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垃圾填埋场及封场生态修复技术方案
垃圾填埋生态修复施工方案
垃圾填埋生态修复施工方案1. 概述垃圾填埋场是一种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但长期以来,垃圾填埋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修复并改善垃圾填埋场的生态环境,实施垃圾填埋生态修复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综合的垃圾填埋生态修复施工方案,旨在恢复填埋场的生态平衡,并加强环境保护。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 环境评估进行垃圾填埋生态修复施工前,必须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
这包括填埋场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状况、植被状况、气象条件等。
通过环境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填埋场的现状,为后续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2 施工方案设计根据环境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包括土壤修复、植被恢复、地下水治理等内容。
确保施工方案科学、可行,并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3. 施工过程垃圾填埋生态修复的施工过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3.1 土壤修复垃圾填埋场土壤通常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有毒物质。
为了修复土壤,必须先进行土壤改良和污染物的分解。
常用的修复方法包括堆肥处理、生物降解、土壤氧化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降低土壤中有毒物质的含量,并改善土壤的质地和肥力。
3.2 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垃圾填埋生态修复的关键步骤。
通过种植不同的植物,可以改善填埋场的生态环境,并提供生态系统服务。
在选择植物时,需要考虑其适应性、耐盐碱性和抗污染能力等因素。
常用的菜地植物、草坪草和造林树种等都可以用于填埋场的植被恢复。
3.3 地下水治理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往往会受到严重的污染。
为了修复地下水,可以采用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化学修复等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地下水的监测,以确保修复效果的达到预期。
4. 监测和评估在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周期性的监测和评估,以评估修复效果的好坏。
监测内容包括土壤质地、植被覆盖度、地下水质量等指标。
根据监测结果,可以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5. 结论垃圾填埋生态修复施工方案旨在恢复和改善填埋场的生态环境。
填埋场修复治理方案
填埋场修复治理方案1. 概述填埋场是一种常见的废物处理方式,但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
为了解决填埋场的问题,制定填埋场修复治理方案是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填埋场修复治理方案,以减轻环境污染并提高填埋场周边地区的居民生活质量。
2. 修复目标填埋场修复治理的目标是降低填埋场对环境和健康的负面影响。
具体而言,修复目标包括:•降低填埋场渗滤液的污染物浓度;•防止渗漏和挥发的有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提高周边地下水的水质;•降低填埋场气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确保填埋场周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 修复措施为了实现填埋场修复治理的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修复措施。
3.1 垃圾分类和减量垃圾分类和减量是解决填埋场问题的首要步骤。
通过强制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和减少不可降解垃圾的产生量,可以减少填埋场的负荷,延长其寿命,并降低渗滤液和有害气体生成的量。
3.2 渗滤液处理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为了降低渗滤液的污染物浓度,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处理:•建立渗滤液收集系统,合理收集并集中处理渗滤液;•采用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的方法,降解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运用膜过滤和离子交换等技术,去除渗滤液中的悬浮物和离子。
3.3 有害气体控制填埋场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带来风险。
为了控制和减少有害气体的释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安装和维护适当的有害气体收集系统,将有害气体收集到处理设备中;•运用活性炭吸附和生物滤床等技术,去除有害气体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执行控制措施,如覆盖填埋区域以减少有害气体扩散;•加强排放监测,确保符合环保标准。
3.4 地下水保护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是一个关键问题。
为了保护和提高周边地下水的水质,可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地下水监测系统,定期监测地下水的水质和水平;•安装渗漏液收集系统,防止渗滤液进入地下水;•修复和加固填埋场周围的防渗壁,防止污染物的迁移;•建立人工湿地和生物修复区,利用植物和微生物降解地下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
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方案
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方案一、封场工程前期准备工作1. 环境监测:对填埋场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包括土壤、地下水、大气等各项环境指标,确保填埋场封场工程后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 初步评估:进行填埋场的土壤质量、地下水水质、气味扩散等方面的初步评估,为后续封场工程提供可行性评估依据。
3. 立案审批:提出填埋场封场工程建议书,提交相关部门进行立案审批,获取相应的工程施工许可。
二、封场工程方案设计1. 土地整治:将填埋场表面垃圾进行清理,对填埋场表面进行平整处理,并对表层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
2. 环境修复:进行植被植物栽植,恢复填埋场表面的生态环境,提高填埋场的生态恢复能力,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3. 材料回填:将填埋场内未完全分解的有害垃圾进行清理和回填,填埋场内部进行整体填平,确保填埋场处于平整状态。
4. 排放处理:对填埋场内部渗滤液和沼气进行处理,提高处理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安全措施:在封场工程进行过程中,要确保施工人员安全,采取相应的施工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出现意外情况。
