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浇灌,用耐心耕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合集下载

用爱心托起学生心中的“太阳”——小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

用爱心托起学生心中的“太阳”——小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

170辛勤园丁用爱心托起学生心中的“太阳”——小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李 梅(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地藏寺学校,辽宁 锦州 121100)一、基本情况王超,男,10岁,性格外向、聪明好动,学习习惯不好,自尊心强。

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

上课扰乱他人学习,随便讲话、耍怪态等;下课胡乱打闹。

如有不顺心,捉弄、欺负其他同学,搞恶作剧。

二、原因分析通过近两个月观察了解,我发现王超的行为主要表现在:性格方面以自我为中心,学生中的小霸王;心理方面不思进取;劳动方面意识淡薄、敷衍,感觉劳动可耻;学习意识较差,感觉学习没用。

而形成以上几种行为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一)家长溺爱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其父母整天忙于汽车运输,很少回家,家庭条件好。

从小都是爷爷奶奶带,隔辈人特殊宠爱,不管孙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只要孩子开口爷奶什么都答应。

孙子无理取闹,老人拗不过他,便一味地迁就、满足,要啥给啥,要啥买啥。

不给买就哭闹。

而且越演越烈。

(二)学生反感王超同学在班里总是想引起别人注意,上课做小动作,胡乱地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不完成作业……久而久之,同学们反感的目光,老师严厉的批评导致了他对学习的厌恶,渐渐地他对自己也失去信心。

作为一个10岁的孩子,同学们不理他,不能和同学进行正常交往,内心也是非常不好受的。

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性格也越来越孤僻。

(三)家教的粗暴虽然父母对王超在生活方面极其奢侈,物质上给与最大的满足,要啥给啥,但对王超的学习成绩很重视,希望能从学习上出人头地。

一听说成绩不好,不问原因就是一顿打骂,很少有耐心地沟通与交谈。

长期下来,王超对学习渐渐地失去兴趣,越来越自卑,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

和老师、家长对着干。

三、心理疏导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切实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我通过与孩子沟通和家长交流,了解了他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他的心理辅导,加强对他的心理监护,使他的心理健康发展,从本质上转化他,进一步提高教育实效性。

五心教育案例(2篇)

五心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五心教育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方法。

它强调教师要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和信任心对待每一位学生,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案例描述小明(化名),男,15岁,初二学生。

小明在课堂上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与同学关系紧张,情绪低落,甚至有时出现厌学情绪。

经过初步了解,小明家庭教育环境较为紧张,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他,导致他感到孤独和焦虑。

三、五心教育法实施过程1. 爱心:教师首先以爱心对待小明,主动与他交流,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让他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2. 耐心:在辅导过程中,教师耐心倾听小明的烦恼,不急于给出建议,而是让他自己表达感受,逐渐打开心扉。

3. 细心:教师细心观察小明的言行举止,发现他情绪低落的原因可能与家庭教育有关,于是主动与小明的父母沟通,了解家庭情况。

4. 责任心:教师认真分析小明的心理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辅导方案,确保辅导效果。

5. 信任心:在辅导过程中,教师始终信任小明,鼓励他克服困难,树立信心。

四、辅导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小明的情绪逐渐好转,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他与同学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开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小明的父母也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开始更加关注小明的成长。

五、总结五心教育法在学生心理辅导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教师要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和信任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家庭教育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第2篇案例标题:小明从厌学到爱上学习的故事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和性格原因,他对学习缺乏兴趣,经常逃课、不完成作业,成绩也一直处于班级下游。

老师和家长都感到十分头疼。

案例过程:1. 爱心——发现小明的兴趣点:老师首先通过与小明的沟通,了解到他喜欢绘画和足球。

教师爱心教育学生案例(2篇)

教师爱心教育学生案例(2篇)

第1篇在我国,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而爱心教育是教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讲述一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用爱心去关爱学生,用爱心去教育学生的真实案例。

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性格有些内向。

他学习成绩一般,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

然而,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小明在学校里时常表现出焦虑、自卑的情绪。

为了帮助小明走出困境,班主任李老师决定用爱心去关爱他,用爱心去教育他。

二、案例经过1. 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李老师了解到小明家庭情况后,主动与小明谈心,关心他的生活、学习。

在谈话中,李老师发现小明虽然性格内向,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

于是,李老师鼓励小明多参加课外活动,培养他的兴趣爱好。

2. 引导学生,树立自信针对小明自卑的心理,李老师利用班会、课堂等时机,表扬小明的优点,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长处。

同时,李老师还鼓励小明多与同学交流,学会与人沟通,树立自信。

3. 培养习惯,关注细节为了帮助小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李老师每天放学后都会留下来辅导他。

