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乍得和喀麦隆的石油管道项目(乍得,喀麦隆)
喀麦隆石油资源概况
喀麦隆石油资源概况一、储量石油在喀麦隆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喀最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目前喀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03亿吨,天然气储量1150亿立方米。
上述储量均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现的,主要集中在几内亚湾一带。
但此后迄今尚无新的重大发现。
喀目前原油日产量为10万桶(按1吨折7.5桶,相当于13333.3吨),如无新的储量发现,到2023年左右,喀油田将全部枯竭。
二、生产能力喀大规模石油开采始于1977年,80年代(80-86)曾达到年产800多万吨的最高水平,后因无新的重大储量发现,石油产量开始下滑。
据统计,1986年至1990年喀石油产量平均以3%的速率递减。
自1995年,由于喀政府鼓励低产油气田的开发,喀石油产量减速放缓。
1996年至1999年间还一度有所回升,但近年又开始下降,具体如下:说明:1、资料来源喀经财部2001/2002年度财政报告;2、2003年喀开始采用自然年度统计,数字是估计的;3、喀原油属重油,7.5桶折1吨(据喀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告也可按7桶折1吨换算),下同。
三、进出口情况1、出口喀产原油全部出口,但近年呈逐渐下降趋势,具体如下:说明:资料来源喀海关统计2、进口喀是原油出口国,又是进口国,每年主要从尼日利亚进口所需轻油,以满足国内炼油厂SONARA的需要。
近年进口数量和金额如下:说明:1、资料来源喀海关统计;2、上述数量和金额主要为原油,也包含少量其他石油产品,具体数字不详;3、SONARA炼油厂地处林贝港,设备系法国制造,炼油设计能力每年200万吨,因技术落后,现实际炼油能力为160万至180万吨。
该厂产品基本可满足喀市场需要,但喀政府为保证石油产品价格的竞争性和迫于世行等的压力,只允许该厂在喀国内市场销售其总产量的80%,其余20%主要向乍得、中非、赤几等周边国家出口。
喀国内市场石油产品不足部分则靠进口解决。
四、政策法规喀政府对石油开发实行鼓励政策。
1990年出台鼓励开采措施;1995年颁发边际油田法;1999年12月颁布的新石油法规定可签订产品分配合同和许可合同(过去为混合合同,较为复杂),并在合同、税收等方面制订了更加灵活、优惠的鼓励措施。
海运地理描述
输体系
地理分区
• 北非: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
摩洛哥、亚速尔群岛和马德拉群岛。
• 东非: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
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塞舌 尔
• 西非: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塞内加尔、冈比亚、
• 全长2100千米,平均宽度290千米,最大宽度306
千米。面积45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558米,最大 水深2922米
• 红海是沟通地中海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沿岸主
要有苏伊士、塞法杰、库赛尔、苏丹港、米齐瓦、 阿萨布、亚喀巴、吉达、荷台达等港口
苏伊士运河
• 人工开凿的水道,位于埃及西奈半岛西侧,横跨苏伊士地
经济发展概况
• 1,经济发展起伏不定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反对殖民主义、争
取民族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取得不小成就
• 20世纪70年代末起,经济、社会发展相继
步入困境,一些非洲国家的经济甚至出现 了负增长
• 近年来经济发展有起色
经济发展概况
• 2,资源工业和农业是主要的经济发展部门 • 大多数国家没有形成完整独立的国民生产体系 • 工业发展滞后,制造业十分薄弱 • 经济发展长期依赖农业和自然资源开发 • 农业生产水平低,有些国家粮食生产尚不能满足国内需求 • 许多非洲国家经济结构呈现单一产品经济,非洲80%的出
• 黄金、金刚石久负盛名 • 植物至少有40 000种以上。森林面积占非洲总面积的
21%。盛产红木、黑檀木、花梨木、柯巴树、乌木、 樟树、栲树、胡桃木、黄漆木、栓皮栎等经济林木
• 草原辽阔,面积占非洲总面积的27%,居各洲首位 • 可开发的水力资源丰富 • 沿海盛产沙丁鱼、金枪鱼、鲐、鲸等。
非洲各国工业区分布解析
非洲各国工业区分布解析非洲大陆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
21世纪以来,为实现工业化,非洲各国制定了经济转型和工业化的规划和政策,发展农业,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国外资金与技术,加快经济一体化,这些举措积极推进并卓有成效。
毫无疑问,今天非洲工业化所取得的成绩,超过了以往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它已经站在历史的高峰。
非洲每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不一,工业区的分布位置也各有侧重,中非贸易研究中心将为大家详细解析非洲国家工业区分布位置。
1、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利亚的工业仍主要集中在阿尔及尔和奥兰。
烃有关的加工厂占主导地位,而水泥厂、地毯厂和化工厂也很突出。
工业活动仍然占了阿尔及利亚GDP的60%左右,许多欧洲制造商已经在此建立了业务。
工业建筑存量一般包括较旧的通用型仓储和相对较少的现代化高棚物流建筑。
2、安哥拉Sonils OSC位于罗安达市中心的北部,是主要的工业区。
其他的工业产权集中地主要在维亚纳东部和本菲卡南部。
维亚纳的特别经济区位于计划的国际机场附近,设计容纳73个工厂。
由于石油、钻石、酿造、纺织和建筑等产业的扩张,对仓储和制造业空间有很强的需求。
3、博茨瓦纳博茨瓦纳的大多数工业活动是在哈博罗内,由于缺乏办公空间,导致租金价格膨胀,工业地点被用来补偿。
分区正在更加严格地应用,随着办公空间的增加,市场的本质正在改变。
在距离市中心10公里范围内和在通往机场的路线上,可以看到少量的新建筑,主要是业主自住房。
4、喀麦隆杜阿拉是一个重要的工业中心,是西非主要港口之一,为一些中非内陆国家提供服务。
工业产权一般位于靠近Bonabéri的港口,那里有主要的水泥产业。
城市东部的中心工业主要是汽车工业区,也有全国最大的啤酒厂——SABC。
由于是内陆且没有港口,雅温得是一个不太重要的工业地。
它更像是一个区域配送中心(主要为咖啡、可可、椰子、甘蔗、木材、橡胶)而不是一个制造区域。
5、中非中非的工业活动主要集中在班吉和沿河的港口。
奋战在非洲——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乍得石油项目运输经验
乍 得分 公司贯 彻 以人为本 ,通过 深化 管理体 系建设 , 调 动员工的积极性 ,充分挖掘 内部能动性 。
— —
明确管理职责 ,完善管理机 构
乍得分 公司成 立 内陆运输 管理 小组 ,派驻杜 阿拉港 ,
从 内陆运输源头进行管理 ,全面负责转关及 内陆运输 的具体 管理 .量化工作和工作考核标准等等 。 工作。连接国 内发运和现场收货清关 ,将海上运输 和陆上运
— —
落 实以人为本 ,发挥 团队精神
输 高效衔接。与此 同时 ,建立周运输协调会议机制 ,讨论解
乍 得分 公 司选 派经 验足 、责 任心强 的工作 人员 ,组 建
决 上周发生和遗 留的问题 ,强调本周及近期工作重点 ,以会 运输小组 ,并 由分公司领导和公司运输专业组长给予具体领 议 纪要形式形成备忘 。将管理 向运输分包商延伸 ,拓展管理 导和协调。灌输 “ 人”是成功决定因素的管理理念 ,落实选 的广度 、深度和实施效果 。乍得分公 司还努力争取业 主方 和 对人 、 做好 事。t# , J l 还完善运输组人员专业组合 , L, 配备商务 、 喀乍两国政府有关部 门的协助 ,调动一切可调动 的力量 ,充 分 借助政府层级力量解决运输 中面临 的重 大困难 ,增强解决 问题的能量。
在 港 口的遗漏丢失及错装等现象 。此外 ,设立途 中关键控制
点 ,监 控运 输途中信息 ,及时就近解决控制点 附近 突发运输 问题 ,以点控线 ,对货物运输形成动态不 间断监控 。另外 ,
还建立 对喀麦隆境 内道路定期巡检机制 ,从被动接收运输分 包 商信 息 ,变为主动获取途 中车辆 、货物 、道路信息 ,实现 运输全 程控 制。
内部 :深 化 管理 ,挖 掘 积 极 性
人教版高考地理地球上的水考点总结
(每日一练)人教版高考地理地球上的水考点总结选择题1、乍得湖是内陆淡水湖,位于撒哈拉大沙漠与热带稀树草原之间,地处乍得盆地的中央以及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4国交界处。
乍得湖的西南部盐度最低。
在短短的40多年间,湖水面积萎缩90%以上,除了旱灾等自然因素,还要归因于乱砍滥伐、大规模灌溉以及在注入乍得湖的河流上游修建水库等人为因素。