三、封场工程施工过程1. 机械施工:利用起重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进行填埋场封场工程的施工,确保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2. 环境监测:施工过程中对填埋场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 沼气处理:在封场工程进行过程中,对填埋场产生的沼气进行处理,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4. 环境修复:在填埋场封场工程进行过程中,着重进行植被植物栽植,恢复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四、封场工程验收及监测1. 管理落实完成填埋场封场工程后,需着力做好管护管理工作,定期巡查填埋场,确保填埋场封场工程后不会出现环境问题。
2. 环境监测对填埋场周边环境进行长期监测,对填埋场封场工程后的环境影响进行定期评估。
3. 定期检测对填埋场封场工程后的地下水、土壤、气味等方面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填埋场封场工程后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垃圾填埋场生态恢复规划
垃圾填埋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规划——保定市无害化处理厂一、背景(一)地理位置河北省保定市北市区西康庄(二)退化现状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垃圾填埋场的需求量随之迅猛增加,其数量与规模也随之扩大。
垃圾填埋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但也给局部地区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使原本生态价值很高的土地自然环境急剧恶化,严重威胁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地下水造成一定污染,影响空气质量,使周围植被生长受到抑制。
现在存在相当数量的垃圾填埋场废弃地,对这些场地的生态进行恢复,景观进行重建将对城市空间景观与经济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1.填埋气体对环境的影响:1.1会加重温室效应;1.2造成大气污染:填埋气体导致其周边地区臭氧气体的形成,从而增加当地居民患癌的潜在可能性;其释放大量难闻的气体的成分中具有一定的毒性,因而也会对附近公众的健康构成危害;1.3易于造成对植被的破坏:生长于填埋场周边的植物,由于其根系附近的氧气直接被填埋气体所替换或者被甲烷氧化细菌所消耗,因而很容易窒息死亡。
另外,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与填埋气体中的有毒微量气体成分也会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1.4对地下水的污染:一些挥发性的有机污染物可以随着填埋气体的扩散迁移到垃圾填埋场周围的地下水中,从而对地下水资源形成污染挥发性氢氧化合物的存在。
2.垃圾渗滤液对环境的影响:垃圾渗滤液中含有较多的有毒成分,因此长期以来,这种渗滤液对周边地区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垃圾渗滤液通常还能污染其周边地区的土壤与植被,并进而又给周边地区的植被重建与生态恢复带来很大困难。
(四)退化原因1、垃圾的堆积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垃圾自然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有害气体及物质渗入土壤中,造成污染,是土壤结构遭到破坏,造成土地退化;2、废弃物露天存放,易在风、水作用下迁移流失,影响了当地的土壤环境,使得土地退化;3、填埋场处置地发生的沉降或火灾,也会使得土地退化。
城市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施工工法
城市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施工工法城市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施工工法一、前言城市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是解决城市垃圾处理问题中的重要环节。
填埋场作为一种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会对土壤、水体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严重污染。
因此,进行生态修复工程是防止环境进一步受到破坏的有效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种城市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施工工法,包括其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特点如下:1. 综合利用:利用植物修复、微生物降解等多种生态修复技术,综合利用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的优势。
2. 高效快速:通过选用合适的植物和微生物,加速填埋场的生态恢复速度,缩短修复周期。
3. 低成本:与传统的生态修复方法相比,该工法成本较低,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垃圾填埋场的实际情况。
4. 可持续性:工法采用环保耐用的材料和技术,能够保持修复效果长久稳定。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有机负荷较重、土壤污染较严重的城市垃圾填埋场,尤其适用于土壤富含重金属和有机物质的填埋场。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生态修复:1. 先期清理:对填埋场进行地面平整、垃圾清理和废水收集处理,以消除现有的环境污染物。
2. 土壤修复: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如芦苇、绿杨等,在填埋场表层实现植被恢复,并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去除土壤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
3. 微生物修复:引入特定的微生物菌剂,促进土壤中有机物和重金属的降解和转化,提高土壤的质量和肥力。
4. 水体修复:对填埋场周围的水体进行污染治理,建立水体循环系统,保证水质的清洁和流动性。
五、施工工艺该工法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阶段:1. 设计阶段:根据填埋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勘察和设计,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
2. 前期准备:清理填埋场表层垃圾,平整地面,清除杂草,并进行有机质测定和重金属含量测试。
3. 土壤改良:施加土壤改良剂,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性,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垃圾场封场工程方案(2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产量逐年增加,垃圾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处理工作。
垃圾场封场工程是垃圾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对已封存的垃圾场进行生态修复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本方案针对某垃圾场进行封场工程,旨在实现垃圾场的生态恢复和资源化利用。
二、项目目标1. 实现垃圾场的生态恢复,提高垃圾场周边环境质量。
2. 降低垃圾场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保障地下水资源和土壤安全。
3. 实现垃圾场的资源化利用,提高垃圾处理效率。
4. 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三、工程范围1. 封场区域:包括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垃圾填埋场周边环境等。
2. 生态修复区域:包括垃圾填埋场周边的受损植被、土壤等。
四、工程方案(一)垃圾场封场工程1. 封场结构设计(1)底部防渗层: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进行底部防渗,厚度不小于1.5mm,确保垃圾渗滤液不渗漏。
(2)防渗垫层:在底部防渗层之上设置防渗垫层,厚度不小于1.5m,以防止垃圾渗滤液渗透到土壤中。
(3)垃圾填埋层:将垃圾进行压实、分层填埋,确保垃圾填埋层的稳定性和密实性。
(4)覆盖层:在垃圾填埋层之上设置覆盖层,厚度不小于1m,包括土工布、土工网等材料,以防止雨水冲刷和植被生长。
