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背概念以及重要实验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生物课程涵盖了生物学的多个重要领域,包括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

以下是对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的归纳与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复习这些关键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膜负责物质的进出,细胞质内含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它们各自承担不同的功能。

细胞核内含有DNA,是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中心。

遗传物质DNA通过复制和转录过程,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是DNA 上的特定片段,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生物体性状的改变,而基因重组则是通过有性生殖产生遗传多样性的过程。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过程。

合成代谢是将简单物质合成为复杂物质的过程,如光合作用和蛋白质合成;分解代谢则是将复杂物质分解为简单物质的过程,如呼吸作用。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系统。

生物群落中的物种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联系,能量和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流动和循环。

生物进化是生物种类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它通过适者生存和不适者淘汰的方式,导致物种的适应性和多样性增加。

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进行研究和生产的过程。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等都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医药、农业和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上是高中生物课程中一些核心的知识点。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理解这些概念,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并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生物实验必考超详细

高中生物实验必考超详细

实验一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必修一P26)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二.实验原理:1.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2.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休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必修一P18)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2O 沉淀.如:加热葡萄糖+ Cu ( OH ) 2葡萄糖酸+ Cu 2O↓(砖红色)+ H 2O,即Cu ( OH ) 2被还原成Cu 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2.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淀粉遇碘变蓝色. 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 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三.实验材料1.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因为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2.做脂肪的鉴定实验.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一般要浸泡3~4小时(也可用蓖麻种子).3.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四、实验试剂斐林试剂(包括甲液:质量浓度为mL NaOH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mL CuSO4溶液)、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包括A液:质量浓度为mL NaOH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mL CuSO4溶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碘液、蒸馏水.五、方法步骤: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考点提示:(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2 )还原性糖植物组织取材条件(3)研磨中为何要加石英砂不加石英砂对实验有何影响(4)斐林试剂甲、乙两液的使用方法混合的目的为何要现混现用(5)还原性糖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为:(6)花生种子切片为何要薄(7)转动细准焦螺旋时,若花生切片的细胞总有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模糊,其原因一般是什么(8)脂肪鉴定中乙醇作用(9)双缩脲试剂A、B两液是否混合后用(1)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2 )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3)加石英砂是为了使研磨更充分.不加石英砂会使组织样液中还原性糖减少,使鉴定时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4)混合后使用;产生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不稳定.(5)浅蓝色棕色砖红色(6)只有很薄的切片,才能透光,而用于显微镜的观察.(7)切片的厚薄不均匀.(8)洗去浮色.(9)不能混合;先加A液的目的是使溶液呈碱性;先留出一些大豆组织样液做对比.实验四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必修一P47)一.实验目的: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分布.二.实验原理:叶绿体的辨认依据:叶绿体是绿色的,呈扁平的椭圆球形或球形.线粒体辨认依据:线粒体的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三.实验材料: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黑藻的叶.取这些材料的原因是: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若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1、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不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答:不是.呈椭球体形的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可以运动,这种运动能随时改变椭球体的方向,使叶绿体既能接受较多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 2、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答: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都有利于接受光照,完成光合作用.如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改变方向.又如叶子上面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比下面的多,这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实验六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必修一P61“探究”) 一、实验目的:1.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 2.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1.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二、实验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因为液泡呈紫色,易于观察.也可用水绵代替.ml 的蔗糖溶液.用蔗糖溶液做质壁分离剂对细胞无毒害作用.1.如果将上述表皮细胞浸润在与细胞液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中,这些表皮细胞会出现什么现象答:表皮细胞维持原状,因为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2.当红细胞细胞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时,红细胞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为什么答:不会.因为红细胞不具细胞壁.考点提示:(1)洋葱为何要选紫色的若紫色过淡怎么办(2)洋葱表皮应撕还是削为何(3)植物细胞为何会出现质壁分离(4)质壁分离时,液泡大小和颜色的变化复原时呢(5)若发生质壁分离后的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什么(6)高倍镜使用前,装片如何移动(7)换高倍物镜后,怎样使物像清晰视野明暗度会怎样变化如何调亮(8)所用目镜、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9)物像清晰后,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和放大倍数的关系(10)总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放大倍数具体指面积的放大倍数还是长度的放大倍数(11)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大小、多少、视野明暗的关系(12)更换目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目镜上;更换物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物镜上、移动载玻片,若异物移动,则异物在载玻片上.