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合集下载

欧洲共同体联合的原因

欧洲共同体联合的原因

欧洲共同体联合的原因一、背景介绍1.1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2 欧洲共同体的目标二、经济一体化的推动2.1 市场扩大和贸易便利化2.2 经济互补和资源共享2.3 跨国公司的崛起三、政治稳定与安全保障3.1 二战后的欧洲重建与统一3.2 避免战争的再次爆发3.3 增强欧洲在全球事务中的地位四、区域合作与互信加深4.1 社会文化共识的形成4.2 知识与文化交流的加强4.3 教育体系的互认与互动五、应对全球化的挑战5.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紧迫性5.2 欧洲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利益5.3 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六、结论6.1 欧洲共同体联合的意义与价值6.2 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一、背景介绍1.1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欧洲共同体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1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在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大规模战争,欧洲国家希望通过经济一体化来实现和平与繁荣。

随后,欧洲共同体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 EEC)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uropean Atomic Energy Community,EAEC)。

1.2 欧洲共同体的目标欧洲共同体的目标是通过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合作与集成,实现欧洲国家之间的和平与繁荣。

这一目标在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EU)成立后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强调和实践。

二、经济一体化的推动2.1 市场扩大和贸易便利化欧洲共同体联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扩大市场规模,促进贸易自由化。

通过消除内部贸易壁垒、建立共同市场和关税同盟,欧洲国家能够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实现经济的互补和合作发展。

同时,统一的市场规则和贸易便利化措施,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促进了商品和服务的流动性。

2.2 经济互补和资源共享欧洲各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特点各不相同,欧洲共同体联合使得各国可以进行经济互补,共同开展产业合作和资源共享。

2021-2022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八单元 33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八单元 33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Word版含答案

学案3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毁灭[课标要求] 1.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进展。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背景(1)二战使西欧丢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

(2)欧洲经济的恢复和进展,使彼此之间的联系日益亲热。

2.过程(1)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年,法、意、联邦德国等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3)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影响(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加。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加,西欧国家开头摆脱美国的把握。

(3)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进展。

[重点精讲]欧洲一体化开头的缘由是什么?(1)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2)二战后欧洲丢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优势地位,意识到必需联合。

(3)二战后西欧受到美国的把握和苏联的威逼。

(4)在经济进展中,西欧的联系日益亲热。

(5)法德两个宿敌和解,推动了欧洲的联合。

[深化探究]材料观看下面两幅漫画。

漫画一:创作于1951年漫画二:创作于1963年思考(1)漫画说明西欧与美国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这种变化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答案(1)西欧由在政治、经济上依靠美国,转变为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政治上力图摆脱美国把握,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经济的恢复和进展(1)缘由①二战后,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进一步消退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②1948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开头挂念日本恢复经济。

③朝鲜战斗爆发后,日本通过供应商品和劳务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

④日本政府依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进展战略。

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其实是一个联合的经济集团,它包括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西欧共同市场)和欧洲原子能联营,其中以欧洲经济共同体最为重要。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产物。

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美国与西欧国家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美国经济开始衰退,而西欧一些国家则由于利用“美援”和美资,引进先进技术,进行大规模经济重建工作,使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

西欧国家要求按照已经取得的经济实力取得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的相应地位,力求摆脱美国控制。

二次大战后,美国一直把西欧作为主要销售市场,西欧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后,理所当然要维护自己的市场。

因此,西欧国家为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扩大相互间的贸易,增强竞争能力,要求建立一个排他性经济集团。

同时,战后西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生产和资本得到高度集中,大垄断集团之间相互结合,彼此渗透,建立起一些跨国垄断组织。

它们要求各国资本、劳动力和技术互相流通,打破国界,扩大市场。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欧洲共同体得以建立。

1950年5月9日,当时的法国外长舒曼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倡议,主张将法国和前联邦德国的煤炭与钢铁工业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领导下,形成一个一体化国际组织,同时欢迎欧洲其它国家加入这个组织。

舒曼的倡议很快得到前联邦德国的响应。

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和意大利等国也纷纷表示愿意参加该组织的谈判。

1951年4月8日,六国外交部长在巴黎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联营。

巴黎条约于1952年7月25日生效,有效期50年。

按照条约的规定,“煤钢联营”是要建立六国煤钢共同市场,取消各种关税限制,调整各类煤、铁及钢的生产和销售。

煤钢联营建立后,欧洲煤钢联营各成员国认为还有必要在该联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更为完整和广泛的经济共同体,以巩固各成员国的经济地位,增强与美国等强国的抗衡能力。

