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第三课时

《赤壁赋》第三课时
《赤壁赋》第三课时

《赤壁赋》第三课时

浙师大人文学院倪高华

一、复习式导入 3'

(一)学生背诵第二三两段。

(二)老师引课

师:苏轼泛舟,夜游赤壁,面对那里优美的景色,苏轼感到心情舒畅,但是箫声和歌声引发了他心中的悲意。那悲什么呢?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有英雄不在之悲,人生苦短之悲,有壮志难酬之悲。事实上,这里的“客”就是作者自己,只不过是他消极的一面而已。在这里面,我们看,如果他一直这样意志消沉下去,这样悲伤郁闷下去,那还是不是苏轼?(不是)苏轼的长人之处就是他总是旷达的。那么他怎么样来排遣掉心中的这份郁闷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四段。

二、听主客问答,悟理趣

(一)齐声朗读第四段

(二)学生参照课文注解,利用工具书等自己尝试翻译句子,尽可能直译,当直译不通时,可适当意译。必要时动笔写下来。

(三)用接龙的方式让学生起来翻译句子,老师做更正,补充或强调。

夫水与月乎,夫:指示代词,那;乎:句末语气词,表疑问,相当于“吗”。往:流逝。彼:那个,指代月亮。卒:副词,终究。盖:假若。将,语气助词,不译。自:从。者:……的方面。则:那么。曾:简直。何羡,即羡何,羡慕什么。且:况且。夫:发语词。苟:如果。吾之所有,之,取消句子独立性。虽:即使。惟:只有。是,这。

(四)师:这一段文字我们已经把它疏通了一遍字词,对它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当客因为种种原因感到忧伤时,他是怎么来解说的,苏轼要来排遣掉这份郁闷,他选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哪一种?(议论)讲道理,通过讲道理来排解心中的郁闷,讲的是什么样的道理呢?接下去你们自由朗读或者阅读,思考:1.这一段中写了哪些事物?2.苏轼说了什么道理?试着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

(自己如果解决不了,也可以和同桌或身边的人交流。)

明确:这一段中写到的事物、阐述的道理如下:

变不变

水逝者如斯未尝往也

月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也

人(我)时刻在变无尽

结论:水、月、人都是既有变的一面也有不变的一面的。

问题3:这个“变与不变”的道理是针对第三段的哪一点来说的?

明确:提示从“而又何羡乎”一词入手,针对上文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而阐发论述的。

问题4: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长江(长江)的无穷?

明确: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来看,天地万物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亮有圆有缺。而且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你以为你踏进的是同一条河,事实上,河里的水已经不是你第一次踏进去时的水了,也就是说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从不变的角度来看,虽然月有阴晴圆缺,但是千百年来,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世界上只有一个月亮。虽然作为个体的人,生命史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所以物与我都是永恒的。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史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问题5:作者用什么方法阐述“不变”的观点?

明确:用打比方的论证方法,用水与月的做比,借眼前景来说理。

问题6:除了这个“变与不变”的道理以外,还有没有别的道理?

明确:“取与不取”的道理。

取不取

清风明月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俗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苏轼虽然也十分渴望高官厚禄,渴望为朝廷效力,可是既没有机会实现,那就不要再强求,不要再因为得不到而郁郁寡欢了。所以他这个时候也想通了,这样“侣鱼虾而友麋鹿”不也能够生活得很快乐嘛。显示出豁达乐观的心态。

说到这里,三处悲伤解决了没有,我们刚才说过,既然世界万物都有不变的一面,物与我都是无尽的,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再去羡长江之无穷了;因为事物也都是在一刻不停变化的,那么英雄不在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也没有必要悲伤了。高官厚禄也许不是“我”应该追求的东西,那就不要强求了吧,还是取无穷的自然万物(明月清风)为“吾生”所享用,悠闲地生活吧,所以也无所谓“壮志未酬”之悲了。所以三个方面的悲都化解了。

问题7: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明确: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表现了作者平静超然的心态和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还是积极的。

