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叙事性作品(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叙事的涵义与特征
• 涵义: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 • 基本特征: ①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人的行为 及其结果 情感 意义的意义 价值的价值 事件 过程的意义 过程的价值
一、叙事的涵义与特征
②叙事的方式是话语的虚构。 人物存在于叙事世界内,而不是之外。 符合 生活逻辑感情逻辑
一、叙事的涵义与特征
第二节 叙述内容
(三)人物: 1、故事中的第一位要素;人物与情节的主次 2、叙事作品中人物自身的二重性特点; 从故事情节发生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物的作用是 推动故事的进展;而从人物自身的审美价值来 看,人物则应当是具体生动的形象。这两方面 的意义构成了故事中人物的二重性:及推动故 事进展的作用上讲,人物是行动主体,格雷马 斯称之为“行动素”;从构造形象的意义上讲, 人物是性格(也称为“角色”)。
叙事的构成: 1、叙述内容:即讲述故事,包括事件、人 物、场景; 2、叙述话语:既呈现故事的陈述语句; 3、叙述行动:即叙述本身,叙述人怎么说, 谁在说,以什么方式说等。倒叙 插叙 顺 叙 按照历史先后逻辑,情感逻辑
武松打虎故事wenku.baidu.com精彩与其说是武松做了什 么,不如说是叙事人讲了什么。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 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 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 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疙瘩地揪住,一 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 力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 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 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 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
传统的西方叙事理论
亚里斯多德《诗学》:虚构/真实,情节 贺拉斯《诗艺》:人物类型 布瓦洛:理性节制情感,类型化人物 狄德罗: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物性格 黑格尔:性格是现代艺术的中心 恩格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传统的中国叙事理论
特点:作品的社会内容,以人物、情节、 环境三要素为中心。 毛宗岗评点《三国》 张竹坡评点《金瓶梅》 金圣叹的《水浒传》、《西厢记》评点 脂砚斋评点《红楼梦》
整个总的事件就由这不同层次的小事件构筑而成。 我们可以这样切分下去,直到最小的细节,只要 是对整个叙事有意义的东西,便可成为最初级的 事件,也就是最小叙述单位。 对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和命运不发生影响的情境事 态不能构成有意义的叙述单位,因而不是故事中 的事件。
第二节 叙述内容
2、事件作用的两大类别: ①推动情节,使故事具有连续性; 张生去见杜确 ②塑造形象——使故事具有生动性。 张生于访友抒发怀才不遇之感慨。 李云龙打安化,灭山木。 黛玉焚稿、钟跃民去陕北
第二节 叙述内容
①“行动元”功能:推动情节发展;行动的 目的,意义与基本方法(情节的动因: “做什么”) 雪狼湖 宁静雪 胡狼 玉凤 梁直 母亲 西游记 师徒 妖怪 神仙 西厢记 张生 莺莺 崔母 红娘 郑恒
第二节 叙述内容
②“角色”功能:显现性格特征。(形象的基础: “怎么做”) 一个行动素却可能由几个性格来担任,比如《西 游记》中的妖魔鬼怪虽然很多,性格怪异,都 属于同一类行动素,即阻碍取经的恶势力。 一个性格也可能成为几个行动素,如《西游记》 中的猪八戒,在前面是取经行动的阻碍者,而 被唐僧降伏后则成了取经人。
核心单位与辅助单位
核心单位是故事进展线索中的必要环节,直接影 响到故事发展的可能与方向; 辅助单位只是在两个必要环节之间的过渡,并不 能改变故事进程,只是使故事线索得以延续和 伸展。辅助性的事件不断地触发故事的张力, 不断地揭示已经发生的事件同将要发生的事件 之间的关系,从而强化了阅读中的期待心理, 故事才因此而产生了吸引力。 张生借住厢房、兵围普救寺、隔墙酬韵、做法事
第二节 叙述内容
叙述内容三方面:故事、结构、行动
第二节 叙述内容
(一)事件: 1、一个事件一个叙事单位: 作品中的事件可以由若干层次构成。比如《西 厢记》中的故事可以说是讲述了一个事件,即 张君瑞与崔莺莺的恋爱经历。这个总的事件中 包含着一系列小的事件:两人在前殿的邂逅、 孙飞虎兵围普救寺、老夫人赖婚、红娘传信等 等。这些小的事件还可再分为更细小的事件, 如崔张的初次相见就包括崔氏母女寄住西厢、 张生游玩至此、佛殿前偶遇等等。
当代“叙事学”理论
影响: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法国结构 主义思潮。 特征:立足于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文化理 论; 注重文本及其结构,注重叙事作品的共性。
第一节 叙事的界定
叙事就是讲故事。故事是什么? 汉语的本义就是 “过去的事”。英语中的“故事”(story)一词有 “历史”或“史话”之义,故事的这种过去时态 性质表明它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 通过神话、史诗、英雄传奇、民间传说和童话故 事等种种故事形式,人们记忆并传播着一定社会 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 从这个角度来说,故事通过对“过去的事”的记 忆和讲述,构建着一定社会的文化形态。
第二节 叙述内容
(二)情节: 1、 按因果关系组织的一系列事件 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 国王死了,然后王后因伤心而死。 武侠模式 孤儿—拜师—恋爱/报仇—仇报/得爱—归隐 琼瑶模式 苦命女 — 邂逅 — 定情 — 排挤 / 虐待 / 追杀 — 放弃 / 守护—殉情/圆满
第二节 叙述内容
2、情节要有冲突。 黑格尔:情节应表现动作、反动作和矛盾 的解决的一种本身完整的运动。 情节不仅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 列事件,而且要求在事件的发展中表现 出入物行为的矛盾冲突,由此而揭示人 物命运的变化过程。
第七讲
叙事性作品(上)
主要内容
旨在分析叙事性作品的特点。叙事性作 品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叙事 性作品是“叙事”这一叙述活动的产物。 分析叙事性作品就是对这种叙述活动全 过程的分析。具体从三个层次:
分析叙事性作品的三个层次
• A、叙述内容(story),叙述活动与社 会生活之间的关系,这是从叙事话语的 内容中分析外部世界的事物进入文学话 语后的形态特征。 • B、叙述话语(text),对叙述文本形式特 征进行分析 • C、 叙述动作(narrative),叙事作为活 动的特征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