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四年级语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体会樟树蓬蓬勃勃、旺盛的生命力,感受樟树拒虫的可贵之处。
2.感受宋庆龄的品质与樟树的相似之处,品悟文章借物喻人的写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一、通读课文,初步感知“不搬家”之理由。
1.根据不同的要求读文题。
(1)通过朗读体现:这是哪儿的樟树?(宋庆龄故居的樟树)(2)通过朗读体现:这是宋庆龄故居的什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学生读后,教师小结:不同的朗读所要强调的意思不一样。
请同学们再根据要求读一读:本文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什么?(生齐: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师强调:对,本文所写的就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根据不同的要求读文题,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本文的重点是写樟树,是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师:宋庆龄的故居在周恩来同志的眼里小了点,他劝宋庆龄同志搬个家,宋庆龄却不肯,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快速浏览课文,说说理由。
(宋庆龄舍不得庭院里的两棵樟树)3.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的什么呢?请通读课文,说说理由。
(生命旺盛、品质高贵)二、细读品悟,全面体会“舍不得”之含义。
(一)感知樟树“生命旺盛”。
1.自读第4自然段,说说哪一个词语最能表现它的生命旺盛?(蓬蓬勃勃)2.樟树给人的整体感觉是“蓬蓬勃勃”,请细读第4自然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樟树的哪些部分,及其形态。
3.组织交流、讨论枝干:粗壮、多(伸向四面八方)、长(伸得远远的)。
(引导体会:枝干越粗越壮,越多越长,就越能体现樟树的生命旺盛。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精品教学设计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精品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目标:1.了解宋庆龄故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理解樟树在宋庆龄故居中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1.校外教育场地:宋庆龄故居;2.课堂素材:宋庆龄故居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创设情境(10分钟)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探究精神,向学生介绍樟树在宋庆龄故居中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樟树在宋庆龄故居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2.探究樟树的文化内涵(2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图片,并让学生观察、分析和描述樟树的外形特征。
然后,教师给学生一些提示性问题,如:樟树在中国文化中有何象征意义?樟树为什么在宋庆龄故居中被保护和崇拜?3.学生合作研究(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让他们根据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自主研究樟树在宋庆龄故居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资源或互联网进行研究,然后让他们在小组中互相讨论,归纳出一份关于樟树的研究报告。
4.分享和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樟树在宋庆龄故居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第二课时1.参观宋庆龄故居(60分钟)组织学生参观宋庆龄故居,让他们亲身感受樟树在这个历史遗迹中的重要性。
学生可以观察樟树的生态环境、树龄和形态,体验樟树给人带来的宁静和安宁之感。
2.感受与体验(20分钟)参观结束后,让学生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静静地坐在樟树下,感受树的气息,观察树的形态,思考樟树对宋庆龄和中国文化的意义。
3.小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到教室,让学生回顾参观樟树的所见所感,并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你在樟树下有何感受?樟树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教学评价:1.学生观察、分析和描述樟树的外形特征的能力;2.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3.学生对樟树在宋庆龄故居中的意义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宋庆龄故居樟树》教学设计
《宋庆龄故居樟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宋庆龄的生平和贡献;2.了解宋庆龄故居樟树的历史背景和特点;3.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和爱国情感;4.学会运用信息获取、整理与呈现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三、教学过程导入:学生观看介绍宋庆龄的视频片段,了解宋庆龄的生平和贡献。
一、讲解宋庆龄的生平和贡献教师简要介绍宋庆龄的生平和贡献,强调她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女性,为中国的妇女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分组研读故事樟树1.教师组织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故事“樟树”。
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故事樟树在宋庆龄故居中的意义和作用。
3.每个小组任选一人发言,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三、参观宋庆龄故居樟树1.教师带领学生前往宋庆龄故居樟树进行参观。
2.学生注意观察樟树的特点,如树的形态、树龄、树高等。
3.学生可以触摸樟树的树皮,感受樟树的古老和坚韧。
4.学生在参观过程中拍照记录和拍摄视频,准备后续的展示。
四、整理信息和制作展示1.学生回到教室后,整理参观时获得的信息和照片/视频。
2.学生可以使用PPT、海报、相册等形式将信息整理成展示,展示故居樟树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五、结业式1.学生依次展示自己制作的展示。
2.教师评价展示的质量和内容,并对学生进行点评和鼓励。
3.教师总结全程学习的目标和效果,强调了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1.观察学生参与讨论和参观的积极程度;2.观察学生制作展示的质量和创意;3.听取学生的口头回答。
五、教学反思该教学设计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通过观看视频、参观故居和制作展示将知识直观地呈现给学生。
同时,在评价环节,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和爱国情感。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第一章:樟树的特点1.1 讲解樟树的基本特征,如树形、叶形、花果等。
1.2 分析樟树的生长习性和生态环境。
1.3 引导学生了解樟树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价值。
第二章:宋庆龄与樟树2.1 介绍宋庆龄的生平事迹和她对樟树的喜爱。
2.2 分析宋庆龄对樟树的情感寓意,如坚韧、忠诚、母爱等。
2.3 引导学生学习宋庆龄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
第三章:樟树的文化意义3.1 讲解樟树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吉祥、长寿、权威等。
