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微循环以东莞为例
东莞交通整改情况汇报范文

东莞交通整改情况汇报范文东莞市交通整改情况汇报。
近年来,东莞市交通整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更好地汇报整改情况,特进行如下汇报:一、交通拥堵情况。
针对东莞市交通拥堵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优化道路规划、加强交通信号灯控制、推广公共交通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东莞市交通拥堵情况有所改善,尤其是在重点路段和时段,交通拥堵现象明显减少。
二、交通安全问题。
在交通安全方面,我们加大了交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交通违法行为,加强了对交通事故多发路段的监控和管理。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东莞市交通安全形势有所好转,交通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均呈现下降趋势。
三、公共交通发展。
为了推动公共交通发展,我们加大了对公交线路的调整和优化,提升了公交运营服务水平,推广了新能源公交车辆。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地铁、轨道交通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高了城市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便捷性。
通过这些举措,东莞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有所提升,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加快了道路建设和改造,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改善了交通出行环境。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停车场、交通枢纽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力度,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
五、交通信息化建设。
为了提升交通管理水平,我们加大了对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推动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提高了交通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加智能化的交通服务。
总的来看,东莞市交通整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将继续加大整改力度,不断优化交通管理措施,努力提升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市民创造更加便利、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基于街道方向熵的城市交通布局评价——以东莞为例

基于街道方向熵的城市交通布局评价——以东莞为例发布时间:2023-02-21T01:28:22.363Z 来源:《建筑创作》2022年第19期作者:曾星[导读] 本文讨论了城市路网的差异性,使用街道方向熵和路网密度两种衡量城市街道内部结构特征的路网指标来定量评估并通过绘制玫瑰图来直观展示城市道路网各个方向的分布特征。
曾星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广东东莞 523000摘要:本文讨论了城市路网的差异性,使用街道方向熵和路网密度两种衡量城市街道内部结构特征的路网指标来定量评估并通过绘制玫瑰图来直观展示城市道路网各个方向的分布特征。
研究发现,随着道路密度的增加,街道也会变得更混乱;作者提出了一种选择单十字扩散型路网结构的方法,以确保城市道路的整体布局更加合理,避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演进,城市路网变得混沌与无序。
关键词: 街道方向熵、交通布局、城市路网、东莞一、引言城市作为人类空间活动的载体,也是一个生命体,对于她来说,最为基本和重要的“器官”是城市街道。
它是整个城市交通活动得以发挥的物质基础,也是城市空间拓展的内在因素,更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基石。
[1]受制于地形地势及城市需求等因素,城市街道的形态是在混沌与秩序来回博弈中发展,它是不断地自我积累有机地生长与在明确的组织原则下规划建设两种力量作用下的产物,天然具有复杂性。
而居民的出行都依赖于城市道路,它的有序发展与高效运转对人民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不同走向的街道是造成城市路网复杂的主要因素,城市街道方向熵可以反应城市道路的秩序与混乱程度。
熵越小,城市街道网络越简单,越有序,居民出行也越不容易迷路。
通过研究城市路网的走向,可以探讨城市整体路网在方向上的分布情况和复杂程度,这有助于了解城市路网的结构特征,也有助于更深入了解城市的组织方式和空间结构分布。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香农的信息熵是衡量网络复杂性的一种常用方法。
它可以用来衡量从神经网络到空间网络的各种网络的复杂性。
东莞拥堵情况三字

东莞拥堵情况三字摘要:一、引言二、东莞城市概述三、东莞交通拥堵现状四、拥堵原因分析五、应对措施及建议六、结论正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作为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东莞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对东莞市的交通拥堵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二、东莞城市概述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穗、深、港经济走廊,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东莞市人口持续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三、东莞交通拥堵现状近年来,东莞市交通拥堵问题愈发严重,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市区主要干道拥堵严重,车辆行驶速度缓慢。
此外,城市交通拥堵还引发了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一系列问题。
四、拥堵原因分析1.私家车数量迅速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交通工具,导致道路拥堵。
2.城市规划不合理:部分城市道路设计不合理,车道数量不足,导致车辆行驶不畅。
3.公共交通设施不完善:东莞市公共交通设施尚不完善,导致部分市民出行依赖私家车。
4.城市交通管理不善:部分路段的交通信号灯配时不够合理,导致车辆等待时间过长。
五、应对措施及建议1.完善城市交通规划: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拓宽主要干道,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发展公共交通: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优化公交线路,提高公共交通运营效率,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出行。
3.加强城市交通管理: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4.引导市民合理出行:通过宣传引导,鼓励市民在高峰期选择非机动车、公共交通等低碳出行方式。
六、结论东莞市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市民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因素。
浅谈十五分钟生活圈的城乡规划实践路径—以东莞市塘厦镇沿河片区调整为例

