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血脂异常人群伴发高血糖的临床特点分析

合集下载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分析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分析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分析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高血糖和胰岛功能异常。

近年来,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压力。

本文将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分析进行探讨,旨在加强对这一复杂临床情况的认识与理解。

一、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易导致血管功能和血液流变异常。

这些异常因素使得血管壁容易受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糖尿病患者除了有较高的冠心病发生率外,还容易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并发症。

二、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1. 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这主要由于血糖异常导致的血管损伤和炎症反应。

临床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症状可能出现胸闷、胸痛、心绞痛等,心电图、心肌酶谱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结果也能进一步确诊。

2. 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合并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较高。

血糖水平异常引发的血管病变会影响脑部供血,导致脑出血或脑梗塞。

出现头痛、眩晕、肢体无力等症状时,应尽早进行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3. 心力衰竭:糖尿病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升高,这主要由于心肌病变和冠心病等因素所致。

患者可能会出现气促、乏力、水肿等症状,心功能评估和心脏超声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三、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策略针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既需要针对糖尿病本身进行控制,同时还需要考虑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以下是常用的治疗策略:1. 控制血糖:通过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注射,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减轻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2. 控制血压: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高血压,血压控制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尤为重要。

可以通过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来控制血压,如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等。

3. 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需要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宁波市某区体检人群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的调查分析

宁波市某区体检人群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的调查分析

23 从表 3 . 可见 , 高血脂、 高血糖在大于 5 岁以上 0 年龄 组 出现 显 著增 高 , 5 以下年 龄 组相 比有 非 与 0岁
维普资讯
Pe e t n a d T e m e t fCa do Cee a- s ua rv n o n i ral n o r i- rbrl Va c lrDi a e Au O 7. Vo s s e o2 O I 7. No4
表 2 不 同年龄 组 血 脂 、 糖 、 血 血尿 酸检 测 结 果 ( ±s )
注: <0 与 3 岁年龄组比较 ’ O 0 P< . 5
收稿 1期 :0 731 ; 回日期:XY--1 7 2O..0 修 1 2l/ 1 6 作 者简介 : 黄建平(96)男 , 16 -, 主治 医师 , 从事内科工作 。
随着社会变革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 现代 生 活方式 和饮食 结构 的改 变 , 城乡居 民血 脂 、 糖 、 使 血
血尿 酸代谢 紊 乱发病 率 逐 年 上 升 , 脑血 管 疾 病 、 心 痛 风 、 尿病 等 已成 为流 行最广 泛 的疾病 之一 。为 了解 糖 我 国华 东 沿海城 市血 脂 、 血糖 、 尿 酸 水平 及 异 常 情 血
5 岁 以下人群 , O 高尿酸血症在 4 岁 以上开始出现显著升高 。 J D
[ 关键 词] 甘油三酯 ; 总胆 固醇 ; 血糖 ; 血尿酸 ; 调查
中图分类号 : 19 R 8 R 0 ; 1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986 (0 70- 7.2 10.1X 20 )40 70 2
处理 , 用 分 析 、 性 相 关 检 验 和 t检 验 。 P< 采 线
00 . 5为有 显著 性差 异 。

北京石景山区社区不同糖代谢状态中老年人群临床特点分析

北京石景山区社区不同糖代谢状态中老年人群临床特点分析

北京石景山区社区不同糖代谢状态中老年人群临床特点分析发布时间:2021-10-27T06:05:25.95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5期作者:高美娟1 冯楠1 伍一鸣1 杨进2 谷良标2 杨坤2 陈新3王闻博1*[导读] 目的分析北京石景山区某社区中老年居民糖尿病前期人群和新发糖尿病人群的临床特征高美娟1 冯楠1 伍一鸣1 杨进2 谷良标2 杨坤2 陈新3王闻博1* 1.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内分泌科100041; 2.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100191; 3.北京市金顶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041【摘要】目的分析北京石景山区某社区中老年居民糖尿病前期人群和新发糖尿病人群的临床特征。

方法 2019年9月至12月对北京市石景山区金顶街社区常驻中老年居民进行筛查,空腹8小时以上后行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评估糖代谢状态,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腰围、臀围等,检测空腹血糖(FBG)、负荷后2 h血糖(2hBG)、血脂、尿酸(UA)等,并计算体质指数(BMI)。

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将人群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糖耐量异常组(IGT),空腹血糖受损组(IFG)和新发糖尿病组(DM)。

