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报表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企业利润操纵的原因及其对策

企业利润操纵的原因及其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些企业为了满足上市的要求,获取更多的融资需求,通过某些手段来进行利润的操纵,这在中国经济市场上是很普遍的现象,导致很多企业的资产不实,利润是虚增或者虚减的,严重影响了国家和投资者的决策,从而影响社会的进一步更新和发展,本文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企业利润操纵的原因及手段,再以华锐风电为例做进一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原因分析绪论利润操纵,是企业为了达到利润的最大化,通过一些会计政策或手段,有目的性的虚增或者虚减企业的利润,以此来维护企业的正面形象。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行为由来已久,近几年发展的越发严重,严重打击了投资者对市场经济的信心,利润操纵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如何防范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行为是很迫切的问题。
一、上市公司出现利润操纵的原因(一)融资或者为了获取上市的资格在我国《公司法》中,企业获得上市资格必须要持续盈利三年且经营状况良好,而一些不合格的企业为获取未获取上市资格只有通过虚拟利润来实现表面上的持续经营。
投资商与潜在的投资商会依据投资报酬率评估公司是否值得投资,投资商往往会被企业虚拟利润欺骗而继续融资。
(二)为了减少所得税的支出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经过纳税调配,将会计利润调节成应纳税所得额就是所得税,而企业本期所得税为:纳税额乘以相应的税率得出的结果。
所得税是上市公司的一项重要成本,成本的增加必然会导致收入的减少,利润也就相应的减少;因此一些企业为了逃避税负,赚取更大的受益,便通过利润操纵的方法来减少真实的利润达到减少所得税的支出。
(三)维护企业的正面形象一个企业的形象关乎着整个企业的发展方向,良好的企业形象会引来大批的投资者,从而带动企业的发展。
当企业在资金遭到困难的时候需要通过银行进行贷款来实现现金流的畅通时,为了达到让银行相信的目的,企业就会选择虚增利润使企业账面上利润扭亏为盈,维护了企业在金融机构的形象,从而获得大量的贷款。
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论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1、利润操纵现象产生的原因(1)公司领导为追求经营业绩而操纵利润由于各公司经营业绩的考核一般以一定的财务指标为基础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将高层管理人员的报酬与公司的经营业绩挂钩而在业绩考核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是以财务指标为主的特别是企业的经营成果---利润往往是最主要的财务指标。
如利润的计划完成比率、投资回报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销售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等均是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
外部考核如行业排行榜也主要是根据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来确定的。
经营业绩的考核涉及到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业绩的评定并影响其提升、奖金福利等因此为了在业绩考核中有出色的表现不少管理人员在职期间可能采用一些手段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改善财务指标。
(2)公司为追求良好外在形象而操纵利润一方面银行、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及非金融机构出于尽量减少风险的需要在对企业发放贷款时要评价企业的信用程度和偿债能力如果企业具有较好的赢利能力则很容易取得银行的信任及贷款。
银行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信誉不足的企业。
另一方面在我国企业很普遍地存在着资金短缺的情况为了获得银行、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和维护其在商业经营中的信用一些企业便存在着操纵利润的现象。
最后良好的形象和声誉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也可以更好地推销自己的产品。
在市场上拥有良好的形象和声誉是各公司宝贵的无形资产为此许多需要其他企业投资的公司伪造出公司赢利的假象。
(3)上市公司为了自身利益而操纵利润 1. 为获得股票发行资格操纵利润企业首次发行时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企业必须最近三年连续盈利且经营业绩较突出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
一些经营业绩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不得不虚增利润而获得上市资格同时公司良好的赢利状态也有利于提高股票的发行价格。
2. 为了提高发行和配股价格操纵利润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进行再融资。
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成因、手段及对策

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成因、手段及对策靳江燕摘要:关于利润操纵这一内容繁杂的问题,以往大多数研究均聚焦于大型企业、上市公司等,中小企业这一规模较小、数量众多的群体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文经过分析企业利润操纵的原因动机,进一步分析利润操纵的手段,从而提出遏制利润操纵的建议及对策,加强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关键词:中小企业;利润操纵;防范对策一、中小企业和利润操纵概述(一)中小企业内涵中小企业的划定标准,目前有定性和定量两种。
我国在国际惯例的基础上,也发布了《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该规定依据员工人数、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不同行业自身特点制定。
中小企业主要的特征有以下几点:①企业本身规模小,数量大,地区差异明显。
有调查显示,中小型公司占我国已经备案的所有公司份额的90%,但由于资金问题、雇佣员工等问题的限制,总体规模比较小。
再者,我国中东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稳定快速,分布在西部的中小企业数量很少,工业总产值也较低,这种地区差异也是导致中小型公司生产经营差异非常关键的原因。
②组织程度差,生产经营主要针对国内市场。
中小企业雇佣人数较少,内部专业化人才很少,在销售运营过程中团体合作的优势欠缺,发展受限。
很难融入到激烈的国外竞争市场,所以仅在国内市场活跃。
③生产灵活。
中小企业自身规模有限,总体的技术水平与大企业相比略逊一筹,故而更多的将拥有的财力、人力、物力等资源,运用到较小的市场中,通过分析小市场的经济需求来制定生产策略,生产多样化、批量少的产品来满足大众需求。
(二)利润操纵的内涵利润操纵包括两种含义,一种是盈余管理,即经营管理者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实现企业的价值,自主选择适合本公司发展的会计政策,调节公司盈余。
第二种是管理层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利用会计政策,会计法律的漏洞,甚至用非法手段来进行利润调节,本文着重说明第二种。
