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市化背景下我国新城区产业升级的困境与出路_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
厦门现代城市产业发展趋势
厦门现代城市产业发展趋势厦门是福建省的重要经济中心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厦门的现代城市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探讨厦门现代城市产业的发展趋势。
以数字创意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是厦门现代城市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数字创意产业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媒体创造、设计、生产和展示以数字为基础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
厦门作为一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具备了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的良好基础。
在数字创意产业方面,厦门已经形成了一批领先的企业和机构,如厦门软件园、厦门创意产业园等。
未来,厦门可以进一步加大对数字创意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和机构开展创新研发,培育更多的产业领军企业。
另外,智慧城市建设也是厦门现代城市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智慧城市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智能化手段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居民生活品质的城市。
厦门作为国内一线城市,已经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例如,厦门建设了智慧交通、智慧环保等系统,提高了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效率。
未来,厦门可以加大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投入,推动更多的领域实现智能化,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此外,新能源和清洁技术产业也是厦门现代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新能源是指能够取代传统能源并具备可持续性的能源形式,清洁技术是指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技术。
厦门地处环境优美的海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在新能源和清洁技术方面,厦门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势,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动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
此外,文化创意产业也是厦门现代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为核心,而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支撑的产业。
厦门是一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人文资源。
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厦门可以发展文化创意产品、旅游业、影视产业等,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厦门现代城市产业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数字创意产业、智慧城市建设、新能源和清洁技术产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
厦门集美工作计划范文
厦门集美工作计划范文一、项目背景厦门集美是福建省厦门市下辖的一个行政区,也是厦门市的中心城区,工作计划旨在针对厦门集美区的发展需求,制定出一套具体可行的工作计划,以推动集美区的发展和提升工作效率。
二、工作目标1. 经济发展目标:全力支持集美区的经济发展,争取在5年内打造集美为厦门市的经济增长引擎,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 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集美区的发展吸引力和居住环境;3. 生态环境目标:坚持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4. 公共服务目标: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改善市民的生活品质。
三、工作计划一、经济发展1. 制定发展规划:制定出长远的经济发展规划,明确集美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2. 扶持支持企业:加大对优质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创业,吸引外来投资;3. 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对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提高集美区的产业竞争力;4. 营商环境改善: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优化营商环境,提高集美区的竞争力。
二、基础设施建设1. 提升交通网络:加强交通建设,优化道路网络,提高交通运输效率;2. 建设公共设施:加大对公共设施的投入,提高城市功能和服务水平;3. 投资吸引项目:积极引进各类重点项目,拓宽集美区的发展空间;4.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三、生态环境保护1.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和治理工作,确保环境质量达到标准;2. 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绿色发展,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模式;3. 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建设生态文明;4. 鼓励生态产业发展:培育生态产业,推动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四、公共服务1. 改善医疗服务:加大对医疗服务的投入,提高医疗资源供给能力;2. 发展教育事业: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3.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4. 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
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初探
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初探【摘要】厦门市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先行者之一,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出发,全面分析了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的情况。
在介绍了背景、研究目的以及意义和价值。
在分析了厦门市城市化发展现状、新型城镇化理念引领、城镇化提质升级需求分析、厦门市新型城镇化实践探索以及城市规划和建设成效评估。
在结论部分展望了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的前景,提出了政策建议和改进措施,并对全国城镇化发展给出了启示。
通过对厦门市新型城镇化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城市化发展、城镇化理念、城市规划、建设成效、前景展望、政策建议、全国城镇化发展、实践探索、需求分析、评估、启示、价值、背景介绍、研究目的。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厦门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近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口持续增加,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深入,旧有的城镇化模式已经出现不足和局限,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厦门市地处东南沿海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
城市化进程中,厦门市面临着城市规划、产业升级、公共服务等诸多挑战和机遇。