比较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的临床指标差异,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共有效入选508名受试者,IFG组男性占比最高(56%),年龄、BMI、腰围、臀围、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为四组人群之最,其中收缩压、腰围、臀围均较IGT组明显升高(P<0.05)。

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提示,IFG组人群UA和TC水平在四组人群中最高,其中IFG组和DM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NGT组;颈部动脉血管超声检查结果提示各组间颈动脉内膜增厚和内膜斑块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颈总动脉内膜增厚检出率IFG和DM组较IGT 组和NGT组稍高,左颈总动脉内膜斑块检出率DM组最高。

社区人群甘油三脂异常分析与对策

社区人群甘油三脂异常分析与对策

总共帅选 出 1 1 34位甘油三脂异常的 , 异常率 占总体检 人群 的 3 .6 0 %,其 中,按性别分 ,男性 87例 ,异常率 4 3 . 8 7 64 , 24 %(4 / 1 ) 女性 4 7例 , 常率 2 .%(6 /60 。 2 6 异 7 8 4 718 ) 按各个 年龄段分 类 ,9岁 以下的 4 3例 ,异常率 2 . % 2 3 10 7 ( 3/9 7 ,o _O 岁 的 3 3 例 , 异 常 率 3 . 4 319 )3 _ 4 8 1 %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 的提高 ,各种高脂含量食物也渐渐
采用 S S 1.0软件 , l PS0 按 0岁间隔划 分年龄组 , 组内 以 F检验进行分析 , 血脂异常率分布采用 x 2检验。甘油三脂异常是威胁心血管
疾病的因素之一 , 也别是针对老年人。 甘油三脂异常会跟跟 H L降 低 、 D D L L升 高 、 血 压 、 血 糖 结 伴 出现 , 高 高 以致 于 作
中 国 中 医药 咨 讯

21 0 0年 5月 上 第 2 卷 第9 期
Ma y 2 0 01
1 2・ 7
J un l f iaTrdt n l hn s dcn nomain o ra n a io a ie eMe iieI fr t o Ch i C o
Vo. 1 2
go pi ih rha s a.ti owi h i fsyea dde. eo er ̄ o sta a s hsi a h i, s e il h s e pe ru hg e nu u I st d t t erletl n itOn t es n h t u eti st tter ep cal toeo p o l s t 1 o h i f h c h y f

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血糖、血脂、血压异常状况分析

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血糖、血脂、血压异常状况分析

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血糖、血脂、血压异常状况分析作者:徐文娟余军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4年第15期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4.15.77摘要目的:探讨近2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的老年人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发生率,以采取预防及保健措施。

方法:2012年1月-2013年8月在社区中心健康体检的>65岁老年人4 960人,对其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高血脂1 476例(29.76%),男性>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80岁者(P65岁老年人进行体检,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Analysis of the abnormal status of the blood sugar,blood lipids,blood pressure if the over 65 years old people in communityXu Wenjuan,Yu JunDaduko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anzhihua City,Sichuan 610000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 hyperglycemia,dyslipidemia in recent 2 years which were examined in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the elderly,in order to take some measures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care.Methods:4960 people who were over 65 years old and did health examination in the community center from January 2012 to August 2013.W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ir health examination datas.Results:1476 cases with high blood cholesterol(29.76%),and the males are larger than the female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Key words Aged;Hypertension;Dyslipidemia;Hyperglycemia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7万居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体力活动的减少,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已逐年增加趋势。

重庆某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血脂、血糖水平分析

重庆某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血脂、血糖水平分析

续表4 5项指标多因素回归分析项目BSbWaldχ2νPOR总体OR的95%可信区间下限上限CRP1.0470.4535.35010.0212.8501.1736.925PCT1.3970.4519.59710.0024.0421.6709.781WBC-2.2570.43027.61910.5400.1050.0450.2433 讨 论败血症是一种由单种细菌或复数菌引起的全身感染性疾病,可导致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常常危及生命[8]。

对于败血症细菌的鉴定,临床多采用全自动细菌培养仪进行,耗时长,易延误诊断,且敏感度低,无法检测厌氧菌或流感嗜血杆菌等苛养菌,临床意义不大。

早期诊断及治疗败血症,可降低患者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但对于传统诊断败血症的指标,如体温、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RP等都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9]。

临床上诊断败血症的金标准是血培养,但是较为费时,需24~48h,且灵敏度较低[10],近年来发现的血清PCT,对败血症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败血症。

