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酒精发酵 摘要
高浓度酒精发酵
![高浓度酒精发酵](https://img.taocdn.com/s3/m/093f9b160b4e767f5acfce76.png)
!
高浓度酒精发酵
所谓的高浓度酒精发酵, 是以提高单位体积内发酵 醪液中淀粉的含量, 在适量的酿酒酵母菌作用下, 在一 定的时间内力求得到最多的发酵终产物—— —酒精。现 在, 一般的酒精生产企业淀粉质原料糖化醪的可溶性固 (G ^ N ) ,因此有人将高浓度酒精 形物含量为 "’ \]"0 \ 发酵定义为每 ! F 发 酵 液 中 含 #’’ = (#’ \ (G ^ N ) ) 或者
!"#$"%&’&()% )* +(,- .)%/"%&#’&()% 01/)-)1
123 456.7856!,93 :;<=.=>5<=",?32 @6<=.856!,AB- CD<.78;<=! 5<E FB3 95D.G>#
(!$4D6H;78 5<E :66E )7D;<7; I6JJ;=; 6K 1;L<5< -=MD7>JH>M; 3<DN;MODHP, Q5<P5<= , 1;L<5< %&#’’’ ; "$ 1;L<5< (D5<=>5< R<H;MSMDO;
%&#’’’;
湖北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
高浓酒精发酵是以提高单位体积内发酵醪液中淀粉含量,在适量的酿酒酵母菌作用
下, 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最大量的酒精。影响高浓酒精发酵的因素有: 葡萄糖浓度、 酒精含量、 溶 解氧浓度、 酵母菌细胞密度、 发酵温度和副营养物匮乏等。提高高浓酒精发酵的方法有: 改良筛选 优良酵母生产菌株、 改进发酵系统、 利用复合酶添加工艺和提高营养限制因子利用。 (孙悟) 关键词: 高浓度发酵; 酒精; 酵母菌 中图分类号: ()"*"$"; (+,"’;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0 ) !’’!.,"/* ’%.’’,#.’%
酒精浓醪发酵的计算与分析
![酒精浓醪发酵的计算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72fde2524de518964b7dac.png)
3 国内有的酒精企业玉米粉 (脱胚去皮) 中淀粉含量 68% 考虑酵母菌增殖的消耗 、杂菌产酸等消耗和发酵成熟醪
的保障措施 。
中残糖的剩余 ,实际需要玉米粉的数量比理论值还高些 。一
发酵醪液酒精浓度的提高要求酵母菌耐酒精浓度的能
般估计按 115% ~116% 增加 。 从计算结果表可知 ,浓醪发酵 ,发酵成熟醪酒精浓度超
快速繁殖状态的酵母生产酒精的能力是非快速繁殖状态酵 母的 30 倍 。基于此 ,保持发酵罐中相当数量的酵母菌并使 多数酵母菌处于增殖状态是高浓度酒精生产在酵母菌控制 方面的主要措施 。
在间歇发酵工艺中 ,开始时酵母菌的细胞浓度应在 015 ×108 个细胞/mL, 发酵高峰时应增加到 (115~210) ×108 个 细胞/mL, 发酵结束时还应保持 110~108 个细胞/mL 。这是 一个较高的指标 ,如果预发酵罐 (酵母扩培罐) 里的酵母菌细 胞数能确保 (4~5) ×108 个细胞/mL, 则接种量应在 (1∶8) ~ (1∶10) 。
尽管生物传感器在国内的应用才开始起步 ,但是它们有 十分良好的发展前景 。生物传感器由于采用了专一性高的 酶法分析 ,在分析中不受颜色和其它成分的干扰 ,因而具有 选择性好 、灵敏度高 、测速快捷和操作简便等优点 。虽然目 前国内相当一部分传感器的研究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但相 信随着传感器研究的不断深入 ,传感器在白酒工业中的规模
表1
发酵成熟醪乙醇浓度 ,调浆罐中水和玉米粉的原始理论比例 ( %w/v )
发酵成熟醪 葡萄糖理论浓度
乙醇浓度 %(v/v )
10
15144
1215
19130
15
23116
18
27179
23
浅议酒精的生产工艺优化措施
![浅议酒精的生产工艺优化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e30a03d770bf78a652954de.png)
浅议酒精的生产工艺优化措施摘要:在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酒精以其清洁能源的优势被广泛运用于各个行业,且有力的起到了促进各行业发展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因此优化酒精生产工艺,提升酒精生产效率已成为行业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酒精;生产工艺;优化措施作为重要化工原料之一,酒精被广泛运用于医疗领域及化工等工业领域,且起到了推动这些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目前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酒精生产工艺愈发稳定,其可再生性、环保价值等潜能得到有效激发,酒精也以清洁能源的优势被广泛运用交通运输等全新领域,并有力的起到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重要作用,对于社会及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我国酒精酿造工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仍缺乏必要的科技投入及生产管理的力度,酒精的潜能并未得到深度激发,同时也存在高污染、高能耗的现象。
因此强化酒精生产工艺科技投入力度,以提升酒精生产质量、纯度等角度优化酒精生产工艺,以高效开展生产管理工作提升酒精生产效率,已成为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相关企业的重要任务。
