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谈中国美学意境之诞生

合集下载

“意境”的美学溯源-8页word资料

“意境”的美学溯源-8页word资料

“意境”的美学溯源“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

从心从音。

於记切。

”“志即识,心所识也。

”而“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从这里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出,“意”与心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意”离不开人的意识活动,是主观的。

而“境”的本义是“竟”,有“疆域,界限,范围”的意思,更加着重于客观的。

仅从字面的意思来看,“意境”就应该具备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主观的内心和客观的外在世界,而这两方面既然属于同一个词,显而易见:词中的两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也就是说,训诂义中的“意境”是指内心感情和外在事物的结合,简而言之,也就是“情景交融”。

作为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范畴,本文将对“意境”从其作为美学范畴的诞生及其美学渊源这两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意境”作为美学范畴的诞生从现存的文论资料来看,“意境”作为美学资料,最早出现于王昌龄的《诗格》:“诗有三境:一日物境。

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极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物象,故得形似。

二日情境。

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用思,深得其情。

三日意境。

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三种境界中,“物境”指的是自然山水的境界,“情境”指的是人生经历的境界,而“意境”指的是内心意识的境界。

这里的“意境”指的并非现在美学意义上的“意境”,而是与“物境”、“情境”一样作为一种审美客体,但毕竟“意境”是作为一个词出现的。

其实“意境”作为美学范畴并非最早由王昌龄提出来,唐代的诗歌美学家们在前人关于“意象”的基础上,提出了“境”这样一个美学范畴,并经常运用在指导诗歌创作的品评中。

如上面引用的王昌龄的《诗格》,其他则如皎然的《诗式》“又云:不要苦思,苦思则丧自然之质。

此亦不然。

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

”又“或曰:诗不要苦思,苦思则丧于天真。

此甚不然。

固当绎虑於险中,采奇於象外,状飞动之趣,写真奥之思。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引言世界是无穷尽的,生命是无穷尽的,艺术的境界也是无穷尽的。

“适我无非新”(王羲之诗句),是艺术家对世界的感受。

“光景常新”,是一切伟大作品的烙印。

“温故而知新”,却是艺术创造与艺术批评应有的态度。

历史上向前一步的进展,往往是伴着向后一步的探本穷源。

李、杜的天才,不忘转移多师。

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追摹着希腊,十九鞍经的浪漫主义憧憬着中古。

二十世纪的新派且溯源到原始艺术的浑朴天真。

现代的中国站在历史的转折点。

新的局面必将展开。

然而我们对旧文化的检讨,以同情的了解给予新的评价,也更形重要。

就中国艺术方面——这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研寻其意境的特构,以窥探中国心灵的幽情壮采,也是民族文化底自省工作。

希腊哲人对人生指示说:“认识你自己!”近代哲人对我们说:“改造这世界!”为了改造世界,我们先得认识。

《渔父图》(局部)| 北宋·许道宁一、意境的意义龚定庵在北京,对戴醇士说:“西山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榻前,不关风雨晴晦也!”西山的忽远忽近,不是物理上的远近,乃是心中意境的远近。

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里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

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

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

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

”中国绘画的整个精粹在这几句话里。

恽南田题唐洁庵的画说:“谛视斯境,一草一树,一丘一壑,皆洁庵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

其意象在六合之表,荣落在四时之外。

将以尻轮神马,御泠风以游无穷。

真所谓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尘垢0糠,绰约冰雪。

时俗龌龊,又何能知洁庵游心之所在哉!”画家诗人“游心之所在”,就是他独辟的灵境,创造的意象,作为他艺术创作的中心之中心。

《山居图》丨清·恽南田什么是意境?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的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4)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宗白华)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宗白华)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宗白华)2007-10-8 18:17:00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龚定庵在北京~对戴醇士说:"西山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榻前~不关风雨晴晦也!''西山的忽远忽近~不是物理上的远近~乃是心中意境的远近。

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里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

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

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

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

"中国绘画的整个精粹在这几句话里。

恽南田题唐洁庵的画说:"谛视斯境~一草一树~一丘一壑~皆洁庵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

其意象在六合之表~荣落在四时之外。

将以尻轮神马~御泠风以游无穷。

真所谓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尘垢0糠~绰约冰雪。

时俗龌龊~又何能知洁庵游心之所在哉!"画家诗人"游心之所在"~就是他独辟的灵境~创造的意象~作为他艺术创作的中心之中心。

什么是意境?唐代大画家张璨论画有两句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造化和心源的凝合~成了一个有生命的结晶体~鸢飞鱼跃~剔透玲珑~这就是"意境"~一切艺术底中心之中心。

意境是造化与心源底合一。

就粗浅方面说~就是客观的自然景象和主观的生命情调底交融渗化。

(但在音乐和建筑里~人类都创造非自然的景象~以表心中最深的意境。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Anuel)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石涛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

-这说明"意境"的意义。

王荆公有一首诗:"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

"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相见江南。

前三句全是写景。

江南的艳丽的阳春~但着了末一句~全部景象遂笼罩上~啊~渗透进~一层无边的哀感~回忆的愁思~和重逢的忻慰。

试析意境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试析意境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试析意境理论的起源和发展摘要:意境源自中国,它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演变,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崎。

本文旨在简单的梳理意境理论在中国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展示意境理论发展的独特脉络。

关键词:;意境起源发展意境说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理论成果,它发源于老子的“道—气—象”范畴,它的发展同时贯穿于中国美学史的各个分期,直至唐代美学家提出“境”这个范畴标志着意境说的真正诞生。

