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四川自考学霸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四川自考学霸复习资料

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复习重点解答(50分)一)识记及理解层次重点复习内容1、热力循环热效率、发动机理论循环及其热效率高低的比较(压缩比相同的情况下)P20 P27答:为了评价热力循环在能源利用方面的经济性,通常采用热力循环的净功W0与工质从高温热源受热的热量q1的比值作指标称为热力循环热效率。

发动机理论循环包括:定容加热循环、定压加热循环和混合加热循环(选择)压缩比相同时定容加热循环的热效率最高(汽油机)。

在最高压力一定的条件下定压加热循环的热效率最高(柴油机)。

2、有效功率、指示功率的含义及其大小比较,示功图 P28 (坐标图上面积越大指示功越大) 答:发动机通过曲轴对外输出的功率称为有效功率P32:发动机单位时间内所做得指示功称为指示功率(指示功:在汽缸内完成一个循环所得到的有用功) P31柴油牌号的选用、柴油自燃温度对起动性能的影响P81(选择、判断)答:我国柴油的牌号是以其凝固点命名的,轻柴油按凝固点不同分为10、0、-10、-20、-35号五个级别,选用柴油时应按最低环境温度要高出凝固点5°C以上,凝点越低起动性越好。

柴油的自然温度为200℃-220℃.自然温度越低。

启动性越好。

3、排放物中主要有害气体成分、柴油机有害排放物中主要有害颗粒P157(选择)答:主要有害气体为: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 柴油机有害排放物中主要有害颗粒为:干炭灰、可溶性有机物、硫酸盐4、分层给气燃烧、柴油机的理想放热规律P191/P97(选择、判断) 答:分层给气燃烧:合理组织燃烧室内的混合气成分分布,即在火花塞附近形成具有良好着火条件的较浓可燃混合气,其空燃比为12-14,以保证火焰中心由此向外传播,而在燃烧室的大部分空间具有较稀的混合气。

柴油机的理想放热规律:燃烧先缓后急柴油机的理想放热规律是希望燃烧先缓后急,即开始放热要适中,满足运转柔和的要求,随后燃烧要加快使燃料尽量在上止点附近燃烧。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模块9 汽车的平顺性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模块9  汽车的平顺性
汽车悬架系统阻尼比 的数值通常在0.25左右, 属于小阻尼,此时微分方程的解为
这个解说明,有阻尼自由振动时,质量 m2 以有 阻尼固有频率 r 02 n2 振动,其振幅按ent 衰 减
阻尼比对衰减振动有两方面影响
(1)与有阻尼固有频率 r 有关
(2)决定振幅的衰减程度
第三节汽车平顺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把汽车车身质量看作为刚体的立体模型。车轮在经过 具有一定弹性和阻尼的轮胎支承在不平的路面上。这 一立体模型,车身质量在讨论平顺性时主要考虑垂直、 俯仰、侧倾3个自由度,4个车轮质量有4个自由度, 共7个自由度。
当汽车对称于其纵轴线,且左、 右车辙的不平度函数 x(I ) y(I )
此时汽车车身只有垂直振动 z和
,称为悬挂质量分配系数。
ab
二、单质量系统的自由振动
分析车身振动的单质量系统模 型,它由车身质量 和弹簧刚 度 、减振器阻尼系数为 的 悬架组成。是输入的路面不平 度函数。
车身垂直位移坐标 z 的原点取
在静力平衡位置,根据牛顿第 二定律,得到描述系统运动的 微分方程为
此方程的解由自由振动齐次方程的解与非齐次 方程特解之和组成。
悬架结构、轮胎、悬挂质量和非悬挂质量是影 响汽车平顺性的重要因素。
一 悬架结构 悬架结构主要指弹性元件、导向装置与减振装 置,其中弹性元件与悬架系统的阻尼对平顺性影 响较大。 二 轮胎 轮胎由于本身的弹性,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因 路面不平所产生的振动,因此它和悬架系统共同 保证了汽车的平顺性。 三 悬挂质量 减少非悬挂质量,可以减少传给车身上的冲击 力。
复习思考题 1、评价汽车行驶平顺性的方法有哪些? 2、人对振动的三种不同的感觉界限是如何划分的? 3、什么情况下易于采用变刚度悬架?为什么?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复习题(高修)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复习题(高修)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复习题(适用班级高修1003-1007、1203-1207)一、填空题1、工程热力学中规定的基本状态参数是温度、压力、比体积。

2、循环可分为正向循环和逆向循环。

3、汽油机压缩比8-12,柴油机压缩比14-22。

4、发动机换气过程包括为排气过程、进气过程。

5、换气损失包括排气损失、进气损失两部分。

6、发动机换气过程的任务是排除废气并吸入新鲜混合气或空气。

7、汽油机混合气浓度用过量空气系数、空燃比表示。

8、电控汽油机按燃油喷射位置不同单点喷射、多点喷射缸内喷射。

9、汽油机燃烧过程,分为着火延迟期、明显燃烧期和补燃期 3个阶段。

10、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主要是爆燃和表面点火。

11、汽油机常用的燃烧室有楔形燃烧室、浴盆形燃烧室、半球形燃烧室。

12、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方式空间雾化式、油膜蒸发式13、柴油机排放控制主要是降低 NO X PM 排放。

14、喷油器喷射过程中的喷油速率和喷油规律对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和噪声等均有很大影响。