一、酒精生产工艺及发展历程分析分析酒精又名“乙醇”,化学分子式为C2H60,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是一种易挥发、易燃易爆的不导电液体。
酒精的水溶性较好,与水融合可形成共沸混合物。
一定纯度的酒精能够消灭细菌,因此酒精不仅常被运用于医疗行业,还广泛运用于防腐剂层面。
现阶段我国酒精酿造的主要原料是大米、小麦、红薯等淀粉质,其主要生产方法就是利用上述含淀粉原料,在微生物作用下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再进一步发酵生成酒精。
整个生产过程包括原料粉碎、蒸煮、糖化剂制备、糖化、酒母制备、发酵及蒸馏等工序。
伴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酒精共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其制作流程及工艺也愈发成熟。
20世纪30年代前,发酵法是制作酒精的唯一方案,既将植物淀粉经过一般化学作用转化为酒精,但这种方案植物淀粉的需求量较大,极易影响如小麦、玉米等农产的供应,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在大批量生产中运用较少。
酒精高浓发酵过程中果胶酶应用的研究
![酒精高浓发酵过程中果胶酶应用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ea0a39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a.png)
酒精高浓发酵过程中果胶酶应用的研究
王晓霞;章克昌;张礼星;徐柔
【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
【年(卷),期】2001(027)003
【摘要】对利用果胶酶降低甘薯原料酒精高浓发酵时发酵醪的粘度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料水比,降低醪液粘度所需果胶酶的用量不同。
料水比为1:2.5时,果胶酶(用量为8u/g(原料))在45℃下酶解料液1 h,液化后醪液的粘度可以降低55.26%;α-淀粉酶的用量对液化后醪液粘度基本无影响。
添加果胶酶降解果胶应在液化之前进行。
【总页数】4页(P44-47)
【作者】王晓霞;章克昌;张礼星;徐柔
【作者单位】无锡轻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无锡轻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无锡轻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无锡轻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
【相关文献】
1.高浓麦汁发酵过程中酵母液泡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方法研究 [J], 刘春凤;李崎
2.应用酿酒高活性干酵母进行浓醪酒精发酵的试验 [J], 魏君兰;鲁勇;刘松
3.木薯酒精浓醪发酵液化过程中节能减排的研究 [J], 隋祎;刘璐;王君高
4.酒精浓醪发酵蒸煮过程中节能减排的计算与分析 [J], 尹明;王君高;隋祎
5.安琪耐高温酿酒高活性干酵母在酒精浓醪发酵中的应用 [J], 李志军;王敏;李家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细菌酒精发酵研究现状综述
![细菌酒精发酵研究现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4adb66d97f1922791688e8c5.png)
细菌酒精发酵现状摘要:假单胞菌属的一些细菌与酵母菌酒精发酵的途径不同,即按ED途径进行酒精发酵。
运动发酵单胞菌(z. mobilis)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作为可能代替酵母进行酒精发酵菌种而广泛研究的对象。
于酵母菌相比有其优势:发酵温度比酵母菌高,对糖的发酵速度及利用率均高于酵母菌,可提高生产周期和原料利用率,且发酵不需通气,设备较简单,有利于连续发酵、无载体固定化等先进工艺来降低成本。
运动发酵单胞菌要求的发酵pH 较高,在6. 5左右。
关键词:细菌,发酵,酒精研究方向:菌种的改良,通过诱变或基因工程选育优良菌株。
工艺的研究,间歇式发酵,连续式发酵,混合发酵。
工艺控制的研究,温度,PH值,底物浓度,酒精浓度。
底物的研究,薯干,玉米,高粱,大米等。
1。
菌种的选育与改良运动发酵单胞耐酸菌株的诱变筛选。
a.原始菌种: Zymomonas mobilis ATCC 31821 ,由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资源研究室保藏.,通过酸性平板筛选,在实验室保藏的运动发酵单胞菌中,得到一株能在pH 4. 5时进行酒精发酵的菌株,其酒精产量为66. 7 g/ L ,与原菌株在pH 6. 5 时的相同.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该菌在酸性条件下的酒精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 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为30~35 ℃, pH 4. 5 , 初糖质量浓度150 g/ L , 酵母膏质量浓度4 g/ L , 蛋白胨质量浓度为2 g/ L 时,该菌的酒精产量达到最大,为71. 7 g/ L。
b.pH对乙醇发酵影响很大,运动发酵单胞菌虽然可以在较低的pH值条件下发酵,但只能耐受4. 5左右的pH,在pH为6. 5时发酵易受杂菌污染. 因此,酸性环境下的无高温灭菌发酵成为细菌酒精发酵工业化的一个障碍. 如果采用耐酸性细菌,可在糖化醪制备完成后直接用于发酵,而无需调节pH,既降低了成本又简化了工艺,为细菌酒精发酵的工业化奠定基础。
