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教案

合集下载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石钟山记》教案篇一nbspnbspnbspnbsp《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

文章通过记叙作者亲自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在讲析这篇课文时,我针对文章的疑点、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抓住“二疑”、“三笑”、“一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nbspnbspnbspnbsp一、疑点——找出二疑nbspnbspnbspnbsp文章开篇先质疑,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疑郦说:“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理由是:“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尤疑李说:“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理由是:“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正是这两疑引出了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下文作出了铺垫。

nbspnbspnbspnbsp二、重点——理解三笑nbspnbspnbspnbsp为了释“疑”,作者亲往石钟山进行考察。

面对“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的解释,作者“笑而不信”,从而更坚定了探明真相的决心。

此笑表明了作者敢于怀疑、善于探索的态度。

nbspnbspnbspnbsp夜游石钟山,作者通过对“森然欲搏人”的大石、磔磔惊飞的栖鹘、似咳且笑般怪叫的鹳鹤等令人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的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一种阴森恐怖冷清凄厉的环境气氛,充分烘托了亲身探访的不易。

正在“心动欲还”之际,却意外地探得了“噌吰”的声音:“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在“将入港口”处,又意外地查明了“窾坎镗鞳”的声音:“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的确是不虚此行。

释疑后的苏轼轻松愉快地笑了:“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此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和兴奋,充溢着欣喜和自豪之情。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石钟山记》全文;(2)掌握文中的重要字词和句式;(3)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坚定的意志。

二、教学重点1. 《石钟山记》全文的理解与背诵;2. 文中重要字词和句式的掌握;3. 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文中某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2. 文言文句式的辨析和翻译;3. 对苏轼文学成就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激发学生对《石钟山记》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石钟山记》,结合注释理解全文,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论证方法及其艺术特色。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背诵《石钟山记》,并深入了解苏轼的其他文学作品。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检查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课后背诵情况;2. 期中考查:设置相关试题,检验学生对《石钟山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和期中考查,进行全面评价。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石钟山名字的由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利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区分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提高学生辨析能力。

3.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苏轼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所表现出的坚定意志和乐观态度。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石钟山记》原文及其注释、翻译;苏轼的生平资料;相关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石钟山记》,了解文章大意,标注生僻字词。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石钟山记》的作者苏轼及其文学地位。

掌握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

能够解读和分析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提高文本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会欣赏古典文学的美,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石钟山记》的创作背景和历史地位。

简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2 课文讲解:分析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解读文中的重要句子和段落,分析其意义和作用。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石钟山的景观,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关系。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字词句意。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苏轼的生平背景。

3.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

3.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和讨论结果进行讲解。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解读其深层含义。

3.5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的练习题。

教师批改和反馈学生的练习结果。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表现、练习题和课后作业等多种评价方式。

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

4.2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3 评价结果: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评价内容,给予相应的成绩和评价。

提供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提供课文原文和相关注释。

提供教材解析和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2 辅助材料:提供相关的图片、地图、文献等辅助材料。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5.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相关的文章和论文。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三篇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三篇

【导语】《⽯钟⼭记》通过对⽯钟⼭的实地考察,探求出⼭名的由来,反驳了李勃的观点,证实和补充了郦道元的观点,得出:凡事要重视“⽿闻⽬见”,⽽不可“臆断其有⽆”这⼀富于哲理的结论。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要点 1.掌握"函胡/莫/识"等通假字;掌握"⿎/是/绝/⽽/焉"等常⽤实词和虚词; 2.掌握"⿎/⾈/⽬/⽿"等在句中的词类活⽤现象; 3.掌握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介宾短语后置句; 4.掌握苏轼和本课的有关⽂学常识; 5.了解和体会本⽂的写作特点--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 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6.了解和体会作者在⽂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7.学习以事明理的写法. ⼆.教学重点:思考、理解“⼆疑”、“三笑”“⼀旨”,从⽽抓住全⽂的纲。