(13)怎样利用质壁分离现象来测定植物细胞液的浓度(1)紫色的洋葱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液泡的大小变化;缩小光圈,使视野变暗些.(2)表皮应撕不能削,因为削的表皮往往太厚.(3)当细胞失去水分时,其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动物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4)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液泡变小,紫色加深;当细胞质壁分离复原时,液泡变大,紫色变浅. (5)细胞已经死亡(可能是外界溶液浓度过大,细胞失水过多或质壁分离时间过长)(6)若要把视野中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上移动.若要把视野中左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左方移动,因为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是倒像. (7)换高倍物镜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得清晰;视野会变暗,可调大光圈或改用反光镜的凹面镜来使视野变亮.(8)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9)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小,放大倍数越大.(10)总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是指细小物体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11)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越大、数目越少、视野越暗.(12)更换目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目镜上;更换物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物镜上、移动载玻片,若异物移动,则异物在载玻片上.(13)①配制一系列浓度从小到大的蔗糖溶液②分别用以上不同浓度的溶液制成某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③用显微镜观察某植物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某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就介于不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浓度和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浓度之间.实验七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必修一P78、P83)一.实验目的:1.探究不同温度和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2.培养实验设计能力.二.方法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材料、选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实施实验→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实例1: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一).实验原理:鲜肝提取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和Fe3+都能催化H2O2分解放出O2.经计算,质量分数为%的FeCl3溶液和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相比,每滴FeCl3溶液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①实验时必须用新鲜的、刚从活的动物体中取出的肝脏作实验材料.肝脏如果不新鲜,肝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等有机物就会在腐生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使组织中酶分子的数量减少且活性降低.②实验中使用肝脏的研磨液,可以加大肝细胞内过氧化氢酶与试管中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从而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 考点提示:(1)为何要选新鲜的肝脏(2)该实验中所用试管应选较粗的还是较细的为什么(3)为何要选动物的肝脏组织来做实验,其他动植物的组织的研磨液能替代吗(4)相同质量的块状肝脏和肝脏研磨液,哪一个催化效果好为什么 (5)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可否共用下个吸管为什么(1)因为在不新鲜的肝脏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会由于细菌的破坏而降低.(2)应选用较粗的,因为在较细的试管中容易形成大量的气泡,而影响卫生香的复燃.(3)因为肝脏组织中过氧化氢酶含量较丰富;其它动植物组织也含有少量的过氧化氢酶,所以能够替代.(4)研磨液效果好;因为它增加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 (5)不可共用,防止过氧化氢酶与氯化铁混合,而影响实验效果. 酶的专一性(1)方案一:用同一种酶催化两种不同物质淀粉(非还原糖) 麦芽糖(还原糖) ①蔗糖(非还原糖) 蔗糖 ②用淀粉酶分别作用于淀粉和蔗糖后,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根据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来判断淀粉酶对二者是否有催化作用,从而探索酶的专一性. (2)方案二:用两种不同酶催化同一种物质淀粉(非还原糖) 麦芽糖(还原糖) ①淀粉(非还原糖) 淀粉 ②再用斐林试剂鉴定,从而探究酶的专一性. 疑难点拔:这三个实验为探索类实验.①探索酶的高效性时,应合理设计对照实验,严格控制实验变量.②探索酶的专一性时,设计实验首先要从已知入手,确定何为实验变量(自变量),何为因变量,何为控制变量.淀粉、蒸糖水解的产物,水解的速率等为变化的结果,即因变量,从因变量入手我们将推知自变量(实验变量)即淀粉酶对其的影响程度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淀粉、蔗糖在实验过程中的浓度、用量,淀粉酶的浓度、用量.水解过程的温度等都为控制变量,需遵循同时等量原则,以排除控制变量对2个水解反应的影响.③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通过研究某一因素,如温度(实验变量)对某一特定反应的影响时,要在其他因素(控制变量)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观察不同的实验变量(如不同的温度)对特定反应的影响结果(因变量),以便对实验结果(实验变量与因变量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淀粉酶 淀粉酶淀粉酶淀粉酶实例2: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方法.2.探索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淀粉水解的情况.二)实验原理:1.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2.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淀粉水解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中间产物遇碘后,会呈现红褐色或红棕色.)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显色.注:市售a-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约600C实例3: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八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必修一P97)一.实验目的:1.尝试用过滤方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和用纸层析法分离提取到的色素.2.分析实验结果,探究叶绿体中有几种色素,以及各自所呈现的颜色.二.实验原理:1.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用丙酮、乙醇等能提取色素.2.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子量小的溶解度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所以用层析法来分离四种色素.三、实验材料:幼嫩、鲜绿的菠菜叶由上至下分别为: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扩散最快是胡萝卜素,扩散最慢是叶绿素四种色素之所以能被分离,是因为四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溶解度越高扩散速度越快.五:实验讨论:1.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答: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如触及层析液,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就会溶解在层析液中,实验就会失败.2.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关键是什么答:提取叶绿体色素的关键是:①叶片要新鲜、浓绿;②研磨要迅速、充分;③滤液收集后,要疑难点拔:四条色素带的分布与色素扩散速度有关,而扩散速度大小由分子量大小所决定,这四种色素的分子量分别是:胡萝卜素(C40H56)536、叶黄素(C40H56O2)568、叶绿素a (C55H72O5N4Mg)892、叶绿素b(C55H70O6N4Mg)906,所以色素带从上到下,即扩散从快到慢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与叶黄素分子量相差32,叶绿素a 与叶绿素b的分子量相差14,故前二种色素的距离大于后二种色素的距离.色素带的粗细与色素的含量有关.