如何更好地引领城镇化发展,做好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工作,成为厦门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进行初探,分析厦门市城市化发展现状、新型城镇化理念引领、城镇化提质升级需求分析、厦门市新型城镇化实践探索以及城市规划和建设成效评估等方面,旨在为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推动厦门市城市化进程向着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厦门市城市化发展现状、新型城镇化理念引领、城镇化提质升级需求分析、厦门市新型城镇化实践探索以及城市规划和建设成效评估等方面,旨在探讨如何促进厦门市的城镇化发展,提高城市化质量和水平。
厦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建议
厦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今天分享点厦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经验。
我觉得厦门的优势在于旅游嘛,像鼓浪屿那是全国闻名啊。
但光靠旅游还不够,得把相关产业都带动起来。
我感觉在旅游产业周边的一些文创产品就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就拿一些旅游城市为例啊,像杭州,在西湖景区周边有很多充满当地特色文化底蕴的文创产品小店,那些小玩意又好看又有纪念意义。
厦门也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什么闽南文化之类的,可是在景区中,高质量的文创产品真的不多。
政府要是能出台一些政策鼓励文创产业发展就好了,比如说给文创企业一些税收优惠或者发展补贴啥的。
哦对了还有高科技产业。
这是现在城市发展的潮流啊,很多大城市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
厦门其实也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感觉力度还不够。
我之前看到一个项目,有一群年轻人想要在厦门搞个科技创业,结果遇到各种政策执行上的不清晰,跑断了腿。
这方面厦门得改进改进,要建立起一套清晰高效的高科技产业扶持政策和办事流程。
别让那些想要干事的人卡在那儿。
传统制造业也不能丢啊。
好多传统制造企业面临着转型的难题。
我有一个朋友,他在厦门的一个传统制造厂里上班。
他们厂想向智能制造发展,可是缺乏人才和资金。
这时候政府就应该搭把手,鼓励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智能制造方面的人才,再设立一些专项的改造资金或者贷款优惠,让企业有改造升级的本钱啊。
不过我也知道我这些建议可能也不是那么完美,很多时候实施起来也许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总得试试吧,毕竟厦门的产业结构想要优化升级,就得大家一起想办法。
如果厦门能像深圳那样有吸引高科技人才的魄力就好了,比如说给人才提供住房补贴呀各种优厚待遇啥的。
还有不能忽视环保啊,有些产业升级的时候要是能兼顾环保就更好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嘛。
还有就是关于新兴产业的布局。
现在一些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啊之类的行业很火。
厦门可以适当引进一些,但是引进的时候得把好关,我看其他城市引进新兴产业的时候就有遇到过一些打着新兴产业旗号搞非法经营的。
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初探
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初探
厦门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福建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经济特区。
近年来,厦门市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断提升城市的质量和水平。
厦门市致力于打造宜居城市。
通过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加大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提高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供给能力。
加强城市环境整治,打造绿色生态空间,提升城市的美丽程度,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厦门市重点发展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通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研发,培养知识型、创新型人才。
厦门市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吸引优质资源和项目进入,推动产业链的完善和升级。
厦门市注重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的整体规划和管理水平。
通过开展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保护历史遗产和传统特色建筑。
注重城市更新和改造,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品位。
厦门市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居民的居住环境。
厦门市注重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
通过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加大对农村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厦门市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通过改善城市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下一步,厦门市将继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为厦门市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初探
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初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城市不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作为中国沿海城市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厦门市一直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投资创业、居住生活。
近年来,厦门市政府一直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质升级,旨在为厦门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进行初步探讨,探索其实施的意义、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意义2. 促进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将更好地促进人口的流动和经济的发展。
随着城市自身发展的不断完善,会吸引更多的人口前来工作和生活,使得城市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也促进城市的经济稳定增长。
3.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在新型城镇化的提质升级中,也会更好地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通过对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可以更好地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绿化环境和空气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的现状1. 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成效厦门市政府已经着手推进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的建设工作。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开展了众多的改革和方案,包括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的建设水平,改善城市的生活品质等。
3. 生态环境的改善在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的建设中,也大大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厦门市政府大力推进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加强环境治理,提高生态环境的整体效果。
2. 推进人口和经济发展在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的建设中,将继续推进人口和经济的发展。
通过引进更多的产业资源、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吸引更多的人口和资金,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让城市的经济更加繁荣。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未来,厦门市将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