15、汽油的使用性能蒸发性、抗爆性、燃点、热值。

16、燃气发动机按燃用的燃料数量和形式可分为单燃料、两用燃料、混合燃料。

17、由汽油机的部分特性曲线可知:并不是节气门全开时g E曲线最低,而是在节气门开度为 80% 时g E曲线最低。

18、发动机的部分速度特性:节气门在部分开度下所测得的速度特性。

19、为保证较高的经济性,汽油机的常用转速范围应在最大功率转转速与最低燃油消耗率转速之间。

20、最佳点火提前角应随转速的提高而增大,应随负荷增大而减少。

21、汽车的动力性可用最高车速、加速能力和爬坡能力3方面的指标来评价。

22、汽车的行驶阻力包括滚动阻力、坡度阻力、空气阻力和加速阻力。

23、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有发动机特性传动系参数、汽车质量和使用因素等。

24、传动系的功率损失分为机械损失和液力损失两类。

25、评价汽车的制动性一般用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和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3个方面来评价。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_知识点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_知识点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理论循环简化条件:理想气体,压缩和膨胀是绝热等熵,封闭循环,燃烧为定压或定容加热,放热为定容放热。

三个基本循环:定容加热循环、定压加热循环、混合加热循环。

理论循环用循环热效率和循环平均压力衡量评定港闸热效率影响因素:压缩比,等熵指数,压力升高比,预膨胀比。

压缩比相同,定容加热循环热效率最高,汽油机按此工作。

最高压力一定,定压加热循环热效率最高,高增压柴油机和车用高速柴油机按此工作。

汽车配件实际循环的影响:实际工质影响,换气损失,燃烧损失。

实际工质影响:理论中工质比热容是定值,实际气体随温度升高而上升;实际还存在泄漏。

平衡方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换气过程:自由排气,强制排气,进气,燃烧室扫气气门重叠:排气门晚关和进气门提前打开,出现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燃烧室扫气:利用气流压差、惯性清除废气,增加新鲜充量,降低燃烧室热区零件的温度。

长林机械换气损失:排气损失(分自由排气损失,强制排气损失)和进气损失。

充气效率: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充量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鲜充量之比。

充气效率影响因素:进气终了状态的气缸压力,温度,残余废气系数,压缩比,配气相位。

充气效率措施:减少进气系统的流动损失,减小对新鲜充量的加热,减小排气系统的阻力,合理地选择配气相位。

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增压是发动机提高功率最有效的方法。

增压优点:①在保证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使气缸数减少或者气缸直径减小,从而可以减小发动机的比质量和外形尺寸②提高热效率,降低燃油消耗率③减少排气污染和噪声④降低发动机的单位功率造价⑤对补偿高原功率损失十分有利增压缺点:①增压发动机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都较高②增压发动机很难满足车辆对转矩适合性及瞬变工况的要求③车用汽油机应用增压技术较困难④适用的小型涡轮增压器发展晚并且效率偏低径流式增压器:主要离心式压气机和径流式涡轮机组成,还有支承装置、密封装置、冷却系统、润滑系统。

离心式压缩机参数,空气增压比压气机特性:压气机在不同转速下的压比、效率和空气流量之间的关系。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答案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答案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进气损失排气损失2.辛烷值十六烷值3.着火延迟期明显燃烧期后燃期4.空燃比5.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6. 涡流室预燃室7.最大爬坡度附着条件最低稳定车速8.NOx9.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汽车方向的稳定性10.外特性二、选择题1.D2.B3.B4.B5.C6.A7.B8.B9.A 10.C 11.B 12.B 13. C 14.B 15. A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名词解释答:1.单位气缸工作容积输出的有效功。

答:2.指发动机每一工作循环的实际充气量m与理论充气量m0 (进气状态下充满汽缸工作容积的新鲜气体数量)的比值。

答:3.最高车速是指在良好的水平路面(混凝土或沥青)上汽车能达到的最高行驶车速。

答:4.指汽车以给定的初速u0,从踩到制动踏板至汽车停住所行驶的距离。

制动距离与踏板力(或者制动系管路压力)以及地面的附着情况有关,也与制动器的热工况有关。

答:5.喷油泵油量调节机构位置固定不动,柴油机性能指标(主要是功率Pe、转矩Ttq、燃油消耗率be、耗油量B等)随转速n变化的关系。

五、问答题答:燃烧室指燃料与氧化剂进行剧烈放热的氧化反应过程。

燃烧过程往往伴有复杂的传热、传质、化学反应和流动现象。

气相燃烧可分为预混合燃烧和扩散燃烧两类。

预混合燃烧是指着火前燃料气体或燃料蒸汽与氧化剂(空气)已按一定比例形成混合气。

扩散燃烧是指着火前燃料与氧化剂(空气)是相互分开的,着火后燃料边蒸发边与空气混合边燃烧。

答:2.开口系统:与外界不仅有能量交换,又有物质交换的系统。

封闭系统:与外界只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的系统。

绝热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系统。

孤立系统:与外界既无能量交换,也无物质交换的系统。

答:3.制动防抱死系统简称ABS,在紧急制动时可防止车轮抱死而充分利用轮胎与地面间的峰值附着系数和高的侧向力系数,提高制动减速度值缩短制动距离以保证汽车方向的稳定性。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第一章发动机原理基础知识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第一章发动机原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 发动机原理基础知识
添加标题
第一节 气体的热力性质
添加标题
第二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添加标题
第三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
添加标题
第四节 发动机的循环
添加标题
第五节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添加标题
第六节 发动机的机械效率
一.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二.发动机的理想循环 三.实际循环与理想循环的差别
第四节 发动机的循环
结论:实际循环的热效率低于理论循环。
实际循环与理想循环的差别
202X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课程内容概述
第一章 发动机原理基础知识 第三章 汽油机的燃料与燃烧 第五章 燃气发动机的燃料与燃烧 第七章 汽车的动力性 第九章 汽车的使用经济性 第十一章 汽车的舒适性 第十三章 汽车性能的合理使用
第二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第四章 柴油机的燃料与燃烧 第六章 发动机的特性 第八章 汽车的制动性 第十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第十二章 汽车的通过性
实际工作中,常测量压缩终了的压力。压缩终了的压力过低, 说明汽缸密封不良,其主要原因一般是气门密封不良、活塞 和汽缸磨损严重等。
结论:燃 烧
添加标题 汽油机及燃气发动机的燃烧接近定容加热过程。
添加标题 柴油机燃烧接近混合加热过程(同时存在定容加热和定压加热)。
添加标题 燃烧过程放出的热量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放热时越靠近上止点,则热效率越高。
一、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发动机的实际循环:连续不断的把热能转换为机械功的循环。 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是由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5个
过程组成。通常用汽缸内工质的压力p随汽缸容积V(或曲轴转角θ) 而变化的图形,来表示汽缸内工质的实际工作情况。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1.发动机种类:发动机根据工作原理和燃料种类可以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

