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合集下载

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资源

中华五岳
文 化 保 护 生 态 旅 游 资 源
•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中华五岳
南岳衡山
文 化 保 护 生 态 旅 游 资 源
•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中华五岳
西
岳 华
文 化 保








•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中华五岳北
岳 恒 山
文 化 保 护 生 态 旅 游 资 源
•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断 生态旅游资源• 基本概念
•旅游服务的争议
争议焦点:能否烘托当地特色、增加吸引力?
生态旅游资源• 基本概念
•天然和开发的争议
争议焦点:是否能接待游客、只要有吸引力?
喜马拉雅山
张家界百龙电梯
生态旅游资源• 基本概念
结论
1. 一切具有生态美的生态系统,既包括自然生态 系统,也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生态系统。
浩瀚的
宇宙
广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大自然的演化 蔚蓝的地球
美丽的大自然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人与自然共同营造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 农业生态系统的营造(一)—“三才”
• 理念 • 古代哲学家把“天”、“地”、“人”称为“三
才” • “三才”即“天时”、“地利”、“人和” • “三才”和谐是一切成功的关键 • “三才”理念指导农业生产
世界园艺博览会
科 普 生 态 旅 游 资 源
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和分类
自然博物馆





旅游资源的内涵、特点与评价

旅游资源的内涵、特点与评价

从审美、人地和谐的 角度去欣赏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从历史、文化、艺术的角 度去欣赏
防止破坏,进行维修和创 造
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比较项目 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形成原因 自然界中通过自然过程
形成
资源价值 构成要素
美学价值、科学研究价 值
地貌、气候、水文、生 物等自然要素
对探险、游乐、疗养等
2、旅游资源的内涵: • 第一、旅游资源包括各种自然风景、文
物古迹、民俗风情等自然与人文事物及 因素。
• 第二、旅游资源必须在开发利用上有社 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 第三、要明确作为旅游资源还要有欣赏 价值,即对旅游者有吸引力。
3、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 ①多样性: • ②地域性: • ③变化性: • ④观赏性: • ⑤永续性易损性: • ⑥非凡性: • ⑦可创造性:
主要意义 性质旅游意义重要
人类社会中通过历史过 程形成
历史文化价值
古人类遗迹、古建筑、 宗教文物、民俗风貌 对知识文化教育性旅游 意义重要
三、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分布
1、我国世界遗产分布
分类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名 录.doc
各省区 分布
世界文化遗产
1.长城(八达岭 山海关 嘉峪关) 2.明清皇宫(北京故宫 沈阳故宫) 3.莫高窟 4.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5.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6.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7.拉萨市布达拉宫历史区 8.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9.武当山古建筑群 10.庐山国家公园 11.平遥古城 12.苏州古典园林 13.丽江古城 14.北京皇家祭坛(天坛)
一、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1、旅游资源的概念: 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 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效益的各种事物 和因素。

《旅游资源分类》课件

《旅游资源分类》课件
特种旅游资源是指由于特定条件形成的特殊景观和活动,如极地旅游、太空旅 游、热气球观光等。这些资源需要特定的条件和技术支持,但能够提供独特的 旅游体验,满足游客追求新奇和刺激的需求。
03
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
地质地貌景观类
总结词
地质地貌景观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 部分,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科学价 值。
详细描述
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分类,可以更好地发掘和利用 各类资源的特色和优势,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和质量。
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合理的旅游资源分类有助于吸引更多游客,增加 旅游收入,促进地方和国家的经济发展。
旅游资源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多样性
地域性
不可转移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可创新性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 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 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 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 事物和因素。
水域风光类
总结词:由江、河、湖、 海等水域及其沿岸所构成 的景观。
详细描述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包括 江河、湖泊、瀑布、海滨 等不同类型的景观。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还包 括一些特殊的水域现象, 如温泉、地下水等。
水域风光具有独特的魅力 和美学价值,是人们休闲 、度假、观光的重要场所 。
天气气候景观类
总结词:由于特定的气 候条件所形成的气象景
详细描述
包括森林、草原、湿地等各种生态系 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由它们形 成的自然景观,如鸟岛、野生动物园 等。
人文活动类
总结词
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是指与人类文化和历史相关的各种活动和现象。
详细描述
包括各种民俗活动、节庆活动、文化遗产、历史遗迹等,这些活动和现象反映了人类历史和文化的演 变和发展,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3《第二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_141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3《第二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_141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理解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其形成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掌握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旅游资源的特性。