2019-2020年《创新设计》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学案: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及答案

2019-2020年《创新设计》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学案: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及答案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指导意见学法指导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用图示法归纳战后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世界多极化的表现。

2.通过经济决定政治的道理理解欧共体、日本外交政策的变化。

知识点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背景(1)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西欧经济发展,要求从美国的阴影下走出来。

(3)当时欧洲任何一国都无法与美苏相比,只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

2.形成(1)1951年,法国等六国成立________。

(2)1958年,六国又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上述三组织合并为________,简称欧共体。

3.措施建立________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加强科技合作。

(1)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实力增强。

(2)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在政治上推行________的外交政策。

(3)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削弱,不得不调整对欧政策。

1.(判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根本原因是对抗苏联。

() 2.(判断)欧共体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简称。

()3.(思考)1958年的一位德国商人宣称:“无论是拿破仑的欧洲还是希特勒的欧洲,都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

”实质上他是意在说明什么?试答:知识点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1.背景(1)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________,日本政府采取追随美国的政策。

(2)战败后的日本,经济衰竭。

2.原因(1)美国对日本的扶植:减免________,提供________援助。

(2)战后初期________改革,铲除封建因素。

(3)重视科技与________。

(4)把发展________放在首位,利用国家政权发展经济。

3.成就:1956~1972年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资本主义世界________。

[专题总览]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由两极走向多极化

[专题总览]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由两极走向多极化

一、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1、雅尔塔体制形成,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关于雅尔塔体制:(1)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制。

(2)实质:美苏两国根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即美苏两分天下。

2、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表现:(1)西欧各国普遍衰落;(2)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科学技术水平居领先地位,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3)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是惟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3、根本原因:美苏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加剧。

----国家利益的冲突: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以这样的实力为基础,美国力图“领导世界”;苏联是惟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出于民族利己主义考虑,苏联极力在欧洲扩张自己的势力。

美国统治集团认为苏联已经成为其实现霸权主义野心的严重障碍。

二、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过程特别提示:(1)两极对峙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

(2)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局面的形成导致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3)冷战是指二战后(1947年—1991年)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即“相互遏制,但不诉诸武力”。

1、冷战的序幕: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1946年)(1)主要内容:主张英美结盟并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共同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2)影响: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实际上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

2、美国的冷战政策(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947年3月)①概念:1947年3月,杜鲁门提出的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称为杜鲁门主义。

②实质:是以反苏反共、维护美国安全为幌子,干涉各国内政,在全世界范围扩张,称霸世界。

③影响: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2)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的提出(1947年6月)①原因:A、战后初期,西欧普遍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B、工人运动高涨,西欧资本主义秩序受到严重威胁。

《欧洲联盟》教案3

《欧洲联盟》教案3

第10课欧洲联盟一、欧盟成立的原因1、相近的经济水平、国家性质、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为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提供了有利条件。

欧洲主要国家虽然规模不一,但工业化程度都很高,而且这些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比较密切。

政治制度上虽有差别,但就国体来说,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其实质都是为了保证资产阶级的利益。

他们的历史文化传统基本一致,都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明,都受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洗礼。

宗教信仰也大体类似,其主流宗教皆源于基督教,后来又陆续衍生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

他们的官方意识形态都提倡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人权、博爱、平等。

这些相近的经济政治因素和共同文化历史渊源、心理认同感等都有利于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2、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国际调节。

经济因素是促使战后欧洲联合的诸种合力中的最为主要的一股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工业国家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迅速发展,贸易、金融等经济领域日益国际化,跨国公司异军突起活跃在全球各个经济领域。

所有的这一切经济变化促使经济活动突破国界的限制,在更为广阔的区域内重新调整生产关系。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为国际调节提供了基础。

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随之加强,但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还远远落后于美、苏,只有打破西欧各国的经济壁垒,联合成为一个地区性组织,才能有效地在世界市场进行竞争,并在世界经济、政治中发挥作用。

4、战后国际形势与西欧地位的变化,促使西欧走向联合之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欧各国经济衰败,凭一国力量无法复兴。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欧洲与美国的力量对比发生巨大的转变,特别在经济方面受其牵制。

战后的形势让欧洲人明白——欧洲到了必须联合的时候。

5、战后初期美国的对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欧洲联合。

西欧通过“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在迅速恢复经济的同时加强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欧洲的联合。