内燃机是指燃料在燃烧室内直接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将其推动柱塞或转子做功;外燃机则是燃料在燃烧室外燃烧,通过传热介质(通常是水蒸气)将热能转化为动力。

2.内燃机工作循环:内燃机可分为四冲程循环和二冲程循环。

四冲程循环包括进气冲程、压缩冲程、燃烧冲程和排气冲程;两个冲程周期内,进气冲程和排气冲程各占一个冲程,压缩冲程和燃烧冲程共享一个冲程。

二冲程循环将四个冲程压缩为两个冲程周期,提高了功率密度。

3.发动机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包括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基本过程。

进气过程通过活塞下移或气门开启,将空气和燃料混合气体进入燃烧室;压缩过程中,活塞上移或气门关闭,将混合气体压缩至高压状态;燃烧过程是点火系统将混合气体点燃,产生爆发力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排气过程中,活塞上移或气门开启,将燃烧产物排出燃烧室。

4.发动机效率:发动机效率是指发动机输出的功率与消耗的能量之间的比值。

由于内燃机工作过程中有部分能量以废热形式散失,所以内燃机的热效率一般比较低。

热效率能达到理想热循环效率的30%~40%左右。

为提高发动机效率,需要减少内部热损失、降低摩擦阻力、提高燃烧效率等。

5.发动机优化:为改善发动机性能与经济性,需进行优化。

发动机优化包括降低排放、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燃料消耗等方面。

现代发动机采用多气门、涡轮增压、直喷技术等,提高了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另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6.汽车动力学:汽车动力学研究汽车运动学和力学。

其中,汽车运动学包括汽车运动状态和汽车运动轨迹两个方面;汽车力学研究汽车受力和汽车动力的相互关系。

汽车动力学通过研究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悬挂系统、刹车系统等,为提高汽车安全性、稳定性和操控性提供理论支持。

总之,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是现代汽车工程的重要基础。

通过对发动机工作原理和优化措施的研究,可以提高汽车性能、节能减排,促进汽车工业的发展。

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名词解释最终

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名词解释最终

发动机原理部分123发动机理论循环:将非常复杂的实际工作过程加以抽象简化,忽略次要因素后建立的循环模式。

循环热效率t η:工质所做循环功与循环加热量之比,用以评定循环经济性。

指示热效率it η:发动机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所消耗的燃料热量的比值。

有效热效率et η:实际循环的有效功与所消耗的热量的比值。

指示性能指标:以工质对活塞所作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

有效性能指标:以曲轴对外输出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

指示功率i P :发动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指示功。

有效功率e P :发动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有效功。

机械效率m η:有效功率e P 与指示功率i P 的比值。

平均指示压力m i p :单位气缸工作容积,在一个循环中输出的指示功。

平均有效压力m e p :单位气缸工作容积,在一个循环中输出的有效功。

有效转矩tq T :由功率输出轴输出的转矩。

指示燃油消耗率i b :每小时单位指示功所消耗的燃料。

有效燃油消耗率e b :每小时单位有效功率所消耗的燃料。

指示功i W :气缸内每循环活塞得到的有用功。

有效功e W :每循环曲轴输出的单缸功量。

示功图:表示气缸内工质压力随气缸容积或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的图像。

p V -图即为通常所说示功图,p ϕ-图又称为展开示功图。

换气过程:包括排气过程(排除缸内残余废气)和进气过程(冲入所需新鲜工质,空气或者可燃混合气)。

配气相位:进、排气门相对于上、下止点早开、晚关的曲轴转角,又称进排气相位。

排气早开角:排气门打开到下止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排气晚关角:上止点到排气门关闭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进气早开角:进气门打开到上止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进气晚关角:下止点到进气门关闭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气门重叠:上止点附近,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着地现象。

扫气作用:新鲜工质进入气缸后与缸内残余废气混合后直接排入排气管中。

排气损失:从排气门提前打开,直到进气行程开始,缸内压力到达大气压力前循环功的损失。

发动机原理及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基础知识

发动机原理及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基础知识

发动机原理及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基础知识发动机是指通过能源转换为机械能来驱动汽车或其他机械设备的装置。

原理及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是指发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机械结构。

下面将从燃烧原理、气缸工作循环、汽缸排列方式和发动机结构几个方面来介绍发动机的基础知识。

首先是燃烧原理,发动机在燃烧室中将燃料和空气经过混合后点燃,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活塞运动将其转化为机械能。

燃烧是通过火花塞引燃来完成的,燃烧过程中燃料和空气按一定的化学计量比例混合后进入燃烧室,由火花塞的高压电火花点燃燃料空气混合物,产生的爆发力将活塞推动,进而驱动整个发动机工作。