掌握旅游资源多样性的表现,并学会分析其原因。

一、旅游资源的内涵1.定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2.形成条件3.核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二、旅游资源的类型自然旅游资源(自然景观)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景观)概念在自然界中通过自然过程而形成的、具有旅游吸引力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现象在人类社会中通过历史过程而形成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或者是当代人建造的、具有旅游价值的各种设施组成由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等自然要素组成,其中地貌要素相对重要古人类遗址、古建筑、宗教文物、民俗风貌等,其中建筑景观是人文风景区构成的重要标志分类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旅游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教育性(知识的、文化的)价值1.多样性:内容上的多样性,空间分布上的广泛性。

2.非凡性:非凡性越突出,吸引力越大、吸引的空间范围越广,开发价值越高。

3.可创造性:一是最初不具备旅游功能和吸引力的事物和因素逐步成为旅游资源;二是人们可以根据旅游者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建设和创造旅游资源。

4.永续性从理论上讲,旅游资源可以长期甚至永远地重复使用下去。

但是,旅游资源利用的永续性并非是绝对的,只有在适度开发和保护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一、判断题1.旅游资源包括有具体形态的事物,也包括不具有具体形态的文化因素和现象。

() 2.凡是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的资源都可称为旅游资源。

()3.杭州西湖的“断桥残雪”“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均属于自然旅游资源。

() 4.旅游资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内容上的多样性和空间分布上的广泛性。

中国旅游地理第三章——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中国旅游地理第三章——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月牙泉四面沙山高耸,山坳随着泉的形状也成月牙形,吹进这种环山洼地里的 风,由于空气力学原理,会向上旋,于是月牙泉周围山上流下来的沙子又被送回四 面的鸣沙山脊的另外一侧,这就是泉水不为黄沙掩盖的道理。两千多年来,正是因 为这种独特的地形运动,使沙山和泉水保持着矛盾而又和谐的天然共生共存状态。 尽管风沙肆虐,月牙泉依然碧水粼粼。
3.准噶尔盆地:
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盆地,内部有沙 漠。 4.四川盆地: 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盆地,内部多丘 陵,西部有平原。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大 兴 安 岭 内蒙古高原 太 行 祁连山脉 黄 土 高 原山 脉 巫 山 雪 横 云贵 峰 断 高原 山 山 脉
昆仑山脉
返回
天山山脉
大 兴 安 岭
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
长 白 山 脉
秦岭
喜马拉雅山脉
太 行 山 脉
巫 山 雪 峰 南岭 山 武 夷 山 脉
横 断 山 脉
台 湾 山 脉
1.柴达木盆地:
在地势第一级阶梯上,是我国海拔最高 的大盆地
2.塔里木盆地:
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盆地,我国最大的盆 地,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山群最著名。
五大连池风景区概况
五大连池的古火山形成于203年、90万年、60万年及19万年历史时 期,而新期火山则形成于1719年,据《黑龙江外记》记述:“墨尔 根东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块飞腾,声震四野,越数日火熄,其
地遂成池沼。此康熙五十八年事。”康熙五十八年即公元1719年。
公元1720年,老黑山和火烧山又再度爆发。 同样描述出当年火山喷发的壮丽景象:大地震颤,声震长空,浓 烟滚滚,火光冲天。灼热的岩浆流动在山林水草之间,夜晚看去, 如一条巨型火龙蜿蜒起伏。河流被阻,林木被毁,飞鸟绝迹,野兽 遁形。数月之后,人们仍然不得靠近,清朝的官员前来考察,也只 能在远处观望。这两次火山喷发造成的结果是:第一,形成了两座 新期火山老黑山和火烧山。第二,岩浆阻断白河形成了五大连池。 第三,火山喷发形成了地下矿泉。第四,火山喷发形成了千姿百态 的优美景观。