二、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原因及手段(一)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原因企业的利润是管理者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标准,直接影响到管理者的业绩评定。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浅析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浅析利润操纵是指企业为达到某些目的,通过不正当手段来改变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利润水平,从而误导投资者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错误的认识。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利润操纵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投资者的权益。
本文将对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进行浅析,探讨其存在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存在的问题1. 利润数据造假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一些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利益,采取了“美化”报表、虚构业绩等手段,使得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利润数据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这种情况给投资者带来了极大的误导,导致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缺乏基于真实情况的信息。
2. 利润调节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掩盖自身经营中的缺陷和问题,通过利用会计制度的弹性和模糊性,对财务报表中的利润数据进行人为调节,使得公司的盈利情况看起来更好。
这种行为也是对投资者的不负责任,会导致投资者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错误的认识。
3. 利润变现有些上市公司为了提高自身的股价和市值,会通过种种手段来增加自己的利润水平,而这些利润往往并不能转化为实际的现金流入,导致公司的盈利水平出现虚假的情况。
这种情况也会直接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二、存在的原因1. 经济利益动机公司追求经济利益是利润操纵的最主要原因。
一些公司为了达到业绩目标、增加股价、获得更多的融资,或者是为了规避一些负面的政策影响,会采取利润操纵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些经济动机促使了一些企业不择手段地进行利润操纵。
2. 缺乏监管和制约在我国,由于公司治理和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使得一些公司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利润操纵。
公司内部控制的不足和监管部门的力度不够,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使得利润操纵问题得以存在和发展。
3. 会计制度问题我国的会计准则相对灵活,给了一些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机会。
一些会计政策和规定的模糊性和弹性,使得企业可以通过变换会计政策、盈余管理等手段来操纵财务报表中的利润数据。
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客观原因及治理

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客观原因及治理
一、客观原因
1.税收优惠影响
政府为了吸引投资,税收政策会给予中小企业一些税收优惠措施,这些措施可以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但是也容易影响企业的财务数据真实性。
2.法律法规影响
部分中小企业缺乏法律意识,对于法律法规的规定不是十分了解,容易进行有违正常商业行为的利润管理手段。
3.经营困难
部分中小企业经营不善,面临资金紧缺、经营成本高等问题,为了维持企业运营,可能在企业账目上搞虚假利润数据。
4.管理不规范
部分中小企业管理比较混乱,控制不力,造成财务管理不规范,可以为利润操纵创造更多的机会。
二、治理手段
1.加强政府监管
政府可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务审计和税收监管,从而发现和防范利润操纵行为。
2.提升企业法律意识
企业需要认识到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注重财务数据真实性,理智对待税收优惠措施,增强管理规范。
3.加强内部控制
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系统,对涉及利润的环节进行严格监督和控制,从根本上预防利润操纵。
4.提高识别能力
投资者和承办机构需要提高对中小企业财务数据的识别能力,对于利润数据的异常情况进行深度调查并加强项目审批,提高中小企业透明度。
5.打造诚信企业文化
企业应该始终秉持诚信的价值观,不进行利润操纵等不正常的商业行为,做到以诚信取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论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论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证券市场的不断成熟,企业出于利益或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就会利用各种手段虚报利润。
人为操纵利润的行为不仅虚报了企业盈利状况,而且隐藏了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表现等方面来分析,并提出了防止利润操纵行为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利润;操纵;成因;对策企业是一种独立的经济实体,为了实现盈利,企业应当以自己的经营收入抵补其支出。
企业经营的好坏往往是通过企业盈利来表现的,并以利润反映在财务报表上。
而企业管理者有时候出于业绩考核、筹资或获取非法利益等目的,经常采取虚列收入、支出等措施操纵利润,给有关各方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一、利润操纵行为的概述及具体表现(一)利润操纵的定义利润操纵行为一般是指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各种手段人为调节企业利润的行为。
(二)利润操纵行为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1、销售收入确认提前销售收入的确认是企业获得经营成果的前提。
《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规定下列条件均能满足时才能给予确认收入:(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效益能够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但企业为了增加利润,往往会采取提前确定收入的办法。
2、人为的调整账务来调整利润第一,通过”资本公积”科目来调整企业利润。
很多企业,尤其是那些需将利润作大的上市公司,往往会通过资产评估将待摊费、毁损的固定资产用待处理财产损失、坏账、和存货等确认为评估减值,来直接冲减资本公积,以期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