其次是气缸工作循环,汽车发动机的气缸通常是根据循环工作原理分为四冲程和两冲程两种。

四冲程循环包括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工作冲程和排气冲程。

进气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汽缸内气压降低吸入混合气;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气压上升将混合气压缩;工作冲程中点火引燃混合气,产生爆炸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排气冲程中活塞再次向上运动,将废气排出进入排气系统。

两冲程循环中没有压缩冲程,活塞在一次往复运动中完成进气、工作和排气三个过程。

第三是汽缸排列方式,根据汽缸的排列方式,发动机可以分为直列式和V型式两种。

直列式发动机的气缸排列在一条直线上,通常有4个、6个或8个气缸。

V型式发动机是将气缸分为两组,呈V字形排列,通常有6个、8个或12个气缸。

V型式发动机由于排列方式的原因,缩短了发动机整体长度,便于安装和布置其他部分。

最后是发动机结构,主要有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汽油发动机是利用汽油作为燃料,通过点燃汽油空气混合物来产生爆炸驱动发动机工作。

柴油发动机使用柴油作为燃料,在高压状态下,将柴油喷入气缸,借助高温高压的气体将柴油点燃,达到驱动发动机工作的目的。

除此之外,还有混合动力发动机、电动车发动机等其他发动机结构形式。

综上所述,发动机的原理和机械结构是驱动汽车工作的核心,燃烧原理、气缸工作循环、汽缸排列方式和发动机结构是理解发动机原理及汽车理论的基础知识。

《发动机原理及汽车理论》课程教案

《发动机原理及汽车理论》课程教案

《发动机原理及汽车理论》课程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发动机原理及汽车理论2. 课时安排:100分钟3. 授课对象:汽车工程专业学生4.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使学生掌握汽车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培养学生对汽车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1. 发动机概述介绍发动机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讲解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讲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介绍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和排放控制。

3. 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分析发动机的曲轴连杆机构。

讲解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和燃油系统。

4. 汽车理论讲解汽车的动力学原理。

介绍汽车的运动控制和操控性能。

5. 汽车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讲解汽车发动机的维修和保养知识。

介绍汽车发动机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原理和汽车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或动画演示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和汽车的运动原理。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和回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原理和汽车理论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习题和案例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操作:安排发动机拆装和汽车操控实验,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发动机原理及汽车理论》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3. 实物模型:展示发动机和汽车的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原理和结构。

4. 视频资料: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程度。

六、教案设计与实施1. 设计思路: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就业方向为导向,结合行业标准和最新技术发展。

采用案例导入、理论讲解、互动讨论和实操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活动设计:导入: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发动机原理和汽车理论的兴趣。

汽车理论知识点范文

汽车理论知识点范文

汽车理论知识点范文1.汽车的发动机类型: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混合动力发动机、电动发动机等。

其中,汽油发动机主要使用汽油作为燃料,柴油发动机则使用柴油作为燃料。

2.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驱动活塞上下运动,通过连杆传递动力给曲轴,从而转化为旋转动力。

3.发动机的进气与排气系统:发动机需要一定比例的燃料与空气混合后燃烧产生动力。

进气系统负责供应空气,排气系统则用于排出燃烧后产生的废气。

4.发动机的点火系统:点火系统负责在发动机正时点燃燃料。

目前常用的点火系统分为传统的火花塞点火系统和直接点火系统。

5.变速器与传动系统:变速器用于调节发动机输出的扭矩与转速,使其与车轮匹配。

常用的变速器有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

6.悬挂系统:悬挂系统主要负责保持车身稳定,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并使车轮保持与路面的接触。

常见的悬挂系统有独立悬挂和非独立悬挂两种。

7.制动系统:制动系统用于减速和停车。

常见的制动系统包括前后轮盘式制动系统和鼓式制动系统。

8.转向系统:转向系统用于改变车辆行进方向。

常见的转向系统有机械操纵转向系统和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9.轮胎与悬挂系统:轮胎是车辆与地面之间唯一的接触面,对车辆的操控和乘坐舒适性有着重要影响。

悬挂系统则为轮胎提供支持和缓冲作用。

10.车身结构与安全系统:车身结构主要负责为乘员提供良好的乘坐空间并保护其安全。

安全系统包括安全气囊、刹车辅助系统、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等。

11.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负责监测和控制车辆各个部件的状态,以提高驾驶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

常见的电子控制系统包括发动机管理系统、制动系统等。

12.燃油与能源管理:汽车燃油与能源管理是针对汽车的燃油消耗和能源利用进行优化的领域。

燃油管理主要包括燃油供应、燃油喷射、燃油组织、排放控制等。

以上是汽车理论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对汽车理论知识的了解对于驾驶安全和车辆维护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课件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课件

通的重要方向之一。
智能驾驶技术
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技术利用传感器、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车辆自主行驶。随着算法和 硬件的不断发展,未来自动驾驶汽车将更加安全、高效和舒适。
车联网
车联网技术通过无线通信将车辆与周围环境、其他车辆以及基础设施连接起来,实现信息 共享和协同驾驶。这将有助于提高道路安全、减少交通拥堵和提高出行效率。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发动机原理 • 汽车理论 • 发动机与汽车的关系 • 未来发展趋势
01
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类型
01
02
03
04
汽油发动机
利用汽油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 燃烧产生动力。
柴油发动机
利用柴油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 压缩后点火产生动力。
燃气发动机
利用燃气产生动力。
混合动力发动机
汽车动力学
行驶稳定性
分析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包括纵向、横向和垂向的 稳定性。
操纵稳定性
分析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包括转向灵敏度、转向回 正性和抗侧倾能力等。
舒适性
评估汽车的舒适性,包括 振动、噪声和空气动力学 特性等。
03
发动机与汽车的关系
发动机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发动机是汽车动力的来源,其性能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速度、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 。
人工智能在驾驶辅助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驾驶辅助中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自动泊车、车道偏离预警、行人识别等。这些 技术的应用将使驾驶更加便捷和安全。
THANKS
感谢观看
介绍底盘和车身的结构特点,包括 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等 。
汽车性能
01
02
03

