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中西医专业72学时复习思考题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方剂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方剂学》考试试题及答案1、最早提出“君臣佐使”组方基本结构理论的医著是( )A.《五十二病方》B.《黄帝内经》C.《伤寒杂病论》D.《外台秘要》E.《千金要方》2、麻杏石甘汤的功用是( )A.疏风清热,宣肺止咳B.清泻肺热,止咳平喘C.宣降肺气,清热化痰D.辛凉透表,清热解毒E.辛凉疏表,清肺平喘3、九味羌活汤中,具有清泻里热作用的药物是( )A.黄芩、黄连B.石膏、知母C.生地、黄芩D.石膏、黄芩E.生地、石膏4、大承气汤中,宜先煎的药物是( )A.大黄、芒硝B.枳实、芒硝C.枳实、厚朴D.大黄、厚朴E.大黄、枳实5、当归四逆汤的组成是( )A.桂枝汤倍甘草,去生姜,加当归、细辛、B.桂枝汤倍大枣,去生姜,加当归、细辛、通草C.桂枝汤倍芍药,去生姜,加当归、细辛、通草D.桂枝汤倍大枣、甘草,加当归、细辛、通草E.桂枝汤倍芍药、大枣,去生姜,加当归、细辛、通草6、逍遥散中配伍薄荷的意义是( )A.宣肺利咽B.辛凉解表C.清利头目D.疏郁透热E.解肌透疹7、蒿芩清胆汤中含有的药物是( )A.半夏、柴胡B.茵陈、枳壳C.陈皮、人参D.赤茯苓、滑石E.黄芩、栀子8、凉膈散的君药是( )A.连翘B.黄芩C.栀子D.薄荷E.大黄9、治疗热毒血痢宜首选( )A.葛根芩连汤B.芍药汤C.白头翁汤D.黄连解毒汤E.真人养脏汤10、四逆汤所治疗四逆的病因是( )A.血虚受寒B.脾阳不足C.阳气内郁D.热积内结E.心肾阳虚11、具有祛暑解表,化湿和中功用的方剂是( )A.香薷散B.六一散C.藿香正气散D.三仁汤E.清暑益气汤12、治疗阴虚火旺盗汗证,首选方剂是( )A.大补阴丸B.玉屏风散C.当归六黄汤D.牡蛎散E.生脉散13、六味地黄丸中三泻的成分是( )A.车前子、牛膝、泽泻B.茯苓、丹参、泽泻C.泽泻、茯苓、知母D.茯苓、桂枝、猪苓E.泽泻、茯苓、牡丹皮14、治疗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者,首选方剂是( )A.朱砂安神丸B.酸枣仁汤C.归脾汤D.天王补心丹E.温胆汤15、越鞠丸组成中不含有的药物是( )A.香附B.川芎C.栀子D.神曲E.半夏16、苏子降气汤所治疗咳喘的病机是( )A.肺肾阴虚,虚火上炎B.外感风邪,邪热蕴肺C.风寒外束,痰热内蕴D.痰涎壅盛,肾阳不足E.外感风寒,肺气失宣17、补阳还五汤主治证的脉象是( )A.弦长有力B.缓而无力C.脉细欲绝D.洪大无力E.脉微而涩18、川芎茶调散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A.川芎B.薄荷C.羌活D.白芷E.荆芥19、实脾散与真武汤中均有的药物是( )A.附子、芍药、生姜B.附子、白术、干姜C.生姜、苍术、茯苓D.附子、干姜、茯苓E.附子、生姜、茯苓20、下列哪项不属于汤剂的'特点( )A.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B.便于随证加减C.便于服用D.服用量大E.适于病情不稳定者21、金铃子散的功用是( )A.行气疏肝,散寒止痛B.活血化瘀,行气止痛C.温经散寒,养血祛瘀D.疏肝泄热,活血止痛E.活血祛瘀,散寒止痛22、香苏散的主治证是( )A.外感风寒,营卫不和B.外感风寒,肺气失宣C.外感风寒,内兼气滞D.外感风寒,郁而化热E.外感风寒,痰热内蕴23、下列方剂中,含有熟地黄的方剂是( )A.青蒿鳖甲汤B.朱砂安神丸C.一贯煎D.清胃散E.玉女煎24、下列哪项不是真人养脏汤的配伍特点( )A.标本兼治B.重在治标C.脾肾兼顾D.补肾为主E.涩补不滞25、枳实薤白桂枝汤中,配伍桂枝的意义是( )A.通阳散寒,降逆平冲B.解肌发表,温通经络C.温通阳气,化气行水D.解表散寒,温阳化气E.温阳化气,平冲降逆26、镇肝熄风汤的君药是( )A.代赭石B.怀牛膝C.生龙骨D.生牡蛎E.生龟板27、主治外感凉燥证的代表方剂是( )A.桑菊饮B.桑杏汤C.杏苏散D.养阴清肺汤E.清燥救肺汤28、具有益气祛风、健脾利水功用的方剂是( )A、五苓散B、猪苓汤C、五皮散D、苓桂术甘汤E、防己黄芪汤29、治疗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舌苔白滑,脉滑者,首选方剂是( )A.平胃散B.二陈汤C.清气化痰丸D.贝母栝楼散E.苓甘五味姜辛汤30、地黄饮子的君药不包括( )A.熟地B.山茱萸C.肉苁蓉D.石菖蒲E.巴戟天参考答案1、B2、E3、C4、C5、B6、D7、D8、A9、C 10、E11、A 12、C 13、E 14、B 15、E 16、D 17、B 18、B 19、E 20、C21、D 22、C 23、E 24、D 25、A 26、B 27、C 28、E 29、B 30、D。
方剂学习题+参考答案

方剂学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1题,每题1分,共81分)1.下列哪项不属于组⽅原则()A、使B、⽅C、复D、佐E、君正确答案:C2.⽅秦艽汤主治是()A、⽅中头⽅经络B、⽅邪初中经络C、痹症⽅久,正⽅不⽅D、⽅寒湿痹E、破伤⽅正确答案:B3.定喘汤中⽅以清泻内蕴之肺热的药物是()A、地⻣⽅、⽅芩B、⽅膏、知⽅C、⽅芩、⽅连D、桑⽅⽅、⽅芩E、桑⽅⽅、地⻣⽅正确答案:D4.下列不属于“⽅法”内容的是()A、和B、温C、汗D、攻E、下正确答案:D5.导⽅散的君药()A、⽅地B、⽅叶C、⽅地和⽅通D、⽅通E、⽅地和⽅叶正确答案:C6.组成中⽅地、熟地同⽅的⽅剂是()A、炙⽅草汤B、地⽅饮⽅C、⽅补阴丸D、当归六⽅汤E、⽅府逐瘀汤正确答案:D7.桂苓⽅露散的功效是()A、清暑解热,化⽅利湿B、清暑益⽅,除湿健脾C、清暑益⽅,除湿健脾D、解表化湿,理⽅和中E、祛暑化湿,健脾和胃正确答案:A8.组⽅原则的理论最早⽅于哪部医书()A、《圣济总录》B、《⽅帝内经》C、《普济⽅》D、《五⽅⽅病⽅》E、《伤寒明理论》正确答案:B9.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呕恶,或⽅便泄泻,⽅苔厚腻微⽅,脉滑()A、⽅⽅槟榔丸B、保和丸C、枳实导滞丸D、健脾丸E、枳实消痞丸正确答案:B10.不⽅蜂蜜为丸的丸剂是()A、朱砂安神丸B、天王补⽅丹C、磁朱丸D、⽅补阴丸E、以上均不含正确答案:A11.提出“⽅法”的医学著作是()A、《瘟病条辨》B、《医⽅集解》C、《景岳全书》D、《医⽅考》E、《医学⽅悟》正确答案:E12.具有调补⽅肾,涩精⽅遗作⽅的⽅剂是()A、肾⽅丸B、⽅陆⽅仙丹C、桑螵蛸散D、⽅锁固精丸E、缩泉丸正确答案:C13.⽅补阴丸的脉象特点()A、尺脉数⽅有⽅B、脉沉细数C、尺脉细数D、尺脉数⽅⽅⽅E、脉虚数正确答案:A14.补阳还五汤的功⽅为()A、补⽅⽅⽅活⽅B、活⽅祛瘀通络C、活⽅⽅⽅通络D、补⽅活⽅通络E、⽅⽅祛瘀通络正确答案:D15.⽅化汤的君药是()A、当归B、桃仁C、川芎D、⽅草E、炮姜正确答案:A16.清络饮的君药是()A、鲜银花、鲜⽅叶⽅B、鲜银花、鲜扁⽅花C、⽅⽅翠⽅、鲜⽅叶⽅D、⽅⽅翠⽅、丝⽅⽅E、⽅⽅翠⽅、鲜荷叶边正确答案:B17.主治肺肾阴虚,虚⽅上炎之咳嗽痰⽅证的⽅剂是()A、炙⽅草汤B、⽅补阴丸C、六味地⽅丸D、⽅贯煎E、百合固⽅汤正确答案:E18.中⽅,半身不遂,⽅眼喎斜,语⽅謇涩,⽅⻆流涎,⽅便频数或遗尿失禁,⽅黯淡,苔⽅,脉缓⽅⽅,治宜选⽅()A、温经汤B、补阳还五汤C、⽅定⽅珠D、⽅秦艽汤E、⽅府逐瘀汤正确答案:B19.患者身⽅热,⽅⽅渴、汗⽅出、脉洪⽅。
