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的回眸——从建国初期到21世纪看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观念的转变(一)

合集下载

谈我国人类学影片拍摄观念的变化拍摄观念的变化

谈我国人类学影片拍摄观念的变化拍摄观念的变化

谈我国人类学影片拍摄观念的变化拍摄观念的变化是人们不断深入认识影视人类学以及人类学影片的必然结果。

我国对拍摄人类学影片的认识可大致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拍摄影片是人类学研究的一部分。

我国是最早将影视运用于科研的国家之一,影视人类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1927年瑞典人斯文?赫定与中国人联合组成的考察团在中国西北内蒙古百灵庙一带考察时,曾拍摄过影片。

1934年凌纯声等人在云南的河口、金平、大理、腾冲、丽江等地考察边疆民族的社会生活时,使用了照相机、电影摄影机。

但由于战乱,影视人类学发展缓慢,曾一度停滞。

这种观念在“文革”之后又重新为我国人类学界所重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第二个阶段,拍摄影片是为了记录即将消失的人文现象,是形象化的政论。

新中国的影视人类学拍摄始于1957年,拍摄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史从中国各民族的具体实践中找出例证来,使历史唯物论得到充分的例证和说明”①。

记录和复原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形态成为影片选择题材和确立主题的重点。

这一观念和方法曾一度占据主导地位,影响至今。

第三个阶段,人类学影片不仅为科学研究服务,还有其他的用途和艺术魅力。

改革开放后,人类学、民族学在我国得到恢复和发展,西方影视人类学理论和西方纪录电影理论的引入加速我国在拍摄观念上的变化。

同时,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通过电视,人类学影片日益为普通观众熟悉,并逐步形成了与以前不同的艺术特征,影片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雅俗共赏。

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科学普及服务,为商业服务等多种目的而拍摄的影片竞相发展。

在第三个阶段,也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影视人类学的拍摄进入了繁荣时期,影片拍摄风格、形式多样,拍摄观念既继承了前两个阶段的拍摄理论,又有新的突破。

这不仅是继承的结果,也是引进吸收国外(影视)人类学理论、影视理论的结果,突出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闻纪录体系的逐步瓦解新闻纪录是我国纪录片生产的一大形式。

近代中国电影艺术的历史演变

近代中国电影艺术的历史演变

近代中国电影艺术的历史演变电影艺术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影艺术也不断地在变革和进步。

在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滋长和演变的历程。

从开国初期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电影艺术逐渐走向了成熟和多样化。

本文将从电影创始期到现代电影的发展演变,探讨中国电影艺术的历史演变。

一、电影创始期中国电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6年,当时,一位英国传教士展示了一部在上海展出的摄影机的电影。

此后,电影在中国开始流行,并且在1905年开始正式进入了中国大陆。

1913年,投资者成立了“南洋影片公司”,这标志着中国电影的产业化。

在电影创始期,从技术上讲,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还比较弱。

这是因为中国没有一套完整的制作流程。

然而,早期的电影创作者们是一批热血青年,他们在电影中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文化、历史和社会现象等方面的看法。

这些电影充满了强烈的人情味和社会关怀,具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二、电影黄金时期中国电影黄金时期大概是在1930年代到1940年代,当时的电影市场经济繁荣,有大量的资本流入电影产业。

同时,中国电影艺术的技术和制作环节也开始逐渐成熟。

《神剑峰》、《牡丹亭》等电影精品问世,多位电影艺术家在这个时期独树一帜。

在这个时期,电影艺术家开始在政治方面进行创作,为中国涉及争取独立和抗日战争等政治事件倡导。

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电影艺术也不断变化。

三、社会主义时期时代变迁,中国电影艺术随之而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

当时,电影成为了文化教育和政治宣传的重要武器。

电影工作者开始深入挖掘中国社会生活现象,从而帮助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主义时期,中国电影艺术关注的重点从精品转向了一般大众。

电影的传教工作不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通过电影的形式呈现给大众。

在这个时期里,中国电影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期。

四、新旧更迭时期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的成名,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中国电影发展的看法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中国电影发展的看法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中国电影发展的看法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中国电影发展的看法2011年是中国电影辉煌璀璨的年份,刚刚过去的2010年作为中国电影大年,涌现出《唐山大地震》《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等风格鲜明、成绩斐然的电影巨作,中国内地电影全年总票房首次强势突破百亿。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翻开了新的一页。

新中国的电影艺术创作队伍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发挥着各自的传统与优势,为繁荣新中国的电影事业而共同奋斗,开创了中国电影的新阶段,谱写了新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辉煌的篇章。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产业链的逐渐完善、各种类型电影制作经验的丰富,中国电影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从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电影虽然经历了几个起落,但仍然有不少的优秀作品出现,《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英雄儿女》《早春二月》等等。

这些影片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展现中国革命的曲折历程,歌颂我们伟大祖国的影片。

很少有去关注小人物的电影。

这一时期的电影一般赞美人民群众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表现出激情昂扬的基调和质朴明快的艺术风格。