3.2 分析樟树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3.3 引导学生了解樟树在现代社会中的文化价值。
第四章:参观宋庆龄故居樟树4.1 组织学生参观宋庆龄故居,观察樟树的外观特征。
4.2 引导学生了解宋庆龄故居樟树的生长状况和保护措施。
4.3 讨论参观心得,引导学生体会樟树与宋庆龄精神的联系。
第五章:实践活动5.1 开展以“樟树”为主题的绘画、摄影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5.2 组织学生进行樟树种植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5.3 举办“我与樟树”主题征文活动,引导学生抒发对樟树的感悟。
本教案旨在通过讲解樟树的特点、宋庆龄与樟树的情感联系、樟树的文化意义,以及参观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樟树的价值和宋庆龄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环保意识和创造力。
第六章:文学中的樟树形象6.1 分析中国文学作品中樟树的象征意义和文学形象。
6.2 引导学生阅读与樟树相关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等。
6.3 讨论文学作品中的樟树形象,体会文学创作中樟树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第七章:宋庆龄故居樟树的传说与故事7.1 讲述宋庆龄故居樟树相关的传说和故事。
7.2 分析传说和故事中樟树的象征意义和角色。
7.3 引导学生通过传说和故事了解樟树在民间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第八章:樟树的科学研究8.1 介绍樟树的科学分类和生物学特性。
8.2 引导学生了解樟树的药用价值和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8.3 讨论樟树的科学研究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7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
4、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5、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图片、投影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出示图片,简介宋庆龄生平。
2、板书课题: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3、解题。
(1)理解词语:故居、樟树。
(2)讨论:课文主要应该写什么?写什么地方的樟树?(3)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教师范读课文。
读后请学生提出不足的地方,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力。
2、说说你对课问的哪个地方印象最深。
1、出示自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生词,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通读每个自然段。
(4)在不理解的词句下面打上?。
2、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教师进行巡视,及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词语卡片。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3)交流学会的词语。
(4)指名说说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自行讨论解决,重点词句在细读课文时解决。
四、指导分段1、自由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由课题可知课文应该重点写樟树,看看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樟树。
3、第4、5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联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全文可分三段:第1~3自然段为第一段,第4~5自然段为第二段,第6自然段为第三段。
4、小结重点突破的分段方法。
五、作业1、读生字表中的字。
2、分段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词语卡片1、细读第一段(第1~3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教学设计
1.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请同学们观察身边的植物,选择一种进行描绘,要求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注意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形象的比喻,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观察日记。
2.家长协助孩子一起收集关于宋庆龄的生平事迹资料,了解她在我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3.课后阅读一篇关于樟树的科普文章,了解樟树的生长习性、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樟树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课文,并把握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描述。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分析课文:樟树的象征意义、作者的情感表达、文章的语言特点等。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3.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全班分享,其他小组成员可补充发言。
4.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出示课后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a.根据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樟树的特点。
b.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尝试对身边的植物进行观察和描绘。
c.谈谈你对樟树象征意义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2.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设想: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精品教学设计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精品教学设计 问题提出: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这个相识已经深化人心。
但是如何用教材来教,如何更好地、更高效地利用这个“例子”,在详细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做。
就一般方法而言,可以“文字内化”,或者“角色体验”,再或者“情感熏陶”。
今日,就《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的教学,我想尝试一下“教材重组”。
教学分析: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
谛视一下课题,你会发觉,“樟树”二字前面的定语很长,是“故居”前的,还是宋庆龄女士的故居前的,这就注定这不是两棵一般的樟树,或者说,这两棵一般平凡的樟树,已经有了作者给予它们的特别的含义。
“故居”,好像一些出名的人以前居住过的地方,才会称作“故居”,这个词有些历史的意味,又有着一些距离感;我们一般人以前住过的地方,会称作“老家”,“老宅”,很亲切,很靠近。
“宋庆龄”,一个名贵的名字,属于须要心灵仰视的那一种。
再看作者的文字,简洁、朴实,于淡淡的叙说中,充满着一种情感。
课文的四、五两个自然段,是对樟树的正面描述,但,假如对应着人来读的话,那么,字字句句都是情。
教学时,我将四、五两个自然段抽离了出来,做了一次教材重组。
思路:由题切入:从课题上看,课文主要写什么?——感受樟树的珍贵——感受人与树的关系——再生疑:为什么课文还要写其他的内容?为什么课题不干脆写“樟树”?——读懂人——领悟写作特色:借物喻人。
