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上《圆明园的毁灭》优质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圆明园的毁灭》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圆明园的毁灭》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圆明园的毁灭》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描述了圆明园的辉煌过去及其在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的遭遇。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悲痛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同时,课文描绘了圆明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文物,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历史故事感兴趣。

但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感悟民族情感方面,还需教师引导。

此外,学生对圆明园的了解程度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的历史。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生能学会分析课文主题,体会作者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文化遗产的情感,提高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朗读、生字词掌握、课文内容理解。

2.难点:感悟课文中作者的情感,体会圆明园毁灭的悲痛,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培养爱国情怀。

3.任务驱动法:设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等。

2.教学资源:收集与圆明园相关的资料,如历史图片、视频等。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圆明园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圆明园的美丽景色。

教师简介圆明园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教师点评,指导朗读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默写生字词,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程《圆明园的毁灭》教案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程《圆明园的毁灭》教案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程《圆明园的毁灭》教案设计一、学习目标1. 会认“珑、剔”等10个生字,会写“毁、估”等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毁灭、不可估量”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 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1. 重点- 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着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 学习课文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2. 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语句,体会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之间的强烈反差,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 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叙述的。

三、评价方案1.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认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评价目标1。

2. 听学生朗读课文,观察其是否能正确断句、是否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第3、4自然段的情况,评价目标2。

3. 根据学生对圆明园辉煌和毁灭部分的描述,对圆明园毁灭所表达情感的理解,评价目标3。

4. 查看学生对课文表达特点的分析以及资料搜集整理情况,评价目标4。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圆明园的废墟图片,问学生:“看到这样一片废墟,你们有什么感受?想知道这里曾经是什么样子吗?”2. 简单介绍圆明园的现状,引出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二)字词学习1. 生字教学- 让学生自己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例如“珑(lóng)珑剔(tī)透”“瑰(guī)宝”等。

- 小老师领读。

请一位识字能力较强的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认读生字。

小老师在领读过程中可以强调一些容易读错的字音,如“毁(huǐ)”不要读成“huěi”。

- 教师补充讲解。

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生字,教师进行详细讲解。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圆明园的毁灭》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圆明园的毁灭》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圆明园的毁灭》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及其毁灭的原因。

•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敏感性和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生理解《圆明园的毁灭》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性,提升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毁灭圆明园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其深远意义。

三、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准备课本《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2.学生准备:学生提前阅读相关内容,了解圆明园的基本情况。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圆明园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引入主题。

第二步:学习课文1.学生跟读课文,教师诵读并解释生词。

2.分组讨论,学生自由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步: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文学特点,探讨作者的态度和写作手法。

2.学生表达对文中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的理解。

第四步:深化讨论1.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讨论圆明园的毁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引导学生思考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

第五步: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谈谈对圆明园的毁灭事件的看法和感受,并思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五、课堂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作业表现等方面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情感体验能力。

六、拓展延伸1.邀请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等提前做好课堂讲座,展现更丰富的圆明园历史。

2.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圆明园遗址或展览,加深对历史事件的感受和理解。

七、课后反思对课堂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评价和表现进行分析,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为本次《圆明园的毁灭》优质课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文化自信心。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3、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训练学生在读中认真思考、认真体会,从而获得真实的感受。

一、揭题导入,奠定基调1、让我们举起写字的手,一起写下“圆明园的毁灭”。

“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

齐读“圆明园”。

2、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两个强盗毁灭了。

被英法联军的熊熊大火毁灭了。

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敏化感悟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回忆。

读后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2、读后交流,在交流中深入感受课文。

三、提挈课文头尾,激发情感:(一)针对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1)接着学生的回答追问:书上怎么说?作者用了哪个词语来形容这种损失?什么叫“不可估量”?课文中用了几个“不可估量”?(板书:不可估量不可估量)(指名读第一段,齐读第一段)(2)打开课文,映入你眼帘的第一是“不可估量”,第二还是“不可估量”,此时此刻,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痛惜”、愤怒、痛恨)为什么?(师感情诵读—全体诵读第一段—指名读3人—齐读)此时此刻,你们内心的这份感受、这种心情可以估量吗?(板书:不可估量)(二)针对第五自然段的内容。

(读了最后一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1)大火连烧三天的结果是?(板书:化为灰烬)(2)什么化为灰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结晶;)(板书;化为灰烬)(3)课文在“化为灰烬”四个字中戛然而止,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英法侵略者配得上是联军吗?是什么?强盗!)(4)把积郁在你心中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宣泄出来,指导读两遍(三)紧扣课文重点,体悟情感:针对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的内容。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14《 圆明园的毁灭》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14《 圆明园的毁灭》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14《圆明园的毁灭》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地位;2.了解圆明园的毁灭经过和影响;3.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能力;4.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地位;2.圆明园的毁灭经过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评价;2.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情感态度。

四、教学准备1.课件:圆明园的图片和资料;2.教案:详细讲解圆明园的历史和毁灭经过;3.小组讨论题目:关于圆明园的毁灭,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并展示意见;4.知识点答题卡:用于检测学生对于圆明园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过程1. 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地位•圆明园是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建于18世纪初,占地约350公顷,是中国古代园林的杰作之一;•圆明园以其规模宏大、景色优美而闻名于世,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园林建筑的典范之一。