通过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升环境保护水平、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城市的生态环境更加美丽。
厦门市的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人口和经济发展的趋势良好,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厦门的产业转型升级如何
厦门的产业转型升级如何厦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调整,厦门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厦门在这方面有着清晰的认识和坚定的决心。
过去,厦门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于传统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这种产业结构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附加值低等。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厦门开始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厦门注重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政府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在厦门落地生根,如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这些高新技术企业不仅为厦门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吸引了大量的高端人才,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厦门还积极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
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了从粗放型生产向精细化生产的转变,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厦门还注重培育新兴产业,如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
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厦门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厦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人才短缺的问题。
虽然厦门吸引了不少高端人才,但在一些特定领域,如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等,仍然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
其次是资金问题。
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资金压力较大。
此外,产业转型升级还面临着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等不确定因素。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厦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人才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厦发展。
同时,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更多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初探
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初探1. 引言1.1 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初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进行初步探讨。
我们将分析当前厦门市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了解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我们将探讨厦门市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点,了解新型城镇化注重的重点和方向。
然后,我们将2. 正文2.1 当前厦门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目前,厦门市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城市化水平逐步提升。
截至目前,厦门市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了80%,城市化水平较高。
在城市建设方面,厦门市不断完善城市规划,加快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化质量。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
厦门市城镇化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城市规划和建设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城市空间利用未能充分优化,城市功能区划不够合理,城市发展不够协调。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交通、供水、供电等方面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影响城市运行效率。
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空气质量、垃圾处理等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城市社会事业建设也存在一定缺失,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当前厦门市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要实现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需要全面深化城市改革,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2 厦门市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点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是指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以提高城市居住环境、改善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品质和生活水平为目标,通过优化城市规划、加强城市管理和提升城市服务水平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全面提升城市的发展质量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厦门市新型城镇化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强调文化传承和创新。
厦门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动文化创新,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厦门市新型城镇化以改善城市品质、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目标,具有生态环保、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特点,将为厦门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论厦门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城市 化最 直 接 的表 现 就 是一 种 产业 结构 由第一 产业 为 主逐 步 转 变 为 以第 二 产业 和第 三产 业 为主 的 过程 。第 二 产业和 第 三产 业在整 个 国 民经 济构 成 中所 占的 比例越 高 , 城 市化 水平 越高 。如表 1 1 示 . 则 —所
[ 稿 日期 ](】— 0 — 3 收 2x8 3 O [ 者 简 介 ] 冰 (9 9 , . 建 省 长 泰 县 人 ,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讲 师 。 作 陈 16 ~女 福 漳
No22 0 ..o 8
G n rl .8 e e a No6
论厦门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陈 冰
(漳 州城 市职 业学 院 , 福建 漳 州 3 3 0 ) 60 0
[ 摘 要 ] 产 业 结 构 升 级 与 城 市 化相 互依 托 , 业 结构 升 级 是城 市化 的 经 济基 础 , 产 适度 的城 市化 水平 会 促 进 产
