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 初步认识加法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 初步认识加法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 初步认识加法教案

初步认识加法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

一年级上册《初步认识加法》教学案例苏教版

教学目标:以游玩花果山为主线,使学生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加号。会读写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写加法算式,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认识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够解释自己的

学情预测:学生能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加号。会读写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写加法算式,能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图片若干张,信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课件1)

小朋友,这是唐僧师徒四人,你们都熟悉他们吗?老师猜你们最喜欢孙悟空,对吧?老师告诉你,孙悟空的老家-花果山,就在我们连云港,是全世界着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今天老师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去游玩花果山。要坐景区的专车,那就先抢答老师的问题。

●二、互动探究,认识加法

1.创设情境(课件2)

谈话:我们排好队,过了检票口,大约走5分钟,就会看到平坦的大路左边有个“花果山放生池”,里面有很多的锦鲤。这是老师请得小导游,正在等我们呢!

2.认识加法(课件3)

提问:小导游手里的鱼食吸引了好多鱼来到岸边。大家仔细看,有几条鱼?师引导学生用完整话表达。多找生说。

提问:瞧,又来了几条鱼?师引导学生用完整话表达,多找学生说。

提问:谁能把刚才2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多找学生说。

刚才2句话都是你们说,现在听老师说一句,一共有几条鱼?跟着老师说一遍。谁能把你们说的2句,和老师说的1句话,连起来说一遍?试试看!多找人说,可以同桌互相说。

教师检查学生说的结果后,告诉学生:最后一句话就是问题,我们所要求的问题。

提问:一共有几条鱼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呢?

学生答案估计有:一个一个数,看图的,3条鱼和2条鱼合起来的,当学生回答是从合的角度考虑时,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告之学生,可以从学过的合成来解释,并用手势表示合,让学生多说。

教师讲解:“3条鱼和2条鱼合起来就是5条鱼,”这句话可以用一种算式来表示,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加法算式。(引出课题,教师板书)

3 + 2 = 5

加号

读作:3加2等于5.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其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它代表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意义是两部分合起来,一共是多少。

3.理解算法

谁再来说说,计算3+2=5时,你是怎么知道是有5条的?

让学生结合图意,再互相说一说3+2=5表示什么意思。因为3和2合成5,所以3+2=5.

4.教学试一试(课件4)

谁来说一说,这2张图是什么意思?用你的话,告诉大家。引导学生仿例题说3句话,鼓励说完整话,让学生多说。

先来了1条鱼,又来了2条鱼,现在有几条鱼?

提问:要算现有几条鱼,就是把1条鱼和2条鱼怎么样呢?(教师手势表示合)

追问:1条和2条合起来,可以写什么算式?

互相说说,指名口答,教师板书。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用计算,是怎样算的,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

5.小结

“3+2”表示把几和几合成几?“1+2”呢?可以怎样算出它们的得数?

我们在鱼池边待的太久了,别忘了我们是来游玩花果山的,还是请小导游带路吧

三、纠正反馈,迁移巩固

(课件5)谈话:我们经过山门,往上走就会看到巨大的石像,介绍《西游记》作者,并借用小导游的话“想见美猴王吗?那就接受我的挑战吧!”

1.指导完成“想想做做” 1(6)

教师指导学生看懂图意,会用完整话表达,可以写什么算式?为什么可以写加法算式?你是怎么想的呢?

引导学生从合的角度考虑,让学生多说。

2.指导完成“想想做做”2 (课件7)

以前我们学过用摆小

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加法的初步认识片段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23页加法的初步认识 执教教师:东坝中心小学王东霞 指导教师:朝阳区教研中心孙佳威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结合加法的含义列式计算,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 3.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加法的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小鸟、花、蘑菇贴图 教学过程: (一)通过操作实物图,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1.出示小鸟图(增加型) (1)(教师在黑板上贴2只小鸟)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监控:谁能大声的再说一遍?(树枝上有2只小鸟) (2)(又飞来一只小鸟) 请同学们仔细看,你又看到了什么? (3)你还看到了什么?(教师同时用手势圈画出3只小鸟) (4)谁能完整的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5)一共的3只小鸟是由几部分合并起来的?哪两部分? 监控:指名到黑板前指图说明。指导学生完整说清题意。 (6)小结:通过小鸟图我们发现现在一共有的3只小鸟是由原来的2只小鸟和又飞来的1只小鸟合并起来得到的。 2.出示小画图(聚合性) (1)出示小花图 你看到了什么?谁再来说说? 预设:如果没出一共有5朵。教师就接着问:还有吗?(教师手势画圈提示)。 (2)一共的5朵小花是由哪两部分合并起来的? (3)随着学生语言描述,教师将两部分合并在一起。

