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投稿:战后美国由两面性到全面干涉印支政策的转变

合集下载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一转变不仅影响了美国的国际地位,也对整个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理解这一转变,首先需要了解背景介绍。

在二战之前,美国一直倡导着孤立主义政策,即避免参与欧洲和亚洲的战争,并集中精力发展国内经济。

但随着1930年代中期欧洲局势的恶化,纳粹德国的崛起以及日本对亚洲的侵略,美国逐渐意识到无法再继续坚持孤立主义政策。

随着珍珠港事件的发生,美国正式加入二战,成为盟军的一员。

这一决定不仅改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也奠定了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基础。

通过分析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可以更好地理解二战期间美国的角色和影响。

2. 正文2.1 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始于美国独立后的早期。

在19世纪初期,美国采取了孤立主义政策,避免卷入欧洲国家间的冲突。

然而随着美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美国开始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到了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美国开始采取更加积极的外交策略,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美国在二战爆发后尽管一度采取了中立政策,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加入盟国,与英国等国家一起对抗德国、日本等轴心国。

在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巩固和提升。

作为战胜国之一,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成为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

美国在二战后还积极参与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推动国际合作和发展。

美国的对外政策经历了从孤立主义到国际主义的转变,在二战期间更是展现出了强大的国际领导力和责任感。

美国的对外政策演变不仅影响了美国自身的发展,也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2.2 美国加入二战前的中立政策美国加入二战前的中立政策主要表现为美国采取了中立立场,避免直接参与欧洲战争。

这种政策主要受到美国历史上对外干涉的反感情绪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战争疲惫影响。

在二战爆发之初,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立场来维持中立。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经历了显著的转变。

在战争爆发之前,美国采取了一种非干涉主义的政策,试图避免卷入欧洲战争的泥沼。

随着战争的发展和美国国内外部压力的增加,美国逐渐转变为一种更为积极的国际介入立场,最终成为了二战的关键参与者之一。

本文将探讨二战期间美国对外政策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二战爆发前,美国一直采取着一种相对谨慎的对外政策。

这种政策的核心是非干涉主义,即不干涉欧洲的战争事务,保持中立。

这一政策的背后有多重考虑。

美国人民对卷入外国战争的意愿并不强烈。

一战后的美国社会主要关注内部问题,对外政策更加倾向于回避国际冲突。

美国政府对于欧洲事务的能力也相对有限。

在大萧条的影响下,美国的国内经济状况并不乐观,政府很难有能力和精力在国际事务上投入太多资源。

美国也面临着来自不同方向的国内政治压力,一方面是来自保守派的反对参与海外战争的呼声,另一方面是来自反战人士的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介入。

随着战争的发展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美国的对外政策逐渐发生了转变。

在战争初期,南斯拉夫王国等国主动申请成为美国的盟友,此后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更是让美国不得不加入二战。

随着美国的加入,其对外政策也开始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美国在军事上的激进举措。

美国在战争中的投入规模之大令人惊讶,不仅在国内动员了大量资源,加速了工业生产和科技研发,还在国际上展开了广泛的军事行动。

二战期间,美国参与了多场重要战役,包括太平洋战争、北非战役、欧洲战场和亚洲战场等,对德、日两国均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打击。

其次是美国在外交上的转变。

美国不仅在战场上对敌国采取了积极的战略,同时还在外交场合上大幅度地拓展了国际合作。

1941年,美国和英国签署了大西洋宪章,确立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基本原则,同年底,美国还与中国签署了关于统一抗日战线的联合声明。

美国还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地支持盟国,包括向盟国提供军事援助、经济支持和物资援助等。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经历了重大的转变。

从一开始的中立政策到最后的全面参战,美国政府在二战期间的对外政策转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二战爆发初期,美国采取了中立政策。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引发了二战的爆发。

美国政府本着避免卷入战争的原则,宣布了中立立场。

美国国会通过了《中立法案》,禁止对参战国提供军事援助。

美国总统罗斯福重申了中立政策,表示不会卷入欧洲的争端。

随着战争的发展和局势的变化,美国的对外政策逐渐发生了转变。

1940年法国战败,意大利和日本纷纷加入轴心国,使得美国感受到了战争威胁的加剧。

此时,美国开始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逐渐向英国提供军事援助。

1940年11月,美国与英国签署了《女王公海战略条约》,允许美国海军保护英国商船。

1941年3月,美国通过了《莱斯-汉密尔顿法案》,为英国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

