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资料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8fbae32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c.png)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1. 引言旅游资源是指具有观赏性、娱乐性和使用价值的具体自然、人文、社会要素,能为旅游者提供感官和心理上的愉悦以及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一切条件,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与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将从这些角度来探讨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2. 地理因素对旅游资源形成的影响地理条件对旅游资源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形、气候、水文等地理要素决定了某地区的自然景观特色和旅游资源的类型。
比如,山水风光的形成需要具备丰富的地貌资源,如奇岩怪石、河流湖泊和瀑布等。
而气候对于海滨度假资源和温泉资源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地理因素是旅游资源形成的根本基础。
环境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个方面。
自然环境主要指自然景观,如山脉、高原、湖泊、河流等。
人工环境主要是指人为创造的旅游设施和服务设施,如酒店、景点、交通设施等。
环境优美、清洁、舒适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因此环境是旅游资源形成和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4. 人文因素对旅游资源形成的影响人文因素是指人类创造的与旅游活动有关的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要素,它对旅游资源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历史和文化遗产、传统节日、民俗风情等都是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
例如,中国的故宫、长城以及世界各地的世界文化遗产都成为了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因此,人文因素也是旅游资源分布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
经济因素对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旅游业对于一个地区来说,既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产业。
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对于地方政府和居民来说是重要的收入来源。
因此,政府和当地居民将会积极发展旅游业,以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这将进一步促进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6. 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主要受到地理、环境、人文和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
一般来说,地形起伏大、河流湖泊众多的山区地带有更多的自然景观资源,适合发展自然风光旅游;气候温暖、沿海地区通常具备丰富的海滨度假资源;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城市则具备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
2013年湘教地理选修Ⅲ课件:第一章第三节
![2013年湘教地理选修Ⅲ课件:第一章第三节](https://img.taocdn.com/s3/m/fa221706f12d2af90242e6e0.png)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新课学前预览
第 二 节
旅 游 资 源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要点突破 教材活动点拨 学业水平达标
新课学前预览 情景导入
阅读我国世界遗产分布图(部分),为什么我国的 世界遗产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其中又以黄河 流域和长江流域最密集?试分析其原因。
课标导航 1.了解旅游资源的形成是由自然地理条件和人 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两部分组成的。 2.了解影响旅游资源的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地 理因素。 3.了解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 4.通过读图、观看风景资料、影像资料和多媒 体课件,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旅游资源审美情趣 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所成岩石
形成过程
景观特色 ①石英砂岩峰 林;②丹霞地 貌:红色的峭 壁、石峰、石 柱、石堡等
分布 地区 东部 地区 的中 山和 低山
砂 石英砂沉积 岩 石英砂岩 →凝结成岩 地 (沉积形成) →上升风化 貌 →形成景观
(2)如何区分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
类型 景观特征 造景岩 景观基色 典型地区 石 相同点 不同点
质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信息。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
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进行景观认 定。第(1)题,花岗岩地貌的显著特征是球状风化, 故选c图。第(2)题,a图地貌形成肯定是侵蚀作 用,故排除河流沉积作用、湖泊沉积作用两个选 项;根据河流、石灰岩符号、地貌(类似桂林山 水)综合认定,排除冰川侵蚀作用选项,确认为 流水溶蚀作用。 答案:(1)C (2)D
建筑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两种园林中的建筑景观各有什么突出特点? (2)上述景观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中的地形、气 候条件有何联系?