下图示意雨季时的乍得湖及注入乍得湖的主要河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乍得湖没有河流流出,却是淡水湖,其原因可能是()A.乍得盆地内存在低地,湖水转变为地下径流渗出B.乍得湖地处沙漠与热带草原之间,干湿季节明显C.流域面积广阔,注入乍得湖的河流数量多D.乍得湖生物生长旺盛,湖水循环周期短(2)与其他区域相比,乍得湖西南部湖水盐度最低,是由于西南部()A.河流流速快且径流丰富B.湖面蒸发微弱,失去水分少C.注入的河流多且水量大D.湖泊岛屿阻隔,湖水流出少(3)人类活动与自然因素的变化使乍得湖水循环发生改变,导致湖泊萎缩,其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与降水环节B.降水与地表径流环节C.下渗与水汽输送环节D.蒸腾与地下径流环节答案:ACB【提示】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3)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该湖泊没有河流流出,而盐度非常低,说明水体中的盐分已随水流出,其原因最可能是湖泊下存在断层,盐分随湖水下渗排出,因此造成湖泊盐度低,A正确。
湿季降水多,地表径流挟带大量盐类进入湖泊,旱季湖水大量蒸发,则湖泊盐度应较高,B错误。
注入的河流多,挟带进入湖泊的盐类物质也多,若盐类物质不排出,则湖泊盐度会越来越高,C错误。
浅析乍得动荡原因
浅析乍得动荡原因作者:梁宵来源:《当代世界》2008年第12期乍得自独立以来就在炮火中进行着权力的交接,铁腕人物代比上台也未能彻底改变动荡的局面。
2008年初叛乱再次上演,乍东北部三个反政府组织(民主与发展力量联盟、变革力量联盟与争取民主和发展力量联盟正统派)联合派兵突袭首都恩贾梅纳,造成了包括乍政府军参谋长在内的众多人员伤亡,致使大量难民涌入中非和喀麦隆。
虽然叛乱最终被政府军平息,但乍得并未实现真正的安定。
除了国内动荡,乍得与邻国苏丹的分分合合也吸引着国际社会的目光,达尔富尔危机使乍得局势更加扑朔迷离。
乍动荡的背后交织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外交博弈,是非洲部族冲突、资源争夺、西方大国纷争竞技的缩影。
历史的重载乍得共和国位于非洲中部、撒哈拉沙漠南缘,东邻苏丹,南与中非、喀麦隆交接,西邻尼日利亚和尼日尔,北接利比亚,面积128.4万平方公里,人口1010万。
全国共有256个部族,居民中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
乍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那时乍得北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利人类居住,该区的人口增长强劲。
乍得盆地上曾有以农业维生的人定居,成为了各个文明的活动中心,其中最早期的是萨奥文明。
公元9-10世纪,萨奥人建立乍得撒哈拉地区的第一个,也是国祚最长的帝国——加涅姆帝国。
16世纪后出现了与之抗衡的巴吉米尔王国和瓦达伊王国,从此三国混战不休。
加涅姆帝国以及随后的政权都建立于控制经过该区的跨撒哈拉贸易通道。
1883年至1893年间,各王国都被苏丹人拉比赫·祖拜尔征服。
乍得从1900年开始被法国殖民者统治,直到1960年8月11日才在弗朗索瓦·托姆巴巴耶带领下独立,托姆巴巴耶任首任总统。
托姆巴巴耶在两年后禁止反对党,实行一党制,他的独裁统治和低效管理使种族冲突加剧。
1965年穆斯林展开了内战,1975年,托拇巴巴耶在费利克斯·马卢姆发动的军事政变中被杀害,但暴力浪潮并没有因此平息。
非洲国家地理知识点
生态旅游项目:非 洲国家推出了许多 生态旅游项目,如 野生动物观赏、自 然徒步、生态摄影 等
保护措施:非洲国 家采取了一系列措 施来保护野生动物 和生态环境,如建 立自然保护区、限 制狩猎等
旅游建议:建议游 客在参观非洲国家 时,选择环保的旅 游方式,尊重当地 文化和生态环境
20XX
THANK YOU
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蓬、尼日尔、乍得、中非共和国、喀麦隆、赤道几内亚、 刚果(布)、刚果(金)、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 中非包括乍得、中非共和国、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布)、刚果(金)、圣多美和普林西 比 • 东非包括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 塞舌尔 • 南非包括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 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汪(法)、圣赫勒拿(英)
非洲自然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非洲国家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非洲野生动物和生态旅游项目
野生动物:非洲大 陆上拥有丰富的野 生动物资源,如狮 子、大象、长颈鹿 等
非洲最大的沙漠 是撒哈拉沙漠, 面积超过900万 平方公里
非洲最长的河流 是尼罗河,全长 6671公里,流经 11个国家
非洲气候特点
热带大陆:大部 分地区位于热带, 气候炎热
干燥地区:撒哈 拉沙漠是世界上 最大的热沙漠
雨季和旱季:许 多地区有明显的 雨季和旱季
气候变化:气候 变化剧烈,容易 引发自然灾害
员支持
论中国经济发展论文
论中国经济发展论文浅谈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摘要:尽管目前全球处于金融危机,能源仍然起着重建世界经济新秩序的杠杆作用。
能否获取足够的石油和天然气来源,将决定中国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的未来。
关键词:中国,经济,能源;石油一、中国能源需求的基本情况近40年来,中国石油消费量增加了25倍,占世界的8.5%。
自1991年起,中国在世界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9%增加到16%,接近于欧洲18%和最大石油消费者美国21%。
2021年,中国已加工3.42亿吨原油增长了3.7%,增长率为2.7个百分点,低于2021年,燃料产量达到2.08亿吨增长了6.9%;石油开采量接近1.9亿吨增长了2.3%。
中国的油田大体分布在七个相距较远的不同地区,其余数量众多的中小油田较分散。
近几年来,中国开发了拥有大量碳氢化合物的矿区,如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等。
2021年5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储量规模约30亿吨的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这是几十年来勘探发现的最大油田。
可是,这些勘探发现以及原油产出一时很难改变中国大量需求原油的现状。
中国政府期望加大勘探海域石油、天然气储量的开发力度,2021年,预计开采量上升3%,每天产量为390万桶。
截止1993年中国还是一个石油净出口国,原油生产供大于求。
而目前是石油进口大国且保持外部供应稳定上升的趋势。
2021年,中国进口了一亿七千九百万吨石油增长9,6%,国家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上升了1.8个百分点,达48%2021年将超过60%。
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上升至每天1420万桶,其中1090万桶需要进口。
美国认为中国占世界石油消费量的14%,而国际能源署则认为达16%。
到2030年进口石油可能会增加3倍,达到每年6.55亿吨。
二、中非能源合作的现状最近几年,由于中国采取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正大力开展与非洲能源领域的合作,以满足国内经济增长的需要。
2002年以来,非洲石油出口到中国平均每年增长40%,占目前中国石油进口的三分之一,到2045年中国拟增加到45%。
海外epc项目案例
海外epc项目案例
海外EPC项目是指工程、采购和施工(EPC)项目在国外进行的
项目。
这类项目通常涉及大型基础设施、工业和能源项目。
以下是
一些海外EPC项目的案例:
1. 阿曼杜卡姆炼油厂项目,这是一项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
司承建的海外EPC项目,项目涉及炼油、化工和储运设施,总投资
约为10亿美元。
项目涉及工程设计、设备采购和施工等方面。
2. 尼日利亚拉各斯轻轨项目,中国中铁承建的尼日利亚拉各斯
轻轨项目是中国企业在非洲承建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涉及轨
道交通系统的设计、采购和施工。
3. 沙特阿拉伯瓦赫兰石化项目,这是一项由韩国三星工程承建
的海外EPC项目,项目包括炼油厂、石化厂和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总投资超过20亿美元。
4. 孟加拉国拉达封天然气处理厂项目,这是一项由中国石油天
然气集团公司承建的海外EPC项目,涉及天然气处理厂和管道建设,项目总投资约为20亿美元。
这些案例展示了海外EPC项目在能源、基础设施和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涉及多个国家和跨国合作,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技术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这些项目也面临着跨国合作、供应链管理、文化差异等诸多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顺利实施。