在辅导过程中,李老师不仅关注小明的学习成绩,还关注他的生活习惯。

比如,提醒他按时完成作业、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等。

在李老师的关心和引导下,小明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4. 家校合作,共同关爱为了更好地帮助小明,李老师主动与小明的家长沟通,了解小明的家庭情况。

在家长会上,李老师向家长介绍了小明的进步,并请求家长在家中也给予关爱和支持。

在李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小明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三、案例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他不再焦虑、自卑,而是变得自信、开朗。

在学习上,他的成绩也逐渐提高。

同学们也喜欢和他交流,小明逐渐融入了集体。

四、案例启示1. 爱心教育是教师工作的灵魂。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爱每一个学生,用爱心去点燃学生的希望。

2.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引导学生树立自信。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心理辅导“爱心+耐心=开心”案例

小学生心理辅导“爱心+耐心=开心”案例

小学生心理辅导“爱心+耐心=开心”案例小学生心理辅导“爱心+耐心=开心”案例一、基本情况:辅导对象:___性别:男年龄:10岁年级:三年级父母文化水平:小学个性特点:活泼好动、性格外向、乐于为集体做好事,积极主动热情。

二、社会适应情况和存在的心理问题:家庭情况父母均是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忙于工作,早出晚归,没有时间关心和督促孩子的学习,对他的行为习惯不够重视。

个人情况学习兴趣不大、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不乐意做作业、作业精选、好动贪玩、有较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喜欢与同学追逐打闹、欺负同学、喜欢给同学起绰号等。

该生喜欢老师表扬,有时很积极,但又经常犯错误被老师批评,认错态度较好,但过后又会重犯,特别是喜欢和同学打闹,他个子较高,别人没有搞他,他却喜欢动手搞别人,或者追赶同学。

学校情况学校是镇中心小学,属省一级学校,学校环境良好,离住宅区较远,需由家长接送上放学。

学校对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要求较严格。

三、诊断分析一二年级都就读于农村小学的___,习惯于农村小学生活的自由。

农村学校规则没那么多,而且没那么严格,学生下课可以随意活动,放学时间比较早,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多,玩的时间自然就多了,而且自由度很广。

而我校是城镇小学,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特别严禁学生在课间追逐打闹。

所以尽管___来到我们学校学习,他还改不掉不守规矩、贪玩、学习兴趣不高的习惯。

从这看来,环境因素的影响肯定是占绝大部分的。

另外他的父母都是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对他的学习辅导与督促作用不大,对他的要求也不严格。

这说明该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欠交作业或作业精选、基础较差与家庭教育因素有较大的关系。

四、辅导对策1、通过改善家庭、学校、人际交往等关系,在整体的辅导中达成辅导目标。

2、密切联系家长,争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全力配合。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习兴趣。

3、用真诚感动孩子的心灵,建立对教师的亲近感,以便更好地辅导教育。

五、辅导过程1、_年9月1日,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自荐当班长,___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开学第一天我看他表现很好,但是让他出来说说为什么要当班长,当上班长后会怎么做,他却说不上来。

用爱心浇灌成长教育案例(2篇)

用爱心浇灌成长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学校开展了一项名为“用爱心浇灌成长”的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在关爱中成长,在关爱中成才。

以下是一个关于“用爱心浇灌成长”的教育案例分享。

二、案例描述小张,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成绩一般。

在班级中,他总是默默无闻,很少主动与同学交流。

据老师反映,小张在家中的表现也不太好,经常与父母发生矛盾,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针对小张的情况,我们学校开展了“用爱心浇灌成长”的教育活动。

以下是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具体案例:1. 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在活动开展初期,班主任组织了一次班内座谈会,邀请同学们谈谈对小张的看法。

同学们纷纷表示,小张平时很乖,但就是不太爱说话。

针对这一情况,班主任决定从了解学生入手,关爱小张。

首先,班主任主动与小张沟通,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

通过交谈,班主任发现小张喜欢画画,但家境贫寒,无法购买绘画用品。

于是,班主任发动同学们为小张捐款,购买绘画用品。

此外,班主任还定期与小张谈心,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让他感受到班级的温暖。

2. 尊重学生,发挥潜能为了使小张更好地融入班级,班主任尊重他的个性,发挥他的潜能。

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鼓励小张积极参与,为他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例如,在班级的绘画比赛中,小张发挥出色,获得了第一名。

班主任及时给予表扬,让小张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3. 引导学生,树立自信为了帮助小张树立自信,班主任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在课堂上,班主任鼓励小张积极回答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

在课后,班主任与同学们一起为小张举办生日派对,让他感受到同学们的关爱。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张的性格逐渐开朗,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4. 家庭合作,共育成长班主任主动与小张的父母沟通,了解他们的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方法。

同时,班主任向他们传授一些教育孩子的技巧,帮助他们改善家庭关系。

爱心教育学生成功的案例(2篇)

