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诗歌中的佛教思想

合集下载

浅说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佛教思想

浅说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佛教思想

浅说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佛教思想妙持追溯佛教文学的源头,最早可以从佛经传入中国算起。

随着佛经被译成中文,佛经中的文学作品随即被国人认可和接受,继之而起的是僧人的文学创作,由于中国自古就有士僧交往的传统,历代文人也写了大量表达述佛理禅意的文学作品。

从佛经文学到僧人文学进而延伸到文人文学,形成了中国佛教文学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

本文试图从中国古代诗词(包括偈颂)文学作品中浅析蕴涵的佛教思想。

一、佛教对中国古代文人思想观念的影响佛经文学源自于佛经,自印度佛经被翻译成中文以来,佛教便在中土开花结果。

佛陀住世时,为让弟子明了深刻的佛理,多采用“应病与药”、“应机说法”的方式来讲说佛法。

第一部汉译佛典《四十二章经》就是专门介绍佛教人生观的,该经讲述的是空、幻、苦的人生问题。

东汉桓帝执政的二十一年(147—167)里是佛典汉译的第一****,由安息国安世高、大月氏支楼迦谶等来华僧人翻译的经典,更加强化了佛教空、幻、苦的人生观,并由此确立了佛教特殊的人生哲学。

《金刚经》里有著名的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教我们看透世间上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生命的短促,世事的变幻无常,如朝露亦如闪电。

在《楞严经》中直接出现的“幻”字更达21处之多。

其中比较重要的诸如: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彼虚空性,犹实幻生。

而同时代的文人也以凄美的笔墨抒写了同样的生命情调: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

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

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

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

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既得结大义,欢乐苦不足。

念当远离别,思念叙款曲。

……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

(秦嘉《赠妇诗》三首之一、二,《汉诗》卷六,第186—187页)这是东汉桓帝后期诗人秦嘉《赠妇诗》的一、二首,诗中充满了人生的悲苦和空幻。

之后,人生之苦尤其成为建安诗人普遍伤叹的主旋律:生命易衰之苦、战争残酷之苦、恩爱离别之苦、空房独守之苦、饥寒交迫之苦、仕途不遇之苦、命如草芥之苦、壮志未酬之苦,等等,这一切使得“建安风骨”的深层意蕴中凝结了一个“苦”字:欢日尚少,戚日苦多。

佛道思想与诗歌文学的交融-最新文档

佛道思想与诗歌文学的交融-最新文档

佛道思想与诗歌文学的交融一、传统中的佛道思想1.佛道思想核心佛教强调自身修养,讲的是超世;佛教是教育,教人要深信因果,要得正知正见,超脱轮回,度己度人,成就佛果。

佛教的创始人是悉达多,从创立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

佛家教义的主要思想就是鼓励人们行善,勿恶;忍耐,戒欲,提倡生灵平等。

道家思想的主旨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讲的是出世,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一般来说,公认的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著有《老子》。

道家从创立到现在大约已有两千六百多年。

它强调“道”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根,人类之始,运动之理。

《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一是指天地之‘始”,而更重要的是指“天”和“人”的运动规律。

经过一千年的融合,在宋代,道、儒、佛已经三位一体了,它们以道行、儒礼、佛法为灵魂影响着每一位华夏子孙。

2.两种思想下的人生态度佛家的中心思想是要人在世的时候多做善事,以求积累因果业力,有个好来生。

佛家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即思过去所作,评定自己的行为,确定自己的准则;做现在应做之善事,反思过去所作,把自己的准则导向善的一面;确定未来所作,把握现在,反思过去,憧憬未来,多行善事,积累因果,则可使未来无恙,心态自然顺服,平淡自如。

佛家讲求的是唯心,认识自己,使心境大自在,大明镜,淡定自然,不嗔、痴、怒等等。

道家学说的核心是老庄思想。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都符合“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规律,人生无须由天主宰,更无须由人安排,一切要顺应自然,只有达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才能得到无限的自由。

庄子强调消除名利,“削迹捐势,不为功合”。

庄子明确主张天人合于自然,合于道。

天人之所以能够相合,就在于“道通为一”,“以天合天”的实质就是人之自然与天之自然相合为一。

而要达到“道”就要“无待”,抛开知识和贪欲才能获得精神的自由。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洲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洲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洲西涧》独怜幽草涧边⽣,上有黄鹂深树鸣。

【译⽂】我爱怜那滁州西涧青葱⽽⼜幽雅的春草,⾼⾼的树丛⾥传来黄莺鸟的鸣唱声是那么地娇妙。

[出典] 韦应物《滁洲西涧》注:1、《滁洲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晚来急,野渡⽆⼈⾈⾃横。

2、注释:滁州:属安徽省。

时韦应物任该州刺史。

西涧:滁州城西,俗名上马河,⾄宋时此河已淤塞。

独:最。

怜:爱。

黄鹂:⼜名黄莺,善啼鸣。

深树:树丛深处。

野渡:郊外的渡⼝,没有固定的梢公。

3、译⽂1:我爱怜那滁州西涧青葱⽽⼜幽雅的春草,⾼⾼的树丛⾥传来黄莺鸟的鸣唱声是那么地娇妙。

黄昏时分的⾬裹挟着春潮急速地涨满了西涧。

野渡⼝的⼩渡船,斜横在黄昏的⾬中,西涧显得格外的静悄悄。

译⽂2:我怜爱⽣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伴着夜⾬急急地涌来,渡⼝⽆⼈船只随波浪横漂。