浅谈十五分钟生活圈的城乡规划实践路径—以东莞市塘厦镇沿河片区调整为例摘要:随着人们对于居住环境要求不断提高,我国居住区规划由居住区模式向生活圈模式转变。
本文以东莞市塘厦镇沿河片区调整为例,探讨通过控规调整与城市设计,在城镇居住社区实践十五分钟生活圈理念的路径,为十五分钟生活圈规划理念的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控规调整;城市设计;十五分钟生活圈1.引言: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从国家层面提出了打造方便快捷的生活圈。
2018年12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正式生效,标志着我国居住区规划由居住区模式向生活圈模式转变。
为响应国家及湾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要求,东莞市发布了《东莞市15分钟社区优质生活圈设计技术指引(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以现代宜居为重点,优化拓展公共生活空间,构筑15分钟社区优质生活圈”的理念。
1.项目概况及需求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塘厦镇政府意向在中心区仅存的以空地为主的连片区域,作为规划15分钟生活圈项目选址,为塘厦中心区未来打造连片高品质居住社区。
塘厦中心区的发展,从旧城服务中心跳跃到新行政文化中心,实现跨越式发展。
结合城市品质提升,拓空间发展需要,对新旧中心的中间过渡区域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项目属于塘厦中心区范畴,面积约37.14公顷,通过对项目现状的研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2.1缺少公共服务设施在控规中项目范围内规划为居住用地、商住用地、教育用地、绿地和水域。
缺少居住相关的配套设施。
2.2交通不成系统项目范围内缺少东西向道路联通,中心商住用地和居住用地的通达性差,道路结构不连续。
项目周边有多个规划公园,缺少将公园连接的慢行步道。
2.3滨水空间被忽视从项目范围穿过的石马河,现状河道河岸生硬,不够绿色生态。
河道两侧缺少滨水空间,使得人们临水而不亲水。
1.城市设计与控制要点结合城市设计研究,对项目存在问题进行梳理解决。
浅谈城市交通微循环

浅谈城市交通微循环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城市交通微循环。
简单来说,微循环是指一种以小范围、短距离、低速度的交通方式,通常包括步行、自行车、轻型电动车等。
它与传统的大范围、长距离、高速度的交通方式形成对比,更加注重城市内部的互通和互联,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城市交通的人文关怀和生态理念。
城市交通微循环的实施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微循环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环保的出行方式。
尤其是对于一些短途出行而言,选择步行、骑行或乘坐轻型电动车都是更加合适的选择,不仅可以缓解交通压力,还可以减少尾气排放、保护环境。
微循环可以改善城市内部的空气质量和环境卫生。
相较于汽车等交通工具,微循环所产生的噪音和污染要小得多,能够减少文明病,提高城市的宜居性。
微循环还可以促进城市内部的经济活力和商业发展。
步行街、自行车专用道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可以吸引更多的人群流动,带动周边商业的繁荣,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不过,要推动城市交通微循环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问题。
城市交通微循环需要合理的规划和布局,需要为步行、骑行者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需要打通自行车道、步行街等交通网络,这就需要城市规划者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有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创新。
其次是交通设施和设备的完善。
城市交通微循环需要一系列的交通设施和设备的配套,需要建设更多的自行车停车场、共享单车站点,需要打造更加友好的步行环境、改善交通标志和信号灯系统等。
最后是推动社会意识和文化的转变。
城市交通微循环需要更加深入的人文关怀和生态理念的引导,需要更多的人们自觉地从源头上去解决交通问题,鼓励大家骑行自行车、步行,减少对非机动车的依赖,这就需要在城市居民中形成更加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政府、社会组织和媒体多方共同努力。
城市交通微循环是一种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模式,是一种更加人文关怀、环保的交通选择。
改善东莞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途径探讨

路南侧 的怡丰路 和北侧 的簪花路将建设下穿隧道 跨 越东莞 大道 ,形成会展片 区核心 区小环路对鸿 福路 口进行 “ 分流减压” 东莞城市化发展 “ 。《 十二
联系 主要依靠松 山湖大道 ,与松 山湖衔接处偏离 松 山湖核心 区, 同时松 山湖大道 客货流混杂 , 峰 高 时 段 部分 交 叉 口饱 和度 达 12 。通 往 厚街 镇 、 门 .8 虎
原 因:
( ) 散 的 城 市 空 间 布 局 决 定 了 过 境 交 通 量 1分 大 。虽 然 东 莞 主城 区与 各 镇 区之 间 的交 通 性 道 路 道 标 准较 高 , 这 几 年 过 境交 通 量 的增 加 , 其 是 但 尤 货 运 交 通 量 剧 增 ,加 上 道 路 平 面 交 叉 口通 行 能 力 的制 约 , 得道 路 拥 堵 矛盾 突显 。市 区与 松 山湖 的 使
口的 四周 已经形 成 以会 展 中心 、 商 大厦 、 一 国 台 第 际 为代 表 的会 展 片 区核 心 区 ,东 莞 大 道 中心 城 区 段 将 重 新 定 位 , 为 时速 6 mh的主 干 路 , 福 改 0k / 鸿
为死穴 , 车辆排 队长度 30 40m, 口四个方 向 0 ~ 0 路
的 车 辆 加起 来 有 近 千辆 ,这 是 一 个 非 常严 峻 的 形
势 ,个 别 交叉 口高峰 时段要 4~5个信 号 周期 ,
1 0~1 i 能 通 过 。 5 m n才
2 交 通 拥 堵 的 主 要 原 因及 改 善 拥 堵 的 途 径
与 建 议
随 着 城 市 建 设 用 地 供 给 日益 紧 张 ,未来 道 路 交 通 供 需 矛盾 将 更 加 剧 烈 , 动 车 快 速 增 长 , 路 机 道 建 设 增 速 低 于 机 动 车 增 速 是 道 路 拥 堵 的 主 要 原 因 。除此 之外 , 成东 莞 道 路交 通 拥 堵 的还 有 以下 造
交通微循环系统与管道化通行解决路口拥堵综合应用探讨

