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实验动物的遗传控制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实验动物的分类和质量控制[1]

第二章 实验动物的分类和质量控制[1]

• 重组近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strain, RI): 有两个近交系杂交后,经连续20代以上的 兄妹交配育成的近交系。是以两个无关的 高度近交品系进行交配,产生F2代后再行 全同胞交配达20代以上而育成的一个近交 系列组动物
• 同源突变近交系coisogenic inbred strain ):两个近交系除了一个指明位点等位基因 不同外,其它遗传基因完全相同的品系。 一般皆由近交系发生基因突变而形成,是 某个近交系在某基因位点上发生突变而分 离出来的亚系。
3)干扰实验结果,导致实验中止。
第三节 按微生物控制实验动物的分类
一、普通动物(Conventional
animal,CV):
又称为一级动物。指在一般自然环境中饲养的,允许 带有寄生虫和细菌,但不允许带有人畜共患疾病和动物烈 性传染病的动物称之。
1、人畜共患疾病及烈性传染病病原体:
鼠痘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 膜炎病毒、沙门氏菌、弓形体等。
1. 在兄妹交配代数达40代以前形成的分支(也 即分支发生于F20到F40之间)。此时形成分支的主要 原因是残留杂合;
2. 一个分支与其它分支分开繁殖超过100代。此 时突变是亚系分化的主要原因; 3. 已发现一个分支与其它分支在遗传上差异。产 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残留杂合、突变或遗传污 染(即一个近交系与非本品系动物之间杂交引起遗 传改变)。
6、分布的广泛性
7、资料可查性 8、长期遗传的稳定性
(二)近交系动物的应用
(1)因近交系动物个体之间极为一致,对实验 反应一致,可以消除杂合遗传背景对实验结果影 响。
(2)在某些涉及组织、细胞或肿瘤移植的实 验中,个体之间组织组织相容性一致与否,是实 验成败的关键,在这里,近交系动物成为必不可 少的动物。

第二章 医学实验动物的标准(刘迪文)

第二章 医学实验动物的标准(刘迪文)

(一)医学实验动物微生物学控制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在我国实验动物的微生 物控制等级主要分为4个标准,即普通级、 清洁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和无菌级, 后者又衍生出悉生动物和已知菌动物。 分别介绍各种等级动物的概念、要求及 适用性等。
(二)医学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控制 1、对生产供应单位的要求; 2、质量要求; 3、动物包装、运输、传递要求; 4、实验单位要求:相应配套的实验设施、 实验室管理和操作制度,管理住进入动物实验 区域的各个关口,防止外来微生物进入饲养区 域。 5、微生物质量检测。
二、医学实验动物微生物学控制标准 意义:理想的实验动物能够客观的反映 实验的真实性,求得研究的成功。然而,环 境的微生物往往要感染动物或使动物携带微 生物,结果引起动物发生疾病,或机体抵抗 力下降,有些微生物能直接干扰实验,最后 导致实验失败。因此,实验动物携带的微生 物必须加以控制,并实行标准化,规定哪级 动物允许携带那种微生物,不允许携带那种 微生物,以便研究人员选择、减少浪费。
第二章 医学实验动物的标准
浙江大学医学院 刘迪文
医学实验动物标准是对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 制定提出的准则和规范化要求,通过标准化可以 保证实验结果可靠及科学研究获得成功,包括实 验动物质量、动物实验条件标准及人员操作规范。
第一节
医学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标准
本节主要介绍实验动物本身质量的控制标准, 就像其他产品一样必须严格控制,包括遗传学和 微生物学质量控制标准。
(三)医学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检测及控制
遗传质量检测的意义:实验动物的遗传组 成容易变化,影பைடு நூலகம்动物质量。本方法监视和判 断实验动物的遗传组成,为育种、品系鉴定、 购入动物遗传特性和质量评价等提供依据。 方法有多种。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动物的质 量,决定是否留弃。 近交系及远交系动物遗传质量检测方法不 同。

实验动物学重点总结版

实验动物学重点总结版

《实验动物学》复习重点第一章概论1.概念实验动物:实验动物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学是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专门研究实验动物的饲养繁殖及育种、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实验动物的质量监测、野生动物的实验动物化及其开发应用以及动物实验技术的科学。

比较医学:比较医学是对不同种动物(包括实验动物和人)的基本生命现象以及健康和疾病状态进行类比研究的科学。

3R原则:即动物实验的三大原则:替代原则、减少原则、优化原则。

2.实验动物的特点。

答:实验动物具有以下几大特点:①遗传限定:遗传动物必须是人工培育的,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的动物,即是人为遗传限定的动物。

②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得到控制③适宜环境和均衡营养保证其健康生长繁育。

④应用于科学研究。

3.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的区别。

答: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而广义的实验用动物是指一切用于实验的动物,包括野生动物、经济动物、警卫动物、观赏动物,也包括实验动物等。