三、讲解第五段

师:苏轼讲完了道理,“客”听了以后相通了,心中的悲意没有了,心情又变得舒畅起来,于是客喜而笑,客人开心地笑了,洗盏更酌,洗干净酒杯重新斟上酒。肴核既尽,荤菜和果品已经吃完了,杯盘狼籍,杯子、盘子十分凌乱,在船中交错地躺着,不知道东方天色已经发亮。

四、理清整篇文章的情感变化

师: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这篇文章的整个结构布局有什么特点。我们先来理清他的情感变化。作者先写月夜泛舟游赤壁,饮酒赋诗,作者沉浸在美好的景色之中,而忘却世俗这样一种快乐的心情。再感怀历史人物的兴亡,从而跌入了现实的苦闷,最后通过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这样表达了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里我不禁有一个疑问,这里感情的曲线是乐——悲——乐,那么前面的乐与后面的这一个乐是相同的吗?(生答,前一个是山水之乐,后一个是达观之乐。)俗话说文喜看山不喜平,所以作者在描写的时候也是有起有浮的。小小的一次游赤壁,能写得这样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真的是匠心独运。那么这样一来,他把景、情、理三者融合为一体,写景在水月流光,写情在哀乐相声,写理在物我无尽。

五、写法鉴赏

师:苏轼的《赤壁赋》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那么它在写法上有哪些方面的特点呢?同学们讨论一下,可以结合“赋”这种问题的特点去考虑。

(一)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1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二)“月”的内涵

1、你认为当时真有一场主客问答吗?

教学预设:

据说苏轼泛舟赤壁果有一乐师相陪,但有可能主客问答是虚拟的,是苏轼被贬后思想的两个方面。主客问答是赋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苏轼借此抒怀,有无真正的客人并不重要,客的苦闷就是苏轼的苦闷,文中的“客”和“我”的对话是从前的苏轼和现在的苏轼进行的一场超时空的链接。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苏子解决了自己的矛盾痛苦,最终升华到乐观旷达的精神状态。

2、金圣叹评价《赤壁赋》“此赋通篇只说风月”,林云铭在《古文析义》中称《赤壁赋》是“以江山风月作骨”。的确《赤壁赋》通篇以景贯穿,“风”“月”是主景,“山”“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和议论。尤其是“月”更是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赋中哪些地方提到了月?如何理解“月”的内涵与作用?

教学预设:

《赤壁赋》中有现实的“月”,皎洁柔和;有历史中“月”,古意苍凉;有哲理般的“月”,盈亏而永恒。眼前之月,引发情思;歌中之月,触发联想;变化之月,阐释哲理。月升月落,暗示时间的推移,更伴随着胸怀气度的提升。

小结

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 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 表现了一种豁

达乐观的襟怀。文章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有机结合,使客观的生活图景和主观的思想感情和谐统一,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艺术境界。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课后阅读推荐:林语堂《苏东坡传》、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拓展阅读

链读1:苏东坡突围

余秋雨

……

苏东坡走过的地方很多,其中不少地方远比黄州美丽,为什么一个僻远的黄州还能给他如此巨大的惊喜和震动呢?他为什么能把如此深厚的历史意味和人生意味投注给黄州呢?黄州为什么能够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驿站呢?这一切,决定于他来黄州的原因和心态。

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来。他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

他很疲倦,他很狼狈,出汴梁、过河南、渡淮河、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他擦一把脸,喘一口气,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他闭上眼睛摇了摇头。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注定要与这位

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

我非常喜欢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前后读过多少遍都记不清了,但每次总觉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因此由诗文渲染开去,由酷爱渲染开去,渲染得通体风雅、圣洁。其实,就我所知,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

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我初读这段话时十分震动,因为谁都知道苏东坡这个乐呵呵的大名人是有很多很多朋友的。日复一日的应酬,连篇累牍的唱和,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内容,他一半是为朋友们活着。但是,一旦出事,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而且也不回信了。他们都知道苏东坡是被冤屈的,现在事情大体已经过去,却仍然不愿意写一两句哪怕是问候起居的安慰话。苏东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丁点儿友谊的信息。我相信这些朋友都不是坏人,但正因为不是坏人,更让我深长地叹息。