通常叶绿素含量是类胡萝卜素的四倍,叶绿素a的含量是叶绿素b的三倍,叶黄素含量是胡萝卜素的二倍,含量越多,色素带就会越浓越粗,故由浓粗到淡细依次是: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考点提示:(1)对叶片的要求为何要去掉叶柄和粗的时脉(2)二氧化硅的作用不加二氧化硅对实验有何影响(3)丙酮的作用它可用什么来替代用水能替代吗(4)碳酸钙的作用不加碳酸钙对实验有何影响(5)研磨为何要迅速要充分过滤时为何用布不用滤纸(6)滤纸条为何要剪去两角(7)为何不能用钢笔或圆珠笔画线(8)滤液细线为何要直为何要重画几次(9)滤液细线为何不能触到层析液(10)滤纸条上色素为何会分离(11)色素带最宽的是什么色素(12)滤纸条上相互间距最大的是哪两种色素(13)色素带最窄的是第几条色素带为何(1)绿色、最好是深绿色.因为叶柄和叶脉中所含色素很少.(2)为了使研磨充分.不加二氧化硅,会使滤液和色素带的颜色变浅.(3)溶解色素.它可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来代替,但不能用水来代替,因为色素不溶于水.(4)保护色素,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不加碳酸钙,滤液会变成黄绿色或褐色.(5)研磨迅速,是为了防止丙酮大量挥发;只有充分研磨,才能使大量色素溶解到丙酮中来.色素不能通过滤纸,但能通过尼龙布.(6)防止两侧层析液扩散过快.(7)因为钢笔水或圆珠笔油中含有其它色素,会影响色素的分离结果.(8)防止色素带的重叠;增加色素量,使色素带的颜色更深一些.(9)防止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10)由于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它们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就不同.(11)最宽的色素带是叶绿素a,它的溶解度比叶绿素b大一些.(12)胡萝卜素和叶黄素.(13)第一条色素带,因为胡萝卜素在叶绿体的四种色素中含量最少.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以免滤液挥发.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关键是:一是滤液细线要细且直,而且要重复划几次;二是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线.实验九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必修一P91)一.实验目的:1.了解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情况2.学会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二.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方程式(略)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三.方法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材料、选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实施实验→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1.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和锥形瓶B(500mL)中,再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2.检测CO2的产生用锥形瓶和其他材料用具组装好实验装置(看课本图示),并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间断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约50min).然后将实验装置放到25-350C的环境中培养8-10h.3.检测洒精的产生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的试管中.向试管中分别滴加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实验十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必修一P115)一.实验目的: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3.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二.实验原理: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2.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存在状态,就可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三.实验材料:洋葱(可用葱、蒜代替).因为根尖生长点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分裂能力强,易观察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答: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有以下几点:(1)剪取洋葱根尖材料时,应该在洋葱根尖细胞一天之中分裂最活跃的时间;(2)解离时,要将根尖细胞杀死,细胞间质被溶解,使细胞容易分离;(3)压片时,用力的大小要适当,要使根尖被压平,细胞分散开.提醒(1)先漂洗再染色,这两步不能颠倒,否则影响实验效果.(2)漂洗的目的①防止解离过度,根尖过分酥软.②洗去盐酸,防止与碱性染液发生作用,便于染色.(3)使根尖细胞相互分散的方法①解离时,盐酸可破坏细胞壁的果胶层,使组织细胞分离.②制片时用镊子捣碎.③压片.(4)显微镜下观察的都是死细胞,不能看到细胞分裂动态变化,若视野中找不到某一时期的细胞,可通过移动装片从邻近的区域中找.(5)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间期细胞数目最多,原因是间期历时最长.考点提示:(1)培养根尖时,为何要经常换水(2)培养根尖时,应选用老洋葱还是新洋葱为什么(3)为何每条根只能用根尖取根尖的最佳时间是何时为何(4)解离和压片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压片时为何要再加一块载玻片(5)若所观察的组织细胞大多是破碎而不完整的,其原因是什么(6)解离过程中盐酸的作用是什么丙酮可代替吗(7)为何要漂洗洗去盐酸便于染色.(8)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什么(9)若所观察的细胞各部分全是紫色,其原因是什么(10)为何要找分生区分生区的特点是什么能用高倍物镜找分生区吗为什么(11)分生区细胞中,什么时期的细胞最多为什么(12)所观察的细胞能从中期变化到后期吗为什么(1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否看到染色体为什么(14)若观察时不能看到染色体,其原因是什么(1)增加水中的氧气,防止根进行无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烂.(2)培养根尖时,应选用老洋葱还是新洋葱为什么(3)为何每条根只能用根尖取根尖的最佳时间是何时为何(4)解离和压片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压片时为何要再加一块载玻片(5)压片时用力过大.(6)分解和溶解细胞间质;不能,而硝酸可代替.(7)洗去盐酸便于染色.(8)染色最深的结构是染色质或染色体.(9)染液浓度过大或染色时间过长.(10)因为在根尖只有分生区的细胞能够进行细胞分裂;分生区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处于分裂状态;不能用高倍镜找分生区,因为高倍镜所观察的实际范围很小,难以发现分生区.(11)间期;因为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最长.(12)不能,因为所观察的细胞都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的死细胞.(13)不能,因为洋葱表皮细胞一般不分裂.(14)没有找到分生区细胞;没有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染液过稀;染色时间过短.实验十一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必修一P110)一.实验目的:通过探究细胞大小,即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二.实验原理:用琼脂块模拟细胞.琼脂块越小,其表面积越大,则其与外界效换物质的表面积越大,经交换进来的物质在琼脂块中扩散的速度快;琼脂块中含有酚酞,与NaOH相遇,呈紫红色,可显示物质(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速度.结论: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四.课后讨论题答案:1.当NaOH与含酚酞的琼脂块相遇时,其中的酚酞变成紫红色,这是常用的检测NaOH的方法,从琼脂块的颜色变化就知道NaOH扩散到多远;在相同时间内,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深度基本相同,说明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是相同的.322.细胞构成的.细胞越大,需要与外界环境交流的物质越多;但是细胞体积越大,其表面积相对越小,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物质交流的面积相对小了,所以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实验十二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必修二P21)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的阶段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二.实验原理: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三.方法步骤:。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简易背诵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简易背诵版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简易背诵版人教版——必修一高考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相关概念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细胞里的物质结构基础生活,繁殖4.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5.病毒的相关知识: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