美国的对外政策转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事件。

日本突然袭击了美国的珍珠港海军基地,使得美国决定对日本宣战。

这一事件标志着美国从中立转向参战,全面介入二战。

不久后,意大利和德国也相继向美国宣战。

美国正式成为了盟军一员,与其他反法西斯国家共同抗击轴心国。

美国的对外政策转变还体现在对苏联的态度上。

在二战初期,美国对苏联持谨慎态度,对苏联的发展抱有疑虑。

随着德国攻击苏联,苏联成为反法西斯的主要力量之一。

为了加强与苏联的合作,美国采取了联合行动。

1941年8月,美国和苏联签署了《亚特兰大宣言》,宣布建立反法西斯联盟。

美国的对外政策转变还体现在对纳粹德国的态度上。

二战初期,美国对纳粹德国抱有较为保留的态度,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解决。

随着纳粹德国的侵略行动和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美国对纳粹的厌恶与愤怒不断加深。

1941年8月,罗斯福在电台演讲中公开谴责纳粹的暴行,呼吁全球对纳粹德国采取行动。

这一谴责不仅代表了美国的对外政策转变,也让全球对纳粹的威胁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经历了多次重大转变,这些转变不仅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深刻地塑造了美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

在战争初期,美国采取了中立立场,但随着战局的发展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的对外政策不断度转变,最终成为了二战的关键参与者和主导者。

二战爆发之初,美国采取了中立政策,遵循了华盛顿在美洲国家的中立政策的传统。

这一立场源自美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思想,主张避免卷入欧洲的战争纷争,保持中立的立场,以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面对希特勒德国的侵略行为以及日本的扩张主义,美国的中立立场逐渐岌岌可危。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发动波兰战争,英法两国宣布对德国宣战。

日本在对中国的侵略行为也引起了美国的关注。

在这一时期,美国政府开始意识到必须采取一定的行动来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美国的对外政策逐渐发生了转变。

第一次转变发生在1940年,当时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被纳粹德国和日本的侵略所威胁,美国政府通过“慕尼黑协议”和“非洲的孤儿”政策,开始对欧洲的英国和法国等国提供援助。

此时,罗斯福总统提出“投身于全面的防御”的政策,以确保美国在战争中保持中立立场,同时通过军备援助帮助盟国。

这一举措不仅为美国的对外政策带来了显著的转变,也为战争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战争的持续发展和形势的进一步恶化,美国的对外政策再次发生了转变。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珍珠港,美国舰队损失惨重。

这一事件彻底改变了美国的中立政策,罗斯福总统在国会上宣布:“12月7日将永远成为那将会使美国参加的战争当中的那个日期。

”美国正式加入二战,对外政策从中立转变为参战。

接下来,美国与盟国共同对抗法西斯国家,成为了二战的关键参与者。

美国的对外政策在战争中不断调整和转变,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大西洋宪章上签署了《大西洋宪章》,确立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基本原则,提出了维护世界和平、安全、自由、防止侵略和建立经济合作等原则,这一宪章成为了二战胜利后制定《联合国宪章》的基础。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在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经历了重大转变,从一开始保持中立到最后加入盟国,展现了美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和影响力。

本文将从几个关键时期来分析二战期间美国对外政策的转变。

一战结束后,美国人民普遍对参与欧洲战争持反对态度,认为这不是美国的事务,应该保持中立。

这种情绪在政治上得到了反映,国会通过了一系列的中立法案,限制了美国对外的军事和经济支持。

随着对德日扩张的担忧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的对外政策逐渐向盟国倾斜。

在1939年纳粹德国侵略波兰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一系列演讲,呼吁全国民族团结和支持盟国。

随着战争的继续,美国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盟国,包括向英国提供军火援助,积极参与大西洋会议,签订了历史性的ATLANTIC PACT,正式加入了联合国反法西斯侵略联盟。

这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的根本性转变,从保持中立到积极支持盟国,逐步以实际行动加入了二战。

随着对德日战争的持续,美国的对外政策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日本的敌意明显增加,战争的危害也逐渐显现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逐渐将对日本的压力加大,通过经济制裁和军事援助,引导了和平解决方案的失败,最终导致了珍珠港事件的爆发。

随后,美国正式向日本宣战,加入了太平洋战场,成为了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一员。