提示:(1)北方的皇家园林规模宏大,建筑色彩浓重, 以红、黄为主色调;江南私家园林规模较小,布局 精巧,建筑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 (2)北方地形宽阔整齐,气候干燥,多蓝天白云;江 南多低山丘陵,水乡风光,气候湿润。
1.3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1.3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c9db08f281c758f5f61f6723.png)
形成了我国地貌旅 游资源的复杂性 形成了我国山地旅 游资源的丰厚性
地貌类型的复杂性
山地广布性 高差的悬殊性
以构成山体的主要岩石为依据介 绍我国的一些名山旅游资源
1、玄武岩山地旅游资源
主要旅游资源:东北五大 连池火山群、长白山火山群、 镜泊湖火山群、伊通火山群、 山西大同火山群、云南腾冲火 山群及四川峨眉山等。
第三节
知识结构: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1、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2、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
二、旅游资源的分布
1、影响分布的因素(3点) 2、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4点)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
(一)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我国的地貌特征
5
长白山天池
2、花岗岩山地旅游资源
主要旅游资源:西岳华山、南 岳衡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 山及黄山、山东崂山、浙江天台 山、辽宁千山、江苏灵岩山、江 西三清山、河南鸡公山、河北盘 山等。
花岗岩球状风化
3、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
主要旅游资源:桂林山水、路南石 林、广东肇庆七星岩、四川兴文石 海洞乡、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浙江 桐庐瑶琳洞、江西彭泽龙宫洞、贵 州黄果树溶洞群等(200多处)。
下列旅游资源形成的过程中,人类活 动居主导地位的是( C ) A.庐山 B.九寨沟 C.丽江古城 D.亚龙湾
1、分布广泛 2、集中分布于东南部 3、旅游点或旅游区呈明显的片状 或带状分布
4、旅游资源的分布和交通状况 密切联系
练习:
该山整体为红层峰林式结构,有大小石峰、 石堡、石墙、石柱380多座,看去似赤城 层层,云霞片片。读后回答1-2题。 1.材料中描述的地貌景观属于( A.火山地貌 B.花岗岩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丹霞地貌 2.构成上述地貌的物质基础是( A片麻岩 B.砂岩 C.石灰岩 D.玄武岩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用)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用)](https://img.taocdn.com/s3/m/dcb6f3b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c.png)
巴西狂欢节
一些著名的旅游胜地,是自 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巧妙 结合的典型,既有迷人的自然景 观,又是文物古迹荟萃的地方。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 浙江雁荡山 ❖ 险峻华山 ❖ 路南石林 ❖ 武陵源群峰
❖ 黄山云海
❖ 黄果树瀑布 ❖ 桂林山水
❖ 香山红叶
自然景观 水文地理景观
生物景观 地质地貌景观 气象气候景观
探险、猎奇、游乐、疗养
地文景观
凸峰/黄山天都峰
地文景观
桂林独秀峰
地文景观
雅丹地貌
地文景观
重庆奉节天坑
地文景观
玄武岩柱状节理
地文景观 云南香格里拉白水台钙华景观
水域风光
河流 (岷江)
水域风光
湖泊 古钟潭(浙江瑞安)
水域风光
瀑布 庐山瀑布/德天瀑布
水域风光
冰雪地 冰川观光地、常年积雪地
和现象
和现象
一般比较缓慢
一般比较迅速
地文景观、水域风光、遗址遗迹、建筑与设
生物景观、天象和气 施、旅游商品、人文
候景观
活动
探险、猎奇、游乐、 教育(知识、文化) 疗养
依据旅游资源的特性采取防范措施 1.(2014·课标Ⅰ,42,10分)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
“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 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有3位旅游 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下图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 196米), 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一、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 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 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概述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6455e62d3169a4517723a314.png)
(四)众多的民族与多彩的民俗风情
(五)近代以来巨大的社会变革与强烈的新旧 对比
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
三、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以原生性为主的观光型旅游资源极为
丰富多彩,世界地位突出
长城 1987.12 文化遗产 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1987.12 文化遗产 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1987.12 文化遗产 甘肃敦煌莫高窟 1987.12 文化遗产 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1987.12 文化遗产 山东泰山 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安徽黄山 1990.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二)复杂的自然结构与突出的地域差异
沿大兴安岭-燕山山地-鄂尔多斯高原-六盘山地- 青藏高原东缘-中缅边境西端一线 秦岭-淮河一线 南:秀 东部(以调和型为主) 北:雄 昆仑山-祁连山一线 南:寒 西部(以矛盾型为主) 北:旱
调和型
调和型的自然事物和现象往往构成层次丰 富、色彩浓淡、相同协调、相互烘托的统一 体。调和型的旅游资源在人的审美心理上产 生平和、舒坦、愉悦、宁静等平和的快乐心 境。
(四)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交融性
强,文化积淀丰厚 一方面,正是在山水胜景的基础上, 产生了文化积淀深厚的人文胜景; 另一方面,山水胜景也正是借历代帝 王与名人的诗文与题刻,以及宗教寺观的长 期影响,才成为人们广泛认同的风景名胜。
昆明掌鸠河
北雄--崇高、壮美 黄河流域及“骏马秋风冀北”的刚阳之美 中原的雄壮之美 东北的粗犷之美
南寒北旱
南寒--雄伟的雪峰、广布的冰川、星罗 棋布的咸水湖、高原型草原及动植物。 北旱--辽阔的高原与草地、浩瀚的沙漠 与戈壁、罕见的鸣沙与蜃景、婀娜多姿的沙 海与绿洲。
旅游地理期末复习综述
![旅游地理期末复习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c5fd8ea89eb172ded63b7a7.png)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复习资料第二章中国旅游地理概述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1.旅游资源的三个共同点(1)包括自然界形成的,也包括社会创造的,其存在是客观的;(2)与旅游者直接相联系的,能激起阿游者的旅游动机,是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对象物,能满足旅游者的特定需要;(3)与旅游业直接相联系,能为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产生一定的效益。