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细胞的统一性:动植物细胞基本相似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一移二转三调”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2 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高中生物重点知识点的归纳

高中生物重点知识点的归纳

高中生物重点知识点的归纳高中生物必背知识1.显微观察法——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观察质壁分离、观察染色体变异等。

2.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制备细胞膜等。

3.密度梯度离心法——证明DNA半保留复制(重带、轻带、中带等)。

4.细胞染色法——活细胞染色(健那绿染色线粒体);碘染色法,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死细胞染色(醋酸洋红、龙胆紫、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甲基绿—吡罗红)。

5.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分泌蛋白形成;光合作用[H218O、C18O2探究O2中放射性的来源;14CO2→14C3→(14CH2O)探究C的转化途径];DNA半保留复制(15N、3H、32P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32P、35S);基因诊断等。

6.纸层析法——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选修1,类胡萝卜素的提取鉴定)。

7.对比实验法——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酶作用特性相关实验。

8.浓度梯度设置实验——探究生长素对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探究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选修1,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最佳洗涤效果,探究果胶酶活性的最适条件)。

9.假说—演绎法——孟德尔两大定律的发现,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用白眼果蝇为材料)。

10.类比推理法——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11.抽样方法——估算植物及活动能力弱的动物(如蚯蚓、蚜虫、昆虫卵)等种群密度。

12.标志重捕法——估算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种群密度。

13.取样器取样法——探究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

14.抽样检测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动。

15.模型构建法——构建细胞亚显微结构物理模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物理模型,构建细胞类型、种群特征、细胞分裂等概念模型,构建种群增长两种数学模型(公式、“J”型、“S”型曲线),构建减数分裂、血糖调节过程物理模型。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是进行微生物培养的物质基础。

高中生物必修课本必背81个重要概念

高中生物必修课本必背81个重要概念

高中生物必修课本必背81个重要概念必修11.系统: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2.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3.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4.必需氨基酸: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的氨基酸。

5.非必需氨基酸:人体细胞能够合成的氨基酸。

6.核酸: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7.单糖:不能水解的糖类。

8.二糖: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糖类。

9.多聚体: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单体)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10.结合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

11.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12.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13.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4.分泌蛋白: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

15.细胞核的功能: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6.生物膜系统:由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7.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

18.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19.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20.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21.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2.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23.酶: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24.酶活性: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

高三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三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三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一、细胞与分子生物学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

2. 细胞的代谢:包括物质的摄取、合成、分解和排泄过程。

3.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双螺旋结构、DNA复制、DNA的遗传信息传递等。

4. RNA的结构和功能:mRNA、tRNA、rRNA的结构和功能、RNA的转录、翻译等。

5.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组的结构、编码蛋白质的基因、非编码RNA基因等。

6. 酶的结构和功能:酶的特性、酶的分类、酶的作用机理等。

7. 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免疫细胞、免疫固有性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等。

二、生物进化与环境适应1. 进化论的基本原理:物种的起源、物种的变异和选择等。

2. 生物的分类与命名:分类的原则、生物分类的等级、生物的种类等。

3. 人类的进化:人类的起源、人类进化的证据、人类的同源性等。

4. 生物的适应性结构和功能: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结构和功能的适应性等。

5. 生物的行为进化:动物的行为模式、进化的影响因素等。

三、植物生物学1. 植物的结构和生长:植物器官的结构、根茎叶花果的功能等。

2. 植物的生殖: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植物的花和果实等。

3. 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调节等。

4. 植物的激素调节:激素的种类和功能、植物对激素的响应等。

5. 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植物的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等。

四、动物生物学1.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动物器官的结构、器官的功能和相互关系等。

2. 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性别的形成、生殖和发育的过程等。

3. 动物的生理调节:动物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4. 动物的行为:动物行为的分类、动物行为的调节、动物行为的进化等。

5. 动物的进化与适应:动物的起源、进化的影响因素等。

五、生态学1.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生态因子、生态物种、生态位等。

2. 水域生态系统:湖泊生态、河流生态、海洋生态等。

3. 土壤生态系统:土壤的结构、土壤中的生物等。

高中生物合格考必背知识清单

高中生物合格考必背知识清单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病毒、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字的都是细菌。

如破伤风杆菌、葡萄球菌等都是细菌。

乳酸菌是一个特例,它本属杆菌但往往把“杆”字省略。

青霉菌、酵母菌、曲霉菌及根霉菌等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

3、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组成细胞的元素微量元素: Zn 、Mo、Cu、B、Fe、Mn(口诀:新木桶碰铁门)主要元素:C、H、O、N、P、S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C、H、O、N(基本元素)最基本元素:C(干重下含量最高)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鲜重下含量)(2)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4)化合物的鉴定:鉴定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2H别在于R 基的不同,氨基酸约20种。