PCT是对感染的炎性反应具有放大效应的继发介质。

本研究以疑诊为局部感染或疑有系统性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2组,2次及2次以上血培养结果为阳性的患者为感染组,2次及2次以上血培养结果为阴性的患者为非感染组,以血培养的结果为金标准评价PCT的诊断意义,通过χ2检验,2组患者不同PCT水平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83、P=0.000)。

即PCT浓度升高与血培养结果密切相关,说明可用PCT水平对败血症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

统计结果还提示在PCT<0.5ng/mL,诊断的漏诊率为6.7%,在PCT>10.0ng/mL时诊断的误诊率最低,仅4.4%。

通过ROC曲线的描述比较,PCT的AUC大小与CRP、WBC、Neu%、Lym%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UC大小由大到小依次为PCT、CRP、WBC、Neu%、Lym%,PCT的诊断准确度最高。

高血脂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高血脂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高血脂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高血脂,也被称为血脂异常,是指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或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的疾病。

本文将对高血脂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揭示其普遍性和相关因素。

一、患病人群范围高血脂是一种被广泛关注的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都有高发的趋势。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目前全球有超过20%的成年人患有高血脂。

值得注意的是,高血脂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

此外,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也存在差异,男性相对更容易患上高血脂。

二、危险因素高血脂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其中,生活方式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

不健康的饮食、缺乏体育锻炼和烟草使用都可能导致高血脂的发生。

此外,遗传因素也在高血脂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一个人家族中有高血脂病史,那么他自身患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其他一些疾病,如糖尿病、肥胖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也与高血脂有密切关联。

三、高血脂与心血管疾病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高血脂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要比正常人群高出数倍。

特别是LDL-C的水平升高,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和中风等严重疾病的发生。

因此,高血脂的控制对于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四、高血脂的预防和治疗预防和治疗高血脂需要实施综合的措施。

首先,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对防治高血脂至关重要。

合理饮食,低脂低盐,多摄入蔬果和全谷食物,限制饮酒和烟草的使用,加强体育锻炼等都是控制高血脂的有效方法。

其次,对于高风险人群,药物治疗是必要的。

常用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和降血脂药等,能够有效地降低LDL-C和TG的水平,并提高HDL-C的水平。

总结高血脂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流行病学特征有其自身的特点。

了解高血脂的普遍性和相关因素对于预防和控制高血脂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加强健康教育和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高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69例老年人血脂\血糖检测结果分析

569例老年人血脂\血糖检测结果分析

569例老年人血脂\血糖检测结果分析目的:了解老年人血脂、血糖及相关情况,指导老年人合理膳食,更多地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

方法:我院所辖社区569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测量其身高、体重、血压,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BG),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测定结果发现,61.86%的老年人存在血脂异常;19.51%的老年人血糖异常;30.40%的老年人血压升高;肥胖也存在相当高比例,占59.23%。

各项指标女性均高于男性。

结论:血脂、血糖、血压及肥胖的异常占相当比例,应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标签:老年人;血糖;血脂;血压;肥胖近年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膳食结构的改变,高动物脂肪和高热量食物的增加,引起人体血脂、血糖水平的增高和脂质代谢紊乱,常伴有高血糖、高血脂现象,易引起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基础[1]。

而肥胖者更容易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尤其是我国老龄化程度呈上升趋势,所以老年人健康状况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笔者将2009年12月~2010年1月来我院体检的本社区569例60岁以上老年人的各项指标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12月~2010年1月来我院集体体检的569例60岁以上老年人,男248例,女321例,年龄60~81岁,平均68.2岁。

1.2实验方法1.2.1 分离标本体检者均清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5 ml于普通玻璃试管,1 h 内分离血清备用。

1.2.2 仪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2.3 试剂均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标准品及质控品均使用与试剂配套产品。

1.2.4 方法血清胆固醇(TC)采用CHOD-PAP酶法、甘油三酯(TG)采用GPO-PAP酶法、血糖(B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由专人负责检验,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在标本采集4 h内完成测定。

1.3 判断标准1.3.1 测量血压每位受检对象均测量坐位血压3次,取3次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为调查所得值。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8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80例临床分析