2. 渗滤液处理设施(1)渗滤液收集系统:设置渗滤液收集井,将垃圾渗滤液收集起来,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2)渗滤液处理系统:采用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等多种方法对渗滤液进行处理,确保处理后的渗滤液达到排放标准。
(3)渗滤液排放:将处理后的渗滤液排放至污水处理厂或回用于绿化灌溉。
(二)生态修复工程1. 植被恢复:在封场区域和生态修复区域种植适宜的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提高土壤肥力和植被覆盖率。
2. 土壤改良:对受损土壤进行改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3. 水体修复:对受损水体进行修复,包括清淤、水质净化等,恢复水体生态功能。
城市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及再利用
城市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及再利用城市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及再利用城市垃圾填埋场是现代城市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产物,然而,长期以来,填埋场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城市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和再利用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首先,城市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是保护环境的首要任务。
填埋场中的垃圾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渗滤液,对空气、水源和土壤造成污染。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或消除这些污染物。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建造生态屏障,如植物屏障和渗滤液处理系统,来阻止有害物质的扩散。
此外,还可以利用生物技术,如微生物降解和土壤改良,加速垃圾的分解和生物降解过程,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城市垃圾填埋场的再利用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
填埋场中的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可回收物质和有机物质,如果能够有效地进行分类和处理,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种常见的做法是通过垃圾焚烧发电,将垃圾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能源,用于城市的供电系统。
另外,可以通过垃圾分类再利用,将可回收物质进行回收和再加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这些做法不仅可以减少垃圾填埋场的占地面积,还可以为城市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在进行城市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和再利用时,还需要加强政府的管理和监督。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明确填埋场的管理责任和义务,并加强对填埋场的监测和检查。
同时,还应该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相关的技术研究和创新,寻找更加有效和可持续的生态修复和再利用方案。
综上所述,城市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和再利用是保护环境和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通过采取合适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
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垃圾填埋场是固体废弃物处理的重要方式,但其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是环境工程中的重大挑战。
本文将探讨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控制技术、生态修复方法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控制主要涉及渗滤液处理、气体排放控制和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
渗滤液是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中的首要问题,主要来源于垃圾分解和降水渗透。
渗滤液中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有毒物质,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渗滤液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方法主要通过沉淀、过滤和膜分离等手段去除渗滤液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
化学处理方法则通过加入化学药剂,如絮凝剂和氧化剂,去除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
生物处理方法利用微生物降解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厌氧处理法等。
近年来,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结合了膜分离和生物处理的优点,在渗滤液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处理效果好、能耗低的优点。
垃圾填埋场的气体排放主要包括甲烷、二氧化碳和氨气等。
这些气体不仅对大气环境有害,还具有温室效应。
气体排放控制技术主要包括气体收集和气体处理。
气体收集系统通过设置气体导排管和井管,将填埋场内的气体收集并输送到处理设施。
气体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燃烧法和生物过滤法。
燃烧法通过燃烧填埋气体,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并回收能源。
生物过滤法通过利用微生物降解填埋气体中的有害成分,减少气体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是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的重要内容。
填埋场底部和侧壁应设置防渗层和排水系统,以防止渗滤液渗透和扩散。
常用的防渗材料包括黏土、防渗膜和复合材料。
通过多层防渗设计和严格的施工管理,可以有效防止渗滤液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方法主要包括植物修复、土壤改良和生态恢复。
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吸收和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种植特定的植物,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
例如,超积累植物可以吸收和富集土壤中的重金属,减少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
城市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施工工法(2)