方剂复习思考题1-15

第一章绪论1、名词术语解释:方剂学、方剂、治法、八法、七方、十剂、剂型。
方剂学:研究阐明中医治法,方剂配伍规律极其临床规律的一门科学。
方剂:方剂是中医运用中药防治疾病的处方。
治法:分清症候,病因,病机,在指导方法的原则下的治疗方法。
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法。
七方:始于《黄帝内经》:大、小、缓、急、奇、偶、重。
明确于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大、小、缓、急、奇、偶、复。
十剂: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剂。
剂型:针剂,滴丸剂,口服液,片剂,胶囊剂2、试述治法和方剂的关系。
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即是法、以法统方3、简述方剂配伍的目的。
1.增强药力2.产生协同作用3.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作用的发挥方向4.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4、何谓方剂的组成原则?试述其结构及各自的涵义。
君,臣,佐,使。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对重要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1.佐助药--配合君臣药物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症的药物。
2.佐制药--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物毒性与烈性的药物。
3.反佐药--与君臣药味相反,能在治疗中起相辅相成作用的药物,防止药病格拒。
使药:1.引经药--引领方中诸药到达病位。
2.调和药--调和方中诸药。
5、方剂为何要变化?如何变化?因人,因地,因时1.药味加减变化:君药不变,仅随病情变化改变方中的次要药物。
随症加减。
2.药量增减变化:指方中药物剂量的增加或减少。
3.剂型变化:在不改变药物、剂量的前提下,仅改变剂型。
6、熟悉方剂学发展史上的代表性著作及其意义。
《五十二病方》: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
《外台秘要》:载方6000余,集唐以前方剂之大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成药药典。
《圣济总录》:集宋以前方剂之大成。
《伤寒明理论》:我国第一部研究方剂配伍理论的专著。
《普济方》:属官方修书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方书。
方剂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方剂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6题,每题1分,共86分)1.清营汤主治证中身热的特点是A、午后身热B、谵语身热C、入暮发热D、夜热早凉E、身热夜甚正确答案:E2.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代表方是()A、麻黄汤B、桂枝汤C、九味羌活汤D、小青龙汤E、败毒散正确答案:A3.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方剂是()A、吴茱萸汤B、理中丸C、桂枝人参汤D、小建中汤E、大建中汤正确答案:D4.酸枣仁汤中宜先煮()A、甘草B、知母C、芎穹D、茯苓E、酸枣仁正确答案:E5.体现“少火生气”之义的方剂为()A、右归丸B、地黄饮子C、六味地黄丸D、肾气丸E、左归丸正确答案:D6.玉女煎的功效是()A、养阴血,透邪热B、清胃热,凉血分C、清虚热,退骨蒸D、清热毒,散血瘀E、清胃热,滋肾阴正确答案:E7.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的方剂是()A、导赤散B、黄连解毒汤C、白虎汤D、清营汤E、竹叶石膏汤正确答案:C8.体现“逆流挽舟法”的方剂是()A、银翘散B、麻杏石甘汤C、败毒散D、桂枝汤E、麻黄汤正确答案:C9.治疗妇人热入血室,症见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宜选用()A、四逆散B、大柴胡汤C、逍遥散D、蒿芩清胆汤E、小柴胡汤正确答案:E10.小青龙汤的功效是()A、发汗祛湿,兼清里热B、解肌发表,调和营卫C、发汗解表,清热除烦D、发汗解表,宣肺平喘E、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正确答案:E11.半夏厚朴汤的君药是()A、半夏B、生姜C、苏叶D、茯苓E、厚朴正确答案:A12.羌活胜湿汤中的君药是()A、防风、川芎B、蒿本、防风C、羌活、独活D、独活E、羌活正确答案:C13.血府逐瘀汤善于治疗瘀血的部位是()A、头部B、膈下C、少腹D、胸中E、周身正确答案:D14.实脾散与真武汤组成中均有的药物()A、炮附子、白术、茯苓B、厚朴、白术、生姜C、草果仁、白茯苓、木瓜D、厚朴、木香、大腹子E、干姜、芍药、白术正确答案:A15.治疗水肿,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弦而迟者,宜首选用()A、苓桂术甘汤B、实脾散C、五苓散D、真武汤E、猪苓汤正确答案:B16.患者下利清水,色纯清,腹中硬满而痛,口舌干燥,脉滑实。
方剂复习思考题

12.十灰散、咳血方、小蓟饮子均有凉血止血之功用,临床上如何区别使用? 13.咳血方何以不用止血药而血自止? 15.槐花散与黄土汤均可治疗便血,试比较二方功用主治之异同。 16.荆芥穗在银翘散与槐花散中用法及配伍意义有何异同? 17.如何理解黄土汤中黄芩之配伍意义?