王国维在传统意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对传统意境理论有所继续,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对传统的意境理论做了发展,剖析。

从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到中国古典美学的展开总结,意境理论的发展构成了中国美学史的一条重要的线索。

中国古代意境理论的发展历程可分为意境学说的萌芽、诗歌意境论的成熟、诗歌意境美学特征的最终形成及其终结等几个阶段。

在此,我首先探讨的是意境学说的萌芽到意境论的成熟这个历史阶段,即从先秦到唐代《二十四诗品》以前的意境理论。

意境学说在先秦时期已经萌芽。

意境说早在唐代已经诞生,而它的思想根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老子美学,庄子美学。

老子美学一般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美学体系的发端,其主要思想是“道—气—象”三个互相连接的范畴。

在老子的眼中,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道”,也就是“气”。

如果脱离“道”、“气”就失去了本体和生命,就变得毫无生气了。

[1]庄子继续并发展了这个思想,庄子的“言不尽意”说以及“诗六义”(风、赋、比、兴、雅、颂)说等可以看作是意境学说萌芽的标志。

并提出“象罔”,象是境相,罔是虚幻,象罔是有形和无形,境相与罔幻的完美结合。

[2]这些片断式的言说从“意”与“象”、“言”与“意”辩证关系的讨论以及“风”、“比”、“兴”等艺术手法的阐释方面初步探讨了“意”、“象”、“言”关系以及创造手法问题,为意境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汉魏六朝时期,意境学说进入文艺研究领域。

陆机、刘勰、钟嵘等文学理论家对情物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第一次铸成了“意象”这个词,并且对审美意象做了很重要的分析。

意境:一个审美范畴的形成及特征

意境:一个审美范畴的形成及特征

force of histories contributed

lot to the naissance of artistic
conception
theory,Wang
conception
Chang Ling and others devoted themselves to the foundation of artistic poet
meanings.The theory that meaning grasped images forgotten words forgotten is
and meaning grasped
pithy,and Wang
has hit the point.Liu Xie was the person who used the
wai”became
pronoun
Furthermore,Si Kong Tu put forward“si wai’to make the elaboration of artistic conception more concrete.The artistic
conception
came to the acme in
conception
more vivid in all kinds of arts.The
Chinese poem,paintings,and architectural art all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interaction of falsehood and
scene
one
word‘‘image”after
Chong definitely,and he also Was the first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摘要】是一篇探讨古代艺术发展历程和不同哲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的影响的文章。

文章首先介绍了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然后详细讨论了佛经、汉唐诗词、儒家美学和道家思想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在文章总结了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的重要意义,同时展望了中国艺术意境之后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哲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以及中国古代艺术如何在不同时期追求表达不同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古代艺术,佛经,汉唐诗词,绘画,儒家美学,道家思想,中国艺术意境,发展历程,意义,展望1. 引言1.1 探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是一段漫长而丰富多彩的历史。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熏陶下,艺术逐渐发展出独特的韵味和内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意境。

本文将从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佛经对艺术的影响、汉唐诗词与绘画的融合、儒家美学在艺术中的体现以及道家思想对中国艺术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的起源与演变。

通过对这些关键问题的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艺术的源流和精髓,领略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欣赏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

的启示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发展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国艺术意境的不断传承与创新。

2. 正文2.1 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国上古时期,这个时期的艺术以神话故事和祭祀活动为主题,主要表现在青铜器上。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杰出成就,不仅在技术上具有很高的水平,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具有独特的风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青铜器逐渐演变成了更加精致和复杂的器物,从简单的几何图案到生动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和宇宙的理解。

随着周朝的兴起,青铜器逐渐式微,而玉器成为主要的艺术载体。

玉器在古代被视为贵重的礼品和象征,其制作工艺也十分精湛。

玉器的图案主要以几何纹样和动植物为主题,富有简洁和优美之美。

随着秦汉时期的到来,雕刻成为主要的艺术形式。

美学论文:浅谈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意境美学

美学论文:浅谈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意境美学

美学论文:浅谈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意境美学【摘要】为您整理了美学论文:浅谈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意境美学,希望帮助您提供很多想法。

道家美学作为中国美学史上的一种美学类型,对中国美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家美学总纲。

提出凡是与道相协调,符合自然无为的宇宙节律的就是真、善、美,"天人合一"的审美标准既是对神仙世界的追求。

一、"以无为本""崇本举末"的意境观概况的说"以无为本""崇本举末"从形神关系上讲,神本形末,又贵神不废形,于形见神。

形即为实,神即为虚。

从意象关系上讲,就是从象入意,意本象末,又贵意不废象,于象见意。

象即为实,意可称虚。

虚实关系最初、最根本的思想应该是老子哲学,这种"虚"的观念对于中国美学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这种从"有"到"无"不仅是六朝美学,也是中国美学的根本特征。

首先,对形象之超越意味着在艺术表现上不是去追求对事物自身形象的描摹,而是要求选取最能表现虚之实,从实见虚,这又带来表现方法上的简易。

因为具体的形象往往是繁复多样的,如果全盘复制,往往会使创作者自己主管的情趣隐没于对象之形中。

二、意境中的自由"心"境界之"无"的根本特征是自由。

这种意趣和庄子是一脉相承的。

金丹元说:"我们说庄的精神是中国意境说的源头,庄子强调自由,强调求助于自我之心的‘游’,都直接催动着意境说的萌芽。

"自由之境界。

这是一种虚幻的仙境,是现实中没有的,诗人只是借它来表示现实世界的不可"托身"。

我们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无",是对现实"有"的超越。

意境

意境


王国维论意境也论到《诗经》的篇章,他 说:“《诗· 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作为艺术理论的范畴,意境最早形成于唐代。