城市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施工工法城市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长,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垃圾填埋场作为一种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不仅需要解决废弃物的处理问题,还需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城市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施工工法,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生物功能,实现城市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法特点城市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综合利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将填埋场与农田、林地等相关资源相结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2. 生态恢复:通过生态修复技术手段,将填埋场转化为具有生态功能的绿地,提高土壤质量、水质净化能力和生物多样性。
3. 环境保护:通过采用防渗、防尘、防臭等技术措施,减少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保护地下水、大气和周边生态系统。
4. 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利用等机制,实现填埋场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适应范围城市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施工工法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城市垃圾填埋场。
不同地区的填埋场在设计、工艺和质量控制方面可能存在差异,但基本原理和方法是通用的。
四、工艺原理通过充分分析填埋场的特点和环境要求,确定合适的工艺原理,可以有效指导施工工法和实际工程的操作。
具体的工艺原理包括:1. 土壤修复:选取适宜的植物进行植被恢复,加强土壤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
2. 水质净化:采用湿地处理、生物滤池等技术手段,提高地下水和表面水的水质。
3. 防渗、防尘、防臭:采取合理的覆盖和控制措施,减少渗漏和污染。
4. 资源回收利用:建立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体系,减少填埋量和资源浪费。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是城市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实施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包括:1. 基础准备:清理填埋场表面垃圾、复垦土地、调整地形等。
2. 防渗层施工:铺设防渗材料,防止垃圾渗漏和污染。
3. 植被恢复:按照设计方案,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植被恢复,提高土壤质量和水分保持能力。
垃圾填埋场好氧生态修复施工工法(2)
垃圾填埋场好氧生态修复施工工法垃圾填埋场好氧生态修复施工工法一、前言垃圾填埋场是城市环境中重要的废弃物处理方式,但同时也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垃圾填埋场好氧生态修复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等内容。
二、工法特点垃圾填埋场好氧生态修复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没有二次污染:通过有机质的好氧降解,减少垃圾填埋场中产生的渗滤液和有害气体的排放,避免了二次污染问题。
2. 资源回收:利用好氧降解产生的热量和厌氧降解产生的沼气,实现垃圾的能源回收利用,减少对其他能源的依赖。
3. 土地回归:修复后的垃圾填埋场可以重新用于建设公园、绿地等场所,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4. 成本低廉:相比于传统的垃圾填埋处理方式,好氧生态修复施工工法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降低了投资负担。
三、适应范围垃圾填埋场好氧生态修复施工工法适用于已关闭或即将关闭的垃圾填埋场,尤其是填埋场容量接近饱和或超过设计容量时。
施工前需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评估填埋场的环境状况和修复需求,确定施工方案。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控制填埋场内部环境,使有机物发生好氧降解,产生热能,并利用厌氧条件下的沼气发酵过程,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从而达到修复填埋场的目的。
具体的技术措施包括:1. 前期垃圾分类处理:对填埋场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供给好氧降解所需的底物。
2. 通风系统的建设:通过建设通风系统,控制填埋场内部的氧气供应,提高有机物的好氧降解速率。
3. 厌氧生物反应器的建设:在填埋场内建设厌氧生物反应器,利用有机物进行沼气发酵,减少渗滤液的生成和有害气体排放。
4. 地下渗滤液收集系统的建设:通过建设渗滤液收集系统,将渗滤液进行集中处理,避免对地下水的污染。
五、施工工艺1. 垃圾分类处理:对填埋场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将有机物与无机物分开存放。
城市垃圾填埋服务的生态恢复与修复措施
城市垃圾填埋服务的生态恢复与修复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垃圾处理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传统的城市垃圾填埋方式不仅对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还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因此,生态恢复与修复措施在城市垃圾填埋服务中变得尤为重要。
生态恢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促进自然环境的修复和恢复,以改善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
在城市垃圾填埋服务中,生态恢复的核心目标是恢复填埋场周边的生态功能和生态平衡。
首先,生态恢复必须从垃圾填埋场的管理与运营开始。
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是确保填埋场周边生态恢复的基础。
对垃圾填埋场的管理需要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包括垃圾分类、填埋深度和填埋材料的选择等。
同时,必须加强对填埋场周边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问题。
此外,还需建立垃圾填埋场的后期管理与维护机制,确保填埋场在关闭后依然能够有效地进行监控和维护。
其次,生态恢复的核心是进行土地修复与植被恢复。
垃圾填埋场通常会给周边土地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在填埋场关闭后,必须对土地进行修复。
土壤修复主要包括污染土壤的清除和改良。
其中,清除污染土壤可以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进行,如土壤剥离、化学改良和生物处理等。
改良土壤则可以采用施肥、改良剂和生物增强剂等方法,提高土壤质量和生产力。
同时,植被恢复是生态恢复的重要一环。
植被可以改善环境、保护土壤、净化空气和提供栖息地等功能,对于城市垃圾填埋场周边的生态修复至关重要。
在植被恢复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植物适应性评估,选择适合生长在该区域的植物物种;其次,进行土壤改良,包括有机质添加、调节土壤酸碱度和增加土壤肥力等措施;最后,实施植被的种植与管理,确保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并发挥其生态功能。
此外,对于城市垃圾填埋场周边的水体恢复也是不可忽视的。
垃圾填埋场会导致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直接威胁到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
为了恢复水体的生态功能,需要对填埋场周边的水体进行监测和治理。
XXX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方案
XXX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方案生活垃圾的处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需要面临的大问题。
