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方剂学详解(1)教学讲义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即所谓“法 随证立,方从法出”。即治法是组 方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体现。
1、从产生来说:“方先于法,法源于 方”,即先有方后有法,如《五十二 病方》。
2、当方剂学形成之后:“法随证立, 方从法出”。
即法是制方的依据,方是法的具 体体现,无法则无方,二者不可分割 。
三、治法的源流:
方剂学详解(1)
绪言
一.概念
1.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 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方剂学:是 研究和阐明方剂的配伍规律、立法原则 、分类、治法、和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 2.方剂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设立治
法,按照组方原则选择药物,妥善配伍 ,斟酌用量,确定剂型,规定用法,通 过这些法度制定的方子叫方剂。
《普济 明 方》
太 医 局 是我国历史上第 集 体 作 一部由国家编制、颁 1085- 布 的 成 药 药 典 载 方
1252年 788首。
成无已
为第一部以君臣
佐使组方原则剖析方
剂的专著,开方论之
先河。载方20首。
朱木肃
为我国现存载方
最多的方书,载方
61739首。
《医 清代 汪
方集

解》
《 中 中华人 彭
消法:具有消导和散结功能,使气、血、痰、 食、水、虫等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 治法叫消法。-----胃肠以外的
1.狭义:单指消食化积,治疗饮食内停,食 积不化的治法,如消导剂。
2.广义:指理气法、理血法、祛寒法、祛湿 法、祛虫法、消食法、化痰法、利水法等 能使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治法。
3.注意与下法区别: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排出粪便
2.方剂发展过程中的几部代表作:
书名 年代 作者
特点
《五 早于 不详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
十二 《内 病方》经》
部方书。载方283首。
《黄 春秋 不详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
帝内 战国 经》
医理论专著,它创立了方 剂学理论,为方剂学的形
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它
包括治法、组方原则、组
方体例等。载方13首。
源于《内经》(《内经·阴阳应 象大论》)充实于《伤寒杂病论》, 后又经历代医家不断补充,至清 代·程钟龄在他的代表作《医学心悟》 中作了高度总结概括,正式提出了 “八法”之名----汗、吐、下、温、 清、消、补、和。
四、八法之间的关系:
即清代·程钟龄在它的代表作《
医学心悟》中所言:“一法之中八 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
医 方 民共和 怀
剂 大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辞典》

为按功效(主治)分 类方剂的典范,载方约
700首。
对上自秦汉,下迄 1966年公开刊行的所有有 方名的方剂,进行了系统 整理。堪称当今方剂之大 成。载方10万余首。
第二章方剂与治法
一、治法:即治疗方法---是在辨清证 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针对性的采 取的最为贴切的治疗方法。
切 咳嗽初起----宣肺止咳 水肿初起----宣肺利水

凡轻清宣透,可 解除在表六淫 之邪的方法都应 叫“汗法”,确
地应叫 “解表法”
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以祛除病邪的方
法叫和法。治疗的病位:半表半里或脏腑 之间,阴阳之间,表里之间。
1.狭义和法:和解少阳。用于治疗少阳病 的方法---小柴胡汤
2.广义和法 和解表里---柴桂汤 调和寒热----半夏泻心汤 调和肝脾——逍遥散、痛泄药方 和解少阳——少阳证、小柴胡汤 脏腑失和----肝脾不和,肠胃寒热错杂 表里同病----太少两感——柴桂证
明末傅青主以四物汤为底,加减 变化通治妇人经、带、胎、产四大 证。
二、组方原则(方剂的基本结构)
组方原则是组方的模式,是处 方之规矩,由君、臣、佐、使组成, 始见于《内经》。
君药:针对主病、主因或主证起主
要作用的药物,是方剂中不可缺少 的药物。
分类法 脏腑分类 病证分类 病因分类 组成分类 功用治法分类
书名
特点
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一、方剂配伍的意义: 1、加强作用,增强疗效
⑴ 相辅相成:如知母、黄柏,单用不具 备泻火养阴的作用,合用增强此作用。 川楝子、元胡都入肝经,疏肝气、调肝 血,相合则疗效增强数倍。补中益气汤 中黄芪为君,其有5大作用:固表、益气 、利水、升阳、托毒生肌,单用黄芪升 阳作用较弱,加入方中,使此方升阳作 用明显增强,可兴奋子宫、平滑肌,如 此方去黄芪则无此作用。
⑵相反相成:如左金丸,黄连、吴茱 萸---疏肝解郁、清泻肝火。吴茱萸 引黄连入肝经,从而相互牵制,克服 了过于温燥、过于苦寒的弊病。
2、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
生姜、半夏相配克服了半夏的毒性。 常山截疟,单用则致呕的副作用剧烈, 配伍在截疟七宝丹中则致呕的副作用 消失,且截疟的作用增强。
3、随证加减,全面兼顾,扩大适用 范围,便于临床运用
《伤寒 东 杂病论》汉
末 年
《备急 唐 千金要 初 方》
《千金 唐 翼方》 初

为方书之祖,最
仲 早将理法方药融为一
景 体。载方314首。
孙 对唐前方剂进行了大 思 总结。载方5000余首。

孙 千金要方的补充。载 思 方2900首左右。 邈
《太平 宋 惠民和 济局方》
《伤寒 金 明理 论·药方 论》
五、八法的含义:
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 方法,使在表之邪随汗而解的治疗
方法。-----在此请注意:所谓“汗
法”不应单纯地理解为发汗的方法 ,因为本疗法除可治疗外感初起邪 气在表之外还可治疗:
麻疹初起----透疹 温病初起----透毒 疮疡初起----透邪 泄泻初起----透邪 疟疾初起----透邪
二.方剂学的地位、重要性和研究范围:
1.地位、重要性
方剂学是中医学中理、法、方、药四环 节之一,是其中“法”的具体体现,“药”的 具体运用。也是辨证论治中“治”的具体实 施。它是《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与中医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课, 也是《中药制剂学》、《中药新药设计与开 发》、《药物分析》等课程的基础课。
的方法使胃肠中的:大便秘结(燥屎)、胃肠积滞(宿 食不消、虫积)、实热内结(炽热瘀毒),及水饮停积(
悬饮、膨胀)等里实证。----主以胃肠内的
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自学)
一.分类的意义: 迄今为止方剂已有十余万首,不
分类如何查找、使用、记载?故意在 便于查找、记忆、学习、使用。
二.历代分类法:(请自己看书,并填写下列表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