三、教时安排:⼆教时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教时 ⼀、导⼊:俗话也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学的韦斯克博⼠却⽤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

他进⾏过⼀项有趣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发了⼀个杯⼦,⽤来倒橙汁喝。

所发的杯⼦容量相等,却有⾼有矮,⾼的⾼度是矮的两倍。

结果发现,青少年⽤矮杯⼦的⼈多出⽤⾼杯⼦的,可见对⼀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个范例。

(板书课题) ⼆、简介作者作品 1、⽯钟⼭简介(由学⽣读课后注解,教师展⽰相关图⽚):此⼭位于江西省湖⼝县鄱阳湖东岸,有南北⼆⼭,南边的叫上钟⼭,北边叫下钟⼭。

千百年来,关于名⼭的来历众说纷纭(风⽔声如钟;⽯声如钟;⼭形如钟)。

2、苏轼:字⼦瞻,号东坡,四川眉⼭⼈,北宋思想家和⽂学家。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名与车有关)“唐宋⼋⼤家”:韩愈、王安⽯、柳宗元欧阳修、“三苏”、曾巩。

他是中国⽂⼈⽤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最能体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的⼈⽣信条,在政治改⾰中既不同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同意⽼派的观点,结果“如风箱中的⽼⿏两头受⽓”⼀贬再贬。

石钟山记高中语文教案

石钟山记高中语文教案

石钟山记高中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石钟山记》的文言文内容,掌握重要字词的含义。

2. 分析苏轼的文学手法和表达技巧,领会其思想和艺术特色。

3. 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翻译:《石钟山记》全文阅读、理解与翻译。

2. 文学分析:苏轼的文学手法、表达技巧及思想内涵。

3. 拓展阅读:相关苏轼的作品,了解其生平及文学成就。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石钟山记》的作者苏轼及其文学地位。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韵律,初步理解文意。

3. 分组讨论,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探讨苏轼的思想观点。

4. 小组分享,总结讨论成果,进行汇报演示。

5. 教师点评,解答学生疑问,点拨关键知识点。

6. 课后作业布置,巩固所学内容。

2.2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苏轼的生平、文学成就及课文难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思维。

3. 演示法:小组汇报演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4. 作业法: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章:教学评价3.1 形成性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汇报演示中的表现,评价其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2 终结性评价1.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石钟山记》的试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第四章:教学资源4.1 教材:《高中语文》教科书,含《石钟山记》全文及注释。

4.2 拓展阅读材料:苏轼其他作品及相关评论文章。

4.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第五章:教学时间安排5.1 课时分配1. 课文朗读与翻译:2课时2. 文学分析:2课时3. 拓展阅读与讨论:2课时4. 教学评价:1课时5.2 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阅读拓展材料,深入了解苏轼的文学成就。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优秀4篇)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优秀4篇)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优秀4篇)《石钟山记》教学设计篇一学习要点1、了解苏轼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代表作;2.掌握文中出现的基本文言知识;3.了解和体会本文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4.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重点讲解课文简析课文共三段。

第一段,主要叙述关于“石钟山”命名由来的两种说法,然后分别提出质疑,为下文作者亲临其境进行探究提供了依据。

第二段,写作者亲临石钟山和探究石钟山得名原因的经过,作者在这段里生动细致地叙写了亲自探究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对“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三段,写作者探访得实后的感想:凡事须亲历而不可主观臆断,点明了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作为线索。

先“疑”,后“探”,再“断”,最后是“叹”。

文章结构严谨,脉胳清楚,记叙、写景、议论紧密结合,是宋人游记常用的写作方法。

本文的特点是记叙内容容量大而条理分明,写景奇特,真切动人,而通过对石钟山命名的探索,阐明了“臆断”有害于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臆断”的方式又是多么谬误和浅陋可笑。

写作特色简析《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

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

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

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

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

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

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

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

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篇一:石钟山记教案《石钟山记》教学目标1、掌握"函胡/莫/识"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绝/而/焉"等常用实词和虚词;2、掌握“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3、掌握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介宾短语后置句;4、掌握苏轼和本课的有关文学常识;教学重点:思考、理解“二疑”、“三笑”“一旨”,从而抓住全文的纲。

