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世界的兴起(B卷)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课时规范练16 走向多极化的世界政治格局

人民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课时规范练16 走向多极化的世界政治格局

课时规范练16 走向多极化的世界政治格局《课时规范练》P414一、选择题1.(江苏高邮学情调研)20世纪50年代,美国积极推动欧洲一体化,同时认为欧洲决不能成为美苏以外的“第三势力”,而应被永远纳入更广泛的大西洋合作的框架之中。

这说明美国支持欧洲一体化意在( )A.扩大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范围B.消除北约内部对美国的不满情绪C.保持在西方世界中的领导地位D.使西欧成为足以对抗苏联的力量世纪50年代正值美苏两极对峙时期,美国和苏联两大阵营对峙,美国积极支持欧洲一体化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维护自己在西方世界中的主导地位,故选C项;扩大北大西洋公约不是美国的根本目的,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2.(湖南长郡中学模拟)1962年,印度和苏联达成购买米格-21战斗机的意向,得知情报后美国试图联合英国阻止这起军购。

英美以巨额财政援助为条件,争取印度改为购买英制“闪电”战斗机,但印度最终选择了米格-21。

这说明当时( )A.美苏将冷战的重心转向亚洲B.印度坚决倒向苏联阵营C.英美在军备竞赛中处于劣势D.英美在东方影响力降低,但印度最终还是选择了米格-21,说明英美在东方影响力降低,故D项正确。

冷战的重心一直在欧洲,印度是不结盟国家,印度选择苏联战机,并不等于英美战斗机性能低于苏联,更不等于英美在军备竞赛中失败,故排除A、B、C三项。

3.(四川德阳三模)1963年,非洲统一组织成立,宗旨是促进非洲国家的统一与团结,根除一切殖民主义。

1977年,非洲地区标准化组织形成,其目的是促进非洲的标准化、质量管理和产品合格认证工作的发展。

,成立的非洲联盟,是集政治、经济和军事于一体的全非洲性的政治实体。

从这一进程可以看出( )A.非洲成为大国争夺的焦点B.非洲正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C.非洲一体化程度领先世界D.非洲摆脱了西方大国的干预,非洲的区域合作化程度越来越高,非洲的一体化必然会提高非洲的国际地位,使非洲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非洲一体化的不断加强,没有涉及大国的争夺,排除A项;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是欧洲,排除C项;当今世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非洲并未摆脱西方大国的干预,排除D项。

世界多极化趋势:77国集团和不结盟运动

世界多极化趋势:77国集团和不结盟运动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77国集团和不结盟运动【考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典题】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这表明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知识拓展】【77国集团】 (Group of 77 -- G77) 是一个由发展中国家政府组成的国际组织。

1964年3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期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尖锐分歧。

亚非拉76个国家和南斯拉夫经过连日磋商,发表了《77个发展中国家联合宣言》,提出了关于国际经济关系、贸易与发展的一整套主张。

77国集团由此成立。

77国集团没有正式的组织章程,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松散的磋商机制。

该机构的的宗旨是在国际经济领域内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推进建立新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一年。

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77国集团成立后,作用。

近年来,合作的愿望和呼声日益强烈。

机构中加强协作与配合,该组织正义主张和合理要求。

来,调与合作。

132个。

【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Non-Aligned Movement)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现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组织。

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和占世界人口的55%左右,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中国于1992年9月成为其观察员国。

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

不结盟运动定期举行首脑会议。

历史"不结盟"一词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印度总理尼赫鲁在斯里兰卡发表的一场演说中。

尼赫鲁将一年前中国总理周恩来为处理中印两国政治分歧所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基础。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热点突破试题:专题7_世界格局的演变_含答案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热点突破试题:专题7_世界格局的演变_含答案

专题七世界格局的演变专题概述从新航路的开辟到苏联的解体,世界格局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习本专题,主要了解世界格局的演变历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教材联通一、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形成过程(1)1919—192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签订包括《凡尔赛条约》在内的一系列和约,形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使列强间原有的矛盾暂时得到缓和。

(2)1921—1922年,美、日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订包括《九国公约》在内的一系列条约,协调了美、日矛盾,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华盛顿体系由此形成。

(3)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两次会议形成的一系列国际条约,确立了一战后初期的国际政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终结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凡尔赛体系彻底破裂;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破裂。

3.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建立了一战后帝国主义之间的新秩序,但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殖民地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维护工具:国际联盟)4.对中国的影响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的地位未得到尊重,说明“弱国无外交”;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说明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下。

(二)二战后的国际格局(雅尔塔体系——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1.时间:1945—1991年。

2.形成过程(1)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战结束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按照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确定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

