮,张华涛,彭清明,王博(3-39)■综合管理浅谈高质量二次发展过程中合作项目的管理——以苏里格南国际合作项目为例何涛,史诚(3-45)苏南XX集气站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及控制措施蔡思敏,刘正卫,乔炜,王海峰(3-48)苏南项目承包商安全监督管理模式的探索张川,苗震,张雅宁,杨小军(3-51)对外合作企业在降本增效中的技术创新刘媛,董易凡,刘博卿,杨圣方(3-55)开发II区气井分级分类管理及稳产措施研究张华涛,刘炳森,金婷,王博,李泽亮,马力,李梦(3-58)苏南公司对外合作项目管理优化及其实践苗震,吴俞霏,杜颜,姜宛辰,马晓蓉(3-63)浅谈基层作业区家园文化建设及其实践叶羽婧,任振江,王奕儒(3-67)■大家谈中原水务创新创效与绿色发展模式的探索马防修,初瑞光,廖今朝,杨勇,陈新国,秦彦晨(4-61)■监督管理以梯队结构和团队模式推进勘探与生产工程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高振果,毕国强,黄伟和,吴虹,杨德凤(11-1)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工程监督服务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张绍辉,毕国强,杨姝,刘盈,张晓辉,郭亚飞,李海军(11-5)推行“四个一”与实效性培训,全面提升监督管理水平李丙文,郑晓峰,晋生凯,王正华,朱庆华(11-9)抓好监督信息汇报,提高异常事件处置效率张南军,韩烨,彭宁,贾思航,卢印生(11-12)长庆油田采油一厂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蒲新辉,俞海芳,赵瑞元,巩继云(11-15)浅谈探井钻井过程安全监督王海军,张亚虎,周赟玺(11-19)钻井、试油变更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叶小科,谯青松(11-23)浅析如何做好监督人员廉洁从业风险防控苏建军(11-27)■工程技术精细控压固井在ST7井的应用实践罗双平,杨哲,舒畅,周焱(11-31)双鱼石-河湾场构造带茅口组分层探讨何仕鹏,袁浩森,庞淼,吕泽飞,文冉(11-36)特色录井技术在川渝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文冉,陈轶林,舒赢,郑科(11-40)■案例分析高磨地区水平井下完井管柱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曾宪举,曾鸿,王欣,罗双平(11-44)GaoShi X井测井工程故障剖析熊永立(11-47)PDC钻头涡动和粘滑震动现场识别方法及消除措施阴治平,朱剑飞,尚钲凯,李兴鑫,王关锁(11-52)■简讯《关于发布第一届中国石油工程监督行业优秀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11-55)··66。
在线标定在输油管道流量计量系统中的运用高军
在线标定在输油管道流量计量系统中的运用高军发布时间:2021-08-03T08:34:57.585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2期作者:高军[导读] 为了能使用流量计在贸易交接活动中维持较高的精准性与可靠性,则一定要对其进行周期性的检定。
和离线标定相比较,在线标定在操作快捷性、标定有效性及经济性等方面更占优势。
本文在介绍在线标定优势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三种常用的标定方法,希望能和同行分享经验。
高军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技术监测中心河南省濮阳市 457001摘要:为了能使用流量计在贸易交接活动中维持较高的精准性与可靠性,则一定要对其进行周期性的检定。
和离线标定相比较,在线标定在操作快捷性、标定有效性及经济性等方面更占优势。
本文在介绍在线标定优势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三种常用的标定方法,希望能和同行分享经验。
关键词:油品交接;标定设备;流量计;方法探究引言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中,流量计计量精准性显著提升,在油品计量领域中应用范畴不断拓展。
国家相关部门通过颁发文件、法律等,对油品交接计量系统的设计情况进行了明确规定,应真正确保成品油贸易交接活动中流量计的精准性与可靠性,取代既往以罐检尺计量信息作为交接活动计量方法的传统模式,降低计量纠纷事件发生率,有效规避效益流失问题。
以在线标定为研究对象,较为详细的探究相关方法的应用情况。
1、在线标定用于输油管道流量计量系统的优势近些年中,国内油田化工行业蓬勃发展,促进了现场标定技术在油田领域中的应用过程,逐渐演变成油田生产活动中的必需技术类型。
输油管道是油田生产活动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其上流量计量系统状态直接影响输油管道使用过程的安全性,故而对其进行标定有很大现实意义。
在线标定的优势主要有[1]:(1)选择输油现场的直接对象作为标定介质,规避了常规测量技术下部分机制和应用对象之间形成的冲突,减少测量误差;(2)该项技术下杜绝了检定、装卸、运输过程中部分因素对计量系统形成的不良影响,促进测量工作有效、有序推进;(3)基础作业量显著减少,明显简化了现实工作拆卸仪器的流程;(4)较好的满足计量系统现实应用中对连续性提出的要求,规避离线周期式检定的问题;(5)操作快捷、运行工序偏少,实现了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采用混合式油罐测量系统测量立式金属罐内油品质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采用混合式油罐测量系统测量立式金属罐内油品质量的不确定度评定发布时间:2022-08-17T06:16:33.803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37卷4月7期作者:王泓博[导读] 油气质量测量方法大致可分为流量法、均衡器法和容量法三种方法。