总而言之,原来的世界已在身边轰然消失,于是一代名人也就混迹于樵夫渔民间不被人认识。本来这很可能换来轻松,但他又觉得远处仍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自己,他暂时还感觉不到这个世界对自己的诗文仍有极温暖的回应,只能在寂寞中惶恐。即便这封无关宏旨的信,他也特别注明不要给别人看。日常生活,在家人接来之前,大多是白天睡觉,晚上一个人出去溜达,见到淡淡的土酒也喝一杯,但绝不喝多,怕醉后失言。

他真的害怕了吗?也是也不是。他怕的是麻烦,而绝不怕大义凛然地为道义、为百姓,甚至为朝廷、为皇帝捐躯。他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你想做个义无反顾的英雄,不知怎么一来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个坚贞不屈的烈士,闹来闹去却成了一个深深忏悔的俘虏。无法洗刷,无处辩解,更不知如何来提出自己的抗议,发表自己的宣言。

这确实很接近有的学者提出的“酱缸文化”,一旦跳在里边,怎么也抹不干净。苏东坡怕的是这个,没有哪个高品位的文化人会不怕。但他的内心实在仍有无畏的一面,或者说灾难使他更无畏了。

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那阙著名的“卜算子”,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这种精神遭遇: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竟然寂然无声,那么,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让这个世界大吃一惊。

然而,现在他即便写诗作文,也不会追求社会轰动了。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一段树木靠着瘦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这里。我苏东坡三十余年来想博得别人叫好的地方也大多是我的弱项所在,例如从小为考科举学写政论、策论,后来更是津津乐道于考论历史是非、直言陈谏曲直,做了官以为自己真的很懂得这一套了,洋洋自得地炫耀,其实我又何尝懂呢?直到一下子面临死亡才知道,我是在炫耀无知。三十多年来最大的弊病就在这里。现在终于明白了,到黄州的我是觉悟了的我,与以前的苏东坡是两个人。(参见李端叔书)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

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

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链读2:林语堂《苏东坡传》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

链读3:黄玉峰《说苏轼》

与屈原比,苏轼多了一分自我,少了几分愚忠;

与陶潜比,苏轼多了一分经历,少了几分寒闲;

与韩柳比,苏轼多了一分豁达,少了几分悲观;

与李白比,苏轼多了一分责任,少了几分狂漫;

与杜甫比,苏轼多了一分大度,少了几分怨言;

与程朱比,苏轼多了一分童心,少了几分刻板。

苏轼是中国文人完美个性和品格的化身。

《自题金山画像》的诗总结自己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对于诗中提到的黄州,余秋雨如是评说:“黄州成就了苏轼,抑或苏轼成就了黄州”。黄州,是一个很难被人想起的长江边上的一座小城,作为苏轼人生的转折,却怎么也抹不掉它留给中国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它目睹了一个正直官员的倒下,也见证了一位智者文豪的站起。黄州永远是苏轼生命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元丰五年七月和十月,苏轼先后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赤壁赋

课后反思

六、课堂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不绝如缕 B.扣舷而歌之歌曰

C.苏子愀然何为其然也 D.月出于东山之上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2.选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A.驾一叶之扁舟 B.倚歌而和之

C.自其变者而观之 D.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3.选出下列句中属被动句的一项()

A.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4.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

A.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B.何为其然也?