我想,这个思路再一次印证了我的一个教学主见:顺应文本形式和内在文脉来进行教学设计,当教学的思路和文章的写作思路或者情感抒发的路径相一样的时候,那么,就会自然天成,就会不教而教。
设计过程: 情境研讨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珍贵之处。
3、领悟樟树的象征意义,感悟人物的崇高品行。
4、初步知道文章的写作特色:借物喻人。
情境研讨过程: 一、感受樟树的珍贵 1、揭题后问:题目是课文的眼睛,从这个课题,你能一眼看出课文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吗?(樟树) 2、你对樟树有多少了解? 学生沟通对樟树的相识;老师供应相关资料简介。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课教案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培养学生对国家领导人的敬仰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领导人的情感。
(2)教育学生学习樟树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培养学生对国家领导人的敬仰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并将其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历史背景。
(2)准备PPT、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2. 学生准备:(1)提前了解宋庆龄故居的基本情况。
(2)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PPT,展示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图片。
(2)引导学生关注樟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将樟树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5. 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学习樟树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五、课后作业2. 思考如何将樟树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制定具体行动计划。
3. 调查身边的朋友,了解他们对于樟树精神的认识,汇总并分析。
4. 下一节课分享作业成果,互相交流学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热情。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课堂教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1.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和表达能力;
2.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了解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会从多角度观察、分析事物,发展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3.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有待丰富。在本次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成果展示和口头表扬的方式,今后可以尝试更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审美情趣:通过对比手法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作者对樟树的赞美之情;
(3)思维品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4)社会责任感: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参观名人故居时,有没有注意过那里的树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宋庆龄故居樟树的奥秘。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樟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5.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在本次教学中,我努力将樟树的象征意义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培养社会责任感。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背景位于上海静安区的宋庆龄故居是一个反映宋庆龄人生和思想的历史文化纪念馆。
这座建筑坐落在树木繁盛的香樟园内,这里有着近千棵不同年龄阶段的香樟树。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一株高达 15 米的樟树,其年龄已经有 500 多年。
如何让学生了解这颗樟树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保护重要性,成为本文所要探讨的教学课题。
教学目标1.在了解宋庆龄故居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了解香樟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认识到樟树对于上海市乃至全国的生态和文化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了解樟树生长和生态的基本原理,以及关注到保护樟树的重要性和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
教学内容与方法内容1.介绍宋庆龄故居的背景,介绍香樟园内的樟树文化。
2.讲解樟树的基本知识,包括生长环境、生态和文化价值等。
3.分组讨论保护樟树的方法和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
4.学生有机会亲自去樟树下观察,感受樟树给人的历史感和文化气息。
方法1.课堂教学:通过PPT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樟树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樟树的生态和文化。
2.分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讨论保护樟树的方法和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和能力。
3.实地观察:通过校外实地考察的方式,让学生有机会亲自去樟树下观察,感受樟树给人的历史感和文化气息,从而感受、了解樟树的生长和文化价值。
评价方法1.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协作,思考,学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2.对学生的实地观察和讨论成果进行记录和反馈,集思广益,发表好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发布会或报告等,促进学生自觉参与教学评价,增强综合能力。
教学资源1.对樟树的文献资料,如相关书籍和论文等。
2.樟树保护专业组织,这些组织有关樟树的保护和研究,如上海樟树研究会等。
3.宋庆龄故居的资料馆,提供参观和研究馆内记叙的樟树文化。
总结樟树是中国历史和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上海市生态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课教案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优质课教案一、教材分析《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描写性散文,通过讲述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展现了樟树的特点以及宋庆龄与樟树之间的深厚感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樟树的喜爱和对宋庆龄的崇敬之情,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照顾、温和、瞻仰”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樟树的喜爱和对宋庆龄的崇敬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伟人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樟树的喜爱和对宋庆龄的崇敬之情。