译⽂3:我特别喜欢长满青草的涧边闲⾏,那枝叶茂密的树上有⼏只黄莺在低吟。

春⾬挟着春潮到晚来更加奔腾迅急。

荒僻渡⼝的⼩船⼉悠闲地横在⽔滨。

译⽂4:喜爱西涧边丛⽣的细草,茂密的树丛中黄鹂欢快鸣叫。

黄昏的春⾬使潮⽔涨得快,⼀只⼩船横漂在荒寂渡⼝。

4、韦应物,公元737⼀约789唐朝诗⼈。

长安(今陕西西安)⼈。

早年曾充唐⽞宗宫庭“三卫郎”.后读书中进⼠。

⼀度辞官闲居。

德宗时任⽐部员外郎,后相继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

其诗多写⽥风物,效法陶渊明;⼜受王维影响,语⾔简淡。

部份诗篇同情⼈民疾苦,涉及政事。

有《韦苏州集》。

韦应物是⼭⽔⽥园诗派著名诗⼈,后⼈每以“王孟韦柳”并称。

5、这是⼭⽔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

诗写于唐德宗建中⼆年(781年)诗⼈出任滁州刺史期间。

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市区,西涧在滁州城西郊外。

这⾸诗描写了⼭涧⽔边的幽静景象。

描写了诗⼈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的野渡所见。

⾸⼆句写春景、爱幽草⽽轻黄鹂,以喻乐守节,⽽嫉⾼媚;后⼆句写带⾬春潮之急,和⽔急⾈横的景象,蕴含⼀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的⽆可奈何之忧伤。

韦应物诗中的佛教思想

韦应物诗中的佛教思想

韦应物诗中的佛教思想韦应物诗中的佛教思想引导语: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

在他的山水田园诗中,有一类是描写游赏佛寺的。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韦应物诗中的佛教思想。

韦应物(737—792)是唐代著名诗人。

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韦应物自幼聪慧绝伦,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被乡人所怨。

15岁起以三卫郎为唐玄宗近侍,自由出入宫闱,扈从游幸。

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少食寡欲,常“焚香扫地而坐”。

唐代宗广德至唐德宗贞元年间,韦应物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

贞元七年(791)退职,闲居苏州永定寺。

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韦应物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初卒于苏州。

后运回长安,十一月归葬少陵原祖茔。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

韦应物的诗歌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有“五言长城”之誉。

流传至今的作品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

散文仅存一篇。

韦应物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和地方官,而且还是一位佛教信徒。

在他的佛教诗歌作品中,有描写游赏佛寺的诗歌,有描写与高僧情谊和赞颂高僧的诗歌,还有抒发修学体悟和感叹世事无常的诗歌。

一、游赏佛寺诗韦应物是一位以描写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而著称的诗人,在他的山水田园诗中,有一类是描写游赏佛寺的。

由于韦应物是一位佛教信徒,游历佛寺便成为他在公务之余的一大乐事。

每当他游赏一处道场,都会描写道场清净庄严的景色,抒发自己游赏佛寺的感受。

他的《行宽禅师院》就是一首描摹佛寺优美环境的诗歌。

诗云:北望极长廊,斜扉映丛竹。

亭午一来寻,院幽僧亦独。

唯闻山鸟啼,爱此林下宿。

诗歌中虽然没有直接介绍行宽禅师,但从诗歌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禅师禅院环境的清净幽雅。

禅院很大,长廊一眼望不到边,行宽禅师的禅房则处于竹林掩映的山间。

佛教对唐朝文学的影响

佛教对唐朝文学的影响

佛教对唐朝文学的影响摘要: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后,一直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特别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多元文化激荡,融合的势头更大,吸取中国本土思想而创立的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大大改变了佛教的面貌。

所以到了和平时代的唐代的文学受佛教影响尤盛,特别到了唐中后期禅宗的出现对文学的影响又加深一层。

本文是佛教对唐朝文学中文体、诗歌的影响。

关键字:唐文化,禅宗,文体,诗歌,正文:佛教是一种以信仰为根本,解脱为目的,教育为中心,文化为纽带的宗教。

自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就以它博大精深的人文资源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源远流长的佛教思想文化,不单是中国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对中国社会、政治、历史、哲学、伦理道德、文学文体、语言、词汇、音乐、舞蹈、建筑、雕塑、绘画、天文、医学、科技以及婚丧嫁娶、吉庆节目等民俗民风、民族性格和心理素质等世俗文化的诸多方面产生过重大影响和积极作用。

佛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方面是与中国的思辨哲学相结合,对教义愈研愈精,由此引起各宗派的成立,使佛教本身达到高度的繁荣。

一方面与中国的人生理想相结合,使佛教与中国社会密切联系。

一方面是与中国的灿烂文学相结合,使佛教成为绚丽多彩的文学宝库。

文学是一个时代社会各个层面在艺术上的反映,所以一个时代文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唐代的文学受佛教的影响使盛唐文学拥有别具一格的特色。

唐代是中国佛教臻于鼎盛时期。

唐初一位叫那提的印度僧人在游历印度各地及南亚和东南亚后来到中国,观之中国佛教盛况说:“脂那东国(之中国)盛传大乘,佛法崇盛,瞻洲①称最”。

由此可见唐代中国佛教的兴盛,居于世界第一。

这种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政治上统治者的扶植推崇、经济上发展繁荣和文化上交流融合及翻译和崇佛作家的出现。

故而唐朝文学受佛教影响是必然。

(一)文体唐代佛教对于文体的影响尤为深刻。

首先佛教之经典翻译到我国,或是五七言之新诗体,或是长行。

长行之中,亦有说理、述事、问答、乃至譬喻等,与中国之文学方面,亦有极大之裨助。

诗词中的宗教意境解析

诗词中的宗教意境解析

诗词中的宗教意境解析诗词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而其中也蕴含着丰富而深远的宗教意境。

宗教是人类灵魂的寄托与追求,而诗词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常常能够表达出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感悟与领悟。

本文将从佛教、道教和儒教三个方面,对诗词中的宗教意境进行解析。

佛教意境的表达佛教作为一个重要的宗教流派,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诗词作为艺术表达的一种形式,通过细腻的描绘,常常能够将佛教的旨意传递给读者。

比如中国古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笔下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在诗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通过描述春季草木的生长与凋零,表达了佛教中“无常”、“生死循环”的观念。

它既传达了人们对于岁月流转的感慨,又寄托了对生命与人世的深思。

道教意境的体现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主张顺应自然、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在诗词中,道教的宗教意境常常通过山水、风月等自然的描绘来表达。

例如晚唐时期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宁静与凉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恬淡和宁静,传递了道教关于“清静无为”的信仰。