盛唐的殷璠的《河岳英灵集》选诗标准就 是有无‚兴象‛, ‚盛唐诗人惟在兴趣‛ 王昌龄在所作的《诗格》中更明确的把诗 分为三种境界:物境、情境、意境。 从本质上揭示意境范畴的是皎然。皎然在 《诗式》中明确地讲诗歌构思作为‚立意‛ 和‚取境‛的过程。他说:‚诗人之思

苏轼说:‚空故纳万境‛。(《送参寥师》)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其《美学散步》中 就说道: ‚以虚带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 合,这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书法、戏剧、园林等都重视布置空间 ,以中国 园林建筑为例,很重视空间的处理,利用借景、分 景、隔景等美学手法,把实景和虚景结合起来,充 分利用虚景,从而扩大和丰富建筑的空间和意境。


早在《诗经》里的就有美好的意境。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它的内容是采 用百姓之口,来自社会生活,囊括人生百态,历经众口传 唱,可以说是字字珠玑。以这样的范本来研究、学习可以 发现运用文字的塑造,可以铺排出纯美的意境。

清人潘德舆就说过:“《三百篇》之体制, 音节,不必学,不能学;《三百篇》之神 理,意境,不可不学也。‛(《养一斋诗 话》)




“出于观我者,意余于境;而出于观物者,境多于 意。然非物无以见我,而观物之时又自有我在。故 二者常互相错综,能有所偏重,而不能有所偏废 也。‛



“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 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 落言筌者,上也。 ‛ 这里的别趣就是指兴趣,实质就是“言有尽而意无 穷。”概括说来,这里讲的就是“才”与“学”的问 题,基本精神是重别才而不废学。 ‚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意即在诗歌的意境的创造的过程中,其思维的对象不 是书本知识和抽象的理念,而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客 观形象世界,内心在外物的偶然触发下产生诗思,这 就是“妙悟”。 把人们对文艺外部规律的认识引向对审美活动内部规 律的探讨,把人们对文艺的伦理价值的重视,引向对 审美价值的追求。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引言世界是无穷尽的,生命是无穷尽的,艺术的境界也是无穷尽的。

“适我无非新”(无羲之诗句),是艺术家对世界的感受。

“光景常新”,是一切伟大作品的烙印。

“温故而知新”,却是艺术创造与艺术批评应有的态度。

历史上向前一步的进展,往往是伴着向后一步的探本穷源。

李、杜的天才,不忘转移多师。

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追摹着希腊,十九鞍经的浪漫主义憧憬着中古。

二十世纪的新派且溯源到原始艺术的浑朴天真。

现代的中国站在历史的转折点。

新的局面必将展开。

然而我们对旧文化的检讨,以同情的了解给予新的评价,也更形重要。

就中国艺术方面——这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研寻其意境的特构,以窥探中国心灵的幽情壮采,也是民族文化底自省工作。

希腊哲人对人生指示说:“认识你自己!”近代哲人对我们说:“改造这世界!”为了改造世界,我们先得认识。

一、意境的意义龚定庵在北京,对戴醇士说:“西山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榻前,不关风雨晴晦也!”西山的忽远忽近,不是物理上的远近,乃是心中意境的远近。

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里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

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

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

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

”中国绘画的整个精粹在这几句话里。

恽南田题唐洁庵的画说:“谛视斯境,一草一树,一丘一壑,皆洁庵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

其意象在六合之表,荣落在四时之外。

将以尻轮神马,御泠风以游无穷。

真所谓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尘垢0糠,绰约冰雪。

时俗龌龊,又何能知洁庵游心之所在哉!”画家诗人“游心之所在”,就是他独辟的灵境,创造的意象,作为他艺术创作的中心之中心。

什么是意境?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的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4)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读书报告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读书报告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读书报告这篇《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并没有一般哲学著作中严肃的逻辑论证、枯燥的概念与难懂的专业术语,宗白华先生的文笔细腻而优美,引用和列举了大量的古诗和哲言,把“意境”向读者娓娓道来。

这篇文章并非仅如题目所言,只叙述了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过程,还提到了很多与意境相关的方面。

下面我就个人特别有感悟的一些文中片段来展开我的读后感想。

宗白华先生引用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来开始阐述他对意境理解。

他认为,意境是造化和心源的合一,是客观自然景象和主观情思的交融。

“意境为艺术家独创,是从他最深的‘心源’和‘造化’接触时突然的领悟和震动中诞生的,它不是一味客观的描述,像一台照相机的摄影。

”文中一句充分说明了艺术意境与客观呈现两者的区别。

画家是具有审美感兴能力的人,能在审美感兴的基础上把情景两者统一起来从而形成审美意象,即使画家尽力地去客观如实的描绘眼前之景,也不能完全避免作品中带有其主观感情色彩,如胸中之竹非眼中之竹,手中之竹非胸中之竹。

而照相机拍摄出来的照片是几乎丝毫不差地记录着我们看到的真实世界的,是我们眼前世界的定格,在最大限度上真实的呈现出现实场景的原初面目。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相机拍摄出来的照片具有无与伦比的精确性。