(维护工具:联合国)(2)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①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冷战序幕;②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开始;③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在经济上逐步控制西欧各国;④1949年,成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进一步控制西欧,对抗苏联;⑤1955年,苏联针对性地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1953年,河南安阳股墟附近发掘的165座平民墓中,83座有殉贝。

从有些贝的放置位置看,好像是作为装饰品用的,但多数含在口中或握在手里,与后世用玉或铜钱随葬的风气相同。

这说明当时()A. 用贝殉葬是平民特有的社会现象B. 平民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改善C. 贝作为货币成为社会财富的象征D. 人们的审美价值观念进一步提高【答案】C【解析】由材料“多数含在口中或握在手里,与后世用玉或铜钱随葬的风气相同”可知,墓葬中的殉贝具有货币的价值,是财富的象征,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只有83座墓葬有殉贝,不能称其为平民特有,故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墓葬中的殉贝而非平民的社会地位,故B项排除;从材料“好像是作为装饰品用的,但多数含在口中或握在手里,与后世用玉或铜钱随葬的风气相同”中可以看出,殉贝不是装饰品,材料没有涉及到到人们审美价值观的变化,故D项排除。

故选C。

2.下图所示为出土于3000余年前的莎草纸画。

此文物可用于研究()A. 古代西亚的文字艺术B. 古代印度的宗教文化C. 阿拉伯人的神话文学D. 古代埃及的社会生活【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莎草纸由古代埃及人发明,画中的文字属于象形文字,因而此文物可用于研究古代埃及的社会生活,D正确;西亚、印度、阿拉伯与题干中莎草纸发明地不符,排除A、B、C。

故选D。

3.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及第一大港口,其地名的沿革可以概述为:新昂古莱姆(昂古莱姆是法国的城市)—新阿姆斯特丹—新约克(即纽约)。

与更名“新约克”相关的殖民冲突发生在()A. 西班牙与荷兰之间B. 荷兰与英国之间C. 葡萄牙与西班牙之间D. 法国与英国之间【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时,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在政府支持下积极参与殖民争夺,在美洲建立新阿姆斯特丹;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其后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并改名为新约克,故与“新约克”相关的殖民冲突发生在荷兰与英国之间,B项正确。

高考历史复习专项练习:朝鲜战争(2)含答案

高考历史复习专项练习:朝鲜战争(2)含答案

高考历史复习专项练习:朝鲜战争(2)含答案朝鲜战争课后练习(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6月25日,北朝鲜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

几个小时之内,北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

共军向汉城进军时几乎没有遇到抵抗。

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它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

——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20世纪大博览》材料二1950年6月24日,内战真的爆发了,当时,北朝鲜军队为了“解放”南朝鲜,突然越过了三八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1950年6月,拥有苏联装备的朝鲜军队入侵韩国,进展迅速。

拥有美式武器的韩国显然也曾计划进犯北方。

——(美)罗兹·墨菲《亚洲史》材料四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以为有美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地占领北朝鲜。

但是,北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40%以上的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

——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请完成:(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2)在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问题上,上述材料的观点有何不同?你能列举出造成这种不同的若干原因吗?(3)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你会如何对待上述材料?作为一名高中学生,你还会通过哪些方法或途径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2.二战后,美国的霸权主义表现为良两种形式,在欧洲主要是“冷战”,在亚洲主要是“热战”。

(1)在亚洲它为什么采取“热战”方式?(2)形成什么结果及其原因。

(3)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3.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大批朝鲜、韩国民众因为战争而离散。

1985年朝韩双方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离散家属的互访。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朝鲜分裂根源于民族矛盾的激化②亲人的离散是两极世界下的悲剧③家属的重逢由于美苏冲突的结束④两极格局解体推动朝鲜半岛缓和A.①③④ B、② C、②③ D、②③④4.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鹤绿江,赴朝作战。

中考历史作业本 世界现代史 第四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中考历史作业本 世界现代史 第四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和产业部门。这反映了 A.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B )
B.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C.各国经济矛盾已消除
D.各国领土边界已消失
4.(2022·自贡)据新华社报道,历时近10年的中美贸易争端案,经世
界贸易组织仲裁庭裁定中国胜诉。这不仅维护了中国的合法利益,而且
捍卫了多边贸易体制。这说明世界贸易组织
(C )
A.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A) A.不结盟运动出现 B.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C.杜鲁门主义出台 D.苏联的发展和改革
9.(2022·十堰)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标志着
人类开始进入
(C)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铁路时代
11.(2022·天水)2022年3月,印度气温飙升至1901年有记录以来最高
的一个月,导致印度小麦作物在关键的生长期枯萎,这不仅使得该国小
麦产量下降,也破坏了其出口预期。近年来,此类问题频发。这表明人
类在发展中面临着
(D )
A.恐怖主义问题 B.贫富分化问题
C.毒品泛滥问题 D.环境恶化问题
12.【跨学科·道法】(2022·广东)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
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
(1)王老师让小明探究:哥伦布航行的目的地是东方,为何偏偏向西航 行。你能帮小明用地理知识解释一下为什么吗?依据探究一中的航行 图,说说新航路开辟导致世界开始发生怎样的变化?
原因:认为地球是圆的或“地圆说”。变化: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其他如加强了欧洲和亚、非、美洲之间的直接联系;世界由分散走向 联合;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开始出现等也可)
B.带有明显大国强权色彩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函授作业答案 毛概1之欧阳生创编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函授作业答案 毛概1之欧阳生创编