(4)要想知道一共有几朵花,我们就得把哪两部分合并起来? (5)小结:一共的5朵花是由左边的3朵红花和右边的2朵黄花合并起来得到的。 3.出示磨菇图 (1)出示蘑菇图 你看到了什么?谁再来说说? (2)教师画圈(见下图) 你又看到了什么? (3)老师画的这个圈表示什么意思呀? (4)谁在说说? 这个圈就是表示合并的意思。你真会思考! (5)谁能完整的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6)一共的4个蘑菇是由哪两部分合并起来的? (7)要想知道一共有几个蘑菇,我们就得怎么办呢? (二)在感知的基础上,揭示加法的含义 1. 引导学生观察三幅图,寻找共同点。

(完整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微课教学设计

《找规律》微课教学设计 武安市银河小学程小芳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内容 教学目标: 1.是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 2.在发现和描述和表示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创造能力,提高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规律美,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规律的含义以及表述图形的规律。 2.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与环境:教学内容为人教版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内容,使用liveview录屏软件录制PPT演示文稿,生成的视频文件进行修改及完善。该微课视频可以用于课堂动态的演示较好的学习或者展示、巩固找规律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规律,同时初步的让学生感知规律,帮助学生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可以作为新课学习和课堂中的参考,或者课后的巩固加深具有一定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看老师给你带了什么?一个红色气球,第二个蓝色气球,第三个…(课件依次出示),你猜,下一个是什么颜色的?(让学生发现它们的排列是有规律的知道答案)引出课题。讲什么是规律,像这样,按顺序一组一组重复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 二、探究新知 (一)播放例题动画,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人和物,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图中的人和物都是有规律排列的)(二)寻找彩旗的排列规律 1.与学生观察并分析彩旗的排列 2.教学彩旗的规律,引导学生一起说彩旗的排列规律 3.学生思考,下一个彩旗是什么颜色的? (三)寻找小花、灯笼与小朋友的排列规律 1.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2.一起来表述它们的规律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 学生猜测,老师引导说出规律。 四.欣赏规律,感悟生活 播放图片mv 五.小结 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一起发现生活中的规律吧!

2018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任教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学期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 全册教案最新

人教版 一年级册数学上册教学 计划和全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2)班有42人。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可爱,对学校的一切都觉得好奇,从“游戏”到“学习”的转变,使他们对“学习”这回事更是似懂非懂,特别是在新鲜感过后,同时也对学习存着一种压力。他们有着儿童散漫、好动的天性,有着极强的可塑性。这些孩子大部分家里都很宠爱,养成了他们的任性、自私、娇气、自我等一些不良习惯。大部分孩子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行为习惯比较随意,有的上课把脚放在凳子上的。因为是刚进入一年级进行学习,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习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这些孩子对数学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的,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这一学期以在课堂上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动静结合,多表扬鼓励,不断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保护、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

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知识结构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数学乐园、总复习。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位置,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册重、难点: 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五、全册课时安排:共计约61课时 1、准备课数一数比一比……………………约3课时 2、位置………………………………约3课时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约10课时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加法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 《加法》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数字的加法。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及看图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含义,正确读写加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并能将加法的知识运用于生活。 【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利用PPT呈现图片和小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师:小朋友们,上一节我们学习了《2—5的分与合》,先一起来回顾一下。(PPT呈现图片,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对《2—5的分与合》进行复习回顾,为学习《1~5的加法》奠定基础。) 二、观察图片,展开新课 创设情境,用PPT展示图片。 师:在县里,和市里,我们经常看到卖彩色气球的,非常漂亮。我们看图片上就有一个小丑手里左边拿着三个红色气球,右边拿着一个蓝色气球(学生初步感知图中有3个红气球和1个蓝气球)。 下一页PPT,提出问题(图片中左边2组海豚,右边有三组海豚,同学们用自己的手指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海豚?以此来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图中一共有多少气球? 生:四个,小丑右手有3个红色的气球,左手有1个蓝色的气球。 师:非常好。