在二战的进程中,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方向是保护国家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包括启动曼哈顿计划,投入大量资源发展核武器技术,对德国和日本进行轰炸和军事打击,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美国在战后还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通过马歇尔计划,帮助了欧洲的重建和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稳定。

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最初的中立到最后的全面参与和领导盟国,展现出了美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和影响力。

美国的对外政策转变是在国际形势和战争进程的影响下不断调整的结果,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作用。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经历了重大的转变。

在战争开始时,美国保持了中立立场,但随着法国的失败和英国的孤立,美国逐渐转变为支持盟军的立场。

以下是在二战期间美国对外政策转变的主要因素和步骤。

第一,纳粹德国的威胁。

纳粹德国的崛起和侵略行动引发了世界范围的担忧。

美国逐渐认识到纳粹德国不仅对欧洲的民主国家构成了威胁,而且对美国的安全和利益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这导致了美国政策的转变,开始寻求与盟军合作抵抗纳粹德国。

第二,珍珠港事件。

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了美国的珍珠港,造成了大量的美国伤亡和舰船损失。

这次袭击被视为对美国的直接挑衅行为,引发了美国的公愤和愤怒。

作为回应,美国宣战并投入到了二战中。

大萧条的结束。

二战期间,美国经济开始恢复,并逐渐走出了大萧条的阴影。

美国政府意识到,扩大军事生产和战争需求可以帮助刺激经济,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也成为美国加入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它能够在经济和就业方面获得实质性的利益。

第四,联合国的建立。

二战期间,美国与其他盟国合作,致力于建立一个可以确保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这一想法在《大西洋宪章》中得到了明确表述,并最终于1945年建立了联合国。

美国积极参与了联合国的成立和工作,这也标志着美国对国际事务的更为积极的参与和责任承担。

第五,原子弹的开发和使用。

在二战期间,美国投入大量资源和科学家来开发原子弹。

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以迫使日本投降。

这一行动不仅显示了美国在技术上的优势,也凸显了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强大地位。

此举对美国的外交立场和角色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经历了从中立到参战的转变,从对纳粹威胁的认识到珍珠港事件的冲击,再到经济恢复和联合国的建立,都促使美国在战争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最终,美国的参战贡献和胜利使其成为全球霸权,并且对全球政治、经济和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经历了明显的转变,这一转变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

第一方面,二战战争胜利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铺平了道路;第二方面,战争也改变了美国政治和经济系统,使其采取更为国际化的政策。

本文将从这两个角度分别探讨美国对外政策的度转变。

一、战争胜利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铺平了道路。

最初,美国采取了中立政策,避免参加战争。

但是,随着德国的侵略行径愈演愈烈,日本袭击珍珠港,美国开始投入战争。

美国联军最终在战争中取得了胜利,这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铺平了道路。

其一,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二战后,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集团之一,这使得美国能够在全球事务中发挥领导作用。

其二,美国参与了建立联合国。

为了维护国际和平,美国全力支持成立联合国,并成为其创始成员之一。

在这个组织内,美国继续起到重要领导作用。

其三,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国家,发挥了领导作用。

战后欧洲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凄惨,处于一片废墟之中。

为了重建欧洲,美国推行了马歇尔计划,为欧洲国家提供了巨额援助,这一行为被看作是美国承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领导作用的标志。

二、战争改变了美国政治和经济系统,使其采取更为国际化的政策。

战争中,美国政府在经济和政治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尝试,使其在战后更加国际化。

其一,战争带来了经济繁荣,从而促进了美国国际身份的巩固。

在二战战争中,美国的经济繁荣使其能够出口大量军需物资,这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际上的地位。

其二,战争改变了美国政治和军事体系,使其更加重视国际合作。

战争过程中,美国政府通过国际合作实现了军事和政治目标,例如与苏联合作的盟友关系,以及推动国际协议的签署和执行。

这使得美国更加关注与国际社会的合作。

其三,战后立法加强了美国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力。

二战后,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法》和《通货紧缩控制法》,这两项法律为美国政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经历了许多重大转变,这些转变不仅影响了美国国内的发展,也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对二战期间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进行深入探讨。

一、政治方面在二战爆发之初,美国采取了中立政策,试图远离欧洲战争,保持自己的国家利益。

在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美国宣布参战,成为了盟国中的一员,与英国、苏联等国家一起对抗法西斯势力。