第二,通过”其他应收款”会计科目调节利润。
3、通过虚假销售,调整利润总额利润操纵现象在年终表现尤为突出,企业往往采取虚假销售来达到年初设定的年利润。
这种销售无法取得现金,企业应收账款的金额得增加,表现在财务指标上如下:其一体现为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加大,其二体现为应收账周转率的降低。
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探讨2

2.通过混淆会计期间,把下期销售收进计进本期,或将本期销售收进延期确认,来调剂当期利润。
这类做法的目的,多是企业为了建立本身业务逐年增长的外在形象。
如“星火公司”上市后,在利润回属期上大做文章,将1996年度的销售收进1.76亿元和销售利润3800万元,调剂至1997年度。
1997年度又以一样的方法,将该年的销售收进2.26亿元和销售利润4700万元转移到1998年,从而制造连续3年稳定盈利,销售和净资产利润率稳定增长的假象。
(二)利用关联方交易调剂利润我国的很多上市公司由国有企业改组而成,通常为通过对国有企业局部改组而成,因此股份制改组并上市后,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之间将存在着扑朔迷离的关联交易。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通过资金拆借,向关联企业收取资金占用费。
按我们的法律法规规定,企业间不得相互拆借资金,但企业间相互拆借比比皆是。
这类资金拆借行为,上市公司没法事前对外表露,所以投资者及有关监管部分没法对其公道性作出判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一些企业利用拆借资金调理利润。
2.通过转嫁用度的情势调理当期利润。
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对用度题目应当有明确的划分,但上市公司效益不理想,或不足以到达所需要的利润目标时,便采取替上市公司分担部份用度如广告费、离退休职员的用度和其他管理用度的办法来调理上市公司的利润。
(三)通过人为的调剂有关账务调剂利润1.通过“资本公积”科目进行利润调剂。
依照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的潜亏应当通过规定的程序,计进当期损益,在利润中予以反映。
但相当一部份企业,特别是需将利润作大的上市公司,通过资产评估将待处理财产损失、坏账、毁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待摊用度等确以为评估减值,直接冲减资本公积,以到达虚增利润的目的。
2.通过“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科目调理利润。
依照现行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其他应收款主要核算企业发生的非购销售活动的债权,其他应付款主要核算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其他的应付暂收的款项,但一些企业违反其核算内容,通过这两个科目进行利润调理。
论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 二 、 利润操 纵手段的具体表现
( ) 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 。 一 利 关联 交 易 是指 在 关 联 方发 生 的
利 润 或 获 利 能力 进 行 操 纵 的 行 为称 为利 润 操 纵 。无 论 第一 种 观 点 所 称 的盈 余 管理 还 是 第 二 种 观 点 所称 的利 润 操 纵 都 给 经 济市 场 带 来 许 多 非 理性 因素 , 为其 健 康 发 展 埋 下 隐 患 。 文 所 阐 述 的是 第 二 本 种 观 点 在 我 国经 济 市 场 中 所 带来 的不 良影 响 以及 针对 这些 现 象 我
从理 论 上 说 , 联 交易 是 一 种 中 性 交 易 。 事 实 上 有 些 公 司在 关 联 关 而 交 易 中 利 用 协 议定 价 , 现 利 润 在 关 联 方 之 ,0 7年 销 售 一 批 货 物 给 该 公 司 的 控 股 股 东 的 子 公 司 . 20 销
等 , 此 为 了业 绩 . 因 企业 难 免 要 对 利 润进 行操 纵 。
周转 率 的降 低 。 这 种 利润 操 纵 现 象 比较 普 遍 . 要 有 两 种 方式 : 主
1 . 错误 运 用 会 计 原 则 . 非 销 售 收 人 列 为 销 售 收入 将
主要 手 段 有 : 一 , 开 增 值 税 销 售 发 票 , 增 收 入 。 通 过 与 其 对 虚 即 有 关 单 位 对 开 增 值税 发 票 的形 式 ,虚 拟 购 销业 务 .虚 增 收入 和 利 润, 然后 巧 妙 地 利 用增 值 税 抵 扣 制 度 。对 开 增 值 税发 票 , 达 到 了 既 虚 增 收 人 、 润 的 目的 , 不 增 加税 负 。 二 , 利 又 其 利用 有 关 出 口货物 优 惠 政 策 ,虚增 收 入 。 即利 用 出 口货 物企 业 可 以 自制 销 售发 票 的条
企业会计报表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企业会计报表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郭锦荣【摘要】企业会计报表可以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便利益相关者客观地了解企业,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但企业管理层为了达到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而蓄意粉饰会计报表,通过各种办法来进行利润操纵。
企业利用制度上的漏洞操纵利润给授资者和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它导致资本市场信任危机,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文章从企业操纵利润的行为动机出发,通过对利润操纵方法的分析,提出了遏制利润操纵行为的对策划建议。
【关键词】会计报表;利润操纵;财务分析【作者单位】郭锦荣,黑龙江农垦总局红兴隆管理局友谊农场会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
市场经济越发展,会计信息越重要。
利益相关者要求企业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但企业管理层常常为了获取非法利益而蓄意粉饰会计报表,通过各种办法来进行利润操纵。
每个企业采用的利润操纵手段不完全相同,但这些操纵手段大多能够在财务指标上和会计报表项目中反映出来。
只要我们能够发现财务指标异常的规律,分析会计报表项目金额的异常情况,就可以快速地判断企业是否有操纵利润的嫌疑,从而提高分析的效率。
一、企业会计报表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一)为自身利益而夸大甚至编造虚假利润。
上市公司作为一种“壳资源”依然稀缺,许多公司为了争取发行上市指标,受利益驱动,便产生了利润操纵行为。
按《公司法》规定公司上市前三年要连续盈利,且经营业绩比较突出。
为了公司股票上市的需要,在发行额度有限的情况下,为影响股票的发行价格,募集到更多的资金,一些公司采取多种手段操纵会计利润;对于已经获得上市资格的公司,为了获得对公司管理业绩的良好评价和进一步筹集资本,提高配股价格,更多的获取证券市场上有限的资源,也会想方设法提高利润;此外有些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为了避免股票停牌甚至被终止上市的尴尬局面,宁愿铤而走险进行利润操纵。
利润操纵的成因、手段及治理

利润操纵的成因、手段及治理一、利润操纵的动因利润操纵的动因主要是企业通过利润操纵最终实现自身利益(经济的和非经济的)的最大化。
具体地说:1、国有企业通过“调高”利润,以“完成”承包利润,通过“凋低”利涧,以“藏匿”利润和资产,达到偷逃税费的目的,或为下年完成经济指标留下空间。
2、上市公司在初次发行阶段,证监会要求公司有连续3年盈利,为了能上市,就需要进行财务包装:在配股阶段,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净资产盈利率近3年平均不低于10%,且每年达到6%才能配股,为实现配股,上市公司也要进行财务包装;股票市场流通价格同市场(投资者)对其预期盈利信息密切相关,从而促使一些公司通过财务包装这一"捷径"达到抬高股市价格的目的。