通过对运动发酵单胞菌原始菌株(ZM6)的耐酸驯化、紫外诱变、小型初筛和复筛,获得一株耐酸突变菌株ZM62322.,通过突变菌株与出发菌株以及酵母发酵性能的比较表明ZM62322的发酵蔗汁性能显著优于ZM6菌株和工业生产乙醇的酵母,其最终乙醇质量浓度为56. 64g·L - 1 ,比ZM6菌株的52. 18 g·L - 1提高了4. 46 g·L - 1 ,而且最终乙醇质量浓度、总糖出酒率、总糖利用率均比酵母高出约10%. 通过正交试验对该耐酸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并进行验证,发现含250 g·L - 1总糖、10 g·L - 1酵母膏、2 g·L - 1 KH2 PO4、0. 5 g·L - 1 (NH4 ) 2 SO4、1 g·L - 1MgSO4 ·7H2O, pH 5. 5的培养基最有利于ZM62322的发酵,发酵时间短,产乙醇多.。
高浓度糖蜜发酵酒精废液浓缩焚烧技术
![高浓度糖蜜发酵酒精废液浓缩焚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202088b02d276a200292e3e.png)
1高浓 度糖 蜜发 酵酒 精废 液浓 缩
焚 烧技 术
糖 蜜酒 精 废 液 还 没 有 1种 较 适 用 、经 济 、有 效 、 可 以彻 底 解 决 污 染 的技 术 ,面 对 这 一情 况 , 我 们 做 了大 量 的前 期 研 究 工 作 。1 8 与 广 西 贵 2年 9 糖 集 团 公 司共 同承 担 了轻 工 业 部 科 研 项 目 “ 蔗 甘 糖 厂糖 蜜 酒 精 蒸 馏 废 液 的 利 用 与 治 理 一 一 废 液 浓 缩燃 烧试 验 ” ,一 直 积 极 研 究推 广 治理 染 技 术 , 亏
为 了实现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 已经加大 了环 境保护的力 度,制定 了更加严格的环境保 护
法 律 和 法 规 ,所 有 的 工 业 企 业 的 污 染 物 排 放 必 须 达 到 国 家 的 排 放标 准 ,否 则 一 律 关 闭 决 不 手 软 。 本 技 术 酒 精 生 产 发 酵 选 用 耐 高 渗 透 酵 母 菌 ; 采 取
闭循 环 的效 果 。
2 浓 缩 焚 烧 的依 据
糖 蜜酒 精 废 液 浓 缩 后 成 分 见 表 2
表 1 糖 蜜酒 精废 液 的主要成 分
烟气排放
20 Bx 。
废 液
富钾 灰
图 1 废液 烟气浓 缩焚 烧工 艺流程
表 2 浓缩 酒精 废液和 煤 、重油 的主要成 分对 比
出 的 污 染难 题 之 一 。据有 关 资 料显 示 , 1个 6 0 0 O td规 模 的 甘 蔗 制糖 厂 所 附 属 的 日产 5 酒 精 的 / 0t
酒精车 间,每天排 出的酒精废液量有 7 0 t ,其 0 亏 染物 的总量相 当于 1 座人 口为 8 0万城市每 日
安琪耐高温酿酒高活性干酵母在酒精浓醪发酵中的应用
![安琪耐高温酿酒高活性干酵母在酒精浓醪发酵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239b4fb770bf78a6529541b.png)
安琪耐高温酿酒高活性干酵母在酒精浓醪发酵中的应用天津科技大学李志军王敏李家飚摘要使用安琪耐高温酿酒高活性干酵母,以玉米为原料生产酒精,通过在发酵过程中添加复合酶,采用边糖化边发酵工艺,从三角瓶小试,到5吨罐中试,取得了一定效果,最终残淀达1.33%,残总糖达到2.38%,残还原糖为0.21%,酒份达到13.6%。
同时证明了在稀醪条件下适当提高发酵温度可加快酵母的产酒,但在浓醪情况下,提高温度会增加乙醇对酵母的毒性,导致出酒率下降。
关键词:安琪、耐高温酿酒高活性干酵母、酒精、浓醪发酵、复合酶、边糖化边发酵、温度、营养、渗透压、毒性。
Abstract High active dry brewing yeast which resistant to high temperature was used in this paper. composite enzymeswere added to the fermentation solution during alcoholic fermentation based on maize and process of saccharification during fermentation was taken. Some results were acquired during the course of fermentation from little bottle to middle tin of 5 tons. The contents of remnant starch, total sugar, reducing sugar and alcohol were 1.33, 2.38, 0.21 and 13.6 percent respectively. Also the results were testified that increase of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could enhance the rate of alcohol produc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mmon main fermentation mash, while lead to poisonous effect of ethanol on yeast and decrease the rate of alcohol production with high content of main fermentation mash.Key words: angel, high thermal resistance and active dry brewing yeast, high content of mainfermentation mash , alcohol, composite enzymes, temperature, nutrition, osmosis press, toxin 何为酒精浓醪发酵?即在酒精发生产过程中采用高浓度的醪液进行发酵。
玉米酒精发酵清洁生产工艺