此时,美国的对外政策转变为了积极干预欧洲事务,支持盟国进行战争,并在战争中发挥领导作用。

美国不仅提供大量军事援助,还领导建立了联合国,试图通过国际合作解决战争问题。

这种转变表明了美国对外政策的迅速调整,力图在战争结束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二、经济方面在二战初期,美国的对外政策主要是通过贸易来维持自身的国家利益。

随着战争的持续发展,美国的经济政策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为了支持盟国进行战争,美国大幅增加了对外援助,并实施了大规模的军需生产计划。

美国还通过向英国和苏联等盟国提供廉价的军火物资,确保了他们在战争中的胜利。

美国对外援助的大幅增加,不仅加速了二战后全球经济秩序的重构,还对世界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举不仅加快了国际贸易与投资的发展,也为战后的经济合作奠定了基础。

在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变得更加积极,为战后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军事方面在二战期间,美国的军事策略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战争初期,美国采取了比较保守的战略,主要是通过军事援助和战争物资的支持来帮助盟国。

随着战局的变化,美国军事战略也发生了转变。

1944年,美国发动了诺曼底登陆,向欧洲大陆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

此时,美国的军事策略由防守转变为了进攻,试图在欧洲大陆上打败德国,结束战争。

此次登陆作战不仅是美国军事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二战时期美国对外政策变化的重要体现。

此举不仅加速了欧洲战场的胜利,也为战后世界格局的重构奠定了基础。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东南亚政策:演进、特征与前景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东南亚政策:演进、特征与前景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东南亚政策:演进、特征与前景
王新影
【期刊名称】《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年(卷),期】2024()3
【摘要】作为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东南亚政策不断调整演进,经历了重塑、深化和战略升级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整体来看,美国的东南亚政策演进呈现出延续性与阶段性兼具、双边与多边并进的特点,并受到美国与域内外大国关系发展变化的直接影响,具有明显的针对第三方的政策指向性。

受制于其全球战略调整以及地区和国际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尤其是服务于制华遏华战略意图的需要,美国将依托“印太战略”框架,从战略布局、议题设置、机制平台等方面强化其东南亚政策。

【总页数】18页(P70-86)
【作者】王新影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南亚政策目标
2.分歧和共识: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新保守主义外交政策观念的演变
3.全面阐述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对华政策——《冷战后的美国对华政策》简介
4.析冷战时期及冷战后美国对东南亚的政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台海政策的两面性与旅游互动的反对称性研究

美国台海政策的两面性与旅游互动的反对称性研究

美国台海政策的两面性与旅游互动的反对称性研究
王洁洁;孙根年;郑鹏;马丽君
【期刊名称】《思想战线》
【年(卷),期】2010(036)003
【摘要】1979年中关建交以来,美国台海政策以"不统不独、维持现状"为基线,在台海两岸奉行或偏向台湾,或偏向大陆的两面性"平衡之术".在系统梳理1985~2009年美国与台海两岸重大政治事件的基础上,通过对出入境客流量及环比增长率的分析,发现美国与台海两岸的出入境旅游具有反对称性,这在某种程度上验证了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化对双向互动旅游流的影响.
【总页数】5页(P117-121)
【作者】王洁洁;孙根年;郑鹏;马丽君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朋友·伙伴"意象下美国台海政策的局限——以美国对"入联公投"的政策态度为例[J], 李鹏
2.战后美国由两面性到全面干涉印支政策的转变 [J], 李加洞
3.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评析 [J], 郭锐敏
4.台海两岸与美国互动关系的发展及其消解 [J], 李乐军
5.美国对华政策长期战略的两面性 [J], 史泽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经历了多次转变,从最初的中立立场到最终的全面参战,美国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转变进行分析和探讨。

第一阶段:中立期(1939-1941)二战爆发之初,美国采取了中立立场,试图保持与欧洲战争的距离。

在这一时期,美国通过《中立法案》等手段尝试维护自身的中立地位,并且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寻求和平解决欧洲的战争问题。

随着德国在欧洲的扩张和侵略行动,以及日本对亚洲地区的侵略,美国的中立政策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随着德国对波兰、法国等国家的侵略,以及日本对中国、东南亚等地区的侵略,美国的对外政策开始发生转变。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珍珠港,美国因此正式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次袭击使得美国政府和民众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中立立场,开始逐渐介入欧洲和亚洲的战争中。

美国政府开始积极支持盟国,提供军事援助和粮食等物资,以及实施各种对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制裁。