时间:0分6秒/分单选题1. 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A) 创新(B) 改革(C) 革命(D) 发展难度:较易分值:1.0 A2.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A) 马克思主义著作(B) 社会主义基本原则(C) 实践(D) 党中央文件难度:较易分值:1.0 C3.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 )(A) 精髓(B) 核心内容(C) 思想基础(D) 根本点难度:较易分值:1.0 B4. 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是在()(A) 国民革命时期(B) 土地革命前、中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难度:较易分值:1.0 B5. 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指导地位的思想是( )(A) 民主主义的思想(B) 封建主义的思想(C) 共产主义的思想(D) 民族主义的思想难度:较易分值:1.0 C6. 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A) 党的十三大(B) 党的十四大(C) 党的十五大(D) 党的十六大难度:较易分值:1.0 C7.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完整提出,是在( )(A) 抗日战争时期(B) 解放战争时期(C) 土地革命时期(D)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难度:较易分值:1.0 A8.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B)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C) 发展生产力(D)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难度:较易分值:1.0 C9. 关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关系问题的正确观点是( )(A) 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B) 二者可以同时进行,“毕其功于一役”(C)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一回事(D) “二次革命”论难度:较易分值:1.0 A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 )(A)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 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C) 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D) 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难度:较易分值:1.0 A11.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提出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是:()(A) 毛泽东(B) 邓小平(C) 江泽民(D) 胡锦涛难度:较易分值:1.0 A12.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在于:()(A) 坚持与时俱进(B) 坚持党的先进性(C) 坚持执政为民(D)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难度:较易分值:1.0 B13. 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 )(A) 工人阶级(B) 农民阶级(C) 小资产阶级(D) 民族资产阶级难度:较易分值:1.0 B14.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A) 无产阶级专政(B) 资产阶级专政(C) 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D) 工农联合专政难度:较易分值:1.0 C15. 明确提出“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中央领导人是:()(A) 毛泽东(B) 邓小平(C) 江泽民(D) 胡锦涛难度:较易分值:1.0 D16.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本质和核心是()(A) 全面发展(B) 协调发展(C) 以人为本(D) 可持续发展难度:较易分值:1.0 C17. 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A)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D)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难度:较易分值:1.0 B18.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A)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B) 近代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 反动的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D) 资本主义经济的缓慢发展难度:较易分值:1.0 B19.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以人为本(B) 稳定(C) 改革(D) 发展难度:较易分值:1.0 D20. 下列符合我党思想路线的观点是()(A) 坚持教条主义(B) 坚持经验主义(C) 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D) 必须严格按照马克思所设计的途径、方法和模式来建设社会主义难度:较易分值:1.0 C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根本标志是()(A) 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B) 革命发展的前途是社会主义(C) 马列主义是革命的指导思想(D) 无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难度:较易分值:1.0 D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成果是()(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 科学发展观难度:较易分值:1.0 A23.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走向()(A) 社会主义社会(B) 资本主义社会(C) 封建主义社会(D) 共产主义社会难度:较易分值:1.0 A2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 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C)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D) 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难度:较易分值:1.0 D25.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 无产阶级的领导(B) 人民大众的参与(C) 反帝(D) 反封建难度:较易分值:1.0 A2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A) 毛泽东思想(B)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 邓小平理论(D)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难度:较易分值:1.0 A27. 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的最基本的根据是( )(A) 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B) 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C) 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D) 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难度:较易分值:1.0 C28. 中国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A) 农民阶级(B) 城市小资产阶级(C) 民族资产阶级(D) 开明士绅难度:较易分值:1.0 A29.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奥妙就在于它有()的理论品质,它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发展的科学体系。

新课标卷文综卷第41题(开放性试题)题型探究及方法解读

新课标卷文综卷第41题(开放性试题)题型探究及方法解读

新课标卷文综卷第41题(开放性试题)题型探究及方法解读一、地图类(疆域、城市布局、交通路线等)例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或示意图等)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一:北约和华约对峙图图二:欧洲联盟成员国示意图比较图1和图2,提取两项有关国家、地区和世界格局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提示语中心语提示语限定语答项语提示语答项语解题方法:(1)、审清题意(分析见上面)。