现在实验用动物则特指不符合实验动物的定义,即非标准化的实验动物。

4.国际上对动物实验伦理的5项要求。

答:国际上对动物实验伦理有如下5项要求:①动物居住空间应符合标准,注意日常的饲养管理,不使动物陷入饥饿、缺水和患病状态;②尽可能的采用代替法最少地使用和牺牲动物;③在必须使用犬、猫和猴时,在实验前应进行训练,尽可能的减少动物的恐惧和不安;④实验结束和动物不可能恢复时,应采取安乐死;⑤要爱护动物,对因实验死亡的动物应持有怜悯和感谢之情。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1.概念近交系:近交系是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

封闭群:5年以上不从外部引种,只在一定的群体中进行繁殖,为经常提供实验动物而进行生产的群体叫做封闭群。

第二章 实验动物遗传质量及其对动物实验的影响

第二章  实验动物遗传质量及其对动物实验的影响

第二章实验动物遗传质量及其对动物实验的影响绪论回顾1:实验用动物的分类绪论回顾2:实验动物通过人工培育和人工改造,对动物携带的微生物,以及遗传质量和营养状况,饲养环境等实行控制,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提供适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绪论回顾3:实验动物质量的标准化实验动物的性状表现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决定。

绪论回顾5:动物实验需要其结果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就必须要求实验动物具有稳定的演出型。

绪论回顾6:遗传型的控制,包括:相应的严格的繁殖制度和遗传质量检测第一节实验动物遗传学分类及其特性一、标准的国际通用命名规则:一个品系只能有一个名字,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做实验,他们只要根据名字,就能使用相同的品系,他们的结果就具有可重复性或可比性。

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协会(ICLAS)小鼠遗传标准化命名委员会二、实验动物的种、品种和品系种:在生物分类学上,“种”是动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由自然选择形成。

同种动物交配能顺利繁殖后代,而异种动物存在生殖隔离。

品种:品种是种以下的非自然的单位,是人为选择的产物。

根据不同需要把动物的外形和生物学特性进行改良,选择和定向培育,使之具备某些生物学特性,这些特性能稳定遗传,同种动物中具有不同遗传特性的动物称为不同的品种。

品系:品系是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采用近亲交配方式繁殖,且遗传背景明确的动物。

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相似的外貌、稳定的遗传特性因此,品系和品种是实验动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一. 近交系Inbred strain1.近交系动物的概念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近交系数达到98.6%以上,该品系称为近交系。

经连续20代以上亲代与子代的交配,与全同胞兄妹的交配具有同等效果。

2.近交系数F动物个体的基因组成中纯合子占所有基因型的比率。

它反映了动物在不同代次的纯化程度。

第二章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控制

第二章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控制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控制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控制
n DBA/2N
遗传背景:
1909年Little培育,1951年由JAX引到NIH。 淡棕色。单倍型为H-2d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控制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控制
n C3H/He//Ola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控制
•Standard Abbreviations Used in inbred
strain Names
Abbreviation
Strain
Abbreviation
Strain
129P
129P3/J
L
C57L/J
129S
129S1/SvImJ
CBACa
CBA/CaGnLe
遗传背景:
1920年Strong用Bagg白化雌鼠与DBA雄鼠交配 后,选择高乳腺肿瘤发病率动物培育,1930年引到 Andervont近交35代后,于1941年引到Heston,
1978年引到OLAC。野鼠色。单倍型为H-2k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控制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控制
二、实验动物品种( strain )与品系( stock )
n 概念: 指具有相似的外貌特征,独特的生物学特
性以及稳定的遗传性能,共同遗传来源和一定 遗传结构的动物群体。
n 品系与品种差异: 1、品系比品种的群体特点更加突出。 2、品系的性状及适应性必须相同。 3、品系的基因型相同。
PPT文档演模板
n 基因频率( alleles frequency ): 在一个二倍体群体中某一基因对其等位基因

第二章 实验动物遗传控制

第二章  实验动物遗传控制

(二)同源导入近交系(Congenic Inbred Strain)
• 同源导入近交系是通过杂交-互交(Cross-intercross)或回交 (Backcross)等方式将一个基因导入到近交系中,由此形成的一 个新的近交系与原来的近交系只是在一个很小的染色体片段上的 基因不同,称为同源导入近交系,也称同类近交系。
• 该品系动物既具有其双亲品系的特性,又具有重组后一组内和每 个重组近交系的特征,并具有新的多态性基因位点。
• 已广泛应用于新的多态性基因位点和新的组织相容性位点的鉴定、 多态性位点的多效性和连锁关系的研究和探测,以及临界特性的 遗传分析。除此之外,也用于寿命、自发性和诱发性疾病感受性 的研究,还用于生理学、药理学、形态学和行为特性的生物统计 分析等方面的研究。重组近交系的发展和使用,是哺乳类动物遗 传学中的最重要的发展之一。
• 同源导入近交系动物,除了导入基因外,其余的基因组成和原来 近交系之间是相同的。如果把同类近交系与原来的近交系做比较 研究,可以正确地分析导入基因的特定性状。
三、重组近交系
• 重组近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Strain简称RI) 重组近交系是由两个无关的高度近交品系进行交配,产生F2代后, 再行全同胞交配达20代以上而育成的一个近交系列组动物。
(三)近交系动物的繁殖 • 近交系动物的繁殖可分为基础群(Foundation stock)、血缘扩大群
(Pedigree expansion stock)和生产群(Production stock)。 • 基础群和血缘扩大群严格以全同胞兄妹交配方式进行繁殖。动物不超过
5~7代都应能追溯到一对共同祖先。生产群动物一般以随机交配方式进 行繁殖。生产群动物随机交配繁殖代数一般不应超过4代。其培育方式有 以下三种见图3-1。

