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合集下载

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论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1、利润操纵现象产生的原因(1)公司领导为追求经营业绩而操纵利润由于各公司经营业绩的考核一般以一定的财务指标为基础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将高层管理人员的报酬与公司的经营业绩挂钩而在业绩考核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是以财务指标为主的特别是企业的经营成果---利润往往是最主要的财务指标。

如利润的计划完成比率、投资回报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销售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等均是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

外部考核如行业排行榜也主要是根据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来确定的。

经营业绩的考核涉及到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业绩的评定并影响其提升、奖金福利等因此为了在业绩考核中有出色的表现不少管理人员在职期间可能采用一些手段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改善财务指标。

(2)公司为追求良好外在形象而操纵利润一方面银行、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及非金融机构出于尽量减少风险的需要在对企业发放贷款时要评价企业的信用程度和偿债能力如果企业具有较好的赢利能力则很容易取得银行的信任及贷款。

银行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信誉不足的企业。

另一方面在我国企业很普遍地存在着资金短缺的情况为了获得银行、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和维护其在商业经营中的信用一些企业便存在着操纵利润的现象。

最后良好的形象和声誉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也可以更好地推销自己的产品。

在市场上拥有良好的形象和声誉是各公司宝贵的无形资产为此许多需要其他企业投资的公司伪造出公司赢利的假象。

(3)上市公司为了自身利益而操纵利润 1. 为获得股票发行资格操纵利润企业首次发行时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企业必须最近三年连续盈利且经营业绩较突出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

一些经营业绩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不得不虚增利润而获得上市资格同时公司良好的赢利状态也有利于提高股票的发行价格。

2. 为了提高发行和配股价格操纵利润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进行再融资。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浅析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浅析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浅析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问题备受关注。

利润操纵是指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财务目标,通过各种手段来夸大或者缩小自己的利润。

这种行为不仅会误导投资者、影响市场秩序,还会损害企业的长期发展。

本文将从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现状、原因和对策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利润操纵的现状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营收与利润不匹配。

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追求高利润,往往会通过夸大营业收入或者缩小成本开支的方式来人为地提高净利润,使得企业的实际盈利与其所公布的财务报表不匹配。

2. 隐瞒损失。

一些上市公司为了不让投资者知道企业亏损的真相,往往会通过各种手段来隐瞒损失,以保持企业的“盈利”状态。

3. 利润分配方式。

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让自己的股价看起来更有吸引力,会选择通过增加分红的方式来提高股东回报率,以掩盖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

1. 上市压力。

上市公司为了让自己的业绩看起来更好,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往往会选择利用各种手段来操纵财务数据。

2. 绩效考核。

一些上市公司的经营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绩效考核目标,会选择通过财务造假的方式来夸大企业的利润。

3. 股东利益。

一些大股东为了保持自己的利益,会选择通过利润操纵的方式来控制企业的股价,以保持自己的控股地位。

1. 加强监管。

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披露和审计监管,对那些存在利润操纵行为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以震慑其他企业的违法行为。

2. 完善制度。

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对利润操纵行为进行具体规定和处罚措施,加大对操纵财务数据行为的打击力度。

3. 提高投资者教育水平。

通过提高投资者的财务知识水平,让投资者更加理性地分析企业的财务数据,以减少因利润操纵而造成的投资风险。

4. 强化内部管控。

加强企业内部管控,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防止企业内部人员利用职权和资源进行利润操纵行为。

利润操纵是一种短期行为,虽然可以暂时美化企业的财务数据,但却会损害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市场秩序。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浅析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浅析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浅析利润操纵是指企业为达到某些目的,通过不正当手段来改变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利润水平,从而误导投资者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错误的认识。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利润操纵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投资者的权益。

本文将对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进行浅析,探讨其存在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存在的问题1. 利润数据造假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一些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利益,采取了“美化”报表、虚构业绩等手段,使得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利润数据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这种情况给投资者带来了极大的误导,导致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缺乏基于真实情况的信息。

2. 利润调节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掩盖自身经营中的缺陷和问题,通过利用会计制度的弹性和模糊性,对财务报表中的利润数据进行人为调节,使得公司的盈利情况看起来更好。

这种行为也是对投资者的不负责任,会导致投资者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错误的认识。

3. 利润变现有些上市公司为了提高自身的股价和市值,会通过种种手段来增加自己的利润水平,而这些利润往往并不能转化为实际的现金流入,导致公司的盈利水平出现虚假的情况。

这种情况也会直接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二、存在的原因1. 经济利益动机公司追求经济利益是利润操纵的最主要原因。

一些公司为了达到业绩目标、增加股价、获得更多的融资,或者是为了规避一些负面的政策影响,会采取利润操纵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些经济动机促使了一些企业不择手段地进行利润操纵。