爱心教育学生成功的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爱心教育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

爱心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品德、心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个爱心教育学生成功的案例,以期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二、案例描述1. 案例背景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小张,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平时很少与人交流。

在课堂上,他总是低着头,不敢发言。

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他是个默默无闻的学生。

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老师发现了小张身上隐藏的闪光点。

2. 案例经过(1)发现小张的特长在一次美术课上,老师发现小张画的一幅画很有特色,色彩搭配合理,画面生动。

于是,老师开始关注小张,鼓励他多参加美术活动。

(2)开展爱心教育活动老师发现小张在家庭中承担了很多家务,孝顺父母,关心兄弟姐妹。

于是,老师决定开展以“爱心传递”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爱心故事。

(3)激发小张的潜能在班会活动中,小张主动分享了他在家中照顾生病的奶奶的经历。

他的真诚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老师趁机鼓励他,让他知道自己的付出是被看到的,他的爱心是有价值的。

(4)培养小张的自信心为了帮助小张树立自信心,老师鼓励他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

在比赛中,小张虽然紧张,但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赢得了比赛。

这次经历让小张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自信心得到了提升。

(5)拓展小张的社交圈为了帮助小张拓展社交圈,老师组织了一次班级聚会。

在聚会上,小张积极参与,与同学们互动,逐渐融入了集体。

3. 案例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爱心教育,小张的性格变得开朗,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在班级中,他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成为了同学们的好朋友。

老师对他的进步感到欣慰,也为爱心教育的成功感到自豪。

三、案例启示1. 爱心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实施爱心教育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

2. 爱心教育要注重情感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关心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让学生感受到关爱。

教师教育学生成长的案例(3篇)

教师教育学生成长的案例(3篇)

第1篇在我国,教育是立国之本,而教师则是塑造未来的基石。

作为一名班主任,肩负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

以下是一篇关于一位班主任如何用爱心浇灌学生,助力他们成长的案例。

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男孩,父母离异后,小明跟随母亲生活。

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小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学习成绩也一直处于班级中等水平。

然而,小明却有着一颗渴望学习、渴望成长的心。

作为他的班主任,我深感责任重大,决定用爱心和耐心去引导他,帮助他成长。

二、案例分析1. 了解学生,关注需求为了更好地了解小明,我首先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在交谈中,我发现小明虽然性格内向,但内心渴望得到关注和认可。

于是,我决定从关注他的需求入手,为他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2. 培养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针对小明成绩中等的情况,我鼓励他多参加课外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活动中,我发现小明有音乐天赋,于是推荐他参加学校的合唱团。

在合唱团的熏陶下,小明的自信心逐渐增强,学习兴趣也日益浓厚。

3. 传授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为了帮助小明提高学习效率,我为他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并教给他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

例如,如何做好笔记、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等。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的学习成绩稳步提升。

4. 关心生活,关注心理健康作为班主任,我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心他们的生活。

我发现小明在家里的生活比较单调,于是我鼓励他多与同学交往,参加各类社团活动。

同时,我还定期与小明进行谈心,了解他的心理状态,帮助他排解烦恼。

5. 家校合作,共同助力成长为了更好地关注小明,我主动与他的母亲取得联系,了解他在家的表现。

同时,我还邀请小明的母亲参加家长会,共同探讨教育问题。

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小明的成长之路越走越宽广。

三、案例总结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名班主任,关注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点心得体会:1. 了解学生,关注需求。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工作。

班主任爱心教育案例小学(2篇)

班主任爱心教育案例小学(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但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

自从上了小学,他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学生。

课堂上,他总是心不在焉,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课后,他也不愿与其他同学玩耍,总是独自一人坐在角落里。

尽管小明在学业上表现尚可,但他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作为班主任,我深知小明的情况,决定采取爱心教育的方法,帮助他走出困境,重拾自信。

二、案例过程1. 了解学生,走进心灵首先,我主动与小明交流,试图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在一次课后,我找他聊天,询问他在学校的感受。

起初,小明不愿开口,但我耐心地引导他,渐渐地,他开始讲述自己的烦恼。

原来,小明从小父母离异,他与母亲相依为命。

由于缺乏父爱,他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

了解小明的情况后,我决定从心理上关心他,帮助他走出心理阴影。

我告诉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只要努力,就能克服困难。

同时,我还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与其他同学互动,逐渐融入集体。

2. 个性化教育,关注个体差异针对小明的特点,我制定了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首先,在课堂上,我鼓励他积极发言,提高他的自信心。

每当小明回答问题,我都会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此外,我还利用课外时间,与他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在日常生活中,我关注小明的个体差异,给予他更多的关爱。

每当他在课堂上有所进步,我都会及时表扬,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同时,我还关注他的兴趣爱好,鼓励他参加学校的兴趣小组,丰富他的课余生活。