乍得财政
•农牧业:
• 随着石油的开与生产,农牧业在国内生产 总值中所占比例大幅下降,2006年为21.9%。 全国可耕地面积5200万公顷。乍得湖平原 和南部地区是主要农业区。粮食不能自给, 主要粮食作物有高粱、玉米和小米,还有 少量稻米和小麦等。农业人口占全国人 口 的72%。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每年出口占 外汇总收入的35-50%。其它经济作物还有 烟草、花生、芝麻、甘蔗和阿拉伯树胶等。 乍得是中部非洲地区主要畜产国,40%的劳 动力从事畜牧业。2006年出口额为2.287亿 美元,占出口总额(除石油外)的54%。
财政部长
8
9
货币名称:中非 金融合作法郎 (FCFA,简称非洲 法郎)。 汇率:1美元 =447.8非洲法郎。
10
经济:
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137.23 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519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0.8%。 货币名称:中非金融 合作法郎(FCFA,简称非 洲法郎)。 汇率:1美元=447.8非 洲法郎。 汇率:1块=80非洲法 郎。 通货膨胀率:5.3%。
24
乍得的主要税收种有:
税种 税率 税基 报税日期/期限 频率 纳税机构 公司税(IS : Impot sur les Sociétés) 40% 公司收益 最晚在下一财政年度3月31日申报;最晚在4月10日前缴 纳 国库 临时税(Tiers provionnel) 1/3 公司税与最低税差额
25
20
• 货币发行受中部非洲国家银行 (BEAC)掌控。现有乍得发展银行 (BDT)、乍得国际农业银行、乍 得信贷银行(BDCT)、法国兴业银行 乍得分行、子午线银行集团西非国 家银行乍得分行(BMBT)、财政银 行(FB)、苏丹商业银行分行、乍 得阿拉伯利比亚银行(BTAL)和萨 赫勒-撒哈拉投资商业银行乍得分 行等9家商业银行。
非洲的乍得和喀麦隆的石油管道项目(乍得,喀麦隆)
AFRICA'S CHAD-CAMEROON OIL AND PIPELINE PROJECT (CHAD, CAMEROON)BackgroundThe Chad-Cameroon oil and pipeline project aims to develop the Doba oil fields in southern Chad and build a pipeline more than 1,000 kilometers long through Cameroon to offshore loading facilities on Cameroon's coast. ExxonMobil of the U.S. is the project operator; its partners for this venture are U.S.-based Chevron and Malaysia's Petronas Corporation.Follow the MoneyThe U.S. Export-Import Bank, an ECA from the United States, is guaranteeing $200 million in commercial bank loans for this $3.7 billion project. France's COFACE, also an ECA, is another major backer of the project. The World Bank's decision to approve nearly $300 million in loans and guarantees to fund the project in June 2000 gave the green light to other funding agencies, such as the European Investment Bank, to jump on board.ControversyThe pipeline will traverse a largely intact area of tropical rainforest that is home to the indigenous people popularly known as Pygmies. In Cameroon alone, the pipeline will make 17 major river crossings, and it will run along the Sanaga, one of Africa's most important river systems. Leaks and oil spills from the pipeline could be devastating to local water supplies, putting at risk both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people who rely on these rivers for survival. Yet the project's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does not include site-specific Oil Spill Response Plans, as would be required in the United States. Both Chad and Cameroon have abysmal track records for human rights abuses. In the years 1999 and 2000 Cameroon was rated the most corrupt country in the world by the watchdog organization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And according to Amnesty International, the government of Chad is responsible for killing hundreds of unarmed civilians in its oil-producing regions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the disappearance and murder of civilians in police custody are common. In other words, if locals are harmed by this project, there is little chance of help or support from their own governments.Chad-Cameroon Pipeline MapMap by Peter Black, Environmental DefenseReform ActivityInternational concerns about project-related human rights abuses, environmental destruction and corruption delayed the start-up of this scheme until last summer. At that point, the World Bank approved financing for the project, stating that adequate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anti-corruption measures were in place to ensure that the project would vastly reduce poverty in both Chad and Cameroon. Despite protests from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in both Chad and Cameroon, the World Bank is proceeding with funding.ArticlesThe following articles relate to the Chad-Cameroon Oil and Pipeline Project:Environmental Defense and Related Articles"The Chad-Cameroon Oil and Pipeline Project: A Call for Accountability" - Korinna Horta, Environmental Defense (6/1/02)"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key to global stability" - Environmental Defense (1/1/02)"NGO Efforts in Africa’s Largest Oil Project" - KorinnaHorta, Association of Concerned Africa Scholars (1/1/02)"Letter to the International Advisory Group, Chad-Cameroon Petroleum Development and Pipeline Project" - Korinna