第十四章 治风剂 复习思考题 1.川芎茶调散中何药用量最多?其配伍意义是什么?当以何药为君?其主治何种外邪所致之头痛? 2.结合大秦艽汤、消风散组方配伍论述“治风先止血,血行风自灭”之理。 3.如何理解小活络丹“峻药缓用”之特点? 5.羚角钩藤汤与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之组方原理有何异同? 6.镇肝熄风汤组方配伍是如何体现适合肝“体阴用阳”之性的?
第四章 清热剂 复习思考题 2.竹叶石膏汤中半夏与麦冬的配伍意义是什么? 3.清营汤是如何体现“透热转气”法的?为何强调其主治证之舌象? 4.通过方中用药配伍分析犀角地黄汤与清营汤的配伍特点有何异同? 5.结合黄连解毒汤组方原理解析“苦寒直折”法。 6.凉膈散是如何体现“以泻代清”法的? 7.普济消毒饮中为何重用黄连、黄芩为君?二药与升麻、柴胡配伍的意义何在?
第十二章 理气剂 复习思考题 1.治疗气郁证与气逆证的组方遣药有何异同? 2.如何理解越鞠丸可以“五药治六郁”?临证应如何变化运用? 3.柴胡疏肝散如何体现适肝“体阴用阳”之性? 5.瓜蒌薤白白酒汤为何被称为治疗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的基础方? 6.半夏厚朴汤中配伍苏叶的意义是什么? 8.苏子降气汤中当归、肉桂有何配伍意义? 9.厚朴在半夏厚朴汤、厚朴温中汤、苏子降气汤中各有何配伍意义? 10.定喘汤中麻黄与白果的配伍意义是什么?如何理解其配伍特点之“以适肺性”?
第七章 表里双解剂 复习思考题 1.葛根黄芩黄连汤、白头翁汤、芍药汤均能治热利,其配伍特点有何不同?如何区别应用? 3.大柴胡汤与小柴胡汤均治少阳证,为何大柴胡汤不用人参、甘草,而重用生姜? 4.如何理解防风通圣散集“四法”于一方?
方剂学复习题总结

方剂学复习题总结名词解释一、总论方剂:方剂是在辩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方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的。
方剂学: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科学,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
二、章节简答题一、总论1、方剂的配伍目的是什么?答:药物通过配伍,可以起到下述作用:①增强药力;②产生协同作用;③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的发挥方向;④扩大治疗的范围,适应复杂病情;⑤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
2、举例说明方剂有哪几种变化形式?答:①药味加减的变化。
例如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五味药组成,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主治外感风寒表虚症;若在此症候基础上,兼有宿疾喘息,则可加入厚朴以下气除满、加入杏仁降逆平喘,即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②药量增减的变化。
例如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两方都由附子、干姜、炙甘草三味组成。
前方姜、附用量比较小,主治阳微寒盛而致四肢厥逆、恶寒蜷卧、下利、脉细微或沉迟细弱的证侯,有回阳救逆的功用;后方姜、附用量比较大,主治阴寒极盛格阳于外而致四肢厥逆、身反不恶寒、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的证侯,有回阳逐阴、通脉救逆的功用。
③剂型更换的变化。
理中丸是用治脾胃虚寒的方剂,若改用汤剂内服,则作用快而力俊,适用欲证情较急重者;若证情较轻或缓者,不能急于求效,则可以改汤为丸,取丸剂作用慢而力缓。
二、解表剂1、桂枝汤中配伍桂枝,白芍的意义答:方中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风邪。
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敛固外泄之营阴。
桂、芍合用:1、针对卫强营弱,体现营卫同治,邪正兼顾;2、相辅相成,桂枝得芍药,使汗而有源;芍药得桂枝,滋而能化;3、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
2、比较麻黄汤与桂枝汤的异同点答:共同点:1、在组成上,两方均用有桂枝、甘草;2、二方均具有辛温解表的作用;3、二方均能治疗外感风寒表证。
不同点:麻黄汤是由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组成,以麻黄为君药,发汗之力量强。
方剂学题库(西学中)

一、单选题1. 四气是表示()A. 药物的性质B. 药物作用的定位C. 药物作用趋势D. 药物的滋味E. 药物有毒无毒正确答案:A2. 属于十八反内容的是A. 大蓟与甘草B. 芫花与甘草C. 人参与贝母D. 人参与五倍子E. 人参与五灵脂正确答案:B1. 清代提出“八法”的医家是A. 汪昂B. 程钟龄C. 罗美D. 吴鞠通E. 王孟英正确答案:B2. 提出中医“八法”的医书是A. 《医学心悟》B. 《医方考》C. 《医方集解》D. 《古今名医方论》E. 《医林改错》正确答案:A3. 汗法不可以用于治疗A. 外感表证B. 疹出不透C. 疮疡初起D. 里热实证E. 水肿、泄泻、疟疾见表证者正确答案:D4. 下列不属于“和法”范畴的是A. 和解少阳B. 开达膜原C. 滋补肝肾D. 调和肝脾E. 调和寒热正确答案:C5. 下列哪项不属于“消法”范畴A. 行气B. 活血C. 化痰D. 利水E. 疹出不透正确答案:E1. 方剂组成原则中,其君药的含义是A. 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B. 治疗主证和兼证的药物C. 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D. 治疗主证和次要症状的药物E. 针对病因和兼证的药物正确答案:A2. 由小承气汤变为三物汤属于A. 药物增减的变化B. 药量增减的变化C. 剂型更换的变化D. 药物配伍的变化E. 随证加减的变化正确答案:B3. 除下列哪项外均属于佐药的含义A. 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B. 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C. 消除或减轻君臣药的毒性D. 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E. 起反佐作用的药物正确答案:A4. 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两方的变化属于A. 药量增减的变化B. 药味增减的变化C. 剂型更换的变化D. 随证加减的变化E. 药物配伍的变化正确答案:A5. 在一个方剂中不可缺少的药物为A. 君药B. 臣药C. 佐药D. 使药E. 引经药正确答案:A1. 下列何项为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的配伍特点()A. 相使为用B. 相畏为用C. 相制为用D. 相畏相使E. 相须为用本题答案:E2. 桂枝汤中体现“散收配伍”,能调和营卫的药对是()A. 桂枝与大枣B. 芍药与生姜C. 桂枝与生姜D. 芍药与甘草E. 桂枝与芍药本题答案:E3. 桂枝汤的药物组成是()A.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杏仁B. 