摘 要 :简 要分析 了 P1前我 国城市 道路 交叉 t'l拥堵 的原 ,阐述 _r交通微 循环 和管 道化通 行理 论定 义 以深圳 机_茼 高速 庀华
北 出 L1综 合 整治 T程 为例 ,充 分运 用交 通T 程理 论 ,介绍 了结 合 交 叉 El流 量 流 向 、科 学 渠化 道路 交 叉 口 、埘交 通拥 挤路 ¨进
城 市 交 通 微 循 环 系 统 能 够 分 担 主 路 上 的 交 通 流 量 ,缓 减 主 要 道 路 交 通 压 力 ,缩 短 行 程 时 问 ,足 城 市 道路 网 络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合理 规 划城 市 交 通 微 循 环 支路 网络 ,对 于缓 解 城 市十 道 上 的 交通 紧张 、提 高道 路 使 用 效 率 、形 成 合理 路 网结 构形 态 具 有 重要 意 义I 。 2.2 交通 管 道化 通 行
所 谓 “管 道 化 ”通 行 ,是 指 通 过 道 路 交 通 标 志 和 标 线 的 优 化设 计 ,使 得 不 同驾 驶 条 件 及 不 同 类 型 的车 辆 被 规 定 在 有 明确 轨 迹 线 的 道 内仃 驶 .
2018年 6川第 6期
城 市道 桥 与 防 洪
各 行 其 道 , 不 干 扰 ,从 而减 少 乍辆 变 线 机 会 ,形 成 车流 管 道 化 流 行组 织 I,顺 肴 规定 的方 向互 不 }: 扰 地 行 驶 ,并 在 口前 没置 充 足 的路 径 指 引标 志 , 提 永 车 辆 分 乍道 行 驶 ,实 现 “管 道 化 ”通 行 的 目的 , 提 高 道 路 交 通安 全 性 和 通 行能 力(见 图 1):
初一议论文作文:东莞,脉动的城市_750字

东莞,脉动的城市_750字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进了床头,把我和城市一同唤醒。
2088年,我已经成为一位“城市内科医生”,把脉城市的代谢循环。
每天清晨,我就会来到的工作的诊室——活力车站。
作为医生,我坚守着五千来的专业守则,对整个城市的代谢循环系统进行望、闻、问、切。
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望”。
我来到动力信息屏,打开电子屏幕,环保、先进、便利、人性化的东莞交通系统就会显现在面前:高速、安静的磁县浮列车在飞速地行驶,混合动力电巴士FCHV—BUSIMFS在阳光和电能的驱动下把忙碌的人们送回目的地,坐着多行驶模式自动行驶车的人们享受着海、陆、空行驶的快感,骑着电池发电驱动的高缆自行车的人们正悠闲地穿行中公路两旁的绿道当中。
快捷、先进、便利的城市交通网,构成一个飘动的图。
接下来就是“闻”,通过动力信息屏,可以进入车辆的内部,借助听筒,听取车辆各机器运行的声音。
由于车辆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杂音转化系统,车辆机器发出不再是杂乱的“轰轰”声,通过杂音转化系统,转化为悦耳的轻音乐,乘客在乘坐交通工具时,不但在享受乘车带来的快捷和便利,更有一种享受古典音乐的愉悦。
接下就是“问”,动力信息屏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对话系统。
对话点覆盖了整个交通网络每一辆车和每一个站台。
车辆工作人员和乘客,都可以通过安装在指定地方的信息反馈机,利用信息、声音或者图像的形式,直接把问题反映到车站服务中心。
除此以外,各车辆还安装自动检测系统,即使是车辆的某一个零部件出现一点小问题,都会马上、直接把信息发回动力信息屏。
最后就是“切”,主要是通过两个智能和人工修复进行交通系统的维护。
智能修复主要是通过后台的程序和利用机器人对出现问题的车辆进行维护。
第二种是人工修复,对于智能不能修复的问题,我会马上派出专业维修工程师,。
东莞工业区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东莞工业区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出路陈端计【摘要】Industrial zones have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space carrier of industr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ll countries in today’ sworld.Whether in developed countries o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rend of promoting industri-al zone continues.Dongguan Industrial zones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t present, their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s extremely urgent.The high level of the rise of Dongguan cannot do without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zone.%在当今世界,工业区已成为各国工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区发展的经济形势仍在继续。
工业区曾为东莞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东莞工业区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东莞的高水平崛起离不开工业区的转型升级。
【期刊名称】《东莞理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工业区;转型升级;路径选择【作者】陈端计【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经济贸易系,广东东莞 5238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7在当今世界,工业区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空间载体。
东莞市主干道路交通堵塞治理研究