填埋场是一种常见的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但填埋场的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健康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封场方案成为了必要的措施。
本文将就XXX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封场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封场方案应该从减少填埋量下手。
这可以通过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推广垃圾减量和再利用来实现。
政府可以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并提供相应的分类设施和指导。
同时,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推广可回收利用的产品。
其次,在封场方案中,需要考虑处理填埋场中产生的渗滤液。
渗滤液是填埋场常见的一种有害废物,其中富含有机物和重金属。
为了防止渗滤液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在填埋场运营期间,加强渗滤液的收集和处理工作,确保渗滤液得到适当处理后再排放;其次,在填埋场封场之后,对渗滤液进行集中处理,并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处置,以达到环保标准。
另外,封场方案还需要考虑填埋场的气体排放问题。
填埋场中产生的气体主要是甲烷和二氧化碳,这些气体具有较高的温室效应。
为了减少填埋场的气体排放,可以采用以下措施:首先,在填埋场运营期间,加强气体的收集和利用,将甲烷进行回收利用,生产燃气或发电;其次,在填埋场封场之后,利用排气井和排气管道进行气体的收集和排放控制,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此外,封场方案还需要考虑填埋场的后期管理。
填埋场封场后,需要对填埋场进行监测和维护,以保证填埋场的环境安全。
监测内容包括地下水、土壤和气体的监测。
维护工作包括覆土、排水和防腐等工作,以延长填埋场的使用寿命。
总结起来,XXX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封场方案应该从减少填埋量、处理渗滤液、控制气体排放和后期管理等方面进行考虑。
通过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推广垃圾减量和再利用,可以减少填埋量。
对渗滤液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可以防止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利用气体收集和利用技术,可以减少填埋场的气体排放。
垃圾场封场整治工程方案
垃圾场封场整治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垃圾处理和处置成为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难题。
传统的垃圾填埋场往往会产生恶臭、污染地下水、危害周边居民健康等问题,因此封闭治理垃圾场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
本方案针对某市的垃圾场进行封场整治工程,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将垃圾场进行封闭治理,避免环境污染和对周边居民的危害。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将垃圾场进行封闭整治,提升周边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2. 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环保先行、节约资源、安全可靠。
三、项目范围1. 封闭工程:对垃圾场进行全面清理和封闭,包括垃圾填埋、封闭层、排水系统、覆土等。
2. 周边环境治理:处理周边环境的恶臭、污染地下水等问题。
3. 安全设施建设:建立安全监测体系,对封闭垃圾场进行持续监测。
四、工程方案1. 垃圾填埋将垃圾场中的垃圾进行分类清理,将可回收的物品进行处理,将有害垃圾进行专门处置。
对于无害垃圾,进行规范的填埋处理,保证填埋的均匀、稳固和密实。
2. 封闭层建设在填埋完成后,对垃圾场进行封闭层的建设。
首先进行覆土处理,将覆盖层的土壤进行平整和压实,然后进行防渗处理,将防渗层材料进行覆盖和固定,确保封闭层的完整性和稳固性。
3. 排水系统建设建设垃圾场的排水系统,确保雨水和地下水的排放和循环,避免污水的积聚和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排水系统需要考虑周边地势和地下水情况,设计有效的排水方案。
4. 环境治理对周边环境进行治理,包括清理周边的垃圾和杂草,改善周边的景观,确保周边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5. 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安全监测体系,对封闭的垃圾场进行持续监测,检测地下水的状况、垃圾填埋层的稳固性等,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全。
六、施工方案1. 施工组织设计建立专门的施工组织,设立项目组、监理组、施工组等,进行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
2. 施工技术要求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太和县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治理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方案编制项目1
太和县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治理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方案编制项目1、项目概况:经场地勘查,垃圾填埋场区域呈不规则形状,约72亩,垃圾清理形成的贮存池平均深度约10~15米。
本次工程要求对太和县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治理场地开展潜在污染场地调查与评估。
主要对该区域及其周边受影响区域的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估,并评估环境风险,此外,根据评估结果,在符合太和县整体规划的条件下,提出污染环境介质切实可行的修复技术方案。
2、服务范围:(1)环境调查评估内容:本次工程要求对太和县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治理场地开展潜在污染场地调查与评估。
主要对该区域及其周边受影响区域的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估,并评估环境风险。
(2)修复编制要求:根据评估结果,在符合太和县整体规划的条件下,提出污染环境介质切实可行的修复技术方案。
3、服务内容:污染场地调查与评估、环境风险评估、场地修复方案编制1)场地环境调查通过资料分析、现场踏勘、溯源研判等方法,确定场地污染物种类和污染范围;制定详细的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采样方案;按照国家有关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开展样品采集、检测分析,充分保证采样及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识别污染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风险,编制场地环境调查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地块信息、污染物的分布及影响范围、各污染物对地表水、大气、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情况,并附采样信息和检测报告。
2)场地环境风险评估采用国内和国际规范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结合场地特征合理选择模型和参数开展风险评估,确定场地内风险区域和风险等级;结合地块规划,充分考虑场地污染物特性、暴露路径和途径等,分析和量化污染物对地表水、大气、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影响,明确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修复风险控制目标值,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3)编制风险管控方案按照国家有关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风险管控方案,包含管控区域、目标、措施、环境监测计划和应急措施等内容。