师: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表示合起来的过程(教师板书“+”,并带领学生读一读)。把3和1合起来,我们就能用加法来表示(板书:3+1=4)。读作:3加上1等于4(强调:“+”为加号)。 [设计意图]:由直观图抽象到数字的加法计算,使学生感知加法的含义,并知道加法算式的写法及读法。 刚才我们认识了新朋友“+”,下面我们听一听这个式子中“+”和“=”的介绍,希望小朋友能理解并记住它们。(PPT播放小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使学生对“+”和“=”更深入的理解。 师:对“+”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问题(PPT动态呈现小丑交换左右手气球的过程,引导学生用式子重新表示气球个数)。 师:小朋友刚才说的都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副图,看松鼠一共有几只? [设计意图]:数气球个数的例题,是学生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借助于上一节学习过的4的分与合,引导列出加法算式。数松鼠个数的例题,使学生借助于5的分与合,列出算式。 三、知识应用 1.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2.在方框中填入正确的数字。 3.思考题。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 1.P28-29练习五: 第1,2题和第6,7,8加法部分习题; 2. 《同步练习册》第三单元《加法》练习。 【板书设计】 加法 3 + 1 = 4 1 + 3 = 4 加号等号加号等号

一年级数学5加法教案

一年级数学5加法教案 Teaching plan of five addition in Mathematics for grade one

一年级数学5加法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号和“=”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例题及“做一做”,完成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设计 复习旧知 1.看图说数字。 2.示图(幻灯片)。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了小熊在打鼓。

生2:我看到了5只小动物在跑步比赛,小兔跑在最前面。 生3:我还看到一只小鸟在喊。 师:这只小鸟说了些什么呢? 老师领读,学生读:一二三四五…… [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很快吸引了学生,打开“你看到了什么?”这一话闸,学生象小鸟归巢一样叽叽喳喳说开了,想表现的欲望非常强。一组琅琅上口的顺口溜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旧知,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如果这一幅图制作成课件,配以动态展现,效果就更好了。] 探究新知 1.引题。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时的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老师反复操作活动片,如下图: 生1:小狗和小猫赶上了小兔。 生2: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排在一起跑。

生3:原来小兔跑在最前面,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一起跑在最前面。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老师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它们合起来有几只? 生:它们合起来有3只。 师: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它(板书:加法) [通过演示,学生发现“1只小兔和两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引出“它们合起来有3只”,很自然产生“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使学生明白了加法原来就在身边。] 2.直观演示,感知含义。 师:1只小兔和两只小狗、小猫合起来用数字表示,就是几和几加起来? 生1:1和2加起来等于3。

【教师资格证】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二课时:6和7的组成及其加减法 教学内容:第45-46页做一做练习七,第4-8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一副图写出两到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计算出得数。 2、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6、7的组成及加减法 一、6和7的组成: (1)拿出6个门个类似学具,让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个人分一分,另一个人写一写,写出6的组成,然后集体汇报。 (2)教师提供1至7的物体图片,让学生将合起来是6的图片用线连一连,如1和5合起来是6。然后再小结6的组成。 (3)教师提供点子图,有的有1点,有的有3点,让学生继续画点子,要合起来是6。然后再小结6的组成。 注意:在小结6和7的组成,要简洁有序。 练习巩固: (1)师生对口令。 (2)同桌互相拍手,记组成。 (3)在方块里填数 (4)填表: 小明参加套圈比赛,每人6个圈,套上的如下表,请学生说说没套上的。 套上的圆圈数 3 5 1 2 4 没套上的圆圈数 二、6和7的加减法 (1)复习 6和7的组成 (2)请学生拿出总数是6(7类似)的红花、黄花 以小组为单位,看图相互说说得数是6的加法。集体汇报 (3)根据6的组成直接说得数是6的算式。 (4)从数字卡片中找数字,编编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 注意:学生的汇报,教师要引导他们有序地说,同样教师的板书也要简洁有序在加法的基础上,再来写减法算式 三、练习巩固提高: 1、(1)看图,说说图意,再写算式。 (2)口算,其中抽取几题让学生说说算理。 (3)游戏:找朋友等 (4)听算式,举得数卡片。 ( 5)同桌相互出题,考考对方 2、写算式:教师范写,学生在本子上练习。 四、实践活动:老师请7个学生上台,请他们去给花圃的花浇水,锄草等,想一想有几种分法?

