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秋水》教案

合集下载

《秋水(节选》教案

《秋水(节选》教案

秋水(节选)一、教学要求1. 了解本文的寓意,并进一步分析庄子的思想。

2.体会庄子散文想象奇幻、构思洒脱的艺术特色。

二、学习要点1.题解关键词秋水,雨水生于春而旺于秋,秋天雨季一到,河水暴涨,称为秋水。

2.内容提示《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如果眼界放宽一些,就会看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本文的写作意图主要是以相对论为武器,宣扬道家之“道”的无限性,并进而嘲讽孔孟所宣扬的儒家之道。

儒、道之争另当别论,文中关于宇宙无限、认识无止境的观点,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三、作者生平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世称“老庄”。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

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

庄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对当时战国后期的混乱社会状况极其不满,但又无力反抗,便从批判现实走向了消极厌世的极端。

四、作者作品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五、创作背景庄子生活于社会剧烈动荡的战国中后期,奴隶主的统治已经分崩离析,而封建君主制度尚未建立。

诸侯纷争,天下混乱。

六、课文讲解1.课文朗读请学生听录音。

注意一些容易读错的字。

2.课文分析第一段写河伯望洋兴叹,自识其丑。

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展现河水暴涨的景象,突出河伯的沾沾自喜;第二个层次展现北海的浩瀚景象,突出河伯自知其陋。

《秋水》教案(精选5篇)

《秋水》教案(精选5篇)

《秋水》教案〔精选5篇〕《秋水》教案〔精选5篇〕《秋水》教案篇1教学目的:1、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本文寓意。

2、积累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重点理解“泾流、涘、望洋向假设、少、轻、殆、大方之家”等词语。

2、理解“非……那么……”和“见……于……”两种固定句式及“望洋兴叹”“贻笑大方”两个成语的含义教学难点: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理解河伯对海神假设的那番感慨。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壮阔辽远的山河图,气势宏大,笔意高远。

后两句那么非常富有哲理: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须再登上一层高楼。

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而现实生活也确实如此,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假如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

这个道理,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已有所阐述,下面我们就学习选自《庄子》的《秋水》。

二、作者介绍: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曾任蒙漆园吏,但不久辞去,不愿和统治者合作。

《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承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

”他继承并开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被后世人合称为“老庄”。

老子的思想是主张绝圣弃智,忘情寡欲,无为而治,庄子是在老子的根底之上,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即一切顺应自然,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假设命”。

这就是庄子最根本的哲学思想。

庄子的哲学思想主要表达在他和他的弟子门人合著的《庄子》一书中。

《庄子》,现存33篇〔其中内篇7,外篇15,杂篇11,《秋水》选自外篇〕。

艺术特色主要表如今:1、想象奇幻;2、构思巧妙;3、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4、文笔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色彩和浓郁的诗意。

《秋水》教案4篇

《秋水》教案4篇

《秋水》教案4篇教学目标1.了解庄子及其基本思想。

2.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积累文言词汇。

3.理解本文的寓意重点、难点1.重点:在背诵的基础上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难点:理解本文寓意。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1.熟读成诵,对照注解,自读理解课文。

2.了解庄子及《庄子》一书,初步了解庄子思想。

二、课堂导入1.庄子与〈庄子〉:名周,战国时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是庄了的门徒所著。

〈庄子〉一书想象奇幻,构思巧妙,言辞瑰奇,善用寓言与比喻,文笔汪洋姿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2.基本思想:主张“天道无为”三、诵读感知1.齐读课文2.正音、疏通文意。

3.解释下列短语秋水时至东面而视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始旋其面目莫己若少仲尼之闻见笑于大方之家4.特殊句式(相当于现代的固定短语),在课文中找出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

(1)非……则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2)见……于见笑于大方之家。

四、探讨1.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2.河伯见了北海为什么“望洋向若而叹”?3.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将“长见笑于大方之家”4.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五、延伸1.归纳成语2.比较河伯和“坐井观天”中的“井底之蛙”有何异同点。

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庄子及《庄子》一书。

2、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3、对比手法的运用。

4、领会主旨,明确寓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昨天我们开始了一篇新的文言文的学习,课题是---《秋水》。