![玉米酒精发酵清洁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92e72347336c1eb91a375d9f.png)
玉米酒精发酵清洁生产工艺高浓度酒精废液是可利用的废弃资源。
参照酒精联产饲料的战略思路和国家环保法废水治理资源化及其循环回收利用的治理方针,对酒精废液采用治污变宝零排放的治理技术。
该项高治理技术包括酒精糟液热能利用、多效蒸发浓缩、固液分离、酒精糟干饲料、单细胞蛋白制备及废水循环回用等六个部分。
在节能、节水、固液分离装臵、单细胞蛋白生产菌种及其连续发酵方面有突破性进展。
采用该技术不仅彻底消除酒精废液对环境的污染,且能有效回收资源,使企业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该校愿忠诚地为国内酒精企业环保治理和资源化作出贡献。
主要工艺路线及特点:以玉米为原料经粉碎细粉通过60-80目,喷射液化,加高温淀粉酶使玉米中淀粉转化为糊精,经箱式板框滤去玉米渣(并洗涤)干燥为蛋白粉(产品)糖化,发酵,分出酒精酵母,发酵清液蒸馏为酒精,蒸馏经真空浓缩为含异麦芽糖浓缩液,热冷凝水返回锅炉。
分出酒精酵母,喷射干燥为酵母粉,分出酵母后蒸馏废液进入厌氧处理装臵(已申请发明专利)。
玉米酒清清洁生产工艺特点:是从开发出来的玉米蛋白粉和酵母以及含异芽糖浓缩液,不使用购买活性干酵母(2万元/吨)等新增经济效益来弥补因渣吸附部分糊精而造成酒精少量损失,酒精损失估计3-4(以玉米细粉粒度来决定,必须通过60-80目,粒度愈细损失业率愈少),加水比1:3.5成熟发酵液酒精7-7.5,发酵糖-酒精转化率达47-50。
玉米精白粉干重约为原料玉米干基24,粗等白24-28(依原料玉米蛋白粉含量来定,含量高9-10玉米,玉米蛋白粉蛋白含量高,原料玉米蛋白含量7-8,则较低)。
酒精酵母蛋白含坦40-50,由于将玉米蛋白粉、酵母等高附加值产品回收,相应地沼气量则减少。
酒精质量有所提高,甲醇、杂醇油降低,有利于氧化为醋酸。
经济技术指标:年产30000吨酒精厂,采用该技术治理,可达到如下预期技术指标:1、年产酵母单细胞蛋白3600-4000吨,粗蛋白≥40:2、年产于饲料15000吨;3、废水零排放,年回收水310000立方米;4、年销售额1200万元,年利润近300万元。
关于玉米原料超高浓度酒精发酵探讨
![关于玉米原料超高浓度酒精发酵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bd742a4caaedd3382c4d31d.png)
关于玉米原料超高浓度酒精发酵探讨摘要:从现阶段发展而言,玉米原料化工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在玉米生产酒精的传统工艺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在工业转化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成熟技术支持。
为此,必须采取一些有效措施进行改进,提升酒精发酵的效果。
关键词:玉米原料;超高浓度;酒精发酵由于石油危机而造成的国家能源安全、农民收入和环境等问题而使得生物酒精的生产日益受到重视,近几年发展较快,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生物酒精生产国。
现在工业上的生物酒精绝大部分属第一代燃料乙醇,即用淀粉质原料来生产川。
据酿酒协会酒精分会的统计,2004年我国酒精生产玉米原料占50.3%,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玉米现在已经占到65%。
适度发展玉米燃料乙醇有益于粮食供需平衡,依然可以起到玉米供需平衡蓄水池的作用。
同时玉米也是深加工链条最长、产品系列最丰富的粮食品种,因此相对于其他淀粉质原料,玉米酒精发酵的研究意义更大。
高浓度酒精发酵工艺具有高发酵率、高转化率、低残糖和节约能源等特点,可大幅度增加产量,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据相关公司的生产实践表明,按年产6万t酒精计算,实施浓醪发酵后年节约一次水12万t,吨酒精节电62.5°,吨酒精节约煤160kg,年节约资金675万元,减排废水15万t因此,酒精浓醪发酵是发酵酒精工艺的重大技术进步,已经成为酒精行业清洁生产重点推广的技术之一。
中国开展生料酿酒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
以节能、减排、高出酒率、高浓度发酵为特点的无蒸煮生料发酵工艺是燃料乙醇生产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近期的研究增多,商业化过程进展也加快。
但相对而言,生料超高浓度酒精发酵的研究并不多。
若采取传统的蒸煮工艺进行超高浓度酒精发酵,由于黏度问题,在配料浓度很高的情况下,会造成液化非常不彻底,并且浓醪的换热和输送在工厂会变得异常困难,同时也影响发酵体系的传质,而使过程效率降低;即便不考虑黏度问题,在这种条件下往往需要特别的耐高糖度、耐高酒度的酵母。
酒精生产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酒精生产中几个问题的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5ca8c9c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1.png)
酒精生产中几个问题的讨论张国红;段钢【摘要】The effects of cooking and steaming temperature in alcohol production on the conversion ratio of starch to alcohol,residual starch content,pH value control,bacteria contamination,liquefying degree were investigated and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alcohol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should use latest scientific measures to upgrade alcohol production levels.%对蒸煮温度的高低对酒精生产中液化程度、残淀粉的高低、发酵中染菌、发酵中pH值的控制、生料发酵和原料转化率的影响进行讨论,指出我国酒精行业的发展应充分地运用科学技术,使酒精生产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