值 中三次产 业 比例 构 成 由 1 8 年 2 . :1 %: 1 %, 91 65 5 . 2 . 转变 为 2 0 % 6 9 0 5年 的 21 5 . :30 .%:49 4 . % %。[p3 一 I2) ]7第 ( 产业 下降 2 .%, 二产业 上 升 33 第三 产业 上升 2.%。 44 第 _ %, 1 1 这表 明厦 门市 的 产业结构 正处 在转 型时期 , 三 次产 业 由二 、 、 向二 、 、 转 变 。 一 三 三 一 ( ) 市化 与第 一 产业之 间 的关 系 一 城
产 业结构 演 进规 律 的模 型—— 库 兹 涅茨 模 型和 配第 ・ 克拉 克定 理 , 们 的研 究 都 阐 明了在 经济 发展 中 , 他 产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浅析——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浅析——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郑锦丽【摘要】针对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村庄用地问题,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新的城乡综合治理方式,规划从宏观层面提出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的思路.结合村庄现状分布特征,聚焦村庄与城市的用地矛盾,提出村庄空间管制与村庄边界划定两个层面的规划内容,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参考通过要素叠加分析,以制定村庄空间管制分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村庄改造模式探讨,提出村庄改造分类,从而明确村庄生长边界;并结合政府层面的相关精神,提出村庄布局实施策略的若干思考.【期刊名称】《福建建筑》【年(卷),期】2016(000)008【总页数】4页(P12-15)【关键词】快速城市化;村庄空间布局;规划【作者】郑锦丽【作者单位】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近年来,由于厦门城市建设加快往岛外地区拓展,集美作为岛外4个建设新区之一,许多重点项目落地,城市空间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村庄由城市边缘纳入城市建设范围,成为“城中村”,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基于此,及时编制集美区村庄空间布局规划,可以较好地与城市建设衔接,集约土地利用,节约建设资金,提升城市面貌,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确保山水生态环境的保持,真正实现城村一体化发展的美好愿景。
2.1 基本情况集美区总面积为276km2,现状建设用地总面积约77km2,共辖4个街道、2个镇和3个农场,涉及203个自然村。
村庄总用地面积为18.84km2,约占全区面积的7%,占现状建设用地的24%。
现状村庄户籍总人口为13.8万人,目前已有近50%的村庄人口纳入城市居民统计,达到了一定的城市化水平。
2.2 村庄人口分布特征现状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偏高,在120m2/人以上的村庄数量比例达到71%,在80m2/人以下的村庄数量比例为6%,而且各个村庄之间也差异甚大,最高达到447m2/人,最低的仅41m2/人。
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初探
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初探【摘要】厦门市作为福建省的重要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从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内涵与特点、发展策略、主要问题以及提质方法。
通过对于厦门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前景、提质升级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探讨,展现了一幅完整的城市发展蓝图。
结合厦门市的具体情况,探讨了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指出了未来发展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挑战。
本文的研究对于厦门市的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有助于指导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的实际操作,推动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发展现状、内涵、特点、发展策略、主要问题、提质方法、发展前景、重要性、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初探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厦门市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先行者之一,正积极探索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径,努力推动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本文将从厦门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进行初步探讨,探讨其内涵、特点、发展策略、主要问题以及提质方法等方面,以期为厦门市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厦门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厦门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现代化城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厦门市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目前,厦门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城市人口规模已达到2000多万,城市化率高达70%以上。
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厦门市的经济实力也在不断增强,成为闽南地区的经济中心。
在城市布局方面,厦门市以市中心区为核心,周边设立了多个新兴城镇,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城市群体。
厦门市的城市交通也在不断完善,高速公路、铁路、轮渡等交通网络架设起来,方便了城市居民的出行。
厦门市的城镇化发展现状良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集美海湾新区的发展方向
集美海湾新区的发展方向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本文进行修改:集美海湾新区作为厦门市的一个重要发展区域,承载着推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进步的使命。
以下是我作为角色对未来集美海湾新区的发展方向的规划。
一、总体定位1.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宜居新区。
充分发挥海湾资源优势,打造具有海滨特色的城市空间,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2. 推动产业创新,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
3. 强化区域合作,融入国家战略。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流合作,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1. 到2025年,基本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增长极。
2. 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国际知名的海滨城市。
3. 到2035年,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湾新区。
三、发展方向1. 产业布局(1)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科技、新材料等为主导,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壮大现代服务业。
重点发展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等产业,提升服务业水平。
(3)培育新兴产业。
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绿色能源等领域,培育未来经济增长点。
2. 城市建设(1)优化空间布局。
按照“一心、两轴、三区”的规划,打造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城市空间。
(2)提升基础设施。
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3)美化生态环境。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保护海湾资源,打造生态宜居新区。
