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课程作为工科院校的技术基础课,一直是理论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分中心】电工学班级讨论总结

《电工学》课程作为工科院校的技术基础课,一直是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各高校根据质量工程建设目标,委派骨干教师来参加此次全国《电工学》精品课程师资培训,短短三天,在史教授就西北工业大学《电工学》课程建设的具体作法和点滴体会中获益非浅。

湖北分中心一共汇集了来之于11所高校的14位骨干教师,这14位老师都是来之于教学一线,大家抱着学习提高的想法认真听课,热烈讨论。现就班级讨论做如下总结:

一、各院校《电工学》课程开设概况

1、武汉工业学院《电工学》课程的开设由电气信息工程系电工电子教研室承担,每学年大概有40个班次的教学任务,针对不同的专业要求现分成三个层次:第一,机械类专业开设的《电工技术基础》及《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第二,理学专业、计算机专业开设的《电路及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第三,非电非机类专业的《电工及电子技术》课程。三个层次学时由多到少,就目前学生的反馈情况谈,课程设置基本合理,主要问题反映在内容多,学时少及和实践联系不紧密等方面。

2、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我们学校带电工课程的老师一个有两位,其中一名教授一名初级,教授担任电类的教学工作,我们电类的电工学,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分三个学期完成,学时分别是56+92+72,实验课的学时分别是12+20+20;初级担任非电类的教学工作,非电类分两个学期完成,电工+模电中二极管三极管部分,模电运算放大功率放大+数电,学时分别是56+72,实验学时分别是12+12。

3、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电工教研室开设课程(2009最新情况):

电路理论:80学时(理论)、32(实验)仅面对电子科技专业(本科)

电路理论:72学时(理论)、24(实验)面对电气、自动化、信息类专业(本科)电工电子技术:72学时(理论)、24(实验)面对电气、自动化、信息类专业(专科)

电工电子学:40学时(理论)、24(实验)面对计算机专业

电工电子学:48学时(理论)、24(实验)面对环境、生物工程专业

4 、长江大学对非电类的学生开课有两种方式:一种开课方式是分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门课程,每门课56学时,其中实验20学时;另一种开课方式是将电路、模电、数电三部分内容一起开设一门课程电工学,总学时84,其中理论74学时,实验10学时,具体争对不同专业的培养计划有学时的调整。

5、武汉大学的教材选用情况: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提倡选用面向21世纪教材或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统编的优秀或获奖教材。我们目前使用的多学时电工学教材为秦曾煌主编的电工学第六版和我们学校李海老师主编的电力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电工电子技术),该教材也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综上所述:湖北省分中心《电工学》课程作为一门较成熟课程,设置大体相同,主要问题反映在内容多,学时少及和实践联系不紧密等方面。

二、各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1、武汉工业学院作为二本院校,专职的《电工学》课程老师大约有7人,

其中副教授2人,其余5人均为讲师,博士在读3人,其余均为硕士,师资队伍相对比较薄弱。《电工学》作为技术基础课很难引入高层次人才,所以现在师资队伍的建设重点放在鼓励支持现任教师进修学习,那么这次精品课程的学习,我校就派了两位老师参加。

2、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张志毅老师:目前我们学校从事电工学教学的

专职教师6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5人都有十年以上的教学经验。2008年在我们的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有一人获得了学校的教学竞赛一等奖。我们电工学的教师队伍正在缩小,照目前的情况发展,后继无人.领导的导向问题。

3、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电工教研室师资情况(2009最新):

教研室共4名固定人员:

教授1人、讲师2人(承担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工作)

工程师1人(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并承担实验教学辅助工作)

此外还有流动人员(1人多岗)承担实验教学辅助工作

综上所述:目前专职从事电工学教学的师资队伍相对比较薄弱

三、实验环境建设的新进展

1、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海军工程大学对实验环境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虚拟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实验教学中,构建网络虚拟实验是未来的趋势。

2、目前,襄樊学院大力发展实验教学,近几年,投入一定的资金,建立了省级重点电工电子实验室。

3武汉科技大学的刘琼老师:虽然我校实验能做到一人一台,可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没有显著提高,一是验证性实验多,学生不感兴趣,二是实验板都是现成的,学生就按图联联线,测出结果,对实验原理没有留下深刻印象。三是创新型实验基本停留在规划期,没有多少自己动手设计的机会。

4、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的张霞老师:之前建立的电路实验室都是引进的成套的实验台,但在教学中逐渐发现这些实验台实际上是“好看不实用”,目前启动的《电路理论》精品课程建设拟建一个“元器件”展示室,其目的是让学生对实际的元器件有个感性认识,作为原有实验台的有益补充。

5、黄石职业技术学院的郝兵老师:关于实验这一方面,其实我院的实验条件还不差(基本一人一台或两人一台),但由于学院对实验这一块还不太重视,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从事实验指导时课时太低,两节课折算一节课,而且还没有专门的实验指导教师,另外学生人数也比较多40人一班;另一方面学校的实验室也不能对外开放,有时就连我们教师自己想做一些项目,也要受到一定的约束,一句话,要想让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我们的领导层彻底解放思想啊!(说明,当时实验室的建设这所以投资不少,主要是为了应对上面的检查)

综上所述:在国家大力提倡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下,各高校对实验教学越来越重视,从最初的理论课的附属品到现在教学改革的热点,实验教学已有很大改善,

但如何加强综合设计性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主动性依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四、如何深入理解课程与实验的有机纽带

课程与实验的关系是互相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课程为实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使实验具有了可行性和科学性,能完成其预定的目标;实验又使理论得到了检验和升华。无实验的课程是抽象的、晦涩的课程;无课程的实验是盲目的、无源之水的实验。二者缺一不可。

要把握好课程与实验的关系必须深刻的理解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和本质及精髓,必须深入的了解实验所要表达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可能拓展的范围。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真真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五、《电工学》教学工作中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1、武汉科技大学电工学教学主要是针对非电专业学生,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有三:1)有限的学时与日益扩展的授课内容的冲突。2)教学环节与实验环节的匹配问题。3)如何让电工学老师教学科研两不误。

2、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的方奕乐老师:我谈谈对电工学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①学时少、教学任务重

目前我们电工学主要面向非电类专业——机电、环境、给排水等专业。根据各专业的特点不同:机电专业56学时理论教学(分两学期完成)环境和给排水专业48学时(一学期完成);实验课程除外。

规定完成的教学任务包括

电工部分:直流电路部分、电路暂态分析、单相正弦电路、三相电路

电子部分:二极管及其电路、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学时不断压缩、教学内容却没有减少。因此在理论教学中只能简单介绍不能深入,教学进度也较快,学生学起来吃力,老师教起来也费劲。

②学生基础知识准备不足。

电工学是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前的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这两门基础课对于目前大学生而言,都是难度比较大,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的课程。尤其是有些学生高中是文科没有物理和数学基础学习起来更是无从下手。

特别是在讲解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时很多同学对于复数的概念不了解,学起来就摸不着头脑,这部分内容跟不上,三相电路就无法学习了。

③重视不够

一方面学生重视不足,不是专业必修课,课时少、难度大

另一方面:院系领导重视不足,某些专业减少、甚至是取消电工课程

④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电工学理论性较强,尤其是电路理论分析部分运用较多的数学和物理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不够紧密。特别是在当前课时较少的情况下要求教师大量的联系实际教学不够现实。因此史老师提出的案例教学法,很值得借鉴的。

六、如何使学生克服《电工学》课程中的重难点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的刘丽君老师:我在教本课程的时候,感觉最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