小学数学1-5的加法教案

小学数学1-5的加法教案 【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上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 概况 单 元 目 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关键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单元小结 1-5的认识、加减法的初步知识、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知识能够正确的认、读、写5以内各数,会用5以内的各数表示物体的各数和顺序。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用目标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能力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目标情感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目标 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认识符号“>”“<”和“=”,会正确地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及比价大小观察、讲授挂图 5 1、1――5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页――第16页)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学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2)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3)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4)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1、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1、2、3、4、5 2、数的顺序 全班齐读:正、反读 教师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一年级数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加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知道加法的意义,能够熟练地口算3以内的加法. (二)认识“+”号、“=”号,会读加法算式. (三)初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 难点:会用数的组成,正确计算3以内的加法. 课前准备 (一)教具:计数器、气球图、游戏图、小猫图. (二)学具:小圆片、小鹿卡片各3个.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拨珠说数的组成.(老师拨珠学生说) 指名回答:左边几个?右边几个?一共几个? 指名回答:左边几个?右边几个?一共几个? 指名回答:左边几个?右边几个?一共几个? 2.出示小黑板,说数的组成. 学生说,老师板书. (二)学习新课 通过直观演示,引入新课: 师说:请同学们从铅笔盒里拿出1支铅笔放在桌子的左边,再拿出1支放在右边.现在请把这2支铅笔合并在一起,(让学生做合并的动作)一共是几支铅笔?(一共是2支铅笔) 师说:对,1和1组成2,一共是2支铅笔. 1.教学1+1=2 (1)出示:小朋友拿气球图(一). 引导学生看图后回答问题: 小朋友左手有几个气球?(小朋友左手有1个气球)(板书1) 小朋友右手有几个气球?(小朋友右手有1个气球)(板书1)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一数》教学设计

基于互联网搜索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数一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背景 这节课是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在这节课里要体现以下几点: 1.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通过看图、数数、游戏、动手摆实物来激发学习兴趣。 2.在这节课的开头设计了分清方位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会使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逐步分清方位。 3.在练习数数上,除了数课本上的图片还设计了数周围的实物。目的是不仅了解学生是否能抽象的数数。还要了解每个学生能否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 4.在学习分类这个环节,不但要求学生能把同类的圈起来。而且还要求说出为什么这样圈。从而体现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27名,15男12女。平均年龄不到6.5岁。22名来自本校学前班,3名来自校外学前班,降级2名。通过学前班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数数识数能力,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构建分类的意义和方法,同时通过网络,激发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我相信,只要教师引导得当,达成本内容的教学目标会顺利的。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和认数情况。 (二)使学生初步了解分类的含义,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三)对学生进行爱学习、爱学校的教育。 (四)让学生感知网络的便捷和奇妙,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难点:学会分类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观察比较,讲授法。 教学准备:

(一)教具:三幅教学图及1~10数字卡片。 (二)学具:10根小棒。 (三)相关网址。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今天开始上数学课。我们在数学课上会学到好多好多知识,比如:认识数字、认识图形、会计算等等。现在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https://www.360docs.net/doc/7416372281.html,/u76/v_NTY0MzIxNDQ.html】 (二)学习新课 1.初步建立方位概念。 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都有什么?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6372281.html,/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 C8%CB%BD%CC%B0%E6%D2%BB%C4%EA%BC%B6%CA%FD%D1%A7%C9%CF%B2%E1%CA%FD%D2% BB%CA%FD%B2%E5%CD%BC&in=11038&cl=2&lm=-1&pn=17&rn=1&di=130906675140&l n=1280&fr=&fm=&fmq=1323868839406_R&ic=0&s=0&se=1&sme=0&tab=&width=&he ight=&face=0&is=&istype=2#pn17&-1&di130906675140&objURLhttp%3A%2F%2Fv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6372281.html,%2Fvrw%2Fsc%2Fsctx%2F790178166099.jpg&fromURLhttp%3A%2F%2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6372281.html,%2Fxzy%2Fsctx%2F92858.htm&W675&H480】 图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左边是什么? 右边是什么?中间是什么? 数一数:图的上面有几架飞机?下面有几辆汽车?图的左边有几个萝卜?右边有几棵白菜?中间有几只灯笼? 小结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不但能认真看图,还能分清上、下、左、右。今后我们看图、看书、做事都用得上这些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做“认识新朋友”的游戏:说一说:你座位四周的同学都是谁?(要说清“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是谁)2.学习数数:(板书课题——数一数) 出示“学校新学年开学”图。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6372281.html,/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 C8%CB%BD%CC%B0%E6%D2%BB%C4%EA%BC%B6%CA%FD%D1%A7%C9%CF%B2%E1%CA%FD%D2% BB%CA%FD%B2%E5%CD%BC&in=11038&cl=2&lm=-1&pn=17&rn=1&di=130906675140&l