影片所张洋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对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时代风尚都有转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由于过于重视电影的宣教功能呢过,电影就不可避免的打上了政治宣传的烙印,简单化和模式化的倾向削弱了电影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生命力。

经过了70年代的浩劫,知道8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才慢慢的从政治的阴影里走出来,并且反思自己的不足,有意识的转向传统挑战。

首先是电影美学的更新。

与此同时第四代第五代导演的相继崛起,不仅展现了纪实美学的动人魅力,而且也宣告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的艺术改造完成。

中国电影无论在许是手段、影像风格、表达技巧等方面,都开始想电影本身回归,在重视电影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同时,也开始注重他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其次中国电影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给予和发展道路。

随着《红高粱》在西柏林电影节上获得“金熊奖”,《霸王别姬》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金棕榈”将等,中国电影开始在世界电影市场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我国电影发展历程

我国电影发展历程

我国电影发展历程
我国电影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早期电影(20世纪初-1949年)
这个阶段的电影制作主要受到外国电影的影响,以商业片为主导,顺应大众娱乐的需求。

在上海和北京等大城市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电影制片厂,如大中华、国泰等,开始了中国电影的发展。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电影(1949年-1976年)
这个阶段,电影成为政治宣传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工具。

在此期间,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出现,如《武训传》、《智取威虎山》等。

同时,由于意识形态的干预,电影创作受到很大限制,表达的自由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的电影(1978年-2000年)
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电影的全面发展。

在这个阶段,中国电影工业开始逐渐规范化,电影市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开放。

这个阶段诞生了许多优秀的电影导演和演员,如张艺谋、陈凯歌、巩俐等,他们的作品在国际上取得了广泛的认可。

第四阶段:新世纪以来的电影(2000年以后)
在这个阶段,中国电影取得了空前的繁荣。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影产业开始多元化发展,涌现出更多不同风格的电影作品。

大量优秀的电影作品相继问世,并在国际电影节上取得高度赞誉,如《霸王别姬》、《卧虎藏龙》等。

总的来说,中国电影经历了从模仿外国电影到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的发展过程。

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但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和创作实力不断提升,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工业初具规模,开始迈向国际舞台。

下面将从几个重要时期介绍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首先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

这一时期,一大批优秀电影人涌现出来,他们通过自主创作和学习外国电影技术,成功推动了中国电影的发展。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在1931年上映,开创了中国电影发展的新纪元。

之后,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相继出现,如《大路》、《天云山传奇》等。

这些电影不仅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也带给了观众们深刻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工业奠定了国内整个电影业的基础,并获得了国际认可。

接下来是中国电影的低谷期——50年代至80年代。

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宣布“文化大革命”,电影制片人们被限制了创作的自由,电影界被迫进行大规模的整顿。

于是,大多数电影制片厂关停,电影创作几乎停止。

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工业遭遇了很大的衰退,许多优秀的电影人被迫离开电影行业。

然而,80年代之后,中国电影迎来了复兴的时期。

中国电影人开始摆脱政治限制,重新获得了创作的自由。

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国电影市场的扩大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与此同时,中国电影引进了大量的西方电影技术和理念,以提升质量和制作水平。

由此产生的作品包括《黄土地》、《霸王别姬》等经典影片,为中国电影行业赢得了国内外的声誉。

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在国内市场上,中国电影票房逐年增长,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截至目前,中国电影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仅次于美国。

同时,中国电影人也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取得成绩,赢得了奥斯卡等国际电影奖项。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充满起伏,经历了黄金年代、低谷期和现代复兴。

但无论是在哪个时期,中国电影人和电影产业都秉持着自己的初衷,不断探索和创新。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电影也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中国电影继续发展并为全球观众呈现更多优秀的作品。

作文中国电影发展史

作文中国电影发展史

作文中国电影发展史
中国非常拥有众多优秀的电影,从其初期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中国电影已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史。

此历史的三个不同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电影的发展状况。

最初的电影发展阶段,即早期电影发展阶段包括有胶片时代,它以具有某种传统色彩的电影的形式出现在电影市场上。

当时中国的制片人和导演以及演员经常制作也拍摄类似纪录片题材的短片和电影,以展示时事和当前主题。

紧接着,中国电影发展进入了它的全局性发展阶段,它主要重点是利用文艺复兴的思想,用更有趣和多样性的艺术路线来制作电影,从而创造出多样性和广阔的艺术电影。

中国的革命电影艺术从这一时期开始全面发展起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整体文化发展。

最后一个阶段,即电影产业发展阶段,我们看到电影制作的技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成熟、多样,电影宣传的范围从本地扩大到境外,电影的受众也变得越来越广。

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也越来越强大,跨越国度界限,推动世界文化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电影从早期到全局性发展再到产业发展,一直经历着不断变化的发展史。

中国电影的出类拔萃,从影响力到创新能力都体现出它在世界影坛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电影史概述题【含答案】资料