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试题

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试题

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试题课程代码:0494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气门重叠开启期内,可利用气流压差和惯性清除残余废气,增加新鲜充量,称为( )A.配气相位B.换气过程C.燃烧室扫气D.强制排气2.进气管、气缸、排气管连通,是发生在发动机换气过程的哪个阶段?( )A.自由排气B.强制排气C.进气过程D.燃烧室扫气3.车用发动机采用废气能量利用的增压系统是什么增压系统?( )A.气波B.脉冲C.恒流D.恒压4.过量空气系数小于1的混合气称为( )A.稀混合气B.理想混合气C.浓混合气D.均匀混合气5.柴油机的速燃期中压力升高率较大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A.柴油机飞车B.柴油机工作粗暴C.柴油机转速升高D.柴油机排气温度升高6.载货汽车在长途运输作业时,其发动机的工况属于( )A.恒速工况B.螺旋桨工况C.面工况D.点工况7.调速器的不灵敏度表征调速器推力和摩擦力的关系,当调速器卡滞时,不灵敏度( )A.最大B.为负值C.最小D.为无穷大8.汽油机排放物中的主要有害颗粒是( )A.HCB.NOxC.炭烟D.铅化物9.汽车发动机试验一般可分为______和单项专题性研究试验两大类。

( )A.常规试验B.性能试验C.出厂试验D.可靠性试验10.关于分层给气燃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为了解决柴油机经济性和排气污染问题而提出的B.火花塞附近可燃混合气较浓,而燃烧室绝大部分空间具有较稀的混合气C.必须用高辛烷值的汽油D.必须用较高十六烷值的柴油11.当车速达到某一临界车速,轮胎会发生驻波现象,此时轮胎的周缘变成( )A.椭圆形B.多边形C.波浪形D.折线形12.使用方面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主要因素有:正确的技术保养与调整、合理组织运输和( )A.驾驶操作技术B.防止频繁使用C.采用防冻防晒措施D.添加助燃剂13.汽车在高速行驶或下长坡连续制动时制动效能的稳定程度,称为( )A.制动性B.制动效能的恒定性C.制动能力D.热衰退性14.汽车操纵稳定性的重要表征就是汽车的( )A.频域响应B.时域响应C.稳态响应D.瞬态响应15.引起车辆顶起失效的几何参数为( )A.后悬B.离去角C.接近角D.最小离地间隙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自考《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复习题(汽车发动机原理部分)(含答案)

自考《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复习题(汽车发动机原理部分)(含答案)

第二章发动机工作循环及性能指标一、选择题:1、在机械损失中,占比例最大的的是_____D__。

A.驱动附属机构的损失B.排气损失C.进气损失D.摩擦损失2、单位气缸工作容积的循环有效功称之为____A_____。

A.升功率B.有效热效率C.有效扭矩D.平均有效压力3、当发动机油门位置固定,转速增加时____A______。

A.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增加,机械效率减小B.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减小,机械效率增加C.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减小,机械效率减小D.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增加,机械效率增加4、发动机的有效功We与所消耗的燃油发出的热量Q1的比值称之为_____B_____。

A.有效燃油消耗率B.有效热效率C.有效扭矩D.平均有效压力5、关于发动机性能指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B____。

A.指示指标是以工质在气缸内对活塞做功为基础的性能指标。

B.指示指标是考虑到机械损失的指标。

]C.有效指标它是以曲轴对外输出的功为基础的性能指标。

D.有效指标用来评定发动机性能的好坏。

6、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每循环做的指示功称为______A____。

A.平均指示压力B.循环指示功C.有效功率D.平均有效压力7、评价发动机经济性的指标是_____D_____。

A.平均有效压力B.有效扭矩C.有效功率D.有效热效率8、评价发动机动力性的指标是____D______。

A.有效燃油消耗率B.有效热效率C.每小时的油耗量D.平均有效压力9、发动机负荷一定,当转速增加时,则______A____。

A.机械效率下降B.平均机械损失压力下降C.指示功率增加D.平均指示压力增加第三章发动机的换气过程一、选择题:1、发动机的整个换气过程约占曲轴转角的______D______CA。

A.180~270 B.300~360 C.340~400 D.410~480(2、关于发动机换气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A______。

A.强制排气阶段排出的废气量大于自由排气阶段排出的废气量。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柴油机: 0.6~1.0MPa 增压柴油机:0.9~2.2MPa
4.转速n和活塞平均速度Cm
Sn Cm 30
提高n,可增加单位时间的做功次数,使发动机体积小、 重量轻和功率大。
Cm大,则活塞组的热负荷和曲轴连杆机构的惯性力均 增大,磨损加剧,寿命下降。 Cm已成为表征发动机强化程 度的参数。一般汽油机不超过18m/s,柴油机不超过13m/s。
有效功(MPa)。 平均有效压力pe
Ne
=
PeVs i
30

n
103
(kW
)
Pe
=
30 Ne
Vs i n
103
(kPa)
Pe
=

Me Vs i
(kPa)
pe值大,说明单位工作容积输出的功多,做功能力强。 输出转矩变大。它是评定发动机动力性的重要指标。
Pe的一般范围是: 汽油机:0.7~1.3MPa
(4)加速阻力:汽车加速行驶时,需要克服其质量 加速运动时的 “惯性力”,这“惯性力”即为加速阻力, 用“Fj”表示。
4、汽车行驶的条件
(1)汽车的驱动条件: ①当 Ft<Fƒ+Fw+Fi时,汽车将无法起步,正在行 驶的汽车也将减速行驶以至停车; ②当 Ft=Fƒ+Fw+Fi时, 汽车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正在行驶的汽车将保持等速行驶; ③当 Ft> Fƒ+Fw+Fi时,汽车将加速行驶。因此, Ft≥ Fƒ+Fw+Fi是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也称驱动条件。
(2)公式:Ni=Wi (2 n/ (60 τ)) i
= piVsni/30τ
(kW)
式中: Wi –每缸每循环工质所做的指示功(kJ);
pi –平均指示压力 (MPa);