桂枝、芍药、杏仁、甘草、人参C. 桂枝、芍药、大枣、生姜、甘草D. 桂枝、芍药、麻黄、生姜、甘草E.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人参本题答案:C4. 下列哪项为麻黄汤与桂枝汤共有的药物()A. 桂枝芍药B. 桂枝杏仁C. 麻黄芍药D. 甘草生姜E. 桂枝甘草本题答案:E1. 银翘散的功用为()A.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B.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C. 辛凉宣肺,清热平喘D. 宣利肺气,疏风止咳E. 解肌清热透疹本题答案:B2. 发热喘急,口渴,苔黄,脉浮滑数,最宜选用()A. 桑菊饮B. 银翘散C.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D. 止嗽散E. 泻白散本题答案:C3. 银翘散,桑菊饮中共有的药物为()A. 银花、连翘、杏仁、竹叶、甘草B. 菊花、薄荷、桔梗、连翘、甘草C. 连翘、桔梗、甘草、薄荷、芦根D. 桑叶、菊花、连翘、芦根、甘草E. 银花、连翘、桔梗、芦根、竹叶本题答案:C1. 下列何项不是大承气汤的主治范围()A. 热结旁流B. 热厥C. 痉病D. 发狂E. 下利清谷本题答案:E2. 大承气汤中用量最大的药是()A. 大黄B. 芒硝C. 枳实D. 厚朴E. 甘草本题答案:D3. 患者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2021年方剂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2021年方剂学课后思考题答案一、A1型题(每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下列哪项不是阳黄和阴黄的鉴别要点()。
A.小便的黄与不黄B.舌苔的黄与不黄C.黄疸鲜明与晦暗D.热证与寒证E.有无恶心呕吐『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阳黄和阴黄的鉴别:阳黄黄色鲜明如橘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属于实证、热证;阴黄黄色晦暗,小便正常或清长,大便溏薄,舌苔白腻,属虚证、寒证。
阳黄和阴黄均可出现恶心呕吐。
2、患者,女性,26岁,2周前曾感冒发热,1周前出现双下肢无力。
查体:颅神经正常,双上肢正常,双下肢肌力3级,双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减弱,双Babinski征(-)。
其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
A.大脑皮质B.脊髓C.内囊D.脑干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3、患者男性,30岁,一周前感冒后出现咳嗽、呼吸短促,咽干多饮,近三日自觉排尿不畅,点滴而出。
苔薄黄舌红,脉数。
最主要诊断应为()。
A.淋证B.咳嗽C.消渴D.癃闭E.肺胀『正确答案』D4、脾约丸主治阳明燥结便秘证,下列哪项是它伴随的特征性症状?()A.脉浮数B.腹中满痛C.小便数多D.小便短少E.口中燥渴『正确答案』C5、患者,女,18岁,未婚。
月经尚未初潮,体质虚弱,腰酸腿软,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沉细尺弱。
其治法是()。
A.补气养血调经B.滋阴益气调经C.补肾养肝调经D.健脾生血调经E.补中益气调经『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精气未充、天癸匮乏不能应时泌至,则冲脉不盛、任脉不通而闭经,治宜补肾养肝调经。
6、下列腧穴中,可以治疗胆道蛔虫症的是()。
A.商阳B.合谷C.阳溪D.手三里E.迎香『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迎香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出自《针灸甲乙经》。
此腧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有疏散风热、通利鼻窍的作用;主治鼻塞、鼽衄、口歪,胆道蛔虫等病症。
7、热病之后,胃阴耗伤所致呃逆者,其特点为()。
方剂学考试题答案及解析

方剂学考试题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方剂学研究的内容?A. 方剂的配伍B. 方剂的组成C. 单味药的功效D. 方剂的临床应用答案:C解析:方剂学主要研究方剂的配伍、组成以及临床应用,而单味药的功效属于中药学的研究范畴。
2. “君臣佐使”是方剂学中的重要原则,其中“臣”指的是:A. 主药B. 辅药C. 引经药D. 调和药答案:B解析:在方剂学中,“君臣佐使”分别对应主药、辅药、引经药和调和药。
其中“臣”指的是辅药,用于辅助主药发挥作用。
二、填空题1. 根据方剂学理论,“君药”是指______的药。
答案:在方剂中起主导作用解析:君药是方剂中的主要药物,其作用是主导整个方剂的疗效。
2. 方剂学中“佐药”的作用是______。
答案:协助君药发挥作用,或针对某些症状起治疗作用解析:佐药在方剂中的作用是辅助君药,增强疗效,或者针对某些特定的症状进行治疗。
三、简答题1. 简述方剂学中“君臣佐使”的概念。
答案:方剂学中的“君臣佐使”是指在方剂组成中,根据药物的作用和地位,将药物分为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
君药是方剂中起主导作用的药物,臣药辅助君药发挥作用,佐药协助臣药,使药则负责调和方剂中的药物。
2. 举例说明方剂学中“配伍禁忌”的应用。
答案:方剂学中的“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药物在配伍时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疗效,因此需要避免同时使用。
例如,甘草与大戟、甘遂等药物配伍时会产生毒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避免这种配伍。
四、论述题1. 论述方剂学在现代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
答案:方剂学在现代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方剂学通过合理的药物配伍,可以增强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其次,方剂学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灵活调整方剂组成,实现个体化治疗。
最后,方剂学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中国药科大学 中药学 方剂学 期末思考题答案

方剂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1、试述平胃散组成、功用、主治和方解。
答案:组成:苍术 (15g) 厚朴(9g) 陈皮(9g)甘草 (6g)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证。
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恶心,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方解:苍术--燥湿运脾(君)厚朴--燥湿行气(臣)陈皮--行气和胃(佐)炙甘草--调和诸药甘缓和中(使)2、小柴胡汤、补中益气汤的组成、功效、主治及方解。