3. 家庭与学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成长为了更好地帮助小明,我主动与他的母亲取得联系,了解他在家的表现。

在交流中,我发现小明的母亲非常关心他的成长,但由于工作繁忙,无法给予他足够的陪伴。

于是,我建议小明的母亲合理安排时间,多陪陪他,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

同时,我还定期与家长沟通,汇报小明的进步情况,让家长感受到他的成长。

在家长的支持下,小明在学校的表现越来越好,他逐渐融入了集体,与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2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2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用爱心浇灌心灵之花滨江小学三年四班:魏爱明用爱心浇灌心灵之花滨江小学三年四班:魏爱明一、学生个人情况:李某某,单亲家庭,调皮淘气中透着可爱,智力一般,做事无持续性,自我约束力差,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有时还情不自禁地大声说话,我行我素,爱惹事生非,据平时观察了解,这孩子的种种行为不是有意而为之。

有些时候,这孩子不自觉地就做出了你意想不到的行为,问到具体问题都以不知道回答,注意力严重不集中,平时总是自言自语地在说话,好像周围什么也没有,自己陶醉于自己的天地中,属于多动症范畴。

作业几乎不写,即使是写也是一塌糊涂.二、案例及心理情况分析:家庭比较特殊,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孩子比较任性,在家根本不听父亲的话,父亲也不管孩子的具体表现,自由散漫,每天放学后丢下书包就去玩。

童年的家庭环境造成了他自由、放纵、天马行空的性格.他的心理问题是从童年的家庭成员关系的觉察开始的,父母分离对他造成很大伤害.从小失去幸福家庭的生活,失去母亲的爱护,使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害怕得不到大家的重视,因此想方设法搞一些恶作剧引起大家的重视。

但由于经常犯错误,经常受到大家的指责批评,使他变得更加顽固不化,更加放肆。

三、辅导策略:找到问题的根源后,我不仅在学习上多花了心思,还从生活上关爱他,比说给他奖励学习用品,让他和学习成绩不错,性格活泼的同学坐在一起,让他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暖和快乐。

(1)春风化雨,疏导教育平时学习生活中,我尽量避免直接批评,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

经常给于关爱,使他感受到老师没有抛弃他.课后从生活上给于关心,没有本子给他买;雨天给他雨具;天冷提醒加衣服等等。

另外还安排和比较活泼的孩子同位,安排他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让他感受到班级中大家都是他的朋友,建立温暖感。

用爱养育用心教育案例(3篇)

用爱养育用心教育案例(3篇)

第1篇导语: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需要我们用爱心去浇灌,用耐心去培育。

本文将分享一位优秀教育者的育人之路,以期为广大学子及家长提供借鉴。

一、用爱心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这位教育者名叫李老师,是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

她深知,爱心是教育的基础,是激发学生潜能的关键。

1. 关注每一个学生李老师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和不足。

因此,她始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用心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2. 用爱化解矛盾在班级管理中,李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引导他们学会相互关爱、尊重。

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她会耐心倾听,用爱心化解矛盾,让他们学会宽容和理解。

3. 鼓励学生树立自信李老师深知,自信是学生成长的关键。

她经常鼓励学生,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敢地面对挑战。

在课堂上,她会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二、用心教育,激发学生潜能1. 课堂上的精彩呈现李老师深知,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

因此,她总是用心备课,力求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她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2. 个性化教学李老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3. 课外拓展李老师认为,课外拓展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她组织各类课外活动,如兴趣小组、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三、案例分享1. 小明的故事小明是一个内向、成绩一般的学生。

李老师发现后,主动与他交流,了解他的兴趣爱好。

在课堂上,李老师鼓励小明积极发言,帮助他树立自信。

课后,李老师还为他推荐了一些有益的书籍,引导他拓展知识面。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成绩有了明显提高,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

2. 小红的故事小红是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但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李老师发现后,特意在课堂上安排她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项目。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用爱心浇灌心灵之花》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用爱心浇灌心灵之花》