上一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疏通文意,老师先看看大家学习和复习的效果。

1、秋水时至:2、百川灌河:3、不辩牛马:4、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5、东面而视:6、不见水端:7、始旋其面目:8、始旋其面目:9、望洋:10、以为莫己若:11、少仲尼之闻:12、轻伯夷之义:13、则殆矣:14、大方之家:对于文言词语的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希望大家多加留意。

初中秋水庄子教案

初中秋水庄子教案

初中秋水庄子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和能力: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疏通文字障碍,理解课文大意。

能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寓言,了解庄子通过比喻和寓言所表达的思想观点。

2. 过程和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庄子散文的特点。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庄子其人,了解《庄子》其书,感受道家思想的魅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寓言,领会其中的道理。

2.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寓言,领会其中的道理。

2.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兴趣:提问学生是否曾经听说过庄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 简介庄子:庄子,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来阐述道理。

3. 引入课文:《秋水》是《庄子》中的一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庄子是如何通过比喻和寓言来表达他的思想的。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疏通文字障碍,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三、合作探究(1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课文中的比喻和寓言有哪些?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道理?(2)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有哪些?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探究成果。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2. 强调道家思想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道家思想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熟读课文,巩固课文内容。

2. 收集有关庄子的资料,了解他的生平和思想。

3. 思考庄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撰写一篇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重点词语和句式。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和寓言,领会其中的道理。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文言文阅读能力。

《秋水》九年级语文教案

《秋水》九年级语文教案

《秋水》九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秋水》的寓意,感受庄子独特的哲学思想。

2.学习分析文本的写作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庄子关于大小、长短、高低、有无等概念的辩证思考。

2.难点:分析庄子运用寓言说理的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庄子》篇章,如《逍遥游》等,简要介绍庄子的生平及哲学思想。

(2)板书课题《秋水》,邀请学生谈谈对“秋水”的理解。

2.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课文进行初步解读,概括文章大意。

3.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寓言故事,分析其寓意。

(2)分组讨论:庄子在文中是如何运用寓言说理的?请举例说明。

4.文本分析(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如对比、讽刺等。

(2)讲解庄子关于大小、长短、高低、有无等概念的辩证思考。

(3)学生举例说明庄子的哲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5.拓展延伸(1)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庄子其他寓言故事,如《庖丁解牛》等。

(2)讨论:如何将庄子的哲学思想运用到现实生活中?6.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1.根据课堂学习内容,整理笔记,加深对庄子哲学思想的理解。

2.阅读庄子的其他作品,如《逍遥游》、《德充符》等,进一步了解庄子的思想体系。

五、教学反思1.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

2.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适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3.增加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重点:理解庄子关于大小、长短、高低、有无等概念的辩证思考。

(1)教师引导:“同学们,庄子在《秋水》中提到的‘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这和我们常识中的大小观念完全相反,你们能理解这里面的含义吗?”(2)学生思考后回答:“我觉得庄子是在说,大小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秋水说课稿及教案

秋水说课稿及教案

秋水说课稿及教案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庄子的哲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 分析庄子哲学思想,体会文章的哲理。

四、教学难点1. 庄子哲学思想的理解和阐述。

2. 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式的解释。

五、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查找资料,解决字词问题。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阐述庄子哲学思想,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3. 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答疑惑,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庄子及其作品《庄子·外物》,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查找资料,解决字词问题。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阐述庄子哲学思想,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4. 难点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旨,探讨庄子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进行拓展思考。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2. 作业完成: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巩固学习成果。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秋水》。

2. 参考资料:相关庄子哲学思想的资料、课文注释、译文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九、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2. 课堂活动:每课时45分钟,其中包括导入、阅读理解、分析讨论、难点讲解、总结拓展等环节。

十、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学习内容。

2024年大学语文秋水教案(精选8篇)

2024年大学语文秋水教案(精选8篇)

2024年大学语文秋水教案(精选8篇)大学语文秋水教案篇一[导言]:选自《庄子》的《秋水》是一篇寓言故事。

故事虽短小,情节也简单,但是主人公河伯的形象丰满动人,惟妙惟肖。

此外,全文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值得好好体会感悟。

在这个环节之前,我引导学生串讲了课文,学习了需要掌握的几个词语,练习运用了“望洋兴叹”和“见笑大方”这两个成语,分析了故事中何伯的人物形象,学生对课文十分熟悉,这就为下面的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尝试着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蕴含其中的哲理,获取生活的智慧,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一切显得那么的水到渠成,游刃有余。