xx县废弃建筑材料堆放场与封场生态修复技术设计方案
xx县废弃建筑材料堆放场与封场生态修复技术设计方案1. 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关于xx县废弃建筑材料堆放场与封场生态修复技术设计方案的详细说明。
该方案旨在修复废弃建筑材料堆放场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减少环境污染。
2. 环境分析在设计方案之前,我们需要对废弃建筑材料堆放场的环境进行分析。
以下是对该场地的环境分析结果:- 场地面积: [填写场地面积]- 污染源: [列举现有的污染源,如油渍、有毒物质等]- 土壤质量: [描述土壤的污染状况,包括污染程度和类型]- 水质状况: [列举可能受到污染的水源,如地下水,附近河流等]- 生物多样性: [描述目前场地上的生物多样性情况,如植被覆盖程度,动植物种类等]3. 技术设计方案基于对废弃建筑材料堆放场的环境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技术设计方案:3.1 场地清理首先需要对场地进行彻底清理,包括清除废弃建筑材料、垃圾和其他污染物。
清理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环保法规,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
3.2 土壤修复针对土壤污染问题,我们建议采用以下措施进行修复:1. 土壤剥离和置换: 将受到严重污染的土壤剥离,并用清洁的土壤进行置换。
2. 生物修复: 引入适宜的植物和微生物,利用它们的生长和代谢活动来修复土壤中的污染物。
3. 定期监测: 在修复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土壤质量,确保修复效果达到预期。
3.3 水质治理针对可能受到污染的水源,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治理:1. 沉淀池建设: 在水源附近建设沉淀池,通过自然沉淀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2. 过滤装置安装: 在水源进入水系统之前安装过滤装置,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
3. 水质监测: 建立水质监测系统,定期对水源进行监测,确保水质达标。
3.4 生物多样性恢复为了恢复场地上的生物多样性,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植被恢复: 在清理和修复土壤后,引入适宜生长的本地植物,促进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稳定。
2. 野生动物保护: 设立野生动物保护区域,并采取措施保护和促进本地野生动物的繁衍。
填埋场环境整治工程方案
填埋场环境整治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处理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环保问题。
填埋场是目前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填埋场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填埋场环境整治工程成为了当前十分迫切的需求。
二、项目目标本次填埋场环境整治工程旨在改善填埋场的环境质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填埋场周边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质量。
具体目标如下:1.降低填埋场的废气排放量,减少对空气质量的影响;2.净化地下水质量,降低对周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3.改善填埋场周边的土壤环境,减少对农田和生态系统的影响;4.提升填埋场的围护设施,提高填埋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5.加强填埋场的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对填埋场环境问题的监控和管理能力。
三、项目内容本次填埋场环境整治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填埋场污染物净化工程:包括废气净化、地下水净化和土壤修复工程;2.填埋场围护设施提升工程:包括填埋场围护墙、防渗壁和排水系统的升级改造;3.填埋场监测和预警系统升级工程:包括环境监测设备的更新换代和预警系统的建设;4.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包括对填埋场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改善。
四、技术方案1.填埋场污染物净化工程废气净化:我们将采用先进的气体净化设备,包括除尘器、吸附剂和氧化剂等,对填埋场的废气进行处理。
通过化学反应和物理吸附,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去除,降低废气对周边空气质量的影响。
地下水净化:我们将在填埋场周边设置地下水采样点和监测井,通过地下水采样和分析,找出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然后采用生物修复、化学淋洗等技术手段对地下水进行净化处理。
土壤修复:我们将采用物理剥离、化学还原和生物修复等技术手段对土壤进行修复,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环境。
2.填埋场围护设施提升工程围护墙:我们将对填埋场的围护墙进行加固和增高,以提高填埋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防渗壁:我们将在填埋场周边设置防渗壁,以阻止污染物质向地下水中的渗透。
排水系统:我们将对填埋场的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增加排水设施和处理设备,以减少填埋场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
关于原三里垃圾填埋场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垃圾填埋场附近
关于原三里垃圾填埋场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垃圾填埋场附近嘿,朋友,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个大工程——原三里垃圾填埋场环境整治。
这个地方,曾经是个让人捂鼻而过的地方,现在我们要让它焕然一新,变成一个美丽的生态园区。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个方案的具体细节吧。
一、场地调查与评估1.1拍照留念我们要对原三里垃圾填埋场进行全面的拍照,记录下这个场地的现状。
这些照片将作为我们后续整治工作的基础资料。
1.2土壤与地下水检测我们要对场地的土壤和地下水进行检测,了解污染程度。
如果发现污染物超标,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3气象与地质条件分析我们还要对场地的气象和地质条件进行分析,以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整治方案设计2.1工程布局在整治方案设计阶段,我们要充分考虑场地的地形地貌,合理布局工程。
具体包括:2.1.1填埋场封场处理对原三里垃圾填埋场进行封场处理,防止垃圾继续扩散。
2.1.2地表水收集与处理在场地周边设置地表水收集系统,对收集到的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
2.1.3土壤修复针对污染土壤,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修复。
2.1.4植被恢复在整治后的场地进行植被恢复,提高生态效益。
2.2技术路线2.2.1填埋气收集与利用采用填埋气收集技术,将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进行收集,用于发电或供暖。
2.2.2地下水修复技术采用地下水修复技术,降低地下水污染程度。
2.2.3土壤修复技术采用土壤修复技术,恢复土壤生态功能。
三、施工组织与管理3.1施工准备3.1.1施工图纸设计根据整治方案,设计详细的施工图纸。
3.1.2施工队伍组建选拔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确保施工质量。