素具 有 促进 脂 蛋 白分解 的作 用 , 当胰 岛 素分 泌 不足 或体 内产生 胰 岛 素抵 抗 时 ,患 者血 液 中的 甘 油 三 酯 、 低密 度 惜 蛋 白 、 极 低 密
范 围就 会对 人体 产 生不 利影 响 , 如造 成 血 管( 主要 是 中 、小 动脉 ) 损 伤 、 动脉 粥样 硬 化 , 血管 腔 变 窄 , 会出 现相 应 器 官 的血 管 使 就
诊 断标 准 确 诊 , 人院前 血 脂血 糖均 有 明显 异 常 。其 中 l 糖 尿病 型
患 者 6例 , 型 尿病 患者 7 例 。3 2 4 0岁以 下 8 ,O岁以 上 7 例 3 2例 。病 程 1 年以 内 4例 , ~5 2 1 年 4例 , ~1 5 0年 3 2例Hale Waihona Puke 。 0 以上 2 例 。 l年 0
除控制 高血 糖至理想水平 外, 纠正血脂代谢异常 对防治糖尿病 的并 发症尤其是大血 管合 并症是 非常重要的 。 I 关键词 l糖尿 病 高脂血 症
【 中图分类号 】R 4
【 文献标 识码 lA
I 文章编 号 】 1 7 — 7 2 o )2b一0 3 0 4 0 4 ( o 8 1 () 1 - 1 6 2 7
1 2 检 测方法 .
了器官 功能 减 退和 衰 竭 。据 有关 资料 统 计 , 有高 脂血 症 的糖 尿 病
患 者 , 冠心 病 发病 率 比无 高 脂血 症糖 尿病 患 者高 3倍 。糖 尿病 其
性 肾病 的 发生 约 占糖 尿病 患 者总 数 的一 半 。 所以 , 尿病伴 发 高 糖
着 血 糖 的高 低 , 还 是我 们 身 体 内其 他 两大 类 物 质 : 它 脂肪 和 蛋 白 质代 谢 的主 要调 控 因素 。 所 以在 糖 果病 患者 中 , 由于 胰 岛素 的生 物 调 节 作 用 发生 障 碍 , 伴有 脂 质 代谢 的 紊乱 , 现 脂 质代 谢 异 常 出 常, 俗称 “ 血 脂 ” 高 。高 脂血 症 是 指 人 体血 液 中 的脂 类 物 质总量 或 其中 部分 高 出正 常范 围。血 脂 是 人体 的 必需 营 养物 质 , 要 功 主 能 是提 供热 量 和 构 筑 人 体细 胞 组 织 。但 是 当 脂 类物 质超 出正 常

高血脂患者血脂异常波动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

高血脂患者血脂异常波动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

高血脂患者血脂异常波动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高血脂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与糖尿病并发症具有紧密的关联。

本文将从血脂异常波动与糖尿病发生、进展及治疗等方面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血脂异常波动与糖尿病的发生1. 高血脂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高血脂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异常,这对于糖尿病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高血脂可以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降低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胰岛素抵抗。

同时,高血脂还会诱发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或相对不足。

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促进糖尿病的发展。

2. 血脂异常波动与糖尿病的发展血脂异常波动会导致糖尿病的发展和进展。

一方面,高血脂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了微循环的正常运行,导致胰岛素输送至组织受阻,进而加重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损伤。

另一方面,高血脂对血管壁造成损害,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加剧了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的程度。

二、血脂异常波动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1. 血脂异常波动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高血脂和糖尿病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血脂异常波动使血管内胆固醇水平升高,易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而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血小板聚集增多,进一步加重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因此,高血脂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人群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更高。

2. 血脂异常波动与糖尿病肾脏并发症高血脂和糖尿病均可引起肾脏损伤,二者合并时的损害更为严重。

血脂异常波动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加速了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同时,高血脂还可进一步增加肾脏的氧自由基产生,损害肾小管和间质,加剧了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三、血脂异常波动与糖尿病的治疗1. 药物治疗对于高血脂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治疗,药物的选择十分重要。

常用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等,通过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减轻血管壁的损伤,从而改善血脂异常波动和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2. 饮食控制合理的饮食控制对于高血脂患者合并糖尿病至关重要。

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血糖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血糖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血糖血脂检测结果分析作者:董莹来源:《中外医疗》2015年第32期[摘要] 目的分析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血糖血脂的检测结果。

方法整群选取2015年3月1日—5月31日来该院进行体检的社区老年人143例,将其检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其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检出率。

结果 71~84岁组GLU、TC、TG 水平异常的检出率均比60~70岁组高,两组数据GLU、TC、TG检出率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GLU、TC、TG的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升高,与性别无关。

