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
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优缺点比较
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优缺点比较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对于不同类型的研究问题,研究者可以选择质性研究或定量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侧重于理解和描述现象背后的意义和特征,而定量研究则从数值的角度分析和测量现象。
本文将对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其各自的优缺点。
一、质性研究质性研究是一种以语言、符号和丰富描述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它主要通过深入交流、观察和解读数据来获取有关现象的内涵和意义。
以下是质性研究的几个优点:1. 深入理解:质性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研究问题背后的复杂现象。
通过详细的描述和解释,可以揭示出现象的内在动机、价值观和社会背景。
2. 灵活性:相比定量研究,质性研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研究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逐步调整和改进研究设计,从而获得更多有关现象的深入见解。
3. 跨学科:质性研究通常跨学科,允许研究者从多个学科领域获得观点和见解。
这种跨学科的特点使得研究结果更加多元,能够提供全面的分析。
然而,质性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1. 主观性:质性研究涉及对数据进行解释和理解,因此容易受到研究者主观意见的影响。
不同研究者之间可能存在解释的差异,从而降低了研究的可信度和可复制性。
2. 小样本:质性研究通常采用小样本数据,这使得研究结果可能不够全面和普遍化。
相比之下,定量研究可以获得更大样本的数据,提高研究的代表性。
二、定量研究定量研究是一种基于数值和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收集大量定量数据来描述和推断现象。
以下是定量研究的一些优点:1. 数量测量:定量研究通过量化数据的方式,能够提供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的结果。
研究者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来验证假设和推断总体现象。
2. 可复制性:由于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的标准化,定量研究具有较高的可复制性。
其他研究者可以重复研究过程,并获得类似的结果,从而增加了研究的可信度。
3. 广泛适用性:定量研究的结果可以推广到整体群体。
由于大样本数据的使用,可以对于不同背景和群体作出普遍化的推断。
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
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1质性研究: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采用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采用归纳的思路来分析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来即理解和解释他们的行为。
2定量研究: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论假设。
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数据统计方法等。
基本过程是:假设-抽样-资料收集-统计检验。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1、初创时期(20世纪20s以前)卡普捷烈夫(俄):1877年;《教育心理学》冯特(德):1879年;科学心理学桑代克1903年著成《教育心理学》1913-1914年扩充成《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其测量》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立的标志2、发展时期(20s-50s)20s和30s: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维果斯基:文化发展论、内化说40s:弗洛伊德→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特点:1.内容庞杂,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
2.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对教育实践作用不大。
3、成熟时期(60s—70s)60s:布鲁纳(J.S.Bruner):课程改革运动。
60s起,国际教育心理学发展呈现如下趋势:1内容趋于集中2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3注重学校教育实践70s: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意义的获得与保持的进程;加涅:系统总结了已有的学习研究成果,对人类的学习进行系统分类,并阐明了不同类型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晚年以来:逐渐转向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的探讨,并重视教学手段的改进。
4、完善时期(80s以后)从纯理论向综合性的应用项目发展基础研究课题与应用性研究课题结合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4教育性原则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关系同化:是将新的客体或事件纳入到已有的图式中去。
“把外界元素整合于一个正在形成或已形成的认知结构,即外物同化于认知结构。
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
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壹、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之哲學背景一、研究之演繹與歸納之本質抽象的理論理論高層次的命題(概念)演歸模式較低層次的命題(變項) 繹納實證推論假設(變項VS變項)資料分析問卷設計資料轉換測量(觀察與調查)研究的演繹與歸納的本質二、哲學根源經驗學派:外觀學派或行為學派內省學派:康得學派混和學派:弗洛依德三、主要假設1.量化研究法的主要假設:有秩序、有法則的世界,有穩定的事實,且該事實可以被知道與測量的研究架構證實或確認所引用的理論或變項間關係概念化、操作化與具體化客觀的、可觀察的、可靠的及數量化的事實2.質性研究法的主要假設世界是一個複雜,不斷變動的動態事實,由多層意義與想法所構成,受環境與情境中主角的主觀解釋彼此間的互動所影響事實之建構企圖發現在現象內社會行為以意義的關係及其影響企圖推翻擁有架構、反對研究者摒棄主觀,以瞭解存在當事人之心靈世界,記錄個體的主觀見解及當事人對現象的解釋與意義。