教学时数及教学时间:2课时2021年1月19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悠悠的三月风又绿了江南,正是春游的大好时节。

不过,限于条件(时间及经济承受力),我们不可能亲自去领略祖国所有的名山大川,但值得庆幸的是古今中外有不少的诗人作家为我们写下了许多不朽的优美文字,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文字来领略。

二、文体知识:(10分钟)1、考察性的游记2、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

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三、整体感知(45分钟)⒈范读课文⒉学生自由朗读,纠正读音⒊借助注释翻译课文⒋质疑解难⒌特殊文言现象归纳⒍思考:本文三段分别写什么内容?结构有何特色?明确:议论(1)�D�D记叙(2)�D�D议论(3)↓ ↓ ↓质疑�D�D�D�D解疑�D�D�D�D感想(一)、分析第一段(质疑)⒈齐读,思考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作者为什么对二人的说法提出质疑?明确:⒉探讨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为什么?明确:①对郦说:客观记叙,没有轻率的判断其是非②对李说:强调对其说法的否定(二)、析第二段(解疑)⒈苏轼对两人的观点都持“疑”,那么,“中华千古奇音第一山”的石钟山到底是因为什么命名的呢?苏轼是用什么手段来解“疑”的呢?明确:实地考察⒉苏轼的实地考察分几个阶段?明确:白天:寺僧演示�D�D“笑”(嘲讽)暮夜:夜泊绝壁�D�D“笑”(自得)⒊夜游石钟山,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这段描写与下一段的哪句话照应?有什么作用?明确:① 栖鹘�D�D直接绘声阴森可怖-→烘托亲身探访的不易鹳鹤�D�D比喻拟声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幸存的老教案:石钟山记

幸存的老教案:石钟山记

《幸存的老教案:石钟山记》第一章:教案简介1.1 课程背景石钟山记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篇游记,描述了苏轼在江西湖口游览石钟山的经历。

文章以石钟山的命名由来为线索,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

通过学习这篇游记,学生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并了解石钟山的历史文化价值。

1.2 教学目标(1)了解石钟山记的作者苏轼及其文学地位。

(2)掌握石钟山记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了解石钟山的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第二章:作者简介2.1 苏轼生平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苏轼在诗、词、文、书法等多个领域均有卓越成就,代表作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2.2 苏轼与石钟山记石钟山记是苏轼在任湖州知州期间,游览江西湖口石钟山后的游记。

文章以石钟山的命名由来为线索,描绘了石钟山的神奇景观,并通过讲述山名的来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

第三章:课文解读3.1 课文概述石钟山记分为三个部分:首段介绍石钟山的地理位置和命名由来;中间段落描绘石钟山的自然景观;尾段抒发作者的感慨,批判世俗之见,强调真知灼见的重要性。

3.2 重点词汇解析(1)湖口:湖水的出口。

(2)石钟山:因山石状如钟而得名。

(3)湍急:水流急速。

(4)怪石:形状奇特的石头。

第四章:教学活动设计4.1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石钟山记,体会苏轼的写作风格,感受石钟山的神奇魅力。

4.2 讨论课文内容分组讨论课文内容,探讨苏轼为何要写下石钟山记,以及石钟山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4.3 写作练习以石钟山为题材,让学生写一篇游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课程总结通过学习石钟山记,学生了解了苏轼的文学地位,掌握了课文内容,提高了文言文阅读能力,并对石钟山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精选14篇)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精选14篇)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精选14篇)《石钟山记》教学设计篇1石钟山记苏轼[教学目标]1、熟悉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2、了解记叙、说明、谈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品尝本文抑扬顿挫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了解记叙、说明、谈论相结合的写法。

[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课时支配]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提问:这篇就是说跟我们刚学过的《游褒禅山记》有相同之点吗?请说出主要的。