定期对社区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能够及时掌握老人的身体状况,发现和预防疾病,从而保障社区老人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 社区老年人;血糖;血脂[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11(b)-0179-02[Abstracts]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blood glucose and blood lipid test result of the community elderly people who are over 60 year's old. Methods 143 community elderly people who underwent healthy examination in this hospital from March, 1 2015 to May, 31 2015 were included and their detection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detection rate of GLU, TC, TG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s of abnormal GLU,TC and TG were all higher in patients aged between 71~84 than those aged between 60~70,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an be found in detection rate of GLU, TC, TG between male patients and female patients (P>0.05).Conclusion The level of GLU, TC and TG increases with age, but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gender. We should check the body of community elderly people regularly and grasp their physical condition timely so as to find and prevent disease and keep them healthy.[Key words] Community elderly people;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导致我国血糖血脂水平超标的人群大大增加,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广州市石牌社区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异常患病状况的变迁

广州市石牌社区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异常患病状况的变迁

广州市石牌社区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异常患病状况的变迁林硕;傅静奕;曾龙驿;曾春平;鲁红云;邓洪容;张燕华;江柏泉;余秋琼;蔡梦茵【期刊名称】《广东医学》【年(卷),期】2010(31)11【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石牌社区60岁以上人群代谢异常患病现状及近五年来的变化,为制定心血管疾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07年广州石牌社区60岁以上人群(766人)进行代谢异常患病状况(高血糖、血脂异常、高血压)的调查,并与2002年在该社区进行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该社区60岁以上人群2007年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60.4%(标化率60.4%),18.4%(标化率18.4%),75.1%(标化率75.1%),2002年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53.2%(标化率49.6%),20.0%(标化率20.0%),76.0%(标化率76.1%),其中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市石牌社区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患病状况严峻,与2002年比较,高血压患病率有上升趋势,高血糖、血脂异常患病率无明显变化.【总页数】2页(P1462-1463)【作者】林硕;傅静奕;曾龙驿;曾春平;鲁红云;邓洪容;张燕华;江柏泉;余秋琼;蔡梦茵【作者单位】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广州,510080;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广州,510080;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广州,510080;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广州,510080;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广州,510080;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广州,510080;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广州,510080;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广州,510080;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广州,510080;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南阳市中老年社区居民高血压、血脂异常患病状况 [J], 龚艳霞;王晓燕2.广州市石牌社区55岁以上成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状况调查 [J], 曾春平;曾龙驿;穆攀伟;陈燕铭;张国超;江柏泉3.我国东部经济欠发达地区60岁以上社区人群糖尿病及高血压的患病现状调查[J], 姜聪;赵苗苗;郑永韬;胡永佳;胡文;李觉4."城中村"石牌社区5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及代谢控制状况 [J], 林硕;胡丽;李晓峰;陈燕铭;何圣清;任琢琢;唐喜香;丘雅维;曾龙驿5.广州市石牌社区55岁以上人群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状况的10年变迁 [J], 朱碧连; 林硕; 穆攀伟; 陈燕铭; 曾龙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脂异常高危人群标准

血脂异常高危人群标准

血脂异常高危人群标准血脂异常是指人体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异常升高或者异常下降的情况。

当血脂异常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对于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至关重要。

下面是血脂异常高危人群的标准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1. 肥胖人群:肥胖是血脂异常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特别是中心性肥胖(腹部肥胖)。

体质指数(BMI)是评估肥胖程度的常用指标。

参考内容:- BMI计算公式:BMI = 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BMI≥25kg/m² 定义为超重,BMI≥30kg/m²定义为肥胖。

- 对于中心性肥胖,腰围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

- 女性腰围≥80cm,男性腰围≥90cm 可定义为中心性肥胖。

2. 家族遗传史:血脂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遗传倾向,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更容易患上血脂异常。

参考内容:- 起始波动的家族性高血脂症:脂蛋白(a)和/或β脂蛋白异常,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 不起始波动的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3突变、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受体突变。

3. 高血压人群:高血压患者更容易伴发血脂异常,两者之间具有相互影响关系。

参考内容:-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 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共同危险因素:缺乏体力活动,高盐饮食,高胆固醇饮食等。

4. 糖尿病人群:糖尿病患者易伴发血脂异常,高血糖可影响血脂代谢。

参考内容:- 糖尿病的判断: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 ,或者2小时血糖随机值≥200mg/dL(11.1mmol/L)。

