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高三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阳市高三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默写 (共1题;共3分)

1. (3分)(2018·温州模拟)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颜渊喟然叹曰,“________,________。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4)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________,________。(李白《越中览古》)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2. (7分) (2020·开封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①

李白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

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

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

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②。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注释】①这是李白经过下邳圯桥时写的诗歌。张良,字子房,是辅佐刘邦打天下的重要谋臣。②黄石公:张良因谋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在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授与《太公兵法》。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诗歌着力写张良跟随汉高祖出生入死,取得了卓著的功绩,表达作者的赞赏之情。

B . 张良豪侠仗义,谋刺秦始皇虽没有成功,但他的英雄胆略,让天下为之震撼。

C . 诗歌前八句全都是写张良,“我来圯桥上”一句就把诗人与古人结合起来了。

D . 这首怀古之作,颂扬了张良的智勇,很有气势;寄托了诗人的感慨,韵味深长。

(2)诗歌以“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为题,诗人为什么又感叹“曾无黄石公”?请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3. (6分) (2016高一上·湄潭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古典诗文中的“扁舟”意象

“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也不具备悲凉或者超脱的韵味。《史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这里的“扁舟”有隐遁之味,丝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只小船,它随着无数文人跌宕坎坷命运的无限延伸,演化为一种绝处逢生的处世观。在儒家提倡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准则支配下,古代文人或积极入世,或隐身出世。对于潦倒困厄的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

“漂泊”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宿命,也是“扁舟”意象的基本蕴含。古代知识分子或为生计、或为科举、或被放逐,他们背井离乡,天涯漂泊,充满无尽的羁旅乡愁。“扁舟”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的诗句,其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出现得最频繁,表现漂泊思乡的意绪也最强烈。他诗中的“扁舟”意象,承载着诗人生活的苦难和不幸,是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理想、历尽艰辛的典型写照。

“扁舟”意象的另一典型蕴含是“自由”。庄子说“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现实有太多压抑和束缚,他们渴望在“扁舟”中获得精神的自由。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一境象,表达了他面对被贬谪的处境,渴望摆脱精神苦闷,追求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以温和沉浸的心态,表达了与苏轼同样的心境:“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一条小船附着于万顷碧波之上,在碧波中自由自在地轻漾,充溢着一种皈依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和自由精神。

隐居是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失意的无奈选择及功成身退的理想归宿,是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扁舟”意象中既蕴含着他们人生的理想与期冀,也蕴含着他们失意的痛苦和灵魂的呼唤。范蠡是古代文人功成身退的典范,但更多人却是因仕途坎坷和无奈而萌生隐居念头,使“扁舟”成为他们仕途失意而隐居的一个意象。苏轼被贬黄州,写下“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的诗句,流露出过隐居生活的念头。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表明了他在现实压抑下,欲放浪江湖,过隐逸生活的强烈愿望。

在常见的“扁舟”意象中,无论是矢志漂泊,还是追求自由,抑或是失意隐居,无不是中国古代文人心路历程的写照,虽蕴含仕途坎坷失意的无奈与消极,但为后世树立了忧国爱民、愤世嫉俗、自由洒脱的光辉典范。

(有删改)

(1)关于“扁舟”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最早的“扁舟”意象,有着隐遁之味,也充溢着悲凉或超脱的韵味。

B . 中国古典诗文中“扁舟”最常见的意象寄托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

C . 在中国古代文人眼里,“扁舟”不仅是一只小船,它演化为文人在跌宕坎坷命运中绝处逢生的处世观。

D . 对潦倒困厄的文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心路历程的写照,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

(2)关于“最常见的扁舟意象蕴含”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古代羁旅乡愁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成为羁旅之愁的寄托。

B . 常见的“扁舟”意象往往蕴含着古代知识分子过隐逸生活的愿望,让人感受到他们失意的痛苦和灵魂的呼唤。

C . 范蠡和李白、苏轼一样,因仕途坎坷和无奈而萌生隐居念头,使“扁舟”成为他仕途失意而隐居的意象。

D . “扁舟”意象的典型蕴含寄托着古代知识分子追求自由生活、渴望摆脱精神苦闷的愿望,具有一种皈依自然的意识。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 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它涂满了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B . 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最强烈地表现了漂泊思乡的意绪,蕴含着作者生活的苦难和不幸。

C . “扁舟”意象蕴含着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失意的无奈选择及功成身退的理想,成为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