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的院感管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疗机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护理课件

医疗机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护理课件

案例三
总结词
智能化监测、精细化护理、团队协作
详细描述
某医疗机构门急诊采用智能化监测系统,实 施精细化护理措施,加强团队协作,创新医 院感染管理护理模式,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
的发生率。
05
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未来 展望
智能化技术在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要点一
智能化监测系统
要点二
智能化消毒设备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时监测患者病情、医疗设 备使用情况等,提高感染防控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采用机器人技术,实现高效、自动化的消毒作业,减少医 护人员与感染源的接触。
新材料在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抗菌材料
研发具有抗菌、抗病毒性能的新型材料,用于医疗设备 、器械和用品,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可降解材料
采用可降解材料制作医疗用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 环境的影响。
预防与控制门急诊医院感染的新策略与新方法
隔离防护规范
总结词
隔离防护是防止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 措施,护理人员应遵循相关规范,确 保患者和自身安全。
详细描述
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采取必要的 隔离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戴口罩、 手套等,并定期对隔离病房进行清洁 和消毒处理,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03
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护理 实践
护理人员培训与考核
培训内容
针对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护理实践,制定培训计划,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培 训。
考核标准
制定考核标准,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成果进行评估,确保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技能 。
护理操作流程优化
流程梳理
对现有的护理操作流程进行梳理,找出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优化建议。

急诊科院内感染PPT课件

急诊科院内感染PPT课件

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 洗手方法: 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 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 指、腕部, 时间不少于15秒钟,流 动水洗净。(七步洗手法)
洗 手 消 毒 六 步 法
观察室及病房的院感管理

一、 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 二、 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开展预防医 院感染的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 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 效控制措施。 三、 患者的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 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 染病人单独安置。
观察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七、 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应 立即消毒处理。 八、 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的 清洁与消毒管理。 九、 餐具、便器应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定 期消毒和终末消毒。 十、 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 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 室 的 感染管理

五、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 菌2次。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 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 长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六、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 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七、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 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 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 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 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 八、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地面湿式清扫。
急诊科院感 预防与控制
.学Leabharlann 目标:1 了解医院感染、消毒、灭菌的概念。 2 熟悉七步洗手法

急诊科院感监测和控制PPT参考幻灯片

急诊科院感监测和控制PPT参考幻灯片
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m2,设4角及中 央5点,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 采样方法:将直径9cm的普通琼脂平板放在室内各采样点 处,高度距地面1.5m,将平板盖打开,盖子扣在平板的边
缘上暴露5分钟后送检。
2020/3/5
11
物体表面的监测
采样时间:
消毒处理后4h内进行采样
四川 省第四人民医院 急诊科:李艾秘
1
什么是医 院 感 染?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 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 发生的感染;
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 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 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020/3/5
2
为什么要院感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先行,医院 感染控制水平是反映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评 价指标之一。
2020/3/5
15
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测定
涂抹法:
用无菌吸管吸取消毒液1ml,加入9ml含有相应中和剂的采样 管内混匀,用无菌吸管吸取上述溶液0.2ml,滴于干燥普通琼 脂平板,每份样品同时做2个平行样,一平板置200C培养7天, 观察霉菌生长情况,另一个平板置350C温箱培养72h,记数菌 落数,同时检测致病菌
目的:是为了控制医院感染的各种危险因
素,降低医院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降低医 院感染的发生率,保证和提高医疗质量和医 疗安全
2020/3/5
3
医院感染监测的组织系统
由下列机构和部门构成: 院长领导下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医院感染科 负责人:胥明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急诊科负责人:李艾秘
消毒液染菌量(cfu/ml)=每个平板上菌落数×50

规范解读—医疗机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解读护理课件

规范解读—医疗机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解读护理课件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医务人员是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实施 的重要力量,需要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 他们的意识和能力。
推广先进的医院感染控制技术
强化监管和评估机制
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医院感染控制技术,如 智能监测系统、空气净化技术等,提高门 急诊医院感染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建立健全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监管和评 估机制,对医疗机构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确保规范的有效实施。
失败案例分析
失败案例一
某医院因对门急诊患者感染控制不力,导致多起感染事件发生。
失败案例二
某医疗机构在护理工作中忽视手卫生,导致患者交叉感染。
失败案例三
某医院在处理医疗废物时操作不规范,引发环境污染和患者感染 。
实践经验分享与总结
经验总结一
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是预防门 急诊患者感染的关键。
经验总结二
向上级报告。
预防措施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护理 人员需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如手卫生、消毒隔离等。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医院感染防 控知识,提高他们的防控意识