C.惟兄嫂是依 D.渺渺兮予怀

5.下列各句加粗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侣渔虾而友糜鹿 B.寄蜉蝣于天地

C.羡长江之无穷 D.托遗响于悲风

(二)词语解释

1.一词多义

如 A、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动。)

B、纵一苇之所如。(往,到,动。)

之 A、哀吾生之须臾。(助词,主谓之间不译。)

B、惟江上之清风。(结构动词,的。)

C、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乎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C、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

D、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不译。)

2.词类活用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方位名词“西”“东”作状语,可译为“向西,向东”)

舞幽壑之潜蛟。(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朋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向南,名词作状语。)

顺流而东.也(名作动,可译为“向东进军”)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破:形容词做动词,攻下;下:名词做动词,攻下。)

《赤壁赋》 说课稿 一等奖

《赤壁赋》说课稿 一.说教材。《赤壁赋》是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不仅描绘自然风物,而且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的情感和志趣,《赤壁赋》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学习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赋的相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本内容(重点)。 2、反复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能力;知人论世;与作者在同时期创作的其它作品比较阅读,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内涵(难点)。 3、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总体思路: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 则。 2、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整体感知,通过质疑、 交流的手段达到积累和总体把握文章内容的目的。 3、教师设计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学生讨论,深入分析文章内 涵,利用“比较阅读”“知人论世”等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 4、恰当地利用学案、多媒体、营造气氛,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简介背景。 东坡仕宦一生,沉浮一生,漂泊一生。他因乌台诗案,因政治迫害被贬黄州。从政治生涯看,黄州是他的谪居之所,是他生命的低谷;而从文学创作看,黄州又是他的“洞天福地”,是生命的巅峰。最负盛名的“赤壁三咏”就创作于此。今天让我们走近失意飘泊中的苏东坡,走进他的散文杰作《赤壁赋》。

(二)疏通文句,通读全文。1、针对预习自读的情况,学生质疑。学生将完成学案时遇到的困难,包括字音、句读、难解的词义及句意等,提出来集体讨论,仍不能解决的,由教师引导点播。2、初读课文,学生互相读给对方听,纠正错误。 3、积累: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文言句式等。 (三)、熟读全文,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第一段苏子的乐,乐由何来,——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段苏子愀然,缘何而然,——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段客诉悲情,悲自何生,——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段以水月做比,讲何道理,——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段杯盘狼藉,为何如此,——忘情尘世的洒脱 文章由景生情,缘情入理,由景而生乐情,乐极而生悲,由悲而生理,至豁达胸襟的展示,正是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缩影。学生对文章2、每组学生选派代表发言。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思维优势,言之成理即可。 (五)问题探究: 1、主客是否为两个人,面对眼前的景物,他们有怎样的看法,从中看出他们对人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2、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明确:这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能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赤壁赋》原文和翻译

《赤壁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 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 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

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 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 译文或注释: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濛濛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 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 妇悲泣。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

前赤壁赋原文和翻译 共4页

《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胪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

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 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友人敬酒,吟诵《诗经》中 (赞美)明月的诗句,吟唱期中婉转优美的乐曲。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听任苇叶般的小船自由飘流,浮在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多么辽阔呀,像是在天空中驾风遨游,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遗弃尘世,登上仙境。 就这样喝着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 歌中唱道:“桂木的船棹呵香兰的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 水的泛光。我的心怀悠远啊,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好似远在天的另 一方。”有善吹洞箫的友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 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 余音在江上回荡,丝丝缕缕缭绕不绝。(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又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饮泣。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2)知识与技能 (1)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理水乳交融的特点; (2)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特点。 2.过程和方法 (1)熟读成诵,品味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 (2)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热爱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及语言运用的妙处; 3.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解题,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史实; 2.正音,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初步感知课文。、 3.讲解1、2两段。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1')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文,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来认识一位古人,了解一段史实,学习一种文体,感受一种胸襟和气度。这篇文章就是《赤壁赋》。(板书题目) 二、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简介 1.苏轼及“乌台诗案” 师:《赤壁赋》作者是谁?(苏轼)那么同学们了解苏轼多少呢?(同学起来发言,老师总结整理)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知识分子家庭,七岁知书,十岁能文。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中同榜进士,世称“三苏”,但以苏轼的影响为最大,他是北宋杰出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 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实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调,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等地做地方官。新法实行得很有成绩,元丰二年(1079)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害他坐牢。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后来又被贬到黄州,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没有实权。于是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边造了一间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偶尔也去爬爬山,划划船。《赤壁赋》就是他在游了赤壁(事实上不是三国中的赤壁,而是赤鼻矶)以后写下的,同时期的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 (二)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语言上多使用骈句和对偶,手法上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赤壁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骈散结合,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因而文章特别适合吟诵。