2.旅游资源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旅游资源分类:(1)按照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分(二分法):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2)按照旅游资源国家标准分类:按此标准,旅游资源被分成8个主类和31个亚类,共155个基本类型。
(3)按照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存在状况分类原生性旅游资源:经过漫长的自然与社会历史过程所形成,对于现今而言是先天赋予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所有作为历史遗产的人文旅游资源(不可再生性、长期性、稳定性)萌变性旅游资源:通过现代社会发展及其投资因素新营造出来的人为旅游吸引因素(不断萌生、发展变化、可复制、可发展创新)二、旅游资源的基本性质1.审美性与文化性2.地域性与广域性3.季节性与节律性4.组合性与整体性5.“永续性”与易损性6.萌变性与创新性(从旅游审美需求以及旅游所耗时间、精力与费用等成本效益出发,旅游资源的组成因素协调配合越好、组合规模越大、组合内容越丰富,其旅游吸引力就越大,旅游价值就越高。
)三、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1.以原生性为主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多彩,世界地位突出2.旅游资源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并具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3.地域组合特色突出,各地旅游资源互补性强4.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交融性强,文化积淀丰厚(我国观光型原生旅游资源无论在总体数量和质量上的世界地位均非常突出;度假型旅游资源在世界上则相对逊色,但仍具较大开发潜力;萌变性旅游资源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开发起点低而发展潜力很大。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9025479d1f34693dbef3ec5.png)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概括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一、旅游活动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者(主体)、旅游资源(客体)、旅游服务业(中介体)。
旅游服务业的三大支柱: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旅游交通。
2、基本类型:⑴按游览区域分: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
⑵按旅游目的分:观光、度假保健、公务、宗教和购物。
我国,多数旅游者的旅游属于观光型;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开始步入度假保健型和购物型。
二、旅游资源1、旅游资源的定义: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事物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形成的核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2、旅游资源的特性:位置相对稳定性;物质景象组合性;美学属性;历史文化属性;非消耗性(长存性)。
3、旅游资源的类型:⑴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如五大连池,山水组合景观—如壶口瀑布,生物景观—如自然保护区,气象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景观—如松花雪柳)。
⑵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宗教文化、历史文物古迹、民土风情)。
(3)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种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形成天然形成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人类创造的文化事物和现象规模一般较大一般较小变化一般比较缓慢一般比较迅速分布野外较多居民地较多功能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度假旅游、健身旅游文化旅游、宗教旅游、休闲旅游、购物旅游、会议旅游等示例山体、水域、植被、野生动物群、气象奇观、天文奇观、构景地貌、自然灾害遗迹、自然保护区等历史古迹、园林、工艺品、表演艺术、民俗、宗教礼仪、城乡风貌、社会风情等4、旅游资源的形成:⑴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对景点、景区的自然特征有决定性的影响(华山:暖温带,花岗岩地貌;黄山、九华山:亚热带,花岗岩地貌;丹霞地貌:红色砂岩风化、流水侵蚀;长江三峡、玉龙雪山、黄龙:山水组合地貌)。
《旅游资源分类》课件
![《旅游资源分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af05c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e.png)
03
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
地质地貌景观类
总结词
地质地貌景观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 部分,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科学价 值。
详细描述
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分类,可以更好地发掘和利用 各类资源的特色和优势,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和质量。
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合理的旅游资源分类有助于吸引更多游客,增加 旅游收入,促进地方和国家的经济发展。
旅游资源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多样性
地域性
不可转移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可创新性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 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 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 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 事物和因素。
水域风光类
总结词:由江、河、湖、 海等水域及其沿岸所构成 的景观。
详细描述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包括 江河、湖泊、瀑布、海滨 等不同类型的景观。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还包 括一些特殊的水域现象, 如温泉、地下水等。
水域风光具有独特的魅力 和美学价值,是人们休闲 、度假、观光的重要场所 。
天气气候景观类
总结词:由于特定的气 候条件所形成的气象景
详细描述
包括森林、草原、湿地等各种生态系 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由它们形 成的自然景观,如鸟岛、野生动物园 等。
人文活动类
总结词