6、苏联的影响。

第24课-欧洲一体化

第24课-欧洲一体化

3 / 6(4)欧洲经济一体化将对世界货币格局产生什么影响?【有效练习】1、欧洲共同体出现的因素包括()①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②战后国际形势及西欧国际地位的变化③生产力发展的迫切需要④共同的农业政策的实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2、60年代到90年代初欧洲的一体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其原因不包括()A、《罗马条约》的签署B、关税同盟的建成C、共同的农业政策的实施D、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和完善3、1967年西欧国家成立“欧洲共同体”,其主要目标是()A、促进各国国内政局趋向稳定B、保障自身安全,加快经济发展C、同美苏争夺世界霸主地位C、建立统一的欧洲经济政治联盟4、到1980年欧共体能成为超过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一大贸易集团,主要得益于()A、《罗马条约》的签署B、关税同盟的建成C、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D、统一的欧洲货币的制定及启用5、以下哪条不属于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内容()A、制定统一的农产品价格B、建立共同农业基金C、共同体内部农产品自由流通D、各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对农业进行不同的财政补贴6、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的标志是()A、1957年《罗马条约》签订B、1965年《布鲁塞尔条约》的签订C、欧洲联盟的成立D、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的问世欧元是当前欧州许多国家的新货币。

它的发行与流通,标志着在经济一体化方面迈出重要的一步,据此回答7—9题:7、欧元的发行者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即___________,其前身是_______A、煤钢共同体B、欧洲共同体C、欧洲经济共同体D、欧洲联盟8、以下有关欧元说法正确的是()①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的表现②2002年1月1日正式启动③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④有助于欧洲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9、欧元的问世和实施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增强了人们对欧洲统一的认同感B、进一步促进了欧洲的一体化建设C、国际货币金融格局发生重大变化D、促使欧洲的联合提上了历史日程24课BABBD C(DB)CDD C(1)趋势:组织规模逐渐扩大;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8.26欧洲共合体和不结盟运动简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8.26欧洲共合体和不结盟运动简介

欧洲共同体和不结盟运动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是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

二战后初期,西欧许多政治家和经济学家认为,为了恢复和发展西欧各国经济,增强与美国、苏联抗衡的能力,西欧必须从消除贸易壁垒和其他经济发展障碍开始,首先从经济上联合。

1950年5月,法国外长舒曼提出建立煤钢共同市场的“舒曼计划”。

1951年4月,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在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1952年7月生效。

1957年3月,上述六国又在罗马签订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条约,统称罗马条约。

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生效。

至此,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建立。

它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确保商品自由流通的关税同盟以及在经济的若干方面制定共同政策。

1965年4月,6国签署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所属机构进行统一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该条约于1967年7月生效,但三个组织仍各自存在,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有时以各自的名义活动。

1973年,爱尔兰、英国、丹麦正式加入欧共体,1981年,希腊加入。

1986年,西班牙、葡萄牙加入。

不结盟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万隆会议以来,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土崩瓦解。

新独立的国家面临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大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强权政治依然是国际关系的现实。

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民族经济,新独立的决心摆脱大国的控制,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政策,不结盟运动自此形成。

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发表联合声明,主张各国之间和平共处,坚持民族独立,反对加入东西方军事集团。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

会议通过了《不结盟国家的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宣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

不结盟运动不设总部,无常设机构,也无成文的章程。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课标阐释时空构建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89页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2)20世纪50年代,西欧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

(3)西欧任何一国都无法与美苏相比,只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

2.形成(1)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宣布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2)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3)1967年,上述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3.措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不断加强合作,建立了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

4.影响(1)经济上,大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2)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严重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1.背景(1)“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了单独占领,日本采取了追随美国的政策。

(2)战后的日本,国土荒芜,经济衰竭,民不聊生。

2.原因(1)美国对日本减免战争赔偿,向日本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

(2)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明治维新以来残存的封建因素。

(3)政府重视科技与教育。

(4)采取了制定经济计划等方式,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3.表现:1956—1972年呈现出高速发展局面,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4.影响(1)外交政策:日本改变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2)经济格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动摇了美国的霸权,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

(2)这些国家在国际上仍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成为美苏争霸的战场。

人教版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同步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同步试题(含答案)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程标准: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背景(1)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2)西欧国家在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联系日益密切。

2.过程(1)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2)后来,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3.作用(1)经济上: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政治上: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原因:①二战后,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②1948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

③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通过提供商品和劳务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

④日本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⑤日本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

(2)概况: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1)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获得独立。