5.生物膜系统的组成(1)细胞膜:单层,细胞的外界膜 (2)核膜:双层,具核孔,细胞核的外界膜(3)细胞器膜⎩⎪⎨⎪⎧双层膜:叶绿体、线粒体单层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等(4)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约2%--10%)(5)细胞膜的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6)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6.几种重要细胞器的分工 (1)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2)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3)无膜结构的细胞器(4)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 线粒体 (提供能量)↓ ↓ ↓ ↓ 核糖体 → 内质网 ──→囊泡 高尔基体 ──→囊泡细胞膜↓合成 ↓初加工 ↓再加工 ↓ 胞吐 (方式) 肽链 较成熟蛋白质 成熟蛋白质 分泌蛋白(5)观察叶绿体:材料是 藓类叶 或 黑藻叶 或 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 ,不需要染色。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细胞的基本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

细胞器的功能: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负责细胞呼吸;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溶酶体含有多种酶,能分解细胞内外物质;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遗传的分子基础: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独立定律,解释了生物性状的遗传规律。

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是遗传物质的改变,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生物的进化: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通过适者生存和不适者淘汰的过程,物种逐渐适应环境。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呼吸作用则是细胞释放能量的过程。

酶的作用:酶是生物体内的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是细胞数量增加的方式,减数分裂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方式。

生物技术的应用:包括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等,这些技术在医学、农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人体生理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通过各种激素和神经递质维持机体的稳态。

免疫调节: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负责识别和清除病原体。

遗传病与遗传咨询:遗传病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疾病,遗传咨询可以帮助了解遗传病的风险和预防措施。

以上是高中生物的一些必背知识点,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深入理解生物学原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至关重要。

高中生物所有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所有实验归纳

高考生物实验所有知识点!一、考纲要求的课本实验1.观察类实验在此类实验中常综合运用显微观察技术、染色技术、玻片标本制作技术等。

归类如下:2.鉴别类实验在此类实验中,常利用某种试剂对生物体或细胞中成分进行鉴别.针对不同的鉴别对象,采用不同的试剂。

归类如下:3.实习和研究性课题此类实验常通过调查法,调查法中常使用统计技术和测量技术。

4.探究性实验此类实验需要对某些生物学现象作出合理化的假设并通过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如教材中“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等。

探究性生物学实验应当要求学生在明确实验要求、目的的前提下,遵循实验设计“操作方便.程序合理,药品节约.依据现象推测结论”的原则进行设计.一般可分以下几个环节:(1)理论假设的提出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实验的条件即实验变量X。

即惟一一个对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变量。

在此基础上提出理论假设.它常常可以描述为:“当条件X存在时,事件P(实验现象)可能发生;当条件X改变时,若事件P发生,能得出何结论;当事件P不发生.能得出何结论。

”(2)设计探究性实验分五个实验步骤进行:①实验准备,包括必要的实验器材及实验药品的准备;②满足条件X,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事件P能否发生;③条件X改变,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事件P能否发生,发生的程度如何;④设计对照实验。

⑤梳理,实验是否遵循“单一变量”、“平行重复”原则。

(3)观察,记录和结论仔细观察并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做出相应的结论,一般规律是:①若条件X存在,事件P能发生;条件X改变,事件P不能发生(或发生程度改变)。

结论是……。

②若条件X存在,事件P能发生;条件X改变,事件P能发生。

结论是……。

③若条件X存在,事件P不能发牛,条件X改变,事件P能发生。

结论是……。

二、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区别1.概念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

高中生物必背考点总结7篇

高中生物必背考点总结7篇

高中生物必背考点总结7篇篇1一、细胞结构与功能1. 细胞膜: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具有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2. 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部分,其中含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等。

3.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大脑”,其中含有染色体和DNA,能够控制细胞的遗传和代谢。

二、生物大分子1. 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多种功能,如催化、运输、支持等。

2. 核酸:核酸是由核苷酸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包括DNA和RNA 两种类型,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3. 糖类:糖类是由碳、氢、氧组成的生物大分子,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同时释放出氧气。

2.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四、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 遗传规律:生物的遗传规律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即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决定,并通过配子传递给后代。

2. 变异类型:生物的变异类型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表型变异等,这些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五、生物的进化与适应1. 进化机制:生物的进化主要通过自然选择和基因突变等机制实现,其中自然选择是决定生物进化的主要因素。

2. 适应环境:生物通过不断的进化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如适应性进化、趋同进化等。

六、微生物与人类生活1. 微生物种类: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众多种类,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

2. 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如食品发酵、污水处理等都需要微生物的参与。

同时,一些微生物也会引起人类疾病。

七、生物技术及应用1.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众多领域,这些技术在医药、农业、环保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2. 新兴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兴的生物技术不断涌现,如合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这些技术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必背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必背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必背生物学是一门探索生命奥秘的科学。

作为高中生物学必修课程的一部分,生物必修一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介绍其中必背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细胞与细胞器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多种形态和种类。

细胞包含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细胞质中还有一些重要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

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合成器,是进行细胞呼吸的关键器官。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特有细胞器,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高尔基体则参与细胞物质的合成和分泌等过程。

二、遗传物质DNA和RNADNA和RNA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携带了生物个体的遗传信息。

DNA是复制遗传信息的分子,位于细胞核中。

RNA则参与了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帮助合成蛋白质。

通过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过程,细胞可以不断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保证生物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三、遗传的规律遗传是生物的一项重要特征,遗传规律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化过程。