3.1.3施工材料准备提前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各类材料。
3.2施工过程管理3.2.1施工进度控制确保施工进度按照计划进行。
3.2.2施工质量控制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整治效果。
3.2.3安全生产管理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四、项目验收与后期管理4.1项目验收整治工程完成后,我们要组织专家进行项目验收,确保整治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垃圾填埋场整治实施方案
垃圾填埋场整治实施方案垃圾填埋场整治是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
为了有效整治垃圾填埋场,净化环境,保护生态,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治实施方案。
一、整治目标。
本次整治的目标是彻底清理填埋场内的垃圾,恢复填埋场原有的生态环境,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达到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目的。
二、整治范围。
本次整治的范围包括填埋场内的所有区域,包括垃圾填埋区、周边环境以及可能受到污染的地下水、土壤等。
三、整治措施。
1. 垃圾清理,对填埋场内的垃圾进行彻底清理,分类处理,符合环保标准的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不符合标准的垃圾进行安全处理。
2. 土壤修复,对填埋场周边可能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清除有害物质,恢复土壤的自然状态。
3. 水体治理,对可能受到污染的地下水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污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理,保护地下水资源。
4. 生态修复,在整治结束后,对整治区域进行生态修复,进行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恢复生态平衡。
四、整治保障。
1. 资金保障,整治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确保资金到位,保障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技术支持,整治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保障整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管理监督,建立整治工作的管理监督机制,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效果。
五、整治效果。
通过本次整治,将彻底清理填埋场内的垃圾,恢复填埋场原有的生态环境,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实现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目标。
六、总结。
垃圾填埋场整治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将按照以上整治方案,全力以赴,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以上就是垃圾填埋场整治实施方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配合,共同努力,让我们的环境更加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县垃圾填埋场及封场生态修复技术方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XX县概况 (1)二、地理位置与气候 (1)三、行政区划 (2)四、项目背景 (3)第二章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一、填埋场概况 (5)二、现状问题分析 (5)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6)第三章填埋场封场及生态修复编制依据及规范 (8)一、编制目的 (8)二、设计依据 (8)二、设计标准和规范 (8)I三、设计原则 (9)第四章填埋场封场工艺方案比选 (11)一、填埋场封场工艺方案介绍 (11)二、填埋场封场方案比选对照表 (14)三、填埋场封场方案比选对照表 (17)第五章垃圾堆放场封场及生态修复综合技术方案 (20)一、堆放场面层垃圾分选处置 (21)二、填埋场可燃性垃圾外运及处置方案 (29)三、填埋场垃圾挡坝的建设 (30)四、填埋场整体封场及生态修复 (33)五、生态修复后的植被的管养及维护 (38)六、封场后垃圾渗滤液处置提升改造 (43)七、填埋场填埋气收集及处理系统建设 (48)八、填埋场封场后环保监测方案 (50)第六章工程投资费用估算 (54)一、填埋场垃圾分选处理费用 (54)二、可燃类垃圾外运及处置费用 (59)II三、填埋场封场建设费用(包含垃圾坝建设、填埋场封场、渗滤液处理站提标改造、开方燃炬系统) (63)四、填埋场封场及生态修复总费用 (66)五、后期运营管养费用(渗滤液处理、绿化管养、环境监测) .. 67 第七章项目实施与管理 (71)III第一章项目概况一、XX县概况XX县是福建省福州下辖县,是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第一批沿海开放县,“中国橄榄之乡”和福建省著名侨乡,素称“八闽首邑”。
1913年由闽县和侯官县合并而成。
位于福建省福州西南侧,总面积2136平方公里,通行闽东方言福州话。
县内著名景点有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昙石山文化遗址、雪峰寺、马岚山、十八重溪风景区等。
截至2010年末,XX县下辖15个乡镇街道(1个街道、8个镇、6个乡)313个行政村(居),县人民政府驻甘蔗街道。
常住人口为66.2万人,以汉族为主,有畲族、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旅居国外华侨11.6万人,港、澳、台同胞5.5万人,是福建省主要侨乡之一。
二、地理位置与气候XX县是福建省福州下辖县,是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第一批沿海开放县,“中国橄榄之乡”和福建省著名侨乡,素称“八闽首邑”。
1913年由闽县和侯官县合并而成。
位于福建省福州西南侧,总面积2136平方公里,通行闽东方言福州话。
县内著名景点有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昙石山文化遗址、雪峰寺、马岚山、十八1重溪风景区等。
XX县境内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XX县境内年平均气温14.8℃~19.5℃。
一年中,以7~8月份为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3.6℃~29.3℃;12月至翌年2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在6℃~10.5℃。
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3.6℃,年平均最低气温为16.4℃。
极端最高气温达38℃~40.6℃,极端最低气温-4℃。
一年四季,大致划分为3~6月为春季,7~9月夏季,10~11月为秋季,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
一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6℃~10.5℃,2月后气温逐渐回升,上升幅度以4月为最大,达5℃左右,至7月气温上升到最高值,月平均在23.6℃~29.2℃,8月后气温逐渐下降,10~11月降温最为剧烈,平均达4.5℃,至翌年1月气温降至最低值。
气温年际变化幅度小,年际较差为1℃左右,年较差11.5℃~19.5℃,日较差6.5℃~7.8℃。
三、行政区划XX规划打造“生态XX、山水江城”,并将形成“一心、两翼、三区、五城”的县域空间发展布局。
“一心”,是指XX县城核心,为综合服务及生活功能区,包括甘蔗街道和竹岐镇区;“两翼”,指南翼、北翼。
南翼相对较“重”,以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商贸物流业为主,包括南屿、南通、祥谦、尚干、青口等乡镇。
北翼相对较“轻”,以发展生态旅游、养生度2假、文化休闲等新兴绿色经济为主,包括白沙、鸿尾、小箬、大湖、洋里、廷坪等乡镇;“三区”,是指将山区依据自然禀赋和发展潜力划分为生态旅游区、休闲养生区、文化创意区,设定产业准入门槛,重点发展生态型、高端型产业;“五城”,是指XX大县城、上街大学城、南屿科技城、南通商贸物流城、青口汽车城。