实验动物学第二章实验动物质量的标准化

实验动物学第二章实验动物质量的标准化
亚系命名:在原近交品系名称后甲一道斜线“/”,再在其后标上亚系的符号,符号分两类,一类是用研究者或研究机构名称的缩写字母表示,如A/He、A/Jax等。另一类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C57BL/6J、DBA/1等。
各类实验动物中已培育近交系的数目
实验动物 近交系数目
封闭群
近交系
突变系
⒉品种、品系的概念
在动物分类学中,种是动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其定义为一群形态相似、能互相交配的自然群体,它们在生殖上与其他群体相隔离。 而在实验动物分类系统中,品种、品系是基本分类单位。作为一个品种、品系,应具备以下条件。 相似的外貌特征:如体重、毛色等应相近或一致。C57BL/6小鼠毛色是黑色的,DBA/2小鼠的毛色是灰色的,昆明小鼠的毛色是白色的等。 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是一个实验动物品系、品种存在的基础。如高癌鼠、低癌鼠、糖尿病鼠、白血病鼠等。根据研究目的进行选择应用。
小鼠 300 大鼠 111 地鼠 35 中国地鼠 4 豚鼠 15 兔 12 鸡 40 鱼 9 两栖类 4
亚系和支系:亚系是由一个近交系分离出来的具有各不相同特性的品系。育成的近交系可能由于突变和残余杂合基因而导致部分遗传组成的改变,从而形成亚系。支系是亚系内的小分类,一般是由一个亚系引到另一单位形成的新亚系,也可经人为技术处置(如代乳、胚胎移植、卵巢移植等)形成支系。
⒉命名
四、重组近交系动物
⒈基本概念: 在两个近交系杂交生育F1代后,F1代互交生育F2代,从F2代中随机选择个体交配,连续进行20代以上的全同胞兄妹交配而育成的一个近交系称为重组近交系。 为重组近交系提供亲代的两个近交系称为祖系。
④关系相近,同一来源的不同品系,其名称基本相似,差异部分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NZB、ZNO、ZNX、ZNW等。 ⑤近交代数的表示,一般在品系符号后括号内写上代数,在代数前加写F,如A(F78)等。 ⑥书写品系命名符号要完全,应使用公布的全称,不能随便缩写。

实验动物学习题总结

实验动物学习题总结

实验动物学习题总结i第⼀章绪论2.实验动物有那三⼤特点?(1)⼈为遗传限定⼈⼯培育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2)携带的微⽣物和寄⽣⾍得到控制对动物⾃⾝的控制对环境的控制对饲料、⽔的控制(3)应⽤于科学实验第⼆章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5. 请叙述⽀系的概念。

通过各种⾮⾃然繁育技术(包括:⼈⼯哺乳、其它品系带奶、受精卵移植等、卵巢移植、冷冻保存)处理的品系称之为⽀系。

6. 请叙述重组近交系、重组同类系的概念(1)重组近交系:由两个近交系杂交后,再经连续20代以上兄妹交配培育成的近交系,(2)重组同类系:由两个近交系杂交后,⼦代与两个亲代近交系中的⼀个近交系进⾏数次回交(通常回交2次),在不对特殊基因进⾏选择的前提下,再近亲交配⽽育成的近交系。

7.试述实验动物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预防措施①从有资质的实验动物供应商处采购动物②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和操作规程,严格按操作规程进⾏饲养管理和动物实验③定期进⾏微⽣物学监测④彻底消灭饲养室内外的野⿏⑤⼤动物接种疫苗(2)控制措施①重要传染病感染要及时捕杀、消毒、隔离②⼤动物隔离治疗③不明死亡原因要剖检明确诊断第四章实验动物环境控制2.环境温度变化对实验动物有哪些影响?实验动物的最适环境温度为18-29℃,⼤⼩⿏屏障系统控制温度为20-25 ℃。