孟德尔的遗传实验成果揭示了遗传的分离与结合规律,即显性和隐性基因的传递过程。

此外,还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遗传规律,遗传物质的突变和基因组的重组等内容。

遗传的规律在农业、医学以及生物工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四、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命的丰富程度。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了解不同物种的分布、数量和相互关系,有助于认识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种群和个体,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

五、人体健康与保健人体健康与保健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了解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学习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等,有助于预防疾病和保护自己的健康。

此外,了解人体的免疫系统和传染病防控等方面的知识,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健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结起来,高一生物必修一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包括细胞和细胞器、遗传物质DNA和RNA、遗传的规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与保健等内容。

生物中考必背的知识点高中

生物中考必背的知识点高中

生物中考必背的知识点高中生物是中考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它涉及到生物的各个方面,包括生物的起源、结构、细胞、遗传、进化等。

掌握生物的基本知识点对于高中生物考试至关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生物中考必背的知识点。

1.细胞理论细胞理论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它指出所有生物均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类。

细胞内包含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重要结构。

2.遗传物质DNA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它负责传递生物的遗传信息。

DNA的主要结构是双螺旋结构,由碱基对、磷酸和脱氧核糖组成。

DNA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来传递遗传信息。

3.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是生物遗传研究的基石,其中包括显性和隐性遗传、基因的分离和再组合等。

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有助于理解遗传的基本原理。

4.稳态与平衡生物体内的稳态与平衡是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

稳态指的是生物体内环境参数保持相对恒定,平衡指的是生物体内各种物质和能量的平衡状态。

了解稳态与平衡的调节机制对于理解生物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5.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时间演化过程中的适应和变异。

达尔文进化论是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它强调适者生存和物种适应环境的能力。

了解生物进化有助于理解物种形成和生物多样性的产生。

6.生物分类生物分类是对生物进行分类和命名的科学方法。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物种,其中包括界、门、纲、目、科、属和种等级别。

了解生物分类有助于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和分类特征。

7.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环境要素等。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多样性、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

了解生态系统有助于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和生物的生存与繁衍。

8.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保护生物栖息地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任务。

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相关政策对于培养环保意识和积极参与环保活动至关重要。

以上是生物中考必背的知识点,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为高中生物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生物必背的重要知识点总结合集五篇

高中生物必背的重要知识点总结合集五篇

高中生物必背的重要知识点总结合集五篇高中生物必背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1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叶绿体中的色素有4种,他们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叶绿素(约占3/4):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类胡萝卜素(约占1/4):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白光下光合作用最强,其次是红光和蓝紫光,绿光下最弱。

因为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呈绿色。

二、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 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和丙酮)中,且他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绿叶中的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2 方法步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步骤要记准确)(1)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作用是什么?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的色素被破坏。

(3)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防止细线中的色素被层析液溶解。

(4)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其排序怎样?宽窄如何?有四条色带,自上而下依次是橙黄色的胡萝卜素,黄色的叶黄素,蓝绿色的叶绿素a,黄绿色的叶绿素b。

最宽的是叶绿素a,最窄的是胡萝卜素。

三、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结构:外膜,内膜,基质,基粒(由类囊体构成)。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基粒的类囊体及基质中。

光合作用色素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

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和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类囊体在基粒上。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须的酶。

四、光合作用的原理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植物更新空气。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生物高考必背知识点高中生物重点知识归纳

生物高考必背知识点高中生物重点知识归纳

生物高考必背知识点高中生物重点知识归纳为了让你更好地备考高考生物,以下是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归纳:1.生物的基本概念:-生物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有机体,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生物具有自我繁殖和自我进化的能力。

2.生物的化学成分:-生物体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

-有机物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核酸。

-无机物主要包括水、无机盐和氧气。

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真核细胞有细胞核。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和细胞液,是细胞的主要活动场所。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参与细胞呼吸。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参与光合作用。

-与其他细胞相连的细胞称为组织,不同组织结合起来形成器官。

4.遗传和变异:-遗传是生物传递基因信息的过程。

-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和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

-染色体是囊括基因的结构体。

-遗传变异是指基因在传递过程中发生的改变,包括基因突变和结构变异。

-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对物种的适应和变异有重要影响。

5.生物的能量转化和代谢:-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

-呼吸是生物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发酵是在缺氧条件下有机物进行代谢的过程。

6.生物的分类和进化:-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遗传关系等因素对生物进行分类。

-分类学中的系统发育是根据生物的进化关系进行分类。

-进化是生物体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环境的过程。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种机制,通过筛选适应环境的基因和性状。

以上只是生物高考必背知识点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知识点,建议你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总结。

此外,完成一些模拟题和真题也是非常重要的备考方法。

祝你成功备考!。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考点总结如下:一、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细胞的分子组成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2.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分DNA和RNA两种。

3.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大致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4.脂质分脂肪、磷脂和固醇等。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2.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3.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4.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5.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四、细胞的生命活动1.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2.生物体具有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3.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五、遗传和变异1.遗传物质是核酸,主要是DNA。

2.DNA和RNA在分子组成上的差异:DNA中含有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而RNA中含有核糖和尿嘧啶。

