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概念威胁以及与重要他人的比较共同削弱自我面孔优势效应_关丽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报 2012, Vol. 44, No.6, 789 796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12.00789

收稿日期: 2011-08-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00397)和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Q CSTC 2010BB5001)资助。 通讯作者: 杨娟, E-mail: valleyqq@

自我概念威胁以及与重要他人的比较

共同削弱自我面孔优势效应*

关丽丽 张庆林 齐铭铭 侯 燕 杨 娟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 重庆 400715)

摘 要 内隐积极联想理论(implicit positive association, IPA)认为自我面孔识别以及与之伴随的自我意识激发了自我概念的积极属性, 促进了对自我面孔的识别优势, 因此通过自我概念威胁可以削弱自我面孔识别的优势效应。本研究旨在探讨自我概念威胁以及与重要他人的比较对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共同影响。实验一为自我-朋友对比实验, 10对同性好友(20名被试)在接受完自我概念威胁启动或者非威胁性启动后对自我面孔和朋友面孔进行朝向的判断, 结果发现非威胁性启动后, 自我面孔的优势效应依然存在, 而在自我概念威胁启动后, 自我面孔优势效应消失。实验二为自我-陌生人对比实验, 另外20名被试在接受完自我概念威胁启动或者非威胁性启动后, 对自我面孔和陌生人面孔进行朝向的判断, 结果发现, 无论是自我概念威胁启动还是非威胁性启动后, 自我面孔识别优势效应都依然存在。两个实验的结果均主要体现在用左手进行反应的时候。结果表明:自我概念威胁以及与重要他人的比较共同削弱自我面孔优势效应; 而左手效应的发生似乎表明了大脑右半球对自我面孔识别的主导和调节作用。

关键词 内隐积极联想理论; 自我面孔优势效应; 自我概念威胁; 对比效应; 半球优势 分类号 B849:C91; B845

1 引言

自我面孔识别是自我参照加工的一种研究范式, 反映了人们通过自我与他人的区分识别出自我面孔的过程(Northoff et al., 2006; 关丽丽, 齐铭铭, 张庆林, 杨娟, 2011)。自我面孔识别在行为反应、种系发生和个体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其特殊性(杨红升, 黄希庭, 2007)。有研究发现人们识别自我面孔的速度显著快于识别他人面孔的速度, 并且这种自我面孔识别的优势效应不受熟悉程度的影响, 即自我面孔识别不仅快于陌生面孔识别, 也同时快于熟悉面孔识别(Keenan et al., 1999)。

有研究者提出自我参照框架决定了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出现, 即采用自我参照框架(以自我为中心判断刺激面孔的朝向)对面孔加工才会出现自我面孔识别优势, 而采用他人参照框架(以刺激面孔为中心来判断刺激面孔的朝向)则不会出现自我面孔识别优势(王凌云, 张明, 隋洁, 2011)。还有研究者提出了自我面孔的内隐积极联想理论(implicit positive association, IPA), 该理论认为自我面孔识别以及与之伴随的自我意识激发了自我概念的积极属性, 因此促进了对自我面孔的行为反应, 从而产生自我面孔识别优势(Ma & Han, 2010)。根据内隐积极联想理论, 积极自我概念的激发是造成自我面孔识别优势的基础, 如果自我概念的积极属性受到破坏, 那么自我面孔识别的优势效应将会削弱。研究者首先让被试完成自我概念威胁启动或者非威胁性启动程序, 然后完成内隐自我面孔识别任务, 结果发现被试在经历自我概念威胁启动后对自我面孔的反应显著慢于经历非威胁性启动后对自我面孔的反应, 由此证实了IPA 理论(Ma & Han, 2010)。

在另一项研究中, 研究者认为学生的导师作

790 心理学报 44卷

为一种社会威胁会破坏学生的自我概念的积极属性, 于是将学生和学生的导师面孔放到一起进行反应作为高威胁背景, 而低威胁背景中, 只有自己和其他教师的面孔, 结果发现:被试对自己面孔的反应显著慢于对自己导师面孔的反应; 而对自己面孔的反应却显著快于其他教师的面孔; 同时还发现被试对导师的惧怕程度与自我面孔优势的削弱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由此继续验证了IPA理论(Ma & Han, 2009)。以上研究结果表明, 如果自我概念受到威胁, 那么自我面孔识别的优势效应将会削弱。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以上有关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研究都是拿自我面孔与熟悉他人面孔(朋友或导师)进行比较的。