Horta, Environmental Defense (11/13/01)"Following Violent Crackdown in Chad, Environmental Defense & Chadian Association for the Promotion and Defense of Human Rights Call on World Bank to Rethink Funds for Chad Pipeline Project" - Korinna Horta, Environmental Defense (6/13/01)"Concerns Remain around Chad/Cameroon Pipeline Project" - Korinna Horta, Just Earth! Network Newsletter (6/1/01)"An Open Letter to Mr. James D. Wolfensohn, President of the World Bank" - Korinna Horta, Environmental Defense (6/1/01)After the arrest of members of the political opposition and the torture of the former parliamentarian from the oil-producing region, the World Bank must rethink the Chad/Cameroon Oil and Pipeline project. Unless the World Bank assumes its responsibility and suspends its support for the Chadian regime until democratic order is established, Africa's largest infrastructure project threatens to become an environmental disaster with dire consequences for an already impoverished people."Chad-Cameroon: Oil revenues versus human rights and environment" - Korinna Horta, World Rainforest Movement Bulletin (4/1/01)"Visit report to Chad and Cameroon" - Korinna Horta and Delphine K. Djiraibe, Environmental Defense and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2/20/01)"Rapport de la visite au Tchad et au Cameroun" - Korinna Horta and Delphine K. Djiraibe, Environmental Defense and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2/20/01)"The Chad/Cameroon oil pipeline – an ecological disaster or a victor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Korinna Horta (interviewed), Edie News (12/1/00)"Funding Big Oil in the Name of the Poor" - Korinna Horta, The Ecologist Report (9/1/00)"Letter to Mr. James D. Wolfensohn, President of the World Bank" - Korinna Horta, Environmental Defense (7/10/00)From 73 NGOs and NGO Umbrella Organizations in 23 Countries Regar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Advisory Group for the Chad-Cameroon Oil & Pipeline Export Project"Will it be Business as Usual at the World Bank? (Commentary)" - Korinna Horta and Delphine Djiraibe, Los Angeles Times (5/9/00)"The Chad-Cameroon Oil and Pipeline Project, Plans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ultilayered Conflicts of Interest" - Korinna Horta, NC-IUCN Symposium (2/25/00)"Projet Petrolier et d'oleoduc au Tschad et au Cameroun: Peuples et Environnment en Danger" - Korinna Horta, Environmental Defense(9/1/99)"The Chad-Cameroon Oil and Pipeline Project: Putting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at Risk" - Korinna Horta, Environmental Defense (9/1/99) "The More Things Change…The World Bank, Cameroon, and the Politics of 'Governance'" - Korinna Horta, Multinational Monitor (6/1/99) "Open Letter to Mr. James D. Wolfensohn, President of the World Bank" - Korinna Horta, Environmental Defense (7/9/98)From 86 NGOs in 28 Countries Concerning the Chad/Cameroon Oil & Pipeline Project"Oil Project and Oil Pipeline Chad-Cameroon" - Korinna Horta, Tegantai (5/1/98)"Proyecto Petrolero y Oleoducto Chad/Camerun" - KorinnaHorta, Tegantai (5/1/98)"Fueling Strife in Chad and Cameroon: The Exxon-Shell-ELF-World Bank Plans for Central Africa" - Korinna Horta, The Multinational Monitor (5/1/97)"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World Bank and Chad/Cameroon Oil and Pipeline Project, Making of a New Ogoniland? Corporate Welfare Disguised as Aid to the Poor?" - Korinna Horta, Environmental Defense (2/1/97)Additional Articles"Exxon's African Adventure: How to Build a $3.5 Billion Pipeline -- With the 'Help' of NGOs, the World Bank, and yes, Chicken Sacrifices " - Jerry Useem, Fortune Magazine (4/15/02)"Rapport de Mission au Cameroun et au Tchad du 14 au 25 Novembre 2001" - Groupe International Consultatif, Projet d'ExploitationPétrolière et d'Oléoduc Tchad-Cameroun (12/21/01)"Report of Mission to Cameroon and Chad, November 14–25, 2001" - International Advisory Group, Chad-Cameroon Petroleum Development and Pipeline Project (12/21/01)"Broken Promises: The Chad Cameroon Oil and Pipeline Project; Profit at Any Cost?" - Center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Friends of the Earth-International (6/1/01)"Open Letter To The President Of The World Bank Concerning The International Advisory Group" - Delphine K. Djiraibe, Raphael Yimga Tatchi, Samuel Nguiffo et. al ,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nd Centre pour