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是指与人类文化和历史相关的各种活动和现象。
详细描述
包括各种民俗活动、节庆活动、文化遗产、历史遗迹等,这些活动和现象反映了人类历史和文化的演 变和发展,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复习资料、考试重点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复习资料、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c16bfcf16c175f0e7dd137c3.png)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复习资料、考试重点(总1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复习资料第一章旅游资源的认知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前提。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产品的核心要素,旅游产品的诸多特征是由旅游资源的特征所影响的。
旅游资源概念《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将“旅游资源”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这一定义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旅游资源的定义基本一致,即“所谓旅游资源是指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和条件”。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广义——具有吸引功能的客体狭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无限化理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旅游资源的内涵1)、强调旅游资源对游客产生的吸引功能——最基本属性这是其理论核心。
其范围包括自然、人文、社会环境中的所有因素;有形物质和抽象精神因素。
2)、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开发对象,是旅游产品的来源——经济属性它从经济、技术角度提出的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
旅游资源一般都要经过开发才能为旅游者消费;多数国家以促进经济发展为旅游事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
3)产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非经济属性旅游资源的特征•1、旅游资源的空间特性•1)广泛多样性,造成了对旅游资源边界无法界定,要求我们用新资源观去发现新的旅游资源或传统旅游资源新的使用价值。
•2)区域性特点,旅游资源受特定环境影响与制约,被移植后或变异或不再是旅游资源。
•只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事物和因素才能够成为旅游资源。
•应选择开发具有地方风格、突出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3)独立性和垄断性特点,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意味着资源的可模仿性极差,它难以模仿或复制。
2019-2020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同步课件:第1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3节
![2019-2020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同步课件:第1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3节](https://img.taocdn.com/s3/m/92f9f99b5022aaea998f0f95.png)
考点逐一突破
旅游资源的形成 1.自然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旅游资源的景点、景区的自然特征(位 置、地形、气候、植被等),中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很多是山 地风光,还有湖泊、岛屿、海滨等,有赖于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 条件。 下面以构成山体的主要岩石为依据介绍我国的一些名山旅 游资源。
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②泰山、庐山、黄山、喜马拉雅山等都是
高大断块山 ③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都是典型的喀斯
特地貌 ④长江三峡是由流水侵蚀形成的峡谷地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夏威夷火山、东非大裂谷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喀斯特 地貌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泰山、庐山属于断块山,喜马拉雅山属 于褶皱山。
(2)花岗岩地貌景观:形成此景观的物理风化称为_球 __状 ___风 化,该风化地貌典型的山地有西岳华山、黄山和九华山,该地貌 景观形成和__岩__浆__侵__入__活动和__断__裂__升__降__运动有关。
(3)砂岩地貌景观:湖南省张家界的__武__陵__源__风景名胜区有 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福建武夷山的红色砂岩山地风化形成 了_丹__霞___地貌。
二、旅游资源分布 1.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1)自然地理因素:我国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美国的科罗 拉多大峡谷是依托_气__候__条__件___形成的旅游资源;阿尔卑斯山的冰 雪公园、吉林雾凇、哈尔滨的冰雕等主要是依托__气__候__条__件__而形 成的旅游资源,其分布表现出明显的__地__带__性__,如“白色旅游” 主要分布的温度带是__寒__温__带和__中__温__带;海景旅游资源的分布 都明显地受到海陆_地__形___和_气__候___因素的影响。
二、课本第 23 页活动
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2旅游资源的类型课件中图版选修3ppt
![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2旅游资源的类型课件中图版选修3ppt](https://img.taocdn.com/s3/m/72ee89f0964bcf84b8d57b8e.png)
(2)前人观赏自然旅游资源时往往留下文化艺术景观(碑刻、字画等)。例如, 我国西湖湖面广阔,三面环山,在湖光山色之中,经过历代的人工修建,形成 了“断桥残雪”“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曲院风荷”等著名景观。 人文旅游资源无不与当地的自然旅游资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且很多人文 旅游资源所处的自然旅游资源本身就具有游览价值。
【解析】旅游资源的类型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同时注意其更具 体的种类。旅游资源特点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性、空间上的地域性、季节 上的变化性、美学上的观赏性、吸引力的定向性及利用的永续性和易损性。 答案:(1)生物景观类 (2)消闲、求知、健身类 (3)人文旅游资源 名山 (4)美学上的观赏性 季节上的 某旅游投资集团是集旅游地产开发、招商运营、商业管理、旅游推广 为一体的大型投资公司,已成功打造了3 161亩的云南楚雄“彝人古镇”、 1 300 亩的云南普洱“那允古镇”、2 200亩的山东肥城“春秋古城”。现在, 该集团又到了江苏金湖,打造出 1 050 亩地的“金湖印象旅游城”。下图为 肥城“春秋古城”景观图。