(2)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3.政策非集团,不结盟。

4.主张(1)初期: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

(2)20世纪70年代开始,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行动纲领。

5.影响(1)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2)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第26课__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26课__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②美苏两国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2、20世纪下半期,由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向多极化趋势 转变 原因:①多股新兴力量的崛起,如欧共体的形成、 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中国振兴等。 ②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标志着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事 件是 ( B ) 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987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苏联,成为仅次于美
国的世界经济大国。
二、日本的迅速崛起
3、影响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
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
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非常激
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
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不结盟运动的概况 1、创始人 2、成立 铁托、尼赫鲁、纳赛尔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铁托
不结盟运动的标志
首届不结盟国家会议会场
不结盟运动的概况
1、创始人
2、成立
铁托、尼赫鲁、纳赛尔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3、原则 独立、自主、非集团、不结盟
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欧共体的形成
1、原因: 2、过程: 3、影响:⑴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目前欧盟总体面积扩大近74万平方公里,人口从约3.8亿增至约4.5亿, 整体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约5%,从现在的9万多亿美元增加到10万 多亿美元,经济总量与美国不相上下,欧盟的整体实力有所增强。
4、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虽然瓦解,但多极化 的世界格局也没有最终形成,直到今天,仍处 于向多极化演变的过程中。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学案:7.30 世界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学案:7.30 世界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答案

学案30世界多极化趋势[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进展。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背景(1)二战后,西欧战斗创伤严峻,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2)20世纪50年月,西欧各国的生产力得到了进展,要求从美国的阴影下走出来。

(3)当时欧洲任何一国都无法与美苏相比,只有走联合进展的道路。

2.形成3.措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加强合作,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

4.影响(1)经济:促进西欧各国经济的进展和实力的增加,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2)政治: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严峻减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深化探究]探究点1西欧走向联合材料假如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确定必要的……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需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气。

——《阿登纳回忆录》思考材料表明西欧走向联合的缘由是什么?答案美苏“冷战”开头后,西欧国家渐渐生疏到,必需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平安和获得进展。

探究点2西欧走向联合的影响材料一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GDP总额的比重国家或组织1955年1960年1965年1970年1974年美国36.2% 33.73% 31.27% 30.21% 24.36%欧共体17.54% 17.53% 18.68% 19.32% 20.12%(欧共体以1974年时的欧洲共同体九国作为一个整体)[易混易错]欧洲共同体不等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后者是前者的组成部分。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显示了多极化趋势的毁灭,但绝非是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重点精讲]西欧各国走向联合的缘由。

(1)根本缘由:经济进展的需要。

(2)现实因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丢失,要求转变战后初期受美国支配的局面。

(3)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生疏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障自身平安和进展。

外国法制史_第18章_欧盟法

外国法制史_第18章_欧盟法

13
第四节 欧洲联盟法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
欧洲联盟法律是一个开放 的、处于不断面。
14
一、欧洲联盟法自成体系
欧洲联盟法是一个既不同于国际法又不同于国内法,而是 具有自身独特特点、自成一类的法律体系。 国际法主要调整国与国之间的行为规范,而欧盟主要调整 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关系。 国际法上自然人不具备国际法主体资格,不能对国家提起 诉讼,而欧洲联盟法律是容许的,这说明二者有实质性的 差异。 欧洲联盟具有国内法的一些特征,如代表成员国参与一定 的国际间的条约与协定的签订、谈判,以特定国家的身份 参加国际间的组织与活动,但是它在相当程度上又必须依 赖于成员国的赞同,在一些方面并不能代表成员国做出决 定。
【引导案例】
“迪福里诉巴黎律师协会”一案
(资料来源:European Court Reports[M].(1977:765, C71/76),See: http://www.ena.lu/)
2
第一节 欧洲联盟法概述
一、欧洲一体化的思潮
中世纪的欧洲虽然四分五裂,但是却有共同的宗教信 仰、罗马法的基础、希腊的哲学精神,这些共同的因素 从未在历史上消失。 从中世纪后期开始,欧洲各国之间不断地爆发战争, 给欧洲、乃至全人类造成了沉重的灾难,不少欧洲人觉 得应该建立一个强大的欧洲,一些学者认为欧洲之间的 联合,无论对于经济的发展还是整个欧洲的安全都是非 常重要的。 资产阶级革命后,不少有识之士以古典哲学思潮为基 础,强调欧洲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的重要性, 试图建立一个邦联或联邦式的大欧洲,实现欧洲的永久 和平。 3
1.宪政原则:尊重保护公民的尊严、平等、自由与基本人权 2.宪政立法、实施与执行机构:欧洲联盟的主要机构
1) 欧洲议会(The European Parliament) 2) 欧盟理事会(Council of Ministers)与欧洲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 3) 欧盟委员会(The European Commission) 4) 欧盟法院(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