儒教意境的阐释儒教作为中国古代的主要学派之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修养。

在诗词中,儒家的宗教意境常常通过对君臣、师生、父子等关系的描绘来体现。

例如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师说》:“圣人之道,博爱也,盖取诸身……子者何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亦众矣!”这首诗通过对师生关系的讴歌,强调了师德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应当怀有感恩之心,尽心尽力向师长学习。

总结诗词中的宗教意境通过丰富多样的描绘手法和词句,将佛教、道教、儒教等宗教思想融入其中,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灵性追求的思考。

通过对宗教意境的解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士子们内心的信仰与追求,进一步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代诗人名人韦应物人物介绍PPT

古代诗人名人韦应物人物介绍PPT

诗人生平
魂归苏州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韦应物担任尚书比部员外郎。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韦应物被外放为滁州刺史。当时滁州的徭役很重,韦应物在 《答崔都水》中描述了百姓的悲苦生活,同时表达了归隐田园的想法。 兴元元年(公元784年)韦应物辞官。贞元元年(公元785年)韦应物 担任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刺史,写下了诗作《始至郡》。贞元三 年(公元787年)韦应物入京担任左司郎中。贞元四年(公元788年) 韦应物外放至苏州担任苏州刺史。当时的苏州富饶繁华,人才济济, 韦应物与顾况、孟郊、丘丹等人有诗文往来。贞元七年(公元791年) 韦应物罢任苏州刺史,最后死于苏州官舍。
以答。
经典作品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此诗作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或兴元元年(784年)秋日。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奔蜀,韦应物立志读书,进士及第,官至洛 阳丞,后被迫辞职后又任滁州刺史。此诗创作正值作者在滁州刺
完结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 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 江州”。
第四部分
相关资料
相关资料
人物评价
唐代评论家皎然(公元730年——公元799年)在《答苏州韦应物郎中》的开头, 评价韦应物的诗如松树一般高远,如江水一般清冽,他写道:“诗教殆沦缺,庸 音互相倾。忽观风骚韵,会我夙昔情。荡漾学海资,郁为诗人英。格将寒松高, 气与秋江清。”唐代诗人白居易(公元772年——公元846年)在《与元九书》中 评价韦应物的作品时,说:“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此外, 白居易还评价韦应物的五言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

韦应物滁州西涧的鉴赏

韦应物滁州西涧的鉴赏

韦应物滁州西涧的鉴赏本文是关于韦应物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

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韦应物滁州西涧的鉴赏,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韦应物滁州西涧的鉴赏一诗写暮春景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开头二句是写日间所见。

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

幽草,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

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

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

王安石有"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

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

莺啼婉啭,在树丛深处间关滑动。

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其实在诗人静谥的心田荡起更深一层涟漪。

次句前头着一"上"字,不仅仅是写客观景物的时空转移,重要的是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接下来两句,侧重写荒津野渡之景。

景物虽异,但仍然循此情愫作展衍:"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到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

郊野渡口,本来就荒凉冷漠,此刻愈发难觅人踪。

只有空舟随波纵横。

二句诗所描绘的情境,未免有些荒凉,但用一"自"字,却体现着悠闲和自得。

韦应物为诗好用"自"字。

"欲啭不啭意自娇",此写莺啼。

"恬然自安流",此咏百川分流。

这类"自"字皆可释为"自在""自然"之意,含有"自我欣赏"、"自我怜爱"的意蕴。

"野渡"句当作如是解。

舍此,便与一二句相悖谬了。

这两句在结构安排上也很精当。

中国古代诗词与佛教思想

中国古代诗词与佛教思想

中国古代诗词与佛教思想中国古代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审美情感。

而佛教思想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和精神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在中国文学史上,古代诗词与佛教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交融,共同塑造了中国文学的独特风貌。

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生活情感和人生哲理。

古代诗人通过对自然、人生、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对世界的独特感悟。

而佛教思想则强调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主张“舍得”、“空”、“无我”。

古代诗词中的内在意境与佛教思想中的超脱境界不谋而合,两者在表现方式和精神内涵上互相呼应。

在古代诗词中,常常出现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绿沉沉的小树林,一队乌鸦飞过去多了几只”等,这种表现方式往往展示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之情。

而佛教思想中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主张“大自在”,认为自然是一个庞大而普遍的整体。

因此,在古代诗词中,诗人常以“山水”、“花鸟”等自然景物为媒介,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与意境,与佛教思想中的自然观念相契合。

除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古代诗词中还经常涉及人生、情感等方面的表达,如“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等。

这种抒发情感的方式既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也展现了对情感的追求与表达。

而佛教思想中则主张“无欲”,认为欲望是导致痛苦与烦恼的根源。

因此,古代诗词中表现出的对情感的表达和佛教思想中的“空”、“无我”等观念不谋而合,彰显了诗人的内在追求与信念。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诗词与佛教思想之间存在着深厚的联系与共通之处。

古代诗词作为文学的艺术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世界的独特体验和感悟;而佛教思想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引领人们超脱尘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两者在形式与内涵上的契合,共同塑造了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韦应物诗歌中的佛教思想

韦应物诗歌中的佛教思想

韦应物诗歌中的佛教思想韦应物诗歌中的佛教思想湛湛嘉树阴,清露夜景沉。

悄然群物寂,高阁似阴岑。

方以玄默处,岂为名迹侵。

法妙不知归,独此抱冲襟。

斋舍无馀物,陶器与单衾。

诸生时列坐,共爱风满林。

诗歌描写了诗人夜晚在善福精舍开示弟子的情况。

精舍林木围绕,夜晚万籁俱寂,大众正好在此放下一切,制心一处,学修并重。

诗人认为,在这种难得的修道环境中,弟子们都忘却了世间名利,为了听闻妙法,竟然忘了回家。

在这个精舍中,除了陶器和单薄的被子之外,并没有可用之物,但众弟子还是毕恭毕敬地有序而坐,聆听诗人讲说佛法,享受这种清风为伴、白云为友的世外纯朴生活。

在诗歌中,诗人没有直接例举自己所讲说的佛理,但从大众听讲的专注与忘却回家的情形,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佛理掌握的深邃与精深。