【解析】通过具有地方特色的照片,考查有关新疆和西双版纳的知识。第(1)题, 从照片中对号入座可以判断二人所拍摄照片。第(2)题,建筑是人文旅游资源构 成的重要标志,A图反映了干旱少雨的自然地理环境;B图反映了高温多雨的自 然地理环境。C图反映了群居和防卫的合一;D图主要反映当时为防匪患而建。 第(3)题,西双版纳的雨林景观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生物景观类。 答案:(1)A B (2)人文旅游 A、B (3)自然 生物
3.下图为位于我国著名石林景区的著名景点“阿诗玛”,按旅游资源分类,该
景观属于
()
A.生物景观类
B.地文景观类
C.气象气候类
中国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
![中国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35e817c58bd63186bcebbc28.png)
北、西北——高原、 高山、大漠。
西、西南——青藏高 原、云贵高原及横断 山脉。
东、东南——一望无 际的海洋。
从空间上看,中 国地形近似马蹄状。 在海洋作为屏障的古 代,中国几乎处于封 闭状态。
这样独特的地理 环境,孕育了独特的 中国文化。同时也是 自然旅游资源、人文 旅游资源形成的大背 景。
2.1 旅游资源与地理环境
矛盾型的自然事物和现象往往在要素构成上对比强 烈、互相抗衡,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 风光;沙漠中的片片绿洲;在干旱或寒冷气候条件下的 草原等。矛盾型的旅游资源在人的审美心理上产生惊奇、 豪迈、悲壮、痛快等情绪。
就中国自然旅游资源来说,东部以调和型为主,西 部以矛盾型为主。
所谓东、西部,其分界线大体为: 以大兴安岭——燕山山地——鄂尔多斯高原——六 盘山地——青藏高原东缘——中缅边界西端为界,分成 东西两大部分。
中
东 岭、淮河线
(调和型为主)
国
西 昆仑、祁连山
(矛盾型为主)
南 “秀”(婉秀、优 美)
北 “雄”(崇高、壮 南 美“寒)”(海拔高、寒冷
北 “旱”(辽阔、干旱)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空间分布格局呢?
南秀北雄的成因:
自然因素
(1)气候的差别。东部地区虽然距海都比较近,但南方地区 地理纬度较低,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比较深刻,由温度、降水、 云雾等构成的旅游资源较北部更为丰富多彩,由各种水体、温 暖的气候和云雾构成的美景也较北部居多。
tai
如黄河流域及“骏马西风冀北”的 阳刚之美,包括中原的雄
壮之美,东北的粗犷之美。
当然,这种分类只是相对而言,有的个体景观出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或地 貌类型,常常集两种审美形态于一身,如“雄秀西南”的 峨眉山就是一个范 例。
旅游资源概述
![旅游资源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7e10d54b8f67c1cfad6b8c3.png)
• 7、凡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知 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 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人们之间友好 往来和消磨闲暇时间的客体和劳务都 可以称为旅游资源。(郭来喜,1985 年)
• 8、旅游资源是旅游地资源、旅游 服务及其旅游服务设施,旅游客源市 场三大要素相互吸引、相互制约的有 机系统,是有关这三大要素相互间吸 引向性的总和。(杨振之,1996年)
且这些价值在地域上和时间上常常相互叠加
烘托,这使得它们整合后的价值成倍增长, 更加突显。
旅游资源概述
• 三、关于旅游资源概念的争议: • 1、旅游资源是物质的还是物质和
精神的组合。 • 2、旅游资源是原始状态的资源,
还是经过人们认识开发后成为旅游资 源的。 • 3、劳务算不算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概述
u 1、是由于其价值是随着人类的认识水平、审美需 要、发现迟早、开发能力、宣传促销等众多因素的 变化而变化的。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经济条 件下,同种旅游资源的价值也是不同的。
u 2、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评估旅游资源的价 值;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和开发利用的外部条件不 同也会使同种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价值。
旅游资源概述
• 3、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金的积累, 使现代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资源的 内容日益丰富,范畴也逐渐扩展。
旅游资源概述
迪 斯 尼 乐 园
旅游资源概述
(二)、旅游活动的三要素: 1、旅游的主体——旅游者。 2、旅游的客体——旅游的目的地,
即通常说的旅游资源。 3、旅游的媒体——旅游业,它是
原因——是不同的旅游资源具有其存在 的特殊条件和相应的地理环境。如:
旅游资源概述
珊瑚海岸主要分布于热带岛屿的海边
旅游资源概述
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66b7aa5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d.png)
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简介旅游资源是指各种对旅游者有一定吸引力和利用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资产,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是一个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多学科的综合性问题。
本文将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角度,探讨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
自然地理对旅游资源的影响地貌特征地貌特征是地球表面的地理形态,对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地貌特征会孕育出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
例如,青藏高原的高山峡谷和湖泊景观吸引了大量的登山和观光旅游者;海岸线的沙滩、海洋生态系统以及海岛等也是热门的旅游资源。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与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宜的气候条件能够提供舒适的旅游环境,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不同季节和气候的变化也会影响旅游资源的利用率。
例如,在温暖的夏季,海滩度假胜地和山区避暑胜地往往会迎来大量的游客。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种动植物的多样性吸引了众多的生态旅游者。
许多国家和地区将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向,推动了生态旅游的发展。
人文地理对旅游资源的影响历史文化历史文化遗产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迹、文物、遗址等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许多国家和地区将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旅游资源的核心,通过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文化旅游者。
民俗风情民俗风情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各地的传统节日、民俗表演、手工艺品等都是独特的旅游资源。
游客可以通过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了解当地的文化传统。