小学数学一上教学设计:加法

《加法》学案 一、学习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P24——25 二、学习目标 1、会结合具体的情境说出加法的意义,说出每个数字的所表示的含义,认识“+”号和“=”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2、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加法的算法过程,会用适合于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3、初步具有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4、初步体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可以用加法解决,感受与同伴交流想法的乐趣。 三、核心学习任务 结合具体的情境说出加法的意义 四、重点、难点 结合具体的情境说出加法的意义 五、导学单、学习单、预学单等 六、学导过程

板书设计: 加法 2 + 3 = 5 加号等号 六、教学反思 今天的加法课,前期准备比较充分,利用微信征集学生作品,首次利用白板上课,制作白板课件,虽然很辛苦,但是付出也有收获! 6班的整体感觉不如7班的流畅,学生不太会表达出加法的意义,可能是我的提问方式存在问题,在出现许愉悦的作品之后,我让学生用白板上的小圆片摆一摆,一是学生操作起来有点问题,导致圆片不好挪动,被分散了注意力,二是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反而对后来的加法的意义产生了干扰,在后来7班的教学中,我就舍弃了这一环节,效果果然好了很多! 而且在6班,我并没有强调算法,即“你是怎么算出2+3=5”的没有强调,在7班提了这个问题,有几个学生都说的很好,答案都出现在了我的预设中,尤其是希艾说的“先把3藏在心里,再数2个”,这个表达太有意思了! 在“读一读环节”,7班我是先让学生泛读,再请个别孩子读,最后全班读,受到了林特的表扬,其实这是无心之举,只是当时看到孩子们举手,就请了几个孩子示范着读,再全班读一读。

小学一年级数学5以内的加法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学校:陆良县龙海乡再邑小学教师:谢华兵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的例题,第3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5以内的加法一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与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本节课包括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两部分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是选择了学生熟悉的在校园中劳动的场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让学生看看、摆摆、算算,学习5以内的其他加法算式,并初步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里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重点是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游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评:由游戏导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投入到课堂之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游戏的内容又是学生计算5以内加法的基础,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形成了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 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出示例1图。?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2?提问:怎样表示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呢?(板书:3+2=5)? 让学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读算式:3加2等于5。? 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评: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是重点,这里教师没有硬性灌输,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具体事例,让学生在猜测中主动地思考,自主探索,认识和理解加法,为学生创造了最大限度的活动余地,使学生尽情地表现自己。]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1?连续出示例2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谁知道得数多少?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评:5以内加法计算的基础就是5以内各数的分与合,但教师并不急于将最优的方法介绍给学生,而是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找出不同方法,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新知的过程。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开拓宽了大家的思路,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 “想想做做”第1题。?谈话: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 (1)出示图1(鸡妈妈一家),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可以用多种方法)? 说说3+1=4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2)出示图2(小兔一家)、图3(青蛙一家),按图1的要求完成。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 “想想做做”第2题。?