(2)因势利导,扬长避短
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张 某某在数学方面的优势成立一个帮困组,让其担任组长, 使他把大部分心思转移到他爱好、感兴趣的事情上。
(2)因势利导,扬长避短
• 老师的信赖、同学的支持使他的态度发生 了很大的转变。持续、不断地对孩子进行 表扬、鼓励。培养他完成作业的自觉性。 运用表扬、鼓励的语气激励孩子,并采用 “奖星制”,持续、不断地表扬、激励, 培养孩子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逐渐让他 改掉作业拖沓的毛病。
案例及心理情况分析:
• 家庭比较特殊,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孩子比较任性,在家 根本不听父亲的话,父亲也不管孩子的具体表现,自由散 漫,每天放学后丢下书包就去玩。童年的家庭环境造成了 他自由、放纵、天马行空的性格。他的心理问题是从童年 的家庭成员关系的觉察开始的,父母分离对他造成很大伤 害。从小失去幸福家庭的生活,失去母亲的爱护,使幼小 的心灵留下阴影,害怕得不到大家的重视,因此想方设法 搞一些恶作剧引起大家的重视。但由于经常犯错误,经常 受到大家的指责批评,使他变得更加顽固不化,更加放肆。
辅导策略:
• 找到问题的根源后,我 不仅在学习上多花了心 思,还从生活上关爱他, 比说给他奖励学习用品, 让他和学习成绩不错, 性格活泼的同学坐在一 起,让他感受到集体生 活的温暖和快乐。
(1)春风化雨,疏导教育
• 平时学习生活中,我尽量避 免直接批评,不与他发生正 面冲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 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 式。当他犯错误时,不当着 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 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 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 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 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 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 经常给于关爱,使他感受到 老师没有抛弃他。

用心灌溉静待花开——关注单亲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叙事

用心灌溉静待花开——关注单亲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叙事

用心灌溉静待花开——关注单亲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叙事从大学毕业我就进入小学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并一直担任班主任。

在担任班主任的这几年,我一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当学生遇到困难,我都积极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直到我遇到一名特殊的女孩子,我才更加重视单亲家庭中儿童的心理健康。

我接这个班级的时候是他们四年级,四年级的学生心理已经开始逐渐成熟,以前不懂的,现在开始明白;开始意识到“自己”,容易情绪化,内心易受波动,影响学习。

我的这名学生父母离异,她跟着姥姥姥爷一起生活。

我刚接班的时候,我发现她特别喜欢表现自己,非常活跃,干什么都很积极,当时我还觉得这个女孩真好,善表达,积极参加活动。

在四年级上学期家长会后,我和孩子的姥姥聊了聊,我才了解到孩子的家庭情况。

随后升入五年级,我发现这孩子上课听讲越来越不认真,作业质量越来越差,状态越来越不对劲儿。

我找机会问了其他同学,了解到她妈妈再婚了,还生了一个小妹妹。

这时我意识到孩子的内心已经发生变化,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她觉得这个世界都不爱她了,爸爸不要她,妈妈也不要她,她的心已经受了伤。

她企图用不学习、不好好表现来引起家长、老师的关注。

发现她的问题后,我及时联系了孩子姥姥,并请她到学校来谈谈孩子的问题。

那天我们在学校聊了很久,我跟孩子说,即使爸爸妈妈再婚了,也不能代表他们不爱她。

生活中还有很多人爱她,姥姥、姥爷都是爱她的,姥姥、姥爷为她付出了很多很多,辛苦挣钱养她,让她学习舞蹈,这都是爱她的表现;还有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喜欢那个开朗、阳光的她。

经过一番谈心,我的学生哭了,我想大概是我的话触及到她的心灵了吧!后来,我一直关注着她,我发现她真的改变了,学习态度积极了,作业质量提高了,比以前开朗了,最让我欣慰的是期末考试她的成绩提高很多。

她的姥姥也发现了孩子的改变。

直到六年级最后一次家长会,孩子的姥姥还很感激的跟我说,那次我们的谈话真的改变了孩子。

其实我想说这就是我们作为班主任应该做的事。

教育案例耐心细心爱心(2篇)

教育案例耐心细心爱心(2篇)

第1篇在我国教育领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以耐心、细心、爱心为基石,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本文将讲述一位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案例,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男孩,父母离异后,他跟随母亲生活。

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小明性格孤僻,学习成绩较差,在班级中较为自卑。

面对这样的情况,班主任李老师(化名)决定用耐心、细心、爱心去关爱小明,帮助他走出困境。

二、教育过程1. 耐心倾听,了解学生李老师深知,要想帮助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

于是,她主动与小明沟通,耐心倾听他的心声。

在谈话中,李老师发现小明对学习缺乏信心,担心自己无法取得好成绩。

李老师告诉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关键是要相信自己,努力去追求进步。

”通过耐心倾听,李老师对小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细心观察,发现闪光点李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细心观察小明的言行举止,发现他在班级中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于是,李老师抓住这个机会,让小明担任班级的小组长。

在担任组长期间,小明逐渐克服了自卑心理,学会了承担责任。

同时,李老师也借此机会,帮助小明提高学习成绩。

3. 爱心呵护,激发潜能面对小明的困境,李老师始终以爱心呵护他。

每当小明遇到困难,李老师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助他。

在李老师的关爱下,小明感受到了温暖,逐渐树立了自信心。

此外,李老师还关注小明的心理健康,定期与他谈心,帮助他排解压力。

4. 家校合作,共同助力为了更好地帮助小明,李老师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小明在家的表现。