与一般的文人信佛不同,韦应物在探究佛理的同时,还亲自坐禅实修,体味禅悦之味。

他的《寺居独夜,寄崔主簿》即描写了诗人独居佛寺坐禅修道的`体悟。

诗云:幽人寂不寐,木叶纷纷落。

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

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

诗人在深秋的夜晚到佛寺中投宿,夜深人静之时,却难以入睡。

在这个秋雨绵绵的夜晚,诗人听到室外树叶在秋风秋雨的吹打下纷纷飘落的声音。

诗人无眠,于是便在夜晚坐禅习定,直坐到凌晨天色拂晓。

在坐禅的过程中,由于秋夜天凉,而诗人还穿着夏天的衣服,感觉到有些单薄。

作为一个地方长官,韦应物在坐禅修行的同时,还想到国事人民,感叹国家虽然刚刚太平,但是离群索居的生活,有时会使人感到有些凄凉。

诗人虽然没有在诗歌中描写自己坐禅的体验,但从其彻夜坐禅的描述中,我们可以了知诗人是一位长期坚持坐禅习定的真修实证的人。

韦应物晚年隐居苏州永定寺,在寺中由于没有官场的繁琐事务,诗人终于可以静心修学了。

“眼暗文字废,身闲道心精。

即与人群远,岂谓是非婴。

”(《寓居永定精舍》)是诗人对自己永定寺闲居修行生活的写照。

诗人晚年,视力下降,看经感到费力,但对于禅修却从不放松,他感觉到自己已经适应这种远离人群、精进修行的生活了。

韦应物的诗歌风格

韦应物的诗歌风格

韦应物的诗歌风格
韦应物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清淡自然、抒情婉约、含蓄深沉著称。

他的诗歌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关注和热爱,展现出浓郁的人文情怀。

韦应物的诗歌风格有以下特点:
1. 平淡自然:韦应物的诗歌作品以平淡自然为主要特点,诗中
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动植物形象,将自然美与人情美融为一体,展现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2. 婉约抒情:韦应物的诗歌作品中充满了婉约抒情的气息,他
善于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内心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歌中充满着淡淡的忧伤和哀愁。

3. 含蓄深沉:韦应物的诗歌作品以其含蓄深沉著称,他在表现
内心情感和思想的同时,善于运用含蓄的手法,让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远意义。

4. 清新秀丽:韦应物的诗歌作品也具有清新秀丽的特点,他善
于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奇特的想象,将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韦应物的诗歌作品以其平淡自然、婉约抒情、含蓄深沉、清新秀丽的特点,成为了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拓展:
韦应物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描绘
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和热爱。

在韦应物的诗歌中,自然与人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深受推崇,而且在后世也一直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影响。

论王维,韦应物,柳宗元山水诗的异同

论王维,韦应物,柳宗元山水诗的异同

论王维,韦应物,柳宗元山水诗的异同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由于唐代诗人前所未有的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受,造成了唐代诗歌题材的空前广泛。

然而,社会阶层、人生经历、生活道路、个人的追求与爱好的不同,使得同一个诗派、同一类型的诗歌也呈现出不同的意蕴与精神。

在这里,我将试着比较王维,韦应物和柳宗元山水田园诗的异同。

环境经历的不同造成心境的不同。

王维,柳宗元和韦应物生活在唐朝不同的时代,王生活在盛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

造就了他虽淡泊却平和、出世却宁静的心境,从而使他的山水诗常常带着一种安恬、和谐、静谧的气息。

如《鸟鸣涧》用一种空灵的意境衬托了诗人闲适的心情。

花开花落,鸟鸣春涧,与人世毫不相干。

作者以诗外之眼望去,亦是超然人世。

柳宗元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后期,国家衰败。

具有远大抱负的柳宗元经历了两次贬谪,山水诗与其心境一样激越愤激,时时透出一种孤峭之气,字里行间隐藏的都是忧愤与孤独。

在《江雪》中表面上以夸张的空旷背景来突出渔翁清高孤寂的形象,其实是为了抒发在政治上失意的烦闷。

韦应物处于大历年间,安史之乱已经平息。

诗人们大都散淡。

韦应物在为官生活中体会山水田园之乐,寄托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衰败给韦应物留下了心理阴影。

他的山水田园诗折射了他萧瑟的心境,高情远韵往往以萧疏清冷的情调来传达。

如《寄全椒山中道士》这首诗从天寒还人落笔,以空灵的笔法勾画出山中道士远离人间烟火气的超逸孤高,全诗意境萧疏散淡,在相思怀人的情味中传达出了清朗出尘的意蕴。

王维心在朝野却向往大自然,韦应物虽然也表示隐逸但却透露着无可奈何,柳宗元身在山水,心在朝野。

这也就造成他们写诗所取意象不同。

王维的《终南山》中意象鲜活明丽,“白云”写出青蔼的色彩,“阴晴”写出了阳光的浓淡,以及隔水的“樵夫”组成了一幅生气勃勃、生机盎然的图画。

韦应物的意象选择,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类似秋风,落叶,夕照寒雁等冷淡色调的意象。

在佛门前徘徊的韦应物

在佛门前徘徊的韦应物

( 睢阳感 怀》 , 《 ) 叛军猖狂进攻长驱直人 , 了无人性血 腥屠城的景 更使 诗人深 切地感受 到死 亡 的恐惧 和 国破 的悲哀 。不仅
如此 , 就连本该杀敌平叛保 家卫国的“ 王师” 竞也灭绝人性地行凶作恶 , 他们杀掠无节 , 摧毁城市 , 使本 已残破 的山河 社稷更加
破碎 :饮药率攻病 , “ 毒肠翻 自残 王师涉河洛 、 玉石俱不完 …・ ・ 萧条孤烟绝 , 日人空城 寒” 《 德 中洛 阳作》 【 “ (广亍 )3 白云苍狗 ; 盛衰 之变 , 似在一时 ; 天翻地覆 , 只在一 瞬 ; 战争 与和平 , 限顷刻打破 , 方弱冠 的诗人 , 界 年 心灵产 生巨大的震荡 怎能不产生幻灭之感 ?而“ 豺虎犯天绢 , 升平无内备 。长驱 阴山卒 , 略践三 河地 … ・ 城唯 白骨 同往无 贵贱” 空
“ ” 更 紧 ,逃 ” 更 深 , 据 得 “ 得 因而 也 就 显 得 与 众 不 同 =本 文 拟 谈 谈 韦 应 物 与 佛 家 的关 系 。