注意答项语的变迁,应该是由什么到什么的表述。

(2)解答题目。

①观察地图中直观信息(宏观信息和微观信息),加以表述。

有关国家:德国由分裂走向统一;有关地区:欧洲由分裂对峙到走向一体化;世界格局:由两极格局到多极化;②解析地图中的深层信息,主要是分析图中直观信息的成因和影响等。

A、二战中德国战败,雅尔塔体系造成德国分裂;苏东剧变,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统一。

B、二战后两大阵营冷战,使欧洲处于分裂对峙;西欧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和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苏东剧变,扫除欧洲一体化进程障碍。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C、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全面对抗,形成两极格局;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西欧、日本、中国的崛起,第三世界的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

例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代都城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形成的都城文明堪称中华文明的缩影。

图8唐朝长安平面图图9北宋东京平面图比较唐朝长安平面图与北宋东京平面图,提取两项有关唐宋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提示语中心语提示语限定语答项语提示语答项语解题方法:(1)、审清题意(分析见上面)。

(2)解答题目。

①观察图中直观信息(宏观信息和微观信息),加以表述。

A、唐长安城市格局规范整齐(或城市布局整齐划一;讲究垂直对称等),北宋东京城市布局则不十分规范整齐(或不讲究方正规划);B、唐朝坊与市分开,商业区固定在特定区域,而北宋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或北宋的坊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C、唐长安城市呈现棋盘状封闭式格局,北宋东京城市布局呈现开放式格局;D、唐朝长安城市布局以政治、军事因素为主(或突出政治、军事的功能),商业功能并不突出,而北宋东京的商业、文化功能更突出。

高一历史一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测试)含答案

高一历史一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测试)含答案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测试)1。

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二走在送葬队伍最前头的人是( )A。

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解析】选C。

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是苏联的解体,而苏联的解体是在戈尔巴乔夫在任期间,故选C.2.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有关知识,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出最准确的一组()A.欧洲共同体两极格局瓦解一超多强不结盟运动B.欧洲共同体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组织C.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组织D。

欧洲联盟两极格局瓦解华约解散亚太经合组织【解析】选C。

两极格局瓦解于20世纪90年代初,A、D错误;欧洲共同体于1993年发展为欧洲联盟,B错误,故答案为C.3.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的最大影响是( )A。

缓和和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B.美国、日本以及西欧矛盾突出,昔日的盟友变成对手C。

核战争威胁已经消除,各国注重发展经济D.社会主义运动受挫,力量对比有利于西方【解析】选A.美苏争霸的结束,使得世界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渴望和平,期盼发展,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期望,虽然局部战争还是存在,但是整体上还是和平的局面。

4。

在一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中,某小组探究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问题,他们列出的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原因的是()A.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B.欧洲国家加强政治经济联合,欧洲联盟成立C。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D.俄罗斯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国际地位不断改善【解析】选A。

随着西欧、日本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取代了苏联的地位。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不能作为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

5、2012年叙利亚内战、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制裁甚至扬言动武、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多次在中国近海挑起事端。

西安交通大学17年9月课程考试《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作业考核试题

西安交通大学17年9月课程考试《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作业考核试题
正确答案:
8.为维护自己的国防独立,1966年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的国家是( )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比利时
正确答案:
9.联合国改革的核心是()
A.安理会改革
B.财务改革
C.机构改革
D.军事改革
正确答案:
10.首次把经济问题置于对外政策核心的美国总统是()
A.老布什
B.肯尼迪
C.克林顿
D.尼克松
西安交通大学17年9月课程考试《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作业考核试题
一、单选题(共30道试题,共60分。)
1.提出超越遏制战略的美国总统是()
A.里根
B.卡特
C.尼克松
D.老布什
正确答案:
2.下列属于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卫生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北约
D.国际红十字会
正确答案:
3.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趋势,其中最大的不平衡是:()
1.下列国家中,以联邦制为其国家结构形式的是()
A.美国
B.苏联
C.俄罗斯
D.德国
E.奥地利
正确答案:
2.战后初期,美国推行经济霸权的主要措施有:()
A.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控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B.成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积极推性国际贸易自由化
C.对西欧实施“马歇尔计划”
D.对日本推行“道奇路线”
A. 15个
B. 20个
C. 25个
D. 27个
正确答案:
6.“三个世界”开始形成是在:()
A. 20世纪6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各国致力于发展经济,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政策,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弘扬和平、发展、公平、 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拓展全 球伙伴关系,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 的方向发展。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冷战结束后,美国为实现称 霸世界的野心,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 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课堂 练习
2.当今世界,美国虽力图建立“单极世界”,但其在国际事务
中日益受到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
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的制衡和挑战。这说明( A )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
尊重主权独立。
相互尊重,增进了解; 相互合作,和平共处;互不 侵犯,互相尊重主权独立。 联合国。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主导的国 际秩序,形成了两大集团对峙的冷战局面 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 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 1961年
独立自主、不结盟
不结盟国家和政府 首脑会议会场