知识拓展:欧洲共同体建立的原因

知识拓展:欧洲共同体建立的原因

欧洲共同体建立的原因欧洲共同体旧称欧洲经济共同体,别名共同市场。

欧洲国家为促进欧洲经济联合而建立的经济组织。

欧洲经济共同体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其宗旨是促进法国和德国之间的持久和解,发展各成员国的经济,使之形成一个大的共同市场,试图建立西欧国家的政治联盟,缓和它们彼此间发动战争的恐惧心理。

自50年代起欧洲共同体所奉行的自由贸易政策在促进西欧贸易和经济繁荣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功。

欧洲经济共同体是根据一则《罗马条约》于1957年正式建立的,其宗旨是促进:①取消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②建立一个单一的对非成员国的商业政策;③最终协调成员国之间的运输系统、农业政策和一般经济政策;④取消私人和政府所采取的限制自由竞争的措施;⑤保证成员国之间劳动力、资本和工商企业家的流动性。

共同体最初的成员国有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意大利和西德。

英国(联合王国)、丹麦和爱尔兰于1973年加入,希腊于1981年加入,葡萄牙和西班牙于1986年加入。

以前的东德作为统一的德国的一部分于1990年被接纳加入。

1995年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参加了欧洲联盟,于是也加入了欧洲共同体。

1955年在西西里岛墨西拿会议上曾讨论过建立西欧共同市场的计划,最后于1957年3月签订条约,1958年1月1月欧洲经济共同体开始运作。

欧洲经济共同体有4个主要的机构:委员会、部长理事会、法院和欧洲议会;后2个机构还要处理欧洲共同体其他2个分支部门——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有关事务。

从一开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消除成员国对其他成员国出口所征收的关税和所实行的定额。

因此,1959年1月欧洲经济共同体便实行首次降低内部关税;这一举措证明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方面卓越有成效,以致到1968年7月所有共同体内部关税毕已取消。

在1958~1968年期间,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间的贸易额增至4倍。

同时,欧洲经济共同本已采用共同的外部关税,其所有成员国从非成员国进口货物时征收统一的关税。

世界多极化格局 (1)

世界多极化格局 (1)

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概念解析:所谓“极”,指的是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所谓“化”,是指一种发展趋势,并非指现实,表明在多极格局形成之前有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期(或叫转换期)。

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背景(1)二战后,西欧战争创伤严重,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2)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的生产力得到了发展,要求从美国的阴影下走出来。

(3)当时欧洲任何一国都无法与美苏相比,只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

[重点精讲]西欧各国走向联合的原因。

(1)根本原因:。

(2)现实因素:。

(3)外部因素:。

(4)思想渊源:。

2.形成(1)1951年。

(2)1958年。

(3)1967年。

[易混易错]欧洲共同体不等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后者是前者的组成部分。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显示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但绝非是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3.措施:。

4.影响(1)经济:。

(2)政治:。

[深化探究一]探究点1西欧走向联合材料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阿登纳回忆录》思考材料表明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探究点2西欧走向联合的影响材料一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GDP总额的比重(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