旅游资源学重点复习资料

旅游资源学重点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旅游资源:是指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间之中,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活动的自然与社会各种事物、因素和现象的综合。

旅游资源学:是专门研究旅游资源的一门学科,它直接将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就旅游资源的成因、分类、开发及合理保护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自然旅游资源:指凡能使人们产生美感或兴趣的、由各种地理环境或生物构成的自然景观。

它们通常是在某种主导因素的作用和其他因素的参与下,经长期的发育演变而形成。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反映各时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民情状况,具有旅游功能的事物和因素,是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旅游资源环境:是以旅游者为中心,以旅游资源为根本,以旅游目的地为基础,并由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共同构成的旅游活动特定区域范围复合环境系统.地质旅游资源: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

地貌旅游资源:是内外地质作用在地表所形成的具旅游价值的典型地貌景观。

山地地貌: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蜃景空气光线穿过密度梯度足够大的近地气层而使光线发生显著折射时, 在空中或地平线下出现的奇异幻景。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外力、内力、人为)的作用,从而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丹霞地貌: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

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

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

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拯救和保护珍贵、稀有或经济价值高而濒于灭绝的生物种源,保存有价值的自然历史遗迹,监测人为自然界的影响,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设立的永久性基地和自然资源库。

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是指古代遗存的,有一定纪念意义,或者今天有一定欣赏、研究价值,从而能吸引游客参观游览的遗迹、遗物和遗址。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二章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优质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二章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优质课件)(共39张PPT)

三 峡
桂林 山水
水域风光
二、气象气候类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气候气象类
宇宙类景观
生物景观
青 海 湖 鸟 岛
黄山迎客松
二、旅游资源的类型
简述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组成及功能?
2、人文旅游资源 (1)又称人文景观。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或者是当代人建造
的,具有旅游价值的各种设施。 (2)分类 遗址遗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史前人类活动遗迹 建筑与设施:园林建筑、游乐设施、特色生产设施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自然景观—侧重探险、游乐、疗养功能
一、地文景观类
桂 林 山 水
意大利墨西西哥西科里利马岛火埃山特喷纳发 火山喷发
美 国 科 罗 拉 多 大 峡 谷
地文景观




生 花
晒 靴
丹霞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 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 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广东仁化丹霞山、武夷山)

浙江旅游介绍 (4)

浙江旅游介绍 (4)

第一章浙江旅游概述1.1 浙江来由及历史浙江因钱塘江(又名浙江)而得名。

它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的南翼,北接江苏、上海,西连安徽、江西,南邻福建、东濒东海。

地理坐标南起北纬27°12′,北到北纬31°31′,西起东经118°01′,东至东经123°。

陆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海区面积22.2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486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长1840公里。

浙江素被称为“鱼米之乡,文物之邦,丝茶之府,旅游之地”。

1.2 浙江地形及气候特点浙江地形的特点是“七山一水二分田”。

山地、丘陵占70.4℅;平原、盆地占23.2℅;河流、湖泊占6.4℅。

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浙中金衢盆地、浙南山区、东部沿海平原和濒海岛屿。

浙江地势南高北低,山地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如下图所示。

浙江地形图1.3 浙江旅游资源浙江旅游资源丰富,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中的八大主类、三十一个亚类,浙江省都有分布。

截止2005年底,全省共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一处;省级旅游度假区1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6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6处;省级森林公园5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9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4A级旅游区(点)38处。