王泓博身份证号:2103211988****5016 辽宁鞍山 114000 摘要:目前,油气质量测量方法大致可分为流量法、均衡器法和容量法三种方法。
流量方法通常是在管道上安装一个质量流量计,直接测量石油的质量和精度,但质量流量计具有零漂移现象、对外部振动的敏感性、有限的使用口径(通常小于250毫米)、重大压力损失、以及均衡器被用作一种测量方法,但由于均衡器的测量范围限制,它只适用于少量量,测量重量作为支付单位,连续性较低;容量方法是利用计量罐、油尺、温度计、密度计数器、重量、天平等计量工具收集相关参数。
,并通过一系列标准计算得到机油质量。
混合油箱测量系统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油箱中的静压,温度传感器测量机油产品温度、液位计测量高度,并通过组合油箱容积计数器自动计算机油产品质量。
该系统的人工操作很少,能够实时测量温度、体积、密度和质量、自动化水平和精度等几个参数,目前正在全国所有化工企业的储油罐和码头等储油罐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关键词:混合式油罐;测量系统;油品质量;引言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静态测量和计量技术来自欧洲发达国家。
根据液体的物理特性,采用了更实际和更精确的体积测量方法。
该方法认为,标准石油密度在测量时一段时间内没有变化,被认为是一个标准值,通常被认为是常数,因此测量是在测量时以标准体积进行的,而且测量只涉及温度的影响。
用于石油交易的单位通常定义为桶。
中国原油的进口和加油站的石油销售批量进行。
质量测量和转让技术来自前苏联。
在计量和转让石油时,转让单位被定义为质量,采用质量维护原则。
这种方法不仅考虑温度的影响,而且考虑密度的影响,理论上比体积过渡更精确,但有许多因素导致了人工密度取样中的误差,而且往往导致不尽人意的结果。
石油静态计量技术及误差分析
石油静态计量技术及误差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石油静态计量技术,并从容器容量检定技术和交接计量技术两方面进行阐述;同时从容器检定、液位测量、温度测量、密度测量方面对石油静态计量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提出减小误差的措施。
关键词:静态计量;石油;误差分析1 石油静态计量技术静态计量是以国家计量部门(或其授权的计量单位)标定(或检定)的油罐、油罐车、轨道衡(或地衡等)或以船舶设计部门(或监造单位)标定、船舶检验部门审定的油驳、油轮舱作为计量容器,在油品停止收发作业,经静止液面无波动状态下而测定其体积或质量的过程。
目前最常用的静态计量方式是容器计量。
容器计量的计量器具,有立式金属油罐、铁路槽车、汽车槽车、船舱几种。
计量时,采用量油尺测取容器内所盛油品的液位高度,查取容器的容量表,确定出对应液位高度的油品体积量,然后进行油品的温度、压力修正计算,确定毛重并扣除含水,计算出油品的净质量。
这个过程实质上包含两方面的技术,一是作为计量器具使用的容器其容量检定技术;二是使用容量计量器具进行交接计量的技术。
1.1 容器容量检定技术计算容器内的储油量,首先应查容量表。
容量表反应了容器中任意高度下的容积,即从容器底部基准点起,任一垂直高度下该容器的有效容积,容量表编制的基础是按照容器的形状、几何尺寸及容器内的附件体积等技术资料为依据,经过实际测量、计算后编制;容积表一般是以厘米或分米为单位依照容器满量程的检尺高度,按序排列编制的。
不足分米或厘米的,用线性插值法计算。
为了获得容器的容量表,必须对容器进行标定,容量计量方法有衡量法、容量比较法、几何测量法。
大容量检测方法通常采用几何测量法,目前有围尺法、光学垂准线法、全站仪测量法、三维激光扫描法。
围尺法是基准方法,光学垂准线法适用于立式罐,全站仪测量法适用于立式罐和球形罐,三维激光扫描法由于测量速度快、准确度高、适用于各种罐形,在大容量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2交接计量技术油品的交接计量过程包括油品液位测量、油品温度测量、油品取样、油品密度及含水率的测量和油量的计算。
成品油动态计量和标定
成品油动态计量和标定
高健
【期刊名称】《《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PLC FA)》》
【年(卷),期】2009(000)009
【摘要】本文根据长输成品油管线中计量站的设计工作,详细介绍计量站的主要构成和设备、基本功能,从工程设计方面阐述说明成品油的动态计量和标定。
【总页数】6页(P98-103)
【作者】高健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石化工程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73
【相关文献】
1.动态计量静态测量解决成品油罐计算机管理系统计量精度问题 [J], 舒导
2.成品油动态计量在交接计量中的重要性 [J], 刘宇澍
3.原油外输动态计量及标定系统研究与应用 [J], 钱大鹏
4.原油外输动态计量及标定系统研究与应用 [J], 刘毅;王志国;张闯
5.关于成品油动态计量和标定的研究 [J], 蔚永婧; 尚亚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计量质量管理
一、油品计量质量管理
2、加油站计量质量器具管理(物)
温度计和测温盒:JJG130-2004《工作用玻璃 温度计检定规程》,手提式电子温度计; 操作执行标准GB/T8927-2008《石油和液体石 油产品温度测量 手工法》; 高度、密度、温度参数测量时,修正值的应用, 注意查看检定证书。。。。
一、油品计量质量管理
2、加油站计量质量器具管理(物)
检定周期(法制管理):计量器具应按国家规定进行周期检定,检 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一般检定周期为:加油机和量油尺6 个月、温度计1 年、汽车油罐
2 年、卧式油罐4 年。 计量器具管理的三项标准:制造技术标准、检定规程、操作使用标准。
计量标准罐:主要用于加油机加油枪的自较,JJG259-2005《标准金
一、油品计量质量管理
2、加油站计量质量器具管理(物) 卧式金属罐:JJG266-1996《卧式金属罐容积》,油罐 标定应该在油罐埋地后进行,做到一罐一表,检定结果总