四、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如“照顾、温和、瞻仰”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观察课题中的“樟树”,询问学生对樟树的了解。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简要介绍樟树的特点。
2. 初步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3. 深入学习(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关于樟树的事情。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樟树的特点以及宋庆龄与樟树之间的感情。
4. 体会感情(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作者对樟树的喜爱和对宋庆龄的崇敬之情。
(2)教师选取重点段落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 拓展延伸(1)学生讨论:你还知道关于宋庆龄的哪些事迹?(2)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6.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了樟树的特点以及宋庆龄与樟树之间的深厚感情。
我们要学习宋庆龄热爱祖国、尊敬伟人的精神,也要爱护环境,保护树木。
7. 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写一篇关于樟树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照顾、温和、瞻仰”等词语造句。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重要性和地位;2.了解樟树的外貌特征和生长环境;3.培养学生对樟树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图片、PPT、贴纸、笔记本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介绍宋庆龄是中国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和妇女运动的先行者,樟树是她宅邸中最有特色的部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图片和PPT向学生展示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并简要介绍樟树的外貌特征和生长环境。
重点突出樟树的巨大性和长寿的特点。
3.讨论(15分钟)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回答以下问题:a.樟树为什么在宋庆龄故居中具有重要地位?b.樟树的外貌特征有哪些?c.樟树为何被称为"百年之树"?4.总结(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向全班进行总结,总结樟树的特点和重要性。
5.巩固(15分钟)老师发给每位学生记有樟树标签的贴纸,并要求他们在贴纸上写下自己对樟树的保护承诺。
然后,学生将贴纸粘贴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并互相展示自己的承诺。
6.拓展(10分钟)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拓展活动,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小册子,详细介绍樟树的外貌特征、生长环境以及保护方法。
学生可以使用图片、文字等方式进行展示。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重要性和地位,掌握了樟树的外貌特征和生长环境,并培养了对樟树的保护意识。
同学们在小组活动和拓展活动中,不仅提高了樟树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五、教学延伸1. 进一步了解樟树的重要性在导入部分,我们已经讲到了樟树在宋庆龄故居中的重要地位。
进一步延伸,我们可以提到樟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樟树有“百年之树”的美誉,被人们视为长寿、纯洁、高尚的象征。
樟树的树叶、花朵和树皮都具有药用价值,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疾病。
同时,樟树的香气也有助于驱虫和提神。
2. 探索樟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樟树的外貌特征和生长环境,可以让他们在课后进行实地考察。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语文教案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樟树的外形特点。
(2)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生长环境。
(3)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春光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宋庆龄,学习她的高尚品质和革命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了解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樟树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樟树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老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3)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理解课文:(1)让学生讲述樟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老师总结并讲解樟树在课文中的作用。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樟树的小作文,描述樟树的外形特点和象征意义。
五、课后反思:1. 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教学效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生字词的掌握情况等。
3. 改进措施: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樟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樟树的美好。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课教案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优质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宋庆龄的生平事迹和她在中国的历史地位。
激发学生对宋庆龄故居樟树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宋庆龄的生平简介和她在中国的历史贡献。
引出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并激发学生对它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宋庆龄的生平事迹和她在中国的历史地位。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宋庆龄故居樟树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章:樟树的特点2.1 教学目标:了解樟树的特点和特性。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
2.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樟树的特点,包括其生长习性、树叶形状和香味等。
引导学生思考樟树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保护的意义。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展示樟树的特点和特性。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保护意识。