浙江省旅游资源单体类型如下表所示。

目前,浙江省已形成以杭州西湖为中心,东、南、西、北四条各具特色的线路构成的旅游网络。

浙东风情之旅,途经绍兴、宁波、舟山等地,是一条文物古迹众多,陆路与海路融为一体的黄金旅游线。

浙西名山名水之旅,沿钱塘江上溯至千岛湖,是一条融江、湖、山、洞为一体的神奇旅游线。

浙南奇山奇水之旅,经金华、丽水至温州。

浙北运河古踪之旅,经嘉兴或湖州而至江苏。

此外,还有钱江观潮、农家乐、书法旅游、古文化旅游、畲乡风情、端午龙舟节等许多特色旅游项目。

全省及国内旅游收入情况,以2004年为例,如下表所示。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三)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结合 在景观区域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往往相得益彰。我国许 多名山都属于这类旅游资源,如杭州西湖的苏堤春晓、曲院风 荷、黄山、泰山、峨眉山等
自然旅游资源
广东韶关丹霞山
广西德天瀑布 吉林雾凇
桂林山水(喀斯特地貌) 湖南东河湖(雾)
百色乐业大石围天坑
四川黄龙五彩池
人文旅游资源
原来不具备旅游功能和吸引力的食物和因素逐步成为旅游 资源,如北京故宫;根据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建设和 创造旅游资源,如深圳“锦绣中华”。
4、永续性
请问:这里体现了什么特性呢?
海 底 到 高 原
低 纬 到 高 纬
请问:这里体现了什么特性呢?
尼亚加拉瀑布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交界的尼亚加拉河中段,号称世界 七大奇景之一,与南美的伊瓜苏瀑布及非洲的维多利亚瀑布合称世 界三大瀑布。它以宏伟的气势,丰沛而浩瀚的水汽,震撼了所有的 游人。河水流经此地,突然垂直跌落51米,巨大的水流以银河倾倒 之势冲下断崖,声及数里之外,场面震人心魄,形成了气势磅礴的 大瀑布。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一.旅游资源的内涵
1.什么是旅游资源?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社会、环境 效益的各种食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1. 旅游资源形成的必备条件?
一方面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 受和精神满足;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 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文化旅游资源 又称人文景观,是在人类社会中通过历史过程二形成的, 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或者是当代人建造的、具有旅游价值的各 种设施。人文旅游资源更多表现在教育性(知识性的、文化的) 旅游方面的意义。主要包括:古人类遗址、古建筑、宗教文物、 民俗风貌等,其中建筑景观是人文风景区构成的重要标。

第三章中国旅游资源类型和分区

第三章中国旅游资源类型和分区
二、旅游资源又是一种复杂而包容广泛的特殊巨 系统。随着社会进步,旅游业向纵深发展,旅 游资源的范围也不断扩大。
三、 旅游资源概念内涵特点
(1)旅游资源相对旅游主体(旅客)而言,处于旅游客 体位置。
(2)旅游资源是自然创造物和人工创造物,它存在于旅 游现象之前。
(3)旅游资源不是单一性的专门类资源,而是复合型的 专门类资源,其复合程度之大,可以囊括自然界和 人类历史文化。
(四)华中名山峡谷区
华中区地处我国地貌、气候、植被等自然因素的过渡地带,原始的 自然保护区风貌、壮丽的三峡风光以及引人入胜的三国胜迹等主要旅游 资源又具有地域关联性,从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一级旅游资源区。
(五)华南热带景观区
华南区大部分地处热带,以热带风光为主,地形形成许多奇石、幽 谷和名山;绵长的海岸地带有不同类型的海岩和滨海景观,其中红树林 海岸和珊瑚礁海岸景观别具特色,众多的岛屿千姿百态,风光各异,情 趣无限。
(十)港澳台区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由贸易政策,购物旅游、会议旅游等特种 形式的旅游对港澳台区来说已不具有“特种”含义,而成为普遍的 重要的旅游活动内容。
思考题
1、中国的五岳是: 2、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是: 3、举出5个中国的世界文化历史遗产 4、举出5个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 5、 举出5个中国的地方名菜,你最喜欢的是—— 菜 6、中国的旅游区划分为哪些旅游区?各有什么特点?
2 大类
3 类型
地质 地貌
岩石、地层、化石、构 历史古迹 造
山岭、峡谷、喀斯特 古建筑
古人类、古战场 宫殿、工程
水体
河、湖、泉、瀑
陵墓
帝皇陵墓、名人陵墓
气象气候与 云、雾、雾凇、雷暴、 园林
天气
龙卷风

旅游地理学习提纲

旅游地理学习提纲

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概述一、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1、概念:旅游是人们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种消闲性活动,包括游览观光、度假休闲、科考探究、宗教朝觐等2、基本要素①旅游的主体——旅游者②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③旅游的中介体——旅游服务业(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旅游交通是其三大支柱。