东莞市主干道路交通堵塞治理研究城市交通堵塞是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本文以莞惠路寮步镇段交通堵塞治理情况为例,对交通堵塞原因归纳和分析,从宏观城市规划、路网结构到微观交通管理、道路工程改造等方面探索治理交通拥堵的对策,把城市规划、公共交通、交通管理与宣传等有机结合起来,以期为东莞市交通拥堵问题解决提供有益的参考。
标签:治堵;交通规划;路网结构;交通管理据统计,2015年东莞市汽车保有量已达200万辆,进入了小汽车时代,主干道路交通堵塞日益严峻。
交通堵塞已成为影响城市运转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现以莞惠路寮步镇段交通情况为例,研究堵塞治理。
1 莞惠路寮步段交通堵塞现状及原因莞惠路是东莞市东西向最重要的交通要道,莞惠路寮步段全长14.2千米,规划控制宽度100米,2016年1月莞深高速监测点数据显示,直行双向车流量约为每天92000辆,高峰期每小时6000辆。
2007年第一次升级改造,增加了环城路互通三层立交、莞深高速互通三层立交、百业路菱形立交、良平路和石大路下穿隧道、河滨跨线桥、凫西路下穿隧道、凫山掉头匝道。
2011—2015年东莞市主干公路交通堵塞点改造工程,增加香市路、金富路、龙泉路(京都)三座菱形立交及莞惠路跨线桥接东快北匝道。
(见图1)目前,交通堵塞点已往上下游转移,堵塞情况未有明显好转。
新堵塞点为:莞惠路石大路口和生态园大道路口、莞惠路环城路立交与莞深高速之间路段、莞惠路环城路西段、东部快速路至莞深高速段。
2 莞惠路寮步段交通堵塞的治理对策2.1 加强宏观规划2.1.1 参照路网规划完善交通分流完善交通分流方法如下:①平行分流,通过增加东西过境通道分流;完善东西向主、次干道网,实现过境与生活功能分离。
应落实建设元英路、民福路、松山湖大道第二通道、叠彩路东段,接通龙胜路东快节点(见图2)。
②同茎分流,改善瓶颈。
每逢周五进入东城商业中心消费车流爆增,环城路口往西为东城区石井路口,现状为灯控路口,近期已通过增加车道数提升通行能力,但通行能力仍然不足。
东莞市政路提升案例

东莞市政路提升案例东莞市政路提升是指对城市道路进行升级和改造,以提升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和市容形象,并改善市民的出行体验。
以下是东莞市政路提升的一个案例:案例名称:东莞市石龙镇政府路提升工程背景:石龙镇是东莞市一个重要的工业镇,长期以来由于工业发展和交通拥堵问题,政府路面严重破损,交通效率低下,给市民的出行和环境带来了不便。
目标:改善石龙镇政府路面状况,提升交通流畅度和出行效率,提升市容形象,提供良好的城市环境。
措施:1. 路面改造:对政府路面进行彻底的翻修和改造,包括修复破损路面、重新铺设路面,确保路面平整、宽敞,提升行车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2. 交通组织优化:对政府路的交通流线进行调整和优化,设置科学合理的信号灯系统、交通标志和道路标线,提升交通流畅度,减少拥堵。
3. 绿化美化:在政府路两侧进行绿化美化,种植树木和花草,增加绿化带宽度,提升市容形象和城市环境质量。
4. 配套设施建设:在政府路两侧建设人行道、自行车道等配套设施,为市民提供便利的步行和骑行环境。
5. 公交优化:对政府路的公交线路进行优化调整,增加站点和班次,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缓解交通压力。
成效: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石龙镇政府路提升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1. 政府路面整体平整、宽敞,提高了车辆通行的流畅度和稳定性。
2. 交通拥堵明显减少,市民的出行时间大幅缩短。
3. 绿化带的设置美化了政府路两侧的环境,提升了市容形象。
4. 配套设施的建设提供了便利的步行和骑行环境,鼓励市民绿色出行。
5. 公交优化使得公交服务更加便捷,市民出行方式多样化,减少了汽车通行量。
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东莞市政路提升工程的改善效果,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利、舒适的交通出行环境,也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市民的满意度。
同时,该案例也为其他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城市区域慢行交通系统化研究——以东莞厚街文化中心片区为例

城市区域慢行交通系统化研究——以东莞厚街文化中心片区为例摘要:慢行交通做为人们必选的交通方式,随着人们对更优质更健康的生活的追求,及城市明智的发展,提出“公交优先”的交通策略,积极推行“快慢分离”和“慢行优先”的策略,慢行交通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的推广,对慢行交通系统化的要求日益强烈。
文章以东莞市厚街镇的文化中心行片区的慢行系统为实例,就城市区域慢行交通系统化研究展开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慢行交通、公交优先、快慢分离、慢行优先、系统化。
一、研究背景这些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成绩显著,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保持了良好态势、实现了规模化的增长势头。
在大多数城市中,以往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以保证机动车高效通行为主导,而且已经呈现出了诸多问题。
如今更多的城市尽管在推行“公交优先”,然而目前情况是大多数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水平依旧比较落后,大多数市民依然是选择了慢行交通系统,在全面推进公交战略期间,必然意识到慢行交通的重要地位。
这些年来,伴随以机动化交通为重心的城市交通得以全面的建设,机动车道路在长度、宽度两个指标对比之前都有大幅的提升,立交系统也是比较常见的采取的措施,各类土地的开发建设,造成慢行道路不得不被缩窄与割裂开来,导致慢行出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明显下降。
以对东莞市厚街镇文化中心片区现状慢行系统调研为例,经分析,我们发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1.未形成整体结构慢行交通系统网络就现场状况调查而言,在完善的交通出行方式里,慢行交通依旧是市民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出行方式,类似其他大多数城市,东莞的城市交通规划重点是要加强机动化交通的规划,把慢行交通道路设计放在次要的地位,慢行交通规划未能科学规划,造成诸多的人车冲突问题。
目前,东莞的慢行交通系统主要依附于机动车交通,慢行交通网络结构整体性不足。
图1-1图1-21.城市道路的快慢冲突现象日益增多,慢行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为了解决好“快慢交通中的冲突”问题,很多城市交通规划借助人车分流与机非分离基本模式,然而对比确保慢行参与人员的安全,更看重的是机动车的通行效率得到提高。
实践:交通微循环在治理城市拥堵中的成功案例