中国电影史概述题【含答案】资料

第一讲、1、中国第一部国产电影是什么?它是在哪一年拍摄的?谈谈你对草创时期中国电影的印象。

中国电影史上,中国人自己摄制影片最早是在1905年秋天拍摄的《定军山》,是由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字景丰)拍摄的。

内容取自“三国”故事,讲的是智勇双全的蜀将黄忠老当益壮、屡建战功的动人故事,影片遴选了其中“请缨”、“舞刀”、“交锋”等几个以动作见长的片段。

主演谭鑫培。

2、试述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国产电影运动”。

首先是制片机构的勃兴,其次是影片产量的扶摇上升,再次是电影“国货”在一段时间内大受市场欢迎,与制片业的迅速发展同步,20年代中期中国电影的相关产业也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势头:1、影院投资——到1926年底,全国影院达156家,其中上海39家。

2、电影教育——到1926年底,全国先后开办过各类电影培训机构18所(其中3所由外国人开办)。

这些培训机构一般附属于制片公司,但也专门性质的,如1924年成立的“中华电影学校”。

这是中国第一所较正规的电影培训机构,曾培养出胡蝶等知名演员。

3、电影出版物——仅1925年出版的专业性电影杂志就有20多种,一些大报如《申报》、《民国日报》等还相继开办了专门的电影副刊。

在各制片公司的竞争过程中,大家都希望创立自己的“精神品牌”,于是就出现了“海上各影片公司莫不各有其个性和特别之作风”的动人景观。

“明星”、“长城”、“神州”、“上海影戏”、“大中华百合”、“天一”等几个创作群体创作的影片,都带有明显的流派特点。

3、《孤儿救祖记》对早期民族电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孤儿救祖记》的成功,不仅从经济上挽救了明星公司,并使其成为中国早期举足轻重的制片机构,而且标志着民族电影草创阶段的结束和初盛时期的到来,它的直接影响是促成了一个“ 国产电影运动” ,中国电影人的主体创造意识第一次得到了普遍意义上的觉醒。

4、20世纪20年代的商业电影都有哪些类型?它们由盛到衰的原因是什么?从1926年下半年开始的4年多时间里,中国影坛相继形成了“古装片”、“武侠片”、“神怪片”三股商业电影创作热潮。

半个世纪的回眸——从建国初期到21世纪看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观念的转变(一)

半个世纪的回眸——从建国初期到21世纪看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观念的转变(一)

半个世纪的回眸——从建国初期到21世纪看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观念的转变(一)【摘要】本文纵观中国近半个世纪的电影发展历程,论述这段时期中国电影观念的转变,其中主要阐述了三个方面:一是对电影本体观念的转变;二是电影创作观念的转变;三是电影市场观的转变。

【关键词】电影观念;电影本体;电影创作;电影市场中国电影迄今为止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创作者与学者们的电影观念也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尤其是新中国建成以后,中国的电影事业飞速发展,其间经历了几次大的转折,电影观念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是在电影的本体观、创作观与市场观方面的转变。

一、电影本体观的转变电影的本体观即电影是什么的问题。

这实际上是触及了中国电影观念中最关键的问题。

国外尤其是欧洲国家电影界往往把电影定位为艺术,而好莱坞则把电影定位为娱乐,邵牧君先生把电影定位为“首先是一门工业,其次才是一门艺术”,雅各布斯则提出“电影有三个方面属性:一是商品,二是工艺,其次是社会力量。

”1]1949年,新中国刚刚建成,当时的电影由于受当时新形势的需要,大部分是取材现实,反映现实,将时代精神融入到革命历史题材之中,当时的电影可以说完全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下的宣传工具来拍摄的。

如《上甘岭》、《白毛女》、《新儿女英雄传》、《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林则徐》、《青春之歌》、《聂耳》等影片都是如此。

这批电影的目的不是面向大众的消费,而是为了满足当时政治环境的一种需求。

上述情形一直持续到第五代导演的出现。

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如一股新鲜的空气吹开了当时意识形态的阴云。

以张艺谋、陈凯歌与田壮壮为代表的一大批电影人包括当时的电影评论界的研究人士对电影的本体观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他们不再关注电影的意识形态性与教化作用,而是向电影的本体进军,恢复人的本来面目。

从《一个到八个》开始,《黄土地》、《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等影片一步步走向世界。

从偶然走向必然,从自发走向自觉,第五代导演逐渐相承一套全新的电影观:历史文化的反思、民俗风情的展示、造型观念的强化、电影符号的运用。

中国电影史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史发展历程

百家讲坛之五中国电影史发展历程演讲人:高二十一班田圆圆这个世界有了光,然后有了影。

电影是一种能够将光影关系玩弄得最出神入化的现代发明。

有人认为,如果要谈电影,就要上溯到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及之后出现的皮影戏。

但是,真正有意义的电影,不是发明自中国,而是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正式标志着电影时代的来临。