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


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

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

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
读图知史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 劫持飞机撞向美国纽约世界贸 易中心双塔大楼和美国国防部 所在地五角大楼,导致数千人 死亡或失踪。
恐怖主义已成为世界和 平与安全的严重威胁。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

哈师大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2013年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期末考试 试卷 复习题

哈师大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2013年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期末考试 试卷 复习题

单选 10*1’名词 5*4’简答4*8’论述2*14’材料1*10’【A卷】雅尔塔体制是指美、苏、英三国首脑在二战后期,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在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上所达成的协议所规定的原则与机制的总称。

雅尔塔体制是美、苏、英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战后世界秩序重新作出的安排,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

世界政治格局:世界政治格局,就是国际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的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连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可持续发展: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针对当前世界出现的由于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的现状提出的一种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滞胀”即停滞和膨胀,是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通病,表现为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交织并发,贯穿于经济危机的各个阶段。

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条件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积累和激化。

凯恩斯主义是根据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A卷】布雷顿森林协定1944年7月,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个国家参加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协定书》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即“布雷顿森林协定”)。

简单地说,“协定”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基金汇兑本位制,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一个是美元与黄金的自由兑换,另一个是美元及其他货币的固定汇率制。

高中历史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19讲 课题52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高中历史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19讲 课题52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1.二战后,美苏两国在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冲突,使它们从战时盟友变成冷战对手,逐渐形成两极格局。

在对峙过程中,美苏互有攻守,既有对抗,也有缓和;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同时随着战后西欧、日本的崛起,以及中国与第三世界的发展,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两极格局中又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2.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对经济宏观调控,迅速恢复发展生产力,并通过建立福利国家等形式,缩小贫富差距,维持社会稳定。

外部资本主义国家间建立国际经济组织,维护国际经济秩序。

二战后,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发展,智能化生产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3.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但未能突破苏联模式而失败,引起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4.第二次世界大战推动了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二战在带给人们深重灾难的同时,又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

课题52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1.冷战(1)含义: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2)原因:美苏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战时同盟基础不复存在、国家利益严重冲突、意识形态尖锐对立。

(3)开始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演说。

(4)主要表现项目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政治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1949年,成立“北约”1955年,成立“华约”2.两极格局(1)形成: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特点①“不对称”的两极格局: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

②“不完全”的两极格局: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江西省上饶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江西省上饶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上饶市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高二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命题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年全国重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江西樟树国字山战国墓葬群,初步考证为战国时期越国王室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因素。

同时,国字山墓葬还有相当数量的楚文化因素和群舒文化(安徽江淮一带古文化)因素。

这表明A.文化具有交融共存的特征B.南北方地区长期和睦共处C.古江西地区文明高度发达D.中华文明同源同向性特征2.汉代统治者提出:“讼理刑狱,必原父子君臣之义,权轻重之序,测浅深之量”。

虽然汉律明确规定:“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

”但在司法实践中,出于伦理而促使法官缘情疏法之事比比皆是。

这一反差表明B.政府注重司法的教化功能A.儒家伦理成为汉律的核心思想C.统治者推行宽刑仁政治国理念D.司法权独立于立法权之外3.开元十年前后,玄宗以翰林待诏中文学之士为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一起,帮助皇帝起草重要文书,分掌制诏书敕。

开元二十六年,选翰林待诏中一部分人为翰林学士,别置学士院,专门执掌起草制诏书敕。

此举A.强化了文官的地位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C.便于君主把控朝政D.有利于消除宦官把持朝政4.历史图片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

结合所学判断,下图可用于研究A.明代郑和下西洋B.荷兰的东方殖民拓展C.葡萄牙的香料贸易D.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5.明代司法制度规定:布政使、按察使、巡抚以及巡按御史,都可以接待上诉民众或复查案情。

万历年间大儒吕坤曾对此做出评价:“数批检问,非以求同,正谓恐有冤狱,相与平反耳”。

明代司法制度这一规定A.标志着监察制度的完善B.导致监察区向行政区转化C.有利于保证审判的公正D.完善了地方权力制约机制6.江西省铅山县河口镇,位于信江和铅山河交汇处,水路直通鄱阳湖。

到了清乾隆年间,河口镇进入鼎盛时期,闽浙皖赣川广荆苏等货物集散于此,转销全国,成了商贾云集的“八省通衢”之地。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寒假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寒假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寒假作业1.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中苏边界冲突发生后,中国对于战争的危机感十分强烈,所以当美国表现出与中国展开战略合作的意愿时,中国便走上了联美抗苏的道路,这也使得中国的外交战略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