(都有记游的内容,都有相当多的谈论成分,”记”和”议”又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指出:能看出这些相同点,说明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这是阅读力量提高的一个标志。

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些不同点,而且是很大的不同。

这一点现在先不争论,但同学们在诵读过程中要仔细加以领悟。

现在请看”预习提示”的第2段。

提问:“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这句话是对苏轼的批判吗?(是。

)这个批判是严了一点?老师作解释后,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事物的熟悉有一个过程,一开头不完善是难免的。

苏轼的论断被人们承认八百年之久,这是很了不起的。

(二)老师示范背诵全文和同学齐读全文。

要求同学在听老师背诵的过程中给难字注音,并仔细品尝每句话的语气。

老师背诵完毕,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蠡(lǐ)枹(fú)铿(kēng)磔磔(zhézhé)噌吰(chēng hóng)罅(xià)窾坎(kuǎn kǎn)莫(mù)镗鞳(tāng tà)识(zhì)无射(wú yì)指出哪些通假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正音后同学齐读全文。

(三)划分结构的探究主旨。

说明: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言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

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终一段说得非常明白,首先抓住的“志”,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石钟山记》全文。

2.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理解文章主旨。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欣赏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文章生字词的掌握。

2.文章写作特色的分析。

3.文章主旨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文章部分语句的翻译和赏析。

2.对文章主旨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石钟山记》原文、注释、译文、相关背景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苏轼及其作品《石钟山记》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解释“石钟山”的含义。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学生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翻译部分难句。

3.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文章的写作特色。

(三)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并理解其意义。

2.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如:对比、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3.讲解文章主旨,引导学生理解苏轼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一)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难点和重点句子。

2.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补充发言。

(二)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中的难点和重点句子,如:“余闻而疑之”、“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等。

2.分析文章的结构,如:总分总、前后呼应等。

(三)课后作业1.学生背诵课文,理解文章主旨。

第三课时(一)课堂检测1.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检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程度。

(二)课堂讨论1.学生分享读后感,交流学习心得。

2.教师点评学生读后感,给予鼓励和指导。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加强巩固。

2.部分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一)课堂讨论1.难点句子解析:教师:“同学们,‘余闻而疑之’这句话,苏轼为什么要怀疑呢?”学生A:“因为他对石钟山的命名有疑问,想要探求真相。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
三.总结:
苏轼从探寻石钟山命名由来的过程中,能够更细致具体地体现“目见耳闻”的求真精神,这样的说理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启迪读者践行。同时,这样的写法也是基于苏轼的文学主张和“借题发挥”的创作心理。
3.引发思考,这篇文章的价值在哪里呢?
(1)文体角度:
这不是一篇考古文献,也不是一篇地理学专著,而是一篇富有文人特色的游记散文。苏轼借此表达主旨更多还是带有“借题发挥”的意味,所以我们还是从文学价值的角度去思考苏轼借石钟山来表达主旨的原因。
(2)文学观念角度:
从宋代文学的特征来分析苏轼这样写的原因。宋代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都重“理趣”,在宋代的许多游记散文中写山水景物多是为了阐释哲理,从而形成了“说理”型游记散文。同时,苏轼等人也反对浮夸或空洞地说理,提倡平实朴素的文风,注重文章为社会现实服务和理性的说服力,旨在“务为有补于世”。所以借助探寻和游历石钟山的事情来表达哲理,体现了他的文学主张。
(4)写作背景角度:
还可以关注文中的一处背景:“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尉”是县尉,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长。这个职位尤其讲究实事求是,不能凭主观推断。作者以探访的方式与儿子苏迈同行,既身体力行,又给予思想上的指导,可谓良苦用心。在第二段探寻到真相后,苏轼对苏迈说:“汝识之乎”也是一种循循善诱的引导。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在苏迈日后的为官生涯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德兴县志》记载苏迈“政事精敏,后人仰之”。德兴旧志也将苏迈列入名宦之列,可见苏迈官品和人品是得到人民认可的。这或许也是苏轼借助游历石钟山想要告诫苏迈的一个原因吧。
《石钟山记》教案
教学目标
1.探究并领会作者通过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作缘由。
2.深入体会文中所传达的“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科学探究精神。