阿房宫赋说课稿

阿房宫赋说课稿 济宁市实验中学顾广丽 一、教材分析 《阿房宫赋》是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四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阿房宫赋》是古文中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在本单元中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教学中应更多的侧重于对课文的读和对文中形象的把握。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赋”有一定的了解,但不深入,读文章也往往只是蜻蜓点水,很难读透文章。本文无论是从语言本身还是结构意蕴上都有较典型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理解文本时,应让学生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领悟。 三、教学目标 1、体会赋的特点,积累文中重点的文言实虚词、句式。 2、在诵读中抽丝剥茧,逐步把握文中“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品味散文语言的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诵读,逐步把握文中“形象”,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四、说教法 主要采取诵读法、探究法、读写结合和联想想象法。 诵读法:旨在让学生能在读中再现阿房宫的显性和隐性形象,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由浅入深,逐步深入,读出文本内涵,培养阅读和思考能力。 读写结合:旨在让学生把读和写的过程中让阿房宫的形象更鲜明易见。 联想法:练习思维的发散,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空间,为创造思维打下基础。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以胡曾的《咏史·阿房宫》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咏史·阿房宫 胡曾 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兵已入长安。 帝王苦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 2、检查学生预习 包括字音和重点字、词、句,对于本文的文言知识教学,不宜刻意强化,主要让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掌握。 3、解文体 让学生结合《赤壁赋》谈谈对“赋”这种文体及其特点的理解。 明确:刘勰《文心雕龙》:“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旨在让学生掌握赋的特点,更好的结合该点理解、把握文本。 4、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根据赋“体物写志”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该文写了何物?如何写的?写了何志?如何一步步彰显主旨的? 明确:体物——阿房宫;写志——“秦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其它两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旨在让学生先做初步思考,在其它环节中进一步明确。 5、在诵读与探究中把握阿房宫的艺术形象 (1)反复诵读,体会赋文特征,初步感知阿房宫的形象。 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反复读课文:怎么读?要读出什么?体会文中铺叙、夸张、渲染等手法在形象表现上的语言效果和语意效果。 最后齐读全文,读出文字间阿房宫的特点,读出气势,读出赋文一路铺排的效果。

苏轼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苏轼《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赤壁赋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页 1 第 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翻译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吟唱婉转优美的乐曲。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听任小船飘流到各处,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乘着轻风(在江面上)无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于是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同伴吹

《赤壁赋》说课稿

《赤壁赋》说课稿 贺炳炎中学周菊芳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赤壁赋》是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上乘《兰亭集序》后接《游褒禅山记》。这三篇虽都是古代山水游记内散文,但作者却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感情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溢满于海”。《赤壁赋》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学习本文,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因此,在《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了解赋的相关知识。 (2)反复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知人论世,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感情和深刻内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说明]在以上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现状,确定教学目标。 3、说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点词句的意义 (2)体会景、情、理有机结合的特点 (3)品味精炼优美的语言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阅读一定量的浅易文言文,课前我已经让学生做了充分的预习和初读,结合注释和课外资料已经能够