实践:交通微循环在治理城市拥堵中的成功案例作者:来源:《汽车与安全》2016年第03期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中大队从城市交通微循环的系统规划入手,针对辖区道路、社区实际情况,科学划定区域路线,综合治理小区交通秩序,积极开发潜在停车位,打造出个性化、多样性的区域、社区微循环模式,全力缓解群众出门难、停车难、行车唯的交通问题。
济南:疏通城市“毛细血管”,改善交通微循环传播交通微循环理念融入交通微循环建设实践2013年初,济南市中交警大队积极落实“治堵行动”计划,科学组织、合理规划,对交通微循环改造的各个环节逐一形成建设、改造方案。
他们制订(进一步加强规划科研工作的决定),成立规划科研研究室,明确了道路改造与科技创新工作范围和方向,形成了道路施工、督导、微循环建设等多个工作流程、规范。
并建设了大队微循环工作档案。
在微循环改造工作中,大队联合专业院校,突破以往的整治模式,将先进理念融入交通微循环建设实践中。
他们与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建立密切合作模式,由大队根据辖区实际,结合工作经验提出具体改造思路、策略,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派出专业技术团队对改造思路进行提升,再共同完善改造方案,并于改造完成后共同形成学术文章,逐个归纳改造理念,提升微循环改造的科学水平。
2013年以来,双方通过合作,高质量完成了万达片区、七东社区、玉函南区等多个微循环改造项目。
打造多种社区微循环模式在开放式小区实行交通微循环2013年,济南市新增机动车19.A万辆,社区交通问题愈发突出,严重影响宜居环境与应急安全,这在一些老旧开放式小区表现尤为明显。
济南市中交警大队把社区微循环作为交通微循环改造中最基础的一环,进行了深入调研。
他们旨在通过在开放式小区实行交通微循环,一方面解决小区内部的交通拥堵问题,另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主干道车辆进行适当分流。
玉函南区位于英雄山路以东、舜耕路以西,这个建成20多年、总户数达1512户的开放式小区出口众多、车辆随意乱行,动辄就堵塞周边道路。
城市更新背景下对轨道交通TOD开发的思考

城市更新背景下对轨道交通TOD开发的思考摘要:随着我国新型城市化向纵深推进,有序推动城市更新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借助轨道交通TOD建设进行城市更新因其高效利用土地空间资源受到人们关注。
本文将从城市更新背景下轨道交通TOD开发原则、开发要点和挑战等多个方面进行梳理,为优化城市更新空间利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城市更新;TOD开发;轨道交通建设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加快,轨道交通站点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开发成为了重要议题。
TOD开发是指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以非机动车、公交、出租等为辅助,以商业、住宅、文化等为主题,通过城市更新、土地重构、功能提升等手段,实现对周边区域利用的全面优化升级。
并能够提升城市地区的交通便利性,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城市更新大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开发更为重要。
以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为例,特大城市地区的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以新城开发为主TOD开发比例逐渐相对降低,同时在建成区借助轨道交通站点建设进行TOD城市更新成为关注焦点,城市规划部门及轨道建设单位对提升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商业、居住、公共服务等综合功能以增强区域吸引力提出更高要求。
因此,TOD 开发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未来的重要动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轨道交通站点开发原则2.1经济性原则轨道交通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空间和土地资源的限制,但通过轨道交通站点开发可以有利于最大化地利用这些资源,如建成区新建轨道交通站点会对既有建筑进行拆改,使所在土地资源价值过快增长,通过TOD的开发,可以将这些土地资源充分利用,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
2.2可持续性原则TOD模式强调精明增长注重集中建设、紧凑布局、功能混合,并且鼓励绿色出行。
轨道交通TOD开发可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便捷的公共交通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降低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
东莞市主干道路交通堵塞治理研究1000字