- 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的共同危险因素:肥胖,高血压,缺乏体力活动等。

5. 吸烟人群:吸烟会导致血脂异常,并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参考内容:- 吸烟过程中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烟碱等可引起脂类代谢的异常,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 吸烟可以降低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

高血脂症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及治疗路径

高血脂症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及治疗路径

高血脂症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及治疗路径高血脂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液中脂质(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水平异常升高。

高血脂症不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还可能对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典型病例的分析,探讨高血脂症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以及治疗路径。

一、病例介绍病例一:_____,男性,45 岁,公司经理。

因“头晕、乏力 1 个月”就诊。

患者平素工作压力大,应酬多,饮食不规律,喜食油腻食物。

体检发现血压 140/90 mmHg,体重 85 kg,身高 175 cm,BMI 277kg/m²。

实验室检查:总胆固醇(TC)78 mmol/L,甘油三酯(TG)35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52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 mmol/L。

病例二:_____,女性,58 岁,退休教师。

因“胸闷、心悸 2 周”入院。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10 年,长期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

近2 周来出现胸闷、心悸症状,活动后加重。

体检:血压 150/95 mmHg,体重 70 kg,身高 160 cm,BMI 273 kg/m²。

实验室检查:TC 65mmol/L,TG 28 mmol/L,LDLC 40 mmol/L,HDLC 11 mmol/L。

病例三:_____,男性,32 岁,程序员。

因“体检发现血脂异常 1 年”就诊。

患者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经常熬夜。

体检:血压 130/80 mmHg,体重 90 kg,身高 180 cm,BMI 278 kg/m²。

实验室检查:TC60 mmol/L,TG 25 mmol/L,LDLC 38 mmol/L,HDLC 10 mmol/L。

二、临床特点分析(一)症状表现高血脂症患者的症状往往不明显,多数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乏力、胸闷、心悸等非特异性症状,严重的高血脂症还可能导致黄色瘤、早发性角膜环等体征。

北京市朝阳区某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血糖血脂体检结果分析

北京市朝阳区某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血糖血脂体检结果分析

北京市朝阳区某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血糖血脂体检结果分析赵云娜;刘宝新;科晶晶【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年(卷),期】2024(28)10【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朝阳区某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血糖、血脂体检结果,为基层社区慢性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朝阳区某社区2021年1—12月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的血糖、血脂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的老年人血糖、血脂指标之间的差异,比较不同性别体检者的血糖、血脂检出异常率。

结果2393名社区老年人中,有2372名老年人参与检测血糖血脂指标,检测率达99.12%。

男性体检者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明显低于女性体检者,男性体检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明显高于女性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体检者的HDL-C、TG、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75岁、76~85岁体检者的FBG、TC水平明显高于>85岁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的FBG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的TC、TG异常率明显低于女性,男性的HDL-C、LDL-C异常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北京市朝阳区某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女性的血脂水平普遍较高,且年龄越大,老年人的血糖、血脂水平更平稳。

应加强对血糖、血脂异常高危人群的健康宣教,预防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社区老年群体血压、血脂及血糖相关指标现况调查

社区老年群体血压、血脂及血糖相关指标现况调查

社区老年群体血压、血脂及血糖相关指标现况调查徐丹【摘要】目的:调查沈阳市社区老年群体血压、血脂及血糖相关指标异常现况。

方法选择在沈阳市大东区某社区常住老年人口159例,入选对象接受了血压、血脂及血糖相关指标检测,并与居住在相同社区非老年人口(18~59岁,对照组)比较。

结果社区老年人口中高血压病81例(50.94%)、高血脂症75例(47.17%)、糖尿病51例(29.13%)及同时合并3项指标异常例数(46例,18.9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沈阳市社区老年群体血压、血脂及血糖相关指标异常例数明显增加,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治疗很有必要。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保健医学》【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1页(P71-71)【关键词】社区;老年;血压;血脂;血糖【作者】徐丹【作者单位】沈阳市德济医院心血管内科 110043【正文语种】中文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是我国老年人群最常见疾病,这些都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危险因素,它们之间还有聚集性,常常合并在一起,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寿命构成威胁。

因此,了解国内各大城市社区老年群体血压、血脂及血糖相关指标异常现况,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干预计划较为重要。