皈依佛 门的可 能
韦苏州讳“ 应物” 。庄子臼 :其用心不劳 , “ 其应物无 方”I 《 ll 晋书 - 漾传》 “ 己应 物 , 而后行 , 不敬爱 焉”2 : 王 :虚 恕 奠 l——先 』
关键 词 韦应 物 徘徊 ; 门 佛
中图分类号:2 7 2 10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8 9 X10 2 0 —0 5 1 0 —58 2 0 )1 0 2一O 4
《 全唐诗》 收韦应物 诗 5 0多首 , 中涉及寺僧禅佛的就有百余首 , 占 15 从 数量上 就能看 出他 与佛 教关 系十分密切 6 其 约 /,
维普资讯
20 0 2年 2月

佛教对韦应物隐逸思想的影响

佛教对韦应物隐逸思想的影响

佛教对韦应物隐逸思想的影响韦应物隐逸思想的产生与他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等有关,其中佛教对其隐逸思想具有重要的影响。

韦应物是中唐前期重要诗人,以擅长山水田园诗著名,其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向来陶、韦并称或王、孟、韦、柳并称。

在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韦应物一生沉浮宦海三十多年,儒家济世思想在其人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仕途的坎坷,命运的偃蹇又促成了其隐逸思想的发展。

韦应物具有浓厚的隐逸思想,他生性淡泊,不慕名利,不汲汲于入世,常以隐居为乐。

其隐逸思想的产生与他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等有关,其中佛教对其隐逸思想具有重要的影响。

韦应物是中唐大历、贞元中深受佛教影响的诗人之一。

韦应物的崇佛习佛有其深刻的社会思想根源。

“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朝纲混乱,政出多门,内有宦官弄权,外有强藩割据,统治者无心治国,党同伐异,亲佞远贤。

士大夫阶层在这样险恶的政治环境里,一方面是要立足社会,实现自我,另一方面又要保持独立人格,因此时常产生痛苦的心理。

随着中唐佛教的发展,士大夫间普遍热心佛说,从佛教中寻找精神归宿”。

反映了在时代动乱的背景下,诗人逃禅的思想倾向。

韦应物接受佛教思想,向往隐逸还有许多自身的原因。

韦应物曾有过宫中生活的特殊经历和逍遥自在的生活,“身骑厩马引天仗,直入华清列御前”(《温泉行》),而安史乱后已与昔日判若霄壤,“可怜蹭蹬失风波,仰天大叫无奈何”(《温泉行》)。

今昔一瞬间,俨然从天堂跌入地狱,因此感到“往世如寄”(《酬郑户曹骊山感怀》),“顽钝如锤命如纸”(《温泉行》“见话先朝如梦中”(《与村老对饮》)……战前乱后的巨大反差使他的心理很不平衡,这就需要在“精神上寻找一个支撑点,以便使虑有所定,神有所归,心有所寄,灵有所托,即获得心理的平衡”,而儒家思想一向注重治外,故注重探究心性、求得自性圆满和精神解脱的佛教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广德元年韦应物首次出仕,任洛阳丞,这时他积极性很高,克尽厥职,有着强烈的实现自我的社会意识。

诗词中的宗教信仰读诗中感受唐诗中的宗教意象

诗词中的宗教信仰读诗中感受唐诗中的宗教意象

诗词中的宗教信仰读诗中感受唐诗中的宗教意象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信仰意象和宗教情怀。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的宗教信仰读诗中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壮丽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

在唐代,佛教、道教和儒教三教并存,相互融合并共同影响了诗人们的艺术创作。

其中,佛教的影响尤为深远。

诗人把佛教的宇宙观融入到诗歌创作之中,使读者们感受到了超越尘世的宏大意境。

譬如,杜甫的诗《登高》,通过描绘登高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他通过山川河流的宏观景象,与佛教里对生命的深思交融在一起。

诗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种景象使人产生一种超越人世的感受,使人意识到自身在宇宙大地间的渺小。

而登高后的“羣山万壑赴荆门,生彼犬马之劳形”,则引发了对人生真谛的思考。

通过佛教的宇宙观,诗人觉悟到人生犹如众山万壑,只有超越纷杂的功利和功名,才能达到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在唐诗中,诗人对佛教的信仰也融入了对人性的思考。

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通过描绘一个半被世俗束缚半被信仰感召的女子琵琶师的悲凉命运,表达了对人性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中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这种写景手法使人感受到琵琶音乐的神秘与力量。

而在最后一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人通过宗教意象表达了对悲凉命运的抵抗和彷徨,将班班思绪融入琵琶的弦音之中。

白居易通过对琵琶师命运的描写,唤起了读者对人性、命运和宗教的深思。

另一个重要的宗教意象在唐诗中的表现是道教的影响。

道教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尊重天地万物的真实本质。

而唐诗中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常常体现了这种和谐。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对登高的景色描写,使读者感到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超脱尘世的高境界。

诗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与宇宙万物相通的奇妙感觉。

这种自然与人的和谐意境,恰恰体现了道教的思想。

唐诗中的佛教诗赏析

唐诗中的佛教诗赏析

唐诗中的佛教诗赏析中国古代文学历来以诗词最为璀璨,而唐代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

在唐代诗人中,有一部分诗人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创作了许多佛教诗,抒发了他们对生命、宇宙以及人性的思考。

本文将就一些经典的唐诗中的佛教诗作进行赏析。

首先,杜牧是唐代一位才华出众的诗人,他的佛教诗作品成就卓著。

在他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中,他以独特的意象描绘了人生如梦的佛理:“人生如梦我又何人/有时空流万劫然”。