东莞市主干道路交通堵塞治理研究近年来,随着东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和车辆的数量急剧增加,道路交通堵塞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也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对于如何治理交通堵塞问题,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东莞主干道路交通堵塞问题主要出现在城市轴线,即广深高速公路、黄河路、中心城区环路等主要道路上。
因此,治理交通堵塞问题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为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需要优化交通设施,提高道路承载能力。
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1、优化路面标线,增加车道数量,增加道路承载能力。
2、完善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降低车辆停留时间,提高交通通行效率。
3、加强路网改造和拓展,增加道路容量,有效分流交通。
二、统筹城市交通规划交通堵塞问题不仅仅是道路容量不足的问题,还需要综合考虑城市交通规划。
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1、大力推进公共交通优先,鼓励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从根本上缓解交通拥堵压力。
2、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流动方案,避免燃油车与新能源车随意混行,使交通流动更加顺畅。
3、配合新型交通管理措施,如电子时代下的城市管理、共享单车等高科技交通工具的使用,严厉查处“快递车”和“黑出租车”等违规行为。
三、加强监管和管理为有效治理交通堵塞问题,需要严格加强监管和管理。
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1、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严格打击,特别是限行区域内的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2、妥善处理交通事故,缩短路面封锁时间,减少交通拥堵。
3、提高交警管理水平,加强交通巡查和监管,及时清理占道、占用人行道等违法行为。
总之,治理东莞市主干道路交通堵塞问题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
需要综合考虑政府、市民、企业等各方的利益和需求,共同努力,摸索出适合本地实际的有效解决方案。
只有通过合理规划、精细管理和科学配置,才能实现交通畅通,提高城市运输效率,带动城市经济的稳步增长。
东莞交通优化方案

东莞交通优化方案1. 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东莞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高峰时段的交通状况十分糟糕,给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制定了东莞交通优化方案,旨在改善交通拥堵状况,提高居民出行效率。
2. 分析和问题定义东莞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主要表现在高峰时段的交通压力大、道路交通事故频发、道路状况不理想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进行了交通数据分析和问题定义。
2.1 交通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东莞市的交通数据,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高峰时段的交通压力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和交通枢纽地区。
•道路交通事故主要发生在交通繁忙的路段和路口。
•部分道路状况不理想,存在路面破损和拥堵。
2.2 问题定义基于交通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们将东莞市的交通问题定义如下:•高峰时段交通压力大,严重影响居民的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
•道路交通事故频发,威胁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部分道路的状况不理想,给居民出行带来困扰。
3. 交通优化方案为了解决东莞市的交通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交通优化方案:3.1 高峰时段交通优化为了减少高峰时段的交通压力,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引入交通信号优化系统,通过智能调控交通信号灯,优化路口的通行效率。
•加强公共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增加公交车和地铁的运力,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推广可持续出行方式,例如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行,减少机动车辆的使用。
3.2 道路交通事故减少为了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安装交通监控设备,加强交通违法行为的监管和处罚。
•提高文明驾驶意识,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
•加强道路安全设施的建设,包括红绿灯、路标、护栏等。
3.3 道路状况改善为了改善部分道路的状况,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大道路维修和养护力度,修复路面破损和减少道路拥堵。
•规划新的道路,缓解交通瓶颈。
•加强交通管控,严禁占道施工和临时停放。
4. 实施计划为了有效地实施交通优化方案,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计划:4.1 高峰时段交通优化计划•在市中心和交通枢纽地区安装交通信号优化系统,并进行调试和优化。
完善城市交通,打造品质东莞

完善城市交通,打造品质东莞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对城市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完善城市交通方面,仍需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重点突破、全面发展。
东莞交通矛盾主要表现在公共交通不完善、道路拥堵严重、人民交通素质较低等方面。
完善城市交通,提升城市品质,是东莞转型升级,与粤港澳大湾区同频共振的关键之举,更是走向世界,践行“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根本前提。
一言以蔽之,完善东莞交通、提升城市品质势在必行。
关键词:公共交通、城市品质、服务质量、粤港澳大湾区。
东莞是一座历史名城,距今已经有1700多年的郡县史。
但东莞走入大众的视野,还是从改革开放开始。
1985年,东莞被国务院列入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从此开始了快速发展的新征程。
凭借庞大的出口贸易,东莞迅速成长为全球“世界工厂”,经济总量一路飙升,2017年位居全国第20名,荣登“广东四小虎”之首。
随着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人民对城市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东莞虽然已经跃居新一线城市,但在城市配套、公共交通、城市文化、城市环境、形象传播等方面仍然比较欠缺,城市的内在精神实质和外在形象都有待提升,特别是在城市交通方面。
为了更好的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更好的践行“一带一路”伟大战略,顺应发展需求和群众期盼,我们应当切实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为东莞更上一层楼,华丽转型走向全世界提供最坚实的后盾。
一、东莞改善城市交通的必要性城市品质表现在很多方面,从外在的经济当量、基础设施、自然环境、整体形象;到内在的城市文化、城市品牌,居民素质等。
提升城市品质,就要找到这座城市最突出的问题,对症下药加以解决,从而彻底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而改善城市交通,就成为提升东莞城市品质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步。
2017年3月,东莞市政府制定的《东莞市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中,就曾把“交通设施改善”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落实解决。
东莞的交通问题由来已久,笔者分别对本地人、新莞人、游客等三类人群做了东莞城市印象调查,大家不约而同对各种交通问题提出意见,诸如乘车不便、线路混乱、服务质量差、缺乏人性化等,这与东莞“活力创新”的城市形象叫违和。
公交公司微循环工作总结