不确定度不大于0.4%,油罐安全容量为总容量的90%;油
罐计量口和卸油口应上锁或施封; ★回去观察一下罐容表的编制,以及使用说明书。 卧式油罐容积表的表间隔为厘米,毫米容积用线性内插 法进行计算。
中海油销售南通有限公司
加油站油品管理
单击此处编辑副标题
目
录
一、油品计量质量管理(从人、物、制度、操作方
法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二、油品配送及收卸油管理(油品交接) 三、油品库存管理 四、油品应急管理(计量质量相关) 五、油品价格管理
重点解决三个问题
1、计量器具管理 (从制造技术标准、检定规 程、试验方法三方面理解) 2、“升进升出”体积法(什么?为何?重 点?) 3、案例—―血淋淋”的教训
石油产品罐计量规范
(三) 罐内水位测量法
37 测量部位应与测油面高度时同一位置。 38 测量方法 38.1 首先将量水尺擦净,在估计水位高度处,涂上一层薄薄的试水膏。然后将量水尺 下放到罐内。在量水尺接触罐底后,保持尺与罐底垂直,停留5~20 s(视试水膏性能而定), 然后将量水尺提起,在试水膏变色处读取水位高度。 38.2 不垫水罐,进油中又不含水份时,可以不测量罐内存水。 38.3 对于垫水罐,每次收、发油后均应量水。不动转的垫水罐应每隔三天测量一次水 位。
48 根据水位高度查罐容量表取得水体积Vbs。
49 根据油面高度查油罐静压力修正表取得△Vs,并按照式 (2)求出油罐静压力增大
油品的测量。
投尺操作与35.1条规定基本相同,但注意当尺带进入油面后即可测量。
测量、读数:当尺带进入油面后,停止下尺。用手捏住尺带某一刻度。对准主计量口的
上部基准点,5 s后读数,即H1。提尺后再读浸没部分的高度,即H2。
油面高度可用式(1)计算:
Hy=H-(H1-H2)
(1)
式中: Hy——油面高度;
(七) 人工检尺法数据确定
45 人工测量数据:高度、温度、密度都必须按量具检定证书中给出的修正值进行修正 后方能进行油量的计算。量具的修正可近似取邻近检定点的修正值。
46 修约后的最小计量单位的确定:高度(油位,水位)1 mm;温度0.1℃;密度 0.0001g/cm3。
(八) 标准体积的计算
47 根据检尺油面高度,查油罐容量表取得罐表油水总体积Vb。
Products in tanks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哈尔滨石化分公司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李英华 (哈尔滨石化分公司)
何 力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1989 年 9 月 11 日 1990 年 7 月 1 日
关于中国油品计量和检验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关于中国油品计量和检验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发布时间:2021-04-16T03:27:34.945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6期作者:冯云帆[导读] 就我国现阶段的油品计量以及检验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来看,该标准体系首先是先对需要测量的油品进行体积的测量,然后在此基础上经过压力修证、扣除含税、温度加工以及空气浮力修正等对油品进行测量,然后再通过将油品标准密度转化成为空气表观质量。
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沈阳油气计量中心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现阶段发展中石油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上先进的标准对中国油品计量以及检验技术标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促进了我国相关标准的发展以及创新,目前新的油品计量方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以及使用,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相关标准也已经被我国所采纳,在进行油品计量以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的过程中,我国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借鉴先进的标准,制定了适合我国发展的相关标准,而且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我国还会对这些标准进行跟踪,一旦发现标准中有不符合现阶段发展的内容,就会立刻进行修改,这也促进了我国油品计量以及检验技术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
本文在此基础上主要探讨了现阶段油品计量标准的制定、构成以及评价,希望能够促进我国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油品计量;检验技术;标准体系一、油品计量以及检验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就我国现阶段的油品计量以及检验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来看,该标准体系首先是先对需要测量的油品进行体积的测量,然后在此基础上经过压力修证、扣除含税、温度加工以及空气浮力修正等对油品进行测量,然后再通过将油品标准密度转化成为空气表观质量。
在以往发展中使用油品交接计量的标准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流量计交接计量规程(SY/T 5671)》、《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立式金属罐交接计量规程(SY/T 5669)》以及《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铁路罐车交接计量规程(SY/T 5670)》,这三种计量标准对我国当时油品计量工作提供了依据。