配合调查
在发生医院感染事件时,护理 人员需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提供相关信息。
护理人员的要求
专业培训
定期参加医院感染管理 培训,确保掌握最新的
背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医院感染 问题日益突出,门急诊作为医院 的重要窗口,其医院感染管理尤 为重要。
重要性
保障患者安全
规范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有助于减 少患者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就医安全 。
提升医疗质量
促进医护人员职业健康
规范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行为,有助 于保护医护人员的职业健康。
加强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有助于提 高医疗质量,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急诊感染管理课件

急诊感染管理课件

报告流程
临床医生发现疑似感染病例后 应及时报告院感科,院感科核 实后按规定上报至上级主管部 门。
报告时限
发现疑似感染病例后应在24小 时内上报。
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01
02
03
分析方法
统计学分析、流行病学分 析等。
分析内容
感染病例的分布、流行病 学特征、病原学特点等。
数据利用
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 供科学依据,评估防控效 果和调整防控方案。
患者转运与探视管理
总结词
患者转运和探视管理是预防交叉感染 的重要措施,应制定相关规定并严格 执行。
详细描述
在患者转运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防 护措施,如戴口罩、手套等,避免交 叉感染的发生。同时,应限制探视人 数和时间,减少人员流动,降低交叉 感染的风险。
医疗设备与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总结词
医疗设备与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重要手段,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
04
急诊感染的应急处理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
制定针对不同感染源的应急预案
根据常见的急诊感染病原体,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感、炭 疽等。
定期进行预案演练
通过模拟演练,确保医护人员熟悉应急预案的流程和操作,提高应对突发感染事件的能 力。
应急物资的储备与管理
储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如口罩、手套、隔离衣、护目镜等,确 保在紧急情况下有足够的物资保障医护 人员的安全。
急诊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与标准
法律法规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 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管理标准
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 卫生标准等。
02
急诊感染的预防与控 制

《急诊科院感预防》课件

《急诊科院感预防》课件
执行。
05
CATALOGUE
总结与展望
总结院感预防的成果与不足
成果 提高了医护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完善了院感防控体系,建立了严格的消毒和隔离制度。
总结院感预防的成果与不足
• 加强了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了他们的自我防护 意识。
总结院感预防的成果与不足
01
不足
02
院内感染的威胁
院内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期 间发生的感染,是医疗质量安全的重 要问题。
急诊科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患者 流量大、病情复杂,容易发生交叉感 染。
预防院感的意义
预防院内感染是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 通过预防院内感染,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
02
CATALOGUE
手卫生对于减少细菌传播和交叉感染 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手卫生可以显著降低细菌在手上的数 量,从而减少细菌传播到其他患者或 环境中的风险。医护人员应时刻保持 警觉,并始终遵循手卫生规范。
防护用品的使用
总结词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是防止感染传播的重要措施。
总结词
了解何时需要使用何种防护用品对于防止感染传 播至关重要。
《急诊科院感预防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急诊科院感的主要来源 • 急诊科院感预防措施 • 急诊科院感监测与控制 • 总结与展望
01
CATALOGUE
引言
急诊科的重要性
01
急诊科是医院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的关键部门,其工作质量和效率 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 康。
02
急诊科需要具备快速响应、紧急 处理和高效转运的能力,以满足 患者的紧急救治需求。

医疗机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PPT

医疗机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PPT
医疗机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

汇报人:顾钰
日期:2018年6月 日
目录
1 范围 3 术语和定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管理要求
5 宣教和培训 7 预检分诊 9 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措施
6 监测与报告 8 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基本措施 10 医疗废物处置
1
1.范围
(门、急诊)
2
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宣教和培训、 监测与报告
医疗保健相关感
呼吸道感染患者