l‘Environment et le Development (2/28/01) "Environmentalists Express Concern as World Bank Announces Watchdog for Chad-Cameroon Pipeline" -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2/22/01)"World Bank Appoints International Advisory Group on the Chad-Cameroon Petroleum Development and Pipeline Project" - The World Bank (2/21/01)"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s Letter to the President of the World Bank concerning the Chad-Cameroon Pipeline Regarding The Chad/Cameroon Pipeline" - Dana Clark,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5/1/00)"Letter to James Wolfensohn, President, The World Bank from members of the US Congress regarding support for the Chad Cameroon pipeline" - US Congress (5/25/99)Links and ResourcesWe provide links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These external sites are not endorsed by ActGlobal.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USA and Switzerland Friends of the Earth-International (Description of the Chad-Cameroon Pipeline)World Bank: Inspection PanelInternational Advisory Group, Chad-Cameroon Oil and Pipeline Project。
10.5尼日利亚——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晋教版)
迁都之谜
课堂小结:
主要农作物: 油棕、橡胶、可可等热带经济作物
主要矿产资源: 煤、石油、铁、铅锌等
石油和天然气分布地区:尼日尔河三角洲和沿海大陆架
非 石油工业地位: 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国
洲 经
尼日利亚有“西非经济巨人”之称
济 主要工农业产区:尼日尔河下游及三角洲地带 大
国 拉各斯: 最大的工业和商业中心,尼日利亚的经济首都 之
河流的流向与地势有关, 因为:
仔细分析三个地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 量柱状图,我认为河流的水量变化与降 水量的多少直接有关,原因是:
河流总是由海拔高的 地方流向海拔低的地方。
因为降水多,河流流量就大,降水少,河流流量就小。
二、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
合作学习二
尼日尔河河段 水量
上游 丰富
中游 减少
从地形、 气候以及其 他因素方面
我认为几内亚湾沿岸地区人口 与城市的密集与欧洲殖民有关,殖 民者一般从海上来,在沿海地区建 立了侵略据点和统治中心,促进了 人口与城市的集中。
尼日利亚农作物分布与 气候类型分布地带基本吻合, 说明气温高低和降水多少, 对农作物的品种和分布影响 很大。
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温高,降水多,有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生长;中部地区年 均温较高,但干湿季节明显,以粮食作物为主;北部降水少,适宜种植棉花。
A. 位于南半球
B. 位于尼罗河畔
C. 濒临几内亚湾,位于尼日尔河下游 D. 是一个岛
D 2. 几内亚湾最大、最现代化的海港是( )
A. 哈科特港
B .瓦里 C. 阿布贾
D. 拉各斯
课堂练习:
D 3. 尼日利亚主要的气候类型有( )
A. 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D. 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乍得ECTN
什么是ECTNECTN是英语ELECTRONIC CARGO TRACKING NOTE的简称,中文翻译电子货物跟踪单或电子货物跟踪号,法语简称为BESC,都是指同一份文件。
根据乍得CHAD要求,凡发货至乍得的货物都必须申请电子货物跟踪单ECTN。
乍得ECTN介绍根据乍得CHAD港务局的要求,自2013年4月1日起,凡发货至乍得的货物都必须申请电子货物跟踪单ECTN。
如果没有申请此货物跟踪单将视为触犯乍得的条例,并在目的地受到严厉惩罚。
乍得ECTN认证申请流程一,申请人提供申请表,Commercial Invoice, Packing List,报关单,提单正本或提单副本或格式件;二,我司收到上述材料后出正式报价单;申请人安排汇款;三,我司收到汇款后出证书草稿;四,申请人确认草稿;五,我司对证书预生效,并生成ECTN号码;六,申请人于3.5日内补充提单正本;七,我司出具证书正本。
注意:正本ECTN(BESC)必须在船抵达目的港五天前签发生效,否则可能产生罚金、货物退回、销毁、无法清关等。
申请ECTN注意事项1,一般要求带提单号和船期的提单扫描件,Commercial Invoice和Packing List必须盖章。
2,ECTN一旦批复后不能作出任何修改,所以要仔细核对ECTN草稿。
3,正本ECTN必须在船抵达目的港五天前签发生效,否则可能产生罚金、货物退回、销毁、无法清关等。
一般建议客户出货后立刻申请,不要拖到最后一刻,以免延误清关。
4,BESC和ECTN都是指相同的文件,只是语言说法不同。
BESC是法语缩写,ECTN是英语缩写。
如何使用ECTN证书ECTN(BESC)正本是电子版本,会发到申请人的邮箱。
申请人需将此文件打印出来或将附件转发给目的港港收货人,货代或船公司等。
乍得主要城市CHAD乍得、N'DJAMENA恩贾梅纳ECTN证书样本乍得简介乍得(或译查德,阿拉伯语:,法语:Tchad),全称乍得共和国,是非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家,北接利比亚,东接苏丹,南接中非共和国,西南与喀麦隆、尼日利亚为邻,西与尼日尔交界。
SCADA现场测试方案
Chad Ronier-Kome Crude Oil Pipeline Project Rev.0 Page 2 of 22 Contract No.: CNPCIC-B1227 Title: SCADA 现场测试方案Rev.PagesA 0 Rev. Pages A 0 CoverX X 20 X X Page SheetX X 21 X X Table ofContentsX X 22 X X 4X X 5X X 6 XX 7 XX 8 XX 9 XX 10 XX 11 XX 12 XX 13 XX 14 XX 15 XX 16 XX 17 XX 18 XX 19 XX0 Issued forReviewZhu tong Ji shengwu Ma chenglong May 9,2014 A Issued forReviewZhu tong Ji shengwu Ma chenglong Apr 27, 2014 Rev.Description Prepared by Checked by Reviewed by Approved by DateChad Ronier-Kome Crude Oil Pipeline Project目录一、现场测试概述 (4)二、场站测试 (4)2.1 首站SCADA系统测试 (4)2.2 末站SCADA系统测试 (7)2.3 1#加热站SCADA系统测试 (11)2.4 2#加热站SCADA系统测试 (14)三、阀室测试 (16)3.1 1#阀室SCADA系统测试 (16)3.2 2#阀室SCADA系统测试 (18)3.3 3#阀室SCADA系统测试 (19)3.4 4#阀室SCADA系统测试 (20)四、中心测试 (22)Rev.0 Page 3 of 22 Contract No.: CNPCIC-B1227 Title:SCADA现场测试方案Chad Ronier-Kome Crude Oil Pipeline Project一、现场测试概述乍得Ronier-Kome原油管道工程位于乍得共和国中南部,全线共设4座站场,分别为首站、1#中间加热站、2#中间加热站和末站。
非洲矿产资源-非洲石油概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非洲矿产资源|非洲石油概况。
美国一直希望石油供应渠道多样化,以减少对阿拉伯产油国的依赖。
当非洲几内亚湾巨大的石油潜能日益得到证实后,美国对此表现出浓厚兴趣。
据估计,该地区石油产量达450 万桶以上,海上石油资源的巨大潜能将使西非石油产量超过北海,超过伊朗、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石油产量的总和。
有鉴于此,设在华盛顿的政策研究机构——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非洲计划部主任史蒂芬·莫里森认为:“非洲石油对于美国的利害关系正在上升。