中国外交战略的这一转变A.消除了中美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B.弱化了国家利益中意识形态因素C.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D.加速了美苏两极格局瓦解的进程2.1974年,联合国特别会议集中研究了原料和发展问题,会议宣言指出: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建立在所有国家公正、主权平等、互相依靠、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上的各国间的经济关系体系”;“这种秩序将纠正不平等和现存的非正义,并且有可能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日益扩大的鸿沟消除”。

该宣言的内容从本质上反映出A.国际经济新秩序正式确立B.联合国宗旨发生重大变化C.经济全球化成为国际共识D.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增强3.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在美苏争霸中为了削弱社会主义阵营从而遏制新中国,此时两国关系紧张,中国抗美援朝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70年代,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而美国也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故与中国之关系出现缓和迹象,此时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

此后中美亦敌亦友。

这反映了()A.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B.美国外交政策彻底改变C.中美关系受国际形势影响D.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4.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中原地区的地图,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原地区A.经济地位提高B.政治地位下降C.民族融合加强D.保留了分封制5.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

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

”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有利于构建和平公正的新秩序B.实现了国与国之间的一律平等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D.适应了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新格局6.在联合国的设计中,中、苏、美、英、法五大国被赋予了“世界警察”的职责。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16课 冷战随堂检测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16课 冷战随堂检测

第16课冷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1964年斯坦利•库布里克在电影《核战狂人》中,将美国和苏联领导人塑造为极为愚蠢的人,正是他们的不合理政策使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受到核战争的威胁。

这部电影拍摄的背景是()A.冷战B.苏联解体C.俄国十月革命D.戈尔巴乔夫改革2.图是1947年美国的一幅宣传画《制造和平》,漫画反映了()A.二战后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共同心声B.美、欧希望用经济互助来巩固战时同盟C.美国企图以发展经济来稳定西方阵营D.美国放弃了军事扩张的传统对外政策3.如图是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

该图反映出()A.冷战格局的扩展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美苏的直接对抗D.联合国势力的扩张4.西方一位历史学家曾对某一历史事件做出这样的评价:是美国政府想出来帮助欧洲树立信心用的,至少公开宣传中是这样说的,目的是使其不至于迫于苏联的压力在政治上屈服,走向绥靖和中立。

”其中缺失的文字是()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德国分裂5.“冷战”形成的标志是()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出台C.欧洲复兴计划提出D.北约和华约建立6.漫画中右边人物“衣衫褴褛”旨在说明()A.苏联力量弱于美国B.欧洲拒绝美国的援助C.欧洲经济濒于崩溃D.马歇尔计划在欧洲推行受阻7.“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而是反对饥饿、悲惨、混乱。

美国政府应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富尔顿演说D.舒曼计划8.冷战期间不少历史学家批评北约和华约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有转变成超级大国对抗的危险。

而冷战结束时,赞扬北约和华约具有避免冲突升级的能力成为学术时尚。

这反映了()A.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大战的爆发B.学术界力图对冷战作出辩证评价C.历史研究不可能得出一致结论D.意识形态决定学术研究的水平9.2005年2月20 日,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对美日发表涉台问题声明一事指出:“美日军事同盟是在冷战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双边安排。

世界现代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西北民族大学

世界现代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西北民族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1.迄今为止,世界现代史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

()A:对B:错答案:B2.1932年一·二八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A:错B:对答案:A3.世界现代史与地区史、国别史和专门是没有区别。

()A:错B:对答案:A4.根据“马工程”教材,20世纪初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A:对B:错答案:A5.学习世界现代史,有助于深入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正确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

()A:对B:错答案:A第一章测试1.世界上第一个承认妇女选举权的国家是美国。

()A:对B:错答案:B2.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A:对B:错答案:A3.1905年俄国革命是一次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沙皇统治的革命。

()A:错B:对答案:B4.国际红十字会由()人亨利·杜南于1863年创立。

A:英国B:瑞典C:瑞士D:法国答案:C5.()9年7月14日,在恩格斯帮助指导下举行了巴黎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标志着第二国际的诞生。

A:1889B:1903C:1888D:1900答案:A第二章测试1.萨拉热窝事件是两大军事集团以战争手段重新瓜分世界的导火线。

()A:错B:对答案:B2.实际操纵1919巴黎和会的是美、英、意三国首脑组成的:“三巨头”。

()A:对B:错答案:B3.1922年的《五国海军》条约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是5 : 5 :1.75 :1.75 : 3。

()A:对B:错答案:B4.《凡尔赛和约》规定,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行政管理权由国际联盟代管()年。