石 钟 山 记 教案教学设计

石 钟 山 记 教案教学设计

《石钟山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石钟山记》全文;(2)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理解石钟山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2)学会如何查阅相关资料,提高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石钟山记》全文;(2)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3)了解石钟山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1)文中生僻词语的解释;(2)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石钟山的历史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石钟山的传说故事。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2)分享查阅到的资料,丰富课堂内容。

4. 课堂讲解:(1)讲解文中生僻词语的含义;(2)分析文章的结构,阐述作者的观点。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翻译课文,巩固所学知识;(2)选取课后习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6.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2)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鼓励课后自主学习。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石钟山记》全文;2. 完成课后习题;3. 结合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石钟山的历史文化。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3. 长期积累:关注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进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展示石钟山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石钟山的美丽风光;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讲解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4. 创设情景,让学生模拟导游,介绍石钟山的景点和传说故事。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优秀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优秀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优秀《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优秀1[教学目标]1、理解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2、重点把握“鼓”、“是”、“遗”、“得”等实词的用法。

总结“而”的用法和否定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的规章。

[教学重点]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句式。

[教学难点]苏轼散文特点及其治学精神。

[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课文解析】注音释义1、噌吰如钟鼓不绝:鼓,《说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词义项即所敲之鼓外,还有动词的义项即以手击鼓之意,引申为“敲击”。

而“噌吰”课本中的解释是形容钟声宏亮,所以“如钟鼓不绝”中的鼓应为动词,译为像敲击钟的声音响个不停。

2、钟磬:(磬,qìng,这里指佛教的打击乐器,样子象钵,用铜制成。

)3、臆断:(臆,yì)仅凭主观推想来断定。

4、夜泊绝壁下:(泊,bó,这里是停船靠岸之意;湖泊,音为pō)5、穴罅:wuéxià(罅,裂隙)6、有大石当中流:(当,dān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

7、殆与余同:(殆dài,这里是也许之意;百战不殆,殆的意思为“危险”。

)8、汝识之乎:(识zhì,这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知道”。

)9、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饶,ráo)(苏轼的)长子,苏迈要到饶州的德兴县去任县尉。

【内容主旨】本文记录了考察石钟山得名的缘由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谈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来由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点写自己的写作意图。

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段,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表示怀疑。

第二段解疑,通过实地考察去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实缘由。

属记叙部分。

第三段得出结论,即事情假如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不能凭主观臆测去推断它的有无。

属谈论部分。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3篇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3篇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3篇《石钟山记》教学设计3篇《石钟山记》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1.学习“焉”“是”“得”“相”等文言词语的用法。

2.理解掌握文言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异,特殊文言句式,文言通假字,文言词类活用等知识。

3.通过学习本文理解苏轼散文的特点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句式。

[教学难点]苏轼散文特点及其治学精神。

[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的[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苏洵、王安石、欧阳修等宋代文学家的散文,对宋代散文的总体特点已有所理解,今天我们在学习苏轼的散文《石钟山记》,以进一步加深对宋带散文的理解。

二.作者作品与写作背景苏轼〔1037~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少时博通经史,20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政治上反复升沉,饱经忧患,曾因反对新法而遭贬谪,后又因反对旧党尽废新法而贬至琼州。