”如果美国对伊拉克开战,世界石油市场价格势必因伊拉克石油减产而拉升,新的非洲石油产量虽不足以弥补其缺口,但至少有助于减轻油价振荡。
2002 年1 月25 日,非洲事务助理国务卿沃尔特·肯斯特纳在美国高级战略和政治研究所发起的题为“非洲石油——美国国家安全和非洲发展的优先选择”的会议上说:“毫无疑问,非洲的石油对我们具有国家战略利益。
”2002 年6 月,美国能源部长斯潘塞·亚伯拉罕对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说:“非洲能源对我们的能源安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反恐战争以及与伊拉克的冲突中,阿拉伯国家的立场越发使美国怀疑中东石油的安全性。
目前,美国从撒哈拉以南非洲进口的石油占美国总进口量的16%,相当于从沙特阿拉伯进口的石油数量。
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预测,到2015 年,美国从非洲进口的石油占其石油进口总量的25%,超过从海湾国家进口的总和。
于是,美国对西部非洲国家发起了一场全方位的能源外交攻势。
2002 年7 月,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沃尔特·肯斯特纳访问安哥拉、尼日利亚。
9 月,美国国务卿柯林·鲍威尔访问非洲安哥拉、加蓬,显示出美国对非洲的兴趣不断增加。
9 月13 日布什总统接见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中非、乍得、喀麦隆、尼日利亚、安哥拉、卢旺达、乌干达等国领导人,布什总。
111地球经纬
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坐落在赤道附近的高 山山谷中,平均海拔2850米,人口达140 万,是世界上年温差最小的地点之一,素有 “春城”之称。 瓜亚基尔是厄瓜多尔第一大城市,也是最大 的海港。港口铁路通向首都基多,一条条高 速公路将港口和国内其他城市连接起来,来 自全国各地的香蕉、可可、咖啡等产品都在 这里集散。年货物吞吐量约300万吨。主要 出口货物为香蕉、咖啡、可可、糖、大米及 渔产品等,进口货物主要有金属矿、小麦、 机械、钢材及车辆等。
读经纬网图,回答3~4题。 3.设A、B两地和B、C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 为L1和L2,则( ) A.L1和L2相等 B.L1约为L2的一半 C.L2约为L1的1.5倍 D.L1约为L2的2倍 4.若飞机从图中D点飞往B点,沿最短航线飞行, 其方向是( ) 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6.确定最短航线
定大圆、 定劣弧、 定航向
高考链接
5.确定对称点
合肥 (320N,1170E) 地轴
(32ON,630W)
百慕大群岛
赤道
地心
澳大利亚西南部
(320S,1170E)
(320S,630W)
阿根廷北部
求地球上一个点对跖(zhí)点的口诀: 纬度相等分南北,经度互补各东西。
考点一 经纬网判读
(2015·全国课标Ⅰ卷,6)甘德国际机场曾是 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一架从甘德机场 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 候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 A.66.5°N B.60°N C.53°N D.40°N
鳕鱼一般栖于近底层(水深0-2740米),冷水性 底层鱼类,为北方沿海出产的海洋经济鱼类之一。 其肉质白细鲜嫩,清口不腻、世界上不少国家把鳕 鱼作为主要食用鱼类。在北欧,被称为“餐桌上的 营养师”,除鲜食外,还加工成各种水产食品,此 外鳕鱼肝大而且含油量高,富含维生素A和D,是 提取鱼肝油的原料。
尼日利亚矿产分布
尼日利亚概况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位于西非尼日尔河中下游,南临几内亚湾,海岸线长约800公里;陆邻贝宁、尼日尔、乍得和喀麦隆。
面积 92万平方公里。
行政上共分19个州和 1个联邦首都区。
首都阿布贾。
自然条件地形构造上介于西非地台与刚果地台之间,分属3个地盾区和6个沉积盆地。
前者由古老的基底杂岩组成,地形上表现为高原、高平原、山脉和丘陵,见于尼日尔河及其支流贝努埃河所形成的“Y”形河谷的北面、东面和西南面;后者由白垩纪以来的沉积岩组成,地势低缓,包括乍得盆地、索科托盆地、西部海岸盆地、尼日尔河三角洲和尼日尔-贝努埃河谷地。
全境自南而北可分成5个地形带,高低相间:①沿海低地,宽约15~95公里,海拔50米以下,沼泽广布。
居中的尼日尔河三角洲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为非洲面积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其外缘高潮线以下160米范围内,为世界红树林分布最广地区之一。
海岸线由湖、港汊、沙坝、沙嘴交织而成,少天然良港。
②南部丘陵带,宽约80~160公里,包括海拔300米以上的西南部丘陵、平原,中南部埃努古陡崖高地和东部边境山脉的一部分,以及海拔90米的克罗斯河与尼日尔河下游河谷平原。
③中央尼日尔河-贝努埃河谷带,大部在海拔300米以下。
④乔斯-比乌高原带,包括中北部豪萨高平原、贡戈拉河中下游丘陵、高原和东部边境山脉。
乔斯熔岩高原平均海拔1260米,多花岗岩体构成的孤丘或山丘群,最高峰谢雷山1780米。
豪萨高平原为具宽浅河谷的准平原,一般海拔600米。
东部边境山脉切割强烈,平均海拔1200米,个别山峰超过2000米。
⑤乍得盆地与索科托-里马平原,海拔300米以下,地表大部分为砂质土壤。
前寒武纪和中生代构造活动时期,伴随广泛的岩浆侵入以及火山喷发和变质作用,后期地壳拗陷,堆积深厚的海相、湖相和陆相沉积,全境形成若干成矿带。
分布较广的中生代花岗岩体中有锡石、铌铁矿、锆石、铀、钼、钨、钍、钛;沿海三角洲地区埋藏大量的石油;拉各斯附近的磷矿石带一直西延至贝宁;白垩纪煤田广泛分布于南部埃努古一带,铁矿在洛科贾附近;褐煤层见于阿萨巴区;伊希亚古—阿巴卡利基—祖拉克有铅锌矿和重晶石矿;锡、铌铁、铬、钨的沉积成矿带从阿福经乔斯高原北延至尼日尔;金矿见于西北部比尔宁瓜里至孔塔戈拉一带;乍得湖盆地有硅藻土和泡碱。
乍得多巴油的提油和销售管理浅析
乍得多巴油的提油和销售管理浅析乍得是非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却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尤其是乍得的多巴油资源尤为重要。
多巴油是乍得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而多巴油的提取和销售管理对乍得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乍得多巴油的提取和销售管理进行浅析。
乍得多巴油的提取是通过石油开采和提炼过程实现的。
乍得的多巴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东部地区,主要由外资石油公司进行开采,如美国的埃克森美孚和荷兰皇家壳牌等。
这些外资石油公司在乍得开展石油勘探、开采和提炼活动,提取多巴油资源并进行初步加工,然后将原油运往临近的国家或进行出口。
在多巴油提取的过程中,乍得政府与外资石油公司签订了合同,规定了资源开采、税收、环保以及劳工权益等方面的条款。
乍得政府通过监管和管理石油公司的开采活动,确保多巴油资源的合理提取和利用。
乍得多巴油的销售管理对于乍得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乍得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石油资源是其最主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因此多巴油的销售管理对于乍得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乍得政府通过国家石油公司进行多巴油的销售管理,与国际石油公司进行合作,将多巴油出口到国际市场,获取销售收入。
乍得政府通过国家石油公司制定多巴油的销售计划和策略,与国际市场保持联系,掌握国际油价的走势,并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化进行销售。
乍得政府也通过国家石油公司进行多巴油的市场定价和销售渠道管理,确保多巴油的出口销售能够获取最大的利润。
乍得政府还通过国家石油公司实施多巴油的运输管理和质量管理。
在多巴油出口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运输和质检等环节,乍得政府通过国家石油公司对多巴油的运输和质量进行管理,确保多巴油能够安全、高效地运输到目的地,并且保证多巴油的质量符合国际标准。