3. 社会事业(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加大投入,提升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水平,打造教育强区。
(2)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居民就医满意度。
(3)丰富文化体育生活。
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举办各类活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4. 对外开放(1)加强与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引进外资,拓展国际市场。
(2)深化区域合作。
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初探
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初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厦门市成为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也是福建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中心。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厦门市正在进行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的探索。
本文将对这一进程进行初步探讨。
一、新型城镇化的含义新型城镇化是指在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同时,注重城市质量、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强调人居环境品质,建设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全新城镇化模式。
在新型城镇化中,城市的质量至关重要。
城市的质量包括了城市环境、城市制度、城市文化和城市社会等多方面的要素,这些要素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都需要得到注重和保障。
目前,厦门市正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
在城市建设方面,厦门市加大了对住房、公共设施、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投入,在提高城市品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城市规划方面,厦门市注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城市资源的利用率,为厦门市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城镇化方面,厦门市已经建立起完善的城镇化体系,包括城市化、小城镇化和农村升级三个层次。
在城市化方面,厦门市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城市发展的效率和速度;在小城镇化方面,厦门市注重了小城镇发展的规划和建设,加大了对小城镇的投入,为小城镇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农村升级方面,厦门市注重了农业现代化、农民素质提升和农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提高了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
虽然厦门市在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城市质量不够高,城市环境、城市文化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二是城市发展不够均衡,部分城镇、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三是城市规划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和规范城市规划过程。
为了提高厦门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一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品质;二是加大对小城镇、乡村等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三是强化城市规划过程,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确保城市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初探
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初探作为中国南部的一个经济特区,厦门市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得到了非常快速的经济发展。
这样的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得益于该市上进的城市化进程,它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建设、产业化以及人口聚集。
然而,近年来,厦门市以及其他许多中国城市也逐渐开始认识到,单纯的城市化进程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对于环境保护、社区建设和居民生活品质的需求。
相反的,城市也开始瞄准新型城镇化这一新概念,以更加科学的方式提高城市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旨在初步探讨厦门市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和其实现的方式,以及其中的挑战与机遇。
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市化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再单纯地以经济增长和城市规模扩大为目标,而是注重提升城市的质量和活力。
首先,新型城镇化更注重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在新型城镇化中,城市规划和设计被视为关键的工具,使城市具有更高效的组织结构和更佳的交通流通性,更多的绿化和公共空间,以及更好的环境保护措施。
其次,新型城镇化注重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改进。
在新型城镇化中,社区被视为城市发展的基础,社区服务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城市中每个人的生活和幸福。
新型城镇化着眼于建立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以逐步提高社区的自主能力和发展活力。
最后,新型城镇化注重居民的参与和共享。
在新型城镇化中,政府和社会组织更加积极地邀请居民参与城市规划和社区建设,以及城市重大决策的制定。
居民参与将促进城市治理的民主化和透明化,带来社会和和谐。
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方式实现新型城镇化需要大规模投资和动员社会资源。
以下是厦门市可以采取的一些措施:首先,加强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厦门市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来改进城市规划和设计。
加强与专业团体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建立城市治理的民主平台,吸纳不同专业、领域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实现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改进。
厦门市可以鼓励社会组织和民间资本参与社区建设和维护。
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初探
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初探
厦门市是福建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先行者之一。
近年来,厦门
市不断加强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城镇化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厦门市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造和扩建了道路、桥梁、
市政管网等基础设施,提升了城市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能力。
厦门市还加强了
公共设施建设,新建了大型商业综合体、文化娱乐设施、公共教育设施等,满足了人们日
益增长的生活和消费需求。
厦门市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通过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力度,推动传统
产业向高端、智能化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厦门市加强