第三章:宋庆龄与樟树的故事3.1 教学目标:了解宋庆龄与樟树的故事和其背后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3.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宋庆龄与樟树的故事,并分析其背后的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宋庆龄对樟树的特殊情感和其对她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使用故事讲述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宋庆龄与樟树的故事。
通过阅读理解和思考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第四章:樟树的观察与研究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樟树的观察和调查研究能力。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樟树的外貌、树叶和树干等特点。
学生分组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和整理有关樟树的信息。
4.3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到户外观察樟树,并进行调查研究。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调查研究能力。
第五章:樟树的保护与利用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樟树的保护意识和利用价值。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樟树的保护方法和利用价值。
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保护樟树的计划和措施。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
-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示宋庆龄故居及其樟树的风貌,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通过故事导入,简要介绍宋庆龄的生平事迹,为学生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2.精读课文,深入分析
-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关注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通过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4.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一份关于宋庆龄故居樟树的绘画或摄影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5.情感表达:请学生写一封给宋庆龄的信,表达自己对她的敬仰之情,以及学习课文后的感悟。
6.小组讨论:各小组针对课文内容、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总结小组的学习心得,下节课分享。
注意:
1.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认真完成,家长予以督促和指导。
3.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表达与沟通能力。
4.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宋庆龄的敬仰之情,学习她的品质和精神,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宋庆龄的生平事迹,特别是她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激发学生对这位伟大女性的敬仰之情。
2.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宋庆龄故居及其樟树的照片,让学生对课文产生直观的认识,引发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3.提出问题: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你们知道宋庆龄吗?”“为什么课文的题目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
1.生字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如“故居”、“樟树”、“四季常青”等,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学会正确运用。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语文教案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语文教案第一章:课程概述1.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使学生了解宋庆龄的生平事迹,感受樟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感。
1.2 教学内容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宋庆龄的生平事迹。
2. 欣赏樟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感。
2.2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感受樟树的象征意义与宋庆龄的品质之间的联系。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樟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2 教学手段1. PPT:展示课文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视频:播放有关宋庆龄的纪录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宋庆龄的生平事迹。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宋庆龄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樟树。
4.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
4.3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课文内容,阐述樟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4.4 分析修辞手法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6 总结发言让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五章: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结合课文,思考樟树的象征意义与宋庆龄的品质之间的联系。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樟树象征意义的感悟。
3. 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发展。
4. 学生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6.2 评价方法1.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评价其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
教案: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特点及其在故居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特点。
(2)通过图片观察、实地考察等方法,培养学生对故居樟树的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宋庆龄的敬仰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保护故居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特点及其在故居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宋庆龄的敬仰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在她心中的重要性。