同时,她还向家长传授教育方法,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家校合作下,小明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

三、教育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他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还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与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面对小明的蜕变,李老师深感欣慰。

她深知,这是耐心、细心、爱心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案例启示1. 耐心是教育的基础。

爱心教育真实案例分享(3篇)

爱心教育真实案例分享(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爱心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视。

它主张以爱心为核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具有爱心、责任心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本文将分享一个真实的爱心教育案例,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借鉴。

二、案例简介案例主角小华,一个性格内向、成绩一般的学生。

由于家庭原因,小华从小就缺乏关爱,导致他心理脆弱,自信心不足。

在学校,小华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排斥,使他更加自卑。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班主任张老师发现了小华的困境,决定用爱心教育帮助他走出阴影。

三、爱心教育实施过程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建立信任关系张老师首先关注小华的个体差异,尊重他的感受,逐步建立信任关系。

她利用课余时间与小华谈心,了解他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和内心想法。

通过倾听和关心,小华逐渐感受到张老师的关爱,从而敞开心扉,倾诉自己的烦恼。

2. 激发学生自信心,培养积极心态针对小华自卑的心理,张老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激发他的自信心。

她鼓励小华参加班级活动,展示自己的特长;同时,在课堂上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和表扬,让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渐渐地,小华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心态也变得更加积极。

3. 培养学生爱心,树立正确价值观张老师认为,爱心是爱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她通过组织各种公益活动,如志愿服务、捐款捐物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

在活动中,小华积极参与,主动帮助他人,逐渐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4. 家庭教育合作,共同促进孩子成长张老师与小华的父母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他的成长。

她向家长反馈小华在学校的进步,鼓励家长在家中也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小华的家庭氛围逐渐变得温馨和谐。

四、案例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爱心教育,小华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他不再自卑,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他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成为了同学们的榜样;他的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逐渐走向了全面发展。

五、案例启示1. 爱心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爱心教育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用爱心、耐心、感化孩子心灵 教育教学案例

用爱心、耐心、感化孩子心灵 教育教学案例

用爱心、耐心感化孩子的心灵从教十几年的我,是一位农村小学教师,而且一直担任中年级班主任工作。

在这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充实和欣慰。

对待每个孩子不仅需要有爱心、细心,更需要的是有耐心,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孩子,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

作为老师适时把爱心、耐心撒进需要关心、关爱的孩子的心灵。

用爱心、耐心去感化孩子的心灵。

一、案例的具体表现:在一年级(1)班有一位叫朱钰涵的男同学,在班里不捣乱、就是小动作多,上课经常走神、不专心,眼睛虽然看着黑板或看着课本,但如果你问刚才讲的什么他肯定是一问三不知;辅导课、练习课上也是经常装模作样,主动性差,不想动脑、也不想动手,练习和作业总是拖拖拉拉,或者是照抄照搬。

学习习惯差得不得了,东西乱扔乱放上什么课都找不到书,座位更是脏的不忍去看,也不知从哪来的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真让老师头疼.跟他家长交流总是引不起他妈妈的重视,在学校好好的,回家过个周末就又不行了.有时真的想放弃呢?二、原因分析:后来通过和他交流,得知他在家里什么事都是父母包办,他扔着家人跟着收拾.从来爸爸妈妈也没说过他.找到问题之后,我反复做他妈妈的工作,他妈妈总是不以为然的说孩子还小,以后慢慢改.我接连几周见他妈妈就说这件事,并告诉他孩子上课的表现,他妈妈终于重视了并且配合学校的工作.有的时候孩子身上反射的大多数就是家长的影子.真的就像他妈妈说的那样.有时候家长也说他,就是说说算一遍的那种,没有真的狠下心让他自己去整理.孩子没有成功的体验,时间长了就放弃了。

上课了没有书,他肯定走神,因为他从小养成了什么事都依赖别人的习惯,总觉得自己不会了还有妈妈帮他.因此他总感觉自己太差,非常自卑,缺乏成功和自信,所以学习成绩一直处于班中的末尾位置。

这样恶性循环,学习也越来越吃力。

三、帮扶措施:基于这学生的特殊情况,我经常鼓励他,表现好时还当着全班的面表扬他;(他妈妈后来也反馈说孩子缺乏自信.)我还让他自己选了小老师,有问题时可以随时去问他的小老师,由于同学之间容易交流,他们也乐于接受,让他慢慢地投入到学习中,不断地增加自信心。

耐心爱心教育学生案例(2篇)

耐心爱心教育学生案例(2篇)