了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一批高端人才和优质项目,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
有力支撑。
厦门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
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加大了对污染
源的治理力度,推动了工业企业的绿色转型。
厦门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保护和修复了山
水林田湖草系统,打造了一批生态景区和绿色示范区,提升了城市的生态品质和吸引力。
厦门市加强了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市政府加大了对社会管理的投入,提升
了社区服务能力,加强了社会安全和社会治安防控,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厦门市
加大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了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了居民的生活
质量和幸福感。
厦门市在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未来,厦门市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模式,加快推动城市化进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城市新区人气集聚与活力提升研究
【摘要】城市新区是解决城市中心区社会、环境、经济等问题的根本路径,人气集聚是城市新区建设发展的核心。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新区建设开发进程和城市人气集聚策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城市新区人气集聚的因素,以厦门市集美新城为例,提出了集美新城在如何集聚新区人气、提升城市活力方面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城市新区;人气集聚;集美新城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工业化水平的飞速提高,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无限扩大,城市人口迅猛增长,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心城区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社会秩序混乱、环境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
为解决城市压力问题,缓解中心城区的环境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等,一座又一座的城市新区拔地而起,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与机遇。
城市新区固然是解决中心城区压力过大,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城市新区建设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鬼城"、"空城",不仅起不到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反而劳民伤财,浪费资源。
因此,在城市新区建设发展过程中,如何发挥城市新区分散城市的职能,使之真正发挥改变城市布局,吸收中心城区的人口、工业等向新城区扩散,避免或减少城市中心区人口和工业过分集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值得探讨。
造成城市新区出现"鬼城"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何改变城市新区"鬼城"面貌,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使城市新区人气集聚,提升城市新区活力。
人是城市发展的根本,没有人的城市称不上城市,只有当城市新区有了人,凝聚了城市的人气,才能以人气来带动周边商业、工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
国内外关于城市新区的研究较多,但是大多集中在城市新区发展理论研究、城市新区发展策略以及个案研究等,如朱孟珏,周春山在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新区研究脉络的基础上,展望了我国城市新区未来的研究方向;李翅在阐述了战略决策在城市新区发展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战略决策模式,并探讨了三种模式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和适用条件的差别;邓松水以三明市为个案,在分析了三明市区人口变迁的特点,提出了加快三明城市人气聚集的对策。
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初探
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初探厦门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城市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厦门市也在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注重环境和生态保护,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城镇化模式。
在新型城镇化理念的指引下,厦门市积极推进城镇化的提质升级工作,不断优化城市发展环境,为广大市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一、厦门市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厦门市作为福建省的副省级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和资金向厦门涌入。
近年来,厦门市的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城市化率逐步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厦门市也面临着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土地资源紧缺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面临着种种挑战。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厦门市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出了城镇化提质升级的发展思路和举措。
二、厦门市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的内容和举措1. 推动城市功能转型升级2.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针对厦门市存在的城市交通拥堵和供水设施不足等问题,厦门市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城市交通、水利、供电等领域的设施设备,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便利的生活环境。
3.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新型城镇化要求城市发展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厦门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直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针对城市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厦门市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大力推进生态园林建设和生态保护工作,同时加强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4.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城镇化提质升级的过程中,厦门市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了城乡基础设施的连通和衔接,构建了完善的城乡发展体系,促进了城乡资源的有机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了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
集美发展征文
集美发展征文1. 前言集美,简称“集”,是厦门市的一个行政区域,也是厦门市的重要发展板块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集美发展迅速,从一个传统的工业区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区,也成为了厦门市内外各界眼中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集美的发展。
2. 经济发展集美是厦门市的工业重镇,有着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和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较为突出。