以下是引导学生感悟本文哲理启示的一段课堂实录。

[生]我谈一下整篇课文给我的启示。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人所能学到的知识是很有限的,而知识的海洋是无限的,所以我们不能认为自己懂得了很多,是非常渊博的,而应当时时刻刻做到谦虚。

[生]一个人如果自以为比别人都伟大,那是很可怕的,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生] 任何时候不能太骄傲,自我感觉不能太良好,狂妄自大只能让内行嘲笑。

[师]这几个同学都从文章整体得到了一定的启示,非常好,再有没有别的见解?[生]我觉得文章想告诉我们的就是戒骄戒躁。

[师]还有吗?[生]我读了第一句话有点想法。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这说明黄河水以前并没有这么壮观,许多河流的注入才壮大了它的声势,学习就像黄河一样,需要积累,才能积少成多。

[师]非常好!*同学非常善于挖掘语言深层的意义。

谁再说说?[生]何伯看见自己壮观就夜郎自大,看到海洋广阔才发现自己的渺小,所以我觉得人在生活中要经常把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要能正确看待自己,给自己正确地定位,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

[师]太好了!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生]人不但要和别人比较发现自己的短处,看到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还要善于自我反思,善于反思的人善于进步,《劝学》里面说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秋水》的教案范文

《秋水》的教案范文

《秋水》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秋水》全文,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2.分析庄子独特的审美观和哲学思想。

3.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旨,感悟庄子哲学思想。

2.教学难点:把握庄子独特的审美观,理解文章中的象征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秋水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景。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秋天的水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庄子的《秋水》,一起来感受一下庄子笔下的秋水之美。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握文章的节奏和韵律。

提问: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3.讲解课文分析文章结构,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子。

引导学生理解庄子通过秋水寓言所要表达的哲学思想。

讲解庄子独特的审美观,如“秋水共长天一色”等。

4.课堂讨论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庄子在《秋水》中想要传达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5.拓展延伸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庄子哲学思想的理解。

引导学生欣赏庄子的其他作品,如《逍遥游》等,进一步了解庄子的思想。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作业布置1.背诵《秋水》全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课堂讨论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文学素养。

学生对庄子的哲学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引导作用,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典文学。

六、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秋水》图片、课文朗读音频等。

2.参考书籍:《庄子解读》、《庄子散文选》等。

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秋水》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庄子哲学思想的掌握情况。

3.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八、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秋水(节选)》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秋水(节选)》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秋水》节选部分;(2)理解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领会作者的意图;(3)分析文章的结构,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增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2)领会宽容、谦逊、自知之明等品质的重要性;(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秋水》节选部分;(2)理解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3)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文章深邃的哲理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欣赏秋天的景色,感受秋天的气息;(2)板书课题《秋水》,简介作者及作品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本的韵律美;(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分享心得体会;(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品析文本:(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领会作者的意图;(2)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5. 拓展延伸:(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文的哲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6. 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2)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吸收课文内容。

庄子秋水教案大学语文

庄子秋水教案大学语文

课程:《大学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庄子《秋水》一文的中心思想,体会其深邃的哲理。

2.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3.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4. 通过讨论、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1. 理解《秋水》的中心思想,把握庄子的哲学思想。

2.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1. 理解庄子“逍遥”思想的内涵。

2. 分析《秋水》中人物性格特点及其寓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庄子·秋水》全文、相关背景资料、PPT课件。

2. 学生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庄子是谁吗?请简要介绍一下庄子的生平和思想。

2. 介绍庄子及其哲学思想,引出《秋水》一文的背景。

二、阅读课文,分析内容1.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 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中心思想。

三、重点词语解析1. 介绍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 结合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四、讨论与分析1. 分析河伯和北海若的人物性格特点及其寓意。

2. 讨论庄子“逍遥”思想的内涵。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庄子哲学思想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庄子·秋水》,那么请谈谈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教师点评。