卢米埃尔(1864~1948) 法国电影发明家,导演。

1864年10月5日生于贝桑松,1948年6月6日卒于邦多勒。

1895年,他与其兄获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专利。

1895年12月28日,他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厅第一次在公众场合放映了自己拍摄的影片《工厂大门》、《火车到站》等,这一天被认为是电影的诞生日。

从1896年起,他培训了大批放映员在世界各地巡回放映,使电影迅速流传全世界。

他的影片是早期电影的经典之作,他的影片运用了特写(《婴儿午餐》)和景深镜头(《火车到站》);他还拍摄了最早的喜剧片(《水浇园丁》)。

1897年,卢米埃尔兄弟把原先独立反映的四部影片《火龙出动》,《水龙救火》,《扑灭火灾》,《拯救遇难者》将其连成一部来放映。

得到观众欣赏,由此形成最初的剪辑。

他是电影的创始人。

既然中国与电影的发明无缘,那中国电影发展就由电影放映开始。

1896年,卢米尔兄弟雇用了二十个助手前往五大洲去放映电影。

就是这样,电影这种拥有艺术和商品双重价值的文化产品,在西方商人扩大市场商业策略推动下,传入了中国。

随后,很多欧美商人见中国的放映业有利可图,纷纷来华投资。

他们经营放映业,修建及发展连锁式影院,甚至在中国建立电影企业,摄制影片。

由1896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虽然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

1903年,德国留学生林祝三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租借北京前门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电影。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京剧老旦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的部份场面。

中国电影百年思考之一(上)

中国电影百年思考之一(上)

<百年中国电影的成就经验>经历这样一个历史长度的艺术,有许多可以总结的东西,人们也从多重角度做了不同的探讨。

但以下对于总结中国电影百年经验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建立中国电影的基本形态,即融合、超越戏剧欣赏习惯的影象艺术欣赏规范,在借鉴戏剧娱乐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影象语言和东方观影习惯特点,形成影戏艺术的表现和接受习惯的中国电影形态。

应该承认,中国电影的“影戏”文化观念实际上多少影响了创作以及大众欣赏习惯,并且对于中国式电影的基本规范具有实质性的制约作用。

在早期电影中,“影戏”从本能表现在银幕中,到比较成熟时期,戏剧因素也渗透在出色的影象语言表现的电影中,及至现在,既有融合戏剧因素与影像特点而相当视觉世界化的优秀之作,也掺杂有相当一些平庸水平的故事构架与明知故问的人物对话、以及拖沓缓慢的表现形态的电影中,它们也似乎多还陷在戏剧性中不可自拔。

当然,其实,我主要强调的是,对于中国电影传统和现实而言,关于这一问题的认识核心是关于民族化人文传统如何辨证看待的问题。

我们必须尊重从20年代的《孤儿救祖记》到40年代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到80年代的《天云山传奇》的叙事传统的人文内涵及其价值。

无论如何,这是中国电影经验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经验,而具有历史转变意义的“第五代电影”的变化,其实也隐含着继承基础上改变这一传统的意义在内。

2、创立了中国电影的主导精神,即适应中国社会文化人心现实的现实主义审美影像表现观念与艺术创作方法。

中国电影现实主义支撑着民族艺术影象,支配着中国电影主流形态的艺术走向,并且形成独特的收获。

总体而论,百年中国电影的现实表现经历了几个起伏阶段,逐渐形成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和关注现实的传统。

只要认真思考都不难看到,被公认为中国电影几个主要高潮阶段都是现实表现整体突显的阶段,因为它显示的不仅是创作本身,而是生活丰富性、艺术表现的多样开放性和政策的宽容性造就的整体景观。

21世纪的中国电影增多了彷徨和思辫,对改革深入现实的矛盾、对入世后的前路的思考、对开放社会人际复杂问题的表现,使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现实表现芜杂而多向。

中国电影反映社会变迁

中国电影反映社会变迁

中国电影反映社会变迁中国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形式,始终承载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自上世纪初引进电影以来,中国电影业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巨变。

本文将探讨中国电影如何反映社会变迁,并对其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一、中国电影的兴起早期的中国电影大多是受西方电影的影响,注重模仿和借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国电影业的发展,中国导演开始呈现出更多的创新和独特性。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时期,该时期的电影作品多以社会现实为主题,呈现了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例如《小城之春》、《霓虹灯下的哨声》等。

二、电影在新中国的崛起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的彻底改变。

电影作为大众娱乐方式的普及和电影工业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电影得以在这一时期分担起反映社会变迁的责任。

新中国成立后的电影作品更加凸显了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强调个体奉献和社会集体主义。

三、下乡题材与社会主义建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电影开始注重反映农村生活和下乡题材。

电影作品如《红色娘子军》、《山村老尸》等,表达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矛盾和进步。

这些电影反映了当时社会革命和农村变革的方向,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

四、改革开放与电影艺术的嬗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影也不例外。

电影产业逐渐市场化,电影主题更加多元化。

在这一时期,中国电影涌现了一批杰出的导演和作品,如张艺谋的《红高粱》、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等。