城市建筑城市建筑也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
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物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例如,埃菲尔铁塔、大本钟、自由女神像等都是热门的旅游景点。
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旅游资源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和特点。
区域差异旅游资源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一些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和人文条件的优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比如发达的海滨城市和历史名城。
而一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旅游资源相对较少。
旅游资源学重点复习资料
![旅游资源学重点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3c661234b35eefdc8d3331b.png)
名词解释旅游资源:是指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间之中,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活动的自然与社会各种事物、因素和现象的综合。
旅游资源学:是专门研究旅游资源的一门学科,它直接将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就旅游资源的成因、分类、开发及合理保护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自然旅游资源:指凡能使人们产生美感或兴趣的、由各种地理环境或生物构成的自然景观。
它们通常是在某种主导因素的作用和其他因素的参与下,经长期的发育演变而形成。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反映各时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民情状况,具有旅游功能的事物和因素,是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旅游资源环境:是以旅游者为中心,以旅游资源为根本,以旅游目的地为基础,并由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共同构成的旅游活动特定区域范围复合环境系统.地质旅游资源: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
地貌旅游资源:是内外地质作用在地表所形成的具旅游价值的典型地貌景观。
山地地貌: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蜃景空气光线穿过密度梯度足够大的近地气层而使光线发生显著折射时, 在空中或地平线下出现的奇异幻景。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外力、内力、人为)的作用,从而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丹霞地貌: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
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
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
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拯救和保护珍贵、稀有或经济价值高而濒于灭绝的生物种源,保存有价值的自然历史遗迹,监测人为自然界的影响,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设立的永久性基地和自然资源库。
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是指古代遗存的,有一定纪念意义,或者今天有一定欣赏、研究价值,从而能吸引游客参观游览的遗迹、遗物和遗址。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4ff7e5de195f312b3169a5f6.png)
2.2.2.3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1)旅游资源的自身评价 A.旅游资源的特色; B.旅游资源的密度和地域组合; C.旅游资源容量; D.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吸引功能; E.旅游资源的性质。 (2)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A.区位条件; B.区域经济发展背景条件; C.环境因素; D.客源市场情况。
2.2.2.4旅游资源单项评价
2.2.1旅游资源的调查
2.2.1.3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收集资料、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室内预测、现场踏勘 (1)旅游资源调查的基本要求 GB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之5旅游资源 调查的5.1基本要求,共4条。即: A.按照本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 B.保证成果质量,强调整个运作过程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 并尽量做到内容简洁和量化。 C.充分利用与旅游资源有关的各种资料和研究成果,完成统计、 填表和编写调查文件等项工作。调查方式以收集、分析、转化、 利用这些资料和研究成果为主,并逐个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现 场调查核实,包括访问、实地观察、测试、记录、绘图、摄影, 必要时进行采样和室内分析。 D.旅游资源调查分为"旅游资源详查"和"旅游资源概查"二个档次, 其调查方式和精度要求不同。
2.2.2.2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依据和类型
(1)意义 A.新旅游区的开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已开发的旅 游区的发展、提高、改造、扩大规模和推出新产品 提供依据; B.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规模、分布和条件的 鉴定,为国家和地区分级规划、管理提供准确的资 料和判断的标准; C.为合理利用资源,发挥区位、区域优势提供规划、计 划思路,确定旅游区、旅游项目等开发顺序。 (2)依据 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旅游资源调查成果。 (3)类型 单项评价、综合评价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成因、特征分类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成因、特征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87299fc5f7ec4afe05a1df73.png)
★按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分类 原生性旅游资源 ——在成因、分布上有相对稳定性和不变特征 ——不可再生性、地域垄断性和不可移植性 萌变性旅游资源 ——在成因、分布上有明显变化的特征 ——可再生性、无地域垄断性
★按照旅游资源的结构分类
旅游景观资源(自然旅游景观资源、人文旅游 景观资源)
旅游经营资源(旅游食用资源、旅游住宿 资源、旅游购物资源、旅游人才资 源等)
(二)旅游资源的分级 ★按照资源的行政管理分级
国家级旅游风景资源 省级旅游风景资源 市(县)级旅游风景资源
★按照资源的属性、成因性状分级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 三个层次(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 本类型)
以上“国标” 分类方案有没 有不足之处?