粗知大意,但还需要在感性的基础上作一些理性的分析和感悟。 (三)说教法学法 1、重视诵读感悟 [说明] 本文是古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要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要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感情和哲理,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情怀。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来读,以朗读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互动的做法 [说明] 在新课标理念中,课堂是个有机融合体。真正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型,课堂结构是复合型的。除了教学步骤等显性模式外,还应该考虑到教学进行中的各种因素的互动协同。通过课堂内的互动合作来形成一条完整的脉络,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确保教学的深度和实效,所以我选择师生共同研讨的教学方式,从互动角度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在文中隐藏的生命情感。 3、课时安排:3课时 [说明] 第一课时完成基础知识积累,让学生对文章经行整体感知;重点分析1、2自然段,指导诵读,掌握重点字词;第二课时分析3-5自然段;加深对全文的理解,体会作者感情变化和情、景、理的融合;第三课时深入研讨,进一步体会篇章的艺术特色和思想魅力,品味语言之美,品鉴技巧之美。 (四)说教学程序:第一课时 (1)导入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一日,天刚蒙蒙亮,一群带着四川口音和北方口音的异乡人在一位气宇不凡但又稍显忧郁的中年男子的带领下,悄悄走进小城黄州,在料峭的春寒中,住进了城东南一所叫做定惠院的小院子。这位男子便是在“乌台诗案”中差点丢掉性命的苏轼。经过一个多月的风餐露宿,苏轼一行终于到达了他的贬谪地——黄州,开始了他近四年的黄州生涯。在这四年里,他创作了66首词、200多首诗、3篇赋、170多篇散文,写了280多封书信。豪放派的代表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脍炙人口的前、后《赤壁赋》都作于此时。诗人政治上的不幸,却成了文学上的大幸。历史,便是如此令人费解。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赤壁赋原文,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赤壁赋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 续关注语文网。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赤壁赋原文 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背古诗文:赤壁赋翻译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的“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 于是,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歌词说:“桂木的棹啊,兰木的桨,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啊,船儿迎来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声吹箫应和。箫声呜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悠扬,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啜泣。 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会这样?”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洒酒祭奠,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

《赤壁赋》第二课时..-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

《赤壁赋》第二课时..-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 研讨文本: 1.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领略到了怎样的景,抒发了怎样的情? 作者与友人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2.作者写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对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3.客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体现出浓厚的消极意味,怎样理解? 。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4.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的见解,体现了他怎样的人生观?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赤壁赋》说课稿

《赤壁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单元而言:《赤壁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属于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单元提示认为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常常在景物描述中倾注作者个人的情感和志趣。本文是一篇难得的文质兼美,情理并茂的文赋。作者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感情和理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 对学生而言:学生在人生道路中总会有挫败感,难以释怀,心中充满了迷茫。苏轼被贬黄州正是他人生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面对挫折挫败,他所展现的乐观豁达的态度和理性思辨的精神对学生具有良好的教育和启发意义。 2、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苏轼月夜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把握作者情感变化过程及原因,理解苏轼的理性思辨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过程与方法:与同期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做比较阅读,深化对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情感和思想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苏轼的人生观和宇宙观;通过评价获得价值观的提升,学习苏轼直面挫折的豁达乐观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二、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比较阅读一词一赋,把握二者异同,从而深入理解作者情感变化过程及原因,理解苏轼的理性思辨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教学难点:理解和体悟苏轼领悟到的世界观和处世态度。 三、说教法 教参认为《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比较阅读,增进对彼此的理解。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我采用多重教法:比较阅读、诵读法、点拨法、讲解法、提问法等。通过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筛选概括信息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设置由浅入深,重点突破,环环相扣,逐层深入,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四、说学法 我设计了朗读法、比较阅读法、赏析探究法、总结法等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把握作品的思想和情感脉络,从而达到鉴赏抒情散文的目标。依据是新课标在必修课“阅读与鉴赏”方面,建议“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 五、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同样写在1082年,同样写在黄州赤壁,苏轼创作了一词两赋,即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今天我们要通过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来重点学习前赤壁赋。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好的导入,能营造良好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使之不由自主地进入课文情境。 2、朗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赤壁赋》教学设计及反思