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还通过深刻地反映社会现象和变迁,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五、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得到了更大的认可和关注。

近年来,中国电影频频在国际电影节上斩获奖项,如冯小刚的《非诚勿扰》、贾樟柯的《山河故人》等。

这些电影不仅仅是艺术的创作,更是中国社会历程的一种具体表达。

六、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中国电影业在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创作力量,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主旋律”到“新主流”:中国电影的守正与创新

“主旋律”到“新主流”:中国电影的守正与创新

“主旋律”到“新主流”:中国电影的守正与创新导言:中国电影自诞生以来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进步历程,经历了从“主旋律”到“新主流”的转变。

近年来,中国电影在保持守正的同时,也在不息追求创新,这为中国电影艺术的茂盛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电影的守正与创新,以期更好地了解中国电影文化的多元与复兴。

第一章:中国电影的主旋律时期1.1 1950时期到1970时期的经典作品中国电影在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了主旋律时期,影片内容以正面宣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主。

代表作如《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等,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忠诚、英勇、公理的英雄形象。

1.2 1980时期到1990时期的转型期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逐渐摆脱了单调的宣扬性质,出现了一批更加重视艺术性的作品。

《黄土地》、《一代人》等电影,对时代背景和人物形象进行了深刻的探究,播种了中国电影后来的进步基因。

第二章:中国电影的新主流时期2.1 2000时期的商业化转型21世纪初,中国电影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商业化电影开始兴起。

虽然商业大片成为市场主流,但仍有一批电影艺术家坚守着对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珍视和传承。

2.2 2010时期的多元创新进入新世纪,中国电影开始大规模引进外国优秀电影,同时出现了一大批创新风格的中国电影作品。

电影类型多样化,制作水平大幅提高,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第三章:中国电影的守正与创新3.1 守正的价值追求中国电影在创作过程中依旧重视传统价值观的守正。

将历史题材、家庭伦理、亲情友情等元素融入电影中,宏扬国家精神和家国情怀,使电影更能触感人心。

3.2 创新的艺术表达中国电影在追求守正的同时,创新的艺术表达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探究电影的多元形式,接受前卫的画面风格、剪辑手法,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第四章:中国电影的复兴与展望4.1 中国电影艺术的复兴近年来,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的地位逐渐提升。

国内优秀影片在国际电影节上屡获殊荣,中国电影艺术的复兴正在发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观念演变及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观念演变及思考

8电影观是对电影的基本认识和看法,其核心是回答电影是什么的问题,也即对电影的本质和功能的思考,实质则是探讨电影与现实的关系。

它决定和影响着电影的创作观、批评观、产业观等等。

电影观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受到新的技术、新的审美需求、新的文化心态所影响,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电影观念。

每一种电影观念都试图从不同角度对电影进行本质的把握。

因此,每一种电影观念都可能有其局限性。

举凡概念都有历史的所指,对于不同时代的人来说,回到其具体时代有助于解释电影意味着什么。

本文无意对电影的本质界定进行哲学上的探讨,而是希望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电影观念历史变迁的梳理,寻找其演变的逻辑及存在的问题,以期对该期中国电影现实获得更深入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一、 电影观念演变历程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的转型,中国电影逐渐淡化了政治属性,恢复了电影的艺术特性。

其后如同电影体制的艰难改革,人们对电影商业性的认识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进入21世纪,电影产业化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与此同时,在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电影的社交功能被充分激活。

在这个过程中,从作品变为艺术品,从产品到商品、再到社交媒体,电影一直在寻求建构自身主体地位的方式方法。

(一)电影作为艺术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

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讲话强调了文艺的政治功能,由此奠定了新中国成立后30年整个文艺发展的总基调,直到1976年文革结束,才开始逐渐放松对电影的各种禁锢。

1979年,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弃用“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提法。

这一时期,中国的电影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影与政治松绑,开始回归艺术本体。

在多元思想的碰撞下,理论界先后产生了几次对于电影观念的【作者简介】凌 燕,女,广西合山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电影学博士,主要从事影视文化及媒介研究; 刘若冰,女,北京人,首都师范大学影视文学系硕士生。

我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我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我国电影的发展历程我国的电影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西方电影技术和文化进入中国,给中国电影发展带来了新动力。

然而,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动荡使得中国电影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直到新中国的建立,中国电影才开始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电影被视为政治宣传与教育的重要工具,而电影制作也开始纳入国家计划和统一管理。

1950年,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武则天》上映,迈入了彩色电影时代。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中国电影创作遵循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原则,大力宣传共产党的理论和政策,并通过电影展示中国人民的奋斗和胜利。

然而,由于长时间的批判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电影界一度经历了许多困难和停滞。

大量的优秀电影人被迫辞职、下放或者遭到迫害,电影制作几乎停滞了十年之久。

直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中国电影才开始逐渐复苏。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80年代,一系列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电影作品出现,如陈凯歌的《黄土地》和张艺谋的《红高粱》。