我们不可以说照片中没有蕴含摄影者的感情,但与如中国山水画等艺术作品相比较而言,不可否认的是照片表现出来的作者的主观情感色彩会更为淡一些。

中国山水画等艺术作品中更多地融入了创作者的心绪、情感,其中的一笔一画,一点一线都带有着创作者主观情思色彩的艺术意境,这给予了欣赏者以无尽想象和意会的空间,使得其与完全客观机械反映现实的摄影区别了来开。

宗白华先生还认为,中国的美学,无论是绘画,还是诗词书法,都是十分注重意境的,强调意境的深远空灵和天人合一,这多多少少都带了些禅意。

此外,他还认为,“道”与艺术意境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

这让我想到“道”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以及“道”思想给中国艺术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我国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我国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孙向阳(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贵州铜仁554300)摘要: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

它是后于“意象”概念出现,却渐渐成为艺术的终极追求而超越了“意象”的一个范畴。

我国的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先秦——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的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

本文就试图来梳理其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脉络。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具有民族特色的范畴之一。

宗白华先生指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

在中国美学史上,它是后于“意象”概念出现,却渐渐成为艺术的终极追求而超越了“意象”的一个范畴。

意境指的是诗(词)、画、戏曲及园林等门类艺术中,借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熔铸所成,情景交融、虚实统一,能深刻表现宇宙生机或人生真谛,从而使审美主体之身心超越感性具体、物我贯通、当下无比广阔空间的那种艺术化境。

意境一词是最早由唐代诗人王昌龄与物境、情境并列提出来的三境之一;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将意境这一范畴具体化,认为诗的极致在于“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宋代严羽则以佛教的禅境比喻诗的意境,认为二者完全一致;清末民初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将此“范畴”发展为“境界”。

虽然意境在明清时期才成为美学范畴,但它的形成背景须上溯至先秦道家、魏晋玄学以及隋唐佛学的本体论讨论,须上溯至魏晋至宋元诗、画等门类艺术中有关“象”与“象外”、“言”与“意”、“形”与“神”、“虚”与“实”、“情”与“景”关系的讨论。

下面,就从历史的角度来阐述我国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先秦——意境理论的发韧时期《易经·系辞》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认为感性形象比之于抽象的逻辑语言更能充分抒发和表达主体情思。

《易传》所言之“象”,主要指卦象,但也包括艺术形象。

玄学家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

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和蜕化

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和蜕化

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和蜕化文/孤鸿万里云引言:明眼人一看便知,此处套用了宗白华先生《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的标题,本文确实受宗白华先生文章的启发良多,而所引也较多取自宗先生的文章。

本文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是对当前意境研究的一个粗略的综述和评论,第二部分是我对意境初始意义的基本观点。

一.研究史的回顾1.历史上的三次讨论关于意境的问题,我国曾有过三次大讨论。

第一次是在1930-1940年代,当时的著名学者几乎都参加了讨论,如胡适、闻一多、朱自清、宗白华、李长之、朱光潜等,学界认为这次讨论为我国意境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50-1960年代,国内又开展了第二次大讨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朱光潜和李泽厚。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中期是第三次讨论的高潮,但此次讨论只有史料整理上的价值,理论上没有什么突破。

2.基本的混乱学界目前有一个现象,就是企图用“意境”一词涵盖所有我国古代文论中出现“境”字的内容,就我目前所看到的材料来说,“意境”一词出现的频率并不高,或是将分别使用的“意”“境”认为就是“意境”,或是将“境”、“神境”、“灵境”认为是“意境”的别用。

我们让“意境”一词承载了太多的涵义,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古人所说的“境”、“神境”、“灵境”等等可以统一为“意境”?我怀疑是“意境”一词在近代以前一直是很少使用的,只是近人为了捻出“意境论”而空加了许多意义。

这是近代以来造成的混乱局面,实与古人无关。

3.意境作为概念?意境可以作为概念吗?这是意境研究中必须考虑的一个基本问题。

一个概念的基本特征是我们知道用这个概念作什么,也就是说,概念作为命题,必须于理论有益,能由这个概念生发出作用于整个理论体系的内容,正如“理念”之于柏拉图,“绝对精神”之于黑格尔,而不是像恩格斯所批评的费尔巴哈那样,有了命题却“完全不知道用这些命题去干什么,它们始终是纯粹的空话”。

而就目前我所看到的关于意境的讨论中,只是在意境的外围对这个问题作随意的阐发,只是形式意义上的阐明,而没有任何论述深入到意境内部,所有的讨论都是始于意境而又止于意境,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理论纵深,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和广度,这让我们不得不怀疑意境作为一个概念的合理性。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龚定庵在北京,对戴醇士说:'西山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榻前,不关风雨晴晦也!''西山的忽远忽近,不是物理上的远近,乃是心中意境的远近。

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里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

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

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

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

'中国绘画的整个精粹在这几句话里。

恽南田题唐洁庵的画说:'谛视斯境,一草一树,一丘一壑,皆洁庵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

其意象在六合之表,荣落在四时之外。

将以尻轮神马,御泠风以游无穷。

真所谓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尘垢粃糠,绰约冰雪。

时俗龌龊,又何能知洁庵游心之所在哉!' 画家诗人'游心之所在',就是他独辟的灵境,创造的意象,作为他艺术创作的中心之中心。

什么是意境?唐代大画家张璨论画有两句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造化和心源的凝合,成了一个有生命的结晶体,鸢飞鱼跃,剔透玲珑,这就是'意境',一切艺术底中心之中心。

意境是造化与心源底合一。

就粗浅方面说,就是客观的自然景象和主观的生命情调底交融渗化。

(但在音乐和建筑里,人类都创造非自然的景象,以表心中最深的意境。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Anuel)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石涛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