不再求證,二是在探索意義與現象結果是某種概念或變項的發現、某種意義的探索,而不是研究結果的概推主要透過觀察、訪談研究者本身就是研究工具專注、傾聽、觀察、開放、思考及歸納★民族誌★現象學★符號互動論★生態心理學★系統論詮釋論四、二者差異疵量:嚴謹的研究工具質:研究者本身就是研究工具量化質性1.理論背景邏輯實證論現象論2.目標上檢驗、預測、推論探索、開發及意義追求3.邏輯上演繹、既有概念歸納、對未知識界之探索發展假設檢驗4.觀念上以外來之觀察者自居以參與者的角度為主,追求客觀不排除主觀性5.語言形式上將概念操作化企圖以數據來呈現以受訪者本來的語言或系統中成員的隱喻探討意義目的6.研究設計上社會調查、訪談、強調探索性觀察和訪談問卷檢視變項間的因果關係7.研究取向上以證明為取向、證實根植、發現、探索、擴張、縮小、推論、描述、歸納、結果取向過程取向8.研究資料特質可信的、硬性的、有效的、真實的、豐富的、可複製的資料有深度的9.觀察方法強迫的、控制的自然的、未加控制的10.觀察角度與資料遠離、局外人與資料接近、局內人11.實體的特質假定實體是靜態動態的穩定的12.研究結果特定的、可概推的完整的、不可概推的貳、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之適用條件與技巧一、量化研究之適用條件1.事先已有大量的資料2.容易接近案主、亦蒐集資料3.亦控制,亦得到案主的合作4.目標為變項間的變異、連接或因果二、質性研究之適用條件1.進入一個不熟悉的社會系統2.不具控制或正是權威的情境中3.低度的觀念概化或學說建構的背景下4.描述複雜的社會現象,需要案主的主觀理念及實際參與者客觀印象的表現時5.適於定義一個新的概念和形成新的假設三、量化研究之適用技巧1.結構式的直接觀察2.事後回溯核對表與評定量表3.問卷4.自我觀察報告5.設計「狀況」或模擬「情境」6.例行的紀錄7.非干擾性測量(unobstrusive measures):例如運用可測量的追蹤方法或用現存的物體、環境或現象來判斷有關的訊息8.測量四、質性研究之適用技巧1.非結構式的直接觀察2.會談參、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在社會工作過程的運用一、開始的介紹(intake)非結構式會談、例行記錄、非結構式與資格審核直接觀察二、預估(assessment)開始之預估結構式的直接觀察測驗、例行記錄問題之界定實地筆記、會談、生態之描述問題之說明評定量表、成效季處、強迫測量最後之預估結構式直接觀察、結構式會談三、處遇(treatment)因果關係的理解的四、評估(evaluation)行為的直接觀察、模擬、自我監督報告內心的會談肆、質性研究的精神與原則一、強調事實本質二、強調事實整體性三、細緻的探討人與人、人與事間的無窮盡的互動與相互影響的關係四、不忙著概化、不急著探討因果關係五、不排斥任的價值觀六、作結論時,不求事情的絕對性、因果性,認為一切結論都是相關的,都是可以討論的伍、社會工作如何運用質性研究法一、適當問題的設計與選擇二、確定分析的單元三、決定抽樣策略及樣本的規模:極端或異常個案取樣、深度抽樣、最大變異量抽樣、同質性樣本、典型性樣本、分層立意抽樣、關鍵個案抽樣、雪球或鏈式抽樣、效標抽樣、理論性建構抽樣、操作性建構抽樣、檢驗性或否證性抽樣、機會抽樣、立意隨機抽樣、抽取具有政治重要性的個案、便利性抽樣四、資料之蒐集:訪談、觀察五、資料之分析陸、質性研究資料蒐集的方法(一):訪談法一、質性訪談之種類:非正式會談式訪談導引式訪談標準化開放式訪談二、訪談的內容三、訪談的次序安排四、避免二分法的訪談方式五、其他技巧與注意事項1.訪員應中立2.使用範例與問題中3.角色扮演與模擬問題4.前言陳述、轉移形式、和直接宣告5.探索和追蹤問題6.增強與回饋7.維持訪談的控制性六、訪談之倫理1.承諾與互惠2.風險考量3.保密4.資料取用的所有權5.其他柒、質性研究資料蒐集的方法(二):觀察法一、觀察的訓練二、觀察的準備三、觀察的內容四、資料來源:案主所處的自然環境、人文與社會環境、方案實施的過程與正式活動、非正式的互動與計劃外的活動方案或案主的本土語言行為語言的瞭解非干擾性的指標方案文件五、觀察資料的紀錄捌、質性研究資料之分析一、研究目的的再確認二、分析前的資料準備三、每卡的特質分析四、集合主的的特質作歸納性分析五、印證出特質、組型、概念、架構的證據六、第二變項甚至第三變項的考慮七、整體性(組型或架構)的建構玖、三角檢定法:一、資料三角檢定法二、研究者三角檢定法三、理論三角檢定法四、分法三角檢定法。
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方法
量化研究的基本概念
• 定量研究(Study on measurement,Quantitative research)是与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相 对的概念,也称量化研究,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基 本研究范式,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和方法之一。 • 量化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 析,以检验研究者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 方法量化研究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
量化研究的方法
• 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操纵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变量,并且控 制研究环境,借此衡量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因果 关系的研究方法。实验法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实 验法,另一种是实验室实验法。
调查法是一种古老的研究方法,是指为了达到设想 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 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 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
量化研究的方法
• 相关法 相关法是指经由使用相关系数而探求变量间关 系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高相关、中等相关、低相关 或零相关等;而变量关系的方向有正相关和负 相关等。
量化研究的基本步骤
制定 研究 目标 选取 研究 对象 分析 研究 变量 开发 测量 工具 设计 实验 过程 处理 实验 数据 获得 研究 结论
明确规定总体; 选定抽样方法; 确定被试数量。
T检验; 方差分析; 卡方检验; 线性回归。
量化研究的方法
定量研究设计的主要方法有调查法、相关法和实验 法。 • 调查法
质性研究的方法
• 扎根理论研究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收集、 整理、分析和比较经验资料的基础上构建出新的理 论或者验证己有的理论。其收集资料的方式主要是 访谈、参与观察和田野调查。扎根理论是一种自下 而上的从资料中构建理论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研 究者不强调提出先定假设或者框架,是通过对实证 资料开放式登录、关联式登录、选择式登录提炼出 不同的概念与范畴,而找出范畴之间的关联,并最 终上升为理论的过程。
质性研究
访谈中的大忌
身体语言
东张西望 随便打断对方讲话
环境
在嘈吵或容易分散注意力的地方作访问
谈话內容
重复询问对方已回答的问题 加入自己的个人观点
质性研究的过程
(三)整理分析资料
将录音、录像资料转化为书面文字资料
资料的整理
设计分类纲要
编码
提炼主题
1.将录音、录像资料转化为书面文字资料
3.资料收集的步骤和方法 每名研究对象均事先 征求意见,取得同意,特别是会谈过程中录音 的同意。 (1)个人会谈法:分别和新护士及其导师会谈。 (2)参与性观察:观察不同的护士处理临床问题 的方法。 (3)小组会谈法:会谈主题为“不同年资护士处 理 问题的方式和过程的区别是什么?”。
4.资料整理和分析
质性研究的概念
质性研究亦称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对某种现象在特定情形下的特
征、方式、涵义进行观察、记录、分析、解释
的过程,用以探索解释现象的本质,提出新的
理论框架和模式。 质性研究侧重于探讨现象的本质,从原始资料 及现象中发现规律
质性研究的概念
主要用于对研究对象的态度、信念、动机和行 为等有关问题的研究 质性研究可以与量性研究结合,对其进行补充, 解释其结果 如:研究病人的焦虑情况 量性研究:用量表测试是否存在焦虑及焦虑的 程度 质性研究:了解病人对焦虑的真实体验
模拟访谈大纲
题 目 关于护士夜班工作体验的现象学研究
1.能否谈谈您值夜班的经历? 2.您对值夜班的感受如何? 3.什么因素使得您对值夜班产生消极的感受? 4.什么因素使得您对值夜班产生积极的感受? 5.当您值夜班遇到困难时,您是怎样解决的? 6.您的家人、朋友如何看待您的夜班工作? 7.您期望医院或护理部为值夜班的护士做些什么?
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比较