这些电影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和历史。

到了90年代,中国电影开始多样化和商业化发展。

国内电影市场逐渐恢复活力,并吸引了外资和合作。

香港、台湾和中国大陆的电影合作也逐渐增多,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这个时期,中国电影开始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导演和演员,如张艺谋、王家卫、周星驰等。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和认可。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电影行业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超过了美国。

大量的国产电影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战狼2》、《流浪地球》等。

同时,中国电影也开始积极参与国际电影制作和交流活动,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然而,中国电影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商业化和票房追求导致了一些电影内容的低劣和浅薄,缺乏原创性和艺术性。

中国电影的历史回顾

中国电影的历史回顾

中国电影的历史回顾中国电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6年,当时正值早期电影产业的发展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电影行业经历了许多起伏,但也迎来了许多辉煌的时刻。

本文将回顾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其对中国文化和世界影坛的影响。

早期的中国电影在二十世纪初,中国电影工业刚刚起步,受到了西方电影的影响。

当时的电影多集中在城市的电影院上映,主要以纪录片和实验性影片为主。

虽然当时的电影产量相对较低,但这一时期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一部中国电影作品可以追溯到1905年,被称为《定军山》的短片。

此后,中国电影开始迅速发展,并在1920年代取得了它的黄金时代。

当时,许多才华横溢的导演如费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程洛伊等相继涌现,他们的作品对中国电影的艺术形式和技术手法进行了革新。

1927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标志着中国电影进入了有声电影时代。

这一时期,许多优秀的声音艺术家、编剧和导演开始涌现,为中国电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政治运动对中国电影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中国发生了许多大事,如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和社会主义改革。

这些政治运动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开始受到政治宣传的影响,许多作品的内容和风格都受到了限制。

然而,尽管政治压力,仍然有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在这一时期涌现,如《大闹天宫》和《红色娘子军》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电影受到了更大的冲击。

电影产业几乎停滞,只有符合政治要求的电影才能上映。

这个时期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造成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中国电影的复兴与国际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行业逐渐复苏并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电影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许多优秀的导演和演员开始崭露头角,他们的作品在国内外赢得了赞誉。

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也逐渐加强。

1994年,中国电影《霸王别姬》在戛纳电影节上荣获金棕榈奖,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起初,中国电影
处于萌芽阶段,主要借鉴西方电影技术和题材,以纪实记录为主要形式。

在1920年代至1940年代,中国电影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在这一时期,中国片商积极引进外国电影技术和设备,并开始制作一些商业片。

然而,由于时局动荡,加上侵华战争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电影生产遭受了很大的困难。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政府
开始提倡以革命题材为主的电影制作,鼓励电影工作者积极参与社会主义事业。

这个时期的电影作品大多是为了宣传和教育目的,如《武训传》、《白毛女》等。

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国电影经历了一个新的变革。

这是由于中国政府的文化大革命政策,导致电影事业受到了打击和限制。

然而,文化大革命晚期,中国电影迎来了第五代导演的崛起,他们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思想。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期。

政府放松了对电影创作的限制,引进了更多的国外影片,并鼓励外国合作拍摄。

中国电影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产出了一批在国际上获得认可的作品。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行业不断扩大和创新。

中国电影
制片规模居世界第二位,电影票房收入也位居全球前列。

同时,
中国电影开始涉足国际市场,并在国际电影节上多次获奖。

总而言之,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起步、发展、变革和崛起的阶段。

从最初摹仿西方电影到以革命题材为主,再到新时期的创新和国际化,中国电影在过去一个世纪中经历了繁荣和挑战,塑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中国电影观念流变70年一瞥

中国电影观念流变70年一瞥

201909 I 与•现代视听I光影絮语中国电影观念流变70年一瞥■陈旭光e *电影观念的核心是对于“电影是什么”“电影何为”,即电影的本质、本体与功能等问题的理解、回答及在创作生产管理上的实践。

观念决定现实。

电影观念是电影生产的源动力和发动机。

电影发展史也是一部电影观念变革的历史。

1949年以来,中国电影观念在美学、艺术、文化及产业等多个维度不断演进,影响着电影行业整体的创作思维、批评视野、产业维度、工业系统。

大体而言,中国电影七十年历经国家电影暨宣传、事业、工具、艺术与文化、娱乐、产业、工业、工业美学等观念历程。

电影观念随着创作一起历经时代的变化,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功能/工具论”“国家电影”,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思想大解放、九十年代的市场化改革期间电影娱乐、电影艺术与文化、电影工业等观念的流变,再到新世纪电影产业化、工业化浪潮以来电影产业观念、工业观念的逐渐深入人心,以及近年“电影工业美学”观念的总结,电影观念的变迁折射了电影与现实、社会、文化变迁的内在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出于政权合法性的实际需求,随之建立起相应的革命话语体系,1949年8月14日颁布的《关于加强电影事业的决定》,强调了电影宣传职能的重要性,要求必须加强电影事业的发展,以便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