答案:(小柴胡汤)组成:柴胡 (24g) 黄芩(9g) 人参 (9g) 炙甘草(6g) 半夏 (9g) 生姜 (9g) 大枣 (4枚)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 1.伤寒少阳证。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热入血室。
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以及疟疾、黄疸等病而见少阳证者方解:柴胡--透达半表之邪(君)黄芩--清泄半里之热(臣)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佐)人参大枣--益气和中(佐)炙甘草--调和诸药助参、枣扶正(使)(补中益气汤)组成:黄芪15g人参12g 白术12g 当归9g 柴胡3g 升麻3g陈皮3g 甘草6g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1.脾胃气虚证。
食少体倦,少气懒言,面色苍白,大便稀溏,脉大而虚软。
2.气虚下陷证。
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气短乏力,舌淡,脉虚者。
3.气虚发热证。
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方解:黄芪----补气升阳人参、白术、炙草----补气健脾当归----补血和营陈皮----理气和胃升麻、柴胡----升阳举陷炙草----调和诸药3、试述六味地黄丸组成,主治,功用和方解。
答案:组成:熟地12g 山茱萸12g 山药12g 泽泻9g 丹皮9g 茯苓9g 主治:肾阴虚证。
症见腰酸腿软,眩晕,耳鸣,潮热,盗汗,遗精,消渴,手足心热,牙齿动摇,小便淋沥。
舌红少苔,脉细数。
功用:滋阴补肾方解:熟地:甘温滋补、滋肾填髓山茱萸:酸温收敛、养肝涩精山药:甘平滋润、补脾固肾泽泻:甘寒渗利、宣泻肾浊丹皮:辛苦凉凉血、清泄肝火茯苓:甘淡平淡利、渗利脾湿4、试述逍遥散组成,主治,功用和方解。
最新方剂学复习思考题

方劑學復習思考題1我国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是什么?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是什么?3我国最早的方论著作是什么?4我国古代记载方剂数量最多的方书是什么?5被后世誉为“方书之袓”的是哪一部?6为什么说《黄帝内经》为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7“八法”是何时由何人在哪部著作中提岀的?指的是哪八种治疗方法?8为什么说“治法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体现”?9历代对于方剂的分类有哪五种主要形式?10方剂的组成原则是什么?君臣佐使的涵义各是什么?11为什么方剂的组成要遵循君臣佐使的原则?12运用成方时为什么要进行变化?成方变化的形式有哪些?试举例说明?13常用剂型有哪些?各有哪些主要特点?14试述解表剂的定义、适应范围、分类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15九味羌活汤中配伍生地、黄芩的意义是什么?16小青龙汤治疗外寒内饮证,方中为何配伍具有收敛作用的芍药和五味子?17银翘散为辛凉解表剂,为何重用清热解毒之银花与连翘为君药?该方治疗风热表证,方中为何配用辛温之荆芥和淡豆豉?18临床在运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时,一般如何确定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例?19败毒散中配伍人参的目的是什么?所谓“逆流挽舟”法的涵义和适应证是什么?20试比较下列方剂在组成、功用和主治方面的异同点。
①麻黄汤与桂枝汤②桑菊饮与银翘散③败毒散与参苏饮21试述下列方剂在临床上如何区别运用。
①小青龙汤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②桑菊饮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③桑菊饮与止嗽散22试述下列药对的配伍作用,并各举一首方剂说明之。
①麻黄与桂枝②麻黄与杏仁③麻黄与白芍④桔梗与甘草⑤桔梗与枳壳⑥羌活与独活23试述泻下剂的定义、适应范围、分类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24试述大承气汤中行气药的配伍意义?该方在煎煮时应注意什么?25你对“釜底抽薪,急下存阴”是如何理解的?26试述三承气汤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的异同点。
27麻子仁丸与济川煎均属于润下剂,常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及老年人便秘、临床如何区别运用?28何为“脾约”?麻子仁丸目前在临床上是如何运用的(包括适应证病机、证治要点、常用于哪些疾病)?29黄龙汤由何方加味而成?煎煮时为何加用少许桔梗?30十枣汤中配伍大枣有何意义?是否可改用甘草?该方的证诒要点是什么?服用时注意哪些问题(包括剂型、剂量、服用时间、药后调理等)?31试述下列药对的配伍作用,并各举一首方剂说明之。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方剂学》考试题库以及答案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方剂学》考试题库以及答案2017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方剂学》考试题库以及答案【A型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是()A.《济生方》B.《普济方》C.《圣济总录》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太平圣惠方》2.下列哪项属于臣药的涵义()A.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B.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C.用以消除或减弱方中药物毒、副作用的药物D.能引领方中药物至特定病所的药物E.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3.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功效的方剂是()A.玉屏风散B.麻黄加术汤C.麻黄汤D.麻杏苡甘汤E.大青龙汤4.枳实、厚朴并用的方剂是()A.调胃承气汤B.大承气汤C.大柴胡汤D.枳实导滞丸E.增液承气汤5.半夏泻心汤的功效是()A.和胃消痞,散结除水B.益气和胃,消痞止呕C.寒热平调,消痞散结D.平调寒热,理气和胃E.泻火解毒,燥湿消痞6.仙方活命饮的君药是()A.当归尾B.贝母C.白芷D.金银花E.皂角刺7.下列哪项不属于理中丸的主治证候()A.脘腹绵绵作痛B.畏寒肢冷C.大便溏泻D.恶心呕吐E.脉弦数8.补气升阳的代表方是()A.生脉散B.补中益气汤C.参苓白术散D.玉屏风散E.四君子汤9.固冲汤所治崩漏的成因是()A.肝郁脾虚,带脉不固B.肝郁脾虚,冲脉不固C.脾气虚弱,冲脉不固D.脾气虚弱,带脉不固E.肝郁脾虚,湿浊下注10.天王补心丹的功效是()A.滋阴清热,养血安神B.养血安神,清热除烦C.滋补肝肾,养心安神D.益气补血,养心安神E.滋阴养血,清热除烦11.至宝丹的功效,除化浊开窍外,尚有()A.熄风止痉B.化浊解毒C.豁痰解毒D.清热解毒E.化痰定惊12.患者喘咳短气,痰多质稀色白,胸膈满闷,肢体浮肿,舌苔白滑,脉弦滑。