★旅游资源的动态分类系统
落叶树种、海光、动物群、候鸟、
鸟鸣、沙丘、海潮等;农业土特产
型
不稳定规律变 云海、云雾、树挂、沙鸣、山鸣等 化型
随机型
海市蜃楼、极光、佛光等
我国十大旅游资源区的划分
旅游资源区 内蒙区
西北区 青藏区
东北区 中原区 华东区 华中区 四川区 华南区 西南区
所辖范围 内蒙古
新疆、甘肃、宁夏 青海、西藏
辽宁、吉林、黑龙江 京津、山东、河南、山西、陕西
生物多样性可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赋予自然 景观以无限生机和活力
古老珍稀的动植物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及旅游资源
(二)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1、人类历史遗存
2.社会文化的地域差异
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影响下,不同地区、不同 民族、不同社会形态形成文化差异,呈现出颇具 魅力的民族文化和异域风情。
3.艺术和宗教的深刻影响
人文旅游资源 (古迹建筑类、现代建设成就、 消闲求知健身、购物类)
旅游资源概述
![旅游资源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c3acdcf0c22590102029d42.png)
发活动(旅游业)
旅游资源是旅游经济的基础性资源,为旅游经济 发展的基础。
1.3.2
旅游资源与旅游规划
现代旅游经济的健康有序离不开旅游规划,
对旅游业和旅游区发展的规划体现了对旅游经
济管理的水平。 旅游规划的核心是依据旅游市场开发和组 织旅游产品;旅游资源则是旅游产品的原料和 形成基础。
1.3.3
旅游资源与旅游管理
对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区开发的规划是旅游管理
的前提,旅游不仅需要在规划中开发(项目管理), 而且需要在规划下运营(运营管理)。 目前,我国比较重视旅游资源开发的规划,而 对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景区运营的管理则为给予足 够的重视。
1.3.4
旅游资源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对旅游开发与旅游经营活动的有效管理, 就是要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效保护、科学管理、积极建设旅游资源
与旅游环境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和,它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5)客体和劳务
凡是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知识乐趣、度 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及人民
友好往来和消磨闲暇时间的客体和劳务,都可成
为旅游资源。
(6)旅游系统
旅游资源是关于旅游的主体(客源市场)、 客体(旅游地资源)和介体(旅游服务和服务设 施)相互间的吸引向性的总和。
3、固定性
一般是资源及其产品移动去就消费者,旅游行业则是消 费者移动去就旅游资源及其产品。
1.2.1.3
时间特征——节律性、动态性
1、节律性 景物有随季节变化的特征,并且影响到旅游活
动和旅游流的季节变化。
自然旅游资源和民俗旅游资源最为明显。 2、动态性 随着旅游者的旅游休闲的变化而变化。
1.2.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
下列旅游景观具有地带性的是( C )
①火山地貌 ②峡谷地貌
③冰雕玉砌世界 ④午夜阳光
A. ①②
大海 sea 沙滩 sandbeach 阳光 sunlight
旅游资源分布
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1. 自然地理因素 (2) 气候条件
“白色旅游”——寒温带和中温带 “三S”旅游 ——亚热带和热带海滨
海滨旅游
大海 sea 沙滩 sandbeach 阳光 sunlight
夏威夷 地中海
加勒比海 海南三亚
——石英砂岩峰林、丹霞地貌
(4) 实例
武陵源
广东丹霞山 武夷山
旅游资源的形成
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4. 喀斯特地貌景观 (1) 成因 石灰岩→流水溶蚀侵蚀→形成景观 (2) 分布 ——云贵、广西 (3) 景观特色 地上——峰林、峰丛 地下——溶洞
云
(4) 实例
南 路
南
石
林
桂林山水
溶洞
世界三大 冰雪艺术区
加拿大魁北克省 日本札幌
中国哈尔滨和齐齐哈尔
旅游资源分布
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1. 自然地理因素 (2) 气候条件 “白色旅游”——寒温带和中温带 “三S”旅游
旅游资源分布
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1. 自然地理因素 (2) 气候条件
“白色旅游”——寒温带和中温带 “三S”旅游
海滨旅游
——分布在深大断裂上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科罗拉多大峡谷
旅游资源分布
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1. 自然地理因素 (1) 地质基础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
——分布在深大断裂上 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青海湖、滇池、 洱海等断层湖——分布在高原的构造带上
旅游资源分布
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1. 自然地理因素 (2) 气候条件
旅游资源的形成
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2. 花岗岩地貌景观 (1) 成因 岩浆侵入→冷凝成岩→上升成山 →球状风化→形成景观 (2) 分布 ——我国东部地区的中山 (3) 景观特色 ——多峭壁、怪石
(4) 实例
华山
黄山 九华山
旅游资源的形成