恒温动物在⼀定的外界温度变化范围内能保持体温相对稳定。

环境温度偏离动物最适温度过⼤,或温度的突然升⾼或降低对动物的健康影响很⼤。

①影响代谢②影响⽣长发育和繁殖③影响⽣理功能④影响健康和抗感染能⼒⑤影响实验结果:脏器重量、⾎液⽣化指标、药物反应3.空⽓洁净度和换⽓次数的定义是什么?(1)空⽓洁净度:以空⽓中粉尘的浓度和粒径⼤⼩为指标,并以达到多少级来表⽰,级数越⼩表⽰净化度越⾼。

⽤每⽴⽅英尺空⽓中含有≥0.5um尘埃粒⼦数表⽰,如1万级指的是每⽴⽅英尺空⽓中≥0.5um 尘埃粒⼦数为10 000个。

⼀般分为10万级、1万级和100级。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遗传学分类及其质量控制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遗传学分类及其质量控制

第⼆章实验动物的遗传学分类及其质量控制1、品种:⼀般指具有⼀些容易识别和⼈们所需要的性状,⽽且是可以稳定遗传的动物群体。

通常把封闭群动物称为品种,如新西兰⽩兔、KM⼩⿏等。

2、品系:实验动物学上把基因⾼度纯合的动物称为品系动物,通常指近交系、突变系动物3、近交系:⾄少经过20代以上的连续全同胞交配或亲⼦交配,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对共同祖先的动物群。

4、重组近交系:两个⽆⾎缘关系的近交系杂交后得到F2代,分组分别经连续20代以上的兄妹交配⽽育成的近交系列组动物。

祖系:为重组近交系提供亲代的两个近交系5、同源突变近交系:两个近交系除了⼀个指明位点等位基因不同外,其它遗传基因全部相同的品系。

即是某个近交系在某基因位点上发⽣突变⽽分离出的近交系亚系,与原近交系的差异只是发⽣突变的基因位点上带有不同的基因,⽽其它位点上的基因完全相同。

6、同源导⼊近交系:通过基因导⼊的⽅法将⼀个⽬的基因导⼊某个近交系的基因组内,由此形成的⼀个近交系与原来的近交系只是在⼀个很⼩的染⾊体⽚段上基因不同。

7、封闭群:以⾮近亲交配⽅式进⾏繁殖⽣产的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外部引⼊新的个体的条件下,⾄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为封闭群,亦称为远交群8、杂交群: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系动物之间交配产⽣的后代。

由两个⽆关的近交系杂交繁殖的第⼀代动物称为杂交F1代动物。

实验动物学所说的杂交群通常是杂交F1代动物9、普通级动物:是微⽣物控制要求最低的动物,要求不带有动物烈性传染病和⼈兽共患病病原10、清洁动物:除不带有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还不应携带对动物危害⼤和对科学实验⼲扰⼤的病原体。

必须来源于SPF 动物或⽆菌动物11、⽆特定病原体动物:SPF动物,除⼀级、⼆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还应排除有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菌以及对科研⼲扰⼤的病原。

来源于⽆菌动物或悉⽣动物12、⽆菌动物:动物体内外的⼀切微⽣物以⽬前⼿段尚不能检测出来13、悉⽣动物:已知菌动物,将已知菌植⼊⽆菌动物的体内,因植⼊菌类数量不同可分为单菌、双菌或多菌动物。

第二章第一节实验动物遗传学质量标准化

第二章第一节实验动物遗传学质量标准化
系列相关的生物信息数据库。
品种、品系的概念
品种(stock)和品系(strain)是基本分类单位。 作为一个品种、品系,应具备以下条件:
(1)相似的外貌特征:例如:C57BL/6小鼠的毛色是黑色的,DBA/2小鼠的毛色是灰色的,昆明 (KM)小鼠的毛色 是白色的。
(2)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3)稳定的遗传性能 (4)具有共同遗传来源和一定的遗传结构
近交系动物的命名
近交系一般以1—4个大写英文字母命名,亦可以用大写英文字母加阿拉伯数命名,符号应尽 量简短。如A系、TA1系等。
近交系的近交代数用大写英文字母F表示。例如当一个近交系的近交代数为57代时,写成( F57)。C57BL(F89),DBA/2(F78)
亚系命名原则是在品系名称后加斜线号,再加上数字或培育者名称缩写,或者以数字开头与缩 写同时使用。C57BL/6J(F126)
(5)多个近交系同时使用,可使不同研究者分析不同遗传基因对某项实验的影响,或者观察结果是 否具有普遍意义。
特殊近交系
❖同源突变近交系 ❖同源导入近交系 ❖分离近交系 ❖重组近交系
特殊近交系的概念
●同源突变近交系 : 是某个近交系在某基因位点上发生突变而分离、培育出来的新的近交系。两个 近交系,除了在一个指明位点等位基因不同外,其他遗传基因全部相同 。
封闭群动物的关键是不从外部引入任何新的基因,同时进行随机交配,不让群体内基因丢 失,以保持封闭群一定的杂合性。
突变种是指携带个别突变基因的封闭群。
封闭群动物命名
封闭群由2-4个大写英文字母命名,种群名称前标明保持者的英文缩写名称,第一字母须大写, 后面的字母小写,一般不超过4个字母。保持者与种群名称之间用冒昧号分开。
突变后出现的表现型是多种多样的,根据突变对表现型的最明显效应,可分为: (1)可见突变:突变的效应可在生物的表现型上看出来,即用肉眼能观察出来,如形态的变异 (2)生化突变:突变的效应导致一个特定的生化功能的丧失。肉眼无法鉴别。须借助特殊方法检 测