-这说明'意境'的意义。

王荆公有一首诗:'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

'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相见江南。

前三句全是写景。

江南的艳丽的阳春,但着了末一句,全部景象遂笼罩上,啊,渗透进,一层无边的哀感,回忆的愁思,和重逢的忻慰。

情景交织,成了一首绝美的'诗'。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事物为对象,借以探求艺术家自 我的心灵最深处
意境与禅境的关系
强调直觉顿悟的功夫
禅境是忘情,艺境是移情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道、舞、空白
道与艺的关系 中国诗词、绘画和书法意境结构的特点 中国艺术意境与心灵及宇宙境象
意境与禅境的关系
最高追求,理想境界:自六朝以后,艺术的理想境 界就在于澄怀观道;由丰满的色相到最高的心灵境 界,即所谓的禅境。
创造的基石:澄观一心而腾踔万象,是艺术创造的 基石;禅是中国人在接触到佛教大乘教义之后深入 内心而灿烂出的哲学境界和艺术境界。艺术境界的 创成,即须得缠绵悱恻,即得其环中,又要超旷空 灵,即超然物外。
艺术境态的“禅境”,也可以说正是一种“心灵境界”, 是表现禅理、禅意、禅趣等哲理精神,以无意为佳 的冲淡、淡远的超悟之境
佛家所说的“道 ”,是“中道”,佛家的最高真理。
澄怀观道
“澄怀”,就是挖掘心灵中美的源泉,实现“最自 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胸襟廓然,脱净尘渣, 就是用审美的眼光、感受,深深领悟客体具象中的 灵魂、生命,完成,凸现一个审美客体。
意境由客观的境界和心灵的映射构成,其主要的特 征是情景交融。
不是情与景的简单统一,而是一种我中有你,你中 有我的交融。它是意象,却是“崭新的意象”。
“禅”, 即“静虑”、“思维修”,指靠高度凝神虚静、 涤除杂念,实现对红尘世俗之超脱。
何谓“禅境”
雅好自然,以自然为依托,动中之静,顿悟、妙悟 的直觉的智
谢谢
道与艺的关系
道表象于艺
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

重谈中国美学意境之诞生

重谈中国美学意境之诞生

重谈中国美学意境之诞生摘要: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它高度凝结了中国人的哲学智慧和艺术经验。

道家的本无之论和佛禅的空观是意境诞生的哲学前提,这种空无之论的“向内转”则是意境生成的直接原因。

就意象与意境的关系而言,易学一脉的意象是一个认识论或物性论的范畴,它不但与美学层面的意象存在距离,而且不具有向意境过渡的可能性。

美学层面的意象源于道家,尤其是庄子;从意象向意境的过渡则靠了佛教和禅宗的助力。

关键词:道禅意象意境1943年3月,宗白华先生在《时与潮文艺》创刊号上发表了《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文。

这篇文章区别于中国美学史上对于“意境”的零碎提及和简单判断,真正赋予了它作为中国美学核心范畴的地位。

但是,宗白华先生所谈的意境,由于被“艺术”一词限定,这使他言及的“意境之诞生”问题像穿了一件理论的紧身衣,缺乏哲学的视野和历史发生的深度追问。

本文认为,对意境这一凝结了中国人哲学智慧和历史经验的美学范畴,除了唯美的、艺术分析的路子之外,哲学的观照和历史成因的分析同样是重要的:它重点涉及意境的哲学发生问题,从意象向意境、境界过渡中出现的理论内涵的变异问题,佛教(禅宗)在意境理论形成中的作用问题,以及哲学本体与美学本体的划界问题。

一.意境的哲学发生什么是意境?关于这个问题,自王国维始,对它的定义就没有断绝过。

但主导性的意见依然存在,即境由心造。

从这种关于意境的基本定位看,如果说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理论来自哲学的促动,那么,研究中国哲学如何发现并界定人的心灵,就成为意境研究的一项正本清源的工作。

一般而言,中国美学的意境理论肇始于道家,成熟于禅宗。

道家的本无之论和禅宗的空观是意境诞生的哲学前提,而意境的生成则直接依赖道禅的空、无本体向“一体之心”的内化。

那么,这种内化的途径是什么,或者说,道禅如何通过心的发现而促成了意境的生成呢?下面尝试论之:首先,在中国古典哲学中,道与佛禅通过对世界本体的追问,分别发现了空、无,并以此作为世界的本相。