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3.砂岩地貌景观 (1) 成因 砂岩→风化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形成景观 (2) 分布 ——我国东部地区的中山和低山 (3) 景观特色
旅游资源的形成
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5. 雅丹地貌景观 (1) 成因 风力侵蚀→形成景观 (2) 分布 ——西北(罗布泊地区) (3) 景观特色
——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风蚀垄槽等
(4) 实例
风蚀柱
风蚀城堡 风蚀蘑菇
旅游资源的形成
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6. 山水组合景观
(2) 下列哪条铁路可直达“黔北黔西红
色旅游区”的中心?(
)
A. 川黔线
B. 湘黔线
C. 南昆线
D. 贵昆线
练习
我国正大力发展“红色旅 游”,建立了多个“重点红色 旅游区”,据此回答:
(2) 下列哪条铁路可直达“黔北黔西红
色旅游区”的中心?( A )
A. 川黔线
B. 湘黔线
C. 南昆线
D. 贵昆线
旅游资源的形成
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6. 山水组合景观
九寨沟
黄龙
旅游资源的形成
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6. 山水组合景观
长江三峡
金沙江虎跳峡
旅游资源的形成 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6. 山水组合景观
玉龙雪山
练习
下图表示的是四种地貌
景观,读图回答:
(1) 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 C )
——依托气候条件的旅游资源的分布 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
旅游资源分布
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1. 自然地理因素 (2) 气候条件 “白色旅游”——寒温带和中温带
欧洲阿尔卑斯山 的冰雪公园
吉林雾凇
哈吉尔滨林冰雾雕凇
旅游资源分布
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1. 自然地理因素 (2) 气候条件
“白色旅游”——寒温带和中温带
(1) 材料中描述的地貌景观属于( D )
Ac. 火山地貌 B. 花岗岩地貌 C. 喀斯特地貌 D. 丹霞地貌
(2) 构成上述地貌的物质基础是( B )
A. 片麻岩
B. 砂岩
C. 石灰岩
D. 玄武岩
阅读
我国“重点红色旅游区”
联系历史,熟悉了解各“红色旅游 区”的主题形象。
练习
我国正大力发展“红色旅 游”,建立了多个“重点红色 旅游区”,据此回答:
A. a图 B. b图 C. c图 D. d图
练习
a
下图表示的是四种地貌 景观,读图回答:
(2) a图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D )
A. 河流沉积作用 B. 湖泊沉积作用 C. 冰川侵蚀作用 D. 流水溶蚀侵蚀作用
练习 整体为红层峰林式结构,有
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柱380多座,看
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读后回答:
( D)
A. 地中海 ——喜马拉雅带
B. 环太平洋带 C. 西欧火山带 D. 大西洋中脊
(4) 实例
玄武岩
黑龙江五大连池
休眠火山
五大连池
——火山堰塞湖
首批11个“国家地 质公园”之一,首 批入选“世界地质 公园”的8个之一
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安徽黄山 江西庐山 河南云台山 河南嵩山 云南路南石林 广东丹霞山 湖南张家界 黑龙江五大连池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形成
影响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 人类活动
旅游资源的形成
影响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 ——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人类活动
旅游资源的形成
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1. 火山地貌景观
喷出岩
岩 浆 岩
侵入岩
旅游资源的形成
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1. 火山地貌景观(玄武岩) (1) 成因
旅游资源分布 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自然地理因素 人文地理因素 社会认知因素
旅游资源分布
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1. 自然地理因素 (1) 地质基础
——依托构造地貌形成的旅游资源, 其分布与构造格局有密切关系
旅游资源分布
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1. 自然地理因素 (1) 地质基础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
——岩浆活动强烈,岩浆喷出地表 (2) 分布
——在以内力作用为主的构造带上 (3) 景观特色
——火山锥、火山湖、熔岩流、熔岩台地等
(4) 实例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 地震带——太平洋板 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美国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
夏威夷群岛 ——火山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实例
冰岛火山地貌
冰岛以独特的火 山景观闻名于世,成 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冰岛位于的构造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