实验动物学考试题总结

实验动物学考试题总结

实验动物学考试题总结第一章绪论1.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s)特指的是人工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动物三大特点: 人为遗传限定、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得到控制、应用于科学实验5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包括哪些内容?它有什么意义?实验动物学的核心内容:是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它包括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标准、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控制标准、设施环境控制标准、饲料营养控制标准。

意义: 在符合标准化的实验动物及其环境条件下,所做的动物实验无论在时间的先后上,还是在世界的不同实验室里,其实验结果应该具有可重复性和可对比性。

8、动物福利: 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应得到人类的保护,其基本原则是要善待动物,保证动物的健康和快乐。

9.针对动物保护主义,科技界的对策是:1.为动物福利立法,号召“善待动物”。

2.坚持原则、坚持科学、坚持动物实验。

3.进行动物实验伦理审查提倡动物实验的“3R”原则。

Replacement 替代Reduction 减少Refinement 优化10.国际上对动物实验伦理有哪些要求?1.动物居住空间应符合标准,注意日常饲养管理,不使动物陷入饥饿、缺水和患病。

2.尽可能的采用替代法最少地使用和牺牲动物。

3.在必须使用犬、猫和猴时,在实验前应进行训练,尽可能地减少动物的恐惧和不安。

4.实验结束和动物不可能恢复时,应采取安乐死。

5.要爱护动物和对由于试验死亡的动物应持有怜悯和感激之情。

动物实验的“3R原则”:1替代(Replacement)替代是指用其它实验方法替代用哺乳类动物进行实验研究。

2. 减少(Reduction)减少是指某一研究必须要使用实验动物,而又没有可靠的替代方法时,应考虑把使用动物的数量减少到实验研究目的所必需的最少数量。

3 优化(Refinement)优化是指通过改进和完善实验程序、利用先进仪器设备,减轻或避免给动物造成痛苦和不安,提高动物福利的同时,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2、实验动物的遗传控制

2、实验动物的遗传控制

4.同源近交系的应用

在同一遗传背景下比较某基因位点上不同等位基因的 遗传效应。

在不同遗传背景中研究同一基因与遗传背景及其它基 因的关系。
消除杂合遗传背景对某些突变基因表达的影响,以获 得更为稳定的实验动物模型。 对复杂的多基因性状进行遗传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 近交系动物的命名
普通近交系的命名
1.一般用1-4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AKR、DBA 2.大写英文字母结合数字,如TA1、TA2、C3H、C57BL 3.非正规命名已为国际广泛认同可保留沿用,如129、615 4.近交代数表示:品系名称+F+近交代数,如A(F78), 若资料不全,在已知代数前加?,如AKR(F?+10)。 若从其他实验室引入的近交系或亚系,又经自己的实验室 繁殖若干代,其近交代数的表示是在F后先标明引入时的 代数,再加上自己实验室繁殖的代数,如 C57BL/Jnga(f73+26)。 5.品系优先权:任何品系命名应参照国际命名委员会的规则, 若出现两个品系符号相同,则保留先正式公布者。
改变)。由于遗传污染形成的亚系,通常与原品系之间遗传差异较大,
因此对这样形成的亚系应重新命名。例如由GLaxo保持的A近交系在
发生遗传污染后,重新命名为AZG。
遗传污染:是指最常见的实验动物管理事故,通
常是由于其他品系动物与本 品系动物发生交配所 致。
遗传漂变:是指一个品系动物基因型在饲养过程
1.基础群
设基础群的目的:一是保持近交系自身的传代繁
衍;二是为扩大繁殖提供种动物。 基础群严格以全同胞兄妹交配方式进行繁殖。应 设动物个体记录卡(包括品系名称、近交代数、 动物编号、出生日期、双亲编号、离乳日期、生 育记录等)和繁殖系谱; 基础群(包括血缘扩大群)动物不超过5~7代都 应能追溯到一对共同祖先。