中国传统美学_意境_之_意义域_开放性构成及其学理渊源

中国传统美学_意境_之_意义域_开放性构成及其学理渊源

超于象 外 、 意 于 言 表。 其 审 美 诉 求 倾 向 于 诗 意 境域呈现的灵妙性和精粹性 , 要求以冲淡自然 、 。 其生动呈现的 象外之象的姿态向本然“还原 ” 是以意贯串 , 浑化无痕 , 是蹈光揖影 , 抟虚成实 。 “意境 ” 概而言之 , 可以说, 的构筑流程应该就是 、 “大 象 无 中国传统 美 学 所 主 张 的“言 不 尽 意” 、 “有无相生” 、 “大音希声 ” 形” 与“大美无言 ” 的
① “天 : “刚柔交错, ” 云 天文也; 文明以止, 人文也。
“一切逻各斯中心倾向之外” 传统美学思想自然是 “文明运动” 。应该 独具民族特色的一种强有力的 说, 德里达的这一看法既揭示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异 “意境” “意义 质性, 也生动地表明了传统美学的 说 域” 构筑流程的反逻各斯中心与非逻辑形式化特 点, 以及讲求意之所在, 信手拈来, 头头是道, 不待 思索, 得之自然的诗性化特色。具体说来, 则表现 “意境” 在 构筑的高弹性以及其启迪性、 开放性等 方面。由此, 随机性、 即兴性、 滑动性可以说是传统 “意境” 美学 构筑流程的第一个鲜明特征。 传统美学“意境 ” 的意义域构筑流程常常是 随机性的, 具有一种兴之所至、 随性而发的心物、 情景、 意象、 形神相融互渗的本原性特质。 所以, “意境 ” 就 的内涵与外延 看, 则往往是混沌一体 的, 呈现为一种似花非花、 惟恍惟惚、 有迹无迹、 是 雾非雾、 有痕无痕、 似流非流、 可得而不可见的风 “意境” 味。突出地体现出作为 意蕴构成的“意义 。“境 域 ” 域” 是生成 而 不 是 现 成 的 特 点 难以名 , 状, 发生于纯粹的构成域“道 ” 可以说, 中国传统 “意境” 美学 的“意义域 ” 本身就是一种发散性的 不确定构成, 体现了一种巨大的张力, 展示了汉语 的包容性与流动性。 , “意境” 同时 意义域的多元性也决定了其开 放性特点。 应该说, 中国传统美学所推崇的“意 , “境域 ” 境” 其 是多元的、 多样化的, 有自然之境 域, 有人文之境域, 也有诗意之境域, 以及人生境 域、 原发境域、 生成境域、 构成境域、 边缘视域、 生 存境域、 时间视域、 语言境域、 艺术境域等等。 在 , “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 一方面具有直观的原本发 “意境 ” 生性和自明性, 因为 表征着心物、 情景、 意 象、 主客还未分离的、 混沌的构成态势; 而另一方 , “意境” 面 不像一般直观那样还受制于直觉的对 象, 被固着于关注焦点和对象上, 而往往要走在 “关注” 之前。 意义域具有直观性、 生成性、 构成 性、 张力性。中国传统美学诗性“意境 ” 的境域式 生存, 一般总是要化入缘发境域、 构成境域和艺术 境域的原发意义域构成之中。 纵观整个“意境 ” , 的意义域, 其中“域 ” 的含义应该就是“境域 ” 也

重谈中国美学意境之诞生

重谈中国美学意境之诞生

重谈中国美学意境之诞生
刘成纪
【期刊名称】《求是学刊》
【年(卷),期】2006(033)005
【摘要】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它高度凝结了中国人的哲学智慧和艺术经验.道家的本无之论和佛禅的空观是意境诞生的哲学前提,这种空无之论的"向内转"则是意境生成的直接原因.就意象与意境的关系而言,易学一脉的意象是一个认识论或物性论的范畴,它不但与美学层面的意象存在距离,而且不具有向意境过渡的可能性.美学层面的意象源于道家,尤其是庄子;从意象向意境的过渡则靠了佛教和禅宗的助力.
【总页数】6页(P87-92)
【作者】刘成纪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1
【相关文献】
1.◇四◇重◇谈◇--一个校园方案的诞生 [J], 黄明华;贺勇;吴党社
2.向全系列商用车制造商迈进庆祝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诞生50周年中国重汽集团改革重组10周年 [J], 若妍
3.中国美学意境说的诞生 [J], 刘云春
4.浅议中国美学意境论——兼谈摄影意境论之构建 [J], 陈杰
5.重谈中国美学意境之诞生 [J], 刘成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

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

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对它的研究可谓早已形成一门“显学”。

学界从各个角度进行探析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有分量的学术成果。

我们常常会随口说某样东西有“意境”,但是如果继续追问下去什么是“意境”;就往往无疾而终。

什么是意境?关于这个问题,自王国维以来对它的定义就没有断绝过。

叶朗的《说意境》一文通过对意境这一重要范畴的分析,区别了“意境”和“意象”两个概念,说明了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些特点。

在《说意境》中作者首先区分了“意境”和“意象”两个概念,认为情景交融指的是“意象”;而“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情景交融),还有一些自己的特殊规定性。

作者认为意象说和意境说的思想根源是老子的哲学;王夫之建立了一个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美学体系,认为作为艺术本体的意象具有宽泛性,某种不确定性,其基本规定是情景交融。

老子“道”的思想促使了中国古代艺术家不重视一个具体事物的刻画,而是突破具体的“象”去追求“道”的无限。

因为“意境”是要进入无限超越具体的有限,因此就会有一种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这就是它的特殊规定性。

作者从中国绘画﹑诗歌﹑园林等三方面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此外,有“意境”的艺术作品会超越具体的事物而从一个角度去揭示整个人生的意味,如苏东坡的《前赤壁赋》。

“意境”还会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这种美感往往表现为一种惆怅。

在这种美感中,包含了对于整个人生的某种体验和感受,是一种最高的美感。

孟二冬的《意境与禅玄——中唐诗歌意境论之诞生》主要是从中唐时期的一些诗歌理论入手分析,认为其产生中唐时期作家和理论家标志着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理论的正式诞生。

主要探讨了中唐的意境论。

首先探讨了其产生的前提条件。

前人以及同时代人的创作实践;魏晋以来,文艺理论家对于文学创作中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的融合的重视;儒释道中有关学术与哲学的思想,尤其是玄学中“言﹑象﹑意”关系的辨析和佛教中关于“象外”说的理论与意境理论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9月第33卷 第5期求是学刊SEEKING TRUTHSep.,2006Vol.33 No.520世纪中国美学批评重谈中国美学意境之诞生刘成纪(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摘 要: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它高度凝结了中国人的哲学智慧和艺术经验。

