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博士后培养模式:高校青年教师成长新路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博士后培养模式:高校青年教师成长新

路径

摘要:企业博士后培养模式是我国博士后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我国的博士后制度做保障,为高校青年教师打造新的工程实践平台,采用新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在工程实践中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从而有效解决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开辟高校青年教师成长新路径。

关键词:企业博士后;高校;青年教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2-078-02

随着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一大批青年教师登上高校教师讲台,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重视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面临的困境

从1998年起,我国高等教育持续扩招,高校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青年教师队伍也随之不断壮大。据2007年

《中国教育年鉴》统计,高校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已接近50%,部分新建的高校甚至更高。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专业知识系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富有激情,他们的到来给高校师资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青年教师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在业务素质上也不断暴露出一些不足,成为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青年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历

我国的高校青年教师几乎都是从学生直接走上讲台,由知识的学习者一步转化为知识的传授者,他们中的大部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学技能培训,没有充分的职业准备;同时,青年教师在以往的求学过程中虽然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真正走出实验室、校园,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的机会很少,甚至很多知识连运用的领域、方法都不清楚,从而使得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只会照本宣科、生搬硬套,不知道如何把行业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合于教学过程,对实践类课程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把握了解甚少,这些都不利于其适应新时期高校教师岗位的要求。

(二)青年教师科研后劲不足

现在,高校因为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师资力量紧张,教学任务繁重,青年教师进校后就被委以重任,甚至在一些高校,青年教师承担的主讲课程以及辅导、实验课程占学校

开设课程的50%。沉重的教学任务使青年教师成了机械的教书匠,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思考课堂教学的得失,总结教学经验,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科研成果严重匮乏。据统计,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在一年内平均每人发表论文不足2篇,参与和主持的科研课题贫乏,这与他们进校时每人都有数篇论文发表于SCI级别的学术期刊有着天壤之别。科研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而青年教师的科研素质直接影响到其自身发展及学校综合实力的提高。长此以往,青年教师将与学科前沿脱节,丧失科研兴趣,科研能力被不断削弱,影响学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不利于个人、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企业博士后培养模式是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新路径

企业博士后是指由设立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设立于高校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联合招收、培养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其主要来源于高校青年教师。企业博士后是我国博士后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模式,其招收、培养的基本程序是先由企业选择生产实践中有市场需求的亟须解决的高水平研究课题,再由高校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物色合适的青年教师,在企业和高校共同协商的基础上,确定招收人选,校企双方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共同组成专家指导、考核小组,对企业博士后的科研素养、科研能力、科研成果进

行综合考核评价。企业博士后在站时间一般为2年,主要在企业完成科研工作,这期间由企业提供科研经费、日常经费和必要的后勤保障,并支付高校管理和专家指导费用;高校派出专家学者进行科研指导,并提供实验设备、文献资料。企业博士后的研究成果、知识产权原则上归企业所有。

企业博士后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产学研联合,它依托设立于企业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整合学校、企业的优势资源,既发挥高校在人才、学科科研上的优势,又发挥企业在资金投入、成果转换等方面的优势,将企业和高校在生产研发上形成一个共同体,在具体的科研实践中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双方互惠互利,企业由此完成项目攻关、实现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高校由此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完成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1994年,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在上海宝山钢铁集团设立第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始企业博士后培养的尝试,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探索,企业博士后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的人才培养功能,逐渐得到高校、企业的普遍认同。据《博士后工作统计资料》显示,从1994年截至2010年,全国共设立215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招收9816名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高校完全可以利用企业博士后培养模式的优势,依托学校现有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企业合作,挑选具有良好学术背景和培养前途

的青年教师进工作站做企业博士后,开辟青年教师成长的新路径,有效解决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三、企业博士后培养模式促进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策略

(一)从制度保障打造青年教师工程实践新平台

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否产生良好的效果需要制度保障。我国一些高校曾借鉴国外高校的做法,出台让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一段时间再返校的规定,但没有形成制度,所以一旦遇到教学任务过重、师资紧张的情况,即使再好的规定也会自动终止。企业博士后是我国博士后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形式,我国的博士后制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日趋成熟,且和国外博士后制度相比,我国的博士后工作政府职能部门参与管理的成分较多,这就为企业博士后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从而为高校青年教师打造新的稳定的工程实践平台:依托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让青年教师深入生产一线,发挥专业特长,有针对性地主持产品研发、从事科研攻关,把理论知识和具体的生产实践需求相结合,同时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派出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指导人员,从而将青年教师培养真正落实到位。

(二)从工程实践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

在企业博士后培养过程中,企业提出的研究课题一般是有市场需求的、企业亟待解决的、多学科交叉的问题,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