我们新近分析了参加我院体检的沈阳市大东区某社区常住老年人口血压、血脂及血糖相关指标异常数据,并与同一社区的非老年人口(对照组)比较,现报道如下。

1.1 材料选择沈阳市大东区某社区常住老年人口近年体检资料数据,纳入条件:①年龄≥60岁。

②在沈阳市大东区某小区居住≥5年。

本项调查入选159例老年人口,男性94例,女性65例。

对照组选择居住在相同社区成年人口(18~59岁),该组入选171例,男性99例,女性72例,两组入选对象性别分布接近。

1.2 方法1.2.1 血压、血脂及血糖异常标准:血压、血脂及血糖异常标准均按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内相关学术组织制定的标准判定。

①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社区个性化营养干预的效果评价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社区个性化营养干预的效果评价

文章编号:WHR202004126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社区个性化营养干预的效果评价秦乐 赵阳 蒋雪松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五龙街道新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摘 要】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社区个性化营养干预的效果评价。

方法:选取本院74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开展研究,标本纳入时间为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

分别实行常规饮食干预和个性化营养干预,对比护理成效。

结果:观察组的不良生活行为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且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相对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犘<0.05);与参照组空腹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指标、餐后2h血糖指标、甘油三酯指标和总胆固醇指标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低(犘<0.05)。

结论:在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所进行护理中,社区个性化营养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和不良生活行为,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高脂血症;社区个性化营养干预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人们不良饮食习惯的形成,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并且相关研究表示,在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常见于老年人群[1]。

如果患者的血糖以及血脂长时间处在较高水平,则很容易产生心绞痛、脑梗死以及心肌梗死等各种并发症。

另外,对于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来说,其冠心病的产生风险相对较高,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研究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社区个性化营养干预的效果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74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开展研究,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

参照组男、女患者各19例和18例;平均年龄为(63.25±5.14)岁,观察组男、女患者各20例和17例;平均年龄为(63.26±5.07)岁。

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血糖、血脂、血压异常状况分析

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血糖、血脂、血压异常状况分析

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血糖、血脂、血压异常状况分

徐文娟;余军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4(000)015
【摘要】目的:探讨近2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的老年人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发生率,以采取预防及保健措施。

方法:2012年1月-2013年8月在社区中心健康体检的>65岁老年人4960人,对其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高血脂1476例(29.76%),男性>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79岁者33.54%,明显高于65~69岁者及>80岁者(P<0.05)。

高血脂人数明显高于高血压、高血糖的人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定期对>65岁老年人进行体检,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极为重要的。

【总页数】2页(P124-124,126)
【作者】徐文娟;余军
【作者单位】610000四川攀枝花大渡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10000四川攀枝花大渡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社区65岁以上健康体检血糖、血脂、血压异常状况分析 [J], 张玲
2.广州市石牌社区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异常患病状况的变迁 [J],
林硕;傅静奕;曾龙驿;曾春平;鲁红云;邓洪容;张燕华;江柏泉;余秋琼;蔡梦茵
3.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健康体检血脂、血糖结果分析 [J], 孙秀梅;康克
4.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状况调查 [J], 金颖
5.健康体检人群体质指数(BMI)、血压、血脂及血糖的异常状况分析 [J], 杜秀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昆山市千灯镇石浦社区老年体检人群的血脂、血糖和血压水平的调查分析

昆山市千灯镇石浦社区老年体检人群的血脂、血糖和血压水平的调查分析

昆山市千灯镇石浦社区老年体检人群的血脂、血糖和血压水平的调查分析摘要】目的研究本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为社区医疗干预、预防保健提供依据。

方法检测本社区老年体检人群的血脂(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血糖和血压水平,并根据年龄分为三组“60~65岁”、“65~70岁”和“70岁以上”,分析三组以上指标的总体及不同性别(男性和女性)的异常检出率。

结果“60~65岁”、“65~70岁”和“70岁以上”的“TC>5.2mmol/L”、“TG>1.7 mmol/L”、“FBG >7.0mmol/L”和血压增高分别为33.40%、28.74%、23.65%和57.05%,36.95%、29.78%、25.00%和58.67%,37.72%、32.88%、28.45%和60.80%,呈升高趋势;与“60~65岁”相比,男性呈增长趋势,女性呈降低趋势,“70岁以上”的升高幅度分别为7.65%、1.26%、4.45%和3.55%。

结论本社区体检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血脂、血糖和血压异常率升高,男性更显著,应加强对社区老年人的健康干预。

【关键词】老年体检者血脂血糖血压Ship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Qiandeng, Kunshan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健康意识的提高,目前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增多。