3、为给会计信息使用者以各会计期间前后一致、稳定增长,即所谓的“利润平滑”感觉而调节盈余。
有的企业盈余变化很大,给人以不安全的感觉,有的企业损益情况不能与本行业或国家整体经济状况同步,给人以不可理解的感觉。
由于人的风险厌恶感,使这类公司在资本市场缺乏吸引力。
而管理者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让投资者以为企业的业务发展稳健,往往会进行盈余调节,以丰补歉,给人以稳中有升的感觉。
4、由于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经营者无法将他们所掌握的内部信息传递给资本市场(投资者),采取人为调节利润的手段传递信息。
5、在目前资产所有者(出资人)对企业经营者(代理人)业绩评价方法和奖励机制下,公司当局通过操纵,虚盈利润来骗取政绩,捞取经济利益。
此外,行政干预、财务会计主体多元化、社会审计监督不健全也是造成利润操纵的原因。
二、利润操纵的手段1、从会计确认基础的主观性来看,权责发生制是会计确认的基础,该理论虽然较好地解决了收人与费用的配比问题,但在确认过程中加入了主观的方法,为固定资产折旧、无形及递延资产价值的确认和摊销等加入了主观因素。
采用稳健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反映带有不确定因素的经济业务时要采取审慎的态度,其中夹杂较大成分的主观判断。
企业利润操纵问题及对策

企业利润操纵问题及对策
企业利润操纵通常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人为手段对财务报表进行虚增或虚减,从而达到塑造企业形象、增加股价或规避税费等目的的行为。
企业利润操纵的出现,不仅会误导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也会损害员工、客户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以下是积极防范企业利润操纵的对策:
1、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制度、监管、检查等多种手段确保企业的财务报表真实可靠。
2、规范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的制定与审计流程
企业需要遵守会计准则的要求,及时披露财务信息。
同时,要选用独立审计机构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3、加强监管和法律的约束力
政府监管部门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加大对企业的审计监督和财务重新评估力度等,同时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加大对利润操纵行为的惩处力度。
4、加强投资者保护
投资者需要加强对上市企业的关注和监督,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同时呼吁建立相应的投资者保护机制。
以上这些做法可以有效防范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发生,以便保障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216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分析孔令军作者简介:孔令军,男,汉族,河南济源,本科,审计。
(安阳师范学院商学院河南安阳455002)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在我国市场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主要对利润操纵及危害针对性地分析了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一种丑陋现象,揭示企业不良运作行为。
然后从利润操纵动机进行了详细划分,包括资本市场动机、管理者动机,经营业绩动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形象的表现了企业主体在市场经济下存在的利润操纵的心理。
最后是对利润操纵现象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对我国企业当中问题现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进一步达到解决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目的。
关键词:上市公司;利洞操纵;虚增利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上市公司在我国大量涌现,尤其是-些规模超大型企业。
一些集团公司的出现打破了原来单个企业各自经营的局面。
规模集团的公司充分发挥规模优势,达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然而集团的出现又往往会带来企业间经营业绩的相互利用,来达到各自彼此之间需要星现给外界的财务报表的愿望,掩饰企业间业绩。
所以规模集团中企业的利润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企业各自保证诚信的道德要求来如实反映自己的经营业绩,不做假账,不做虚账,对投资者和报表使用者负责。
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的驱使还是会让许多公司铤而走险,虚增自己的利润,造成”种企业片面繁荣的假象。
这会误导投资者和报表使用者,浪费经济资源,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损失。
由于上市,所以他们拥有着其他企业所没有的优势,可以公开募股集资,充分利用市场配置的资源,获得更好的发展。
上市公司可以充分利用筹资优势获得其他企业所不能有的资金,进行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或进行投资,兼并,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上市公司有利于调动企业的活力和增加市场的竞争性。
然而,为了获得上市,某些公司往往会虚增自己的企业利润,掩盖自己的不良业绩,进行利润操纵。
利润操纵是上市公司当中存在的一种现象,上市公司往往不顾股东的利益,虚报财务报表当中企业的利润。
论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成因及对策

有甚者还会参与到利润操纵活动中去 , 这些都 为企 业进行利润调节提供了很大保护 , 使得造假者无所
2 0 1 6年 1 1月 第2 6卷 第 6期
榆 林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YUU N UNl VERS r r Y
NO V .2 01 6 V0 1 . 2 6 No . 6
论 企业 进 行 利 润操 纵 的 成 因及 对 策
尤姣 月
( 吉林 大 学珠 海 学院 工商 管理 系, 广东 珠海 5 1 9 0 4 1 )
来编造 虚假 利 润 。
( 2 ) 企业 为 了融 资 和维 护 良好 的形 象 而进 行 利 润操纵
有需要 、 有机会 , 并且认为在事后不会暴露时 , 便会
进 行会 计 造假 。文 献 [ 2 ] 从资本市场动机 、 获 取 信 贷 资金 动机 、 管理 者 的动 机 三 个 方 面 阐述 利 润操 纵
收稿 日期 : 2 0 1 6— 0 5— 0 6
一
是 为获 得股 票发 行资格 而进 行利 润操 纵。 有
些 急 于上市 但又不 符 合相关 规定 的企业 首 次 申请
基金项 目: 2 0 1 5年榆林 市科技计划 项 目( 2 0 1 5 C X Y一 0 2 )
作者简介 : 尤姣月 ( 1 9 9 5 一) , 女, 陕西榆林人。
近些 年会计 造假案举 不 胜举 。会计 造假 案严 重
理层 自身 的利 益 , 一般 当企 业 经 营业 绩 好 时所 有 者 会有 一定 的奖 惩 措 施 。 比如 , 将 企业 的盈 利按 一 定 比例作 为 福利 发放 给 管 理 者 , 或 给经 营 者 一定 的股