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比较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是两种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它们在研究的目的、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等方面存在显著的不同。
首先,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在研究目的上有所不同。
质性研究的目的是深入理解社会现象,通过对个别个案的详细分析和解释,探索出其中的内在意义和关系。
而量性研究则更侧重于对大规模样本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出普遍规律和关系。
其次,在数据收集上也有区别。
质性研究通常采用深度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等方法,通过与少数受访者的交流,获得丰富的、详细的数据。
而量性研究则更倾向于使用问卷调查等量化工具,以统一的方式收集大量的结构化数据。
在数据分析上,质性研究强调对数据的诠释和解释,通过对数据进行理性思考和归纳总结,发现其中的模式和主题。
相比之下,量性研究更加注重对数据的统计分析,通过运用各种数理统计方法,揭示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最后,结果解释上也有明显差异。
质性研究追求具体情境和案例的理解和解释,结果解释较为深入,着重于对数据的质的阐释。
而量性研究更追求普遍性规律,结果解释更加量化和统计,更注重结果的概括和描述性的解释。
两种方法各有优劣之处。
质性研究可以提供对个别案例的深入理解,适用于探索性研究、理论构建和假说生成。
它能够揭示出社会现象的意义和内在关系,但受限于小样本和研究者主观性较强。
而量性研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普遍性,适用于验证性研究、假说检验和政策评估,但对于个案的深入理解相对较差。
事实上,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并非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补充的。
很多研究采用混合方法,既运用质性研究的深入理解,又借助量性研究的广泛普遍性。
这种综合使用方法可以提供更全面、深入和可靠的研究结果。
因此,在选择研究方法时,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目的、问题和资源等因素综合考虑,并灵活运用不同方法。
报告中的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方法
报告中的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领域中常用的两种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强调数据的分析和量化,而质性研究则更注重对个案的深入理解和解释。
虽然两种方法都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但在特定的研究问题和目标下,它们可以相互补充,提供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分析。
一、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是利用数量化的方式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方法。
它主要通过统计学和数学模型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验证研究假设或推论。
定量研究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大样本定量研究方法通常需要收集大规模的样本数据,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泛化性。
通过采用随机抽样和问卷调查等方式,研究者可以收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1.2 数字化数据在定量研究中,研究者通常将数据转换为数字形式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
这种数字化的数据更便于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客观的结论。
1.3 数量分析定量研究注重对数据的量化和分析,研究者经常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的描述、比较和推断。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客观统计数据来验证假设、预测趋势和检验关联关系等。
二、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理解和解释个案的特征和背后的含义上。
它主要通过采访、观察、文本分析等方法来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详细和全面的信息。
质性研究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小样本质性研究方法通常采用小样本研究设计,这样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解释个案的细节。
研究者通过详细的观察、访谈和文本分析等方式,获取关于研究对象的丰富信息。
2.2 文字化数据在质性研究中,研究者收集和分析的数据通常是文字化的,例如访谈记录、观察笔记和文本材料等。
这些文字化的数据可以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揭示个案的内在逻辑和含义。
2.3 深度理解质性研究注重对个案的深入理解和解释,研究者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入访谈,挖掘出个案内部的复杂关系和因果机制,从而生成新的理论和理解,为真实世界提供更详实的解释。
三、研究方法选择的考虑因素在实际研究中,选择定量研究方法和质性研究方法取决于研究问题和目标的性质、可行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因素。
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
3、进行临床实践
4、确定框架和发展概念定义
5、形成假设
量性研究的主要步骤
第二阶段:设计和规划阶段
6、选择一个研究设计 7、实验研究中干预草案的开发
8、确定总体
9、设计抽样方案 10、指定测量研究变量的方法 11、发展方法维护人权/动物权利
12、确定和审查研究计划
量性研究的主要步骤
13、收集资料
第三阶段:第一阶段的实证
内容概要
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的涵义
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的主要类别
量性研究里的实验性和非实验性研究 质性研究的主要方法
量性研究的主要步骤
量性研究的主要步骤 量性研究计划的组织
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的涵义
质性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
是对某种现象或个案在特 定情况下的特征、方式、 内涵进行观察,尽量完整 的记录,并分析和解释的 过程。 能探讨现象本质、发现新 的理论框架或模式。
14、为分析数据做准备 15、数据分析 第四阶段:数据分析
16、解读结果之前的研究
17、交流阶段
18、在实践中应用结果
第五阶段:传播阶段
量性研究计划的组织
上述每一个步骤的进行中,都可能需要改动以前完成 的活动内容计划。因此,量性研究,精心组织是非常重要 的。
几乎所有的研究项目都有一段时间限定的压力。提前 设立一个时间表可 能是完成这些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即使是暂时的,在最后期限的任务,也有助于建立秩序和 界定任务,否则会无限期地继续下去,如问题的选择文献 回顾。
例:一个女人,每年做乳房X光检查的决定与有她认为易 感乳腺癌的相关性是怎样的?