【期刊名称】《酿酒科技》【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4页(P78-81)【关键词】酒精生产;蒸煮温度;酶制剂;发酵pH值;生料发酵【作者】张国红;段钢【作者单位】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南阳473000;杰能科(中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2.3;TS261.4在过去十年里,随着燃料乙醇在我国的发展,还有石油基化学品价格的迅速攀升,使发酵酒精产量不断增加。
2010年全国发酵酒精产量达825.29万kL,比2009年增加10.78%;2011年上半年的生产量达406.08万kL,比2010年上半年增加7.46%[1-2]。
虽然,我国的酒精生产量在逐步稳定的增长,但是在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所导致的成本上升、《发酵酒精和白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1—2011)中更加严格的各项指标及国家环保部开展酒精生产企业环保核查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下,国内不少酒精生产企业举步维艰。
酒用酸性蛋白酶在酒精浓醪发酵中的应用
![酒用酸性蛋白酶在酒精浓醪发酵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5a673e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7.png)
酒用酸性蛋白酶在酒精浓醪发酵中的应用黄河【摘要】酸性蛋白酶水解蛋白,破坏淀粉颗粒间质细胞壁结构,有利于糖化酶的作用,提高原料的出酒率;酸性蛋白酶水解生成大量自由α-氨基氮,为酵母菌提供丰富的氮源,促进酵母生长与繁殖,增加主发酵酵母菌的浓度,提高发酵速率,缩短发酵周期和提高发酵设备的生产能力.酸性蛋白酶水解玉米产生的FAN可加强酵母的生长和产酒效率,也对未完全水解的淀粉和纤维/蛋白的分离有促进作用,降低发酵醪液的粘度,可进一步提高原料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酶的添加量在20 U/g玉米时,淀粉出酒率提高幅度最大.【期刊名称】《酿酒科技》【年(卷),期】2010(000)010【总页数】3页(P72-74)【关键词】酒精;浓醪发酵;酒用酸性蛋白酶【作者】黄河【作者单位】安徽丰原燃料酒精生产部,安徽,蚌埠,2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2.2%TS261.4%Q814由于酒精作为可再生能源在车用乙醇行业的重要应用,其社会需求量和重要性日益突出,发酵乙醇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采用浓醪发酵法生产酒精,缩短发酵周期、减低能耗、提高设备利用率,符合国家清洁生产的要求,将成为酒精工艺的重大技术进步之一。
发酵速率提高和出酒率增加与酵母质量密切相关,酒精浓醪发酵时,高底物浓度和高酒精含量会限制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对酒精发酵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因此,发酵工艺的改进和耐高浓度酒精酵母的选育是实现酒精浓醪发酵工业化生产的关键。
酵母菌的生理状态及营养状况对改善高酒精浓度下酵母的生存率,提高酵母酒精发酵速率会产生很大影响,在高浓度酒精发酵中主要是营养缺乏,而不是积累的酒精导致活性降低的。
研究表明:添加自由氨基酸FAN不但可以缩短发酵时间,而且提高了酒精的产量,增加了酵母的酒精耐性和存活率。
酸性蛋白酶作用产物是氨基酸,是酵母生长的最好营养物质和发酵的促进剂,在玉米原料中除含有大量淀粉,还含有一定量的粗蛋白与淀粉颗粒紧密结合,影响淀粉的水解速度。
黄浆水与木薯粉混合发酵高浓度乙醇的发酵条件
![黄浆水与木薯粉混合发酵高浓度乙醇的发酵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63679e2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8.png)
黄浆水与木薯粉混合发酵高浓度乙醇的发酵条件秦艳;申乃坤;莫勇生;朱婧;王青艳;廖思明【摘要】以黄浆水与木薯粉混合同步糖化发酵高浓度乙醇,应用Plackett-Burman 设计对底物浓度、尿素、糖化酶、液化酶、MgSO4、pH值、CaCl2、KH2PO48个因素进行2水平12次试验,研究发酵的最佳条件.结果发现,底物浓度、尿素、糖化酶和KH2PO4的添加量是影响发酵的重要因素,最佳发酵条件是底物浓度38%、尿素0.15%、糖化酶1.45AGU/g、KH2 PO40.07%.在最佳发酵条件下,乙醇浓度达到17.21% (V/V).%The conditions of simultaneous sacchar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 by mixing yellow se-rofluid and cassava flour were investigated for producing high-concentration ethanol.