A:5B:15C:20D:10答案:B5.国际联盟成立于()年.A:1925B:1921C:1922D:1920答案:D第三章测试1.1917年二月革命后,统治俄国300余年之久的罗曼诺夫王朝覆灭。

()A:对B:错答案:A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余粮收集制。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有答案)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有答案)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一 选择题1.“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

”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关的战争是A.美苏冷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拿破仑对外战争D.第一次世界大战2.下列哪些事件,促使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①1861年改革 ②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 ③俄国十月革命 ④实行新经济政策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①③3.列宁曾用“改良主义的方法”解决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

这里“改良主义的方法”是指A.工业化政策B.农业集体化政策C.新经济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4.1924年列宁逝世,在莫斯科留学的中国留学生通过信件把这一沉痛的消息告诉国内的朋友,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应写的国名是A.沙皇俄国B.苏维埃俄国C.苏联D.俄罗斯5.“华盛顿会议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主要是指A.《九国公约》的签订B.《五国公约》的签订C.《慕尼黑协定》的签订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6.右图中,将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比作一只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

下列选项与这场经济危机有关的是 ①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②美国采取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巩固,度过了经济危机 ③德国法西斯分子着手建立法西斯独裁,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④意大利和日本也在此期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7.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作用是A.摆脱了经济危机B.恢复了国家经济C.巩固了民主政权D.巩固了工农联盟8.德国闪击波兰,世界人民再次陷入灾难中。

这是历史无情的嘲笑20年前召开的哪次会议 大危机笼罩下的世界A.巴黎和会B.开罗会议C.德黑兰会议D.雅尔塔会议9.下列哪些事件使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步扩大①德国突袭波兰 ②苏德战争爆发 ③太平洋战争爆发 ④诺曼底登陆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0.2006年5月27日,吴邦国委员长在俄国进行访问时,参观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著名战役纪念馆。

历史学考研真题与参考答案

历史学考研真题与参考答案
26. “蒂博尼哥罗起义”名称解释
正确答案:
1825-1830 年印尼人民在日惹王国王子蒂博。尼哥罗领导下的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
起义。 1816 年,荷兰王国重新恢复对印尼的统治。 1825 年 10 月,蒂博。尼哥罗建立 了伊斯兰封建王国,自称爪哇苏丹。 1830 年 3 月 28 日,荷兰假意谈判,诱捕蒂博。尼 哥罗。 5 月 3 日,蒂博。尼哥罗被流放到万鸦老,起义失败。这次起义使荷兰殖民军伤亡 1.5 万人,从而加深了荷兰殖民统治的危机。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1949-1956 年)
二、问答题 (共 10 题,共 190 分) 21. “严复”名词解释
正确答案: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留学英国海军学 校, 在留学期间, 严复广泛接受了西方先进的思想, 努力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
甲午中日战争后,翻译《天演论》 ,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号召人们“救亡 图存”,对当时思想界有很大影响。严复认为,要使中国富强,必须维新,要维新,必须大 力倡导“西学” 。
30. 比较甲午中日战争前中日两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2、澶渊之盟
1004 年 9 月,辽圣宗及其母萧太后率二十万大军南下,入宋朝境内, 11 月在连破一些州 城后,直抵澶州,直接威胁宋的都城开封。宋君臣震动。王钦若和陈尧叟主张迁都。宰相寇 准和毕士安坚决主张真宗亲征。 经过激烈的争论, 真宗终于亲自出征, 前军用伏弩射死 在阵前视察地形的辽军统帅,使辽军军心大为动摇, 辽遂决定与宋朝议和。双方协定:宋 辽维持旧疆,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北宋每年给辽朝岁币白银 10 万两,绢 20 万匹。史称“澶 渊之盟”。
奥斯曼帝国为土耳其人所建立的一个帝国, 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土耳其人初居中亚内陆 地区, 后迁至小亚细亚的安纳托利亚半岛, 日渐兴盛。 极盛时势力达欧亚非三大洲,但 奥斯曼帝国终不能抵挡近代化欧洲国家的冲击,于 19 世纪初趋于没落,并最终于第一次世 界大战里败于协约国之手, 奥斯曼帝国因而分裂, 随后凯末尔领导改革, 击退欧洲列强 势力,建立土耳其共和国,奥斯曼帝国至此灭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第三世界的兴起(B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中国、朝鲜和越南北方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
A.二战以后
B.一战以后
C.20世纪50年代初
D.20世纪60年代初
2.印度人民长期反英斗争取得重大胜利的标志是
A.1947年印度独立
B.1947年印巴分治
C.印、巴共和国成立
D.尼赫鲁任印度总理
3.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②英国同意印度独立③埃及爆发“七月革命”
A.②③①
B.①③②
C.①②③
D.③①②
4.1947年,印度摆脱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宣告独立
A.英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5.下列叙述中,不能正确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取得胜利的是
A.20世纪50年代初,埃及、阿尔及利亚获得独立
B.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了“非洲独立年”
C.20世纪60年代末,英国、法国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基本崩溃
D.20世纪90年代初,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统治最终结束
6.“非洲独立年”时独立的非洲国家有
A.12个
B.15个
C.17个
D.31个
7.下列国家中不属于第三世界的是
A.墨西哥
B.埃及
C.中国
D.日本
8.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第三世界发展的是
A.绝大多数是战后的亚、非、拉美独立国家
B.大多数国家奉行独立自主、反帝、反殖、反霸的外交政策
C.20世纪60年代登上世界政治舞台,90年代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力量
D.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为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而斗争
9.发生于1955年的反映了亚非人民团结反帝反殖共同愿望的历史事件是
A.纳米比亚独立
B.亚非会议召开
C.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D.“七十七国集团”的产生
10.第一届亚非会议的召开地点是
A.万隆
B.亚的斯亚贝巴
C.河内
D.雅加达
11.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于
A.1955年
B.1956年
C.1961年
D.1960年
12.下列各项不结盟运动中的政策中不正确的是
A.独立
B.自主
C.非集团化
D.非军事化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不属于实行“分治”后出现的国家是
A.印度
B.巴基斯坦
C.印度尼西亚
D.以色列
14.下列对亚洲经济发展叙述不正确的是
A.20世纪60~70年代,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
B.20世纪80年代,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C.20世纪80年代末,印度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10位,农业总产值居世界第2位
D.亚洲“四小龙”主要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促进经济发展
15.1945年,宣布印尼独立的印度尼西亚领导人是
A.纳赛尔
B.尼赫鲁
C.苏加诺
D.铁托
二、判断是非(每题2分,共10分,说明: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16.在亚洲拥有殖民地的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势力被严重削弱。