思考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材料二反映了欧共体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1.背景(1)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单独占领,日本追随美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古代史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二、古代希腊的人文思想和哲学家 三、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1.希腊文明的地理环境 2.雅典民主制的确立 ①平民和贵族的矛盾 ②梭伦改革 ③克里斯提尼改革 3.雅典民主制的全盛时期 4.对雅典民主制的评价
(二)古代希腊的人文思想和哲学家 1.人文思想的兴起 ①智者学派及其人文精神 ②苏格拉底的思想 2.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①柏拉图的政治活动 ②理念论和理想国 ③雅典学园 3.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①师从柏拉图 ②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③伦理思想、逻辑学
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的原则
有关国家整体需要和利益的权利由中 联邦政府 央政府行使(政治、经济、军事和外
交大权)
地方事务由各州行使权力(教育、 各州政府 公共卫生、商业组织、婚姻、地方
税等)
加强国家(中央政府)权力 突出分权与制衡 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立法
人民集 体享有
行政
君主享有
权力的 制约与平衡
第二单元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工场手工业时期)
一、英国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二、欧洲的启蒙运动 三、美国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 四、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英国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大宪章》和英国议会的起源 2.英国革命的背景 ①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新教教派——清教的兴起 ③国王和议会矛盾的激化 3.英国革命 ①英国革命的开始和内战 ②共和国和克伦威尔的统治 ③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 4.近代政治制度的创立 ①《权利法案》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②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③政党政治的滥觞
二、西方人文精神和近代思想的兴起 1.文艺复兴 ①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②文艺复兴的实质 ③意大利的文艺成就 ④文艺复兴的扩展 2.宗教改革 ①中世纪教会的强大势力 ②德意志宗教改革 ③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④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 ⑤宗教改革的意义
3.近代民主思想的兴起 ①中世纪的“君权神授”和专制思想 ②斯宾诺莎的民主思想
二、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 1.英国代议制民主的发展 ①1832年议会改革 ②宪章运动和普选权 2.美国两党制的形成 3.法国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 ①复辟王朝和七月王朝 ②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 ③第三共和国和制度的确立 4.德意志统一及其君主立宪制 ①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②德意志帝国的宪法和君主立宪制 ③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①平民和贵族矛盾的激化 ②十二铜表法 2.罗马法的发展和完善 3.罗马法体系的完成 4.罗马法的历史影响
世界近代史
第一单元 资本主义的兴起(萌芽阶段)
一、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活动 二、西方人文精神和近代思想的兴起
一、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的开辟 ①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②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③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早期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①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②荷兰的殖民扩张 ③英国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 ④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和影响
的国家元首,职责多 揽行政权力,统率海
数是礼仪性的
陆空三军
行政 机构
内阁:由议会下院多 政府:总统领导下,
数党组成,对议会负 独立于国会,受国会
责,受议会监督
的牵制
立法 下议院 权
国会
司法 上议院 权
法院(独立于国会)
政体 内阁制君主立宪制 总统制共和制
四、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①君主专制统治 ②启蒙思想的影响 ③三级会议的召开 2.法国大革命的进程 ①《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 ②吉伦特派当权和第一共和国 ③雅各宾派专政 3.拿破仑帝国的统治 ①拿破仑的崛起 ②雾月政变和第一帝国建立 ③《拿破仑法典》 ④拿破仑战争和波旁王朝复辟
第三单元 工业化和近代世界的变革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 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实践 四、俄国1861年改革 五、日本明治维新 六、第二次工业革命 七、近代科技与文化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1.工业革命的背景 2.工业革命的进程和特点 ①生产技术的革命 ②生产组织形式的革命 ③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3.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①世界市场形成的动机和条件 ②西方列强拓展世界市场的方式 ③世界市场的格局
伏尔泰:1.抨击天主教会
2.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 3.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孟德斯鸠:1.三权分立 权力制衡,成为
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2.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3.奠定了西方世界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卢梭:1.天赋人权 人民主权
2.社会契约和反抗暴君 3.不平等起源于私有制
康德:1.独立思考 理性判断
2.人是目的 不是手段
三、美国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 1.美国的独立 ①大陆会议的召开 ②独立战争的开始 ③《独立宣言》和美国的独立 2.1787年宪法和美国的民主政治建立 ①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 ②1787年的制宪会议 ③联邦制度的创立 ④三权分立的权力体系 ⑤人权问题 对美国宪法的评价 3.联邦政府的建立和运行 ①华盛顿领导的联邦政府 ②两党制的形成
法国的共和历程
孟德斯鸠
(1689--1755)
司法
独立
1787年宪法确立的权力结构
总统Βιβλιοθήκη 行政权国会立法权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最高法院
司法权
任命司法官员需参议院确认
美国政治权力的分立和制约
国家结构:联邦制
分权制衡
国家权力:三权分立
政党政治:两党制
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英国
美国
国家 元首
世袭的国王:象征性 选举产生的总统:总
二、欧洲的启蒙运动 1.启蒙运动的背景和实质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英国早期的启蒙思想 ③理性主义 2.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①伏尔泰 ②孟德斯鸠 ③卢梭 3.启蒙运动的扩展和影响 ①康德的思想 ②启蒙运动的意义
启蒙思想包括两大信条: 第一,相信在物质的宇宙中存在自然法 则,万物都受自然法则的支配,人类社会也 受其支配。自然法则反映在人的头脑中,便 是理性。理性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第二,相信人类过去充满了黑暗和愚昧, 而人类未来则是一片光明。人类的状况总是 逐步改善的。人类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 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