2. 缺乏监管和制约在我国,由于公司治理和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使得一些公司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利润操纵。

公司内部控制的不足和监管部门的力度不够,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使得利润操纵问题得以存在和发展。

3. 会计制度问题我国的会计准则相对灵活,给了一些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机会。

一些会计政策和规定的模糊性和弹性,使得企业可以通过变换会计政策、盈余管理等手段来操纵财务报表中的利润数据。

浅议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及其防范对策

浅议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及其防范对策

浅议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及其防范对策【摘要】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严重影响着市场的公平和透明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利润操纵是指公司通过不正当手段操纵财务数据,以获得虚假的盈利情况。

常见手法包括虚假销售、资产减值调整等,可能导致投资者误解公司真实财务状况,进而带来投资风险。

导致利润操纵问题的原因包括市场竞争、上市公司业绩压力等多方面因素。

为防范利润操纵,应加强监管与规范,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

只有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督,营造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才能有效预防利润操纵问题的发生。

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不可忽视,需要制定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解决。

【关键词】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防范、对策、风险、监管、规范、原因、定义、手法、重视、有效措施、预防、关键、不容忽视。

1. 引言1.1 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利润操纵是指公司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对财务数据进行人为干预,以夸大或缩小公司的实际盈利情况,从而对投资者、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产生误导。

在中国股市中,利润操纵现象比较普遍,涉及范围广泛,影响巨大。

据统计,中国上市公司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利润操纵问题,其中一些公司甚至通过虚增收入、操纵成本、变相变现等手段来掩盖企业真实经营状况,误导投资者,形成了一定的舆论风险。

这些利润操纵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利益,也损害了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也造成了严重影响。

面对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现状,监管部门、投资者和社会各界都应当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制止,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1.2 对利润操纵问题的重视对利润操纵问题的重视是中国上市公司监管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利润操纵不仅会误导投资者,影响市场公平性和透明度,还可能导致公司经营风险加大,甚至引发市场动荡。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浅析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浅析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浅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成为了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和财务状况备受市场关注。

在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采取不当手段进行利润操纵,以满足股东、管理层和市场的期望。

利润操纵现象如果得不到监管和控制,将对市场秩序和投资者信心造成严重影响。

深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对于加强监管和提升市场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一、利润操纵的原因1. 股东和管理层利益冲突在我国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股权分散、控制权相对集中的情况比较普遍,这导致了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

股东希望公司的利润最大化,提高股东权益,而管理层往往更关注自身的利益,包括奖金、薪酬和激励机制。

为了满足股东和市场的期望,管理层可能会采取一些手段进行利润操纵,以获得更高的薪酬和奖金。

2. 市场竞争压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上市公司为了在市场上占据更有利的地位,可能会通过利润操纵手段来掩盖公司实际的经营状况,制造假象以吸引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的流入。

一些公司为了在业绩报告中呈现出良好的财务指标,可能会夸大收入、缩小成本,甚至通过虚构交易或利用会计漏洞来进行利润操纵。

3. 审计和监管不足一些上市公司可能利用审计和监管的不足来进行利润操纵。

审计机构和监管部门在审计和监管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疏漏和盲点,导致一些利润操纵行为未能被及时发现和纠正。

一些上市公司可能会通过与审计机构和监管部门的勾结来进行利润操纵,加剧了市场的不规范性和不透明性。

二、利润操纵的表现形式1. 收入操纵收入是一个公司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

为了体现出良好的经营业绩,一些上市公司可能通过虚构销售收入、透过虚假交易等手段来进行收入操纵。

在业绩报告中,公司可能会夸大当期的销售收入,而实际销售额并不如报告所示。

2. 成本操纵成本也是一个影响公司利润的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利润水平,一些上市公司可能会通过夸大成本、粉饰费用等手段来进行成本操纵,以此来抬高利润水平。

论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论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论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证券市场的不断成熟,企业出于利益或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就会利用各种手段虚报利润。

人为操纵利润的行为不仅虚报了企业盈利状况,而且隐藏了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表现等方面来分析,并提出了防止利润操纵行为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利润;操纵;成因;对策企业是一种独立的经济实体,为了实现盈利,企业应当以自己的经营收入抵补其支出。

企业经营的好坏往往是通过企业盈利来表现的,并以利润反映在财务报表上。

而企业管理者有时候出于业绩考核、筹资或获取非法利益等目的,经常采取虚列收入、支出等措施操纵利润,给有关各方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一、利润操纵行为的概述及具体表现(一)利润操纵的定义利润操纵行为一般是指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各种手段人为调节企业利润的行为。