2008年石油及石油化工产品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
20081454-T-513
修订
2009
21 22
20081455-T-513 20081456-T-513
制定 修订
2009 2009
23
20081457-T-513
修订
2009
完成 年限 2009
主管部门
技术归口单位
起草单位
代替标准号
采标号
8
20081287-T-469
电气绝缘油中腐蚀性硫 推荐 的试验法 高速条件下汽车轮轴承 推荐 润滑脂漏失量测定法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润 国家标准化管理 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 滑油公司克拉玛依润滑油研究所 委员会 和润滑剂分标委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 国家标准化管理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 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 委员会 化工科学研究院 和润滑剂分标委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 国家标准化管理 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润滑 GB/T 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 委员会 油重庆分公司、中国石油克拉玛 16630-1996 和润滑剂分标委 依润滑油研究所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 国家标准化管理 GB 252-2000 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 化工科学研究院 委员会 和润滑剂分标委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 国家标准化管理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 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 委员会 化工科学研究院 和润滑剂分标委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 国家标准化管理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 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 委员会 化工科学研究院 和润滑剂分标委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 GB/T 国家标准化管理 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 7631.13-1995 化工科学研究院 委员会 和润滑剂分标委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 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 国家标准化管理 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 中国石油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 委员会 和润滑剂分标委 心、中国石油石化研究院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 国家标准化管理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 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 委员会 化工科学研究院 和润滑剂分标委
油品密度测定检验标准和技术措施
油品密度测定检验标准和技术措施[摘要]在我国,密度计法和比重瓶法是两种主要的测量石油产品密度的方法。
密度计法的国家标准是《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与IS03675―1998的国际标准效用等同,以阿基米德原理为理论基础。
比重瓶法的国家标准是《原油和液体或固体石油产品密度或相对密度测定法(毛细管塞比重瓶和带刻度双毛细管比重瓶法)》。
本文分别从温度、挥发性和油品试样等方面分析和研究了能够密度精确性的因素和现象,在进行油品密度测定时,从事实验工作人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不断探索和掌握油品密度的变化规则,确保对油品质量判断的精准度。
[关键词]油品密度;检验标准;密度测量;挥发性;油品质量中图分类号:TM6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398-01原油的液体油品密度是最基本最关键的参数,目前有密度计法和比重瓶法两种测量石油产品密度的国家标准。
推广程度较大的是简单且精确的密度计法,也就是石油和液体油品密度测定法,其国家标准是GB/T1884―2000。
本文介绍了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检验标准、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提高密度化验精度对策进行了探索。
1 油品密度测定检验标准和手段1.1 油品密度检验标准在我国,密度计法和比重瓶法是两种主要的测量石油产品密度的方法。
密度计法的国家标准是《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GB/T1884―2000),与IS03675―1998的国际标准效用等同,以阿基米德原理为理论基础。