佩戴医用外科口
术 患者或就诊者在
罩、在咳嗽或打
诊断、治疗和预
喷嚏时用纸巾盖
语 住口鼻、接触呼

防等医疗保健活
吸道分泌物后实
动中所获得的感 染。
施手卫生,并与 其他人保持1m以 上距离的一组措
施。
安全注射
对接受注射者无
定 害,使实施注射 义 操作的医护人员
不暴露于可避免 的危险,注射后 的废弃物不对环 境和他人造成危
医疗废物桶及生活垃圾桶的放 置
标识醒目、清晰
放置生活垃圾桶或 医疗废物桶的区域
01 02 03 04 05
门急诊公共区域及 普通诊室
应放置生活垃圾桶
特殊科室 如采血室、注射室等 患者可能丢弃医疗废物 的区域应放置医疗废物桶
门急诊换药室、采血室、 注射室、感染性疾病科诊 室、外科诊室等可能进行 诊疗操作的房间应放置医 疗废物桶
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 作。
02
设立感染性疾病科或传染病分诊
03 点
开展传染病的预检
04
建立相应的预检分诊制 度
01
7.预检分诊
预检、分诊点(处)应配
05
备体温计(枪)、手卫生 设施与用品、个人防护用

【优秀资料】医疗机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PPT

【优秀资料】医疗机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PPT
报告
在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病例报告
3
发现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病例、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出现感
染症状、发生医疗保健相关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病例应牛刀割
鸡相关规范进行报告。
02 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设立感染性疾病科或传染病分诊点
03
开展传染病的预检
04
建立相应的预检分诊制度
01
7.预检分诊
预检、分诊点(处)应配备 05 体温计(枪)、手卫生设施
B
咳嗽礼仪和医疗废物的范围等。
D
宜对留置透析导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
脉置管、导尿管等侵入性装置的患者和家属
宣教相应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监测内容与频率:
综合监测和目标监测、手卫生依从性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
1
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的 流行病学调查
3例以上的症候群相似的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病例 2
6.监 测 与
a) 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d)门急诊医务人员培训制度;
01 02 03 应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要求
请输入您想要的文字内容请输入您想要的文字内容请输入您想要的文字内容
04
05
注1:“+”指需采取的防护措施
宜对留置透析导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导尿管等侵入性装置的患者和家属宣教相应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a) 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b) 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c) 空气传播的隔离和预防
10.医疗废物的处置
患门者急和 诊家公属共、区遵陪域守同及国人普员通家的诊法宣室律教 法规
医疗废物桶及生活垃圾桶的放置
标识醒目、清晰
用注于2:抽“+取/-动”应根静据符脉工合血作《液需医、要疗其可废他采物体取管液的理或防条注护例射措药》施物的无针或有针的装置,通过内在的设计使其在使用后能屏蔽锐器放,置降生低活职垃业圾暴桶露或的风险。

医疗机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课件-PPT

医疗机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课件-PPT

7、预检诊
7.1 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规 定,根据本机构的服务特性建立相应的预检分诊制度。 7.2 医疗机构应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卫生行政 部门发布的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或者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 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7、预检分诊
8 、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基本措施
8.4 医用物品的管理 8.4.1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黏膜、组织 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8.4.2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及时按医疗废物处理。 8.4.3 按照规定可以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按 照产品说明书、技术规范等要求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清洁、消毒或 灭菌,并符合 WS/T 367 要求。
4.1.3 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知 识和技能的培训,宜对患者及陪同人员开展相应的宣传教育。
4.1.4 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接受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的监督、检查与指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改进措施,评价改进 效果,做好相应记录。
4.2工作人员 4.2.1应参加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7.3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设立感染性疾病科,没有设立感染性疾病科的医 疗机构应当设立传染病分诊点。 7.4 医疗机构在门急诊可通过挂号时询问、咨询台咨询和医师接诊时询问 等多种方式对患者开展传染病的预检;在必要时,可建立临时预检点 (处)进行预检。 7.5 预检、分诊点(处)应配备体温计(枪)、手卫生设施与用品、个人 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等,以便随时取用。
4.2.2应掌握并遵循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制度及流程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培训课件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培训课件