)二、旅游活动的基本类型:(一)按游览区域划分A国内旅游a地方性旅游b区域性旅游c全国性旅游B国际旅游a跨国旅游b洲际旅游c环球旅游(二)按旅游目的划分:观光、度假保健、购物、公务、宗教第二节旅游资源一、旅游资源的定义: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因素。

包括具体资源、抽象资源二、旅游资源的特性(1)位置的相对稳定性(2)物质景象组合性(3)美学属性: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形象美是核心)(4)历史文化属性(5)非消耗性三、旅游资源类型1、自然景观旅游资源(1)地质地貌景观(2)山水组合景观(3)气候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4)生物景观2、文化景观旅游资源(1)宗教文化景观(2)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古代遗存(3)风土民情3、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一、旅游资源的形成影响因素(一)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我国地貌类型的复杂性→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我国山区广→旅游资源的丰富性1、玄武岩山地旅游资源东北五大连池火山群、长白山火山群、镜泊湖火山群、伊通火山群、山西大同火山群、云南腾冲火山群及四川峨眉山等。

2、花岗岩山地旅游资源西岳华山、南岳衡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及黄山、山东崂山、浙江天台山、辽宁千山、江苏灵岩山、江西三清山、河南鸡公山、河北盘山等。

3、流纹岩和安山岩山地旅游资源A流纹岩:浙江最多,有雁荡山、天目山、会稽山、西湖附近的孤山及宝石山等B安山岩:台湾岛上的大屯火山群和附近海洋中的火烧岛、红头屿、龟山岛、彭佳屿、棉花屿等4、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广东肇庆七星岩、四川兴文石海洞乡、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浙江桐庐瑶琳洞、江西彭泽龙宫洞、贵州黄果树溶洞群等(200多处)。

旅游资源的分类、特性

旅游资源的分类、特性
•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不都是孤立存 在的,许多景观区域范围内,二者往往相 得益彰,形成自然和文化景观,如我国的 黄山,杭州西湖的山水林泉、亭台楼阁。
旅游资源的特性
问题5:旅游资源有哪些特性?
多样性 非凡性 可创造 永续性 性
自然风光
海洋潜水
高山滑雪
多样性
内容上多样 空间上广泛
城市夜景
旅游资源的价值
美 学 价
科 学 价
历史文 化 价值
经 济 价



美学价值
泰山天下 雄
黄山天下 奇
险 华山天下
秀 峨眉天下
青城天下 幽
1、美学价值(主要涉及自然景观) ——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声音美,朦 胧美。其中形象美是自然景观美的核心
形象美
“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 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 烟云而秀媚。”
旅游资源的类型
1、自然旅游资源 (1)又称自然景观。它是由地貌、水文、气候、生
物等自然要素组成,其中地貌是主要的。 (2)分类 地文景观:地貌景观、地质过程遗迹 水域风光:流泉飞瀑、河段景观、湿地等 生物景观:林地、草地、珍禽异兽 天象与气候景观:日食、月食、雾淞、海市蜃楼、
佛光多发地等 (3)自然旅游资源对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
异域风情
民俗风情
1.多样性:
内容上的多样性:
物质景观-精神景观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已开发景观-潜在景观 空间分布的广泛性:
赤道→两极 平原→高山 地球→太空
海洋→内陆 城市→乡村
思考: 为什么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
自然地理环境多样、人类社会文化多样,并且随时间在千变万化
多样的旅游资源