治宜选用()A.小青龙汤B.苏子降气汤C.定喘汤D.止嗽散E.三拗汤13.患者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
治宜选用()A.血府逐瘀汤B.复元活血汤C.失笑散D.鳖甲煎丸E.膈下逐瘀汤14.下列药物除……外,均属川芎茶调散的组成部分()A.荆芥防风B.羌活白芷C.当归生地D.细辛薄荷E.川芎甘草15.外感温燥轻证的治疗首选()A.银翘散B.杏苏散C.桑杏汤D.桑菊饮E.养阴清肺汤16.症见腰膝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舌淡苔白,脉细弱。
《方剂学》中西医专业72学时复习思考题

《方剂学》中西医专业72学时复习思考题、A型题:从每道试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将答案相应的英文字母代码填入题号后()中。
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的医学著作是()。
A.《五十二病方》 B.《黄帝内经》C.《肘后备急方》 D.《伤寒杂病论》 E.《备急千金要方》2.小青龙汤方中的君药是()。
A.干姜、细辛 B.麻黄、桂枝C.半夏、五味子 D.麻黄、芍药 E.桂枝、细辛3.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的方剂是()。
A.麻黄汤 B.桂枝汤C.九味羌活汤 D.小青龙汤 E.止嗽散4.治疗阳虚寒积证应选用下列哪一个方? ( )A.大黄牡丹汤 B.调胃承气汤C.温脾汤 D.麻子仁丸 E.黄龙汤5.四逆散中一升一降配伍的药物是()。
A.芍药配甘草 B.柴胡配甘草C.枳实配芍药 D.柴胡配芍药 E.柴胡配枳实6.半夏泻心汤主治()。
A.胃气虚弱之痞证 B.痰食交阻之痞证C.热结心下之痞证 D.水热错杂之痞证 E.寒热错杂之痞证7.症见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有力者,治宜选用()。
A.黄连解毒汤 B.清营汤C.竹叶石膏汤 D.白虎汤 E.白虎加人参汤8.清营汤方中的君药是()。
A.石膏 B.栀子C.夏枯草 D.知母 E.水牛角9.清暑益气汤组成中没有以下哪味药物?()A.连翘 B.黄连C.麦冬 D.西洋参 E.石斛10.当归补血汤中,当归与黄芪的用量比为()。
A.2∶1 B.4∶1 C.3∶1 D.1∶4 E.1∶511.补中益气汤中最能体现“益气升阳”的药物配伍是()。
A.黄芪配人参 B.黄芪配炙甘草C.人参配白术 D.人参配柴胡、升麻 E.黄芪配升麻、柴胡12.炙甘草汤的君药是( )。
A.炙甘草 B.生地黄C.阿胶 D.炙甘草、生地黄 E.人参13.川楝子在一贯煎的作用是( )、行气止痛。
A.疏肝活血 B.滋阴疏肝C.养阴柔肝 D.疏肝泄热 E.散寒止痛14.功善补肾助阳,主治肾阳不足证的方剂是()。
中西医计划医师考试《方剂学》备考题附答案

中西医计划医师考试《方剂学》备考题附答案2017年中西医计划医师考试《方剂学》备考题(附答案)方剂学是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的科目之一。
你知道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方剂学都考哪些知识吗?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方剂学的备考题,欢迎阅读。
1、首次提出“八法”的医著是( )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医学心悟》D.《伤寒明理论》E.《圣济总录》2、首次应用祖方分类的医著是( )A.《古今名医方论》B.《医方考》C.《伤寒明理论》D.《医方集解》E.《祖剂》3、主治外感风寒,内有蕴热的方剂是( )A.羌活胜湿汤B.大秦艽汤C.九味羌活汤D.独活寄生汤E.小活络丹4、具有宣利肺气,疏风止咳功用的方剂是( )A.止嗽散B.苏子降气汤C.定喘汤D.麻黄汤E.百合固金汤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十枣汤主治证候的临床表现( )A.水肿腹胀B.日哺潮热C.心下痞硬D.干呕短气E.头痛目眩6、治疗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的常用方剂是A.痛泻要方B.四逆散C.败毒散D.半夏泻心汤E.白头翁汤7、具有清泻肺热,止咳平喘功用的方剂是( )A.凉膈散B.泻白散C.清气化痰丸D.定喘汤E.止嗽散8、治疗肝火犯胃证的常用方剂是( )A.一贯煎B.清胃散C.左金丸D.吴茱萸汤E.咳血方9、犀角地黄汤的功用是( )A.清热生津,除烦止渴B.清热解毒,透热养阴C.清心解毒,养阴生津D.清热解毒,凉血散瘀E.清热开窍,凉血解毒10、当归六黄汤中重用的.药物是( )A.当归B.生地黄C.熟地黄D.黄芩E.黄芪11、组成中不含桂枝的方剂是( )A.当归四逆汤B.小建中汤C.阳和汤D.肾气丸E.温经汤12、治疗血虚阳浮发热证的代表方剂是( )A.四物汤B.当归补血汤C.小建中汤D.补中益气汤E.黄连解毒汤13、治疗脾虚肝郁,湿浊带下证的常用方剂是( )A.萆薢分清饮B.龙胆泻肝汤C.易黄汤D.完带汤E.逍遥散14、具有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功用的方剂是( )A.地黄饮子B.龟鹿二仙丹C.肾气丸D.右归丸E.右归饮15、具有固肾止带,清热祛湿作用的是( )A.六味地黄丸B.肾气丸C.易黄汤D.八正散E.鼻血分清饮16、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的常用方剂是( )A.朱砂安神丸B.归脾汤C.酸枣仁汤D.炙甘草汤E.天王补心丹17、旋覆代赭汤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 )A.半夏B.生姜C.旋复花D.代赭石E.炙甘草18、温经汤主治证的病机是( )A.冲任虚寒,瘀血阻滞B.冲任虚损,瘀血阻滞C.寒凝血瘀,湿阻胞宫D.脾气亏虚,冲脉不固E.肝肾两虚,冲脉不固19、治疗外感凉燥证的常用方剂是( )A.桑菊饮B.桑杏汤C.清燥救肺汤D.参苏饮E.杏苏散20、保和丸和健脾丸中相同的药物是( )A.半夏、肉豆蔻B.连翘、黄连C.木香、砂仁D.山楂、麦芽E.神曲、山楂21、被誉为“仲景群方之冠”的方剂是( )A.麻黄汤B.桂枝汤C.小青龙汤D.肾气丸E.小柴胡汤22、小承气汤变成厚朴三物汤,属于方剂变化中的( )A.药味增减变化B.药量增减变化C.药味增减与药量增减变化D.随证加减变化E.以上都不是23、四逆散中一升一降配伍的药物是( )A.柴胡配芍药B.柴胡配甘草C.柴胡配枳实D.芍药配甘草E.枳实配芍药24、白头翁汤的主治病证是( )A.湿热痢B.寒湿痢C.噤口痢D.热毒痢E.阴虚痢25、治疗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的常用方剂是( )A.小建中汤B.吴茱萸汤C.理中丸D.四君子汤E.温脾汤26、炙甘草汤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A.炙甘草B.麦冬C.地黄D.人参E.生姜27、具有敛阴止汗,益气固表功用的方剂是( )A.玉屏风散B.牡蛎散C.当归六黄汤D.知柏地黄汤E.补中益气汤28、越鞠丸所治疗的“六郁”不包括( )A、湿郁B、火郁C、气郁D、寒郁E、食郁29、具有逐瘀泄热功用的方剂是( )A.复原活血汤B.血府逐瘀汤C.生化汤D.补阳还五汤E.桃核承气汤30、清燥救肺汤中,用量宜重用的药物是( )A.石膏B.麦冬C.人参D.阿胶E.桑叶参考答案1、C2、E3、C4、A5、B6、A7、B8、C9、D 10、E11、C 12、B 13、D 14、A 15、C 16、E 17、B 18、A 19、E20、E21、B 22、B 23、C 24、D 25、B 26、C 27、B 28、D 29、E 30、E【2017年中西医计划医师考试《方剂学》备考题(附答案)】。