汽车高级驾驶员考证(高级技能)--2章汽车发功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汽车高级驾驶员考证(高级技能)--2章汽车发功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高级汽车驾驶员考证--高级技能
朱明工作室
zhubob@
第二章 汽车发功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主 讲:朱 明
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 高级技能专业教师 高级汽车维修工考评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高级汽车驾驶员考证--高级技能
第二章 汽车发功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热工原理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 燃料与燃烧热化学 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发动机的特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高级汽车驾驶员考证--高级技能
朱明工作室
zhubob@
2. 工质的质量热容 定义:使质量为1kg的物体温度升高1K所需要的热 量。单位为:kJ/(kg.K) 定容加热过程:质量定容热容cp 定压加热过程:质量定容热容cv 质量热容比:k=cp/cv 空气:质量定容热容:cp=0.7158 kJ/(kg.K) 空气:质量定压热容:cv=1.0046 kJ/(kg.K) 质量热容比:k=cp/cv=1.4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高级汽车驾驶员考证--高级技能
V形内燃机:具有两个或两列气缸, 其中心线夹角呈V形,并共用一根曲 轴输出功率的内燃机。 对置气缸式内燃机:两个或两列气缸 分别排列在同一曲轴的两边呈180° 夹角的内燃机。 斜置式内燃机:气缸中心线于水平面 呈一定角度(不是直角)的内燃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高级汽车驾驶员考证--高级技能
朱明工作室
zhubob@
1.2 气体的热力性质 1.2.1 热与质量热容 1. 热的本质:是物体内部分子和原子不规则运动 的总体表现。 热是物质运动的一种表现,也是能量传播的一种 形式。 单位:焦耳J :N.m 热功当量:1Kcal=427kgf.m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期末复习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期末复习

1.工质的热力状态:在工程热力学中,把实现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饿工作物质2.工质的状态参数:说明工质所处状态的物理量。

压力、比容、温度为状态参数。

3.定容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用于内能的增加;定压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用于内能的增加,对外输出功。

4.工作循环:理论循环:1〕工质为理想气体,比热容为定值。

2〕系统是闭口系统,工质与外界无质量交换不计进、排气过程及其流动损失。

3〕工质的压缩和膨胀过程均为绝热过程,不计缸壁传热。

4〕燃烧过程为外界高温热源以等容过程,等压过程向工质加热、排气过程用等容放热过程代替。

可逆循环5.循环热效率:这是评定理论循环的经济性的指标,它等于转变为循环净功的热量与每循环加给工质的总热量之比,即说明每循环加给工质的热量利用程度。

6.影响因素分析:a)压缩比:随着压缩比的增大,三种循环的〔〕和〔〕都提高。

b)绝热指数:随着绝热指数增大,三种循环的〔〕都将提高。

7.四冲程发动机是由曲轴旋转两圈完成一个实际循环,分进气、压缩、燃烧、排气。

8.实际循环,压缩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变过程,有热交换,漏气损失。

理论循环中,假定膨胀过程是绝热过程,故实际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变指数的多变膨胀过程。

9.换气损失:换气存在造成损失,排气门提前开启。

11、动力性指标、经济性指标、运转性能指标2、指示指标是用指示功、平均指示压力和指示功率来评定循环动力性;即做功能力,用循环热效率及燃油消耗率来评定循环经济性。

3、以工质在气缸内对活塞做功为根底的指标,称发动机指示指标。

4、工质在气缸内完成一个实际循环对活塞所做的有用功,称指示功。

5、pi值越高,那么同样的大小的气缸工作容积发出的指示功越多,气缸工作容积的利用程度越高,pi是衡量实际循环动力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6、有效指标是以曲轴对外输出的功率为根底的性能指标称发动机有效指标。

7、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输出的有效功,称平均有效压力。

8、〔1〕发动机内部运动件的摩擦损失;〔2〕驱动水泵、机油泵、燃油泵、风扇、发动机;〔3〕从气缸去除废气和向气缸填充新气引起的泵气损失9、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1〕转速,发动机转速增加时,机械效率下降。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模块一 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课后题答案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模块一 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课后题答案

模块一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课后题答案一、填空题12、发动机的两大机构为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

3、汽油机的六大系统为燃油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起动系和进排气系。

4、活塞的行程是指活塞运行到上、下止点之间的距离S(mm)的距离。

5、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是混合气形成方式及着火方式上。

6、YZ6102Q 代表的意义扬州柴油机厂、六缸、直列、四冲程、缸径102mm 、冷却液冷却、车用。

二、选择题1、上止点时指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__A__处。

A. 最远B. 最近C. 最高D. 最低2、下止点时指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__B 处。

A. 最远B. 最近C. 最高D. 最低3、压缩比是指气缸__B 容积与___B 容积的比值。

A. 工作········燃烧室B. 总········燃烧室C. 总········工作D. 燃烧室·······工作4、四冲程发动机在作功和压缩行程时,进气门__D ,排气门__D 。

A. 开········开B. 开········关C. 关········开D. 关········关5、四冲程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共旋转__C 。

A. 四周B. 三周C. 两周D. 一周6、当发动机发出最大功率时,此时发动机转矩__D 耗油率__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发动机原理复习重点解答(50 分)一)识记及理解层次重点复习内容1、热力循环热效率、发动机理论循环及其热效率高低的比较(压缩比相同的情况下)P20 P27 答:为了评价热力循环在能源利用方面的经济性,通常采用热力循环的净功W0与工质从高温热源受热的热量 q1 的比值作指标称为热力循环热效率。