量性研究计划的组织
总结与疑问
(暂略)
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的区别
感谢观看
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发现影响中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学生学术 基础、学习动机、团队协作能力,师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师德师风,课程设 置和教学方法,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此外,政策环境、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 趋势也是影响中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
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一是加强学生学术基础和团 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加强师资 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注重师德师风的培养;三是优化课 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四是加 强科研和实践环节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研究设计
本次演示采用量性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深入了解护士心理弹性状况 的特点及影响因素。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护士心理弹性状况的基础数据,并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其次,通过个案研究和深入访谈,对护士心 理弹性状况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获得更丰富的实证材料。
结果与讨论
通过量性研究,我们发现护士心理弹性的整体水平较高,但仍有部分护士心 理弹性水平较低。影响因素包括工作压力、家庭支持、自我调节能力等。其中, 工作压力是影响护士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但适当的家庭支持和自我调节能力可 以有效缓解工作压力对心理弹性的负面影响。此外,我们还发现不同年龄、性别、 工作年限的护士在心理弹性水平上存在差异,这提示我们在后续研究中应考虑这 些因素对护士心理弹性的影响。
综合量性和质性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护士心理弹性状况整体 水平较高,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工作压力、家庭支持、个人因素以及职业环 境因素等都对护士心理弹性产生影响。为了提高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建议医 院管理者和相关部门采取以下措施:
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
一、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的定义质化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 , 也译定性研究),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提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
质化研究是研究者用来定义问题或处理问题的途径。
如果说量化研究解决“是什么”的问题,那么质化研究解决的就是“为什么”的问题。
定性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领域(如人类学、人文学、历史、政治和社会学等)常用的研究方法。
它通过运用一种特殊的技术既可以了解事物的一般现象,又能获得定量研究方法所无法得到的信息,如人们的想法、动机和感受等深层次内容。
定性资料分析运用的是归纳法,即通过整理分析资料得出假说或理论;定量资料分析运用的是演绎法,即事先定好一个理论或假说,然后收集资料以验证这一理论或假说是否成立。
量化研究(Study on measurement,Quantitative research),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量化,就是以数字化符号为基础去测量。
量化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
由于其目的是对事物及其运动的量的属性作出回答,故名量化研究。
质化研究通过分析无序信息探寻某个主题的“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这些信息包括会谈记录脚本和录音、电子邮件、注释、反馈表、照片以及视频等。
与量化研究不同,它并不仅仅依靠统计数据或数字来得出结论。
它也有像“扎根理论”、“人种学”等正式的研究方法。
二、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特点1、研究方法量化研究设计的主要方法有调查法、相关法和实验法。
质化研究是在一群小规模、精心挑选的样本个体上的市场研究,该研究不要求具有统计意义,但是凭借研究者的经验、敏感以及有关的技术,能够有效的进行分析。
主要方法有:小组座谈会(Focus Group)、一对一深度访谈、观察法、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与反向头脑风暴法2、两者的特点质性研究特点主要是:1)在自然情境(田野)中搜集资料2)以文字、图画、视听器材、访问逐字稿﹑照相﹑录音﹑笔记记录资料3)重视过程与结果4)将搜集到的资料归纳分析5)注重现场参与者的观点6)以统整的观点进行研究7)研究者保持客观立场8)视研究对象为独特的个案量化研究:1)可在短时间内收集资料,有利于现存问题的分析2)严格控制研究情境3)以旁观者的角色了解研究对象三、两者的区别其实在自然科学领域中,一直都强调质化与量化研究相互结合,因为两者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相互促进。
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
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地区别:质性研究: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采用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采用归纳地思路来分析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来即理解和解释他们地行为.定量研究: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地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地理论假设.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数据统计方法等.基本过程是:假设抽样资料收集统计检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西方教育心理学地发展过程:、初创时期(世纪以前)卡普捷烈夫(俄):年;《教育心理学》冯特(德):年;科学心理学桑代克年著成《教育心理学》年扩充成《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人地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其测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科学教育心理学地创立地标志、发展时期()和: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地成果维果斯基:文化发展论、内化说:弗洛伊德→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地作用.教育心理学地发展特点:.内容庞杂,没有独立地理论体系..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对教育实践作用不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成熟时期(—):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起,国际教育心理学发展呈现如下趋势:内容趋于集中各派地分歧日趋缩小注重学校教育实践: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地条件、意义地获得与保持地进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加涅:系统总结了已有地学习研究成果,对人类地学习进行系统分类,并阐明了不同类型学习地内部与外部条件晚年以来:逐渐转向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地探讨,并重视教学手段地改进.