微课学习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最新资料

微课学习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微课是基于教学设计思想,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5~8分钟精准详细的讲解而录制成的小视频。它具有两个显赫特征,一是以视频的方式播放;二是在于微课的“微”。微课程内容少,时间短,能让学生在短促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不会感到困乏和注意力分散。 一、什么时候适合录制微课 (一)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时候 进入学校的孩子,对于一切都是陌生的,同时也填塞了激情。 但是孩子对于学习没有方向感,不知道从何下手。而学校上课内容为《可爱的校园》,让孩子结合详尽情境来数数,认识1到10的数。那孩子们回家后该如何复习数数呢?我在这时录制了两节《数数》的微课。第一节《数数》要求孩子们回家有序地将1到20的数按顺序数出来,先一个一个数,再两个两个数。而第二节《数数》则要求难度加大,除了要求正着一个一个,两个两个地数,还要求孩子们能倒着数数。在第二节微课中我加入了一些关于数学的习题,如:小朋友,你知道括号里是什么数吗?①1、2、3、4、()、6、7、8。 ②20、19、18、()、16、15、14。③20、18、16、14、()、10、8。 ④3、5、7、9、11、()、15、17。这两节微课比起书本上的知识要有一点难度,在巩固复习课堂知识的同时,提升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同时,孩子们第一次正式接触微课,兴趣十分深刻,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们在家喜欢观看学习微课两遍甚至以上。这两节微课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拓展课堂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时候在学习《生活中的数》时,孩子们开始正式接触数字1到10。课本要求学生能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认、读、写0到10。为了拓展孩子们对数字0到10的相关知识,我在本单元教学时,录制了两节《数的组成与分解》的微课,分别为《数的组成与分解――2到5的组成与分解》和《数的组成与分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全册(83页)-人教版

第一单元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会学生数数的方法,学会按顺序数数。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1~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二、数一数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学校。 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 (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三、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四、数身边的事物: 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 五、巩固练习 让小朋友把书翻到2---3页,圈出2个小朋友,1位老师,5朵花,7只鸟……板书设计: 数一数 1、2、3、4、5、6、7、8、9、10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比一比 第一课时:比多少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运算定律 教学内容: P28/例1(加法交换律)P29/例2(加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探究、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教学加法交换律 1、出示10道口算题 师:我们先做10道口算题。(口答,课件出示答案) 18+31 27+43 43+27 42+150 120+31 88+80 150+42 31+18 160+8 90+61 2、师:像18+31和31+18的和都是49,这两个算式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接。 哪些算式也可以用等号连接?(生说) 10个算式根据得数相等可以组成5个等式。(课件出示5个等式) 3、师:认真观察这5个等式左右两边的加数,你能把这5个等式分成2大类吗?(学生在练习纸上把等式分成2大类:可以填序号,也可以填等式。分好后同桌商量一下:为什么这么分?) 4、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生说,课件出示)为什么这么分? 5、师: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一起来研究这一类等式。一起来读一遍。(生读师板书) 18+31=31+18

43+27=27+43 150+42=42+150 像这样的算式你还能举几个吗?(生举例,师板书) 举不完我们用省略号表示。(板书) 6、师:仔细观察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生:交换了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谁能把他的发现再说一遍。 7、师边听学生说边板书:(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师:这个规律在数学上叫做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学生读一下)8、课件出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生读) 在加法交换律中,什么没变,什么变了? 9、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吗?(师出示一种,你能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吗)同学们想出的方法可真多!数学上为了统一,通常用a+b=b+a 表示加法交换律。(问:这里的a,b可以是那些数?可以是分数、小数)(师板书,生齐读)加法的验算就是加法交换律的应用。(课件出示) 二、教学加法结合律 1、师:刚才通过计算我们发现了加法具有交换律,现在再通过计算,看看加法还具有什么规律。(练习纸上做反馈) 第一组第二组 (11+25)+75= 16+55+45= 11+(25+75)= 16+(55+45)= 2、反馈 第一组:把算式读完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注意板书和小括号的读法指导)像这样和相等的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 第二组,同上。一起读一读等式。 3、师:观察这两个等式的左右两边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组先讨论一下)提示:每组等式两边什么没变?什么变了?(师下去渗透)4、反馈: 师:什么没变?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加法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加法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 2.使学生口算得数是2、3的加法。 3.认识“+”和“=”这两个符号,学会读加法算式。 (二)能力训练点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图意,培养学生视图能力。 2.启发、引导学生讲述图画内容,学会说三句话,培养说话能力。 3.通过摆学具,理解加法含义,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在讲解加法含义中,渗透集合(并集)思想。 2.引导学生讲述图画内容时,可指导学生做合并起来的手势,既帮助理解图意,又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加深了解加法含义。 2.较熟练地口算得数是2、3的加法,并知道计算的根据。 3.认识“+”和“=”,会读算式。