(二)利润操纵行为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1、销售收入确认提前销售收入的确认是企业获得经营成果的前提。

《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规定下列条件均能满足时才能给予确认收入:(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效益能够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但企业为了增加利润,往往会采取提前确定收入的办法。

2、人为的调整账务来调整利润第一,通过”资本公积”科目来调整企业利润。

很多企业,尤其是那些需将利润作大的上市公司,往往会通过资产评估将待摊费、毁损的固定资产用待处理财产损失、坏账、和存货等确认为评估减值,来直接冲减资本公积,以期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

第二,通过”其他应收款”会计科目调节利润。

3、通过虚假销售,调整利润总额利润操纵现象在年终表现尤为突出,企业往往采取虚假销售来达到年初设定的年利润。

这种销售无法取得现金,企业应收账款的金额得增加,表现在财务指标上如下:其一体现为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加大,其二体现为应收账周转率的降低。

论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论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整个企业经营和活动的过程都了解得清清楚楚,甚至可以对之加以操控,所以企业所知的会计信息必然是最真实的,而会计信息外部的使用方不会直接参与公司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只能靠公司提供的相关信息来知晓公司的经营现状,而他们知晓的信息就未必会那么真实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会造成公司管理者的道德存在风险,为其提供了风险存在的条件与基础,从而使公司管理者有充分的机会去修饰和篡改真实的信息,因此理性“经济人”公司的管理者会在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下,充分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来操纵利润。
再者,在合法的前提下,公司管理者进行的判断和预测和选择是存在自主性的,这样为公司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了可能性。根据“经济人”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假设,公司管理者会在选用会计相关政策时,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为终极目标。
另外,我国的税法体系的完善度还不高,为了更好地发展,国家制定了很多税收优惠政策。很多公司管理层想尽办法把公司归入能够享受优惠政策的那一列,这样一来,公司可以避掉很多税收,也为公司获得更多利益做出贡献。
1.共同因素
①前提条件:管理者的有限理性
经济学理论假设,每个人都是具有有限理性头脑的“经济人”,为了取得社会的相对支配权,都会追最大化自身效用,管理者作为经济的参与者也不例外。首先,作为“经济人”的企业,它是是最求自利的,在经济生活中都会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这里的自身利益不仅仅包括能用人民币、美元等货币能够衡量的物质利益,更包括了货币不能够衡量的其它非物质利益。其次,企业,作为“经济人”,它无时不刻都存在着机会主义动机或行为。即在经济商业活动过程中,任何一丝的机会都可能会造成数据的失真,造成黑白的颠倒,更是具有追求欺骗性自利的偏好。其三,公司作为“经济人”的又具有守法、理性的一面,在考虑利润操纵的动机发生时,它也会事先衡量其经济过程行为是否违法,违法程度有多严重,然后对相关监督管理部门的稽查能力、操纵违规被发现的几率和处罚的严重性结果进行估计,通过成本和效益等综合因素的分析后再对是否进行利润操纵作出决定。

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探讨2

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探讨2

2.通过混淆会计期间,把下期销售收进计进本期,或将本期销售收进延期确认,来调剂当期利润。

这类做法的目的,多是企业为了建立本身业务逐年增长的外在形象。

如“星火公司”上市后,在利润回属期上大做文章,将1996年度的销售收进1.76亿元和销售利润3800万元,调剂至1997年度。

1997年度又以一样的方法,将该年的销售收进2.26亿元和销售利润4700万元转移到1998年,从而制造连续3年稳定盈利,销售和净资产利润率稳定增长的假象。

(二)利用关联方交易调剂利润我国的很多上市公司由国有企业改组而成,通常为通过对国有企业局部改组而成,因此股份制改组并上市后,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之间将存在着扑朔迷离的关联交易。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通过资金拆借,向关联企业收取资金占用费。

按我们的法律法规规定,企业间不得相互拆借资金,但企业间相互拆借比比皆是。

这类资金拆借行为,上市公司没法事前对外表露,所以投资者及有关监管部分没法对其公道性作出判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一些企业利用拆借资金调理利润。

2.通过转嫁用度的情势调理当期利润。

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对用度题目应当有明确的划分,但上市公司效益不理想,或不足以到达所需要的利润目标时,便采取替上市公司分担部份用度如广告费、离退休职员的用度和其他管理用度的办法来调理上市公司的利润。

(三)通过人为的调剂有关账务调剂利润1.通过“资本公积”科目进行利润调剂。

依照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的潜亏应当通过规定的程序,计进当期损益,在利润中予以反映。

但相当一部份企业,特别是需将利润作大的上市公司,通过资产评估将待处理财产损失、坏账、毁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待摊用度等确以为评估减值,直接冲减资本公积,以到达虚增利润的目的。