在这一时期,美国还与英国建立了紧密的军事同盟关系,并积极参与北非、太平洋等地区的战争。

美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由原来的中立到逐渐介入和支持盟国。

随着战争的进一步发展,美国政府和民众意识到必须全面参战,并积极地投入战争。

1943年至1945年期间,美国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场上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最终协助盟国在1945年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美国政府在这一时期制定了众多对外政策,包括制定《大西洋宪章》、参与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等重要外交活动。

美国还主导了对纳粹德国和帝国日本的全面战争,并向苏联提供大量的援助。

在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转变体现了其强大的外交决心和国际责任感。

美国不仅参与了战争,还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尽管在战后对外政策中存在着种种争议和分歧,二战期间的外交政策转变为美国在战争中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

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转变经历了从中立到渐进性介入再到全面参战的过程。

这一过程体现了美国政府和民众的外交意识和外交决心,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经历了很大的转变。

二战开始之初,美国采取了中立政策,试图避免被卷入战争的漩涡。

随着德国的侵略行动加剧以及日本对珍珠港的袭击,美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转折,逐渐从中立转向参战。

二战爆发前的美国对外政策以中立为主导。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人口上的损失,美国政府采取了孤立主义的态度,希望避免卷入国际冲突。

1935年通过的中立法和1937年实施的1935年《中立法》修正案要求美国政府不得向战争国家提供贷款和武器等军需物资,以保护美国的中立地位。

随着战争的发展和侵略行为的加剧,美国的中立政策逐渐面临挑战。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开启了二战的序幕。

欧洲盟国的失败使得整个欧洲大陆基本处于纳粹德国的控制之下。

在亚洲,日本帝国主义者也加速了对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的侵略行动,使得美国在亚太地区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1940年,德国实施了闪电战,占领了丹麦、挪威、荷兰和比利时等国家,并威胁到了法国和英国。

英国成为了欧洲抵抗纳粹的最后一道防线。

面对纳粹的威胁,美国政府意识到中立政策已经无法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1940年9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四自由”演讲,提出了美国对国际和平和自由的支持,表达了美国参与战争的倾向。

1940年通过了《对外援助法》,允许美国向其他国家提供援助,为英国等战区国家提供重要的经济和军事援助。

1941年,日本军队对美国的军事基地珍珠港进行了突袭,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和损失。

珍珠港事件使得美国政府和民众的对外政策态度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美国对日本宣战,并加入了盟军反法西斯的队伍。

此后,美国参与了欧洲和太平洋战场的作战,并为盟军提供了重要的物资、金融和军事援助。

在二战战局逐渐向盟军有利的发展中,美国逐渐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大国。

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了“战后四强”计划,试图通过成立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决定将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并成立了联合国组织,为战后的世界秩序奠定了基础。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在战争爆发之初,美国采取了中立政策,试图避免卷入战争。

随着战争的发展和日本对珍珠港的袭击,美国被迫进入战争,并将其对外政策转变为主导全球战争努力的国际主义政策。

二战期间,美国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阻止纳粹德国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

在二战初期,美国采取了中立政策,试图避免卷入战争。

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在一战后陷入了一段经济萧条时期,人民普遍对战争持反对态度,并且大部分的政治精英也认为美国应专注于国内发展而不是卷入外部冲突。

美国通过通过通过《中立法》(Neutrality Acts)等一系列法律来限制对战争各方的援助和贸易。

这些法律禁止对冲突国家的军火出口、维修和贷款。

这种对外政策表明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干预有限。

随着战争的升级,美国的对外政策开始发生转变。

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的珍珠港发动了突然袭击,造成了数千人的伤亡和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几乎全部被摧毁。

这次袭击迅速引发了美国国内激烈的反战情绪和报复情绪,促使美国进入二战。

12月8日,美国正式向日本宣战,成为盟军之一。

美国加入战争后,其对外政策经历了彻底的转变。

美国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打击纳粹德国和日本军国主义,并支持其他盟国。

美国担任了联合国的领导角色,并帮助建立了盟军,包括英国、苏联和其他国家。

美国还推出了“大西洋宪章”(Atlantic Charter),该宪章确立了自由原则、战后建设和国际安全等方面的共同目标。

美国的对外政策转向国际主义,目的是为了打败纳粹德国和日本军国主义,并确保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为此,美国制定了以战争胜利为目标的战略,并迅速扩大了军队规模。