比重瓶法的国家标准是《原油和液体或固体石油产品密度或相对密度测定法(毛细管塞比重瓶和带刻度双毛细管比重瓶法)》(GB/T1337―92)。
1.2 关于原油与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的测量方式。
根据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国家标准(GB/T 1884-2000中的相关条款:将油品试样进行预热,保证其能够有效的流动性,控制好温度,尽量减少轻组分的挥发,消除蜡析出现象。
油液监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的思考
液监测技术标准体 系需 注意 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 :油液监测 ;诊断技术 ;标准化
中 图分 类 号 :T 7 H1 文 献标 识 码 :B
油液监测 技术 经过6 多年 的发 展 已广泛 应用 在机 械 、 0
使数 据之间缺乏可 比性 ,数据通 用性差 ,造 成结论说 服力
冶金 、石化 、化工 、交通 、铁道 、航空 、船舶 、汽车 、军
技 术 领 域 实 现 可 持 续 发 展 、绿 色 工 程 、节 约 型 社 会 的 战 略
作 。研究院校及科研 院所重点进行油 液监测技术 工作环境 方面标 准的研究和制定 ;大型企业借助 本身 的优势 重点进 行油 液监 测技术行业标 准方面 的工作 ;专门 的油 液监测技 术检测机构重点开展分析方法等标准的制定 。 ()通过 国家各 级学会 、协会 等社 团组 织 ,推动 油液 3 监测技术标准体系的建 立。根据油液监测技术工作 的性质 ,
液监 测 技 术工 业 应 用 发 展 需 要 。
程涉及 的工作实施操作 、仪器设备 、工作环境 等 ,以及油
液监测数 据格式和数据 分析判断等标 准 ,具体应 包括油液 取样 、分析 、判断等标准及其工作环境标准等。
()标 准体系的组成 。油液监测技 术标 准体系如图 1 2 所 示 。其 中取样标准包括 取样器标准 、取样操作标 准 、油 品
差 。这 亟须建立一 套油液监测技 术标准体 系 ,更好地 实现 数据 的一致性 ,提 高数据 的共享性 ,以减少 不必要 的重成 为机械设备状 态监测和故 障诊断 的重要有效
手段 。作 为一 门工程应用技术 ,标准化 是油液监 测技术发 展的重要技术 基础 ,油液监测 技术虽在 工程领域 得到广泛 应用 ,但标 准化的制定工作 却远远落后 于油液监 测技术 的
中国油品计量和检验技术标准体系
中国油品计量和检验技术标准体系
高军 1 王瑞军 2 韩宝龙 3 罗再扬 1
1 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 2 河南石油勘探局计划处 3 大港油田内控管理处
摘要: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国际标准化以及国外先进标准对中国油气计量技术 和标准化的影响也越显突出,新的计量技术被逐步引进,新的计量仪表得到推广,国际标准和 国外先进标准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被修改采用或等同采用。中国的油品计量标准体系在跟踪 研究与吸收转化相结合、制定与修订相结合、国标与行标相结合的发展原则中日臻完善,标准 的数量、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扩展和提升,这对中国跨境油品交接计量以及新技术、新仪表在 中国油气贸易交接计量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标准化方面的技术支持,基本满足了中国油品生产和 贸易交接计量的需要。
至 21 世纪初,中国油品计量标准体系从标准 参比条件的确立,到油气计量站的建设、计量系统 的设计、流量计及配套仪表的选型和检定方法、品 质检验方法标准的制定,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 的计量标准体系,基本满足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需要。
2 标准的构成
2.1 油品计量基础标准
(1)《石 油 液 体 和 气 体 计 量 的 标 准 参 比 条 件 (GB/T 17291—1998) 》(NEQ ISO 5024: 1976)。 GB/T 17291 非 等 效 采 用 ISO 5024: 1976 《Petroleum liquid and gas measurement--Standard reference conditions》,该标准规定了石油液体、气体计量的 压 力 和 温 度 标 准 参 比 条 件 是 : 压 力 为 101.325 kPa,温度为 20 ℃ (293.15 K),根据中国的实际情 况没有采用 ISO 5024 规定的标准参比温度。
加强石油行业计量工作的几点思考姚树贵_1
加强石油行业计量工作的几点思考姚树贵发布时间:2021-11-06T14:36:02.118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0期作者:姚树贵[导读]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也是每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在这种情况下,石油的使用成为了我国当前最为重要的内容。
石油计量作为石油销售的重要环节,与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方向密切相关。
中国石油黑龙江销售公司哈尔滨分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摘要: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也是每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在这种情况下,石油的使用成为了我国当前最为重要的内容。
石油计量作为石油销售的重要环节,与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方向密切相关。