二、深入探讨1. 分析《秋水》中庄子对人生、自然、宇宙的看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庄子“逍遥”思想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启示?三、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庄子哲学思想对人生、价值观的指导意义。

四、作业布置1. 阅读庄子其他作品,如《逍遥游》、《齐物论》等,进一步了解庄子的思想。

2. 写一篇关于《秋水》的读后感,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庄子·秋水》,使学生了解了庄子的哲学思想,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秋水》教案最新3篇

《秋水》教案最新3篇

《秋水》教案最新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秋水》教案最新3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秋水》 教案

《秋水》 教案

《秋水》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总结、合同协议、申报材料、规章制度、计划方案、条据书信、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application material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schemes, doctrine letters, emergency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秋水》教案《秋水》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秋水节选》的教案设计

《秋水节选》的教案设计

《秋水节选》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秋水》节选内容。

2.分析庄子独特的语言风格,体会其哲学思想。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秋水》节选内容,分析庄子的语言风格。

2.难点:深入挖掘庄子的哲学思想。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来自庄子的名篇《秋水》的节选。

庄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的文章风格独特,寓意深远。

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走进庄子的世界,感受他的智慧。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秋水》节选,注意语气、节奏,尽量读出文章的韵味。

a.文章描绘了怎样的场景?b.作者想通过这篇文章传达什么思想?三、课堂讲解1.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讲解文章内容,其他同学补充。

第二课时一、课堂讨论a.你认为庄子在《秋水》中想表达什么主题?b.你是如何理解庄子关于“秋水”的比喻?2.各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二、案例分析1.教师选取文章中的关键语句,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同学们深入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

2.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庄子哲学思想的理解。

三、课堂小结2.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庄子的智慧,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第三课时一、课堂检测1.教师出示练习题,检测同学们对《秋水》节选的理解。

2.同学们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点评。

二、拓展延伸1.请同学们谈谈对庄子其他作品的认识,如《逍遥游》、《齐物论》等。

2.教师简要介绍庄子的生平和主要成就,引导同学们了解中国古代哲学。

三、作业布置1.背诵《秋水》节选。

2.写一篇关于庄子哲学思想的短文。

第四课时一、课堂复习1.教师提问,检查同学们对《秋水》节选的掌握情况。

2.同学们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二、课堂小结2.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庄子的智慧,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三、课后作业1.深入阅读《庄子》一书,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庄子哲学思想的理解。

《秋水》教案参考(通用8篇)

《秋水》教案参考(通用8篇)

《秋水》教案参考《秋水》教案参考(通用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秋水》教案参考(通用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秋水》教案参考篇1一、导入:我们中国的成语源远流长,含义深刻。

其中有两个成语,一个是“ 望洋兴叹” ,一个是“贻笑大方”。

大家知道它出自什么作品吗?(《庄子?秋水》)有谁能说一说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贻笑大方:让内行者见笑。

)二、介绍作者及《庄子》庄子,名周.宋蒙城(今河南商丘县附近)人。

大约生于公元前四世纪中叶,死于公元前三世纪上半时期,与孟子同时或稍后。

他作过蒙城漆园吏;楚威王要拜他为相,他拒绝了。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后学者所著。

一般人认定,“内篇”七篇是庄子自著,“外篇”十一篇是门人和后学者所著。

它是一部唯心主义哲学著作,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庄子》一书的思想核心.即清静无为,顺应自然,随从世俗,反对人为,弃圣绝知,否定现实的进步和斗争。

《庄子》中所宣扬的社会理想是人类远古,所谓“其卧徐徐,其觉于于”;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庄子》有一定的批判精神。

当时封建制代替了奴隶制,大批的贵族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他们极尽诡诈残酷,贪婪无厌,穷奢极欲。

庄子反对“知”、“圣”,诅咒黑暗,往往是基于此而发。

在后学中更明确指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这种深刻的批判精神,体现了《庄子》文章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后代也有积极影响。

三、整体感知课文《秋水》是《庄子?外物》中的一篇。

课文节选的是《秋水》篇的开头一段,以河伯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秋水》教案完美版