2.通过“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科目调理利润。

依照现行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其他应收款主要核算企业发生的非购销售活动的债权,其他应付款主要核算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其他的应付暂收的款项,但一些企业违反其核算内容,通过这两个科目进行利润调理。

浅议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及其防范对策

浅议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及其防范对策

浅议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及其防范对策【摘要】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已成为当前广受关注的热点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利润操纵的定义及类型,接着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现状以及引起该问题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利润操纵的对策,包括加强监管、提高公司治理和完善内部控制等方面。

在对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展望了未来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重视,加强对该现象的监管和防范,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背景、研究目的、定义、类型、现状、原因、对策、思考、展望未来。

1. 引言1.1 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背景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是指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中使用虚假数据或不当手段,以达到夸大盈利或隐藏亏损的目的。

这种行为既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扭曲了市场的竞争环境。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利润操纵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频频被曝光,造成了市场恐慌和投资者信心不足。

一些公司为了迎合市场预期或融资需求,采取了种种不正当手段来虚增收入或掩盖亏损,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而监管部门对于这些利润操纵行为的查处和处罚力度往往不足,导致了更多公司的效仿和滥用。

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背景复杂而深远,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和解决。

深挖问题根源,加强监管力度,提升投资者风险意识和审慎性,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应对和遏制利润操纵问题的蔓延,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现状、原因及防范对策,以提供对该问题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通过分析利润操纵的定义及类型,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利润操纵的本质和特点。

了解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现状,可以揭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分析引起利润操纵的原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背后的动机和机制。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成因及其治理防范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成因及其治理防范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成因及其治理防范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行为屡禁不止。

从前些年的琼民源、东方锅炉、ST红光,到后来的银广夏、麦科特……上市公司往往采用利润操纵的方式编制虚假财务报告,其行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隐患。

利润操纵,也称为利润包装,是指企业为了某些特定的目的,运用各种手段人为地调节企业现实利润的行为。

一、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机及常见手段上市公司为了进行利润操纵可谓用尽各种手段,但是,任何事情的出现都有其原因,上市公司为什么要进行利润操纵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利润操纵的动机(1)取得上市资格。

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不得低于公司股本的25%,近三年必须连续盈利,股票才能上市。

众所周知,企业上市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从证券市场上筹集到大量的资金,因此,许多企业发行股票和股票上市的欲望十分强烈,一些业绩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为了能上市,往往采用各种手段进行利润操纵。

(2)美化公司形象,维持企业信用。

业绩良好的企业,外部对其评价相对较高,企业的外部形象和商业信用也比较好,往往能获得投资者的关注和金融机构的青睐。

一般来说,金融机构是不会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商业信用等级低的企业。

但是,资金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企业的发展壮大绝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

因此,企业为了维护自身的形象和声誉,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当实际盈利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时,他们往往利用会计的技术处理来弥补企业利润“缺口”。

(3)提升考核业绩。

我国特定的经济体制决定了现阶段考核企业管理人员的主要标准还是利润,利润的好坏涉及到企业负责人员管理业绩的评定和升迁,因此,为了有一个良好的业绩,管理阶层往往要对企业利润进行操纵。

(4)获取配股资格。

上市公司取得配股资格实际上就是获得从证券市场中再次融资的机会,通过配股既可以降低财务费用,又可以投入新的项目,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但《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规定,上市公司获得配股资格必须是近三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这是较为严厉的政策约束,企业为了使自己能保持或是重新获得配股资格,不惜用各种手段粉饰经营业绩。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浅析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浅析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浅析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备受关注。

利润操纵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经济利益,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操纵财务报表,欺骗投资者和监管部门,使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呈现出虚假的情况。

利润操纵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损害了市场的公平和有效运行。

本文将从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现状和原因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利润操纵手段多样化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手段多样,常见的包括虚增收入、夸大资产价值、隐匿负债、变相举债等。

虚增收入是最为常见的手段之一。

公司可以通过虚构销售收入或者虚构收入确认时间来实现虚增利润的目的。

一些公司也会通过夸大资产价值或者隐匿负债的方式来操纵利润。

2. 审计监管不力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得以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审计监管不力。

一些上市公司往往可以借助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机构,通过各种手段来掩盖真实的经营状况。

审计监管不力导致了利润操纵行为的蔓延和滋生。

3. 投资者保护意识薄弱部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缺乏审慎的态度,从而容易被利润操纵所欺骗。

一些投资者只看重盈利能力,而对于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和合规性不够重视。

这使得一些上市公司敢于利用各种手段来操纵利润。

二、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原因1. 盈利压力市场经济下,企业需要不断追求盈利增长,否则就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一些上市公司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来操纵利润,以吸引投资者和维持股价。