公交公司微循环工作总结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公交公司微循环工作成为了一种新型的交通运营模式。
微循环工作是指通过小型巴士或者电动车等交通工具,将乘客从住宅区或者商业区接驳到公交枢纽或者地铁站,以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
在这种工作模式下,公交公司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和管理,以确保乘客的出行体验和交通运营的高效性。
首先,公交公司需要进行精准的线路规划。
微循环工作的线路规划需要考虑到乘客的出行需求和区域的交通状况,以确保线路的合理性和便捷性。
同时,公交公司还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灵活调整线路和班次,以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
其次,公交公司需要加强车辆管理和维护。
微循环工作中所使用的交通工具通常是小型巴士或者电动车,因此需要进行更加精细化的车辆管理和维护。
公交公司需要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以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
此外,公交公司还需要加强服务质量管理。
微循环工作中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乘客的出行体验,因此公交公司需要加强对驾驶员的培训和管理,以确保服务态度和驾驶技术的专业性。
同时,公交公司还需要加强对站点和车辆的管理,以提升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最后,公交公司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
微循环工作需要依靠信息化技术来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公交公司需要建设智能化的调度系统和支付系统,以提升运营的智能化和便捷性。
同时,公交公司还需要加强对乘客出行数据的分析和应用,以优化线路规划和服务质量。
总的来说,公交公司微循环工作是一种全新的交通运营模式,需要公交公司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和管理。
公交公司需要加强线路规划、车辆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以提升微循环工作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只有这样,公交公司才能更好地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推动城市交通的发展。
莞深高速公路塘厦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