8旅游地理

8旅游地理

专题八
旅游地理
旅游地理在高考试题中多以图文、景观等方式呈现信 息,侧重考查旅游资源的分布、开发评价条件、特点,以 及发展旅游的意义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试题难度不 大。因此,复习时应以热点和旅游胜地为切入点,对基础 知识进行系统性梳理。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 ) 地 理 新 课 标 版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 ) 地 理 新 课 标 版
专题八
旅游地理
三、例举中外著名旅游景区景观特点及成因 类型 自 然 旅 游 景 观 地 质 景 观 著名景区 美国科罗拉 多大峡谷 中国岭 南溶洞 景观特点 雄伟壮观, 幽深陡峭 洞岩交错, 变幻奇特 景观成因 流水侵蚀 流水侵蚀、沉积 火山岛 地壳沉降,珊瑚 虫骨骼堆积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 ) 地 理 新 课 标 版
(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专题八
旅游地理
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旅游景 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初步规划与设计。 (2)旅游点的确定,合理的旅游路线的选择。 (3)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地 理 新 课 标 版
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其评价性语言为审美价值高
(低)、历史文化价值高(低)、非凡性强(弱)。 (2)要考虑资源的集群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资源集群 状况是否优良。 (3)考虑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地域组
( )
合状况是否优良。
(2)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
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旅游资源的分类

旅游资源的分类

(1)世界文化遗产以及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载体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反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2)世界自然遗产代表某一类地质地貌中最重要的历史演变过程,展示了我国独特的地质地貌和生物资源。

(3)世界遗产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中的顶级品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源。

3、保护世界遗产的措施:(1)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世界遗产公约》,促进世界各国人民合作与相互支持,为保护遗产作贡献。

(2)1976年,政府间的国际合作机构“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确定和保护全世界范围内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将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我国十大旅游胜地——关注旅游线路图的设计长江三峡、杭州西湖、桂林山水、安徽黄山(双遗产)、台湾日月潭、{八达岭长城、承德避暑山庄、北京故宫、秦陵兵马俑、苏州园林}(世界文化遗产)。

5、我国旅游资源的分布——地域性 (1)旅游资源分布的东西向差异 1、西部降水较少,植被生长较差 2、自然旅游资源一般宏伟粗犷3、人文旅游资源则以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

1、东部地区降水较多,植被生长较好 2、自然旅游资源清新秀丽3、人文旅游资源一般以汉族文化为特色。

(2)旅游资源分布的南北向差异北部的新疆、内蒙古地区,以干旱半干旱气候为特征,土地广袤,绿洲文化,草原文化突出。

北部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等自然景观则雄冠全国,人文旅游资源中巍峨的宫殿、宏大的陵墓、气派的皇家园林等给人以雄的感觉以秦岭——淮河为界 以昆仑山脉和祁连山脉为界南部多丘陵山地,水热充沛,气候条件较好,自然景观以秀为特色,人文旅游资源中的民居建筑、私家园林、田园风光等也具有秀的特点南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峻,气候寒冷,藏民族文化特点突出。

★旅游景观的欣赏1、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1)选择观赏位置——距离和角度(2)把握观赏时机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观赏位置选择 高大山峰 庐山(赣)、黄山(皖)、泰山(鲁)、武陵源群峰(湘西北)远眺、俯瞰 地貌的酷似造型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广东肇庆的七星岩、安微黄山的石猴观海、青岛的石老人 特定的观赏位置 山中的峡谷、溶洞、一线天 长江三峡(渝、鄂)、科罗拉多大峡谷(美国)置身其中近观桂林的芦笛岩溶洞一线天瀑? 布 尼亚加拉瀑布(加、美两国间,伊利湖与安大略湖之间)、黄果树瀑布(贵州境内,北盘江上)适当距离仰观江河湖海 洞庭湖、长江、滇地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岳阳楼一岳阳,黄鹤楼—武汉,滕王阁一南昌,大观楼一昆明)之上俯览远望湖沼池塘 济南大明湖、北大未名湖、南京莫愁湖多低临水面建亭、榭、廊,水边铺小路近观俯视(城市中的湖泊宜平视)山水有机组合景观漓江山水、长江三峡乘船(筏)沿水路观两岸风景(3)抓住景观特色①园林景观的常用构景手法 构景手法 做法与效果举例主 配主景 鲜明突出是园林整体效果成败的关键故宫以太和殿、孔府以大成殿为主景,其余为配景配景为主景起烘云托月的作用层 次障景法 多在园林入口处或园林中相对独立景区的入口处,利用一些景物(假山、屏风、竹林等)阻碍另一些景物,达到山重水复、曲径通幽的意境《红楼梦》中大观园入园处隔景法利用墙、廊、树篱、殿堂等将景物分隔为不同的景区,以增加曲折、层次,丰富景观层次和旅游者的想像 苏州园林框景用门框、窗框、洞框作为取景的画框,把景象框限在从框中看到的范围内,优化组合审美对象,达到纯真、精炼、集中的景观美苏州园林借景借园外风景来衬托本园的景色,以扩大园境西湖借“三面云山一面城”;颐和园借四山宝塔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及其最佳观赏时机随季节而变化的自然景观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秋赏红叶、冬观腊梅;杭州西湖春季最好;松花江、太阳岛夏季;海南岛每年11月前后;北方山水风景—夏秋季;南方千米以上高山—夏季(此季节雨水多,云雾多,景色丰富且有变化,兼收避暑之效);北国风光——冬季 随天气而变化的自景观 泰山观日出——凌晨;黄山观日落——黄昏;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雨过天晴(既可观云海,又可观日出日落) 特定时间出的自然景观 钱溏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观大潮;青海湖候鸟—五月;大理蝴蝶会—三月;海市蜃楼(光的折射)、峨眉山“佛光”(光的衍射)、吉林雾淞——特定的气象条件 特定时间出的人文景观赛龙舟在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内蒙古那达慕大会每年一次,多在夏、秋季牧草繁茂、牛羊肥壮时举行2、旅游资源的等级与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非凡性强、共性较小的旅游资源吸引力强,开发价值大。