第1篇背景:小明,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

由于家庭条件有限,小明在学校的表现并不突出,常常被同学们忽视。

老师对他的评价也多为“不够积极”、“不够活跃”。

问题:小明在课堂上不主动发言,与同学交流较少,学习态度不积极,经常因为基础薄弱而感到沮丧。

这种情况下,老师需要用耐心和爱心去改变他的心态。

解决措施:1. 耐心倾听:老师首先耐心倾听小明的想法和困惑,了解他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在谈话中,老师用鼓励的语气肯定小明的努力,让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2. 个性化辅导:针对小明的薄弱环节,老师为他制定了一份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通过辅导和答疑,帮助他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3. 鼓励参与:老师鼓励小明参加课堂讨论和课外活动,让他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在活动中,小明逐渐变得更加自信,与同学之间的互动也越来越多。

4. 建立友谊:老师主动与小明交朋友,关心他的生活,了解他的兴趣爱好。

通过共同话题,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小明对老师的信任和依赖也越来越强。

5. 正面激励:每当小明取得进步时,老师都会给予他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他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教育,小明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改善。

他变得更加自信、开朗,学习成绩也稳步提高。

在课堂上,他敢于发言,与同学互动频繁,成为了同学们眼中的“好朋友”。

总结:通过耐心和爱心,老师成功地改变了小明的学习心态,帮助他建立了自信,提高了学习成绩。

这个案例表明,在教育过程中,耐心和爱心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才能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第2篇背景:小明是一名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他性格孤僻,学习态度消极,经常旷课,成绩下滑。

老师发现后,深感担忧,决定用耐心和爱心去教育小明,帮助他找回自信,重拾学习的兴趣。

过程:1. 耐心倾听,了解需求小明第一次找到老师时,满脸沮丧,不愿意说话。

老师耐心地倾听他的诉说,了解他旷课的原因,发现他对数学很感兴趣,但由于基础差,对学习感到无助。

小学六年级典型教育案例用爱心和耐心培养自信

小学六年级典型教育案例用爱心和耐心培养自信

小学六年级典型教育案例用爱心和耐心培养自信一、案例描述小李是六年级的一名男生,他成绩一般,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

在班级中,他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

通过观察和交流,我发现了小李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他缺乏自信,二是他缺少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案例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着身心变化、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挑战。

在这个阶段,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自信心不足的情况,甚至产生自我怀疑和焦虑。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培养积极心态,我制定了一套以爱心和耐心为核心的教育方案。

三、案例解决1. 用爱心建立信任首先,我以爱心和耐心与小李建立起信任关系。

在课余时间,我会主动找他聊天,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让他感受到我的关心和重视。

同时,我也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与人多交流,逐渐培养他的自信心。

1. 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针对小李学习上的问题,我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从提高学习效率入手,帮助他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例如,我们尝试了分块学习法,把学习内容分成小的板块,每次集中精力解决一块,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我们还尝试了以兴趣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先从他感兴趣的科目或内容开始学习,逐渐培养他的学习兴趣。

1. 培养正确心态我经常与小李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和经验,让他了解到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付出努力和时间。

同时,我也引导他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关键在于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通过这样的交流和引导,小李逐渐培养出了积极的心态。

四、案例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李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他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

他在班级中的表现更加积极,与同学的关系也更加融洽。

在学期末的评语中,我写道:“你是一个有潜力、有思想的孩子,只要你继续努力,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五、案例反思在这个案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小学班主任五心教育案例(2篇)

小学班主任五心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我国教育部门一直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深知肩负的责任重大。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结合“五心教育”理念,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和自信心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引导。

以下是我班级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二、案例描述小明(化名),男,10岁,小学三年级学生。

小明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尤其数学成绩较差。

在课堂上,他很少举手发言,与同学互动较少。

此外,小明还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如上课迟到、作业不认真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决定从“五心教育”入手,帮助小明健康成长。

1. 爱心关怀我首先关心小明的日常生活,了解他的家庭背景。

通过家访,我发现小明父母工作繁忙,无暇顾及他的学习。

我耐心倾听小明的烦恼,给予他关爱和鼓励。

在课堂上,我经常关注小明,鼓励他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的自信心。

2. 耐心引导针对小明的数学成绩,我制定了个性化的辅导计划。

每天课后,我都会抽出时间给他辅导数学,耐心讲解知识点,帮助他克服学习困难。

同时,我还鼓励他多与同学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数学成绩逐渐提高。

3. 细心观察我时刻关注小明的行为变化,及时发现他的优点和不足。

在课堂上,我关注他是否认真听讲;在课间,我观察他与同学的互动情况;在作业上,我检查他是否按时完成。

通过细心观察,我了解到小明在课堂上容易分心,于是我建议他利用课间时间进行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4. 责任心培养为了培养小明的责任心,我鼓励他担任班级职务,如卫生委员、纪律委员等。