美国还援助了战时盟国,向他们提供武器、物资和其他支持。

美国还发起了一系列军事行动,如1942年对日本发动的报复性空袭,以及1944年诺曼底登陆等。

除了军事方面的支持,美国还采取了经济手段来迫使纳粹德国和日本军国主义屈服。

战后美国由两面性到全面干涉印支政策的转变

战后美国由两面性到全面干涉印支政策的转变

战后美国由两面性到全面干涉印支政策的转变
李加洞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二战期间美国曾宣布支持各国民族自决权利,欲以美国的自由价值观为标准反对欧洲传统的殖民制度,但战后建立新世界秩序的需要迫使美国对印支实行既不干涉法国的印支事务又不得罪印支民族主义者的两面性政策.由于越南民族主义者的共产主义特点以及胡志明明确加入苏联共产主义集团的声明最终打破了美国梦想的东方“第二个铁托”模式成为现实的可能,特别是法国在印支战争的失利和法国在美国全球冷战中的重要地位最终使美国转向全面介入干涉印支的政策.
【总页数】3页(P24-26)
【作者】李加洞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内蒙古满洲里021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503;K783.5
【相关文献】
1.战后初期美国印支政策的演变:从罗斯福到艾森豪威尔 [J], 吕桂霞
2.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评析 [J], 郭锐敏
3.试析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新干涉主义 [J], 田娟;贾春阳
4.全面阐述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对华政策——《冷战后的美国对华政策》简介 [J],

5.试论战后初期美国的印支政策 [J], 朱明权;颜声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二战期间是世界历史上最为激烈和影响深远的战争之一,而美国在这场战争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二战初期,美国采取了中立政策,但随着战争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美国的对外政策也发生了显著的转变。

本文将就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变化进行探讨。

二战爆发之初,美国采取了中立政策,主张不干涉欧洲战争,并且颁布了《中立法案》来保护自己不卷入战争。

随着战争的发展,法国的陷落和英国的孤立,以及日本对美国的侵略行为,使得美国逐渐发生了对外政策的转变。

最显著的转变之一就是美国的对欧洲政策。

1938年,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后,美国虽然未立即采取行动,但开始对欧洲局势感到警觉。

1939年,至纳粹德国入侵波兰后,美国终于开始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

1940年,德国入侵法国,英国成为孤立的国家,美国通过《民航法案》向英国提供军事援助。

此后,美国实行了所谓的“孤立主义政策”。

然而在1940年底,日本对美国珍珠港的袭击,彻底打破了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

此时的美国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由孤立主义转向了全面介入。

继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正式参战,卷入了二战。

美国不仅向欧洲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还积极参与了欧洲的战争。

1943年,美国在北非战场和意大利战场取得了重大胜利,逐渐成为了欧洲反法西斯战场的主导力量。

除了对欧洲政策的转变,美国的对亚洲政策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在二战初期,美国对亚洲采取了相对消极的态度,对日本的侵略行为置之不理。

然而随着日本对美国在夏威夷的袭击,美国迅速改变了对日本的政策,并对日本宣战。

此后,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与日本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并最终获胜。

从孤立主义到介入全战,从对欧洲的冷眼旁观到积极地介入,美国的对外政策在二战期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一系列的政策变化,不仅改变了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理念,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二战结束后,美国不仅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而且也确立了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

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干涉中国内政的实质

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干涉中国内政的实质

作者: 崔月华
出版物刊名: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51-55页
主题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内政;干涉;中国革命史;超级大国;世界局势;社会制度;对外政策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已成为对世界局势有重大影响的超级大国。

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战略目标不同,对内对外政策各异,但在对待中国的一些重大问题上,特别是在干涉中国内政的问题上,其真实目的实质又都是如何呢?此问题关系到研究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所以,有必要作以重新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美国;印度支那;两面性政策;干涉政策 摘要:二战期间美国曾宣布支持各国民族自决权利,欲以美国的自由价值观为标准反对欧洲传统的殖民制 度,但战后建立新世界秩序的需要迫使美国对印支实行既不干涉法国的印支事务又不得罪印支民族主义者的 两面性政策。由于越南民族主义者的共产主义特点以及胡志明明确加入苏联共产主义集团的声明最终打破了 美国梦想的东方“第二个铁托”模式成为现实的可能,特别是法国在印支战争的失利和法国在美国全球冷战中 的重要地位最终使美国转向全面介入干涉印支的政策。 中图分类号:D503;K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38(2014)04一0024一03