3.DNA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是碱基(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六、实验中的颜色反应1.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2.DNA+甲基绿染液→绿色3.RNA+吡罗红(派洛宁)染液→红色4.还原糖+斐林试剂加热→砖红色5.脂肪+苏丹Ⅲ(Ⅳ)染液→橘黄色(红色)以上是高中生物必背知识考点的总结,涵盖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生命活动、遗传和变异以及实验中的颜色反应等多个方面。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热门7篇)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热门7篇)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第1篇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原理:DNA绿色(甲基绿),RNA红色(吡罗红)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 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果: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高倍显微镜下看不到DNA、RNA分子)实验二物质鉴定还原糖+斐林试剂(水浴加热)~砖红色沉淀脂肪+苏丹III~橘黄色脂肪+苏丹IV~红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斐林试剂现配现用,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

双缩脲试剂A液、B液分开加。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

实验三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1、材料:新鲜藓类叶、黑藻叶或菠菜叶,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2、原理:叶绿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色,球形或椭球形。

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成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

知识概要:(1)为什么可直接取用藓类的小叶,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叶?因为藓类的小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而菠菜叶由很多层细胞构成。

(2)取用菠菜叶的下表皮时,为何要稍带些叶肉?表皮细胞除保卫细胞外,一般不含叶绿体,而叶肉细胞含较多的叶绿体。

(3)怎样加快黑藻细胞质的流动速度?最适温度是多少?进行光照、提高水温、切伤部分叶片;25℃左右。

(4)对黑藻什么部位的细胞观察,所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的现象最明显?叶脉附近的细胞。

(5)若视野中某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在装片中该细胞的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怎样的?仍为顺时针。

(6)是否一般细胞的细胞质不流动,只有黑藻等少数植物的细胞质才流动?否,活细胞的细胞质都是流动的。

实验四观察有丝分裂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1.解离:药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1混合液).时间:3~5min.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2.漂洗:用清水漂洗约10min.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并有利于染色.3.染色:用质量浓度为或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3~5min目的:使染色体着色,利于观察.4.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三)观察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生物高中必背知识点

生物高中必背知识点

生物高中必背知识点一、细胞与细胞器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新陈代谢、生殖繁殖等3. 细胞器的功能:线粒体(能量合成)、内质网(蛋白质合成与运输)、高尔基体(分泌物的加工与运输)、溶酶体(降解废物)、叶绿体(光合作用)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2. DNA的结构:双螺旋结构、碱基对、遗传密码3.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染色体遗传规律、基因突变4. 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生物胚胎发育、生物分子比较三、生物分类与进化1. 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形态学分类、生化学分类、进化分类2. 生物分类的层级:物种、属、目、纲、门、界、域3. 生物进化的主要模式:自然选择、突变、基因流、遗传漂变4. 生物进化的推动因素:环境变化、竞争压力、适应性进化四、植物生长与繁殖1. 植物的生长方式:原生生长、二次生长2. 植物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有性繁殖3. 植物的生活史: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生活史差异4. 植物的营养方式:自养营养与异养营养五、动物的生长与繁殖1. 动物的生长方式:原生生长、渐生生长2. 动物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有性繁殖3. 动物的生活史:昆虫的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4. 动物的营养方式:食草动物、食肉动物、杂食动物六、生物的能量与物质交换1. 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产生有机物质和氧气2. 呼吸作用:有机物质与氧气反应释放能量的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和水3. 物质的循环:碳循环、氮循环、水循环4. 营养关系:食物链、食物网、能量传递与捕食关系七、人体的生理与健康1. 消化系统:消化器官、消化液、消化吸收2. 呼吸系统:呼吸器官、气体交换、呼吸调节3. 循环系统:心脏、血管、血液循环、免疫功能4. 神经系统:神经元、神经传导、感觉器官、反射与调节5. 生殖与生育: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生殖周期、避孕与计划生育八、环境与生物保护1.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物圈、生态位、生态平衡2. 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 污染与保护: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生物保护措施九、生物技术与社会1. 基因工程:基因克隆、基因编辑、转基因技术2. 细胞工程:细胞培养、干细胞技术、组织工程3. 生物医学: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干细胞疗法4. 农业与环境:转基因农作物、污水处理、生物除草剂以上是生物高中必背的知识点,涵盖了细胞与细胞器、遗传与进化、生物分类与进化、植物生长与繁殖、动物的生长与繁殖、生物的能量与物质交换、人体的生理与健康、环境与生物保护、生物技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高考必背的85个重要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考必背的85个重要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考必背的85个重要生物知识点总结高考必背的85个重要生物知识点1.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和基因工程中。

(三倍体、病毒、细菌等不能基因重组)2.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就是DNA,有DNA就有RNA,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3.双缩脲试剂不能检测蛋白酶活性,因为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

4.高血糖症≠糖尿病。

高血糖症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只能验血,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

因血液是红色。

5.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必须是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6.细胞克隆就是细胞培养,利用细胞增殖的原理。

7.细胞板≠赤道板。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后期由高尔基体形成,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

8.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部分。

CO2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属于体液调节。

9.注射血清治疗患者不属于二次免疫(抗原+记忆细胞才是),血清中的抗体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10.刺激肌肉会收缩,不属于反射,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判断兴奋传导方向有突触或神经节。

11.递质分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电位变化,但电性不变,所以不会引起效应器反应。

1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主要”如何理解?每种生物只有一种遗传物质,细胞生物就是DNA,RNA也不是次要的遗传物质,而是针对“整个”生物界而言的。

只有少数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13.隐性基因在哪些情况下性状能表达?①单倍体,②纯合子(如bb或XbY),③位于Y染色体上。