乍得多巴油的提取和销售管理对乍得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乍得政府通过国家石油公司进行多巴油的提取、销售、运输和质量管理,确保多巴油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为乍得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FRICA'S CHAD-CAMEROON OIL AND PIPELINE PROJECT (CHAD, CAMEROON)BackgroundThe Chad-Cameroon oil and pipeline project aims to develop the Doba oil fields in southern Chad and build a pipeline more than 1,000 kilometers long through Cameroon to offshore loading facilities on Cameroon's coast. ExxonMobil of the U.S. is the project operator; its partners for this venture are U.S.-based Chevron and Malaysia's Petronas Corporation.Follow the MoneyThe U.S. Export-Import Bank, an ECA from the United States, is guaranteeing $200 million in commercial bank loans for this $3.7 billion project. France's COFACE, also an ECA, is another major backer of the project. The World Bank's decision to approve nearly $300 million in loans and guarantees to fund the project in June 2000 gave the green light to other funding agencies, such as the European Investment Bank, to jump on board.ControversyThe pipeline will traverse a largely intact area of tropical rainforest that is home to the indigenous people popularly known as Pygmies. In Cameroon alone, the pipeline will make 17 major river crossings, and it will run along the Sanaga, one of Africa's most important river systems. Leaks and oil spills from the pipeline could be devastating to local water supplies, putting at risk both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people who rely on these rivers for survival. Yet the project's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does not include site-specific Oil Spill Response Plans, as would be required in the United States. Both Chad and Cameroon have abysmal track records for human rights abuses. In the years 1999 and 2000 Cameroon was rated the most corrupt country in the world by the watchdog organization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And according to Amnesty International, the government of Chad is responsible for killing hundreds of unarmed civilians in its oil-producing regions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the disappearance and murder of civilians in police custody are common. In other words, if locals are harmed by this project, there is little chance of help or support from their own governments.Chad-Cameroon Pipeline MapMap by Peter Black, Environmental DefenseReform ActivityInternational concerns about project-related human rights abuses, environmental destruction and corruption delayed the start-up of this scheme until last summer. At that point, the World Bank approved financing for the project, stating that adequate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anti-corruption measures were in place to ensure that the project would vastly reduce poverty in both Chad and Cameroon. Despite protests from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in both Chad and Cameroon, the World Bank is proceeding with funding.ArticlesThe following articles relate to the Chad-Cameroon Oil and Pipeline Project:Environmental Defense and Related Articles"The Chad-Cameroon Oil and Pipeline Project: A Call for Accountability" - Korinna Horta, Environmental Defense (6/1/02)"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key to global stability" - Environmental Defense (1/1/02)"NGO Efforts in Africa’s Largest Oil Project" - KorinnaHorta, Association of Concerned Africa Scholars (1/1/02)"Letter to the International Advisory Group, Chad-Cameroon Petroleum Development and Pipeline Project" - Korinna Horta, Environmental Defense (11/13/01)"Following Violent Crackdown in Chad, Environmental Defense & Chadian Association for the Promotion and Defense of Human Rights Call on World Bank to Rethink Funds for Chad Pipeline Project" - Korinna Horta, Environmental Defense (6/13/01)"Concerns Remain around Chad/Cameroon Pipeline Project" - Korinna Horta, Just Earth! Network Newsletter (6/1/01)"An Open Letter to Mr. James D. Wolfensohn, President of the World Bank" - Korinna Horta, Environmental Defense (6/1/01)After the arrest of members of the political opposition and the torture of the former parliamentarian from the oil-producing region, the World Bank must rethink the Chad/Cameroon Oil and Pipeline project. Unless the World Bank assumes its responsibility and suspends its support for the Chadian regime until democratic order is established, Africa's largest infrastructure project threatens to become an environmental disaster with dire consequences for an already impoverished people."Chad-Cameroon: Oil revenues versus human rights and environment" - Korinna Horta, World Rainforest Movement Bulletin (4/1/01)"Visit report to Chad and Cameroon" - Korinna Horta