截至2013年4月,XX县城新区的市民广场、科技中心、文化中心、闽都民俗园等项目已基本建成。
这里将作为大县城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XX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建设中的XX县城江滨新区“一带”、“五区”的布局结构是XX大县城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一带”,即闽江滨水休闲带。
XX将利用闽江的山水景观和亲水空间,形成生态休闲、亲水娱乐和高档居住区相融合的发展地带。
“五区”,即将甘蔗片区作为大县城的主城区;竹岐片区作为综合居住片区;关源片区作为XX经济技术开发区延伸产业园区,发展创意及高科技产业;金水湖片区依托优美的湖光山色,发展成集旅游、观光、房地产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区,打造新县城的“世外桃源”;白沙片区则是小城镇综合改革区。
四、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加强,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注重周围环境、注重生存条件。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修订,将“维护生态安全”作3为立法宗旨加以规定,体现了国家将生态问题作为国家安全、民族安全、社会安全的重要内容的现代发展观。
闽候县垃圾填埋场建设于1992年,至今已有20余年。
目前该填埋场的垃圾容量早已进入过饱和状态,现已经停止再往内填埋垃圾。
但因填埋场内的堆积如山的垃圾是仍一个较大的风险源,主要有问题点是大雨时大量渗滤液的外流、污染周边的地下水及地表水。
并且垃圾堆体过高,随时有滑坡,坍塌的危险等;此外,祼露的垃圾堆易滋生蚊蝇及产生恶臭,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及群众的身体健康。
本方案以保护闽候县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为目的。
针对闽候县环境卫生工程建设情况,从垃圾填埋场实际情况出发,对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处理工程的处理工艺进行论证,提出切实可行、技术成熟可靠、符合当地实际的推荐建设方案。
4第二章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填埋场概况XX县垃圾填埋场位于甘蔗街道大元村岭山寺附近翁厝山上。
该填埋场于1992年建成并开始投入使用,受限于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该填埋场并未建设防渗与导渗系统、地表水导排与雨污分流系统、填埋气导排与处理系统及渗滤液处理系统。
该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
目前XX县垃圾填埋场已经超负荷运营多年,加上作业的不规范,填埋场对周边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
经现场勘察,XX县垃圾填埋场现有运行情况如下:图2-1 垃圾堆体旁的雨污分流设施图2-2 部分垃圾堆体未见雨污分流设施图2-3 垃圾堆体上部现状图(一)图2-4 垃圾堆体顶部现状图(二)图2-5 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一)图2-6 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二)二、现状问题分析XX县填埋场限于当时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以及超期使用等因素,该场存在较大的环境和安全隐患。
从工程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主5要包括:1、露天垃圾堆放严重影响周边环境。
2、渗滤液导排收集系统无法满足需求,大雨天时排水不畅。
导致大部分渗滤液积累在填埋库区内。
渗出的渗滤液并未进行收集处理,呈无序的散排溢流状态,将严重污染周边生态环境、土壤和地下水系统。
3、没有建设填埋气收集导排和利用设施,大量填埋气体无序排放,污染了当地的大气环境,并存在填埋气体爆炸的隐患。
4、缺乏规范的运营作业方式,垃圾堆体呈不规则状,不能实现地表水有序导排,且增加了边坡失稳的风险。
5、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并滋生大量蚊虫,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威胁到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
6、无相关环境监测设备。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近年来,按照“福州新市区”的定位,XX县高起点做好全县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实现与中心城区在设施上对接、功能上互补、配套上共享,逐步把XX建设成为功能全、形象美、品味高的福州新市区。
闽候县垃圾填6埋场已使用了近20多年,早已达到饱和,并且未做任何防渗处理,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必须对其进行综合整治。
通过综合整治措施,可使当地的生态群落得到一定的恢复,最终将呈现一个与周边环境和谐相处的绿地环境。
7第三章填埋场封场及生态修复编制依据及规范一、编制目的(1)从XX县的实际状况着手,研究现有垃圾填埋场封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进行工程投资估算,并进行工程经济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二、设计依据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颁布,1996年修改);(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版;(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修订,2004年第二次修正);(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文;(7)《污水处理设施保护管理条例》1989年11月。
二、设计标准和规范设计采用的主要标准(1)《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项目建设标标》建标140-20108(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设部,2001;(3)《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4)《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7)《防洪标准》GB50201-1994。
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程》CJJ112-2007(2)《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3)《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规范》CJ/T3037-1995;(4)《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6)《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1998;(7)《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98;(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0-1995;三、设计原则(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9(2)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采取全面规划,科学实施的原则,使工程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既保护环境,又最大程度地发挥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合理确定工程的服务范围和处理规模。
(4)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采取适宜的工程措施,即要有效地保护好环境,又能做到节省工程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