通过形象生动地描绘秋夜,杜牧表达了生命短暂、虚幻的主题,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另一位诗人白居易也是佛教诗的杰出代表。

他的《琵琶行》堪称经典之作,通过描写一个被命运摧残的琵琶女才情与生活经历,道出了白居易对人世间痛苦和无常的触动:“欲弹奏此曲欲触发人间梦/只恐声依旧听者有心碎”。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通过琵琶的形象来抒发对世间纷扰及人生无常的深情。

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也是一首富有佛教意味的诗歌。

借助宏伟的壮丽景色来表达对世俗烦恼的超脱,体现了佛教所强调的看破红尘、超越世俗的境地。

王之涣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群山起伏的壮丽景色,以及自己登上高楼的心境:“百川日下而春日上/系舟只恐失江梅”。

他情思盎然地展现了对佛法的崇敬之情,巧妙地将世俗的忧愁与内心的宁静相融合。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诗人王维,他的佛教诗作以其意境深远、细腻入微而著称。

其中《鹿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诗中以山林、宁静的田园景象来寄托对人生苦难的释怀:“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以名山和神鹿为题材,弥漫出一种深邃的意境。

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痛苦的理解,从而呈现出一种超脱纷杂、返璞归真的佛教思想。

总的来说,唐代佛教诗以其独特的情感与意境,展示了佛教对诗人们深刻的影响。

通过诗人们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世俗纷扰和人生苦难的思索与领悟。

这些佛教诗作不仅美化了唐代文学,更体现了人类对生命意义和超越的不懈追求。

它们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结晶,更是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韦应物《五言古律》古诗赏析

韦应物《五言古律》古诗赏析

韦应物《五言古律》古诗三首赏析韦应物《五言古律》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寄全椒山中道士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

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这三首韦应物的诗,写在一处,乍看时,很象都是五言律诗。

如果读一遍,辨辨音节,就知道前二首是五言,末一首才是五言律诗。

不过这二首五言古诗,完全采取律诗的篇法句法,同样是四韵八句,不过用的是仄声韵。

同样有两联对句,不过次序小有移动。

同样把四联分为起承转合。

因此,也有人以为这是仄韵的律诗。

不过,再研究研究,如果说它们是律诗,尽管用了仄声韵,平仄还得粘缀,第一、三、五、七句,应该都以平声字收尾,上下句中间的平仄也该协调,而这两首诗都不具备这个条件,所以,归根结蒂,还是古诗。

第一首是作者从扬子津乘船回洛阳时,给一位朋友告别。

这位朋友姓元,排行老大,官职是校书郎,故称元大校书。

按韦应物诗集中提到过不少姓元的,有元侍御、元仓曹、元六昆季、元伟、元锡、元常,还有弹琴的元老师、吹笛子的元昌。

韦应物的哥哥住在广陵。

韦家与元氏是姻亲,元家也住在广陵。

韦应物有一首《滁州园池宴元氏亲属》,诗中有一句道:“竹亭列广筵,一展私姻礼。

”可以从而揣测这些情况。

还有一首“送元锡、杨凌”的诗,其一联云:“况别亲与爱,欢筵慊未足”,和此诗首句同。

这位元校书,可能就是元锡。

第一联就点明和亲爱的朋友凄然分别,泛船在江天烟雾中。

第二联接着说泛船者是归洛阳去的人,怀念的是广陵城的钟声树影。

广陵就是扬州。

第三联说今天彼此分别,不知将来还能在何处相遇。

最后一联因离情别绪而引起感伤:人世间的事情也正象江上的船,跟着水淌去,永远飘浮无定。

第二首是因为怀念一个全椒山中的道士,因而寄一首诗去。

佛教对韦应物隐逸思想的影响

佛教对韦应物隐逸思想的影响

佛教对韦应物隐逸思想的影响 韦应物隐逸思想的产生与他的人生经历、 性格特点等有关, 其中佛教对其隐 逸思想具有重要的影响。

韦应物是中唐前期重要诗人,以擅长山水田园诗著名,其诗“高雅闲 淡,自成一家之体”,向来陶、韦并称或王、孟、韦、柳并称。

在诗歌 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韦应物一生沉浮宦海三十多年, 儒家济世思想在其人生 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仕途的坎坷,命运的偃蹇又促成了其隐逸思想的发展。

韦应 物具有浓厚的隐逸思想, 他生性淡泊, 不慕名利, 不汲汲于入世, 常以隐居为乐。

其隐逸思想的产生与他的人生经历、 性格特点等有关, 其中佛教对其隐逸思想具 有重要的影响。

韦应物是中唐大历、 贞元中深受佛教影响的诗人之一。

韦应物的崇佛习佛有 其深刻的社会思想根源。

“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朝纲混乱,政出多门, 内有宦官弄权,外有强藩割据,统治者无心治国,党同伐异,亲佞远贤。

士大夫 阶层在这样险恶的政治环境里,一方面是要立足社会,实现自我,另一方面又要 保持独立人格,因此时常产生痛苦的心理。

随着中唐佛教的发展,士大夫间普遍 热心佛说,从佛教中寻找精神归宿”。

反映了在时代动乱的背景下,诗人 逃禅的思想倾向。

韦应物接受佛教思想, 向往隐逸还有许多自身的原因。

韦应物曾有过宫中生 活的特殊经历和逍遥自在的生活, “ 身骑厩马引天仗,直入华清列御前 ”( 《温泉行》 ), 而安史乱后已与昔日判若霄壤, “可怜蹭蹬失风波, 仰天大叫无奈何”(《温泉行》)。

今昔一瞬间,俨然从天堂跌入地狱,因 此感到“往世如寄”(《酬郑户曹骊山感怀》),“顽钝如锤命 如 纸 ”( 《 温 泉 行 》 “ 见 话 先 朝 如 梦 中 ”( 《 与 村 老 对 饮》)……战前乱后的巨大反差使他的心理很不平衡,这就需要在 “精神上寻找一个支撑点,以便使虑有所定,神有所归,心有所寄,灵有 所托, 即获得心理的平衡”, 而儒家思想一向注重治外, 故注重探究心性、 求得自性圆满和精神解脱的佛教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韦应物诗词慈恩伽蓝清会作品赏析