2. 监管缺失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监管缺失。

尽管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监管的力度和效果还有待提高。

一些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规避监管,从而实现利润操纵的目的。

3. 银行贷款依赖一些上市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存在较大的融资需求,依赖银行贷款来维持正常经营。

为了维护良好的信用记录和获得更多的融资支持,这些公司可能会采取操纵利润的方式,以完成银行贷款的还款和扩大资产规模。

公司利润操纵的常见手段及其对策.docx

公司利润操纵的常见手段及其对策.docx

公司利润操纵的常见手段及其对策利润操纵行为是企业为了维持自身的良好形象、少交所得税、融通到更多的资金,通过多计收入少计费用等一系列的手段虚增企业利润的行为。

这种行为,掩盖了企业一定时期内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蒙蔽了投资者的双眼,给经济秩序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一、利润操纵的原因根据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创始人艾伯伦奇特(W.Steve Albrecht)的“三角理论”,任何企业舞弊行为的产生,往往是由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共同作用而成,缺少任何一项要素都不可能真正形成企业舞弊行为。

纵观我国上市公司造假的动机,也不外乎以下这几个方面。

1.扩大融资能力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和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求,需要筹措大量的资金。

而企业进行筹资的时候,投资者所重点关注的往往是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因此,对于那些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难免要对其会计报表修饰打扮一番。

为了造出一个看上去盈利很不错的公司形象,筹措到大量的资金,就会在财务报表上做文章,进行利润操纵,做出一个表面上看上去光鲜的财务报表。

2.管理层的利益驱动现在的公司一般都是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而公司的经营管理者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使得公司的经营目标与所有者的目标背道而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道德风险。

所有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会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比如给予管理者一定的股份,一旦公司股价上涨管理层会获得股利收入;或者按照公司年度的盈利状况按比例分配给管理层年终福利。

这就使得公司的经营好坏直接与管理者的利益挂钩。

管理者为了年终能交出一份好看的经营业绩,同时获得丰厚的奖金,会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

3.地方领导提高“政绩”的渠道这些年来,各地区公司的数量、各公司的经营业绩、为地区GDP的贡献值等逐步成为上级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标准。

因此,一些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面子以及在任时有个光辉的业绩便于以后的政治道路,参与企业的利润操纵过程,鼓励企业虚构报表,并对企业的这一活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企业常见利润操纵方法的分析与对策

企业常见利润操纵方法的分析与对策

企业常见利润操纵方法的分析与对策[摘要]社会处于转型阶段,许多相关的法律、制度等体制还不健全成熟,企业利用制度上的漏洞操纵利润的风气越来越盛,给授资者和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它导致资本市场信任危机,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文章从企业操纵利润的行为动机出发,通过对利润操纵方法的分析,提出了遏制利润操纵行为的对策划建议。

[关键词]利润操纵;挂账;避税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获得更多自身利益而进行利润操纵。

利润操纵行为一般是指企业为了某种目的,运用各种手段人为地调节企业实现利润的行为。

这种行为掩盖了企业本身的真实经营管理状况,给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严重的危害。

一、利润操纵现象产生的原因(一)上市公司为了融通资金或维持上市资格而虚增利润根据《公司法》规定,企业必须在最近三年连续盈利且经营状况较好才能上市。

而一些达不到标准的企业只能通过虚增利润来实现上市目的。

由于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要对一个公司投资往往要根据投资报酬率来做判断,而投资报酬率=净利润(或营业利润)/投资额(或经营资产)×100%。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虚增利润提高了投资报酬率从而欺骗投资者达到了企业的融资目的。

《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证监会将暂停其股票交易并限定限期消除亏损,否则将停止公司的上市资格。

上市公司为了避免被停牌的命运只有虚增利润。

(二)企业为了自身的形象而虚增利润资金是决定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决定着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目前银行对企业贷款的要求甚高,信誉和经营业绩成为银行考核企业的重要指标。

一些企业的信誉及经营业绩达不到银行标准,它们为了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和维护其在商业经营中的信用,不得不伪造企业利润虚增的假象来达到目的。

(三)企业为了少交所得税而减少利润根据会计等式:收入-成本(费用)=利润。

有些企业为了逃避国家征收所得税而多列费用支出、增加成本来人为减少利润,从而达到少交所得税的目的。

企业利润操纵的成因、手段及对策

企业利润操纵的成因、手段及对策

企业利润操纵的成因、手段及对策论文导读:企业利润操纵行为是指企业为了某种目的,操纵会计信息,人为调节企业利润的行为。

关键词:企业利润操纵,成因手段,对策企业利润操纵行为是指企业为了某种目的,操纵会计信息,人为调节企业利润的行为。

这种行为隐瞒了企业的真实获利,隐藏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为此,必须对这一现象进行遏制。