中医方剂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中医方剂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一贯煎的药物组成中有()A、茵陈B、柴胡C、熟地D、当归身E、玄参正确答案:D2.旋覆代赭汤主治()A、胃气虚弱,痰浊内阻之呕吐B、痰饮内停,胃气上逆之呕吐C、胃气虚寒之呕吐D、湿阻气滞,胃失和降之呕吐E、胃虚有热之呕吐正确答案:A3.下列何项不是健脾丸的药组()A、黄芪B、山楂C、人参D、神曲E、麦芽正确答案:A4.实脾散中行气导滞的药中下列哪项不是()A、槟榔B、陈皮C、厚朴D、木香E、草果正确答案:B5.理中丸的君药是()A、甘草B、人参C、干姜D、白术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6.凉开“三宝”中长于熄风止痉的方剂为()A、安宫牛黄丸B、紫雪C、至宝丹D、苏合香丸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7.桑菊饮主治下列何种病证()A、风热喘咳B、风痰咳嗽C、风湿咳嗽D、痰热喘咳E、风温咳嗽正确答案:E8.不是地黄饮子功用的一项是()A、滋阴B、疏肝C、化痰D、开窍E、补阳正确答案:B9.下列何项不是银翘散的臣药()A、牛蒡子B、薄荷C、荆芥穗D、淡豆豉E、桔梗正确答案:E10.治疗表有风寒湿,里有藴热证宜用()A、定喘汤B、大青龙汤C、九味羌活汤D、麻杏石甘汤E、麻黄附子细辛汤正确答案:C11.可用于脾气不足之肌衄证的方剂是()A、理中丸B、四物汤C、七厘散D、归脾汤E、四君子汤正确答案:D12.下列何项不是清胃散证的症状()A、牙痛B、齿松牙衄C、口干舌燥D、牙龈红肿溃烂E、口气热臭正确答案:B13.下列何项不是独活寄生汤的功用()A、清热B、补肾C、止痛D、祛风祛风E、补血正确答案:A14.下列何项不是生化汤的药组()A、全当归B、桂枝C、川芎D、甘草E、桃仁正确答案:B15.用药配合组方体现补气固冲以治其本,收涩止血以治其标特点的方是()A、固冲汤B、固经丸C、泰山磐石散D、归脾汤E、完带汤正确答案:A16.天王补心丹的功用为()A、养血安神、清热除烦B、滋阴清热、养血安神C、益阴明目,重镇安神D、重镇安神、清心泻火E、养心安神、和中缓急正确答案:B17.组成中不含甘草的方剂为()A、四逆散B、蒿芩清胆汤C、小柴胡汤D、逍遥散E、痛泻要方正确答案:E18.炙甘草汤中桂枝,生姜的作用为()A、温阳化气B、温经散寒C、温肾暖脾D、温阳通脉E、温阳利水正确答案:D19.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剂学》中西医专业72学时复习思考题、A型题:从每道试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将答案相应的英文字母代码填入题号后()中。
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的医学著作是()。
A.《五十二病方》 B.《黄帝内经》C.《肘后备急方》 D.《伤寒杂病论》 E.《备急千金要方》2.小青龙汤方中的君药是()。
A.干姜、细辛 B.麻黄、桂枝C.半夏、五味子 D.麻黄、芍药 E.桂枝、细辛3.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的方剂是()。
A.麻黄汤 B.桂枝汤C.九味羌活汤 D.小青龙汤 E.止嗽散4.治疗阳虚寒积证应选用下列哪一个方? ( )A.大黄牡丹汤 B.调胃承气汤C.温脾汤 D.麻子仁丸 E.黄龙汤5.四逆散中一升一降配伍的药物是()。
A.芍药配甘草 B.柴胡配甘草C.枳实配芍药 D.柴胡配芍药 E.柴胡配枳实6.半夏泻心汤主治()。
A.胃气虚弱之痞证 B.痰食交阻之痞证C.热结心下之痞证 D.水热错杂之痞证 E.寒热错杂之痞证7.症见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有力者,治宜选用()。
A.黄连解毒汤 B.清营汤C.竹叶石膏汤 D.白虎汤 E.白虎加人参汤8.清营汤方中的君药是()。
A.石膏 B.栀子C.夏枯草 D.知母 E.水牛角9.清暑益气汤组成中没有以下哪味药物?()A.连翘 B.黄连C.麦冬 D.西洋参 E.石斛10.当归补血汤中,当归与黄芪的用量比为()。
A.2∶1 B.4∶1 C.3∶1 D.1∶4 E.1∶511.补中益气汤中最能体现“益气升阳”的药物配伍是()。
A.黄芪配人参 B.黄芪配炙甘草C.人参配白术 D.人参配柴胡、升麻 E.黄芪配升麻、柴胡12.炙甘草汤的君药是( )。
A.炙甘草 B.生地黄C.阿胶 D.炙甘草、生地黄 E.人参13.川楝子在一贯煎的作用是( )、行气止痛。
A.疏肝活血 B.滋阴疏肝C.养阴柔肝 D.疏肝泄热 E.散寒止痛14.功善补肾助阳,主治肾阳不足证的方剂是()。
A.左归丸 B.肾气丸C.地黄饮子 D.一贯煎 E.右归丸15.玉屏风散与牡蛎散均有()。
A.白术 B.麻黄C.防风 D.黄芪 E.麻黄根16.固冲汤治证的病机是()。
A.脾肾亏虚,冲脉不固 B.胞宫虚寒,瘀血内阻C.肾虚有热,湿浊下注 D.肝肾阴虚血热 E.心肾两虚,水火不交17.开窍剂临床适用于()。
A.虚证 B.寒证C.热证 D.脱证 E.闭证18.白头翁汤的功效是( )。
A.解表清里 B.清热燥湿,调气和血C.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D.养阴透热 E.清热泻火,滋阴润燥19.下列哪味药物不是越鞠丸的组成?()A.苍术 B.栀子C.香附 D.神曲 E.半夏20.主治梅核气的方剂是()。
A.枳实薤白桂枝汤 B.半夏厚朴汤C.厚朴温中汤 D.天台乌药散 E.暖肝煎21.患者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唇黯,舌质黯红,脉涩或弦紧。
治宜选用()。
A.桃核承气汤 B.桂枝茯苓丸C.生化汤 D.血府逐瘀汤 E.复元活血汤22.川芎茶调散的功效是()。
A.祛瘀止痛 B.行气止痛 C.散寒止痛D.疏风止痛 E.温经止痛23.羚角钩藤汤中应用桑叶、菊花的作用是()。
A.清肺止咳 B.疏散风热C.养肝明目 D.清热解毒 E.清热平肝24.具有轻宣凉燥,理肺化痰功效的方剂是()。
A.清燥救肺汤 B.杏苏散C.桑杏汤 D.小青龙汤 E.百合固金汤25.体现增水行舟法的代表方剂是()。
A.麻子仁丸 B.大补阴丸C.麦门冬汤 D.济川煎 E.增液承气汤26.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治宜选用()。
A.平胃散 B.八正散C.五皮散 D.五苓散 E.藿香正气散27.现存医籍中,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C.《五十二病方》 D.《肘后备急方》 E.《脾胃论》28.组成方剂的依据是()。
A.药物 B.证候C.治法 D.病位 E.病因29.方剂中不可缺少的药物为()。
A.君药 B.臣药C.佐制药 D.反佐药 E.使药30.主治脾虚肝旺的痛泻,宜选用( )。
A.白头翁汤 B.痛泻要方C.当归六黄汤 D.青蒿鳖甲汤 E.六一散31.通过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等作用,消除体内因气、血、痰、食、水、虫等久积而成的有形之痞结癥块的一种治疗方法,称为()。