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were screened by Plackett-Burman design, and subsequently the path of steepest ascent was used to approach to the biggest region of ethanol production. Finally, the optimum values of parameters were obtained by orthogonal tes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e optimum technical conditions as follows:Substrate concentration38%,CO(NH2)2 0. 15%,Dextrozyme 1.45 AGU/g substrate,KHzPO40.07%,under which the ethanol reached 17. 21% (V/V) after 48 h fermentation at 32°C and 100 r/min.【期刊名称】《广西科学》【年(卷),期】2012(019)003【总页数】4页(P249-252)【关键词】黄浆水;木薯粉;同步糖化发酵;Plackett-Burman设计;乙醇【作者】秦艳;申乃坤;莫勇生;朱婧;王青艳;廖思明【作者单位】广西科学院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南宁530007;广西科学院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南宁530007;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广西科学院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南宁530007;广西科学院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南宁530007;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北海5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223.12+2;TQ926能源和环境是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基于分批添加策略的高浓度玉米生料酒精发酵
![基于分批添加策略的高浓度玉米生料酒精发酵](https://img.taocdn.com/s3/m/2d9fa0db26fff705cc170ac2.png)
t ei tr a d i gtmefr fr ni g mah a d te a dn mo n ffr n ig ma h a h b th o ta o e e tt n fo u c o e h f ev la d n i eme tn s n h d ig a u to e me tn s e c ac n eh n lfr nai m n o k d l o m o r
摘要 [ 目的] 优化 高浓度 玉米生料酒精发 酵的工 艺。[ 方法 ] 外环 流式 发酵 罐 中, 在 考察 了起 始发 酵 醪加入 量 、 始添加 时间 、 间 起 添加 隔时 间及每批 添加量 等 因素对 玉米生料 酒精 发酵的影 响 , 并将优化 工艺应 用于 高浓度 酒精 的发 酵。[ 结果 ] 料水 比 1023 添加 1 按 .:. , 0 0 A N/ 原料的 生淀粉 酶获得初 始发酵醪 , 3% 加入外环 流式发酵罐 , U g 取 O 接种发 酵, 2h 每 3 i 添加 5 的剩余发酵 醪, 至 起 0m n % 3 O℃恒温 发酵 7 , 2h发酵终 点酒精度达 到 100 L 淀粉 利用 率为 9 .8 , 2. , o0% 与普 通 工艺相比酒精度提 高了 1.% 。将该 工艺进一 步应用于 高浓 53 度生料 酒精 发酵 , 当料 水比为 1018时 , .: . 酒精度 达到 136gL 淀粉利 用率为 8.%。[ 3. / , 66 结论 ] 该试验提 出的分批 添加 强制循环 生料酒 精发酵 工艺能明显提 高酒精浓度 和淀粉利 用率 , 有利 于高效 、 洁酒精 生产 工艺的建立 。 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浓度酒精发酵摘要:高浓酒精发酵是以提高单位体积内发酵醪液中淀粉含量,在适量的酿酒酵母菌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最大量的酒精。
影响高浓酒精发酵的因素有:葡萄糖浓度、酒精含量、溶解氧浓度、酵母菌细胞密度、发酵温度和副营养物匮乏等。
提高高浓酒精发酵的方法有:改良筛选优良酵母生产菌株、改进发酵系统、利用复合酶添加工艺和提高营养限制因子利用。
关键词:高浓度发酵;酒精;酵母菌Abstract: high-gravity alcohol fermentation by raising the per unit volume of starch content in beer, in moderate amounts of wine under the action of yeast, in time to get the maximum amount of alcohol. Factors affecting high-gravity alcohol fermentation: glucose concentrations, alcohol content, concentration of dissolved oxygen, yeast cell density, temperature and under lack nutrients, and so on. There are ways to improve high-gravity alcohol fermentation: improved screening good strains of yeast production, improvement of the fermentation system, using compound enzymes added and improved nutrient limit factor.Key words:high consentration; yeast ;alcohol;酒精作为食品和化工原料,一直是我国发酵行业的主要产品,用微生物发酵生产酒精的历史在我国历史悠久。