早期预测机体异常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健康体检是简单可行的方法,不仅可发现疾病,而且可消除隐患[1]。

本研究对本社区老年体检者不同年龄段的血糖、血脂和血压水平进行分析,研究以上指标异常率的变化趋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人群为昆山市千灯镇石浦社区的老年体检者,年龄均为60岁以上,总计2896人,其中男性1620人,女性1268人;60~65岁者943位,其中男性532例,女性411例;65~70岁者1004位,其中男性568例,女性436例;70岁以上者949位,其中男性528例,女性421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血脂异常人群伴发高血糖的临床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社区血脂异常人群伴发高血糖的临床特点。

方法:抽取本社区在2010~2012年健康体检人员中的850例血脂边缘异常及异常人群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并选取社区980例血脂正常人群作为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社区980例血脂正常人群中,有65例伴发高血糖,其中,32例糖调节受损,占3.27%;33例糖尿病,占3.37%。

社区850例血脂边缘异常及异常人群中,62例糖调节受损,占7.29%;76例糖尿病,占8.94%;高于血脂正常人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血管疾病可通过筛查血脂紊乱和糖耐量状态来实现尽早诊断和治疗,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脂异常;高血糖;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605—01
在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通常是由血脂紊乱、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引起的,并可能逐步发展为心脑血管疾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据有关资料证实,血脂异常往往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1]。

为此,本研究主要结合社区血脂异常人群伴高血糖的临床特点进行讨论,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临床资料
抽取本社区在2010~2012年健康体检人员中的850例血脂边缘
异常及异常人群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

其中,男性438例,女性412例;年龄在43~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4±2.1)岁。

并选取社区980例血脂正常人群作为对比。

全组患者均经过相关的血脂异常标准和高血糖诊断标准,确诊为血脂边缘异常及异常人群。

结合回顾性分析和统计学分析进行研究。

1.1.2 诊断标准
血脂异常标准:tc≥6.22mmol/l、ldl-c≥4.14mmol/l、tg≥
2.26mmol/l、hdl-c<1.04mmol/l,有一项及以上者。

血脂边缘异常及异常标准:tc≥5.18mmol/l、ldl-c≥
3.37mmol/l、tg≥1.70mmol/l、hdl-c<1.04mmol/l,有一项及以上者。

1.2 方法
全组均经过葡萄糖氧化酶法等检查,主要用于测定患者的血浆葡萄糖。

在此基础上,用酶比色法、甘油磷酸氧化酶法和终点比色法分别对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测定,并计算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公式为:ldl-c=tc-(tg×0.2+hdl-c)(当tg≤8.0mmol/l)。

回顾性分析并整理全组临床治疗资料,并与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协助研究、总结血脂异常人群伴发高血糖的临床特点。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数材料采用x?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研究,本社区850例血脂边缘异常及异常人群和980例血脂正常人群当中,血脂正常人群有65例伴发高血糖,包括32例糖调节受损(3.27%)和33例糖尿病(3.37%)。

而血脂边缘异常及异常人群中,有62例糖调节受损(7.29%)和76例糖尿病(8.94%);高于血脂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脂边缘异常及异常人群具体的高血糖伴发频率情况如表1所示。

3 讨论
在当前,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导致血脂异常及高血糖发病率呈现出逐年明显上升的趋势[3]。

据有关资料证实,因糖代谢异常(单纯糖耐量、糖尿病)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

在本组研究中,社区血脂边缘异常及异常人群的糖调节受损、糖尿病有65例,占16.2%,明显高于血脂正常人群(65例,占6.6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脂边缘异常及异常人群在心脑血管方面危险性明显较高。

社区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工作中,需要对血脂紊乱、糖耐量情况等予以重视。

通过定期评估混合性血脂异常人群的糖代谢情况,尤其是高tc/ldl-c合并高tg及低hdl-c个体的糖代谢情况,并定期测定其餐后血糖情况,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可能性。

同时,应给予社区人群饮食、运动及健康教育等指导,宣传有关的疾病知识、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

经本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可通过筛查血脂紊乱和糖耐量状态来实现尽早诊断和治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文军.社区血脂异常人群伴发高血糖的临床特点[j].吉林医学,2011,05,(11):289-290.
[2] 齐科,研黄慧,吕泽平,万钢,胡才友,刘红等.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的关联研究社区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前瞻性研究系列之十一[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10,(01):78-79.
[3] 陈灏珠.我国人群血脂水平现状和高脂血症的治疗[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09,(23):17-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