2. 如何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保护故居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图片、宋庆龄的生平照片等。
2. 实地考察:安排一次宋庆龄故居实地考察活动。
3. 资料查阅:让学生提前查阅有关宋庆龄故居的资料,了解樟树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简要介绍宋庆龄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樟树特点(1)让学生分享查阅到的资料,了解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特点。
(2)讨论樟树在故居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
3. 感受宋庆龄对樟树的深情(1)展示宋庆龄关于樟树的言论,让学生体会她对樟树的深情。
(2)引导学生从樟树的角度,感受宋庆龄的高尚品质。
4. 实地考察(1)安排学生前往宋庆龄故居,实地了解樟树的生长状况。
(2)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樟树的特点,增强对故居樟树的认识。
5. 保护故居意识(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提出建议。
(2)培养学生的爱护文物、保护故居意识。
6. 小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特点及其重要性。
(2)鼓励学生继续了解宋庆龄的生平事迹,弘扬民族精神。
六、教学延伸1. 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如何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保护措施应用到其他文物古迹的保护中。
《宋庆龄故居樟树》教案
《宋庆龄故居樟树》教案一、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1. 了解宋庆龄的生平事迹,并了解樟树故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学习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提高编辑和排版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社会文化知识:宋庆龄的生平事迹和樟树故居的历史背景;2.技能培养:Markdown文本格式的使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宋庆龄的生平事迹和樟树故居的历史背景;2.学习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
四、教学方法1.提问法: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宋庆龄的生平事迹和樟树故居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3.讨论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搜集资料并共同撰写Markdown文本。
五、学习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些与宋庆龄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来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了解宋庆龄的生平事迹(15分钟)分组讨论: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组员负责介绍宋庆龄的生平事迹。
其他组员可以在网上找到更多信息,并整理成Markdown文本。
3. 了解樟树故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15分钟)通过讨论和小组分享的方式,了解樟树故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并使用Markdown文本记录和整理这些信息。
4. 学习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20分钟)教师介绍Markdown文本格式的基本用法,如标题、列表、图片、链接等。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编辑器或者自己搭建的Markdown编辑软件来练习使用。
5. 小组合作,撰写Markdown文本(30分钟)学生按照小组分工,共同撰写樟树故居的Markdown文本,包括历史背景、文化价值等内容。
同时,要求学生使用Markdown的排版功能,使文本具有良好的可读性。
6. 展示和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其他组员可以提问和补充。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教案】主题: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目标:1. 了解并认识宋庆龄故居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地位;2. 学习并掌握有关樟树的知识,了解其文化内涵和保护意义;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和尊重。
教学内容:1. 学习介绍宋庆龄故居的相关知识;2. 学习樟树的基本知识,包括它的名称、特点、保护意义等;3. 探究宋庆龄故居中的樟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4. 通过观察樟树和游览宋庆龄故居,了解樟树的实际情况。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 (10分钟)引导学生回忆宋庆龄的相关信息,如她的家庭背景、贡献和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等。
第二步:学习樟树的相关知识 (15分钟)1. 讲解樟树的基本知识,包括它的名称、特点和分布情况等。
2. 学生通过图片和实物观察樟树的形态特征,了解它的生长环境和保护意义。
第三步:探究宋庆龄故居中的樟树 (20分钟)1. 引导学生了解宋庆龄故居中的樟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如樟树与宋庆龄的关系、樟树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等。
2. 学生通过参观实地,观察樟树的生长情况和环境。
第四步:学习参观经验 (15分钟)学生向大家分享他们观察樟树和游览宋庆龄故居的经验和感受,包括对樟树的喜爱和对宋庆龄的尊重。
第五步:反思和总结 (10分钟)1. 让学生思考樟树的保护和利用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2. 总结学习的收获和体会,强调樟树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手段:1. 图片和实物展示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学生展示樟树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
2. 展示板书法:将学生的观察和体验记录在黑板上。
教学资源:1. 相关图片和实物;2. PPT和黑板;3. 有关宋庆龄和樟树的资料。
评估方法: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对樟树和宋庆龄故居的态度和表达能力;2. 学生小结:学生撰写对樟树和宋庆龄故居的感受和认识。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植树活动,通过亲自种植樟树,增强对樟树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描红(书上)
四、作业
1、写字簿第二课生字词写完。
2、抄写词语。
3、读课文三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体会作者对 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
2、指导用“稠密”、“崇敬”造句。
教学过程:
、复习、检查
听写词语
二、细读课文
(一)细读第一段(第1—3自然段)
4引导理解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象征意义。
a再读第5自然段,说说樟树高贵在什么地方。
b结合宋庆龄的生平说说自已第5自然段的体会。
5指导朗读在读中品味樟树的高贵,读出对樟树的赞美 之情。
6指导背诵
a师引读课文
别的树怎样?而樟树怎样?