《秋水》教案完美版

《秋水》教案完美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秋水》全文;(2)了解文章的背景资料,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僻词语和古文句式;(3)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掌握作者的论证方法和逻辑思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涵;(2)学会欣赏古代散文的美,提高古文阅读能力;(3)学会运用文中哲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增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真善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秋水》全文;(2)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僻词语和古文句式;(3)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掌握作者的论证方法和逻辑思路。

2. 教学难点:(1)文中生僻词语的解释和古文句式的理解;(2)作者论证方法和逻辑思路的把握;(3)将文中哲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文章背景,激发学生兴趣;(2)引导学生关注秋水的自然景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出生僻词语和古文句式;(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老师请教,解决生僻词语和古文句式的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结构特点,梳理作者论证方法和逻辑思路;(2)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2)详细讲解文中生僻词语和古文句式的含义及用法;(3)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作者的论证方法和逻辑思路。

5. 课堂练习:(1)布置练习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文中哲理解决实际问题;(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秋水》全文;2. 整理课堂笔记,对文中生僻词语和古文句式进行梳理;3. 运用文中哲理,写一篇关于宽容、谦逊、自省等品质的作文。

《秋水》教案-教学教案

《秋水》教案-教学教案

《秋水》教案-教学教案一. 教学内容《秋水》二. 学习目标1. 了解庄子及《庄子》2. 学习本文用设喻的手法说明哲理的写法三. 学习方法1. 积累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2. 熟读课文以致成诵四. 作者作品庄子,名周,宋之蒙人。

尝为蒙漆园吏。

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生活极为贫困。

据记载他曾住过陋巷,打过草鞋,并向监河侯借粮。

楚威王闻其贤,以重金聘为相,然辞谢不就,只求适己任性,以快其意。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大师。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学派”。

从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和政治观点看来,庄子无疑是一个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哲学家。

由于社会的根本变化,庄子的地位无法维持,这就决定他对现实极端不满。

他既不满现实,又无法反抗它,就不得不走隐居遁世的道路。

他是一个悲观绝望的厌世主义者,觉得“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所以妻死则“箕踞鼓盆而歌。

”因此,庄子的处世态度就是玩世不恭,随俗浮沉。

他好象非常胆怯、害怕,常说“无用之用”才是“大用”。

这一切都充分表现一个没落阶级的思想观点。

不过,庄子的放荡不羁,蔑视礼法和权贵,以及对统治者不合作,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他还认为圣知仁义只是供统治者利用的工具,这些都是极为深刻的见解。

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风格。

它首先是吸收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根据。

因此,想象奇幻,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庄子》亦名《南华经》,今本《庄子》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般认为,只有《内篇》可确认为庄子所作,庄子用寓言或散文表现他深邃奥妙的哲学思想,文章十之八九是寓言。

五.《秋水》全文,主要通过河伯和海若的七段对话,本意是要申述庄子齐物论和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六. 全文解析秋水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关键字:时:名状,按时令。

川:水道、河流。

河:黄河。

泾:通“径”。

《秋水》教案范文通用6篇

《秋水》教案范文通用6篇

《秋水》教案范文通用6篇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每位老师都需要专心打算自己的教案课件。

每一个详尽的教案都需要有理有据,最好教案课件是怎么样的呢。

请看下面编辑为您搜集的有关“《秋水》教案”的资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保藏一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秋水》教案范文(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秋水》教案一、设计思路本文以河神的故事设喻,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扫除文字障碍,反复诵读,疏通文意,合作讨论理解其中蕴涵的深刻哲理,老师可以根据课堂情况给予适时的指导。

二、教材分析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要骄傲自大。

比喻和对比手法在本文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

三、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常识,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简洁了解庄子的基本思想,理解本文寓意。

四、教学重点1.了解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理解重点实词的意思以及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本文运用的比喻和对比的写法。

3.了解课文的写法及其中寓示的哲理。

4.娴熟背诵课文。

五、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写法及其中寓示的哲理。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1、结合解释,借助工具书,对全文进行翻译。