浅析企业操纵利润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F 2 7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7 7 1 2 ̄ o 1 3 ) 0 4 — 0 2 1 2 — 0 1
作用 。当企业操纵利润的行 为败 露后 ,司法介入欠缺,注重经 济处罚 ,较少进行行政 、刑事处罚,或者用经济处 罚来代替行 政和刑事处 罚。违法违 纪的成本低 、风险小,使得企业操纵利 润 的现象有禁不止。 二 、企业操 纵利 润行 为的危害 企业操 纵利 润会 导致会计信息 失真 ,无论是对税务部 门、 金 融机 构, 还是对社会、 政府 以及 国家等都存在着极大 的危害 。 ( 1 )造成 国家 的税 收流失。一些 企业通过各种途径来操 纵企业 的利润 ,偷逃税 款,化公 为私 ,有的还利用税收制度上 的弹性地带 为企业谋取福利,使得 国家的税收大量流失。( 2 ) 增加金融机构的风险 。 金融机构会 依据企业 的盈利状况选择是 否 向企业提供贷款 。 若依据被人 为操纵后 的利润对企业放贷 的 话, 企业很可能虚盈 实亏 , 金融机构的资金就可能会收不回来, 金融机构的风险增大。( 3 )滋生不正之风 。企业本着操纵利润 这种不可告人 的 目的,很 可能会 向有关部 门的工作人员行贿 , 有些 工作 人员就会接受贿赂 ,这种不正之风会造成恶性循环 , 败坏社会风气 。( 4 )增添社会 的不安定 因素 。虚假利润容易造 成繁荣 的假象 ,引发通货膨胀 ,从而很可能会引发社会动荡 , 这无疑增添 了社会 的不安定 因素 , 必然影 响国民经济 的健康发 展 ,对经济生活也将构成许多隐患。( 5 )影响经济政策 的有效 性 。国家会依据有关的会计信息来制定一系列的经济政策 。 如 果企业操纵利润 , 提供虚假的会计信 息, 那么必然会影响政策 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就会导致经 济管理和 决策 的失误 。 三、解决企业操纵利润行为的对策 ( 1 )修订完善会计准则 。要不断修订完善会计准则,形 成 比较完备 的会计准则体系 , 避免会计处理 中的真空地带,防 止 “ 无 据 可 依 ”现 象 的 出现 。尽 量 减 少 会 计 政 策 的选 择权 ,克 服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本身 的不确定性 , 使会 计准 则更 加具 体 和更具操作性 。( 2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加大 处罚力 度。 建立健全法制体系 , 加大对企业操纵 利润 行为的法律处 罚 力度 , 使相关责任人 的违法、 违 纪成 本数倍于其获得 的经济利 益, 这样使他们没有经济利益可图,而且还会 因为操纵利润 的 行为倾家荡产 , 充分发挥法律 、 法规对企业操纵利润行为的震 慑作用 。 司法机关也应 当介入监 管, 对有关 的责任人要绳之 以 法。( 3 )强化企业的 内部控制 。良好 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及 时 的发现舞弊 ,从而有效地减少企业操纵 利润 的行 为。因此 ,在 会计核算和管理 中必须实行不相容的职务相互分离 。 要 合理 设 置企业 的内部组织机构 ,明确工作范围、权 限和职责,避免 出 现 一 人多 岗、一 岗多职的现象 。强化企业 内部监 督约束机 制, 确保 内部控制制度切实有效地执行 。 ( 4 ) 加强企业的外部监管 。 加强企业 的外部监管,主要依靠包括税务部 门、金融机 构、注 册会计师事务所、证券监 管部门等在 内的社会监督 , 促进企业 严格遵 守会计规范,形成 有效 的外 部约束机制 。 参考文献: [ 1 1黎 ] 仁华. 谈 谈 会 计 报 表 粉 饰 的 审 计 策 略 田. 财会 月
企业利润操纵的分析及防范措施

企业利润操纵的分析及防范措施作者:范雪梅来源:《时代金融》2014年第18期【摘要】本文对企业进行利润操控的原因和动机进行了分析,针对当前存在的一切操控方法提出了一些防范和规范策略。
【关键词】利润操纵盈余管理会计报表会计准则一、企业利润操纵的动因分析及方法(一)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外在原因1.与我国的上市制度和证券市场运行有关。
一些企业为了获取上市资格争取更多的新股配额,就通过各种方法来提升资产的盈利能力,地方税务部门为了提升收入也对企业这种行为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另外,我国证券法对连续三年亏损的企业有最严格的停止上市资格的处罚,一些企业为了达到再融资的目的或者保持上市资格都会对财务报告进行反复测算,一旦与资格线存在小量差距就会通过利润操纵的方式来实现。
2.来自投资者以及股东的压力。
我国经济的发展虽然处于连续增长的趋势,但是也面临着增长下行的压力,企业在经营中也受到众多来自股东以及投资者的压力。
(二)企业操纵利润的内在原因1.企业资金扩容利益的趋势。
股票的高发行价是与每股收益挂钩的,企业为提升发行价就可能通过关联交易以及预测收益等方式来虚假地提高企业收益和盈利水平。
2.扩大自身融资能力。
企业资金是再生产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更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贷款行为都有极高的要求,其中经营业绩即利润状况和企业信誉度是机构的重点考量因素,一些信誉和业绩不达银行标准的企业为获取更多信贷资金不得不虚增利润对利润进行操纵。
3.为少交税金而减少利润。
税收一直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之处,与利润相关的税种更是许多,其中企业所得税更是直接以企业利润为计算基数。
一些企业为了少交税金往往在记账和编制报表中多列费用来降低利润。
二、利润操纵的主要方法(一)进行挂账处理虽然企业会计制度对费用处理的实现进行了明确,但是一些企业为实现操纵利润的目的经常会违背制度规定,对一些科目内容进行挂账处理从而影响利润。
企业利润操作的成因及其对策

企业利润操作的成因及其对策作者:赵旭阳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07期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在企业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经济决策和外部信息使用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但是,由于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就导致企业财务人员编造虚假的会计数据,财务报表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决策,损害了相关者的利益。
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利润操纵的概念利润操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利润操纵包括盈余管理和违法操纵两个部分,其中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合法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有选择的运用会计政策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而违法操纵是利用虚假手段欺骗财务信息使用者,其公布的数据具有虚假性,往往只是为了获取短期不正当利益;狭义的利润操纵仅指违法操纵,这里的利润操纵是指侠义的利润操纵。
二、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原因(一)共同因素1.管理者的有限理性经济学的理论假设,认为每个人都是具有有限理性头脑的“经济人”,都会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管理者作为市场经济参与者更是如此。
首先,作为“经济人”的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都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其次,作为企业的“经济人”,它时刻都存在着机会主义的倾向,具有追求欺骗性自利的偏好。