9《赤壁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了解“赋”这种文体的特征,鉴赏本文的音韵美和意境美;分析本文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 过程和方法反复诵读文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感情,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分析本文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分析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见识一位特别的大师 1、根据课前的学习,说说这三个词之间的关系:黄州赤壁苏轼 由于“乌台诗案”苏轼才与黄州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个案子的关键词是“冤案,文字狱”。 2、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他是一位旷世奇才: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创始人; ——书法:为宋初四大书法家之一; ——绘画:“朱竹”别具一格; ——文学理论:提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的文艺观。 3、林语堂《神·鬼·人—苏东坡传》评价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者,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方方《喜欢苏东坡(节选)》中说:将庐山写得最有韵味的诗是苏东坡;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诗也是苏东坡;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其他便都“余词尽废”。……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 可以说,他是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 4、他命运多舛:一度下狱(元丰三年春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三度贬官(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描绘自己: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命途多舛,生活坎坷,但他既没有像贾谊那样

高中语文赤壁赋说课稿

高中语文赤壁赋说课稿 高中语文赤壁赋说课稿 一、说教材地位和作用 《赤壁赋》是必修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和《听听那冷雨》《再别康桥》共同构成了“山水神韵”这一模块。 《赤壁赋》是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正如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赤壁赋》乃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是一篇难得、有味的经典美文。 而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渴望长大,但在人生道路中总会有挫败感,难以释怀,心中充满了迷茫。学习苏轼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将对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启发意义。以《赤壁赋》为载体,可培养学生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品性之人。因此其作用与地位十分重要的。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以及了解赋的相关知识。 (2)反复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知人论世,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感情和深刻内涵。

(3)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三、说重点难点 《赤壁赋》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探讨如何将景、情、理紧密结合是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因此,这一堂课,在教法上我采用涵咏法、美读法(体验性默读、多形式朗读等)、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五、说学法 我设计了朗读法、欣赏法、讨论法、总结法等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品析作品的语言,体会优美意境,探究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达到鉴赏抒情的散文的目标。依据是新课标在必修课“阅读与鉴赏”方面,建议“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 散文家余秋雨说:“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落在了这山重水复、莽

苏轼《赤壁赋》原文和译文

苏轼《赤壁赋》原文和译文 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濛濛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原文: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译文: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原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赤壁赋》教学设计(课赛)

教学设计(设计教师:云南省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李正保)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 《赤壁赋》 苏轼 一、【教学内容及其解析】 1、课题内容:《赤壁赋》。 2、课题内容基本情况:《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这里所选的是前一篇。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 3、教学内容解析:《赤壁赋》是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上承《兰亭集序》后接《游褒禅山记》。这三篇都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它们与第一单元的现代抒情散文遥相呼应,互为补充,共同为“表达交流”部分的“写景要抓住特征”“学习描写”“学习抒情”提供基础和范例。这三篇虽都是山水游记类散文但作者却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的情感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赤壁赋》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学习本文,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要学习的一个重点。因此,在《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4、教学内容选取:①苏轼其人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 ②“赋”这一文体的“主客问答”的形式。 ③中国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基本特征:对自然山水风物的描绘(意境)、个人情感志趣的生发与表达、对世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三者的完美结合。亦即意境、情感和理趣的完美结合。对这类山水游记散文做整体上的基本规律的总结,《赤壁赋》正可以作为一个典范,可以充分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④对课文的整体鉴赏学习: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对文本做深入细致的鉴赏学习,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 二、【教学目标及其解析】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苏轼其人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黄州时期的苏轼的经历和思想特点等相关背景史实。 解析:苏轼是中国古代少见的全才,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

赤壁赋原文与翻译对照

赤壁赋原文与翻译对照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赤壁赋》原文与翻译对照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

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完整版)《赤壁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赤壁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其思想,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2. 弄清字音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3. 积累第一自然段的重点文言字词,学习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弄清字音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2.积累第一自然段的重点文言字词,学习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拔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 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对于《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很熟悉了,同学们一起背诵上学期我们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上阕写景,描绘了壮美的景象,下阕怀古,追忆了功业非凡的英俊豪杰,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羡慕古代英杰、感慨自己未能建立功业的思想感情。而苏轼在《赤壁赋》中又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呢?是否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相似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写作背景及解题 1.走近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 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与其父、其弟同列“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 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后人称之为“三苏” 。他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 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 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