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风神的春秋往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州风神的春秋往事
你应该记住是你要自己去做事,不管是单位里做事,还是你自己做公司也好,做什么也好。
不要觉得因为我是谁,所以我必须干什么,这个不应该有界限,你如果老记着你是哪哪毕业的,我应该做什么,这个就不对,“有些事情你必须要去做才能得到,我觉得所谓幸运是因为你执着才会幸运,如果你不够执着的话,就不会有幸运光临,你必须要做一件事情且目标明确,而实际上所谓幸运是迟早是会光临到你的,你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坚持下去。”
九州风神的春秋往事
什么才是做事情的心态?夏春秋认为对于年轻人来讲,最重要的是:“忘记那些应该忘记的事,而记住那些应该记住的事。”一个人,如果总是沉溺于对往事的回忆中,那么他怎么能够有时间,有精力去展望未来。
从一家小小的临街店面文化站做起,偶然进入中关村,涉足IT,后来创立九州风神,直至将散热器这个“小”产品做出大名堂,做出品牌来,做到了国外市场去,在夏春秋的意识里,这一切都是个很自然的过程,所有一切在他的描述中都是轻描淡写,娓娓道来,没有惊心动魄的起承转合,没有刻骨铭心的苦难磨砺。
虽然也曾迷惘过自己的未来何去何从,虽然也曾被他人釜底抽薪被迫转型,虽然产品线上第一批成品的退货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但在夏春秋的眼中,这些尘封往事本应躺在它们该在地方,或许在他看来刻意、强迫式的回忆带有点自我虚荣的味道,而他谦虚的认为自己其实仍旧不够勤奋,和成功其实相差还远。
但是轻翻这些琐碎事件的篇章段落,在每一细微之处却总能发现点滴闪光,从惊鸿一瞥中,品味纵横商道的心态格局,轻描淡写本就是境界的一种。忘记那些应该忘记的记住那些应该记住的
1992年夏春秋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从国内教育体系顶尖的象牙塔中步入社会,年轻的夏春秋一样的躁动与彷徨。“当时就想多挣点钱,至于干什么、怎么干,只有当你离开一个单位,你不能每个月拿到薪水的时候,你就必须干点事情了。”
“放弃了电力系统的被选择机会,只是因为夏春秋对于自己的未来不想有太多束缚,”去外企要交培养费,出国也有培养费,而且去国企很难有自由调动工作岗位的机会。匪夷所思的夏春秋还是自己找关系,在毕业后的头一年里,在当时属于国际旅行社下属的临时单位,一个被称为“新兴大厦筹建处”项目组开始了职业生涯。
拿到第一代国内“报关员”资格是那一年当中夏春秋唯一印象深刻的事情,基本上没干什么事情,处理些与海关报关、合资注册有关的琐事,直到有一天一个人跟他直言不讳的说:“你再这么干下去没有出息,因为这个单位没有前途。”
说这话的人叫崔如琢,一名与单位做合资生意的美籍商人,“或许是因为当时业务上我帮了他不少忙,他觉得这间公司不适合我,劝诫我去一个自己能够发展的地方。”就这样,不到23岁的夏春秋从单位办理了离职手续,93年过了春节,孑然一身的夏春秋花半年时间拿了驾照,过了几个月“不务正业”的生活之后,他知道自己该干点正经的事情了,命运有时候就是这样,在主动选择和被动接受之间模棱两可。
于是堂堂“高等学府”的合格毕业生,在北京东城区一所普通学校的旁边租用了一间空间狭小的门脸房,干起了名为“文化服务中心”的营生。“也就干一些印名片、打字、排版这些散活,后来通过关系为出版社做一些激光照排的业务。”夏春秋透露当时排版就算是很固定的收入了,一年能排几十本书。回忆起这段经历,夏春秋的观点颇有味道,他觉得其实每个人在离开学校的时候至少要想清楚一个问题—“该记住什么,该忘记什么”
“你应该记住是你要自己去做事情,不管是给别人打工也好,还是自己创业也好。不要觉得因为我是谁,所以我必须干什么,不应该有这个界限,你如果老记着你是哪里毕业的,应该做什么,哪些是应该摒弃的,这个想法本身就有问题”
在夏春秋的认识中任何工作都可以被改良的,甚至是在传达室的期刊分配工作。“不是说某些工作只能限定某一类人去干,关键是你干的时候会不会跟别人不同,北大的学生可以卖猪肉卖到连锁的水平,文化站排版的工作为什么就不能让清华的学生来做”。
通过努力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就是快乐