7、医疗废物处置 医疗废物分类、密闭运送。 门急诊公共区域放置生活垃圾桶,内装黑色垃圾袋。 特殊科室如采血室、注射室等患者可能丢弃医疗废物的区域放置医疗废物桶,内装医疗废 物袋。 可能进行诊疗操作的房间放置医疗废物桶,内装医疗废物袋。 8、医用织物管理 具体见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制度。
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主要内容
通过挂号时询问、咨询台咨询和医师接诊时询问等多种方式对患者开展传 染病的预检;在必要时,可建立临时预检点进行预检。
预检、分诊点配备体温计(枪)、手卫生设施与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和消 毒产品等,以便随时取用。
5、预防与控制感染的基本措施 手卫生:手卫生指征、方法和注意事项详见《医院手卫生制度》。 个人防护: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选用个人防护用品。 安全注射:保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医用物品管理: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必须灭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消毒。一次性使 用医疗用品禁止重复使用。按照规定可以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统一由消毒供应中 心回收处理。 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遵循WS/T 512-2016对不同污染程度的区域环境及物体表面进 行清洁与消毒。 空气净化:空气净化措施符合WS/T368-2012的要求;普通诊室首选自然通风,自然通风不 良可采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等;诊治经空气或飞沫传播疾病的患者时,其诊室宜使用空气消毒 设备。 呼吸道卫生:对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当其能够耐受时,指导其戴外科口罩;避免与呼吸 道症状患者的不必要近距离(<1m)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需戴外科口罩。
四、院感质控发现问题
日期
1.25 1.25 1.25 1.25 1.25 2.08 2.08 2.08 2.08 3.28 3.28 3.28 3.28 3.28