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石油危机给酒精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酒精作为一种清洁的燃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因此,许多科学家和科学工作者开始致力于应用生物技术开发酒精发酵的新菌种、新工艺的开创性研究,而酒精浓醪发酵作为解决当前实际生产的可行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已成为当前酒精行业研究的热门课题。
1.高浓度酒精发酵所谓的高浓度酒精发酵,是以提高单位体积内发酵醪液中淀粉的含量,在适量的酿酒酵母菌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力求得到最多的发酵终产物——酒精。
现在,一般的酒精生产企业淀粉质原料糖化醪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0%—25%(w/v),因此有人将高浓度酒精发酵定义为每1L发酵液中含300g或者更高的可溶性固形物的酒精发酵。
而在理论上当发酵醪液葡萄糖浓度达到28%左右时(相当于1L发酵醪液中含固形物300g),发酵成熟醪中酒精浓度可达18%。
与传统的酒精发酵工艺相比,高浓度酒精发酵具有如下明显的优点:①单位设备的生产率提高:例如若要在发酵成熟醪液中的酒分达到12.5%,如果发酵罐体积为一千立方米,则发酵罐中酒精的量为:1000*12.5%*0.7893=99.125t;如果采用高浓度醪液发酵,发酵成熟醪中酒分达到18%,则最终酒精的量可以达到124.074t。
在基本相同或接近的发酵时间情况下,高浓度酒精发酵可以明显地提高单位设备的生产率和利用率。
②降低能耗:高浓酒精发酵因为增加了单位体积醪液中淀粉的含量,增加了单位体积醪液中酒精的含量和其他固形物的含量,减少了拌料过程中水的投入,可以大大降低蒸煮、发酵、蒸馏和DDGS浓缩干燥过程。
2.影响高浓度酒精发酵的因素2.1酵母菌的产酒机理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处于主体地位。
研究发现,处于对数生长期的酵母细胞产生酒精的能力是稳定期的酵母细胞产酒能力的30倍,而处于稳定期的酵母细胞所消耗的糖类主要是维持酵母菌自身的生长代谢所需。
资料表明,酵母菌需要能量时才吸收和发酵糖类。
正是由于能量的产生、菌体的生长和乙醇的产生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有必要在发酵过程中在发酵培养基里加入相应的酵母生长的必需物质,创造条件使酵母菌维持旺盛的生长繁殖能力,以避免不彻底发酵的发生。
对于高浓度酒精发酵而言,其发酵醪液中的酵母所需营养成分显得格外重要。
2.2葡萄糖浓度的影响葡萄糖是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的主要基质。
当葡萄糖浓度低于10g/L时,其消耗速度和糖浓度成均匀的直线关系,但是目前的酒精生产中葡萄糖浓度远远高于这一数值。
但是当葡萄糖的浓度超过一定浓度值时它对酵母菌的发酵和呼吸作用都产生抑制作用。
要实现高浓度酒精发酵,必须解决高浓度葡萄糖的抑制作用。
2.3酒精的抑制作用酒精是酵母菌的代谢产物,它会对酵母菌产生毒害作用。
随着发酵醪液中酒精浓度的增加,乙醇可以进入到细胞膜的疏水区,降低了疏水相互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对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乙醇在疏水区的存在还会降低范德华力的相互作用,增加细胞膜的运动性和疏水区的极性,使细胞膜减弱对极性分子自由交换的疏水性障碍作用.。
不同的酵母菌株它的耐酒精能力是不同的,但是一般情况下,当发酵醪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3%时,酵母菌细胞不再生长,也不产生酒精。
当酒精含量低于3.8%时,它对酵母菌的抑制作用才可忽略不计。
2.4溶解氧浓度的影响氧气可以破坏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厌氧代谢过程,从而使酵母菌采取有氧呼吸,不进行厌氧发酵,不产或者仅产生少量酒精。
日本的福井郎指出,即使在充足氧的条件下,如果有葡萄糖存在,酵母菌细胞也可以通过发酵途径增殖,此时酵母菌细胞是受阻抑细胞,具有呼吸能低的特点,他认为高浓度葡萄糖的存在妨碍酵母菌细胞呼吸系的发达,并且减少“功能性”线粒体的个数,从而使无氧呼吸的酒精发酵途径在一定水平上有所提高。
常规的酒精发酵醪液中,溶解氧的数量已经能够保证酵母菌对氧的需要。
而在高浓度酒精发酵过程中,有限量氧气的存在,可以为酵母菌提供合成细胞的原生质膜和线粒体中的聚不饱和脂肪酸和类脂质,从而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利于酒精的发酵。
3.高浓度酒精发酵的生产研究进展3.1实际生产情况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有的酒精企业发酵浓醪中酒精浓度可达18%,在实验室条件下可做到23%。
他们从工厂的发酵管理、原料的粉碎粒度、加入酵母所需的营养元素、提高酵母的抗逆性、诱变菌株等方面对影响酒精发酵的因素进行改进,从而达到提高酒精产率的目的。
目前我国的酒精企业成熟发酵醪的酒分大多维持在12%左右。
河南天冠集团试验中心以小麦为原料,在浓醪发酵方面做出了较为成功的尝试,在总糖浓度维持在26%—27%的情况下,成熟醪酒分可维持在16%左右,并且发酵终了的各项指标均达到较为理想的数值。