道家的本无之论和佛禅的空观是意境诞生的哲学前提,这种空无之论的向内转!则是意境生成的直接原因。

就意象与意境的关系而言,易学一脉的意象是一个认识论或物性论的范畴,它不但与美学层面的意象存在距离,而且不具有向意境过渡的可能性。

美学层面的意象源于道家,尤其是庄子;从意象向意境的过渡则靠了佛教和禅宗的助力。

关键词:道禅;意象;意境作者简介:刘成纪(1967-),男,河南虞城人,文学博士,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科研人员,从事中国美学史、中西美学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06)05-0087-06 收稿日期:2005-03-171943年3月,宗白华先生在∀时与潮文艺#创刊号上发表了∀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文。

这篇文章区别于中国美学史上对于意境!的零碎提及和简单判断,真正赋予了它作为中国美学核心范畴的地位∃。

但是,宗白华先生所谈的意境,由于被艺术!一词限定,这使他言及的意境之诞生!问题像穿了一件理论的紧身衣,缺乏哲学的视野和历史发生的深度追问。

本文认为,对意境这一凝结了中国人哲学智慧和历史经验的美学范畴,除了唯美的、艺术分析的路子之外,哲学的观照和历史成因的分析同样是重要的:它重点涉及意境的哲学发生问题,从意象向意境、境界过渡中出现的理论内涵的变异问题,佛教(禅宗)在意境理论形成中的作用问题,以及哲学本体与美学本体的划界问题。

一、意境的哲学发生什么是意境?关于这个问题,自王国维始,对它的定义就没有断绝过。

但主导性的意见依然存在,即境由心造。

从这种关于意境的基本定位看,如果说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理论来自哲学的促动,那么,研究中国哲学如何发现并界定人的心灵,就成为意境研究的一项正本清源的工作。

一般而言,中国美学的意境理论肇始于道家,成熟于禅宗。

道家的本无之论和禅宗的空观是意境诞生的哲学前提,而意境的生成则直接依赖道禅的空、无本体向一体之心!的内化。

那么,这种内化的途径是什么,或者说,道禅如何通过心的发现而促成了意境的生成呢?在中国古典哲学中,道与佛禅通过对世界本体的追问,分别发现了无和空,并以此作为世界的本相。

即老子所谓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1](P223),∀金刚经#所谓的凡所有相,皆是虚%87%∃意境理论成熟于王国维,这种观点现代以来几成定论,但近年来却受到学界的质疑:(1)在∀人间词话#中,被王国维拈出!的是境界而非意境(其中提到意境!只有一处),关于两者的区别,国内学者已有论及;(2)假托阴山樊志厚的∀&人间词乙稿∋序#以观我!、观物!对举谈意境,∀宋元戏曲考#以情景交融!定位意境,未为深明之论。

对于这两个问题,本文将有具体分析。

妄。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2](P10)。

这里,道家的以无为本,佛禅的以空为宗,简单地讲,就是有!的根源是没有!,是!的本质是非是!。

显然,当哲学的本体之思最终以对本体的否定为结局时,这种语义逻辑上的矛盾将使任何进一步的追问都无法进行下去。

在这种背景下,道与禅共同选择了向后转!,即由思考对象世界转入思考作为思考者的人自身。

它们共同体认到,对世界本原的追问虽然以空无作结,但这个世界毕竟还留下了思想者本人可以作为思想的凭借。

于是,哲学本体论的内化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佛、道作为对象性本体的问题,也就转换为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一心定而万物服![3](P405)的问题。

这种转变,在道家那里表现为庄子对心斋、坐忘的强调,在禅宗那里表现为以无念、净心作为悟道的法门。

庄禅哲学的向内转导致了对心的发现,但问题并没有就此止步。

从逻辑上讲,一种将对象世界推入空幻之境的哲学,必然也会对心的实存性产生质疑,因为人心既思考世界,它自身又在世界之中。

由此看来,佛禅所谓的三界唯心!,表面上是一种肯定,但它马上又会被本来无一物!这一更彻底的判断否定。

至此,外部世界与人内在心灵的关系,就成了以空对空,以净对净的关系。

而这种澄清宇宙万里尘埃、荡涤心中一切执着与识见的空无,正是禅宗所开启的表里皆白、一丝不挂的空寂之境。

从以上分析看,道与禅(尤其是教外别传!的禅宗)作为一种否定的认识论,它没有给任何东西的实存留下余地。

这种空空如也!的空!,不仅为美学意义上的意境划定了边界,而且决定了意境必然趋于空寂辽远的本质。

但同时必须看到,佛禅在由理性的思辨得出心物皆空的结论时,它无法回避一个基本的事实,即:虽然包括心在内的一切存在都是假有性空!,但这种空观!却来自主体心灵的悟证。

也就是说,一方面讲心即是空,另一方面,心又必然以其觉解能力完成对自身空幻本质的认识和发现。

面对这种心之体与心之用的矛盾,一种可行的解释依然是存在的,即:我们必须把心在逻辑上被否定的必然与它牢笼万有、纳万象于胸的实然分开,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理论合理性与目视眼观之物的现实性分开,否则,我们就会面临下面这种让人尴尬的情况%%%佛禅说一切实有皆空幻,但人撞在石头上却痛得要命;佛禅说即心即空,但这痛的感觉却是真实得让人无法回避的致命体验。