苏轼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诗词都“雄视百代”;书法和绘画的造诣也很高。

其散文平顺晓畅;诗歌自由豪放,明快自然;词波澜壮阔,豪放天成。

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易传》《书传》《论语说》等。

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此时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时,此前因写诗挖苦新法被捕入狱,由湖州刺史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三.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1.对以下三组句中划线的词语注音、释义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1〕〔〕A 彭蠡〔li 指鄱阳湖〕之口有石钟山焉B 今以钟磬〔qing 古代用玉或石制成的乐器〕置水中C 枹〔pao 鼓槌〕止响腾,余韵徐歇D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kong 指声响〕焉〔2〕〔〕A 而山上栖鹘〔hu 老鹰〕,闻人声亦惊起B 磔磔〔zhe 鸟叫声〕云霄间C 或曰此鹳鹤〔huanhe 一种水鸟〕也D 噌吰〔cenghong 形容声音洪亮〕如钟鼓不绝〔3〕〔〕A 那么山上皆石穴罅〔xia 裂缝〕B 有窾坎镗鞳〔tangta 钟鼓声〕之声C 汝识〔zhi 通“志”,记住〕之乎D 周景王之无射〔she 弓箭名〕也2.朗读以下句子,准确处理好句中停顿。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石钟山记》全文;(2)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3)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表达技巧;(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勇于质疑,追求真理。

二、教学重点:1. 《石钟山记》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2. 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表达技巧;3. 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三、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 文章的深层含义和哲理的把握;3. 苏轼的文学成就和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石钟山记》,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扫清字词障碍。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逻辑关系和修辞手法。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解答疑惑,重点解析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表达技巧。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汲取哲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勇于质疑,追求真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字词和知识点。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石钟山记》,完成相关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需求和困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石钟山记》的内涵和外延;2. 利用案例分析法,剖析苏轼的文学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3. 运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石钟山记》与其他作品的异同;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学准备:1. 教案、课件及相关教学资料;2. 《石钟山记》全文及相关注释;3. 苏轼其他作品选篇;4.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石钟山记》。

(2)理解《石钟山记》中的生词和句式。

(3)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石钟山记》的文法和修辞手法。

(2)学会如何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独立思考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石钟山记》的字词和句式。

2. 苏轼的文学成就和生平。

3. 古典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石钟山记》中的一些特殊文言现象。

2. 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石钟山记》的字词、句式和修辞手法。

2.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石钟山记》。

3. 讲解分析:讲解《石钟山记》中的字词、句式和修辞手法。

4. 合作探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分析《石钟山记》的主题和意境。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6.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石钟山记》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习的氛围。

2. 案例分析:以具体案例为例,分析《石钟山记》中的写作技巧。

3. 启发式教学: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内容1. 《石钟山记》的背景知识:介绍苏轼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文本分析:分析《石钟山记》的文风、意境和艺术特色。

3. 相关文学作品的比较:将《石钟山记》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12.《石钟山记》教案(表格式)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

12.《石钟山记》教案(表格式)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
第二段:
自:从
舟:名为状,乘船
适:往,到
赴:赴任,就职
因:于是,因此
得:能够
扣:同叩,敲击,敲打
固:本来
暮夜:夜晚
侧:名作状,在旁边
森然:阴森的样子
搏人:扑
译文: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日,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府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县,因此能够看到所谓的石钟山。庙里的僧人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块敲打,硿硿地发出声响。我本来就觉得好笑,并不相信。到了夜晚,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乘着小船到绝壁下面。巨大的石头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山上宿巢的隼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磔磔地鸣叫;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
文章开篇,作者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并进行质疑。请分别找出这两种说法和作者驳斥的理由。
1、先疑郦说——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理由——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2、再疑李说——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理由——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审美鉴赏与创造:《石钟山记》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石钟山的壮丽景色和苏轼的文学才华。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韵味和美感。同时,通过模仿和学习文章中的表达方式,学生也可以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尝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文学作品。
文化传承与理解:《石钟山记》作为一篇古代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历史和生活背景。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通过对比和反思,学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的文化现象,为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石钟山记教案10篇

石钟山记教案10篇

石钟山记教案10篇石钟山教案。

今天编辑将为您准备有关“石钟山记教案”的精彩文章,建议您将本页面加入收藏以便随时学习。

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教学课件是少不了的,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教案的编写应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目标。