在原单位工作的时候,夏春秋每个月的收入是300元,而文化站每个月的收入能够达到3000上下的水平。他说:“我这么做让我感到快乐,我付出努力而且我能赚钱,赚的比我原来单位里赚的多,而且最重要的是慢慢有积累,从挣300块钱到现在可能挣3000块钱,这就是一种成绩。”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在紫光自动化工作的清华师弟让夏春秋认识到电脑这门生意的确有利可图。当年中国科考队去南极考察所用品牌为“阿凡提”的电脑就是该公司生产制造的,“当时的情况不错,他们每年能卖掉一千台左右,单台利润万元左右。”夏春秋认识到就是卖原装机做代理的净利润还能有千元左右,于是他的文化站逐渐开始涉足攒机和整机品牌代理业务。
1995年10月前后,夏春秋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将自己的文化服务站搬到了清华。“因为装电脑的原因老去中关村买东西,所以觉得不得不搬到中关村这边来,毕竟离一线市场比较近。”将清华大学下属科室的一个后勤仓库, 经过简单装修后,一家名为“北京贝利通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悄然挂牌。“你看这个名字就知道这是一家过渡性的公司,又想做电脑,又想做文化,就注册成一个科技文化公司。
贝利通甚至曾经一度因为代理联想电脑而被列入政府采购名单,跟所有中关村起家的小公司一样,什么赚钱做什么,“来者不拒,样样精通”。而事实上这是夏春秋事业上的第一个转折点,在IT产业发展趋势驱动下,他将自己的着眼点逐渐从文化过渡到IT,由整机到配件,98、99年当夏春秋赚取到创业生涯中第一个一百万的时候,贝利通的业务重心也被调整到电脑配件产品。
凭借自己早年间从事过合资企业的人脉关系,夏春秋坚持从广东直接进货。“ATX的机箱,杂牌电源、散热器,当时也没有品牌的概念,只要你有货源,你就能卖出利润来,就连出货量最大的散热器的单台利润也能达到30%。“贝利通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的过程,公司规模发展到二十人左右。
掌控上游资源绝对话语权的重要性
经过不断调整,夏春秋的公司业务被固定在机箱和散热两条主营产品线上,而发生在98年前后的一件事情让他认识到IT产品供应链上绝对话语权的重要性。
96年夏春秋拿到台湾一家做ATX机箱的代理权,主做北方区域。因为品牌供应商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政策比较宽松且架构比较松散,抓紧机会,贝利通在河北及东三省积极拓展下游渠道,甚至在哈尔滨和长春构建分货中心,便利代理商提货及客户的售后环节。
“我们付出很多努力去推广这个产品,我们很努力的在做事情,当时的产品利润也的确给了我们很好的回报。”但是让夏春秋没有想到的是,“只是一顿饭的时间,我们就失去了产品代理权,所有先前工作的积累均化为乌有”
98年前后,这家台湾供应商认定另外一家渠道商在机箱产品端的渠道资源优厚,所以将产品线的出货权一分为二。“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影响我们至少30%的收入来源,而我们的确无话可说,他们的渠道资源比我们的覆盖度要高不少,只是我们没有想到一切的事情可以这么简单。”
“很多事情发生了当时可能很平静,但是事后想想对你的影响会很大,而不平静的地方是在心里。做了四五年的生意,真的不愿意放弃,我们没有办法,我们必须去改变。”夏春秋说很多事情都是势不得已,仅仅在一年以后,贝利通另一主营业务——散热产品也开始出现变化,主要原因有二:
散热器产品对CPU的产品依存性较强,而99年前后CPU的发热量恒定在一定水平,产品同质化反应在市场层面就是销售量不断上涨,但是利润率不断的下跌。“99年中期的时候已经出现零利润情况,甚至有可能某些产品是利润倒挂,我们也没有办法。”夏春秋甚至考虑过当时有可能要放弃这个产品。
另外一个方面的压力来自于渠道架构的覆盖与渗透。决定以制造商身份切入散热产品供应链的时候,贝利通散热产品线每月的出货量达到五、六万台,区域覆盖被限定于河北周边和黑龙江、吉林、辽宁四省,产品供货量不足使得夏春秋针对其他区域市场渗透的工作亦难展开。
1999年初,中国IT民营领域DIY散热第一品牌开始了自己的蹒跚之路。
远没当初想象般简单当头几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