莞深高速公路塘厦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
周士杰
【期刊名称】《林业科技情报》
【年(卷),期】2005(037)003
【摘要】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的设计,必须注重其整体性,协调性,紧凑性和美观性.一个好的设计应具备功能完善,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合;工程数量、占地少、投资少;美观实用的特点.本文通过一个实际工程设计的实例,从以上几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一些探讨,旨在相互借鉴,希望各位同仁多提宝贵意见,以此促进我们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总页数】2页(P76-77)
【作者】周士杰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
【相关文献】
1.莞深高速公路石碣互通立交的选型研究 [J], 罗晓彬
2.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问题探点——以东莞市莞深高速公路石碣段为例 [J], 陈知送
3.微波热再生技术在莞深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J], 萧继辉
4.莞惠城际铁路明挖隧道下穿广深高速公路桥梁设计阶段风险评估研究 [J], 蒋小锐;贾小波;
5.微波热再生技术在莞深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J], 萧继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微循环=城市毛细血管
近年来,大城市拥堵已成为常态,中小城市也逐渐进入交通拥堵时期,“市区马路越修越宽,但交通怎么反而越来越堵了?”如果您经常在市区上下班高峰期出行,您对此一定深有体会。
市区经过近几年的交通建设,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环形放射式”的干道路网结构,但是由于上一阶段的建设重点还是放在东莞大道、东江大道等主要道路的建设上,对于次干道和支路网的建设还重视不够,次支路密度相对较低并缺乏系统性,导致几乎所有的交通都需通过主要干道进行转换,加剧了这些干道的交通拥堵,特别是在一些大的交叉口经常要等3~5次红绿灯才过得去。
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要逐步建立完善的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
那么,什么是交通微循环?它又能给我们日渐拥挤的城市交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1、什么是交通微循环?它有什么作用?
微循环原本是个医学概念,通
常是指由微动脉经毛细血管到微静
脉这一段血管中的血液循环。
如果
将我们的城市比喻成一个人,那么
城市的道路就类似于人体内的血
管,其中高快速路、主干道、次干
道就类似于人体内的主干血管,而
那些胡同、里弄、窄巷和便道等就
类似于人体内的毛细血管。
虽然一
个毛细血管微不足道,但是由于数
“画地为牢”,新旧小区吞没了支路(换图片)
量众多,所以有着调节静脉回流的重要作用。
人体的微循环机能一旦发生障碍,各器官的机能活动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类似的,我们城市中的大量的支路和巷道也起着调节车流的重要作用,一旦城市的交通微循环出现了问题,就容易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甚至是交通瘫痪。
通过上面的解释,我们可以将交通微循环系统理解为由部分城市次干道、支路及支路以下道路组成的局部的道路交通系统网络,是一个以打通断头路,加密次支路网,挖潜次支路通行能力,提高次支路的道路利用率为主要手段的包含一系列工程改造措施和交通管理措施的系统工程,旨在强化次支路(尤其是支路系统)为主干路网分流减压和增加可选路径的交通功能,盘活道路资源存量,均衡道路网流量,提高整个城市道路系统的运行效率。
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往往包含交通和服务双重功能,一方面完善的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能够合理分担交通流量、缓解交通压力、提高道路通行速度;另一方面由于组成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的道路往往都是居住区或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周边的道路,与市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还具有服务居民日常生活出行的服务功能。
2、如何建立交通微循环?
目前,国内大城市如北京、广州、深圳、昆明等已将交通微循环的规划以及整治作为城市总体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已开展的交通微循环工程来看,它们在改善局部交通运行环境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总结国内外城市交通微循环建设的经验,主要都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重视和加强次支路网的规划
⏹完善市区道路的分类体系(包括把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的内部道路纳入道路分
类体系);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道路交通战略规划阶段,做好干路网的基本框架规划;在城市片
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做好次支路网规划,落实具体的位置和坐标,并做好控制工作。
(2)完善交通硬件设施建设
⏹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打通断头路,加密次支路网,疏通堵塞点等;
⏹“公交优先”,大力发展、完善公共交通系统,有条件的地方引入轨道交通;
⏹构建完善的自行车系统和步行系统,创造良好的自行车和步行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加快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公交设施、停车设施、人行过街设施等);
⏹完善次支路交通标识系统建设。
(3)制定完善的交通管理措施
⏹制定完善的配套交通政策并确保实施,包括公交优先政策、交通拥堵收费政策等;
⏹加强交通组织与管理,如在有条件的区域实行道路单向交通组织、部分交叉口执行右进右出的交通管制等;
⏹引进先进的交通管理技术,实现交通管理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
3、交通微循环的作用
实施交通微循环系统改造后,将可以给市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1)分流干道交通,缓解交通压力,为市区交通提速。
通过建设完善的次支路网和交通标识系统,有意识的引导居民在高峰时间更多的使用次支路,可以大大分流干道上的交通,缓解交通压力,提高路网整体车速。
比如昆明市在2006年开展了城市交通微循环整治工作,使得城区主干道高峰时段机动车平均时速从10公里左右提高到21.2公里。
国内外城市的建设经验表明,在城区道路扩容工程难以实施的情况下,开展交通微循环系统改造不失为改善交通运行环境的一种投资
小、见效快的有效措施。
(2)实施“立交平做”,提高路口通行效率,减少对城市景观破坏。
如何避免在城市内部建设高架桥,又能实现车辆快速通过交叉口呢?利用交通微循环构建“立交平做”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所谓“立交平做”也称为平面立交,就是在十字路口的四个角修建一个小型环路,如同将一座立交桥放到平面上,汽车转弯必须经过路口旁边的环路实现,这样原来需要四个方向红绿灯的交叉口靠设置两个直行信号灯就可以了,大大提高了交叉口的交通效率。
但是这样做的前提是交叉口附近要有道路能作为小型环路来使用,否则车辆绕行就很严重,这就涉及到交叉口周边道路的微循环改造。
立交平做示意图
(3)优化城市生活环境、提升生活品质。
交通微循环改造一般会同时对路面进行修缮,对道路两侧建筑进行立面改造,取缔占道经营现象和规范道路两侧车辆的停放,从而改善道路环境,消除脏、乱、差现象,提高居民生活环境和品质。
道路改造前后示意图
(4)为人行和自行车交通提供更好的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
通过交通微循环改造,可以充分挖掘现有道路潜力,腾出部分空间来完善城市的自行车和步行交通,做到自行车专用道更宽了、步行空间更舒服了、小汽车开得更通畅了,最大限度地体现“交通公平”原则。
次支路——城市休闲生活的载体
4、建设交通微循环可能带来什么负面影响?
(1)房屋拆迁。
交通微循环系统建设会需要采取一些工程措施,比如可能需要打通部分断头路、开辟新路或扩建某些小路,这都会涉及到部分居民的房屋拆迁。
(2)增加绕行。
实行道路单向交通组织和交叉口立交平做有利于提高交通运行秩序和效率,但也可能会增加机动车绕行距离。
(3)管道迁移。
道路改造过程中还可能会涉及到水、电力、市政等地下管道的迁移。
(4)环境污染问题。
汽车在社区、小区、居民区等行驶,将伴随振动、噪音、灰尘、
尾气等污染问题的产生。
(5)安全问题。
包括交通安全、治安问题等。
5、东莞核心区域交通微循环初步方案?
从全局的角度来看,交通微循环系统是利大于弊,我们可以在市区一个范围进行试点的方式,是广大市民认识交通微循环的好处,进而推到到全市。
经现场调研和踏勘,现初步甄别出如下几个片区做为交通微循环改造试点。
5.1可园历史片区
可园历史片区属于莞城区三大旧城片区之中的运河西片区,紧贴可园历史保护区,用地面积约为91.7公顷;该片区自明代起已是东莞的商贸中心,且城市肌理保存良好,尺度宜人,是老城中的老城;区内蕴含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除了振华路、大西路等七条骑楼街组成的老商业区外,还有大量被完整保留下来的清末历史街巷、园林遗址、祠堂、名人故居等。
随着时间的磨蚀,可园历史片区同样面临着城市老城区的“共同命运”——居住质量差、密度过大、缺少绿化和公共活动空间、交通拥堵、交通配套设施紧缺等,直接导致了旧城内部交通混乱,活力严重下降,旧城中心区的繁华景象逐渐消失。
2006年莞城全面启动了旧城改造项目,可园历史片区属于重点改造对象之一;以此为契机实施交通微循环改造,将能和用地改造很好的结合,通过打通路网瓶颈,构建有特色的支路网系统,从而使这一区域重新焕发城市活力,实现交通与历史文化、骑楼风貌保护的和谐发展。
可园(旧城区)历史片区现状图
5.2东莞市行政文化区
2001年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新世纪东莞的城市发展目标——建设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其中东莞中心区(CBD)是东莞城市建设浪潮的重中之重,它代表着21世纪东莞新的城市形象和精神。
随着行政办事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展示中心的建成使用,东莞市行政文化区雏形已现,一个集行政、文化、经济为一体的新城市核心正在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