石钟山记教案篇1授课时间:20xx年5月16日星期五上午第2节授课时间:高一(13)班教学目的:1、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2、辨析特殊句式的现象并掌握其规律。

3、学习苏轼大胆质疑,重视实践的做法。

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大意,辨析词类活用现象及一些特殊句式。

2、学习古人反对主观臆断、存疑必察的求实精神。

教学设想:运用朗读、提问及讨论等方式让学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利用所学的文言知识解决词类活用现象及特殊句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善学善问的能力,力争达到师生互动。

教学步骤:一、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通过同学们的分析得出文章结构:质疑—————探疑—————结论(针对此结构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论证了一个道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中心句)二、分析第一段(学生朗读并提出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1、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状语后置;承接连词)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定语后置;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3、文章一开始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出焉’”。

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是不是多余?(讨论后回答)明确:作者引用书中的话比自己的话有力,同时说明石钟出确有其山;通过《水经》提出郦道元的观点,后面提出李渤的观点,两种观点提出来,有了比较,就为作者的质疑提供了基础,也为下文作者实地去考察提供了依据。

(大家各抒已见,从各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思维很活跃,讨论也很热烈,很好!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探疑)三、分析第二、三段(指名朗读)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1、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

(名词活用作状语,从旁边)2、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宏如钟鼓不绝。

【强烈推荐】《石钟山记》优秀教案2篇

【强烈推荐】《石钟山记》优秀教案2篇

《石钟山记》优秀教案设计2篇《石钟山记》优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苏轼的生平及文学成就,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学习本文将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理解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的观点。

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言文的语言之美和行文的逻辑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受文章的节奏和语气变化,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对文中写景、议论的精彩语句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品质。

感受苏轼散文的独特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积累文言字词,如“徐”(慢慢地)、“扣”(敲击)、“绝”(停止)等实词,“之”“于”“其”等虚词,以及定语后置句“石之铿然有声者”等特殊句式。

梳理文章结构,把握作者先提出疑问,然后实地考察,最后得出结论的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主旨。

品味文中描写月夜绝壁下听到的声音的语句,如“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体会其营造的阴森恐怖的意境和对声音描写的精妙。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实践出真知的哲学思想,并引导学生思考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帮助学生体会苏轼散文将叙事、写景、议论融为一体的艺术特色,以及这种写法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展示石钟山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对石钟山有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石钟山名字的由来吗?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引出北宋文学家苏轼曾对石钟山得名由来进行了深入考察,并写下了著名的《石钟山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探寻石钟山背后的秘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钟山记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者、石钟山。

背诵课文。

2.结合语境揣摩语言。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学习课文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揣摩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作者反对臆断、亲自考察的精神。

明白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重点、难点
“余方心动欲还……古之人不余欺也”
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解决办法
这篇课文的语言障碍不多,内容也不难理解,可让学生结合注释,自己读懂课文。

指导学生弄清文章结构。

理解三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文章的表达方式。

还可以通过与《游褒禅山记》的比较,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的特点。

本文是一篇考察记,开头说作者对郦说和李说的怀疑,正是交代考察的缘起;中间记“游程”也是先访寺僧,后游绝壁,这是为考察目的而安排的;待到考察目的已经达到,便不再提游览之事,而着重抒发议论。

按照考察记的要求来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才会显得顺理成章。

●学生活动
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课文。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揣摩语言。

熟读成诵,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二、导入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因事说理:要“深思慎取”,要“尽吾志”。

苏轼《游石钟山记》又是怎样写的呢?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

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季,苏轼由黄州赴任汝州的旅途中。

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三、范读。

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

四、朗读
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五、结合课后练习,疏通文意,积累语言。

1.词类活用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发出声音,动词的使动用法)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目,用眼睛看;耳,用耳朵听。

均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席,像卷席子那样;包,像用布包那样;囊,像用口袋那样。

均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
若人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祝寿,名词用作动词。

)
函梁君臣之首,人于太庙(用木匣装,名词用作动词)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舟行”的“舟”表示“行”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