2、把握文中解释的字词,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的词、成语及较难翻译的句子。

(二)预习反馈1、发放译文材料,要求学生与自己的译文对比,找出翻译错误的地方,并自己矫正。

2、文言常识整理:(1)通假字:泾流之大(“泾”通“径”,直流。

)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辨别。

)(2)古今异义:至于北海到了(古)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今)百川灌河特指黄河(古)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今)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脸(古)相貌(今)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古)不吝啬,自然,不拘束(今)(3)成语:望洋兴叹: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秋水》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2.学习对比的方法。

3. 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使学生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理解河伯对海神若的那番感叹。

教学方法:1、朗读法。

2、问答法。

3、探究拓展法。

指导学生阅读《庄子》中有关篇目。

开拓视野,深入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

一、导入新课: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说的是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需再登上一层高楼。

给我们的启示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

二、庄子其人其书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宋国蒙人。

曾任蒙漆园吏,但不久辞去。

《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

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

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的门徒所著。

《庄子》一书,风格独特,它把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象融于一炉;它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语言丰富,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生动的描绘。

鲁迅先生曾称赞他的文章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

书中的寓言很多。

三、庄子的思想1、主张“天道无为”的思想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

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

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

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李白、贾谊、陶渊明等2、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附:《鼓盆而歌》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

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回到家不到一年,庄子的妻子就病死了。

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

惠于责问道:“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

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份、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意思。

她刚死时,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

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

”)3、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旷达超迈,看得很淡今天我们便来学习庄子关于相对论的文章。

四、正文赏析《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神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

是如何论述的呢?第一番问答:写景,黄河秋涨图-----河伯沾沾自喜-------自惭形秽------河伯开导,小大之辩,相对的(五帝:黄帝、颛顼(专旭)、帝喾(酷)、尧、舜)(三王:大禹、商汤、周武王)(把自己看得太大)怎样层层推进?第一层:说明人的认识必然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第二层,说明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与天地阴阳相比,大海也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海若也不敢自满。

第三层,进一步阐述世间万物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四海和天地碧、中原和四海比都是小的,人和万物比、人和九州比也都是小的第四层,从这方面看来,儒家所尊崇的五帝、三王、志士、仁人所从事的事业都是小的,并以为据,对伯夷、仲尼的“自多”(自满)进行嘲笑。

第二番问答:河伯陷入小不如大的新成见,海若从量、时、分、终始四个方面,说明小与大各有其不可穷尽的复杂性,小大都是相对的,其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小也许还有更小,大也许还有更大的事,所以不要看得太重,因此得出“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生而不悦,死而不祸”的旷达超迈的人生哲学。

小与大根本无法具体界定,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的,所以认为小不如大是不对的。

因为都是人为进行界定的。

(大小,贵贱等全是人为界定的,对宇宙来说是没有分别的)五、小结: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你赞同他的观点么?明确:这篇寓言,说明了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只有经过的别人的比较,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不足。

如果盲目骄傲自大,就难免会贻笑大方。

下述观点均可:人贵有自知之明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谦受益,满遭损自大源于无知知耻近乎勇克服主观性防止片面性六、简论《庄子》寓言的艺术特色1、善用寓言,这是《庄子》一书很重要的艺术特点。

庄子在其《寓言》篇中自叙其著述特点时就明言“寓言十九”,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亦指出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庄子》全书大小寓言共计二百多个,其短者或二十多字,其长者或千余字;有些篇目全部由寓言排比而成,有些篇目干脆通篇就是一个寓言。

如此大量采用寓言来传达自己的思想的即便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庄子》的寓言又是非常与众不同的。