这一时期产生了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国家为核心价值理念的电影“国家理论”。

电影的职责是表现国家身份,维护国家利益,电影起着教化民众的作用,引导民众对民族国家产生认同。

从1949年到1976年,大量革命历史“红色电影”,如《红色娘子军》《上甘岭》《英雄儿女》《董存瑞》《南征北战》《烈火中永生》等的出现正是上述电影观念的体现。

这一阶段创作的电影题材上大多以革命题材为主,遵循“为工农兵服务”的价值理念,不仅成功塑造了一批红色影片的典范,更使“国家理论”成为主流电影观念,成为对电影观念自身的拓展。

—从四'五、改革开放以来,电影观念的蜕变革新,电影审美风格的变化、导演代际的变迁—六代到“新力量”群体,电影观念的交汇碰撞融合,文化的碰撞交融异常剧烈。

激荡时局中的中国电影——以20世纪上半期中国电影发展为中心

激荡时局中的中国电影——以20世纪上半期中国电影发展为中心

影视评论激荡时局中的中国电影——以20世纪上半期中国电影发展为中心李讲珠海市文园中学摘要:20世纪初,欧美电影以新奇的视觉和情感体验吸引了大批中国观众,迅速占领中国电影市场。

中国电影企业在此局面下发展可谓举步维艰。

不过电影与其他企业又有其文化特殊性,当国外电影扭曲中国形象的电影时,中国电影努力维护国家形象、宣扬中华文化;国家危难之时,中国电影承担起振奋民族精神和传递中国抗战意志的责任。

中国电影产业在艰难的环境中成长,最终获得了一定的国际荣誉。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文化基因;猎奇心理;民族精神;国际荣誉随着社会生活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人民愈加重视大历史事件背后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电影作为娱乐生活的一种,一出世便具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

电影产业又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代表着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中国时局的浮浮沉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残缺不全。

电影也不能逃脱这个不利局面。

不过电影也毕竟具有其文化特殊性,在国难当头之日,中国电影人反而更加迎难而上,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以中国电影近代发展之路为线索,看中国时局的发展、窥文化发展在历史中的作用,探究文化产业和时局的密切关系。

这也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一、“电气时代”向中国纵深发展的新事物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极大地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

20世纪初,欧美电影传入中国,新奇的视觉效果和不一般的情感体验很快吸引了大批中国观众。

(一)外国电影独占鳌头与其他企业一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经济实力、技术水平低下,在电影市场上也是处于弱势。

外国商人控制着中国电影院。

1908年,雷玛斯设立“虹口活动影戏园”。

它由上海虹口的一个溜冰场改造而成,内设250个硬板座。

不同的视觉和情感体验,使得这座影院吸引着满怀好奇心的中国民众。

一战前,法国的百代公司、高蒙公司出品影片处于主导地位,中国观众也开始接触法国早期喜剧明星如麦克斯•林戴等。

中国电影的社会变迁

中国电影的社会变迁

中国电影的社会变迁中国电影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多年来的发展和变迁。

它既是记录中国社会变革的镜子,也是推动社会变迁的推动者。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电影如何反映和影响中国社会的变迁。

第一部分:早期电影的社会呈现在20世纪初,中国电影行业起步于中国大陆和香港。

当时的电影主题多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如黄继光的英勇事迹等。

这些电影揭示了中国社会人民对正义和勇气的追求,激励了国家的独立精神。

第二部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电影充当了宣传国家利益和动员国民的角色。

电影作品如《飞虎雄心》和《武训传》等记录了战争年代的英勇抗争和人民生活的苦难,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独立意识。

第三部分:社会主义建设与文化大革命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产业与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结合。

在此时期,电影主题逐渐转向了社会主义宣传和英雄史诗等。

电影作品如《智取威虎山》和《刘胡兰》等,呈现出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时代精神,并塑造了一批受人民喜爱的英雄形象。

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电影遭受严重打击,艺术人才受到迫害与审查。

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也变得极度政治化,丧失了艺术性和社会价值,无法真实地反映社会变迁和人民需求。

第四部分:中国电影市场的开放改革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电影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外国电影和私人投资进一步活跃了中国电影市场,多样化的电影题材开始出现。

中国电影人开始模仿西方电影创作风格和拍摄技巧,吸引了更多国内外观众的眼球。

第五部分:当代中国电影的多元化随着时代的演进,当代中国电影愈发多元化。

不同类型的电影作品如爱情片、喜剧片、悬疑片、动作片等在中国电影市场中崭露头角。

这些电影作品呈现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与命运,展示了社会变迁过程中的个人故事与人性追求。

总结部分: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电影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准确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