在国内,以生产酵母为主的湖北安琪集团,在实验室中利用其活性干酵母发酵淀粉质原料,已经作到料水比1:1.8—2,实现发酵醪液中淀粉含量达到23%—25%,最终的酒分也已达到16%/左右。
3.2高浓度酒精发酵的科研动态3.2.1改良酵母菌生产菌株提高酒精酵母的耐酒精程度可以使得发酵醪中的酒精浓度增高,从而降低酒精蒸馏的能耗,为此需筛选耐高酒精浓度的酵母菌,日本在清酒酿造方面所选育的酵母菌具有耐高酒精度的特性。
另外,毛志群等采用含有高浓度酒精选择性培养基从自然界中得到115株耐高温酵母,经过初筛、复筛,得到1株高产酒精酵母SP—48,在料水比1:2,发酵时间72h条件下,成熟醪酒分可达16.2%。
刘建军等对高产酒精酵母的选育也作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它通过从土壤、酒醅等样品中分离筛选并通过热冲击处理、紫外线和Co60-r射线的物理因子照射,获得一株高产酒精酵母NHY4—36,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三十二摄氏度发酵60-68h,可产酒精度17.5%,耐酒度达20%以上,并且适合边糖化边发酵工艺。
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九州大学的林田教授等人,从天然样品中选育的一株耐高温酵母菌W-Y-2,在人工合成培养基中,以蔗糖或淀粉糖化液为底物,在72h内可产生18.6%以上的乙醇。
为了进行高浓度的酒精发酵,对发酵过程中所选择的菌株,进行耐高渗透压的酵母菌细胞所具有的生理特性研究。
林秋叶等从两株耐高渗的酵母菌出发,分别以葡萄糖和蔗糖来调节糖度,在糖度为30Bx,采用流加氮源,添加无机离子和定期通氧的方法,对这些耐高渗酿酒酵母在发酵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生理特性指标:细胞形态、降糖能力、pH变化、生殖曲线以及最终酒分等几个方面进行测定,从而为高浓度酒精发酵选择菌种提供依据。
3.2.2营养限制因子的影响3.2.2.1碳源、氮源因子的影响吕欣等指出在初糖浓度质量分数大于15%时,该酵母菌的生长开始受到抑制,在初糖质量分数为35%时,可以达到最大发酵酒精体积分数13.5%;另外,在完全合成培养基条件下,比较了尿素和硫酸铵两种氮源对酒精发酵的影响,发现硫酸铵是较好的氮源,而对3种主要的生长与发酵无机盐氯化钙、硫酸镁和磷酸二氢钾的研究中,得到该酵母菌所需无机盐的临界值,从而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不同营养限制因子对高浓度酒精发酵的影响。
3.2.2.2改变培养基营养组分,提高酵母菌抗酒精抑制作用通过改变培养基的营养组分,提高酵母菌的抗酒精抑制作用方面的研究有:①针对高浓度酒精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高酒精度对酵母菌细胞的毒害效应,池振明从脂肪酸、磷脂、麦角固醇、海藻糖以及质膜ATP酶等多方面,对酵母菌细胞的耐酒精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海藻糖等与耐酒精能力有一定关系,并指出酵母菌细胞的耐酒精能力有一定的遗传基础,它是受许多基因控制的,但真正的作用机制还未弄清。
②有报道说在酵母菌的合成培养基中添加粗卵磷脂.清蛋白,可以提高酵母菌的生长速度并增强其发酵能力,耐酒精度可达到20%。
③也有报道说,在培养基中添加Tween80或麦角固醇和清蛋白,可以使发酵醪中酒精浓度从17.2%提高到19%,而且发酵时间也大大缩短,从而证明这些物质可以促进细胞的发酵能力。
4.小结综上所述,影响高浓度酒精发酵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针对这些限制性因子,人们的对策也是千方百计。
在进行新菌种、新设备、新工艺等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基础上,我们着眼于现有设备及工艺的高效利用,采用完全间歇发酵方式,实现高浓度酒精发酵。
可以通过向发酵醪液中添加酵母菌厌氧生长增值所必需的物质,提供增强酵母菌细胞抵抗不良环境因素的物质,从而优化发酵醪液的组成,最终实现高浓度酒精发酵。
参考文献:[1] 谢伯达.探索燃料酒精的开发应用[J].福建能源开发与节约,2001(4):33-34.[2] 侯保朝,杜风光,郭永豪,贾新成,刘代武.高浓度酒精发酵[J].酿酒科技,2005(4):93-96.[3] 朱德明,匡钰,韩志萍,李积华,王晓芳.木薯酒精发酵工艺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08(4):470-47;[4] 秦成国.玉米粉高浓度酒精发酵的研究[J].酿酒科技,1997(4):52-54.[5] 张庆龙.无蒸煮酒精发酵生产技术的探讨[J].酿酒,36(5):64-66.[6] 李翠,伍时华,易弋,黄翠姬,秦冲,张利平.甘蔗原汁直接发酵酒精的研究[J]..中国酿造,2010(7):85-88.[7] 张坤,吴祯,梅广.纤维素发酵生产燃料酒精研究[J].粮食与油脂,2007(2):10-12.[8] 张礼星,丁育云,章克昌,王晓霞.膨化薯干酒精浓醪发酵[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33(4):386-389.[9] 秦耀宗.酒精工艺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10] 章克昌,吴佩琮.酒精工业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1] 梁世中.生物工程设备[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2] 顾国贤.酿造酒工艺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3] 吴思方.发酵工厂工艺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14] 方利国,董新法.化工制图AutoCAD实战教程与开发[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