韦应物诗词慈恩伽蓝清会作品赏析

韦应物诗词慈恩伽蓝清会作品赏析韦应物诗词慈恩伽蓝清会作品赏析作品原文慈恩伽蓝清会作者:唐·韦应物素友俱薄世,屡招清景赏。

鸣钟悟音闻,宿昔心已往。

重门相洞达,高宇亦遐朗。

岚岭晓城分,清阴夏条长。

氲氛芳台馥,萧散竹池广。

平荷随波泛,回飙激林响。

蔬食遵道侣,泊怀遗滞想。

何彼尘昏人,区区在天壤。

注释①慈恩伽蓝:即慈恩寺。

伽蓝,梵语僧伽蓝摩的略称,意译为“僧院”。

②素友;旧友。

薄世:轻视世俗。

③“鸣钟”句:意谓闻钟声而觉知佛之音声。

④宿昔:向来。

⑤洞达:贯通。

⑥通朗:原作“遐朗”,校云:“一作通朗。

”⑦岚岭:雾气缭绕的'山峰。

分:分明。

⑧此句全诗校:“一作清条夏阴长。

”⑨氲氛:即“氛氲”,香气盛貌。

馥:香。

⑩萧散:犹清疏。

11回飘:暴风。

12遵:遵从。

道侣:指僧人。

13泊怀:淡泊的心怀。

遗:抛弃。

滞想:指尘俗的念头。

14尘昏人:指迷惑于世俗名利的人。

15区区:辛苦奔走貌。

天壤:天地。

作者介绍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

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

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

公元791年(贞元七年)退职。

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著名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

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涉及时政和民生疾苦之作,亦颇有佳篇。

作其品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

繁体对照素友俱薄世,屢招清景賞。

鳴鐘悟音聞,宿昔心已往。

重門相洞達,高宇亦遐朗。

嵐嶺曉城分,清陰夏條長。

氳氛芳臺馥,蕭散竹池廣。

平荷隨波泛,回飆激林響。

蔬食遵道侶,泊懷遺滯想。

何彼塵昏人,區區在天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韦应物诗歌中的佛教思想
韦应物(737—792)是唐代著名诗人。

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韦应物自幼聪慧绝伦,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被乡人所怨。

15岁起以三卫郎为唐玄宗近侍,自由出入宫闱,扈从游幸。

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少食寡欲,常“焚香扫地而坐”。

唐代宗广德至唐德宗贞元年间,韦应物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

贞元七年(791)退职,闲居苏州永定寺。

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韦应物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初卒于苏州。

后运回长安,十一月归葬少陵原祖茔。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

韦应物的诗歌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有“五言长城”之誉。

流传至今的作品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

散文仅存一篇。

韦应物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和地方官,而且还是一位佛教信徒。

在他的佛教诗歌作品中,有描写游赏佛寺的诗歌,有描写与高僧情谊和赞颂高僧的诗歌,还有抒发修学体悟和感叹世事无常的诗歌。

一、游赏佛寺诗
韦应物是一位以描写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而著称的诗人,在他的山水田园诗中,有一类是描写游赏佛寺的。

由于韦应物是一位佛教信徒,游历佛寺便成为他在公务之余的一大乐事。

每当他游赏一处道场,都会描写道场清净庄严的景色,抒发自己游赏佛寺的感受。

他的《行宽禅师院》就是一首描摹佛寺优美环境的诗歌。

诗云:
北望极长廊,斜扉映丛竹。

亭午一来寻,院幽僧亦独。

唯闻山鸟啼,爱此林下宿。

诗歌中虽然没有直接介绍行宽禅师,但从诗歌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禅师禅院环境的清净幽雅。

禅院很大,长廊一眼望不到边,行宽禅师的禅房则处于竹林掩映的山间。

诗人中午时分来到行宽禅师禅院,感受到禅院的寂静优雅。

由于禅院处于山中,人迹罕至,行宽禅师常常独来独往。

诗人在人事繁杂的官场中沉浮,偷
得半日清闲时光,在禅院中感受一下无人干扰的清净生活,觉得是莫大的享受。

在诗人看来,虽然禅院中没有世人往来,但却能听闻到山鸟自由鸣叫的和雅之音,使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一切烦恼痛苦都一扫而光。

最后一句“爱此林下宿”,真实地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清净生活的喜爱。

《登重玄寺阁》是韦应物另一首游赏佛寺的诗歌。

诗云:
时暇陟云构,晨霁澄景光。

始见吴都大,十里郁苍苍。

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

合沓臻水陆,骈阗会四方。

俗繁节又暄,雨顺物亦康。

禽鱼各翔泳,草木遍芬芳。

于兹省氓俗,一用劝农桑。

诚知虎符忝,但恨归路长。

诗人在任苏州刺史时,每逢闲暇时就会到苏州佛寺烧香礼佛。

这首诗歌是诗人游览重玄寺时所作。

诗中的重玄寺,即今天的苏州重元寺。

寺院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梁代,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

诗人在清晨到重玄寺游览,在寺内登阁望远,四面吴都郁郁苍苍,才感觉吴都之大,令人难以想象。

看着远方吴地山川秀丽,湖海无际,诗人心潮澎湃。

吴地风调雨顺,节日繁华,池中之鱼悠然自得地游动,草木充满了芬芳之香,这些欣欣向荣的景象令诗人留恋。

诗人对官场的纷争感到厌倦,转而产生对民众的关心。

诗人认为,只有像平民百姓那样的农桑为业的生活才值得我们羡慕。

诗句结尾“诚知虎符忝,但恨归路长”,表现了诗人自己对做朝廷命官的愧疚之情,诗人很想归隐像重玄寺这样的世外之境,但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因此感叹自己归隐遥遥无期。