and Delphine K. Djiraibe, Environmental Defense and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2/20/01)"Rapport de la visite au Tchad et au Cameroun" - Korinna Horta and Delphine K. Djiraibe, Environmental Defense and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2/20/01)"The Chad/Cameroon oil pipeline – an ecological disaster or a victor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Korinna Horta (interviewed), Edie News (12/1/00)"Funding Big Oil in the Name of the Poor" - Korinna Horta, The Ecologist Report (9/1/00)"Letter to Mr. James D. Wolfensohn, President of the World Bank" - Korinna Horta, Environmental Defense (7/10/00)From 73 NGOs and NGO Umbrella Organizations in 23 Countries Regar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Advisory Group for the Chad-Cameroon Oil & Pipeline Export Project"Will it be Business as Usual at the World Bank? (Commentary)" - Korinna Horta and Delphine Djiraibe, Los Angeles Times (5/9/00)"The Chad-Cameroon Oil and Pipeline Project, Plans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ultilayered Conflicts of Interest" - Korinna Horta, NC-IUCN Symposium (2/25/00)"Projet Petrolier et d'oleoduc au Tschad et au Cameroun: Peuples et Environnment en Danger" - Korinna Horta, Environmental Defense(9/1/99)"The Chad-Cameroon Oil and Pipeline Project: Putting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at Risk" - Korinna Horta, Environmental Defense (9/1/99) "The More Things Change…The World Bank, Cameroon, and the Politics of 'Governance'" - Korinna Horta, Multinational Monitor (6/1/99) "Open Letter to Mr. James D. Wolfensohn, President of the World Bank" - Korinna Horta, Environmental Defense (7/9/98)From 86 NGOs in 28 Countries Concerning the Chad/Cameroon Oil & Pipeline Project"Oil Project and Oil Pipeline Chad-Cameroon" - Korinna Horta, Tegantai (5/1/98)"Proyecto Petrolero y Oleoducto Chad/Camerun" - KorinnaHorta, Tegantai (5/1/98)"Fueling Strife in Chad and Cameroon: The Exxon-Shell-ELF-World Bank Plans for Central Africa" - Korinna Horta, The Multinational Monitor (5/1/97)"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World Bank and Chad/Cameroon Oil and Pipeline Project, Making of a New Ogoniland? Corporate Welfare Disguised as Aid to the Poor?" - Korinna Horta, Environmental Defense (2/1/97)Additional Articles"Exxon's African Adventure: How to Build a $3.5 Billion Pipeline -- With the 'Help' of NGOs, the World Bank, and yes, Chicken Sacrifices " - Jerry Useem, Fortune Magazine (4/15/02)"Rapport de Mission au Cameroun et au Tchad du 14 au 25 Novembre 2001" - Groupe International Consultatif, Projet d'ExploitationPétrolière et d'Oléoduc Tchad-Cameroun (12/21/01)"Report of Mission to Cameroon and Chad, November 14–25, 2001" - International Advisory Group, Chad-Cameroon Petroleum Development and Pipeline Project (12/21/01)"Broken Promises: The Chad Cameroon Oil and Pipeline Project; Profit at Any Cost?" - Center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Friends of the Earth-International (6/1/01)"Open Letter To The President Of The World Bank Concerning The International Advisory Group" - Delphine K. Djiraibe, Raphael Yimga Tatchi, Samuel Nguiffo et. al ,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nd Centre pour l‘Environment et le Development (2/28/01) "Environmentalists Express Concern as World Bank Announces Watchdog for Chad-Cameroon Pipeline" -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2/22/01)"World Bank Appoints International Advisory Group on the Chad-Cameroon Petroleum Development and Pipeline Project" - The World Bank (2/21/01)"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s Letter to the President of the World Bank concerning the Chad-Cameroon Pipeline Regarding The Chad/Cameroon Pipeline" - Dana Clark,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5/1/00)"Letter to James Wolfensohn, President, The World Bank from members of the US Congress regarding support for the Chad Cameroon pipeline" - US Congress (5/25/99)Links and ResourcesWe provide links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These external sites are not endorsed by ActGlobal.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USA and Switzerland Friends of the Earth-International (Description of the Chad-Cameroon Pipeline)World Bank: Inspection PanelInternational Advisory Group, Chad-Cameroon Oil and Pipeline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