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

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

(二)近交系命名
近交系一般以大写英文字母命名,亦可以用大写英 文字母加阿拉伯数字命名符号应尽量简短。如A系、TA1 系等。
(三)近交代数
近交系的近交代数用大写英文字母F表示。例如, 当一个近交系的近交代数为87代时,写成(F87)。
(四)亚系
1.定义 亚系(substrain)是指一个近交系内的各个分支的 动物之间,已经发现或十分可能存在遗传差异。通常下 述3种情况会发生亚系分化: (1)在兄妹交配代数达40代以前形成的分支(即发生 于F20到F41之间)。 (2)一个分支与其他分支分开繁殖超过100代。
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
第一节 实验动物按遗传学控制分类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繁育体系
第一节 实验动物按遗传学控制分类
根据自然分类法,生物可分为两大界, 即动物界和植物界。界(Kingdom)以下分 为门(Phylum)、纲(Class)、目 (Order)、科(Family)、属(Genus)、 种(Species)等。 除此之外还可用亚门、亚纲、亚目、亚 科、亚属、亚种,变种等来表示更细的分类 等级。
很多学者认为,较大动物的纯种培育很难获 得成功。例如犬和猫连续兄妹交配20代需经20年左 右。鸡和兔亦也花费较长时间。但目前毕竟因研究 上的特别需要,已培育出兔、犬、猫、鸡、羊、猪 等的若干近交系。 有些学者提议:禽类和兔的血缘系数达到80% 以上时(相当兄妹交配四代),即可称为近交系。
2.应用
随着实验动物科学的进展,实验动物的 分类方法愈来愈细,也更加科学化,通过了 解下面的几种分类方法,同时可扼要地了解 实验动物的来源和发展情况。 实验动物是具有明确遗传背景并受严格 遗传控制的遗传限定动物。根据其遗传特点 的不同,分为近交系、突变系、封闭群和杂 交群。

第二章 实验动物遗传学

第二章 实验动物遗传学

(三)稳定的遗传性能
作 为 一 个 品系或品 种 ,不 仅 要有相似的外貌特征, 独 特的生物 学 特性,更重 要的是要有 稳 定的 遗传 性 能,即在品系、品 种 自群 繁殖 时 ,能 将 其特性 稳 定 地传给后代。
如:DBA系已维持了70多年,C57BL系已 维持60多年,至今仍与原品系极相似。
生物反应 现象,对 实验产生 相应反应
│ 基因型 │ ─── ∣ 表现型 │ ─── ∣ 演出型 │
└────┘
基因、染色 动物的基因型、表现型、演出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模式 体 、 DNA 及 构象
实现实验动物标准化应从控制 实验动物的遗传、微生物和寄生虫、 营养、环境等四方面着手。
从遗传学角度讲,实验动物应是具
有明确遗传背景并受严格遗传控制的,属
于遗传限定性动物。
实验动物的遗传背景与反应特性是
影响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不同遗传背景
与反应性的实验动物,对同一刺激有时可
引出不同质和量的反应。
C3H/HeN小鼠照射后3m
C57BL/6J小鼠照射后3m
照射野部位出现脱毛和毛发变白现象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分类
一、实验动物在动物分类学上的位置

在近交系符号后加 f 。例如 C3Hf ,即 表示 C3H 是经代乳寄养育成的支系。在 f 后, 再加一个品系命名符号,例如 C3HfC57BL ,即 表示C3H是用C57BL代乳后育成的支系
3. 受精卵或胚胎移植(eggs of embryo transfer ,e),在两个品系的名称符号间加e。例如:Ae B,即A的受精卵移植到C57BL母鼠的子宫里。
封闭群动物(Closed colony)
相同基因型
不同基因型

实验动物学习题总结.

实验动物学习题总结.

i第一章绪论1.实验动物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指的是人工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动物有那三大特点?(1)人为遗传限定人工培育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2)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得到控制对动物自身的控制对环境的控制对饲料、水的控制(3)应用于科学实验3.实验动物学的定义是什么?是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专门研究实验动物的饲养繁殖及育种、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实验动物的质量监测、野生动物的实验动物化及其开发应用、以及动物实验技术的科学,目的是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品种繁多、质量合格的实验动物。

4.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包括哪些内容?它有什么意义?(1)它包括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标准、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控制标准、设施环境控制标准饲料营养控制标准。

(2)实验动物标准化的意义在于在符合标准化的实验动物及其环境条件下,所做的动物实验无论在时间的先后上,还是在世界的不同实验室里,其实验结果应该具有可重复性和可对比性。

5.为什么说实验动物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基础学科?(1)新兴学科:形成时间短,发展迅速。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孕育,五十年代形成,八十年代迅速发展。

(2)综合性学科:综合了遗传学、育种学、悉生生物学、环境工程学、微生物及寄生虫学、医学、遗传工程学、胚胎工程学等学科。

(3)基础性学科: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

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动物和实验动物学知识。

6.什么叫比较医学?比较医学是对不同种动物(包括人)的基本生命现象,以及健康和疾病状态进行类比研究的科学。

通过对比较医学的研究,达到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控制动物和人类的疾病、延长人类寿命的目的7.生命科学研究所必需的四个基本条件是什么?AEIRAnimal 实验动物Equipment 仪器设备Information 信息Reagent 试剂8.什么是动物福利?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应得到人类的保护,其基本原则是要善待动物,保证动物的健康和快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同源突变、同源导入、 分离近交系
同源近交系:
在一个普通的近交系中,几乎所有基因位点 上都带有相同的基因,如果两个近交系除了个别 位点上携带的基因不同外,其它位点上的基因都 一样,称这两个近交系是同源的,即遗传上相同, 称个别不同的基因为差异基因。
1.同源突变近交系
两个近交系除了一个指明位点等位基因不同外,其
指在近交过程中动物群体由于基因分离和纯合而产生的不利于个体和
群体发育的现象。