宫会议上,美国总统杜鲁门向这位法国临时总统保证美国承 认法国政府重建在印支的统治,三天后胡志明宣布独立但也 未能改变杜鲁门的这一殖民立场。尽管美国民众普遍尊重 胡志明的民族主义但杜鲁门缺少罗斯福那种对亚洲事务的 个人兴趣,他甚至不想使印支问题成为美法同盟分歧的障 碍,为了满足法国大国地位的恢复,杜鲁门政府无视胡志明 援助请求,相反,默许法国恢复在印支的统治,因为在美国看 来法国在欧洲对美的积极支持是至关重要的。远离法国就 会损害杜鲁门政府的总体对外政策,在他们眼中,站在遥远 的东南亚一方支持其民族独立就意味着一种愚蠢的外交。 二、战后美国对印支的两面性政策 实际上美国对印支采取的是一种不干涉的政策,就如同 美国对待荷属印度群岛一样杜鲁门政府不否认欧洲国家在 越南和印尼重建殖民统治的权利。同时美国也意识到当前 的现实主义也使得有必要向当地民族主义运动做出一些让 步,殖民者的过分政治和军事压迫不仅可能会危及到美国在 东南亚所希望的和平与秩序的恢复,而且会影响到美国在西 欧所追求的经济复苏和政治稳定。1945年和1946年期问美 国外交官员多次催促法国真诚地与胡志明和他的助手谈判 以避免公开冲突,而对双方皆不利。1946年3月6日法越签 订一个初步协议,此举受到美国的欢迎,因为这一协议开启 了政治妥协的道路。 不干涉原则成为越南宣布独立后四年问美国对越南政 策的指导原则,尽管这一原则符合美国民众的心理,但之后 此原则带给美国的却是失望,谈判破裂、野蛮的战争爆发,尽 管胡志明不急于整个越南的完全独立,但他不能容忍法国重 新恢复在越南的统治。因此,3月6日的协议不久就让位于 双方僵持的谈判,继而外交失败又让位于战争。美国分析家 对法国诉诸武力解决印支问题深感失望,再次征服的殖民战 争说明法国又令人遗憾地返回到了过去臭名昭著的野蛮方 式。甚至更糟糕的是,法国好象缺少必要的军事力量完成其 殖民目标。国务院远东事务办公室主任约翰・卡特・文森 特在12月23日的备忘录中就向助理国务卿迪安・艾奇逊 表达了对法国前景的悲观,他说,法国自己也承认缺少足够 的军事实力再次征服这个国家,缺少足够的军队,缺少法国 公众的支持以及政府因内部分歧所造成的低效率都使得法 国在从事一项很冒险的殖民事业。文森特预测,考虑到目前 形势的各种因素,游击战争可能会无限期地持续下去。 出于对法国在印支政策种种考虑,国务院尽量避免公开 批评他的欧洲盟友,12月23日艾奇逊告诉法国大使亨利・ 博内华盛顿对法国在印支的形势深感忧虑,这位助理国务卿 强调法越双方有必要尽早签定和平协议,随着印支形势的不 断恶化,美国对印支的不干涉政策也逐渐改变,杜鲁门政府 一直将法国的军事行动看作是在走历史的倒车,只是随着中 国革命的胜利特别是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才逐渐声明支持 法国的殖民战争并向法提供大量的军事经济援助。印支形 势的恶化和亚洲国际形势的演变使美国开始放弃非干涉 三、美国对印支转向干涉的政策 受中国事件的影响,美国官员很担心亚洲国家会进一步 丢失给共产主义,这种恐惧感也是源于“多米诺”理论的宣 扬,1954年4月的一次新闻会上,艾森豪威尔总统说道:“在
to
in—
Indochina comDrehensivelv.
战后初期美国在殖民问题的态度上以本国民众的自由 价值观为出发点倾向于放弃欧洲传统的殖民帝国制度,但战 后英法等盟友的反对、建立新世界秩序的需要以及美国所占 领土的现实利益考虑使美国战后采取了不反对法国恢复在 印支的殖民统治,而东南亚地区的民族主义运动和美国对殖 民统治后的清醒认识最终导致美国在印支殖民地问题上采 取了既能迎合欧洲殖民者又不过分得罪印支独立者的两面 性政策,即非干涉政策,这既是对法国殖民者的支持也是对 印支民族主义者的让步。任由法国恢复在东南亚的殖民统 治,以此换取法国对美国在欧洲事务的支持。 一、战后美国的殖民态度 罗斯福对殖民地的态度代表了普通美国民众的思想和 收稿日期:2014一03—21
在盟友的一致反对下,罗斯福也担心再继续坚持托管制 度,可能会动摇战时同盟甚至会危及到战后美国与西欧这一 最重要地区的合作。另外,防务需要也使得罗斯福无法再主 张反殖民的态度,陆军部和海军部的参谋们认为美国的安全 在于能否完全控制太平洋上日本原先支配的岛屿,总统也认 为美国必须在太平洋建立永久的美军基地以使美海空军的 作战向纵深发展,并具有灵活机动性。在美军事专家看来, 要实现这一目标美国就绝不能实行托管制度,因为美国一旦 支持托管制度,那托管制度也会很容易应用到美国占有的重 要战略区域。 二战期问在越南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斗争中,越南独 立联盟(越共)在胡志明的领导下成长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和 军事力量,他们的目标不只是要反对日本的法西斯统治还要 结束法国在印支的殖民统治。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河 内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在独立仪式上,胡志明引用了 美国独立宣言的名言,旨在向国际社会表明越南的独立运动 是美国民众所认同的。由于意识到美国是战后最强大也是 亚太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国家,胡志明也渴望得到美国的支 持,他告诉美国的代表团欢迎100万美国兵到越南……但不 欢迎一个法国人。Griap将军也以同样的态度把美国描述为 一个“好朋友”,因为在他看来,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没有领 土野心。。3 o在独立的前一天晚上,胡志明邀请美国情报局的 的两位官员参加晚宴感谢他们在战争期问向游击队提供大 量的物质援助,并希望未来的合作能够更加成熟。在多次私 人信件中胡志明皆渴望杜鲁门能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在一 封信中他写到:对大西洋宪章和旧金山和约的执行就意味着 根除帝国主义和各种形式的殖民压迫。。4
to
pursue
policy of
two
sides without interference into French Indochina affairs and
not
ofknd Indochina nationalist. Since the Vietnamese nationalists possessed characteristic of communist,Hu Zhi—ming joining the So— eventually broke the possibility of 0riental“second Tito”model that America dreamed of especially the French
zxhx.tougao8.com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m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Soc Sci)
xxkx.tougao8.com
2叫4年7月
Julv 2叫4
口政治与社会发展研究
战后美国由两面性到全面干涉印支政策的转变
李加洞
(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内蒙古满洲里021400)