教学难点 1.理解加法含义。 2.引导学生说思维过程。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请同学们摆出1根小棒,2个三角形,3个圆。说一说各用数字几表示,并在学具下面写一写。 2.动手将2个三角形分成两堆,再把3个圆片分成两堆,说一说2、3的组成。 3.看课本10页的跳棋图,想一想,□里应该填几,填上数后再想一想为什么。并把这几个数的组成,写在黑板上。 二、探究新知 1.直观演示,引出加法。 (1)先出示(或显示)小朋友左手的气球,问,这是几个气球?用数字几表示。 再出示(或显示)右手的气球,问,这是几个气球?用数字几表示? (2)现在把左手1个气球和右手1个气球合在一起。(边说边移动气球,直到合在一起),一共是几个气球?

(3)引导学生口述题意。左手里的1个气球,右手里的1个气球,合起来一共是几个球? (4)讲述。(指图)左手里的1个气球和右手里的1个气球,合起来一共是2个气球。说简单一些就是,1和1合起来是2。(指导做两手合起来的手势)1和1合起来就是1和1加起来,怎么表示呢?就是在1和1中间写上“+”(板书加号),读作“1加1”。“+”表示合起来,学生试读。 (5)“1+1得几?”学生回答后说明,1加1得2,得几也可以用一个符号“=”表示。(在1+1后面写上“=”)“=”是等号(板书等号)。指“1+1=2”说,这是一个完整的加法算式,读作“1加1等于2”也可以读作“1加1得2”。 (6)[小结]这道题是把左手里的1个气球与右手里的1个气球合起来一共是几个气球?(边说边做手势)合起来也就是加起来,所以这道题要用加法计算。 2.指导看图,理解图意。 (1)教学10页中间左图。 ①用磁力板、幻灯片或电脑显示边演示边讲。原来有两个小朋友在做游戏(在两个小朋友外面圈一个圈),又跑来1个小朋友(也在一个小朋友外面圈一个圈),合起来一共是几个小朋友?(再在3个小朋友的外面圈一个大圈) ②引导学生边说边用手势表示题意。

微课教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

微课教案小学数学一年 级上册连加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微课教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72连加。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 2.通过探究让学生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计算。 三、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1、导语: 小朋友们,大家好,我给你们讲的微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72连加。 2、讲述连加的含义 我们先来看一组小明在给小鸡喂食的图片。(出示课件:5只小鸡)地上有几只小鸡?我们来数一数,1,2,3,4,5。 (出示课件:2只小鸡)接着跑来几只小鸡(2只) (出示课件:1只小鸡)最后跑来几只小鸡(1只)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对了,用加法。列出的算式是5+2+1=。像这种算式数学上叫“连加”。 3、探究连加的计算顺序 像5+2+1这样的连加算式我们怎样来计算呢?

⑴看:原来地上有5只小鸡,跑来2只,一共有几只?我们来数一数,(1,2,3,……一共有7只)最后又跑来1只,现在一共有几只( 8只),5+2+1=8,一共有8只小鸡。 ⑵小棒图 下面我们来看看小棒图,数一数左边的有几根小棒?中间有几根右边呢想一想用怎样列式计算(4+3+1=) ⑶4+3+1=?先把左边的4根小棒和中间的3根小棒加起来等于7根小棒,再用7根小棒加右边的1根小棒等于8根小棒,所以 4+3+1=8.一共有8根小棒。 ⑷小三角形图 我们来看看小三角形图,有几个红三角形?几个蓝三角形几个黄三角形怎样列式计算(3+4+2) ⑸3+4+2=?先把3个红三角形加上4个蓝三角形等于7个三角形,再用7个三角形加上2个黄三角形等于9个三角形。因此, 3+4+2=9,一共有9个三角形。 4、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 在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习惯上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 5、巩固练习 2+2+4= 5+0+3=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

小学教师备课簿 数学(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二、揭示新课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4.数一数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知道,学校。) 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预设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预设2:这里有一座大楼。)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 (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