近交衰退包括:1.由于有害隐性基因的纯合,出现遗传缺陷或某种疾病
发生率的提高。2.影响繁育如产子数下降、母性不良。3.个体发育不良, 对环境的适应性差。
近交系动物的概念
至少经过20代以上的连续全同胞交配或亲子 交配,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 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的动物群。
作为一个品种、品系应 具备的条件
相似的外貌特征 如KM品种,BALB/c品系小鼠毛色为白 色,C57BL/6品系毛色为黑色。 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稳定的遗传性能 一个品种或品系必须具有一定的育种 价值,杂交F1代繁殖后代时,性状发生分离,不能成为 一个品系。 具有共同的遗传来源和一定的遗传结构 任何品种和品 系都可追溯到其共同的祖先,并由此分支经选育而成。
3、DBA/2N 遗传背景:
1909年Little培育,1951年由JAX引到NIH。淡棕色。
4、C3H/He//Ola 遗传背景: 1920年Strong培育,1930年引到Andervont近交35代后,于
1941年引到Heston,1978年引到OLAC。野鼠色。
6、CBA/J//Ola 遗传背景: 1920年Strong培育,1947年引到Andervont近交35代后,
亚系和支系的概念

亚系(substrain)的形成:育成的近交系可能由于残余杂合性和突变 导致部分遗传组成的改变。近交系的亚系分化是指一个近交系内各个
分支的动物之间,已经发现或十分可能存在遗传差异。

通常下述三种情况会发生亚系分化: 1)在兄妹交配代数达40代前形成 的分支(即发生于F20~F40之间);2)一个分支与其他分支分开繁殖 超过100代突变所致;3)已发现一个分支与其他分支存在遗传差异。 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残留杂合、突变或遗传污染(genetic contamin-ation )(即一个近交系与非本品系动物之间杂交引起遗传
中可能发生的随机改变,这种改变多由于近交系 动物残留杂合基因分离,造成了亚系的形成。
突变:由于动物基因组中某个核苷酸残基的置换、
缺失或插入,引起一个等位基因的改变。
支系的形成:一个近交系或亚系内部,由于非常
可能存在环境的、母方的或细胞的差异,或者也 许不是非常可能存在遗传上的差异时,则这个近 交系或亚系出现支系。 人为技术处理:如卵巢移植(o)、人工喂养 (h)、代乳(f)、受精卵或胚胎移植(e)、 冷冻保存(p)等。 种群转移到新的保持者:如引种到另一实验 室。
引到Andervont(An: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Andervont 博士)1951年 72代引到NIH。
2、C57BL/6J//Ola
遗传背景:1921年Little获得C57BL,1937年分成两个亚系C57BL/6
和C57BL/10,1974年从JAX引种到LAC,1983年引种到 OLAC(英国 牛津实验动物场)。


近交引起的变化:自然界的动植物的遗传上一般都是杂合子,所以培
养近交系动物都来源于杂合体,通过长期近亲交配后,动物的杂合性
逐渐降低,其纯合性逐渐升高,以致动物的表型趋向一致。

近交引起的不利影响是近交衰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主要 是由以下两方面:(1)隐性有害基因的暴露(2)破坏多基因平衡。 近交衰退 ( inbred inflation ):
个近交系的基因组内,由此形成的一个近交系与原 来的近交系只是在一个很小的染色体片段上基因不 同。 供系:提供目的基因的品系。 配系:接受目的基因的品系,配系必须是近交系, 供系可以是任何一种基因类型的动物。
3.分离近交系
在培育近交系的过程中,采用一定的交配方
法,迫使个别基因位点上的基因处于杂合状 态,则分离出该基因位点上带有不同等位基 因的两个近交系亚系。

第二节 近交系动物
一、基本概念 近交:遗传上血缘关系较近的雌雄个体之间的近亲 交配。 近交类型: 纯交: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AA×AA 回交:纯合子与杂合子之间的交配,Aa×AA 互交:相同杂合子之间的交配,Aa×Aa
近交程度的表示 近交系数:指群体中某个个体通过遗传携带两个同源等位基因的 概率。根据近亲交配的世代数,将基因的纯化程度用百分比来表 示。理论上,随着同胞交配或亲子交配世代数的增加,近交系数 上升,到20代时,近交系数可达98.6%,杂合基因仅剩1.4%。
因是杂合的,用“+”代表野生型基因, C57BL/6J-bg /+,如果基因是纯合的,则表示为C57BL/6J-bg/bg。同 源突变近交系的代数用M表示, C57BL/6Jbg(F58+M+F20)表示在58代时发生突变,然后又进行 20品系名称后加“•”和供体名称缩写,再加连
4.同源近交系的应用