在担任职务的过程中,小明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开始认真履行职责。

此外,我还引导他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提高他的团队协作能力。

5. 自信心提升针对小明的内向性格,我鼓励他多参加课外活动,如演讲比赛、兴趣小组等。

在活动中,小明逐渐发现自己的优点,自信心得到提升。

同时,我还经常在课堂上表扬他的进步,让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爱心浇灌,用耐心耕耘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孙万国
天祝县华藏镇徐家庄小学
一、基本情况:
小云(化名),调皮淘气中透着可爱,智力、想象力一般,做事无持续性,自我约束力差,课堂上不守纪律,课间爱惹事生非,课外从来不写作业,学习成绩特差。

据我观察了解,这孩子的种种行为有时是有意而为之。

比如有些时候,这孩子有意地就做出了你意想不到的行为,我想他除了有多动症,还附带有孤僻症。

二、具体表现:
1、课堂上从来不听讲,有时还情不自禁地大声说话,甚至老师在讲课时他却在教室里穿梭,我行我素,严重影响教学秩序。

2、班上许多同学和学前班的小孩子经常受到他的突然袭击——或把别人猛推倒在地,或一棍子落在别人身上,有一次还将自家的小狗领到学校吓唬学生。

3、不善于和别人交往,有时就算他主动与别人搭讪,可别人却不理睬。

4、对学校的一切制度都熟视无睹,从来不参加学校的一切活动。

5、经常把同学或班级的物品窃为己有。

6、作业几乎不写,即使是写了也是一塌糊涂
三、原因分析:
家庭比较特殊,在村子里属于独户(就是村子里没有其他直系亲属),父亲的婚姻属于入赘,他的外公外婆也早已过世,因此一家就三口人生活在一起。

孩子是母亲的全部精神寄托,对孩子太过溺爱,一切满足孩子的要求,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因此孩子从小就娇生惯养,比较任性,在家根本不听父母的话,父母亲感到束手无策。

可见,童年的家庭环境造成了他自由、放纵、天马行空的性格。

他的心理问题是从童年的家庭生活开始的,父母少言寡语对他影响很大。

他从小与别人交往甚少,失去别人的爱护,使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害怕得不到大家的重视,因此想方设法搞一些恶作剧引起大家的重视。

但由于经常犯错误,经常受到大家的指责批评,使他变得更加顽固不化,更加放肆。

甚至,因为他的行为导致了别人对他的厌恶,人人疏远他,他成了人人心中的“魔鬼”
四、采取的措施:
(1)老师与他交朋友,与他谈心,帮助他和同学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老师经常给于他关爱,使他感受到老师没有抛弃他。

课后从生活上给于他关心,没有学习用具给他买;营养餐发放他优先;雨雪天送他回家;手和脸弄脏了给他洗等等。

另外,安排和比较活泼的孩子同位并坐在第一排,安排他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让他感受到班级中大家都是他的朋友,建立温暖感。

(2)课堂课后持续、不断地对他进行表扬、鼓励。

运用表扬、鼓励的语气激励他,让他学会与别人交往,且文明友好的交
往。

不会做的作业或事情耐心的指导,直至他会了为止。

(3)与家长联系,交换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长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和方法。

同时针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与家长一齐商量对策,通过正常的途径,采用有效的手段积极予以治疗,以辅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并且做到定期与家长联系,及时反馈孩子的在校情况,指导教育孩子的方法,以配合老师完成对孩子的转化工作。

五、教育效果
如今的小云,和同学的关系渐渐变得融洽了,他也变得开朗起来,由于他变得开心快乐了,不再惹事生非了,不再打人、骂人了,更不再窃取别人东西了,所以同学们都愿意和他交朋友,和他一起玩。

学习上他变得积极主动起来,也肯用功了,成绩进步虽然不是特别明显,但相比他以前的时间已经有了一点进步。

课堂上,他也不再喧闹或穿行了,有时候,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他还能很快地做出反应。

看到他渐渐的改变、渐渐的进步,我心里感到一丝丝的安慰与快乐。

六、教育启示与反思:
这个案例,使我得到了许许多多的启示与反思。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对问题儿童有更多的关爱、呵护,不能声声训斥、指责,一棒子打死。

老师要用爱心和耐心去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细心捕捉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在温暖的环境中成长。

经过努力,我抓住了他的心理障碍和特点,对他进行正确引导,获得了他的信任,并取得他父母的支持,对孩子的教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任何一个孩子的转变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小云也
会出现反复。

有时候,他的行为有所收敛,约束力有所增强,但有时还会犯毛病,可是比起以前,这样的频率明显在降低,我想这也是正常的。

中国不是有句古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还有一句话“人生十指有长短,一母同胞有愚贤”。

是呀,一个班级中总有几个问题孩子,只要我们教师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认真关心每一个孩子,耐心去等待,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看到他们的改变与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