其三,公司作为“经济人”又有守法理性的一面,在考虑利润操纵行为发生之前,会先衡量其操纵行为是否违反会计准则相关规定,以及违法程度有多深,然后通过成本和效益原则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后再对是否进行利润操纵作出决定。
2.信息的不对称性实际工作中,企业会计信息制造者一方比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能更及时、更准确的获取会计信息,如果企业进行会计信息虚报,那么他们掌握的信息就相对不那么真实了,因此信息的不对称会使公司管理者在企业利益最大化原则下进行利润操纵。
3.会计制度及税法的缺陷会计法律体系必然存在某些漏洞,公司经营者正是利用这个漏洞来为企业利润操纵提供契机,例如,为了大力扶持企业的发展,国家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很多公司想法设法把自己纳入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逃避国家税收。
浅析企业利润操纵的原因、方法及对策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系部名称专业班级完成时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原因及其建设路径研究学生姓名:聂佳云系部名称:经济管理系专业名称:会计学指导教师:易磊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声明1.本人提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本文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
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明确标明。
2.本人完全了解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本文被查阅、借阅或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同意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可以采用影印、打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本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3.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组织专家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复审时,如发现本文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学院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无关。
作者签名:日期:二O一年月日摘要企业利润操纵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均有重要的影响。
对企业利润操纵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并且具有实际意义。
本文将企业利润操纵的原因、方法及对策进行三位一体全面分析。
首先引入与利润操纵相关的概念,分析企业利润操纵的原因及危害,企业利润操纵的危害有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损害企业自身的利益和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
然后总结企业常见的利润操纵方法及手段,企业利润操纵方法是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改变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时间的操纵利润、费用资本化操纵利润和利用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操纵利润。
最后提出防治企业利润操纵的具体对策,并希望能为防范企业利润操纵提供有意义的信息。
关键词:利润操纵、利润操纵危害、防治对策ABSTRACTManipulation of corporate profits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Researching on corporate profits manipulation has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is article will manipulate corporate profits reasons,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conducting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Trinity.Firstly the article leads to the related concepts for profit manipulation,analysis the causes and the harm corporating profits manipulation.The corporate profits manipulation harms investors' interests, the interests of their own health and hinder economic development.Then the paper summaries profit manipulation case. Corporate profits manipulation method is the use of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to manipulate profits, revenues and expenses change to manipulate profits recognition time, capitalizes asset values to manipulate profits and takes advantage of the uncertainty to manipulate profits.Finally the article proposes appropriate solutions and regulatory measures, and hopes for prevention corporate earnings manipulation to provide meaningful information.Key words: profit manipulation、profit manipulation hazards 、control measures目录摘要................................................................. ABSTRACT (I)一、绪论 0(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0(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01. 国外研究现状 02. 国内研究现状 (1)(三)本文研究内容 (1)二、企业利润操纵的种类、危害与原因 (2)(一)企业利润操纵的种类 (2)1. 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2)2. 企业利润的最小化 (2)3. 企业利润的冲销与均衡化 (3)(二)企业利润操纵的危害 (3)1. 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3)2. 损害企业自身利益 (3)3. 阻碍经济健康发展 (3)(三)企业利润操纵的原因 (4)1. 内部原因 (4)2. 外部原因 (5)三、企业操纵利润的主要方法 (5)(一)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 (6)(二)改变收入和费用确认的时间操纵利润 (6)(三)费用资本化操纵利润 (7)(四)利用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操纵利润 (7)1. 利用应收款项操纵利润 (7)2. 利用存货操纵利润 (7)3. 利用在建工程操纵利润 (7)四、防治企业利润操纵的对策 (8)(一)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8)1. 健全企业内部治理机构 (8)2. 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8)(二)强化企业外部监管 (8)1. 完善会计准则与法律法规 (8)2. 审计的独立性的保护 (9)3. 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 (9)五、展望 (9)参考文献 (10)致谢语 (11)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管理层在经济和政治利益驱动下,利润操纵问题随之而来。