在同一遗传背景下比较某基因位点上不同等位基因的 遗传效应。

在不同遗传背景中研究同一基因与遗传背景及其它基 因的关系。
消除杂合遗传背景对某些突变基因表达的影响,以获 得更为稳定的实验动物模型。 对复杂的多基因性状进行遗传分析。


四. 近交系动物的命名
普通近交系的命名
1.一般用1-4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AKR、DBA 2.大写英文字母结合数字,如TA1、TA2、C3H、C57BL 3.非正规命名已为国际广泛认同可保留沿用,如129、615 4.近交代数表示:品系名称+F+近交代数,如A(F78), 若资料不全,在已知代数前加?,如AKR(F?+10)。 若从其他实验室引入的近交系或亚系,又经自己的实验室 繁殖若干代,其近交代数的表示是在F后先标明引入时的 代数,再加上自己实验室繁殖的代数,如 C57BL/Jnga(f73+26)。 5.品系优先权:任何品系命名应参照国际命名委员会的规则, 若出现两个品系符号相同,则保留先正式公布者。
它遗传基因全部相同的品系。即是某个近交系在某 基因位点上发生突变而分离出的近交系亚系,与原 近交系的差异只是发生突变的基因位点上带有不同 的基因,而其它位点上的基因完全相同。同源突变 近交系有别于通常所说的近交系亚系分化,因为这 里的突变相当明确地改变了原近交系的组成。
2.同源导入近交系
概念:通过基因导入的方法将一个目的基因导入某
第二章 实验动物的遗传学质量控制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遗传学分类
从遗传观点讲,实验动物应是遗传限定的动物,根据基因的纯合程 度实验动物可分为近交系、封闭群、杂交群。 相同基因型: 近交系: 同源突变近交系 同源导入近交系 分离近交系 重组近交系 杂交群: 杂交F1代 不同基因型: 封闭群: 远交种 突变种
五.近交系动物的繁殖方法
(一)引种:作为繁殖所用的原种的近交系动物必 须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有较完整的资料 (包括品系名称、近交代数、遗传基因特点及主 要生物学特征等)。 (二)繁殖:继续保持兄妹交配方式。近交系动物 的繁殖可分为基础群、血缘扩大群、生产群。当 近交系动物生产供应数量不大时,一般不设血缘 扩大群,仅设基础群和生产群。
公式:Fn=〔1-(1-△F)n 〕×100%
全同胞 △F=19.1% 同父异母 △F=11.0% 堂兄妹 △F=8% 亲子交配 △F=19.1% 血缘系数:群体中个体之间的基因组成的相似程度用数值来表示。 一卵孪生子之间的基因组成完全相同时,血缘系数为100%,子 代从双亲中获得基因各一半,亲子之间的血缘系数为50%。
1.基础群
设基础群的目的:一是保持近交系自身的传代繁
衍;二是为扩大繁殖提供种动物。 基础群严格以全同胞兄妹交配方式进行繁殖。应 设动物个体记录卡(包括品系名称、近交代数、 动物编号、出生日期、双亲编号、离乳日期、生 育记录等)和繁殖系谱; 基础群(包括血缘扩大群)动物不超过5~7代都 应能追溯到一对共同祖先。
实验动物品种、品系
1.种:动物“种”(species)是生物学分类的最基本单 位,而在实验动物中,种是指可以相互交配且后代有繁 殖能力的同一种类的动物。 2.实验动物品种(stock,breed):一般指具有一些容易 识别和人们所需要的性状,而且是可以稳定遗传的动物 群体。通常把封闭群动物称为品种,如新西兰白兔、 KM小鼠等。 3.品系(strain):实验动物学上把基因高度纯合的动物 称为品系动物,通常指近交系、突变系动物。
亚系和支系的命名

亚系命名原则是在品系名称后加 斜线号,再加上数字或培育者名 称缩写,或者以数字开头与缩写 同时使用, 如A/He(F87)是指近交到87代由 Heston培育的A品系的亚系。


支系命名原则是在品系(亚系) 名称后加双斜线号,再加上数 字或培育者名称缩写,双斜线 号也可省略。如: C57BL/6J//Lac表示由英国实验 动物中心Lac维持的支系 品系经过技术上的处理,用小 写英文字母作为相应符号来表 示。如代乳、受精卵转输、卵 巢移植等。C3HfB,AeB, AOB
二. 近交系动物的特征
遗传基因位点的纯合性 遗传组成的同源性 遗传组成的独特性 长期的遗传稳定性 遗传组成的可分辨性 表型的一致性 对外界因素的敏感性 生活力下降 国际分布广泛 背景资料 生产饲养成本高

常用近交系品系
1、BALB/cAnN
遗传背景:1923年Mac Dowell近交26代引到Snell(加/c)1935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