先秦其他作家如孟子、韩非子等人亦可谓善用寓言的,但孟子多采用民间传说故事来加强自己的论辩,韩非多利用历史传说与典故以佐证自己的说理。

而《庄子》的寓言却大多“皆空语无事实”(司马迁语),为庄子本人所虚构而成,正如刘向所云,其“作人姓名使相与语,寄辞于其人”。

可以说,庄子是第一个自觉地运用虚构手法的作家。

《庄子》寓言的独特性,还在于它的“多义性”。

庄子在创造了如此大量、丰富多彩、变化多姿的艺术形式棗寓言之时,其寓意却是比较隐蔽、模糊的。

他在讲故事时,并没有明白、精确地点明他要说明的道理,而是靠那卓异的形象思维,通过故事自然流露出来。

这样,其寓言的寓意就变得多面、模糊,具有“形象大于思想”的特点。

一个寓言,需要读者再三体味,才能领悟其深层含义;或者同一寓言,不同的人读之会有不同的理解。

这种含蓄的“暗示”手法的运用,正与庄子“道”之玄虚空灵的精神实质相吻合。

这种寓言的背后,包藏的是无穷的万象,不尽的意蕴,让人能够捕捉一二却也难以全部领悟,因而也是增加它内涵的丰富和模糊的美。

可以说,庄子在创造这些寓言时,本身所运用的,就是一种直觉的形象思维,因而也要靠读者的智慧加上灵悟的直觉才能通彻明察。

所以单凭直接的、明白的逻辑理性,是无法全部理解体会到那种“神”和“道”的境界。

正因为如此,历来对庄子寓言的解释,众说纷纭。

2、逐层推进3、运用排比、反诘的修辞手法秋水翻译:秋天的雨水按季节及时上涨,众多大川小溪的水灌注黄河。

水流汹涌河面这样宽大,两岸与河中沙洲之间,分辨不清牛马。

于是河伯欣然自得,认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自己这里。

他顺着水流向东而去,到了北海边。

朝东面一望,看不见水的边际。

于是他才改变了自己得意的脸色,望着海洋对着海神叹息道:“俗话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不少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啊。

而且我曾听到有人认为孔子懂得的知识少,伯夷的节义不值得看重,起初我还不相信,现在我看到了您的水流浩瀚难以穷尽才明白,我如果不是来到您的家门前,那就危险了。

我将永远被有见识的人所耻笑。

”北海若说:“井中的青蛙不可能同它谈论大海的事,因为受到居住地方的局限。

夏天的虫子不可能同它谈论冰的事,因为受到时间季节局限。

孤陋寡闻的人不可能同他们谈论大道理的原因,是他们受到教育的束缚。

现在你从河中出来看到了大海,才明白你自己的浅陋。

这时才可以同你谈论大道理了。

//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河流都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但不会漫溢;海水从尾闾泄流出去,虽不断地永无停止地流但流不完。

春天、秋天都不会有变化,无论洪水、大旱也不会有感觉。

这大海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水流,简直不能用量器计算。

但是我未曾因此自满,自以为从天地那里接受形体并汲取阴阳二气。

我存在于天地之间,犹如小石小林在大山上一样;只存在被人小看的念头,又怎么会自满?//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之间,不是像蚁穴在巨大的冰泽里吗?计算一下中原在四海之内,不是像小米在大粮仓里一样吗?号称物类的数量说它有万类,人类只是占其中之一。

人类聚集于天下,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到达的地方,个人占其中的一员罢了。

把这—人与万物相比,不就像一根毫毛存在于一匹马身上吗?//凡五帝所运筹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虑的,贤人所劳碌的,全不过如此罢了。

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取得名声,孔子谈论以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就像你刚才对河水暴涨的自夸一样吗?”河神说:"这样,那么我把天地看作是最大把毫毛之末看作是最小,可以吗?"海神回答:"不可以。

万物的量是不可穷尽的,时间的推移是没有止境的,得与失的禀分没有不变的常规,事物的终结和起始也没有定因。

所以具有大智的人观察事物从不局限于一隅,因而体积小却不看作就是少,体积大却不看作就是多,这是因为知道事物的量是不可穷尽的;证验并明察古往今来的各种情况,因而寿命久远却不感到厌倦,生命只在近前却不会企求寿延,这是因为知道时间的推移是没有止境的;洞悉事物有盈有虚的规律,因而有所得却不欢欣喜悦,有所失也不悔恨忧愁,这是因为知道得与失的禀分是没有定规的;明了生与死之间犹如一条没有阻隔的平坦大道,因而生于世间不会倍加欢喜,死离人世不觉祸患加身,这是因为知道终了和起始是不会一成不变的。

算算人所懂得的知识,远远不如他所不知道的东西多,他生存的时间,也远远不如他不在人世的时间长;用极为有限的智慧去探究没有穷尽的境域,所以内心迷乱而必然不能有所得!由此看来,又怎么知道毫毛的末端就可以判定是最为细小的限度呢?又怎么知道天与地就可以看作是最大的境域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