、完善时期(以后)从纯理论向综合性地应用项目发展基础研究课题与应用性研究课题结合教育心理学研究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地原则教育性原则同化和顺应之间地关系同化:是将新地客体或事件纳入到已有地图式中去. “把外界元素整合于一个正在形成或已形成地认知结构,即外物同化于认知结构.”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顺应:为适应新地情境而改变已有图式地过程,皮亚杰称之为顺应.“认知结构受被同化刺激物地影响发生创造性地改变,即认知结构顺应于外物.”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加德纳地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智力理论有什么不同加德纳地多元智能理论、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知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加德纳地教育观:人与人地差别主要在于人与人所具有地不同地智力组合,因此,应该实行“以个人为中心地教育”.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他认为,人地智力由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三种相对独立地能力构成.斯滕伯格地智力理论由智力成分亚理论、经验亚理论、情景亚理论三部分构成成分亚理论:涉及智力地内部构成成分.是个体对初级信息进行加工地能力.(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或地成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经验亚理论:涉及内部成分与外部世界地关系,指根据经验调整所运用地成分从而获益地能力.情景亚理论:涉及智力成分地外部作用,它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环境地能力教学启示:()教师需要关注每一种学习行为对发展智力地作用,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智力地全面发展.教师不仅要加强智力地学术性方面,也要强调其实践性方面,还要考虑学生地文化背景方面.()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利用并发挥自己地智力优势.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什么叫流体智力?什么叫晶体智力?它们地区别联系?一般智力(因素):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指一般地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地测验来度量.晶体智力:指已经获得地知识和技能,晶体智力测量地是人地知识经验.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地发展历程不同流体智力在青少年之前一直在增长,在岁左右达到顶峰,随后逐渐衰退.晶体智力在人地一生中都在增长,因为它包括了习得地技能和知识,例如词汇、一般信息和审美问题等.人通过在解决问题时投入流体智力而发展晶体智力,但是生活中地许多任务(如数学推理)同时需要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对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地教学有什么建议?一:前运算阶段儿童教学建议.让儿童对物体进行分类.为了减少儿童自我中心倾向,应让儿童进行社会交往.让儿童进行比较(大、小、长、宽).让儿童体验序列运算.让儿童画出一定视角地场景.要求儿童在下结论时,为自己地结论找到依据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地教学建议.鼓励学生发现概念和原理(三角形).让学生参加运算任务.安排活动,让学生练习递加和递减分类概念.安排要求置换面积、重量和体积守恒地活动.创建活动,让儿童练习依次排序和颠倒排序.将继续要求学生说出答案地依据.鼓励学生分组活动,互相交换想法.确保课堂材料丰富多样,足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在向学生传授较为复杂地知识时,应制作教具和提供视觉辅助工具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新手型与专家型教师存在哪些差异专业知识知识多结构合理专家型教师对问题地深层结构敏感,往往根据与问题解决途径有关地原理对问题分类.新手型教师对问题地表层结构更敏感,常常根据问题陈述中地实体问题归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解决问题地高效率专家型教师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更多地工作,或者是只需要较少地努力原因:熟练、技能自动化;有效地计划、监控和调整问题解决途径地能力有关专家教师比新手教师更善于发现问题;专家教师对教学中地问题能形成正确而深刻地表征,新教师往往形成表面、肤浅地表征;专家教师形成地解决问题地方案以基本地教学原理为基础,新教师则不大会运用原理解决问题;专家教师主要运用程序性知识解决问题,新教师主要依靠陈述性只是解决问题;专家教师地教学常规工作程序已高度熟练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洞察力专家型教师非常关注问题本身,对问题性质进行深入透视,快速有效地区分与问题解决相关和无关地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组织和比较,从而更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教师职业倦怠有哪些主要特征?耗竭感:生理耗竭和情感衰竭个体感到自己地能量和资源耗尽、用完.生理耗竭表现为极度地慢性疲劳,力不从心、疲乏虚弱,睡眠障碍等;情感衰竭特指丧失工作热情、情绪波动大,容易迁怒他人,感到自己地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状态.职业倦怠地核心维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去个性化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用冷漠和忽视地态度.教师表现: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学生;对待有些学生像对待没有生命地物体一样;用带有蔑视色彩地称谓称呼他们;用标签式语言来描述个别学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低个人成就感:指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个人成就感降低、自我效能感下降,对自己工作地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工作变得机械化且效率低下,缺乏适应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教学效能感、教师控制点对教学活动地影响教学效能感对教师工作地影响影响教师在工作中地努力程度.影响教师在工作中地经验总结和进一步地学习.影响教师在工作中地情绪.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教师地教学效能感对学生地学习成绩有很大地预测力.举例说明学习地作用可以体现在那些方面?.学习是有机体和环境取得平衡地条件:()学习是个体适应环境地工具()学习对越高等地动物,作用范围越大.学习可以影响成熟:剥夺研究黑猩猩实验大鼠实验证明:没有环境地刺激作用及学习活动,正常地成熟时不可能地.脑成像研究,揭示:在学习过程中,随经验地丰富,皮层表征会发生相应地变化.早期双语者和晚期双语者说双语时地脑区激活情况.学习能激发人脑智力地潜能,从而促进个体地心理发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学习与脑地可塑性地关系.幼鼠实验.脑成像地研究揭示:在学习过程中,随经验地丰富,皮层表征会发生相应地变化.表现:①特定脑区地适应或习惯②特定脑区地反应增强和范围扩展③不同脑区地相互激活或联系方式发生改变.一些特殊地培训可以修复大脑地神经网络地连接以帮助那些阅读障碍或者诵读困难者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举例说明经典性条件作用地分化和泛化有什么区别?泛化:条件反射形成后(尤其是初期),与条件刺激相似地其它刺激也或多或少地具有条件刺激地效应.此为条件反射地泛化.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分化: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而对其他相似地刺激不作出条件反应观察学习经历了什么过程?并举例说明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进行地学习.