随着市场的变化,集美也逐渐调整了产业结构,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同时,集美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工作,打造了许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产业园区和科技产业孵化器,为企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企业和项目进驻集美,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3. 教育和人才培养集美区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知名中学,如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实验小学、厦门实验中学等,这为集美培养出大批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集美各级政府和园区也积极推动人才引进和培养,实施了一系列的人才政策和措施,如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科技人才住房补贴等,为人才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福利,有效提升了集美的人才优势和竞争力。
4. 生态环境建设近年来,集美区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推进城市绿化和生态修复、打造河流湿地公园、设立垃圾分类处理中心等多个环保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
如今,越来越多的绿化带和公园在集美兴起,极大地提升了区域的生态品质和居住环境,也让人们在繁忙工作之余享受到了更多的自然之美。
5. 未来发展展望未来,集美仍将秉持“科技兴区、产业兴区、人才兴区、环保兴区”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在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环保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和努力,打造更多优质产业聚集区和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新区,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6. 结语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板块,集美区在经济、人才、环保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进步,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和机遇。
厦门集美区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的优势及潜力研究
厦门集美区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的优势及潜力研究
贾艳瑞
【期刊名称】《沿海企业与科技》
【年(卷),期】2009(000)011
【摘要】第三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厦门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集美区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具有极大的优势与潜力.文章首先对厦门集美区第三产业的概念作一界定.其次分析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必要性,最后重点论述厦门集美区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的环境优势、特色优势与机会潜力.
【总页数】4页(P87-90)
【作者】贾艳瑞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加速厦门集美区第三产业招商的对策建议 [J], 贾艳瑞
2.厦门市集美区第三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J], 贾艳瑞
3.高校图书馆与地方公共图书馆协同发展研究
——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 [J], 刘基墙
4.高校图书馆与地方公共图书馆协同发展研究——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 [J], 刘基
墙
5.厦门集美区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研究 [J], 赖明生;杜玉羡;林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都市边缘区发育和形成了一种与传统的外延型城市化完全不同的新型城市化地区,其中以工业开发为先导的新城是新型城市化地区的一种重要类型,包括各种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等[1]。
当前新城区面临着资源、能源、环境等要素的制约以及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宏观发展环境,在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及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背景下,新城区产业发展不同于以往以开发为主的产业发展战略,产业发展的核心任务是产业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型。
产业升级一般包括产业间升级[2-3]和产业内升级[4-6],两者都需要在一定的驱动因素下才能实现。
迈克尔·波特将经济发展划分为生产要素导向、投资导向、创新导向以及富裕导向四个阶段[7],每个阶段产业升级的驱动因素并不相同,因而解决地区产业升级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效的产业升级驱动因素。
根据现有研究,产业升级的驱动因素总体上可分为供给要素和需求要素两类[8],集中表现在经济增长、收稿时间:2011-08-08;修回时间:2011-10-22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JA79004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8AJY0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0901073)作者简介:程进(1985—),男,安徽凤台人,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
E-mail :geocj@ 。
新型城市化背景下我国新城区产业升级的困境与出路———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程进1,曾刚1,方田红1,2(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中国上海200062;2.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中国上海200237)摘要:新型城市化背景下新城区产业发展的核心任务是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型,为了探讨新城区产业升级面临的困境及突破方向,以厦门市集美区为案例,研究集美区的经济发展特征及产业升级存在的问题,认为未来经济增长、技术创新以及国际直接投资等因素对我国新城区产业升级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集美区产业升级面临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下降、技术创新能力弱等发展困境。
未来集美区产业升级的重点在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导向转向市场导向以及加强本地产业链的网络联系。
关键词:城市化;新城区;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中图分类号:F29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462(2012)01-0046-05Predicaments and Outlet of New Urban Zone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China UnderNew-Type Urbanization Background ———A Case Study of Jimei District ,Xiamen CHENG Jin 1,ZENG Gang 1,FANG Tian -hong 1,2(1.The Center for Modern Chinese City Studie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China ;2.School of Art Design and Media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China )Abstract:The core task of new urban zone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new-type urbanization background