14.染色体组≠染色体组型≠基因组三者概念的区别。

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如人类为2个染色体组,为二倍体生物。

基因组为22+X+Y,而染色体组型为44+__或XY。

15.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无独立新陈代谢,只能过寄生生活,用普通培养基无法培养,只能用活细胞培养,如活鸡胚。

16.病毒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举例:①基因工程中作载体,②细胞工程中作诱融合剂,③在免疫学上可作疫苗用于免疫预防。

17.遗传中注意事项:(1)基因型频率≠基因型概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必背概念以及重要实验生物必背概念1.多肽与肽链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经脱水缩合形成的含有多个肽键(—CO—NH—)的化合物叫多肽,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作肽链。

2.原生质体与原生质层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剩下的结构,只在细胞工程中使用此概念。

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用在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中。

3.生物膜与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膜等,这些膜的化学组成相似,基本结构大致相同,统称为生物膜。

生物膜系统: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叫生物膜系统。

4.与染色体有关的一组概念染色体和染色质:细胞核内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蛋白质和DNA 组成,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姐妹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是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并行的两条染色单体,是在细胞分裂的间期由同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其大小、形态、结构及来源完全相同,DNA分子的结构相同,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也一样,其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体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切不能将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认为是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作一个染色体组。

染色体组组数可以根据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基因型进行判断。

5.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反映了细胞增殖速度。

测定细胞周期的方法有很多,有同位素标记法、细胞计数法等。

6.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原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同一生物体细胞中的基因是相同的,细胞分化不会导致遗传物质改变)7. 癌细胞有的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不能正常地分化,而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叫癌细胞。

癌细胞的特征:无限增殖,能够扩散和转移(因为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8. 植物体细胞杂交用两个来自不同植物的体细胞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并且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方法。

在此过程中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9. 细胞株与细胞系细胞株:原代培养的细胞中有极少数细胞能度过生长停滞及衰老死亡的危机而继续传下去,这些存活的细胞一般能传代40~50代,这种传代细胞是细胞株。

这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细胞系:细胞株传至50代以后有部分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并带有癌变的特点,有可能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地传代下去,这种传代细胞称为细胞系。

10. 酶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等条件。

过酸、过碱、高温使酶分子结构不可逆破坏而失活,而低温抑制酶活性,可恢复。

11. 渗透作用水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

典型的渗透作用装置需要两个条件:半透膜,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12. 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概念及条件质壁分离:指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分离的现象(而不是指细胞质)。

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条件:内因——活的、结构完整的以及具有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质壁分离);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液泡和原生质层恢复原状(质壁分离复原)。

13.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14. 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光能利用率: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光合生产的有机物中所含能量,即该土地所接收的太阳能。

光合作用效率: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光合生产的有机物中所含能量,即光合作用中作物吸收的光能。

15.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进行该过程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无氧呼吸: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的整个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16. 四分体减数分裂时,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交叉且相互交换一部分染色体,这在遗传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17. 复制、转录与翻译复制: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翻译:在细胞质中核糖体上进行的,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18.半保留复制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这种复制方式叫半保留复制。

19. 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一个独具遗传作用的功能单位(而不是DNA分子上的任一片段)。

20. 遗传性状、遗传信息、密码子遗传性状:生物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由遗传信息决定,体现者是蛋白质。

遗传信息: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密码子:指mRNA 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密码子共有64个,而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只有61个,有3个终止密码子不决定任何氨基酸。

21.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基因诊断:用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的原理,鉴定被检测样本上的遗传信息,从而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

DNA探针是带有荧光素或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人工合成的单链DNA分子。

基因治疗: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用于治疗疾病等。

基因治疗只能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而不能修复有缺陷的基因。

22. 一组与性状有关的概念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两个纯合亲本杂交,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作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两个纯合亲本杂交,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作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

23. 一组与基因有关的概念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控制着不同性状的基因。

24. 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纯合子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没有性状分离,可稳定遗传。

杂合子: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

25. 一组与交配类型有关的概念杂交:基因组成不同的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Aa×aa,Cc×CC。

常用来判断生物性状的显隐性。

自交:植物的自花传粉和同株异花传粉;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

判断植物是否是显性纯合子的最简单的方法。

正交与反交:正交与反交是相对而言的。

若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常用来判断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

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纯合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26.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与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基因重组: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染色体变异:指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的比较明显的染色体变化,如染色体结构的改变、染色体数目的增减等。

27. 单倍体、二(多)倍体与单倍体基因组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这种个体可能含有一个或多个染色体组;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不管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二(多)倍体:由受精卵(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单倍体基因组:a.无性别区分的生物: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上所有的基因。

b.有性别区分的生物:常染色体的一半+XY(ZW)性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

28. 物种、种群与种群的基因库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个体。

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种群中的个体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种群的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29. 体液调节的概念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CO2、H+等)通过体液的传递,对人和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在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的作用最为重要。

30. 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协同作用: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

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对生长发育的作用。

拮抗作用: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作用。

31.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作食物链。

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最高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

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的营养关系,叫作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顺着食物链(网)这种渠道进行。

3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过程。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不断在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故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3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其大小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

34. 生物圈地球上由各种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所组成的环绕地球表面的圈层,换句话说,生物圈就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的无机环境的总和。

35. 生物多样性地球上所有种类的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其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容。

生物的基本概念其实都容易理解,难的部分就是生物实验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