还有研究者提出个体对自我的知觉和评价是通过与周围参照框架(如他人)相对比而获得的(Suls & Wheeler, 2000; 邢淑芬, 俞国良, 2005), 人类自我评价的效价和强度强烈地受到社会背景的影响(Stapel & Suls, 2004), 有研究表明:当他人在与自己高度相关的任务中表现的比自己好时, 会产生对比效应, 并且两者关系越为亲密, 这种对比效应就越大(Tesser, Millar, & Moore, 1988)。所以当自己的面孔和熟悉他人的面孔同时呈现时, 对比效应更大; 而当自己的面孔与陌生人的面孔同时呈现时, 对比效应更小。

由此看来, 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削弱可能是由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 其一是自我概念受到威胁, 其二是与重要他人(朋友、上司、导师等)的对比。当自我概念受到威胁后, 对自己和朋友的面孔朝向进行判断时, 由于自我与朋友的对比效应更大, 因此会造成自我评价的降低从而导致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削弱; 当自我概念受到威胁后, 对自己和陌生人的面孔朝向进行判断时, 由于自我与陌生人的对比效应更小, 因此不会造成自我评价的降低, 也就不会导致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削弱; 当自我概念没有受到威胁时, 无论将自我面孔同朋友面孔还是同陌生人面孔放到一起进行判断, 两种对比均不会导致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消失。鉴于很多关于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行为学研究都得到了“左手效应” (仅在用左手反应的时候,人们对自己的面孔的识别才快于他人的面孔) (Keenan et al., 1999; Platek & Gallup, 2002), 并且证实了IPA理论的实验研究也发现自我概念威胁效应主要发生在用左手进行反应的时候(Ma & Han, 2010), 因此我们假设预期的结果在用左手进行反应的时候会有更强的效应。我们用两个实验来验证假设, 实验一是自我与重要他人(朋友)对比实验, 设置自我概念威胁和非威胁性两种启动, 并且每种启动后分别对自我和朋友的面孔进行朝向的判断。实验二是自我与非重要他人(陌生人)对比实验, 同样设置自我概念威胁和非威胁性两种启动, 并且每种启动后分别对自我和陌生人的面孔进行朝向的判断。

2 实验一

2.1方法

2.1.1 被试通过校园论坛发帖招募被试及其同性好友, 根据被试在自编朋友亲密程度量表上的得分选取10对同性好友被试参加实验(男3对, 女7对, 年龄19~25岁, 平均年龄21.85±1.24岁)。成对被试两人认识两年以上, 且经常见面, 未参加过类似实验。所有被试视力或者矫正视力正常, 无精神病史, 且均为右利手。实验后获得报酬。

2.1.2实验设计本实验为2×2×2三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因素一为反应手, 包括左手和右手两个水平; 因素二为启动类型, 包括自我概念威胁启动和非威胁性启动两个水平; 因素三为面孔类型, 包括自我面孔和朋友面孔两个水平。

2.1.3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采用戴尔19英寸显示器呈现刺激, 屏幕的分辨率为1280×1024, 刷新频率为75Hz。屏幕背景为黑色, 呈现的图片是32位图。

自我概念威胁启动程序选用30个负性人格特质形容词, 非自我概念威胁启动选用15个积极和15个消极的人格特质形容词。对各类词的熟悉度、好恶度、意义度和长度均进行了匹配, 以上所有词均选自黄希庭等人编制的562个人格形容词表(黄希庭, 张蜀林, 1992)。

照片制作方法是:采用数码相机(canon-ixus- 105)对成对被试拍照, 成对的两个被试互为对方的朋友照片。拍摄被试面孔朝左或者朝右(朝向角度为15°到75°)的图片共10张, 所有面孔为灰色图片, 中性表情。混拼面孔是将自己和他人的图片分割成10×10的数组, 然后随机排列。混拼面孔的左侧或者右侧有一个竖直的灰色条。采用 Photoshop对面孔图片进行处理, 像素大小为250×333, 相应视角为8.5°×11.3° (被试距屏幕约为60cm)。

2.1.4实验流程在正式实验中, 被试先接受启动(自我概念威胁或者非威胁性)程序, 然后进行自我面孔识别任务。任务是分辨自我面孔、朋友面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