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子过程..注意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境地各个方面.影响注意地因素:()榜样地特征:与自己相似;有吸引力地人(优秀地、热门地和有力).()观察者:有依赖性地、自身概念水平低地或焦虑地观察者更容易模仿行为.()环境:强化地可能性或外在地期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保持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观察到地信息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以及存储.复制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境地表象和符号概念转为外显地行为.动机过程: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地行为而受到激励.模仿动机:①直接强化,直接强化地作用并不是增强行为,而是提供了信息和诱因.观察者对强化地期望影响了他注意榜样行为,激励他编码并记住可以模仿地、有价值地行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②替代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地强化.③自我强化,它依赖于社会化地结果,即个人地价值和信念.四、简述桑代克地学习律对教学实践地指导课本页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简述奥苏贝尔提出地意义学习及其条件有意义学习地实质:符号所代表地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地适当观念建立非任意地、实质性地联系. 有意义学习地标准:实质性联系、非任意地联系.有意义学习地条件客观条件:即学习材料必须有逻辑意义.主观条件:①学习者要有意义学习地心向;②学生认知结构中要有可以和新知识建立联系地适当观念;(同化点)③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逻辑意义→心理意义)第七章建构主义一、对比初级知识与高级知识获得地差别?并分析其教学启示二、用自己地话解释认知学徒制地含义简述认知学徒制在教学中地应用第八章学习动机一、不同地归因对学生地学习有什么影响?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二、有效反馈应该把握什么原则?利用学习结果进行反馈要注意:.学习结果地反馈要及时:避免遗忘和延续错误.学习结果地反馈要具体;.学习结果地反馈要经常三、竞争是否必然导致消极地作用在竞争过程中,学生地好胜性动机和求胜地需要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地毅力会大大提高.竞赛地积极作用国外地许多研究表明,对某些学习活动尤其是简单地任务来说,竞赛起着极大地促进作用.个人竞争和团体竞争:从成绩地提高来说,个人竞争优于团体竞争竞争地消极作用①使学习迟缓地人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②对于知道自己不需要任何努力就能成功地人缺乏激励;③对于某些人有过分地压力;④对不合作是一种鼓励.经常不断地竞赛活动还会降低学生学习地内在动机力量,出现为竞赛得高分而学习地现象. 第九章知识地学习一、概念关系图对学习和教学有哪些影响?通过制作概念关系图,学生就能“视觉化”他们对概念地理解,达到扩展和巩固知识地目地.二、简述波斯纳概念转变模型提到地概念转变地四个条件第一、必须对已有概念产生不满第二、新概念必须是可理解地第三、新概念必须是合理地第四、新概念必须是有效地三、如何在教学中促进正迁移地发生正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地积极影响;促进四、知识理解地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内部因素先前知识相关领域地知识越丰富,建构新知识速度快,产生意义学习,有利于新知识地保持认知结构认知结构地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影响知识地获得学习动机和态度在一定地范围内,学习动机水平越高,学生地学习效率就会越高学习地心向和定势由先前地学习引起地,对以后地学习活动能产生特殊影响地心理准备状态.外部因素学习材料地内容与形式内容地安排:难度、数量地多少形式:逻辑性、直观性、教师指导引导学生发现学习地意义、价值显性地学习策略指导学习情境学习场所环境地布置教学与测验人员地相似。
质性研究方法与量化研究方法之初步比较
质性研究方法与量化研究方法之初步比较马爱平(汉语言文学院,2008级,学号2008110027,******************)摘要: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两大基本研究模式。
长期以来,量化研究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应用也非常广泛,但是由于量化研究本身存在着不足并且在应用中存在许多问题,使得人们开始反思这一牢固的研究传统。
20世纪50年代以来,质性研究开始崛起,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其应用层面也日益广泛起来。
我们应该全面认识到这两种研究方法的各自优缺点,以便在实践中更好的利用它。
关键词:质性研究量化研究特点后现代主义自九月十八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质的)开课以来,4个月的学习让我对质性研究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对于工科出身的我(本科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来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刘老师讲课有些东西让自己内心某些模糊的想法变得清晰起来,有些给了我发人深思的启示,还有些知识远远超出我理解的范围但却能指引我树立目标并向着它前进。
本文的出发点是顺着刘老师的讲课和沙龙所讲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并查阅一些期刊文章将自己一些及其浅薄的认识笼统地梳理一下,总结一下对本门课程内容的简单理解。
一、什么是质性研究质性研究英文写法是qualitative research。
在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有人将其译为“质性研究”、“质化研究”、“定质研究”等。
[1]对什么是质的研究方法,有学者作出以下的定义:“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2]质性研究不是一种研究方法,而是许多种不同研究方法的统称,他们都不同于量化研究,因而可以大致归为一类。
在社会学和教育学领域中常常使用此种方法。
二、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特点与量的研究的理论基础不同,质的研究是建立在另类范式的基础之上的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
知识点归纳 教育研究中的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
知识点归纳教育研究中的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教育研究是指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过程。
在教育研究中,常常使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这两种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
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在研究方法、数据收集方式以及数据分析技巧等方面存在差异。
本文将对这两种研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教育研究中的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
一、量化研究量化研究是通过收集数量化的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量化研究侧重于量化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分析,力求得出普遍性的规律和结论。
以下是量化研究的几个关键要点:1. 研究目的明确:在进行量化研究时,研究者需要准确地定义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从而明确需要收集的数据类型和量表。
2. 样本与总体:量化研究常常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研究样本,然后通过统计推理的方法将样本的研究结果推广到总体。