胡志明没有意识到罗斯福和杜鲁门早已向欧洲盟友许 诺美国不会阻止在东南亚重建殖民制度的努力。杜鲁门没 有回应胡志明的来信请求,他和任何一位高级顾问也都没有 认真考虑过要从外交上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并曾考虑再给 予越南任直接的支持。1945年8月29日在接见戴高乐的白
万方数据
26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Key words:the United States;Indochina;policy of two sides;intervention policy
Abstract:During tion
to
the Second World War,the United States announced its support for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rights group
defeat in Indo—Indian war and France possessed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global cold war,the United States tumed
terfbrence
the policy
作者简介:李加洞(1977一),男,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世界史研究。
万方数据
第4期
战后美国由两面性到全面干涉印支政策的转变
25
济掠夺和政治压迫,这无疑会给殖民地和给大国之问带来不 稳定的种子,美国所追求的是一个以自由贸易和民主为特点 的更开放世界。在“自由法国”领袖戴高乐将军和他的顾问 们看来,只有这样的世界才能确保美国所追求的和平繁荣与 安全。罗斯福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主张独立自由的制度,改变 传统的欧洲殖民帝国的看法,表明了总统在无偏见地对待国 家利益而放弃殖民帝国制度。 尽管罗斯福支持民族自决,但到1944年后期,一系列复 杂的国际环境和现实利益又使其放弃了在印支和其它地区 的托管计划,并向欧洲国家许诺不干预他们战后恢复在东南 亚的殖民统治。实际上从一开始总统的托管方案就遭致殖 民国家的强烈反对,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这个罗斯福最 重要的盟友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坚决反对美国对欧洲殖民 地的处置方法,“自由法国”领袖戴高乐将军也激烈地反对 美国的计划,1945年3月戴高乐警告驻巴黎的美国大使:如 果共和国意识到你反对我们在印支事业,那将会造成令人可 怕的失望,没有人知道你的行为会导致什么结果,我们不想 成为共产主义者,我们也不想滑向俄国人的轨道,但我希望 你不要逼迫我们走向那条道路。_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