is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mode.By summarizing and analyzing the driving factors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We find that economic growt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are effective ways to promote industrial upgrading.But the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Jimei district shows that economic growt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other factors have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upgrading of new urban zone industrial in the future.The process and features of Jimei economic development suggested that Jimei industrial upgrading faced 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such as extensive economic growth mode which has negative impac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ttractiveness to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declined and weak abilit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n the future ,the focus of Jimei industrial upgrading is to shift economic growth from investment-oriented to market-oriented and strengthen the local industry chain networking.Key words:urbanization ;new urban zone ;industrial upgrading ;industrial structure第32卷第1期经济地理Vol.32,No.12012年1月ECONOM IC GEOGRAPHY Jan.,2012技术创新和国际直接投资三个方面。
配第—克拉克定律、库兹涅茨法则和钱纳里的研究都表明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是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相对国民收入的差异,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9-11]。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演变的根本动力,产业结构高变换率最主要就是由于技术革新的高速度及其扩散[10]。
全球价值链理论认为产业升级即产业生产活动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获取技术进步和市场联系,进入到附加值更高的环节[5],生产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条更加强调技术的研究与发展[12]。
此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尽管并未以产业升级为直接切入点,但在一定程度上论述了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业升级的影响。
其中代表性理论的如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边际产业转移理论和雁行模式理论等认为发展中国家通过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使得产业结构趋向多样化和高级化[13-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城区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面临着由初级城市化向高级城市化、初级工业化向高级工业化转变的发展形势,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研究新城区产业升级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为厦门市新城区,集美区工业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产业间缺乏互动、工业土地存量不足以及技术层次偏低等问题,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对产业升级提出新的要求。
在当前发展条件下,传统上的产业升级驱动因素能否有效促进集美区产业升级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将研究当前发展背景下集美区产业升级存在的困境,以及产业升级如何突破存在的制约因素。
1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1.1研究区概况集美区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进出厦门岛的重要门户,面积276km2,2008年集美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8.63亿元,在厦门市6个区中处于中等水平(图1)。
1990年代之前,集美作为厦门市的郊区,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是厦门经济特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的主要生产基地。
1990年代以来,集美区通过设立台商投资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工业体系,工业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工业开发也带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现有杏林、集美两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和厦门机械工业集中区三大工业园区,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52.57%,工业在地区经济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
2010年7月,厦门经济特区由岛内扩大到全市,集美正式纳入经济特区的范围,并在《厦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升格为厦门中心城区。
集美区以工业区、文教区、新城区为载体,逐渐实现从市郊到市区的角色转变,而城市化的发展对产业升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图1厦门市各区经济实力示意图Fig.1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strength of administrativeregion in Xiamen1.2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为探讨新的发展背景下集美区产业升级的困境及突破方向,本文重点对集美区经济发展的相关历史与现状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和归纳分析,包括政府工作报告、统计数据、产业发展报告等。
并结合对当地龙头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及中介组织的深度访谈,深入了解集美区经济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障碍,对统计数据进行补充说明。
通过承担《厦门市集美区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研究》和《厦门市集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规划研究》等课题,课题组于2010年8月22日—8月30日对集美区进行了实地调研。
在考察期间,通过对集美区龙头企业负责人的访谈,获取企业发展战略与企业之间互动发展信息。
通过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领导的座谈,了解集美经济发展历程、目前发展条件下存在的问题。
与集美商会等中介服务组织的座谈,掌握了集美区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及企业构成情况。
文第1期程进,曾刚,方田红:新型城市化背景下我国新城区产业升级的困境与出路47中所用的统计数据来源于2005—2009年《厦门市集美区统计年鉴》和1992—2009年《厦门经济特区年鉴》。
2集美区经济发展特征2.1工业园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集美区现有杏林、集美台商投资区和厦门机械工业集中区三大工业园区,杏林和集美两个投资区分别设立于1989年和1992年,设立初期通过引进台资,发展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电子产业等,带动集美区工业化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