至此我们当能理解,南禅的慧能为什么一方面坚定地提出非心非佛,另一方面又一再强调即心即佛。

可以认为,即心即佛是存在的实然,非心非佛则是理论的必然,它们分别言及了同一问题的两个层面。

同时,即使非心非佛!这一命题本身,也是来自慧能心灵的证悟,而非与人无关的天赋真理。

至此,在对象本体和心本体之间,心的存在就成了决定一切存在的存在,这也是人们将禅门之法称为心法的根本原因。

上面,虽然我们依靠逻辑分析,对禅宗围绕心所产生的体与用的矛盾进行了揭示,但揭示矛盾并不等于解决矛盾,因为心和现象世界在本质意义上的空性与其在经验层面的现实性,依然是不可调和的难题。

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从六朝开始影响中国的大乘佛教中观哲学和后来的禅宗,采取了互证互显、取其中道的方法。

即慧能所谓以明显暗,以暗显明。

来去相因,取中道义![2](P186)。

这种方法虽然是面对逻辑的悖论不得不采取的折中之举,但却为美学意境的生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

这是因为,意境虽然以哲学层面的空无为背景,但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它又离不开心的灵动和形象的支撑,又需要心与境的互渗和互证。

关于意境这种既虚且实、既空且相的特点,慧能下面的讲法是有启发意义的,即:心体无滞,即是般若![2](P84),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

若全著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

![2](P185)这种在有无、空色之间游移的中道观,意味着禅心是无常住的,禅境是亦虚亦实的。

它开启的精神之境既表现出鸢飞鱼跃的灵动之相,又表现为虚实的相生或有无的相成。

而这,正是意境的特点。

但同时必须看到,在道家和禅宗中,由于空无被规定为心的本性,这意味着悟道和悟禅的心灵必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理之心或情感之心,而是一种超越性的精神之心。

要实现这种超越,首先要完成的就是心灵的清淤工作。

即老子所言的涤除玄鉴!,庄子所言的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禅宗所言的住心观净!等。

他们认为,通过对私欲和迷识的清洗,人空旷的心灵不仅可以备于天地之美,纳万有于胸中,而且可以和对象世界空无的本性相互吐纳,相互映照。

也就是说,要想观道!,必先澄怀!;只有澄怀!,才能味象!。

同时,在道禅哲学中,这种心灵的空旷不是虚无,不是无边的黑暗或黑格尔所谓的不可钻入的幽深![4](P127),而是虚室生白,因空而明。

如∀庄子(天道#云: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88 %也,万物之镜也。

![3](P403)显然,这种人与世界互照的境界,既是精神境界,也是天地境界。

对道家和禅宗而言,由于世界的真身是体自空寂!的,所以,只有这种空明之心所观照的相才是世界的本相。

同时,由于心灵只有处于空旷状态才能避免将主体意志强加于世界,所以,这种心灵所映照的必然是世界最高的真实。

二、意境的历史生成在中国古典哲学和美学中,意象、意境、境界是三个密切联系的范畴。

就中国哲学的原创性而言,意象可以说是它给予美学的贡献,但如前所言,意象真正成为一个美学或诗学范畴却需要完成由对象向心灵的转换。

意境是中西(印度)合璧的产物,没有佛教及后来的禅宗由空!引申出来的境!,中国美学就不可能由意象接着讲到意境。

境界是意境的外化,是要将一个关乎美和艺术的范畴推向关涉人生的所有领域。

下面,我们简要描述中国美学从物象、意象、意境到境界的发展过程。

中国哲学是从观物取象!开始的。

∀易传(系辞#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5](P257)但是在中国哲学,尤其是道家哲学中,物不是毫无内蕴的客观存在,而是自然生命之气的凝聚,是具有伟大的创化功能的道的载体。

面对这种包蕴着无限生命意味的自然对象,我们要想达到对它的深度领悟和全面理解,单单靠观其表象明显是不够的,还必须参悟其内在隐匿的意义。

在这种背景下,∀易传(系辞#就没有仅将哲学的任务停留在获得对象世界的抽象形式上,而是以此作为把握事物内在本质的手段。

即所谓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5](P250)。

从以上分析看,意象理论在中国的出现,可溯源于∀易传#的立象以尽意!。

这在中国美学界几成公论。

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易传#中的意象是一个物性论范畴。

它所谓的意!是物意而非心意,所谓的意象是对象自身形与质的结合,而不涉及人的精神∃。

比较言之,中国美学是以心象规定意象的,这明显与∀易传#不同。

也就是说,∀易传#中的意象是一个哲学认识论问题,而非美学问题。

以此确立意象的美学理论源头,明显是由望文生义导致的误判。

但是,从意!这个字的内在结构来看,它又和人的主体精神有关。

许慎∀说文解字#云:意,志也。

从心,察言而知意也。

![6](P447)以此为基础的意象,应该是一个在主体与对象之间建构关系的范畴。

在中国先秦哲学家中,老子没有使用过意!字,∀论语#中意!出现过一次,∀孟子#中出现两处,∀庄子#中出现六十余次。

从他们对意!字的使用看,这个概念更多地是指涉人的心意、心志。

但在先秦,有意识地通过主体之意与客体之象的链接,即从美学角度使用意象的,却没有见到。

这种状况下,加上从∀易传#到王弼∀周易略例#所形成的对意象进行物性论定位的主导性意见,我们就很难说中国在汉魏以前有美学意义上的意象理论。

意象作为心象,即作为美学概念出现,应该是佛教东传,甚至禅门心法确立之后的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