急诊科院感培训课件ppt

急诊科院感培训课件ppt
演示在发生医院感染时如何实施隔离、控制措施,降低感染传播风 险。
院感监测与报告
介绍医院感染监测的方法、报告制度及信息反馈机制,使学员了解 如何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工作。
05
急诊科院感培训效果评估
理论考试
理论考试是评估急诊科院感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考 试可以了解医护人员对院感知识的掌握程度。
患者数量多
患者病情严重
急诊科患者流量大,增加了院感的风险。
急诊科患者中,病情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 情况较多,这类患者往往免疫力较低,容 易感染。
医务人员高风险操作
医疗设备重复使用
在急诊科,医务人员需要进行一些高风险 操作,如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等,这 些操作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急诊科医疗设备使用频繁,容易造成交叉 感染。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院感培训的经验和不足
经验分享 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有效提高院感防控意识和技能。
通过案例分析,使参训者更直观地了解院感风险和应对措施。
总结院感培训的经验和不足
• 定期考核与反馈机制,确保培训效果得以持续改 进。
总结院感培训的经验和不足
01
不足之处
02
03
04
部分参训者对院感防控意识仍 显薄弱,需加强宣传教育。
理论考试通常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内容涵盖院感基础知识 、预防措施、消毒灭菌、手卫生等方面的知识点,题型包 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操作考核
操作考核是评估急诊科院感培训效果 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际操作可以检验 医护人员对院感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
操作考核主要包括洗手、穿脱隔离衣 、使用消毒剂、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 的操作技能,考核过程中要求医护人 员操作规范、熟练、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流行病学及危害 • 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包括三个环节:感染源、传 播途径、易感人群 • 1、感染源:已感染的病人、病原携带者、人体“ 贮菌库”的细菌及医院环境均可作为感染源。 • 2、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手为主要途径;血液传 播-如乙肝病毒传播;共同媒体传播-呼吸机、 导管、内镜;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空调;消化 道传播-食品、饮水
急诊科的院感管理
• 一、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 医 院 感 染 定 义 : 医 院 感 染 (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 HAI );住院病人在医 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和 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 始或入院前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 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
• 3、标准预防所采取隔离措施的主要内容 • ① 接触病人后,不论戴没戴手套都洗手。 • ② 接触病人黏膜及破损皮肤时戴手套,接触病人换部位、 换病人要换手套 。 • ③ 在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穿防护衣。 • ④ 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 ⑤ 被污染的医疗用品、仪器设备应及时消毒处理。 • ⑥ 污染的床单及时处理,防止其粘病人皮肤与黏膜; • ⑦ 防止尖锐物刺伤。 • 禁止在病房、病区过道清点污物。
六、诊断标准
• 1、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 • (1)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院内感染 院外发病者。 • (2)有明确潜伏期,自入院时超过平均潜 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 (3)明确潜伏期,在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 感染为医院感染; • (4)患者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六、诊断标准
• (5)原有感染,又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 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 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 )的感染。 • (6)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 (7)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 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 (8)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 3、易感人群:主要为医院中的病人 • 我国医院感染发生率大约为5% 据卫生部初步监测统计,目前中国的医 院感染率在5%左右。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 监护病房、血液科及产生开创性伤口的科 室,且规模பைடு நூலகம்大、病人即高危人群越多的 医院相对感染率越高。
•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统计,全世界任何时候都 平均有140万医院感染患者。国内外研究显示, 医院感染大大增加了医疗费用。美国每年发生 200万起医院感染事件,其中有8万人死亡,每年 造成超过45—57亿美元的医疗费用损失;英国每 年有32万病例,其中5000例是致命的,每年造成 10亿英镑损失;墨西哥每年医院感染造成损失达 15亿美元。2005年全国医院感染调查显示,我国 医院感染发生率大约为5%。
• 分类:1、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病 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可呈暴发性;2、内源 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病原体为病人自 身的正常菌群或外来的已定植菌。病人免 疫功能下降、微生态环境失衡发生细菌易 位时即可发生感染。
• 二、病原学 • 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有:细菌、真菌、 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及寄生虫等;绝大 部分为细菌,其中60%-65%为革兰氏阴性 杆菌;近些年由于种种原因耐药菌株引起 的医院感染增多。
六、诊断标准
• 2、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 • (1)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 表现。 •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 。 •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 感染。 • (4)病人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 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
五、临床表现
• 1、潜伏期: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 时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 染;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在入院48小时 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 2、常见的感染部位: • (1)肺部感染,即医院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病死率 位于医院感染之首。 • (2)尿路感染:在我国占医院感染第二位。有些 为有症状的尿路感染,有些为无症状尿路感染。 • (3)消化道感染:胃肠炎多见,入院48小时后 腹泻,每日3次以上稀便,连续2天以上。抗菌药 相关的肠炎也是较常见的
• 此研究结果显示:一位肺部出现感染的患 者,平均需要延长住院日34.29天,多增加 治疗费用3.2万元;一位泌尿道出现感染的 患者,会因此延长住院日6.92天,增加 7436元治疗费用;一位颅内感染的患者, 需要延长住院日19.11天,多花费1.7万元。
四、发病机制
• 1、病人发生院感主要原因是免疫功能减退: • (1)原有的基础疾病:烧伤、糖尿病、血液病、 恶性肿瘤等。 • (2)医源性损伤:创伤、手术及侵袭性诊治疗等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 • 2、工作人员发生院感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操作 和防护不当,或对病人的诊断不明确未采取综合 防治措施。例如:SARS、针头回套
• 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体有: 1、革兰氏 阳性菌:金葡菌、表葡菌、化脓性链球菌 、肠球菌。2、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 杆菌、军团杆菌。3、厌氧菌:脆弱类杆菌 。4、真菌: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毛 霉菌、曲霉菌。5、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冠状病 毒。
七、诊断依据
• 病原诊断:病原种类,多种病原体的主次 ;是否耐药;病原分离部位;动态变化与 菌群失调。 • 病情诊断:部感部位,原发灶、毒血症、 败血症、迁徙性炎症;患者年龄;基础病 ;诊疗状况。
八、医院感染的预防原则
• 目前强调的是标准预防!! • 1、标准预防概念: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 物、损伤的皮肤、粘膜和被这些物质污染的物品 均视为具有潜在感染而采取标准水平的消毒隔离 等预防措施。 • 2、标准预防基本特点: • ①防止血源性和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 ②双向防护。 • ③隔离措施是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而建立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