利润操纵的现象及对策

利润操纵的现象及对策利润操纵行为一般是指企业为了某种目的,运用各种手段人为调节企业实现利润的行为。
这种行为,歪曲了企业的盈利状况。
隐藏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危害性极大。
为此,本文就企业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操纵的手段作一番剖析,提出了遏制利润操纵行为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一、利润操纵现象产生的原因(一)企业领导为追求政绩而提高企业利润。
由于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一般以一定的财务指标为基础,其中利润往往是最主要的财务指标。
经营业绩的考核涉及到企业厂长经理管理业绩的评定,并影响其提升、奖金福利等,因此为了业绩,企业难免要对利润进行操纵。
(二)上市企业为了自身利润或大股东利益而夸大甚至编造虚假盈利。
1.为获得股票发行资格。
企业首次发行时,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企业必须最近连续三年盈利,且经营业绩比较突出,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
一些业绩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不得不进行利润包装而获得上市资格。
2.为了提高发行和配股价格。
发行价格和配股价格,在其发行和配股额度一定的情况下直接决定着募集资金的多少,因而一些企业不惜铤而走险提高每股收益的发行价和配股价(每股收益的提高只有通过增加利润来解决)。
3.避免股票被摘牌。
按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证监会将会暂停其股票交易并限定限期消除亏损,如果限期内未能消除,其股票将被摘牌,终止其在交易所的交易。
上市公司为了保住上市资格。
在一定程度上会进行利润操纵。
(三)为规避所得税而隐瞒利润。
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适当的税率而得出的。
一些企业为了偷税、漏税、推迟纳税时间,便会隐瞒利润。
但也存在着一些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为了能够维护其在社会上的形象,为了能够筹措到足够的资金,不惜虚报利润,多交所得税,而这部分所得税往往又通过地方政府的税收返还形式返给上市公司。
二、利润操纵手段的具体表现(一)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利润操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会计报表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郭锦荣
【摘要】企业会计报表可以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便利益相关者客观地了解企业,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但企业管理层为了达到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而蓄意粉饰会计报表,通过各种办法来进行利润操纵。
企业利用制度上的漏洞操纵利润给授资者和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它导致资本市场信任危机,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文章从企业操纵利润的行为动机出发,通过对利润操纵方法的分析,提出了遏制利润操纵行为的对策划建议。
【关键词】会计报表;利润操纵;财务分析
【作者单位】郭锦荣,黑龙江农垦总局红兴隆管理局友谊农场
会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
市场经济越发展,会计信息越重要。
利益相关者要求企业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但企业管理层常常为了获取非法利益而蓄意粉饰会计报表,通过各种办法来进行利润操纵。
每个企业采用的利润操纵手段不完全相同,但这些操纵手段大多能够在财务指标上和会计报表项目中反映出来。
只要我们能够发现财务指标异常的规律,分析会计报表项目金额的异常情况,就可以快速地判断企业是否有操纵利润的嫌疑,从而提高分析的效率。
一、企业会计报表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
(一)为自身利益而夸大甚至编造虚假利润。
上市公司作为一种“壳资源”依然稀缺,许多公司为了争取发行上市指标,受利益驱动,便产生了利润操纵行为。
按《公司法》规定公司上市前三年要连续盈利,且经营业绩比较突出。
为了公司股票上市的需要,在发行额度有限的情况下,为影响股票的发行价格,募集到更多的资金,一些公司采取多种手段操纵会计利润;对于已经获得上市资格的公司,为了获得对公司管理业绩的良好评价和进一步筹集资本,提高配股价格,更多的获取证券市场上有限的资源,也会想方设法提高利润;此外有些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为了避免股票停牌甚至被终止上市的尴尬局面,宁愿铤而走险进行利润操纵。
(二)为规避所得税而隐瞒利润。
企业所得税是在税前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适当的税率计算得出的。
一些企业为了偷税、漏税,增加留存收益,减少现金流量支出,便会想方设法缩减利润,进而达到少交所得税,增加内部资金积累的目的。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为了维护其在社会上的形象,筹措足够的资金,不惜虚报利润,多交所得税的现象。
(三)企业领导者为追求政绩而提高利润。
我国特定的经济体制决定了现阶段考核企业管理人员的主要目标还是利润,上市公司利润的多少及其增长幅度与企业管理者的经营业绩、职位的升迁以及奖金、福利等直接相关,且企业的经营者又有短期利益的趋向,因此,为了有一个良好的政绩,企业难免会对利润进行操纵。
(四)调整费用。
企业不按财务制度规定的成本费用开支范围进行会计核算,通过漏计、少计或不计利息费用或少估应付费用等方法来隐瞒真实财务状况。
如企业为了虚增利润,个别费用不入账,或转由母公司承担。
有些企业的成本费用开支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为调整利润不及时进行费用摊销。
每月会计结账时,将亏损部分从成本费用中冲减,列入当月待摊费用;如果当月实现利润,则按利润数额增加成本费用,同时冲减相应的待摊费用,这样企业账面保持每月不亏不盈。
二、企业会计报表利润操纵的防范策略
(一)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治理。
虚假会计信息从生成到对社会公告要涉及多个市场主体,仿佛是一个链条,环环相接,而上市公司是产生虚假信息的源头,应该是治理的重点。
在对上市公司的治理中,要从公司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这两个源头抓起。
首先,要对他们经常进行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会计法》、《公司法》、《企业会计制度》、《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使他们牢固树立起对单位会计责任负责的风险意识,建立依法理财的思想观念。