为了科学规范地开展石油销售经营活动,需要规范石油计量管理,提升石油计量的准确性,石油计量优化管理就格外的重要。
所以,本文从当前石油计量优化管理的重要性入手,全面的进行石油计量优化管理的重要性与优化策略研究,希望供以工作上参考。
关键词:加强;石油行业;计量工作;研究一、加强石油行业计量工作重要性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石油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号称“工业的血液”的石油资源,地位逐年提高。
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石油,在生产、销售过程中,都需要计量工作为其“保驾护航”。
石油计量工作种类繁多,从复杂的高新计量到普通的计量器具,涉及的学科专业广泛。
很多先进的技术也开始应用于石油企业中。
越是高端的科技,在应用于到实际生产中,就越是需要精准的数据,石油企业计量在企业生产销售上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科学的严谨管理是对企业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在当前情况下加强石油计量工作是每一位石油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计量管理也是节能降耗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
计量管理是一项极基本的计量技术,在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当中保证了能源量值的一致和精准。
计量管理在保证量值的精准和一致上,运用较为高端的测量方法,加之以精准的数据信息为基础,依据相关制度和规范对能源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为企业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依据。
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体系研究
s p e c i i f c a t i o n s .An a l y z e p r o b l e ms a n d p r o p o s e ma i n d e v e l o p i n g a s p e c t .
Ke y wo r d s Te c h n o l o g i c a l s p e c i ic f a t i o n s y s t e m o f me t r o l o y Ve g if r ic a t i o n r e ul g a t i o n Ca l i b r a t i o n s pe c i i f c a t i o n
2 0 1 5年 2月 第3 5卷 第 1 期
宇航 计 测技 术
J o u r n a l o f As t r o n a u t i c Me t r o l o g y a n d Me a s u r e me n t
F e b 。, 2 0 1 5 V o 1 . 3 5, No . 1
1 引 言
半个 多 世 纪 以来 , 国防 军工 计 量 逐 步 建立 了 以
特色 明显 的 国防军 工 计 量 技 术规 范 体 系 , 保 证 了 国 防科技 工业 系 统检定 、 校 准工 作 的实施 。
《 国 防计量 监督 管 理条 例 》 为 顶 层 法规 , 配套 计 量 管
Re s e a r c h o n T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i f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o f
Na t i o n a l De f e n s e S c i e n c e & Te c h n o l o g y I n d u s t r y Me t r o l o g y
在质量体系认证中如何抓计量工作
在质量体系认证中如何抓计量工作
赵桂敏
【期刊名称】《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年(卷),期】1997(013)003
【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赵桂敏
【作者单位】江汉石油管理局油建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5
【相关文献】
1.加强计量工作确保质量体系认证 [J], 郭春晖;王慧
2.质量体系认证中强化计量管理工作 [J], 王家银
3.浅谈在质量体系认证中如何抓计量工作 [J], 赵桂敏
4.探索计量在质量体系认证中的基础保证作用──华北油田第一机械厂计量工作跟随企业目标取得成效 [J], 李联勤
5.蒲长城副局长要求把“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贯穿到计量工作的全过程全国质检系统计量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 [J], 杨学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液态烃原级标准装置及量传溯源技术
液态烃原级标准装置及量传溯源技术高军【期刊名称】《《油气田地面工程》》【年(卷),期】2019(038)011【总页数】7页(P95-100,106)【关键词】液态烃; 原级标准; 量传溯源; 计量【作者】高军【作者单位】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现代流量测量技术的发展,新型流量测量仪表(如涡轮流量计、质量流量计、超声流量计)在液态烃流量测量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流量计的测量能力、适应能力得到大幅提高,拓宽了流量计的流量范围、黏度范围、温度范围。