从早期电影的社会记载到当代电影的多元化,中国电影一直是中国社会变迁的见证和推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个世纪的回眸——从建国初期到21世纪看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观
念的转变(一)
【摘要】本文纵观中国近半个世纪的电影发展历程,论述这段时期中国电影观念的转变,其中主要阐述了三个方面:一是对电影本体观念的转变;二是电影创作观念的转变;三是电影市场观的转变。

【关键词】电影观念;电影本体;电影创作;电影市场
中国电影迄今为止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创作者与学者们的电影观念也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尤其是新中国建成以后,中国的电影事业飞速发展,其间经历了几次大的转折,电影观念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是在电影的本体观、创作观与市场观方面的转变。

一、电影本体观的转变
电影的本体观即电影是什么的问题。

这实际上是触及了中国电影观念中最关键的问题。

国外尤其是欧洲国家电影界往往把电影定位为艺术,而好莱坞则把电影定位为娱乐,邵牧君先生把电影定位为“首先是一门工业,其次才是一门艺术”,雅各布斯则提出“电影有三个方面属性:一是商品,二是工艺,其次是社会力量。

”1]
1949年,新中国刚刚建成,当时的电影由于受当时新形势的需要,大部分是取材现实,反映现实,将时代精神融入到革命历史题材之中,当时的电影可以说完全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下的宣传工具来拍摄的。

如《上甘岭》、《白毛女》、《新儿女英雄传》、《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林则徐》、《青春之歌》、《聂耳》等影片都是如此。

这批电影的目的不是
面向大众的消费,而是为了满足当时政治环境的一种需求。

上述情形一直持续到第五代导演的出现。

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如一股新鲜的空气吹开了当时意识形态的阴云。

以张艺谋、陈凯歌与田壮壮为代表的一大批电影人包括当时的电影评论界的研究人士对电影的本体观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他们不再关注电影的意识形态性与教化作用,而是向电影的本体进军,恢复人的本来面目。

从《一个到八个》开始,《黄土地》、《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等影片一步步走向世界。

从偶然走向必然,从自发走向自觉,第五代导演逐渐相承一套全新的电影观:历史文化的反思、民俗风情的展示、造型观念的强化、电影符号的运用。

当第六代导演登上影坛之时,他们的电影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方面张元所走过的艺术道路颇具代表性。

《过年回家》在关注边缘群体的迷惘归途中,就有了一个充当领路人的女警察;在寻找情感家园温馨沉重的氛围中,就有一个展现中国人权状况的连带主题。

第六代导演表达了这样的电影观:一独特的民俗风情去获取电影的奇观效果。

《那山、那人、那狗》中的宁静与纯朴,《洗澡》中的澡堂文化,《菊花茶》中的茶文化等等。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电影本体观在半个世纪中的转变,即由过去的宣传片、教化片转向商业片娱乐片,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宣传工具转变为市场经济时代的消费产品。

当然,“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观念的更新和形式的多元化,现代电影在摆脱了宗教和政治束缚的同时也越来越
可能成为机器的奴隶”2]。

现代电影人应该从过去与现在的比较中取长补短,争取对电影的本性有一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

二、电影创作观的转变
建国初期电影创作的风格主要是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当时的创作从生活出发,“提倡从记录片基础上来发展我们的故事片”3],如凌子风、翟强导演的《中华女儿》,成萌导演的《钢铁战士》,王滨、水华导演的《白毛女》等等。

这个时期的创作虽然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艺传统,创造出一批不同风格样式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影片,但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中包括直接为政治服务、没有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很少借鉴国外电影的艺术成就等。

1984年,中国影坛上出现了一阵不小的震动。

几位年轻人以他们特有的锐气,对于民族历史文化特有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于电影艺术表现力的开拓和探索创作出来的非凡作品,使得电影界以至文艺界不少人士惊愕不已,激起了国内外十分强烈的反响。

他们被称为中国的“第五代导演”。

他们在开拓和探索视听语言的表现潜力上是十分突出的:镜头的处理、场景的选择、画面的构图、色彩、光影、运动以及音乐的运用都是经过反复琢磨、精心构思的。

与此同时,以第六代为代表,包括更年轻的一批新生代导演,正在民族电影这个母亲的非凡阵痛之后诞生、成长,雄赳赳气昂昂的开始另一波对电影艺术的登堂入室。

2006年6月上映的《疯狂的石头》受到大家的欢迎也就顺理成章了。

《疯狂的石头》有幽默的成分,讽刺的元
素,现实的折射,这些都反映了新生代导演创作观念的转变,即有意识的弱化社会背景,强调电影的商业价值与娱乐价值。

这正是现代电影创作的一个大的趋势,摆脱束缚,追求自由与灵活,从而达到电影本身与观众双重的娱乐效果。

由此可见,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电影创作从立足现实到追求浪漫,从突出社会意义到强化商业价值,从本色表演到灵活多变,中国电影的创作正一步步由民族化走向世界化。

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导演走出了国门,西方电影界对中国电影的关注,也逐渐从第五代转向第六代、第七代。

民族电影由此开始一波直观重大的艺术与文化的交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