从这首诗歌中,我们能够看到诗人由对在重玄寺所见风景的留恋,转向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向往佛门的清净生活,并进而有了归隐的愿望。

韦应物的游寺诗数量众多,诸如《庄严精舍游集》、《游开元精舍》、《游灵岩寺》、《昙智禅师院》、《法师西斋》等,都是描写游赏佛寺的佳作。

二、与高僧的情谊
作为一个佛教信徒,韦应物不仅游赏佛寺,而且还经常与高
僧谈禅论道,借以提升自己的信仰。

在诗人眼中,但凡所见之景,所思之事,都会与佛门高僧的修道相联系。

高僧恒璨禅师是诗人的方外好友,诗人经常与他往来谈诗论道,并写有很多表达对恒璨师之间友谊的诗歌。

如其《寄璨师》云:
林院生夜色,西廊上纱灯。

时忆长松下,独坐一山僧。

这是一首思念并颂扬高僧的诗歌,诗人虽然没有与恒璨禅师在一起,但却常常思念着这位高僧。

每当夜幕来临之时,诗人就会想到处于深山中的恒璨禅师。

此时,诗人在想:林间的兰若夜幕来临,恒璨禅师的走廊已经点上了纱灯。

此时此刻,在上人兰若的长松之下,恒璨上人一定在闭目坐禅了。

诗中未见恒璨上人,但诗的字里行间充满了诗人对禅师的无比崇敬之情,以及难以言表的深厚情谊。

诗歌虽然很短,但一个苦行高僧的形象跃然纸上,在古代的苦行生活中,树下坐是其中的头陀行,恒璨禅师经常将长松下坐禅作为重要的修行方式。

韦应物的《起度律师同居东斋院》一诗是诗人与高僧起度律师往来的诗歌。

诗歌描述了诗人一次与起度律师一起到东斋院投宿的所思所感。

诗云:
释子喜相偶,幽林俱避喧。

安居同僧夏,清夜讽道言。

对阁景恒晏,步庭阴始繁。

逍遥无一事,松风入南轩。

诗人与起度律师相聚非常高兴,两人一起来到没有尘世喧闹的东斋院。

在那里,风息林静,鸟雀无声,起度律师同诗人一起像僧人结夏安居一样在东斋院住宿。

夜晚山林寂静,两人就佛教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

夏日的夜晚,户外的景色怡人,庭院之内树荫繁茂。

诗人在东斋院忽然觉得自己将一切俗事都放下了。

时时来一阵风从窗户吹入僧房内,使诗人感到分外的清凉舒爽。

从诗歌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与起度禅师来往的频繁与关系的密切,而且还能感受到诗人对律师的尊敬和爱戴。

三、赞颂高僧德行
在与高僧的往来中,韦应物不仅得到佛理的指点,也得到为人处世方法的点播。

在长期与高僧的往来中,诗人对这些高僧的淡泊名利,清净苦行的品格深为赞叹,对高僧的敬意油然而生,
表现在其诗歌中,是对高僧的赞颂。

诗人的《神静师院》即是赞颂高僧的佳作。

诗云:
青苔幽巷遍,新林露气微。

经声在深竹,高斋独掩扉。

憩树爱岚岭,听禽悦朝晖。

方耽静中趣,自与尘事违。

神静师是诗人尊崇的一位高僧,诗人有一次到神静师院中,见到到处布满青苔,树林中还有露珠的痕迹,这些景致衬托出寺院环境的清幽。

在这个人烟稀少的隐居之所,诗人远远地听到了神静师在深竹之中清脆的诵经之声,原来禅师此时正一个人在柴扉之中静室诵经呢。

在禅院中的树上可以安然休息,在清晨的朝阳中还能听闻山中飞鸟的鸣叫,这种世外桃源般的悠闲生活,令诗人十分舒心。

想到尘世许多俗事的烦心与无奈,诗人深深体会到令人沉醉的静中情趣。

诗人不仅在诗歌中描写了神静禅院环境的宁静怡人,还赞颂了禅师刻苦修道的苦行生活。

在赞颂高僧的同时,诗人还对神静师的修行道场由衷地赞叹,由此也足以表明禅师远尘离垢,自甘淡泊的高风亮节。

恒璨禅师是诗人关系最密切的方外之友,诗人不仅与恒璨师往来问道,还对恒璨禅师的修道功夫,随缘处世的品格深为赞叹。

他的《寄恒璨》即是赞叹恒璨禅师的诗歌之一。

诗云:心绝去来缘,迹顺人间事。

独寻秋草径,夜宿寒山寺。

今日郡斋闲,思问楞伽字。

诗人眼中的恒璨禅师心无妄念,清净无染,亦不执著,凡事都能做到任运随缘。

只要能够令众生欢喜,禅师都愿意随缘而做。

一次,诗人夜宿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忽然想到禅师。

平时自己遇到修行问题,想向恒璨禅师请教,想必禅师应当有空闲时间,诗人很想去询问一些关于《楞伽经》的问题,并求得解答。

诗中既赞叹了禅师的人品,也赞叹了禅师对佛理的通达,以及其高深的修证功夫。

韦应物还与唐代著名诗僧皎然有密切的往来。

诗人在《寄皎然上人》一诗中,赞颂了皎然上人的诗歌才华和其精进修道的苦行精神。

诗云:
吴兴老释子,野雪盖精庐。

诗名徒自振,道心长晏如。

想兹栖禅夜,见月东峰初。

鸣钟惊岩壑,焚香满空虚。

叨慕端成旧,未识岂为疏。

愿以碧云思,方君怨别馀。

茂苑文华地,流水古僧居。

何当一游咏,倚阁吟踌躇。

在诗人眼中,不仅皎然诗才无人能比,而且其道心的坚固,修行的用工更胜于诗才。

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皎然上人的赞叹和崇敬,更表达了对上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四、学修的体悟
作为佛教信徒,韦应物对佛理的探究并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及时弘扬佛法,还运用所学的佛法知识指导自己的真修实证。

诗人在《善福精舍示诸生》一诗中,就表达了自己对佛教义理的领悟,以及运用佛理来劝化弟子的良苦用心。

诗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