一、利润操纵现象产生的原因追求政治利益。

企业经营业绩是衡量企业厂长经理“政绩”的主要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仍然采用上级主管部门委派制,再加上现行组织和人事管理体制缺乏有效的监督与考核,对一个企业领导干部业务水平及工作能力的评价,常常倚重于其任期内的财务指标完成情况如何,如投资回报率、销售利润率、利润的计划完成情况等。

利润指标完成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负责人的职位和晋升,企业负责人为达到其政治目的对利润进行操纵。

取得银行贷款。

企业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时,银行出于对控制风险的考虑,要对企业的资信进行评估,银行给企业贷款以企业资产状况和经济效益的高低来判断还贷能力,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资信不好的企业。

为了达到从银行获得贷款的目的,为了维护企业在商业经营中的形象,一些企业往往编制虚假的会计报表,虚增利润,以达到骗取贷款的目的。

少交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将会计利润按照纳税规定进行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适当的税率而得出的。

一些企业为了达到偷税漏税或延迟纳税的目的,利用各种手法对利润进行操纵,达到调整账面会计利润,从而调整应纳税所得额,达到少交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为了企业自身的团体利益。

许多企业把职工工资、奖金、福利等个人利益与企业的经营业绩直接挂钩,企业管理者为了企业自身的团体利益,利用种种手段操纵会计信息,虚构利润以达到小团体的利益。

股票上市企业为了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和再融资以及避免被摘牌。

根据证券法和公司法的有关法律规定,企业必须具有三年经营盈利的业绩且较为突出,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获得股票发行资格。

论企业利润操纵的成因及对策开题报告

论企业利润操纵的成因及对策开题报告
论文选题意义:
近几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行为屡禁不止。从前些年的琼民源、东方锅炉、ST红光,到后来的银广夏、麦科特……上市公司往往采用利润操纵的方式编制虚假财务报告,其行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隐患。
利润操纵行为在中外公司中普遍存在,由于利润操纵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有关利润操纵的理论研究虽然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对于利润操纵的定义仍未达成共识。
国内关于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相关问题的研究比较零星、分散。
任永宏( 2010年)论述了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现状,总结出相关的中小企业利润操纵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手段,从而提出了若干针对中小企业利润操纵行为的治理措施,并为我国中小企业利润操纵正规化提出了具有一定理论参考价值的对策和建议。
黄军(2009年7月)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化,非货币性交易货币化,关联性交易非关联化,减值准备调节化。并指出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形成了有效控制,但同时也留下一些隐患。
朱静芬(2008年)通过对企业利润操纵现状的深入研究,总结出人为利润操纵的几个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现实对策。最后指出,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有些更符合中国国情,也有一些是导致出现虚假数字的原因之一,因此我国会计准则应不断完善、充实,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
至于对策,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一是会计准则方面。只有建立健全的法制体系,切实保证治理利润操纵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充分发挥法制对企业利润操纵的威慑作用。二是加强社会审计的独立性。企业利润操纵事件的频繁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CPA在审计过程中的独立性得不到保证。强化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培育其社会公信度,是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环节。三是加大惩罚力度。由于会计造假的预期收益明显大于预期成本,造假的机会成本过于高昂,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泛滥。四是加强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开展会计诚信教育,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公信力水平,促使其形成诚信品质,进行诚信实践活动。大量的利润操纵事件表明,诚信教育应该是一种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不仅是会计人员,而且只有全社会形成一种诚信风尚,才能真正遏制企业利润操纵行为的发生。

企业利润操作的成因及其对策

企业利润操作的成因及其对策

企业利润操作的成因及其对策作者:赵旭阳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07期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在企业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经济决策和外部信息使用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但是,由于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就导致企业财务人员编造虚假的会计数据,财务报表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决策,损害了相关者的利益。

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利润操纵的概念利润操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利润操纵包括盈余管理和违法操纵两个部分,其中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合法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有选择的运用会计政策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而违法操纵是利用虚假手段欺骗财务信息使用者,其公布的数据具有虚假性,往往只是为了获取短期不正当利益;狭义的利润操纵仅指违法操纵,这里的利润操纵是指侠义的利润操纵。

二、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原因(一)共同因素1.管理者的有限理性经济学的理论假设,认为每个人都是具有有限理性头脑的“经济人”,都会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管理者作为市场经济参与者更是如此。

首先,作为“经济人”的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都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其次,作为企业的“经济人”,它时刻都存在着机会主义的倾向,具有追求欺骗性自利的偏好。