发动机理论循环包括:定容加热循环、定压加热循环和混合加热循环(选择)压缩比相同时定容加热循环的热效率最高(汽油机)。

在最高压力一定的条件下定压加热循环的热效率最高(柴油机)。

2、有效功率、指示功率的含义及其大小比较,示功图P28 (坐标图上面积越大指示功越大)答:发动机通过曲轴对外输出的功率称为有效功率 P32 :发动机单位时间内所做得指示功称为指示功率(指示功:在汽缸内完成一个循环所得到的有用功) P31柴油牌号的选用、柴油自燃温度对起动性能的影响P81 (选择、判断)答:我国柴油的牌号是以其凝固点命名的,轻柴油按凝固点不同分为 10、 0、 -10、 -20、 -35 号五个级别,选用柴油时应按最低环境温度要高出凝固点5°C 以上,凝点越低起动性越好。

柴油的自然温度为200 C -220 C .自然温度越低。

启动性越好。

3、排放物中主要有害气体成分、柴油机有害排放物中主要有害颗粒P157(选择)答:主要有害气体为: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Q氮氧化合物(NOX ;柴油机有害排放物中主要有害颗粒为:干炭灰、可溶性有机物、硫酸盐4、分层给气燃烧、柴油机的理想放热规律 P191/P97(选择、判断)答:分层给气燃烧:合理组织燃烧室内的混合气成分分布,即在火花塞附近形成具有良好着火条件的较浓可燃混合气,其空燃比为 12-14,以保证火焰中心由此向外传播,而在燃烧室的大部分空间具有较稀的混合气。

柴油机的理想放热规律:燃烧先缓后急柴油机的理想放热规律是希望燃烧先缓后急,即开始放热要适中,满足运转柔和的要求,随后燃烧要加快使燃料尽量在上止点附近燃烧。

一般燃烧持续的时间不应超过上止点后40C(CA)。

5、燃油消耗量测量方法分类P247 (选择)1)容积法:通过测量消耗一定容积的燃油所需要的时间。

2)质量法:通过测量消耗一定质量M 的燃油所需的时间。

6、汽车发动机试验分类:发动机的性能特性:负荷特性、速度特性、调速特性和万有特性答:汽车发动机试验分类为:单项专题性研究试验和常规性试验 P238发动机的性能特性为:1)负荷特性:发动机转速不变时,经济性能指标随负荷变化的关系称为负荷特性称为负荷特性。

P1382)速度特性:发动机的性能指标随转速变化的关系称为速度特性( 140)3)调速特性:喷油泵调速手柄位置固定时,柴油机的性能指标随转速的变化关系称为调速特性 p (145)4)万有特性:发动机的多参数特性称为万有特性。

P1497、点火提前角与发动机转速的关系 P127(选择、判断)答:发动机转速越高,点火提前角就越大,8、压力升高比与燃烧噪声的关系(选择、判断)答:压力升高比越大,燃烧噪声就越大10、换气过程的阶段划分及燃烧室扫气的特点 P38/P40答:换气过程分为:自由排气、强制排气、进气和燃烧室扫气。

燃烧室扫气特点为:在增压发动机中,当进排气门重叠时,进气压力高于排气压力称为燃烧室扫气p(68)二)理解及简单应用层次重点复习内容1、车用增压系统分类P60答:1)机械增压(S) 2 )涡轮增压(T) 3 )复合增压 4 )气波增压2、机械损失功率测定方法 P251答: 1、倒拖法 2 、灭缸法(仅适用多缸发动机) 3 、油耗法3、四冲程发动机换气损失:排气损失,进气损失 P401 )发动机换气损失:在换气过程中的能量损失2)排气损失:排气损失又分为自由排气损失和强制排气损失3)进气损失:由于进气系统的阻力,使自吸式发动机的进气终了汽缸内的压力低于进气管压力造成的损失。

4、柴油机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 P106答: 1)燃料的性质影响 2)负荷的影响 3)转速的影响 4)供油提前角的影响5、汽油机、柴油机正常燃烧过程的阶段划分 P123/P95答:汽油机分为: 1)着火延迟期、 2)明显燃烧期、 3)后燃期柴油机分为: 1)着火延迟期、2)速燃期、 3)缓燃期、 4)后燃期6、汽油机不正常燃烧现象:爆震燃烧,表面点火及其比较P126/127答:爆震燃烧:对于汽油机,压缩比过高或点火太早,燃烧会变得不正常,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前锋形成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爆震燃烧:如果压缩比过高或点火太早,试局部温度和压力急剧上升表面点火:汽油机不依靠火花塞点火,而是靠燃烧室内炙热表面点燃混合气的现象称为表点火,它的点火时间是不可控制的。

比较:爆燃是在火花塞点火以后的自然现象。

而表面火则是由炙热物点燃混合气7、发动机的三个主要性能指标P241)动力性能、2)经济性能、3)运转性能8、外特性9、答:汽油机的外特性为:节气门全开时所测得的速度特性。

P141柴油机的外特性为:油量调节机构固定与标定功率循环供油量位置时,测得的速度特性,(p143)9、辛烷值与抗爆性的关系: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