2. 圆明园的毁灭经过和影响•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并洗劫圆明园,将宫殿和珍宝一扫而空;•圆明园被毁灭后,对于中国的园林建筑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国力相对较弱。

3. 学生讨论和发言•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圆明园的毁灭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学生演讲: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意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问。

4. 知识检测•教师布置知识点答题卡,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讲解。

六、课堂延伸1.带领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加深对圆明园的了解;2.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带领他们亲身感受历史遗迹所散发的魅力;3.带领学生进行写作,让他们通过文章表达对圆明园毁灭的看法和感受。

七、课后作业1.完成相关的阅读任务,并撰写感想;2.准备一篇关于圆明园的短文,描述其历史和毁灭经过;3.参与家庭讨论,与家人一起探讨圆明园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八、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仅了解了圆明园的历史和地位,还对于历史毁灭事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思考。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优秀备课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优秀备课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优秀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讲述圆明园的辉煌过去及其在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的遭遇,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同时,课文也教育学生要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学习课文表达方法和欣赏圆明园的美术价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历史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和体会作者情感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圆明园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欣赏等方式,学生能够体会作者情感,学习课文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圆明园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体会作者情感,学习课文表达方法,并欣赏圆明园的美术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和体会作者情感。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圆明园的美术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圆明园的图片、音乐等。

2.课文录音:准备课文录音,以便学生跟读和欣赏。

3.作业纸:准备作业纸,用于学生完成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圆明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圆明园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圆明园的历史背景,为学生进入课文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

14《圆明园的毁灭》(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4《圆明园的毁灭》(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描写圆明园的语句,体会文章的表达特色。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不可估量”造句。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增强民族自尊心,懂得落后就要挨打,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3.过程与方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媒体,引导学生想象圆明园当年的辉煌,通过对比展示圆明园的今昔变化,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是一篇描写历史事件的文章,通过讲述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描写圆明园的语句,体会文章的表达特色。

2.难点:理解圆明园的毁灭给中国带来的损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课件、图片、视频等。

2.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圆明园吗?它曾经是世界上最辉煌的皇家园林,但是,它现在却变成了一片废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了解圆明园的历史。

”2.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描写圆明园的语句。

3.课堂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圆明园当年的辉煌,通过对比展示圆明园的今昔变化。

(2)教师讲解圆明园的毁灭给中国带来的损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4.课堂练习(1)学生用“不可估量”造句。

5.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圆明园的毁灭辉煌——>毁灭七、作业设计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用“不可估量”造句。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让学生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想象圆明园当年的辉煌,通过对比展示圆明园的今昔变化,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圆明园的毁灭给中国带来的损失。

在作业设计上,我要求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用“不可估量”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14《 圆明园的毁灭》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14《 圆明园的毁灭》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14《圆明园的毁灭》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描写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圆明园在英法联军入侵时遭受毁灭性破坏的文章。

本文通过生动的描绘,让学生感受到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和遭受的灾难,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对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圆明园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以及遭受的毁灭性破坏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以及遭受的毁灭性破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圆明园的辉煌和遭受的灾难,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以及遭受的毁灭性破坏。

2.难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3.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2.课文: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讨论话题: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圆明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圆明园的美丽和辉煌。

然后,简要介绍圆明园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默读课文,感受圆明园的毁灭性破坏。

教师适时出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本114页的插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墙断壁。

那么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儿,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讲了几部分内容?(两部分:(1)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2)圆明园的毁灭。


3.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取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比赛读等方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三、自学课文,小组交流讨论
1.自学生字词,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默读课文,想想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3.遇到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你们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

(1)小组讨论:每人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小组进行整理,写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大问题。

(2)出示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并对所有问题进行分类归并,归纳整理出几个大问题。

四、交流自己从课外书中查到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质疑,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你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互相交流一下,通过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2.明确本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

(投影出示)圆明园以前是如何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
二、讨论、交流、解决难点
1.自读课文,自己思考上面的问题。

2.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四个人为一小组,由小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共同参与
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
(1)通过交流体会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

①先从圆明园的布局来理解它的辉煌。

(简单说说圆明园的布局是怎样的,然后画圆明园的平面图,教师作简单解说,重点理解“众星拱月”一词,通过这个词,体会两点a.小园多;b.当时景色美。


②通过想象,描述圆明园的美景,以体会它的辉煌景观。

(结合第三自然段,先找出说感受的一句话,然后对这句话简单理解。

老师读这一段,请同学们充分展开想象,看看在你头脑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

老师读时要把学生带入情境。


③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圆明园的美景。

(用投影出示一些美丽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想象美景,然后指导他们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

描述时不必每一处景点面面俱到,可选择学生熟悉的:如“金碧辉煌的殿堂”“买卖街”“平潮秋月”“狮子林”等。

同学之间可互相补充。

对于“西洋景观”等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学资料谈谈。


④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把圆明园梦幻般的美读出来。


⑤结合第二、三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可先引导学生找出书中评价圆明园的这句话,然后在理解“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