其次,要从制度安排上减少虚假信息的产生。
一是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制约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股独大”,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在人员、资产、财务方面分离不彻底、上市公司决策权过多集中于控股股东,致使容易发生内幕交易、操纵股市、转移资产等问题,以及为了自身利益,制造虚假信息,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因此,要通过持股结构的调整,分散大股东的股权,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增强不同持股者之间的相互制衡。
同时,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增强董事会内部的制约机制。
二是要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对公司的各项经济活动实施严格的控制,规范公司的财务行为,以此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完整。
(二)增加操纵成本,加大惩罚力度。
根据经济学“追求效用最大化”和“有限理性经济人”的原理,利润操纵者必定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获得预期收益为主要目的。
某些上市公司之所以肆无忌惮地进行利润操纵,其重要原因就在于,
·
301
·
工科院校学生评价方法现状及对策研究
□于建军冉昊贺媛媛
【摘要】本文在系统梳理当前地方工科院校学生评价方法存在的考试功能偏差、考试定位不明确、考试设计环节不科学、考试评价单向性倾向严重、反馈信息的失真和滞后等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采用多样化考试方式、重视过程性评价、建立健全考试管理制度等建议措施。
【关键词】工科院校;学生评价;现存问题;解决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1年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青年科技发展基金项目“国际工程教育比较研究”(编号:J2011106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于建军(1979 ),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方向:高等工程教育与管理冉昊(1980 ),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发展规划处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贺媛媛(1985 ),女,吉林延边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一、工科院校学生评价方法的现状
当前,一部分地方工科院校的学生评价主要由任课教师进行,采取谁讲课、谁命题、谁监考、谁评卷的方式,学业评价考核以期末考试为主,适当参考平时学习成绩;绝大部分地方工科院校已经初步建立了试题库制度,实行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及统一评分,部分课程采取教考分离和A、B卷制度,同时规定了有关考试过程中考场纪律、考场管理,题库建设及成绩评定等具体要求,使考试制度进一步规范和有章可循,提高了教师阅卷的客观性和工作效率。
二、工科院校学生评价方法的现存问题
地方工科院校学生评价已经形成较完整的体系,考试制度作为一种单一价值评判模式具有明确性和易操作性的优势,但高等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协作精神等现代社会所要求的优良素质。
因此,系统梳理地方工科院校学生评价方法现存问题,为改进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利润操纵的预期风险收益远远大于其预期风险成本。
因此,首先,要遏制和防范利润操纵行为,务必使利润操纵的成本及风险远远大于其预期收益,使利润操纵者不仅遭受行政处罚,还要付出身败名裂、倾家荡产和坐牢的代价;要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通过利润操纵者的经济赔偿维护广大投资者的权益,提高利润操纵者被发现的可能性和受到惩处的力度。
其次,引进集团诉讼制,使利润操纵者行为一旦败露,将面临天文数字的赔偿金额。
再次,尽快构建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对有利润操纵行为的上市公司立即摘牌,对相关中介机构坚决取缔,对利润操纵者不仅追究其民事责任,还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增强CPA审计的独立性,培育中介机构的公信度。
独立性是CPA审计的灵魂。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事件的频繁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CPA在审计过程中的独立性得不到保证。
强化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独立性,是培育其社会公信度、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环节。
因此:一要借鉴美国《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的做法,禁止CPA为上市公司提供会计咨询服务等非审计业务,合理安排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从业范围,防范CPA审计的道德风险;二要改革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体制,变有限责任制为合伙制,实施合伙人财产登记制度,建立健全职业保险制度,确保利润操纵下受害人得到民事赔偿;三要改革CPA审计的聘任制度,上市公司定期向证监会或证交所交纳审计费用,再由后者聘任注册会计师对前者的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并定期实行强制轮换制度。
(四)加强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
诚信在当代社会既是道德资源、经济资源,更是市场经济下的基本游戏规则。
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潘序伦先生认为:“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必须在立志、守身、处事、待人等方面建立信用,人无信不立,信是立身之本。
”诚实守信是每一个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一项基本道德品质,而目前我国会计人员最缺乏的就是诚信。
会计诚信教育是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会计人员施加影响,促使会计人员形成会计诚信品质、履行会计诚信义务的活动。
会计诚信教育的作用在于它把在社会意识中得到反映和论证的会计诚信原则灌输到会计人员的意识之中,引导会计人员实行自我监督,调整自身行为。
由此可见,开展会计诚信教育,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公信力水平,促使其形成诚信品质,进行诚信实践活动。
大量的利润操纵事件表明,诚信教育应该是一种全方位的系统工程。
不仅是会计人员,而且只有全社会形成一种诚信风尚,才能真正遏制企业利润操纵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何秀娥.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利润操纵的制约[J].中国农业会计,2006
·
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