10、机内、机外净化技术;三效催化转换器、 EGR勺目的答:EGF为机内净化技术:降低气缸内燃烧的温度,以减少 NO难成。

P160三效催化转换器为机外净化技术,以降低CO HC NOX勺排放量。

P16311、燃料热值及燃料低热值的含义答:燃烧热值:1Kg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出得热量。

P83 燃烧低热值:不包括水的汽化潜热的燃料的热值称为燃料的低热值。

P84。

三)简单应用层次重点复习内容1、汽油机对其燃烧室的要求 P128答: 1)结构紧凑 2 )具有良好的充气性能 3 )火花塞位置安排适当 4 )燃烧室形状合理分布 5)要产生适当的气体流动 6 )末端混合气要适当冷却2、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的性能特点 P72答:优点:升功率高,油耗率低,排放减少缺点:低速转矩性能差,加速性能和起动性能差3、影响柴油机燃烧过程的运转因素 P106答: 1、燃料的性质影响 2 、负荷的影响 3 、转速的影响 4 、供油提前角的影响4、爆燃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P126答:爆震燃烧:对于汽油机,压缩比过高或点火太早,燃烧会变得不正常,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前锋形成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影响因素: 1)燃料的性质 2)负荷 3)转速 4)供油提前角5、影响汽油机燃烧过程的使用因素 P127答: 1 、混合气浓度 2 、点火提前角 3 、转速 4 、负荷6、发动机增压比的概念及增压的优点 P60答:增压比:增压后的空气压力与增压前的空气压力比优点: 1)增大了发动机的扭矩和功率 2)提高热效率,降低燃油消耗率 3)减少排气污染和噪声 4 )降低了发动机的单位功率造价 5)对补偿高原功率损失十分有利7、充气效率的影响因素: 1、进气终了的压力 2 、进气终了的温度 3 、残余废气系数 4 、配气相位5 、压缩比( P43)9、柴油机燃烧放热规律的概念及燃烧过程的阶段划分P96答:单位曲轴转角的放热量随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称为燃烧放热规律燃烧放热规律阶段: 1、预混合燃烧阶段 2 、扩散燃烧阶 3、放热的“尾巴”阶段燃烧过程阶段: 1、着火延迟期 2 、速燃期 3 、缓燃期 4 、后燃期四)综合应用层次重点复习内容1、充气效率的定义,充气效率影响因素,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的措施P42/47答:充气效率: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充量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鲜充量之比。

影响因素: 1 、进气终了状态压力的影响 2 、进气终了温度的影响 3 、残余废气系数 4、配气相位的影响 5 、压缩比的影响措施: 1)减少进气系统的流动损失①、减少进气门座处的流动损失 A、增大气门直径,选择合适的排气直径 B 、增加气门数目C改善进气门处流体动力性能,减少气门流动损失D采取短的进气行程②、减少整个进气管道的流动阻力 A、进气道 B 、进气管 C 、空气滤清器2)减小对新鲜充量的加热3)减小排气系统的阻力4)合理的选择配气相位①、进气门迟闭角②、进排气门重叠角③、排气提前角④、配气相位选择2、进气迟闭角的作用,进气迟闭角过大对充气效率的影响及其原因,结合发动机速度特性曲线分析进气迟闭角变化对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和动力性的综合影响P40/48(结合 48 页的图)答:进气门迟闭作用:利用高速气流的惯性,在下止点后继续充气。

进气门迟闭过大:在高转速时充气效率增加,有利于大功率发挥,但是对低、中速性能不利。

因为进气门迟闭角过大会使新鲜充量被向上止点运动的活塞推回到进气管。

(活塞到上止点时,缸内压力与进气管压力相近)进气门的迟闭角过小:可增大中低速的充气效率和功率,但对高速不利。

3、发动机的负荷特性定义,结合发动机负荷特性实验曲线分析负荷大小对过量空气系数、指示热效率n i、机械效率n m、最高燃烧压力P Z的影响。

P138/139 (结合图形进行分析)答:负荷特性:在发动机转速不变时,经济性指标随负荷变化而变化的关系负荷与各参数的关系过量空气系数:随负荷增加,循环供油量增加, a 值减少,当 a 降到一定程度时,不完全燃烧加剧,使指示热效率降低指示效率n:随着负荷的增加而增加机械效率n:随负荷增加而提高最高燃烧压力F Z:当负荷增加时最高燃烧压力逐渐增加第十二章1、汽车动力性的概念、动力性的评价指标 P260 答::汽车的动力性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混凝土或沥青)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动力性评价指标: 1)、最高车速 2 )、加速时间 3 )、最大爬坡度2、汽车的驱动力的影响因素 P262答: 1)发动机的转速特性、(外特性曲线)、2)传动系的机械效率、 3)车轮的半径 4 )传动系的传动比(汽车的驱动力图 P265)3、行驶阻力有: 1)滚动阻力、 2)空气阻力、 3)坡道阻力、 4)加速阻力 P2664、汽车的动力方程: Ft=Ff+Fi+Fw+Fj P282 第4行5、汽车行驶的驱动力附着条件 :答: 1)驱动力必须大于或等于行驶阻力,否则无法起步,行驶中的汽车将减速直至停车。

这是汽车行驶的第一个条件——驱动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

可以采用增加发动机转矩、加大传动比(换低档行驶)等办法来增大汽车的驱动力。

2)附着力就是地面对轮胎切向反力的极限值。

驱动力为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它不能大于附着力,否则会发生驱动轮滑转现象,即这就是汽车行驶的第二个条件。

3)汽车行驶的必要与充分条件 Ff+Fw+Fi < Ft < Fzfaifai ( P278)第6行6、最佳换档时刻的确定:(难点)答:相邻两档的加速度倒数曲线若有交点,在交点处换档;否则在低档用尽(发动机转速达到最大)处换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