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中亚交往的历史和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与中亚交往的历史和现状

申瑞鹏

• 2012-03-27 14:30:51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3期

摘要中国与中亚地区国家的历史联系长久而深远,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现在的上海合作组织,都对促进两地区人民的联系、交往和发展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新世纪,我们作为友善邻邦,更是要相互帮助,共同发展,最终取得互利共赢的美好局面。

关键词中亚地区;上海合作组织;建交公报

作者简介:申瑞鹏,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D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3-151-03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交往源远流长,古代的“丝绸之路”曾经把双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中国同中亚地区的友好往来也为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中亚国家纷纷完成了独立,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早承认中亚独立国家并与其正式建交的国家之一。随后,中国分别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签署建交公报,此后双边关系稳步、持续地向前发展。近些年来,中国通过实施睦邻友好政策,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双边关系,开展了广泛的地区合作,特别是由“上海五国”到“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使得双边关系进一步深化。

一、历史回顾

关于中亚的地理范围其界定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在历史上,中国称这一地区为西域。不过,中国所称的西域与国际上所说的中亚在地理上的概念并不完全一致,中国所说的狭义的西域一般是指中国甘肃省的敦煌玉门关、阳关以西,帕米尔高原以东的地区。广义的西域则是包括帕米尔高原以西的广大地区。

而国际上的共同看法是,广义的中亚或者说“大中亚”包括蒙古高原、河西走廊、青海、新疆、哈萨克草原、伊朗东北部、阿富汗北部以及巴基斯坦西北部;狭义的中亚即“小中亚”的范围则主要是以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为中心的地区。

现代国际政治中的中亚是指 20 世纪 90 年代初苏联发生剧变,从而独立出来的五个国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

中国与中亚存在着深远的和悠久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联系,这种联系连绵不断地持续了两千多年。当时,西域是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中国的丝绸等物品主要通过西域运往欧洲。公元前秦穆公时期,秦国就在西域地区取得了统治地位。但是中国对西域最早的行政管辖却始于西汉。公元前 60 年,西汉设置了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地区的最高军政机关,任命郑吉为第一任西域都护。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西域正式纳入了中国的版图。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陷入了长期的国家分裂、诸侯林立的状态。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西域的情况复杂而变化不定,其先后处于中国北方多个民族政权的控制之下,但是西域和内地依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隋朝是一个短命的朝代,它统治中国的时间不到 40 年,还没来得及统一西域,其统治地位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唐朝是中国与西域关系特别密切的一个时期,也是中国经营西域的鼎盛时期。它从公元 640 年开始经营西域,至 790 年从西域彻底退出,前后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间。唐朝先后设立了安西大都护府和北庭大都护府,并下辖多个都护府。中国元朝时期对中亚地

区实施了直接统治,重新确定了元朝对中亚地区的政治隶属关系,也促进了经济联系和文化往来。明朝时期,中亚地区帖木儿崛起。这个时期帖木儿与中国保持密切的经济贸易往来。明朝也经常遣派使者和商人访问中亚地区。清朝时期,准噶尔汗国同中国清朝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准噶尔汗国臣属于中国清朝。

从 17 世纪开始,沙皇俄国渗入到中亚地区。到了 18 世纪,俄罗斯侵入到哈萨克草原,兼并了小玉兹和中玉兹,后来还占有了大玉兹,推进到了中国的疆界。19 世纪初期,俄罗斯越过作为中国边界的巴尔喀什湖一线,侵入到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中国领土,并筑城建垒,实际占领了中国的大片土地。此后,俄罗斯又对伊犁、塔尔巴哈台卡伦之外的地区提出了领土要求。1862年,中国和俄罗斯针对西段边界开始谈判。1864 年,清政府与俄罗斯签署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此后,还签署了《中俄科布多界约》、《中俄乌里雅苏台界约》、《中俄塔尔巴哈台界约》三个子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共有 10 条。根据这个条约,中国西部北起阿穆哈山脉,南到葱岭,西自爱古斯河,东近塔城、伊犁,总面积 44 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被割让给俄罗斯。1881 年,经过长达 2 年多的艰难谈判,中俄达成了《中俄伊犁条约》,根据这个条约,伊犁在被俄罗斯占领 10 年后归还给中国,但俄罗斯又从中国割走了 7 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1864 年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和1881 年的《中俄伊犁条约》的签订,划定了中国与俄罗斯的西部边界,这两个条约构成了中俄两段边界的法律基础。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关系实际上是与沙俄之间的关系。中亚地区不再具有独立性。沙俄政府的政策就是中亚地区的政策。中亚原有的政治、文化、地理、安全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中国与中亚地区传统的历史联系就此发生了断裂,中亚对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意义基本丧失。这对中国来说,在某种意义上俄罗斯代替了中亚,中亚被划入到了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范畴内,甚至在概念上也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

当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和成立苏联之后,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关系完全从属于中苏关系。在中国的眼中,中亚人也成为了“苏联人”。这使得中亚的重要性在中国的国家观念中大大降低。后来中苏的交恶也影响到了中国与中亚的关系,在中国与苏联几乎断绝往来的时期里,中国与中亚相邻而居,但却老死不相往来。中国与中亚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联系的断裂,以及中亚在这一个多世纪发生的深刻变化,使中亚不仅在地理上,而且在政治、文化、社会和心理上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陌生和隔膜,中亚对中国来说成为了遥远和模糊的存在。直到 20 世纪末,中国和中亚被隔断的历史才又开始重续。苏联解体之后,包括中亚各国在内的一批新的国家诞生。1992 年 1 月 2 日到 6 月,中国先后与中亚五国建立了大使级的外交关系。在建交公报中和而后中国与中亚五国领导人签署的联合公报以及中国领导人的讲话和声明中,不止一次地阐述了中国政府与中亚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政策。

同时,中亚五国领导人在不同的场合也阐述了对与中国发展关系的考虑。

二、上海五国与上海合作组织

20 世纪 90 年代中前期,是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政治关系稳定发展的时期,领导人经常互访,为双边睦邻友好关系的确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2 到1993 年,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领导人先后到中国访问,为双边关系定下了友好的基调。中国与中亚邻国的边界谈判也顺利举行,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在 1994 年签署了第一个国界协定。1995 年 2 月中国政府向哈萨克斯坦做出不使用核武器的安全承诺。1996 年是中国与中亚邻国关系发展的重要一年。七月初,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对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访问中亚国家。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