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

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
(六)冰川地貌旅游资源
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水体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
(2)水体是风景的血脉。 (3)水体是景区气候的调节剂。 (4)水体是最富有吸引力的康乐型自然旅游资源。 (5)水体对其他自然旅游资源形成有深刻影响。
二、各种水体旅游资源、
(一)海滨旅游资源 1、环渤海湾海滨旅游带:以大连、秦皇岛、青岛伟中心 的两个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一湾(渤海湾)海滨 旅游带。 2、长三角海滨旅游带:以上海、连云港、宁波、杭州等 城市为中心的苏沪浙海滨旅游带。
(二)海岸地貌旅游资源
1、什么是海岸地貌?
海岸地貌,是指海岸地带受波浪、海流、潮流等外力因素综合作 用而形成的地貌。它包括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两大类。
2、我国海岸地貌旅游资源丰富,兼有岩岸、沙岸、生物 海岸三类。
(1)岩岸
①主要分布:杭州湾以南,以及杭州湾以北的山东半岛、辽东半
岛、辽西走廊和台湾东海岸。
3、海峡西岸旅游带:以福州、厦门、泉州等城市为中心的 海峡西岸旅游带。 4、珠三角海滨旅游带 5、海南岛海滨旅游带
(二)河川脉主峰各拉丹东雪山,是我国乃 至亚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亚洲最长的河流,全长6300千米。
2、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全长5464千米,是 我国第二大河。
含羞泉
四川广元市有一奇妙的“含羞泉”。传说,很久以前广元大旱,河 枯井干。有个叫泉姑的姑娘,她的父亲因寻水在途中渴死,她的母 亲也危在旦夕。为救母亲,年仅10岁的泉姑顶着烈日,终于在崖 洞里接了半壶水,却被黑心头人抢去,并将泉姑丢在山上喂狼。她 哭着跳进了落水洞。乡亲们循着她的哭声找到了泉水。头人见了便 搬起石头向洞里砸去,随即哭声消失,泉水也嘎然停止流动,头人 见状便被吓死了。随后哭声又再次响起,泉水又流了出来。至今这 泉水遇到响声或震动仍然会停止流动呢。 当然,这只是美丽的传说。 科学家经过研究后得出结论:这是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所造成的。 泉区主要分布着能被水溶蚀的碳酸岩地层。岩石受挤压形成许多裂 缝,降水和地表水沿裂缝潜入地下,进行着溶蚀和沉淀,塑出复杂 的管道系统。地下水先汇集在一个大贮水洞里,通过一条能产生虹 吸现象的溶蚀管道排出,并受降水等不均匀补给的制约,造成间歇 式排泄,所以,“含羞泉”的实质,还是一口间歇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