其三,公司作为“经济人”又有守法理性的一面,在考虑利润操纵行为发生之前,会先衡量其操纵行为是否违反会计准则相关规定,以及违法程度有多深,然后通过成本和效益原则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后再对是否进行利润操纵作出决定。

2.信息的不对称性实际工作中,企业会计信息制造者一方比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能更及时、更准确的获取会计信息,如果企业进行会计信息虚报,那么他们掌握的信息就相对不那么真实了,因此信息的不对称会使公司管理者在企业利益最大化原则下进行利润操纵。

3.会计制度及税法的缺陷会计法律体系必然存在某些漏洞,公司经营者正是利用这个漏洞来为企业利润操纵提供契机,例如,为了大力扶持企业的发展,国家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很多公司想法设法把自己纳入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逃避国家税收。

利润操纵的现象及对策

利润操纵的现象及对策

利润操纵的现象及对策利润操纵行为一般是指企业为了某种目的,运用各种手段人为调节企业实现利润的行为。

这种行为,歪曲了企业的盈利状况。

隐藏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危害性极大。

为此,本文就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操纵的手段作一番剖析,提出了遏制利润操纵行为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一、利润操纵现象产生的原因(一)企业领导为追求政绩而提高企业利润。

由于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一般以一定的财务指标为基础,其中利润往往是最主要的财务指标。

经营业绩的考核涉及到企业厂长经理管理业绩的评定,并影响其提升、奖金福利等,因此为了业绩,企业难免要对利润进行操纵。

(二)上市企业为了自身利润或大股东利益而夸大甚至编造虚假盈利。

1.为获得股票发行资格。

企业首次发行时,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企业必须最近连续三年盈利,且经营业绩比较突出,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

一些业绩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不得不进行利润包装而获得上市资格。

2.为了提高发行和配股价格。

发行价格和配股价格,在其发行和配股额度一定的情况下直接决定着募集资金的多少,因而一些企业不惜铤而走险提高每股收益的发行价和配股价(每股收益的提高只有通过增加利润来解决)。

3.避免股票被摘牌。

按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证监会将会暂停其股票交易并限定限期消除亏损,如果限期内未能消除,其股票将被摘牌,终止其在交易所的交易。

上市公司为了保住上市资格。

在一定程度上会进行利润操纵。

(三)为规避所得税而隐瞒利润。

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适当的税率而得出的。

一些企业为了偷税、漏税、推迟纳税时间,便会隐瞒利润。

但也存在着一些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为了能够维护其在社会上的形象,为了能够筹措到足够的资金,不惜虚报利润,多交所得税,而这部分所得税往往又通过地方政府的税收返还形式返给上市公司。