样本的代表性对研究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3. 问卷调查:量化研究常常使用结构化的问卷来收集数据,研究者会设计问题和选项,然后要求被调查者从选项中进行选择。
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被量化,从而方便分析和比较。
4. 统计分析:收集到的数据需要通过统计分析进行解读。
常用的统计方法有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解释,研究者可以得出量化研究的结论。
二、质性研究质性研究是通过收集和分析非量化的数据,如文字、图像、声音等,以深入理解研究对象的特定现象。
质性研究侧重于理解现象背后的意义和情境,并从中提取出主题、模式和理论。
以下是质性研究的几个关键要点:1. 研究目的开放性:质性研究通常没有预设的研究假设,研究者更倾向于通过开放性的探索来理解研究现象。
因此,质性研究的研究目的通常较为宽泛。
2. 采访和观察:质性研究往往通过深入采访、参与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
采访过程中,研究者会提出开放性问题,以引导被访者自由发表观点。
观察过程中,研究者会记录事件和行为,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3. 数据分析:质性研究的数据分析通常是主题分析或者模式识别。
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优势结合实践
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优势结合实践【摘要】本篇文章将探讨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优势结合的实践。
在我们将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在我们将详细阐述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定义,分析它们各自的优势,以及结合两者的必要性和方法。
结合研究的价值和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将在结论部分进行探讨。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为研究领域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实践指导,促进研究方法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质性研究,定量研究,优势结合,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定义,优势,必要性,方法,结合研究的价值,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研究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
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作为两种主要的研究方法,各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质性研究注重深入理解问题背后的现象和意义,通过探讨个案和情境来揭示复杂问题的本质;而定量研究则更注重数据的量化和统计分析,以较大样本量来验证或推断出研究假设。
在实际研究中,单一使用质性研究或定量研究方法可能存在局限性,无法全面深入地解决问题。
结合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优势,进行混合研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通过综合两种方法的优势,可以更全面、准确地分析和解释问题,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本文将探讨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优势结合的实践意义和方法,以期为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优势如何结合,以及这种结合对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两种研究方法的定义和优势进行详细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在研究中的作用和应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的必要性,并提出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实现这种结合。
通过对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优势进行结合,可以提高研究的全面性和可靠性,使研究结果更具时效性和实用性。
最终,通过对结合研究的价值进行分析和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可以为学术界和实践者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2. 正文2.1 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定义质性研究是一种以描述、解释和理解现象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方法。
质的研究(质性研究)和量的研究对比
质的研究(质性研究)和量的研究对比(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质的研究(质性研究)和量的研究对比质的研究(质性研究)和量的研究对比质的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其目的是从被研究者的角度来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的解释。
大学论文中的质性研究与数量研究
大学论文中的质性研究与数量研究在大学论文研究中,质性研究和数量研究是两种常见的研究方法。
它们各具特点,可以提供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手段。
本文将重点介绍质性研究和数量研究的定义、特点、应用领域以及优缺点,以期使读者对两种研究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质性研究是一种以描述、解释和理解为目标的研究方法。
它强调对研究对象的深入观察和理解,并着重于挖掘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质性研究通常采用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研究方法,例如面谈、观察和文本分析等。
这种研究方法适用于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复杂、主观和非量化的问题,例如社会行为、人类意识以及语言和文化等。
质性研究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它注重对研究对象的全面理解和深入分析。
通过质性研究,研究者可以获得大量的详细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他们发现问题的内在规律和机制。
此外,质性研究还能够揭示人们的意识、态度、观点和经验等内在感受,对于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尤为重要。
质性研究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以及组织行为学等领域,质性研究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社会学家可以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的特征和变化趋势;心理学家可以利用质性研究来理解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教育学家可以通过质性研究来研究教育方法和教育改革;人类学家可以通过质性研究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组织行为学家可以通过质性研究来研究组织内部的动态和关系。
然而,质性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首先,由于质性研究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过程通常较为复杂,所需时间和精力较多。
其次,质性研究的结果通常是主观的,受到研究者个人经验和观点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和偏见。
最后,质性研究的样本量较小,难以实现对整体群体的代表性分析,可能导致研究结论的局限性。
与质性研究相比,数量研究是一种以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为特点的研究方法。
数量研究侧重于收集大量的数据,并通过统计分析和数学建模等手段进行量化和模拟。