为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民族独立创造了条件。

( )
17.由于巴拿马运河的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极为重要,美国始终不愿放弃对运河区的控制,运河区成了美国在巴拿马的“国中之国”。

( )
18.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共同为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出了贡献。

( )
19.新加坡、韩国、菲律宾是摆脱殖民统治后亚洲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 )
20.20世纪50年代,新加坡等国利用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配合适当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快速发展起来。

( )
三、为下列图片填写说明(共4分)
21.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四、图说历史(共11分)
22.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反映的是____________会议的内容。

(2分)
(2)当时中国派出了以____________为首的代表团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反映了亚非人民团结_____________的共同愿望。

(3分)
(3)这次会议表达了___________争取建立国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秩序的心声。

(6分)
五、史料分析(共20分)
2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势力的削弱,社会主义力量的增强。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民族独立,亚、非、拉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形成第三世界。


回忆所学内容,写出下列年份发生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大事:
1952年埃及爆发“____________”,领导人____________。

(3分)
1960年被称为“____________”。

(2分)
1962年____________国被迫承认____________独立。

(3分)
xx年帝国主义结束对____________洲的殖民统治。

(2分)
24.材料1 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接纳43个新会员国全都是第三世界国家;70年代接纳33个新会员国,31个是第三世界国家。

联合国会员国由最初的51个增至xx年的154个,其中78%是第三世界国家。

材料2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篇(下)》回答:
联合国的作用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变化的表现及重要标志是什么?(10分)
六、简述题(共25分)
25.我们在看报、听广播、看电视新闻时,经常听到“第三世界”这个名词。

那么,第三世界崛起的政治表现是什么?第三世界的崛起对世界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15分)
26.请结合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困难和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两部分内容,分析亚洲发展中国家如何在矛盾中求发展。

(10分)
附参考答案
一、1.A 2.B 3.A 4.A 5.A 6.C 7.D 8.C 9.B 10.A 11.C 12.D 13.C 14.C 15.C
二、16.√ 17.√ 18.√ 19.× 20.×
三、21.A.韩国的现代化工业企业 B.环境优美的新加坡
四、22.(1)万隆(或亚非)
(2)周恩来反帝反殖
(3)第三世界政治经济
五、23.七月革命纳赛尔非洲独立年法阿尔及利亚非
24.因为从材料1我们可以看出联合国的构成已发生了变化,绝大多数会员国是第三世界新独立国家,这是联合国的作用发生变化的根源。

从材料2可以看出,联合国发生变化的表现为:第三世界国家把联合国看做是“让全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的重要讲坛,利用联合国来维护自己的民族独立及合法权利。

而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则是第三世界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是联合国发生变化的最重要的标志。

六、25.政治表现:七八十年代,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亚非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特别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改变了过去一两个超级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

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形成了新的国际政治力量,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化格局。

26.提示:一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种种方式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

如:不平等贸易。

另一方面,亚洲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转移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