同时,流量计自诊断技术、小信号切除技术、多方式信号传输技术为流量计的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保障,也为流量计的在线核查、远程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持。
1 液态烃流量量传溯源体系1.1 质量容积法组合系统由“质量+容积”法组合系统构成液态烃流量原级标准装置,其中:质量法油流量装置由电子秤及高黏度换向器组成,质量流量测量不确定度优于0.03%,最大流量为120 t/h;容积法大流量闭式循环系统由单向体积管组成,体积流量测量不确定度优于0.05%,最大流量为1 000 m3/h,循环介质约18 m3。
通过比对组件,将质量法油流量标准装置、容积法体积管标准装置复现的量值溯源到国家基准。
液态烃流量量传溯源如图1所示。
质量法流量标准以电子秤作为标准器,容积法流量标准采用体积管、标准量器作为标准器,总的测量不确定度为质量、体积量的不确定度的合成[1]。
图1 液态烃流量量传溯源Fig.1 Liquid hydrocarbon flow quantity traceability 质量法可以直接或间接传递到工作流量计,容积法体积管标准装置可以直接传递到工作流量计或交接计量所依据的国家检定规程和技术标准,对液态烃流量计选型、安装、运行及检定等方面给出了技术要求[2]。
“质量+容积”法量传溯源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质量+容积”法量传溯源体系Fig.2 Quantity traceability system of"mass and volume"1.2 液态烃流量标准装置工艺流程环道式系统主要用于较大口径流量仪表检定,采用体积管法、标准流量计法两种传递方式[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气田地面工程(
)
中国油品计量和检验技术标准体系
高军1王瑞军2韩宝龙3罗再扬1
1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2河南石油勘探局计划处3大港油田内控管理处摘要: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国际标准化以及国外先进标准对中国油气计量技术和标准化的影响也越显突出,新的计量技术被逐步引进,新的计量仪表得到推广,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被修改采用或等同采用。
中国的油品计量标准体系在跟踪研究与吸收转化相结合、制定与修订相结合、国标与行标相结合的发展原则中日臻完善,标准的数量、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扩展和提升,这对中国跨境油品交接计量以及新技术、新仪表在中国油气贸易交接计量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标准化方面的技术支持,基本满足了中国油品生产和贸易交接计量的需要。
关键词:静态计量;动态计量;贸易计量;标准体系doi:10.3969/j.issn.1006-6896.2012.12.005
1标准体系的建立
中国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以下简称油品)计量标准是围绕先测量油品体积,经温度、压力修正,扣除含水量,再经空气浮力修正,通过油品标准密度转换为空气中表观质量这一过程建立的。
早期油品交接计量主要依据的标准是《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立式金属罐交接计量规程(SY/T 5669)》、《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铁路罐车交接计量规程(SY/T 5670)》和《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流量计交接计量规程(SY/T 5671)》。
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国际标准化以及国外先进标准对中国油气计量技术和标准化的影响也越显突出,新的计量技术被逐步引进,新的计量仪表得到推广,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被修改采用或等同采用。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制定了《原油动态计量(GB/T 9109)》系列标准(包含4个部分),基本涵盖了原油动态计量的计量方式、仪表选择、数据采集、检定方法、油量计算等方面。
90年代末,在ISO 7278系列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液态烃动态计量
容积式流量计检定系统(GB/T 17286)》系列标准(包含4个部分),涵盖了液态烃动态计量领域国际标准所推荐的计量系统、计量方式和计量方法。
至21世纪初,中国油品计量标准体系从标准参比条件的确立,到油气计量站的建设、计量系统的设计、流量计及配套仪表的选型和检定方法、品质检验方法标准的制定,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计量标准体系,基本满足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需要。
2标准的构成
2.1油品计量基础标准
(1)《石油液体和气体计量的标准参比条件(GB/T 17291—1998)》(NEQ ISO 5024:1976)。
GB/T 17291非等效采用ISO 5024:1976《Petro-leum liquid and gas measurement--Standard reference conditions 》,该标准规定了石油液体、气体计量的压力和温度标准参比条件是:压力为101.325kPa,温度为20℃(293.15K ),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没有采用ISO 5024规定的标准参比温度。
(2)《石油计量表(GB/T 1885—1998)》(EQV ISO 91—2:1991)。
GB/T 1885等效采用ISO 91—2:1991《石油计量表
第2部分》,规定了在