更可贵的是什么?从哪儿看出它的香气能永久保持?因为樟树香气能永久保持,所以说—b男女生分层读课文。
C练习背诵。
7指导归纳段意。
第4自然段写樟树的样子
第5自然段写樟树的高贵之处 把两句合为一句话就是第二段的段意。 指名用自已的话说说第二段的意思。
(三)细读第三段(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理解有关词语(崇敬、瞻仰)
3人们为什么爱在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 念。因为樟树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而且更 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人们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总爱在樟树下留影纪念。
1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 什么?段与段是怎样连起来的?
2指导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了周总理, 还写了宋庆龄, 主要写的是谁的事?什么事?(学生归纳段意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事情。)
宋庆龄不肯搬家,是因为她舍不得两棵樟树。
3指导朗读。(读出喜爱和眷恋的语气“这是两棵樟树” 中的“樟树”要重读)。
c再读课文画出具体表现樟树蓬蓬勃勃的词语。树叶: 稠密,绿得发亮,四季常青。看图理解有关句子。(板书:
四季常青)
d指导用“稠密”造句
e指导朗读,表现樟树特点的词语要读重音。
f指导背诵要求学生先理解清叙述顺序,弄清与句之间 的联系,再练习背诵。
(2)学习第5自然段
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 画出写樟树的句子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十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体会作者对 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
教学重点难点:
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卡片、挂图、录音、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二)细读第二段(第4—5自然段)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习第4自然段
a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引导观察樟树的样子。要求按 顺序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说一段话。
b默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段从哪几个方面 写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的?并画出有关的词语。找出最能 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理解:“蓬蓬勃勃”的意思形容非 常繁荣旺盛。
(四)交流:板书:两棵樟树,外形、特点、高贵之处。
(五)根据这三个内容,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内容。
(1—3)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樟树。
(4—5)樟树的外形,生长特点及它永久保持拒虫香气的 高贵之处。
(6)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
(六)师总结初步感知的课文内容。
三、写字指导1“搬、榴、繁、瞻、衍”笔画较多且容易写错,进行 笔顺和间架的具体指导,把字写正确,写匀称。
二课时
主要板书计划:
枝干粗壮
四季常青蓬蓬勃勃
拒虫香气 崇敬怀念
永久保持高贵之处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抄写生字词三遍2组词;3造句;4填上合适的关联 词语。
描红
课外读课文
背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2、学习生字词语。
3、能根据提供的断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一)揭题:出示宋庆龄图像, 简介宋庆龄, 理解“故居” 的意思。
2学习第1—3句
a指名读
b理解“繁衍”“寄生”等词语。
c说说别的树不好在什么地方。
3学习第4—8句
a自由读课文。
b理解“可贵、仍然、木质、高贵”等词。
c理解句子。
课件出示:
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气。更 可贵的是,这种拒虫的香气能永久保持。说说这句话中哪个 词能表示樟树和别的树不一样。
(四)指导概括段意 三、作业
1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二)出示樟树的图片,简介樟树。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 顺课文。
(二)检查自读情况,帮助学生正音:A读生字新词,卡 片出示。B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好,听他们 读得怎样?C评价、纠正。
(三)默读课文,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它们分别讲了什么, 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