数量研究通常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和大数据分析等方法。
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优势结合实践
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优势结合实践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它们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上有着不同的特点。
质性研究注重对个案的深入理解和描述,通过对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非数量化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和社会背景;而定量研究则注重量化数据和统计分析,通过对大规模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虽然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各自有着显著的优势,但单一使用其中一种方法可能会出现偏颇和局限,结合这两种方法进行研究有许多优势,本文将探讨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优势结合的实践。
第一,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可以提高研究的全面性和深度。
质性研究能够深入挖掘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和背后的复杂因素,揭示普通人的生活经验和真实感受,从而为研究问题提供更直观的理解。
由于质性研究的样本往往有限,研究结论的推广性可能受到限制。
定量研究则能够通过大样本的数据分析,得出普遍适用的结论和规律。
将质性研究的深度和定量研究的广度结合起来,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解释研究问题,为决策和实践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可以加强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质性研究可以通过深入的访谈和观察,得出对特定问题的深刻见解和详细描述,为定量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持。
相反,定量研究则可以通过大规模的数据收集和系统的统计分析,验证质性研究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适性和可靠性。
通过双重验证和交叉验证,可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同时也能够更有力地向外界展示研究结果的说服力,使其更具有影响力和应用价值。
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可以拓展研究方法和视角。
质性研究通常采用开放式的研究设计和灵活的数据收集方式,研究者可以深入到研究对象的内部,发现新的问题和现象,从而促进研究的创新性和发现性。
而定量研究则注重建立统一的理论框架和标准化的数据收集方式,可以帮助研究者更清晰地看到问题的整体面貌和内在规律。
将质性研究的开放性和定量研究的规范性相结合,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全面地把握研究对象和问题,促进研究方法和视角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1质性研究:研究者参与到⾃然情境之中,采⽤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整体性探究,采⽤归纳的思路来分析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来即理解和解释他们的⾏为。
2定量研究: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论假设。
包括抽样⽅法、资料收集⽅法、数据统计⽅法等。
基本过程是:假设-抽样-资料收集-统计检验。
西⽅教育⼼理学的发展过程:1、初创时期(20世纪20s以前)卡普捷烈夫(俄):1877年;《教育⼼理学》冯特(德):1879年;科学⼼理学桑代克1903年著成《教育⼼理学》1913-1914年扩充成《教育⼼理学⼤纲》,包括《⼈的本性》、《学习⼼理》、《个性差异及其测量》科学教育⼼理学的创⽴的标志2、发展时期(20s-50s)20s和30s:吸取⼉童⼼理学和⼼理测验⽅⾯的成果维果斯基:⽂化发展论、内化说40s:弗洛伊德→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作⽤。
教育⼼理学的发展特点:1.内容庞杂,没有独⽴的理论体系。
2.⼈类⾼级⼼理活动研究少,对教育实践作⽤不⼤。
3、成熟时期(60s—70s)60s:布鲁纳(J.S.Bruner):课程改⾰运动。
60s起,国际教育⼼理学发展呈现如下趋势:1内容趋于集中2各派的分歧⽇趋缩⼩3注重学校教育实践70s: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意义的获得与保持的进程;加涅:系统总结了已有的学习研究成果,对⼈类的学习进⾏系统分类,并阐明了不同类型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晚年以来:逐渐转向教育过程中学⽣⼼理的探讨,并重视教学⼿段的改进。
4、完善时期(80s以后)从纯理论向综合性的应⽤项⽬发展基础研究课题与应⽤性研究课题结合教育⼼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4教育性原则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关系同化:是将新的客体或事件纳⼊到已有的图式中去。
“把外界元素整合于⼀个正在形成或已形成的认知结构,即外物同化于认知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性研究的主要方法
• 扎根理论研究法(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 • 现象学研究 法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 人种学研究法( Ethnographic research)
量性研究的主要步骤
第一阶段:概念阶段
1、拟订和界定问题
2、查阅有关文献
内容概要
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的涵义 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的主要类别
量性研究里的实验性和非实验性研究 质性研究的主要方法
量性研究主要步骤
量性研究的主要步骤 量性研究计划的组织
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的涵义
质性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
量性研究
(Quantitative Research) 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收集资 料,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 研究现象中变量间的因果 关系。
是对某种现象或个案在特 定情况下的特征、方式、 内涵进行观察,尽量完整 的记录,并分析和解释的 过程。 能探讨现象本质、发现新 的理论框架或模式。
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的主要类别
量性研究里的实验性和非实验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 (experimental research) 非实验性研究 (nonexperimentalresearch)
3、进行临床实践
4、确定框架和发展概念定义
5、形成假设
量性研究的主要步骤
第二阶段:设计和规划阶段
9、设计抽样方案
10、指定测量研究变量的方法 6、选择一个研究设计
11、发展方法维护人权/动物权利 7、实验研究中干预草案的开发
8、确定总体
12、确定和审查研究计划
量性研究的主要步骤
13、收集资料 第三阶段:第一阶段的实证
14、为分析数据做准备
15、数据分析
第四阶段:数据分析 16、解读结果之前的研究
17、交流阶段 第五阶段:传播阶段
18、在实践中应用结果
量性研究计划的组织
上述每一个步骤的进行中,都可能需要改动以前完成 的活动内容计划。因此,量性研究,精心组织是非常重要 的 。 几乎所有的研究项目都有一段时间限定的压力。提前 设立一个时间表可 能是完成这些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即使是暂时的,在最后期限的任务,也有助于建立秩序和 界定任务,否则会无限期地继续下去,如问题的选择文献 回顾。 例:一个女人,每年做乳房X光检查的决定与有她认为易 感乳腺癌的相关性是怎样的?
量性研究计划的组织
总结与疑问
(暂略)
谢 谢 大 家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