非标准温度下获得的玻璃石油密度计读数(视密度)换算为标准温度下的密度(标准密度)和体积修正系数的方法。
GB/T 1885适用于原油、润滑油和其他液体石油产品。
2.2油品动态计量标准
(1)《原油动态计量(GB/T 9109)》系列标准。
《原油动态计量(GB/T 9109)》系列标准包含4个部分,其中《原油动态计量
一般原则(GB/T
9109.1—2010)》是该系列标准的基础标准,它规定了原油动态计量有关计量站建设、计量设施配置、油量计量和仪表检定的一般原则。
其他还有《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动态计量第2部分:流量
计安装技术要求(GB/T 9109.2)》、《石油和液体
石油产品动态计量
第3部分:体积管安装技术要
-
-11
油气田地面工程(
)
求(GB/T 9109.3)》、《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油量计算
动态计量(GB/T 9109.5—2009)》。
GB/T
9109.5标准规定了油品动态计量的油量计算方法,并给出不同计量器具油品在空气中的重量或在标准参比条件下体积的油量计算公式。
考虑到中国目前的现实情况并兼顾海外开发、跨国贸易、未来发展等诸方面的因素,该标准不仅给出了油品体积计算方法,还包括了油品在空气中重量计算方法,因此涉及空气浮力修正值或将(真空中)质量换算到空气中重量的换算系数。
(2)GB/T 17286系列标准。
GB/T 17286系列标准包括4个部分,技术内容等同采用ISO/TC28/SC2颁布的ISO 7278系列标准对应的4个部分。
其中《液态烃动态测量
体积计量流量计检定系统
第
1部分:一般原则(GB/T 17286.1—1998)》(IDT ISO 7278—1:1987)是该系列标准的基础标准,它叙述了液态烃动态测量体积计量流量计检定系统的类型、设计原则、检定方法及脉冲插入技术的一般原则。
其他还有《液态烃动态测量体积计量流
量计检定系统第2部分:体积管(GB/T
17286.2—1998)》(IDT ISO 7278—2:1988)、《液
态烃动态测量
体积计量流量计检定系统
第3部分:脉冲插入技术(GB/T 17286.3—2010)》(IDT ISO 7278—3:1998)、《液态烃动态测量体积计
量流量计检定系统第4部分:体积管操作人员指
南(GB/T 17286.4—2006)》(IDT ISO 7278—4:
1999)。
(3)流量计测量方法标准。
油品计量标准体系包括了用于动态计量的各种型式的流量计的测量方法标准,提供了由容积式流量计、涡轮流量计和质量流量计等构成的计量系统,以及计量系统的设计、安装、操作、检定、维护等方法。
包括《液态烃体积测量容积式流量计计量系统(GB/T
17288—2009)》(IDT ISO 2714:1980)、《液态烃
体积测量
涡轮流量计计量系统(GB/T 17289—
2009)》(IDT ISO 2715:1981)、《用科里奥利流量计测量液态烃流量(SY/T 6682—2007)》(NEQ API MPMS 5.6:2002)。
(4)动态计量相关配套和保障标准。
油品计量标准体系中还包括与动态计量相关的数据采集可靠性、油品取样代表性测量数据统计控制等方面的标准。
如《原油管线自动取样法(GB/T 27867—2011)》(IDT ISO 3171:1988)、《液态烃动态测量
体积测量系统的统计控制(GB/T 17287—1998)》(IDT ISO 4124:1994)、《石油液体和气体动态测量
电和(或)电子脉冲数据电缆传输的保
真度和可靠度(GB/T 17746—1999)》(IDT ISO 6551:1982)。
2.3油品静态计量标准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油量计算
静态计量
(GB/T 19779—2005)》(MOD API MPMS 12.1)是油品静态计量的基础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储油容器内油品静态体积量的计算方法,定义了静态油量计算中使用的术语,给出了修正系数计算公式。
其原则是无论基础数据是手工采集或自动采集,不同用户采用相同的基础数据(油罐容积表、液位、密度和温度等)能够计算出一致的结果。
此外还有相关的立式圆筒形油罐、油船、铁路罐车、卧式圆筒形油罐、汽车罐车及其他储油容器内油品数量,以及储罐内油品温度、密度、含水等配套标准。
2.4油品检验方法标准
油品油量计算中涉及到油品密度、含水以及温度等相关参数的测量,配套的油品检验方法标准有《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GB/T 1884—2000)》(EQV ISO 3675:1998)、《原油水含量测定法(蒸馏法)(GB/T 8929—2006)》(MOD ISO 9029:1990)、《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手工法(GB/T 8927—2008)》(MOD ISO 4268:2000)。
3标准体系的总体评价
中国的油品计量标准体系在跟踪研究与吸收转化相结合、制定与修订相结合、国标与行标相结合的发展原则中日臻完善,标准的数量、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扩展和提升,这对中国跨境油品交接计量以及新技术、新仪表在中国油气贸易交接计量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标准化方面的技术支持,基本满足了中国油品生产和贸易交接计量的需要。
中国油品计量标准是建立在计重方式下的标准体系,对计量系统设计、仪表的配置、准确度的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中国标准化进程逐渐向国际化发展,油品计量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比率得到了大幅提高,标准体系的总体水平接近或达到了国际水平。
未来几年,中国还将继续对自身油品计量和检验标准体系进行研究、完善和发展,逐步全面实现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接轨。
(栏目主持
杨
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