A.汗法 B.补法C.消法 D.清法 E.下法32.大承气汤以()及舌红苔黄,脉沉实为用方辨证要点。
A.痞、满、实 B.燥、实C.痞、满、燥、实 D.痞、满 E.满、燥、实33.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是()。
A.大柴胡汤 B.四逆汤 C.小柴胡汤D.痛泻要方 E.逍遥散34.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的代表方是()。
A.白虎汤 B.黄龙汤C.竹叶石膏汤 D.黄连解毒汤 E.清瘟败毒饮35.四逆散的药物组成是()。
A.人参、茯苓、枳实、炙甘草 B.附子、干姜、肉桂、炙甘草C.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 D.人参、白术、生姜、炙甘草E. 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36.四君子汤的功效是()。
A.益气养阴 B.健脾渗湿 C.补益肝脾D.益气健脾 E. 益气补血37.纯补无泻,阳中求阴,主治真阴不足证的方剂是()。
A.六味地黄丸 B.左归丸 C.右归丸D.大补阴丸 E.八珍汤38.真人养脏汤的功效是()。
A.涩肠固脱,温补脾胃 B.涩肠固脱,温补脾肾C.涩肠固脱,温中泄浊 D.涩肠止泻,温中行气E.涩肠止泻,温中养血39.症见虚烦少寐、心悸怔忡、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者,治宜选用()。
A.磁朱丸 B.朱砂安神丸C.天王补心丹 D.酸枣仁汤 E.甘麦大枣汤40.症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漓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苔黄腻,脉滑数,治宜选用()。
A.十灰散 B.咳血方 C.防己黄芪汤D.八正散 E.玉真散41.湿邪最易阻滞气机,气机阻滞又使湿邪不得运化,故祛湿剂中常配伍()。
A.清热燥湿药 B.理气药C.燥湿化痰药 D.解表药 E.利水渗湿药42.血府逐瘀汤善于治疗()。
A.头部血瘀证 B.胸中血瘀证C.膈下血瘀证 D.少腹血瘀证 E.两胁血瘀证43.川芎茶调散中,善治少阳、太阳、阳明经头痛的药物是()。
A.川芎、荆芥、防风 B.川芎、羌活、白芷C.细辛、白芷、川芎 D.羌活、薄荷、川芎 E.白芷、防风、薄荷44.治疗外感温燥证,宜选用()。
A.杏苏散 B.桑杏汤C.清燥救肺汤 D.沙参麦冬汤 E.麦门冬汤45.治疗湿滞脾胃证的基础方是()。
A.藿香正气散 B.平胃散C.香砂六君子汤 D.厚朴温中汤 E.三仁汤46.防风通圣散的功效是()。
A.发散风寒,降气化痰 B.辛凉解肌,清泄里热C.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D.解表宣肺,清热化痰E. 疏风散表,泻热通便47.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功效,主治血虚寒厥证的方剂是()。
A.当归四逆汤 B.小柴胡汤C.大柴胡汤 D.防风通圣散 E.疏凿饮子48.治疗胃热阴虚证,以牙痛齿松,烦热干渴,舌红苔黄而干为辨证要点的方剂是()。
A.清胃散 B.泻黄散 C.竹叶石膏汤D.玉女煎 E. 泻白散49.四物汤和当归补血汤共有的药物是()。
A.干地黄 B.黄芪 C.川芎 D.芍药 E. 当归50.具有行气散结,降逆化痰功效的方剂是()。
A.平胃散 B.理中丸C.半夏厚朴汤 D.天台乌药散 E.暖肝煎51.桑螵蛸散的主治证是()。
A.心脾两虚证 B.心肾两虚之尿频或滑精证C.脾肾两虚证 D.肝肾两虚证 E.肺肾两虚证52.奠定方剂学理论基础的医学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五十二病方》C.《伤寒杂病论》D.《太平圣惠方》 E.《神农本草经》53.煎煮补益剂时宜用()。
A. 文火久煎B. 武火C. 先文火后武火D. 大火快煎E. 以上均不宜54.小青龙汤主治证的病机是()。
A.外感风寒,内有气滞B.外感风寒,内有痰热C.外感风寒,肺气失宣D.外感风寒,水饮内停E.外感风寒,气滞血瘀55.佐助药是指()。
A.用以消除君、臣药毒性或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B.针对主病或主证起次要治疗作用的药物C.针对主病或主证其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D.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用以治疗次要病证的药物E.以上都不是56.患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治宜选用()。
A.麻杏石甘汤 B.麻黄汤C.桂枝汤 D.小青龙汤 E.九味羌活汤57.银花、连翘在清营汤中的作用是()。
A.清热解毒,透热转气 B.疏散风热,清泄里热C.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D.清热解暑,生津止渴E.清热泻火,透热养阴58.逍遥散的主治证是()。
A.妇人热入血室证 B.温疫C.肝经湿热下注证 D.肝郁血虚脾弱证 E.少阳湿热痰浊证59.在芍药汤中体现“通因通用”作用的药物是()。
A.芍药 B.大黄C.木香 D.当归 E.黄连60.某患者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数。
治疗应选用()。
A.半夏泻心汤 B.白头翁汤C.芍药汤 D.痛泻要方 E.葛根芩连汤61.败毒散用于治疗以下哪种病证?()A.肠风脏毒证 B.温热毒邪侵袭肌表证C.气虚外感证 D.痈疮肿毒初起 E.热毒蒙蔽心包证62.阳郁厥逆证及肝脾不和证,治宜选用()。
A.四逆汤 B.当归四逆汤C.四逆散 D.大承气汤 E.白虎汤63.玉屏风散的药物组成是()。
A.黄芪、白术、甘草 B.白术、防风、黄芪C.茯苓、白术、黄芪 D.黄芪、白术、人参 E. 人参、白术、甘草64.完带汤主治()。
A.脾虚肝郁,湿浊下注之带下证 B.阴虚湿热带下证C.赤白带下证 D.下焦蓄血证 E.虚寒膏淋、白浊证65.白虎汤中石膏与知母的配伍意义是()。
A.“相使”为用,清热泻火,益胃生津B.“相须”为用,苦寒以直折火势,以治高热C.“相须”为用,清泻肝胃,清退虚热D.“相须”为用,清热除烦,生津止渴E.以上都不是66.普济消毒饮主治()。
A.痈疮肿毒初起 B.三焦火毒热盛证 C.大头瘟D.气血两燔证 E.肺痈67.肾阳虚衰,火不暖土之五更泄泻,治疗应选用方剂为()。
A.真人养脏汤 B.理中丸 C.黄土汤D.四神丸 E.补中益气汤68.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治疗应选用方剂是()。
A.血府逐瘀汤 B.生化汤C.温经汤 D.补阳还五汤 E.复元活血汤69.患者罹患胸膈满闷、咽中如有物阻,咳吐不出,吞咽不下,舌白润,脉弦缓等病症,治疗应使用()。
A.桃核承气汤 B.半夏泻心汤 C.一贯煎D.大黄牡丹汤 E.半夏厚朴汤70.症见胁肋瘀肿疼痛,痛不可忍。
治宜选用()。
A.七厘散 B.血府逐瘀汤C.复元活血汤 D.桃核承气汤 E.生化汤71.由桂枝汤变为小建中汤属于()。
A.药味增减变化 B.药量增减变化C.剂型更换变化 D.药味、药量同时增减变化E.以上都不是72.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霍乱吐泻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