二、利润操纵手段的具体表现(一)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利润操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 、 利润操 纵手段的具体表现
( ) 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 。 一 利 关联 交 易 是指 在 关 联 方发 生 的
利 润 或 获 利 能力 进 行 操 纵 的 行 为称 为利 润 操 纵 。无 论 第一 种 观 点 所 称 的盈 余 管理 还 是 第 二 种 观 点 所称 的利 润 操 纵 都 给 经 济市 场 带 来 许 多 非 理性 因素 , 为其 健 康 发 展 埋 下 隐 患 。 文 所 阐 述 的是 第 二 本 种 观 点 在 我 国经 济 市 场 中 所 带来 的不 良影 响 以及 针对 这些 现 象 我
从理 论 上 说 , 联 交易 是 一 种 中 性 交 易 。 事 实 上 有 些 公 司在 关 联 关 而 交 易 中 利 用 协 议定 价 , 现 利 润 在 关 联 方 之 ,0 7年 销 售 一 批 货 物 给 该 公 司 的 控 股 股 东 的 子 公 司 . 20 销
等 , 此 为 了业 绩 . 因 企业 难 免 要 对 利 润进 行操 纵 。
周转 率 的降 低 。 这 种 利润 操 纵 现 象 比较 普 遍 . 要 有 两 种 方式 : 主
1 . 错误 运 用 会 计 原 则 . 非 销 售 收 人 列 为 销 售 收入 将
主要 手 段 有 : 一 , 开 增 值 税 销 售 发 票 , 增 收 入 。 通 过 与 其 对 虚 即 有 关 单 位 对 开 增 值税 发 票 的形 式 ,虚 拟 购 销业 务 .虚 增 收入 和 利 润, 然后 巧 妙 地 利 用增 值 税 抵 扣 制 度 。对 开 增 值 税发 票 , 达 到 了 既 虚 增 收 人 、 润 的 目的 , 不 增 加税 负 。 二 , 利 又 其 利用 有 关 出 口货物 优 惠 政 策 ,虚增 收 入 。 即利 用 出 口货 物企 业 可 以 自制 销 售发 票 的条
21 0 0年 7月 总 第 2 1 2 期
论 利润操纵现象 的成 因及对策
中国联合 网络通信有限公 司长治市分公 司 李亚敏
什么 是 利 润 操 纵 呢? 计 界 存 在 两 种 观点 : 一 种 观 点 将 利 润 会 第 操 纵 等 同于 西 方 会 计文 献 中 的盈 余 管 理 ,即公 司管 理 层 为 实 现 自
应收 帐款 占流 动 资 产 的 比 重增 加 ,另 一 方 面 还可 能体 现 为 应 收 账
第 三 , 目前 资 产 所 有 者 ( 资 人) 企 业 经 营 者 ( 理 人 ) 绩 在 出 对 代 业 评 价 方 法 和 奖励 机 制 下 ,公 司 当局 通 过 操 纵 .虚 盈 利 润来 骗 取 政 绩 ,捞 取经 济 利 益 。 也 就 是说 企 业 领 导 为 追 求政 绩 而提 高 企 业 利 润。 由于 企 业 经 营业 绩 的考 核 一 般 以一 定 的财 务 指 标 为 基 础 。 中 其 利 润 往 往是 最 主 要 的 财 务 指标 。 利 润 的计 划完 成 情 况 、 资 回报 如 投 率 、 售 利润 率 等 均 是 经 营 业 绩 的重 要 考 核 指 标 。 营业 绩 的考 核 销 经 涉 及 到企 业 厂 长 经 理 管理 业 绩 的评 定 。并影 响其 提 升 、奖 金 福 利
身效 用 或 公 司 市 场价 值 最 大 化 等 目的 进行 会 计 政 策 选 择 ,从 而 调
才能配股 , 为实 现 配 股 , 市公 司 也 要 进 行 财 务 包 装 ; 票 市场 流 上 股 通价 格 同市 场 ( 资 者) 其 预 期 盈 利 信 息 密 切 相 关 , 而 促 使 一 投 对 从
整 利 润 总 额
内部 信 息 传 递 给 资 本 市 场 ( 资 者 )采 取 人 为 调 节 利 润 的 手 段 传 投 ,
递信息。
这种 利 润 操 纵 现 象 在 年 终 表 现尤 甚 ,往 往 是 企 业 年终 达 不 到 既 定 的利 润 目标 时 , 采 取 虚 假 销 售 或 提前 确 认 销 售 , 而 达 到 既 便 从 定 的 利润 目标 。 种销 售 无 法 取 得 现 金 . 这 因此 当企 业 出 现这 些 现 象 时 , 收 账 款 的 金 额 就 会 增 加 , 现 在 财务 指 标 上 , 方 面 体 现 为 应 表 一
交 易 价 格 由 协 议确 定 。 这 项 交 易 利 润 占 公 司 20 0 7年 利 润 总额 的 2 . ; 联 企 业 收 取 资 金 占用 费 ; 用 关 联 企 业 间 的托 管 经 营 调 35 关 % 利 节利润。
( ) 过 虚 假 销 售 .提 前 确 认 销 售 或 有 意 扩 大 赊 销 范 围 。 二 通 调
售 收入 1 0 2万 元 , 售 成 本 1 0 2万 元 , 生净 利 润 2 0 60 销 40 产 0 0万 元 ,
, 一 、 利润操纵现象产生的原 因
利润 操 纵 的主 要 原 因 大体 可 分 为 以下 几 种 : 第一 , 国有 企 业 通 过 “ 高 ” 润 , “ 成 ” 包 利 润 , 过 “ 调 利 以 完 承 通 凋 低 ” 涧 。 藏 匿 ” 润 和 资产 , 利 以“ 利 达到 偷 逃 税 费 的 目的 , 为 下 年 完 或 成 经济 指 标 留下 空 间 。 。 第二 , 由于 会 计 信 息 的不 对 称 性 , 营者 无 法 将 他 们所 掌握 的 经
些 公 司 通 过 财 务包 装 这 一 ” 径 ” 到 抬 高股 市 价 格 的 目的 。 捷 达
节公 司盈 余 的 行 为 。 二 种 观 点将 公 司管 理 层 出于 某种 动机 , 用 第 利
法规 政 策 的 空 白或 灵 活 性 。甚 至 违 法违 规 等 各 种 手 段 对企 业 财 务
们 应 采 取 的有 效 对 策 。
转 移 资 源 和义 务 的 事 项 . 不 论 其 是 否 收 取价 款 而 关联 方 主要 是 指 在 企 业 的 财 务 和经 营 决 策 中 .有 能力 直 接 或
间 接控 制 、 同控 制 另 一 方 或 对 另 一 方施 加 重 大 影 响 的 有关 各方 。 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