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优秀教案11349
(完整版)石钟山记优秀教案
(完整版)⽯钟⼭记优秀教案《⽯钟⼭记》教案教学⽬标:1.理清思路,把握课⽂重点字词及句式。
2.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3.理解“事不⽬见⽿闻⽽臆断其有⽆”的深沉价值。
教学重点:重点字的词类活⽤、判断句式、宾语前置句。
教学难点:理解“事不⽬见⽿闻⽽臆断其有⽆”的深沉价值。
第⼀课时(第⼀⾃然段、第⼆⾃然段前半部分)教学⽬标:1.熟读第⼀⾃然段,掌握第⼀⾃然段的重点实词的含义及特殊⽂⾔句式。
2.明确作者的质疑和态度。
教学重点:1.理解“焉、⿎、是、鸣”等词语的意义。
2.掌握省略句等⽂⾔句式。
教学难点: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质疑的。
教学⽅法:诵读法、点拨法教学过程:⼀.导⼊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钟⼭记》。
提到苏轼相信同学们对他并不陌⽣,现在⽼师想请同学们各抒⼰见说⼀说你眼中的苏轼是什么样⼦的?(……)是的,苏轼,⼀个如此响亮耀眼的名字,作为苏门之⼦,他与⽗亲苏洵⼀起扬名,甚⾄可以说是⽗因⼦显,光耀列宗;作为⼀个重情的丈夫,⼀⾸不朽的《江城⼦》令多少⼈为之潸然泪下;作为兄长,那⾸我们⾮常熟悉的为⼦由⽽作的《⽔调歌头》将⼿⾜情推向极致,那么作为⽗亲的苏轼会是什么样⼦的呢?看来⼤家对这个不是很了解,没关系,下⾯就让我们⼀起到《⽯钟⼭记》中去看⼀看苏轼是怎样⾝体⼒⾏教育孩⼦的。
⼆.⽂本解读:第⼀⾃然段(⼀)郦元的观点1.⾸先请同学们集体朗读课⽂第⼀⾃然段,读的时候要注意做到读⾳准确,语速适中。
“《⽔经》云,⼀⼆读”……..明确:(1)纠正读⾳:彭蠡(lǐ)郦(lì)元钟磬(qìng )铿(kēng)然(2)提醒学⽣下列句⼦的停顿必须注意:⾄唐/李渤始访其遗踪然/是说也2.好的,在这⼀⾃然段中,出现了哪⼏个⼈,他们分别是谁?明确:郦元、李渤、余(苏轼)3.这三个⼈,郦道元是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李渤⽣活在唐朝,⽽苏轼是北宋⽂坛最具盛名的⼤⽂豪,究竟是什么事情有那么⼤的号召⼒让这三个⼤⼈物穿越时空,同时出现在我们⾯前?我们先留⼀个悬念,现在先来做⼀件事——翻译。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石钟山记》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能够概括和描述石钟山的地理位置、景色及传说。
(3)能够分析并评价苏轼的文学成就和思想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信息来丰富自己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增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学习作者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3)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石钟山记》的内容,把握石钟山的地理位置、景色及传说。
2. 分析苏轼的文学成就和思想观点,学习其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特殊句式。
2. 深入分析苏轼的文学成就和思想观点,联系现实进行思考。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石钟山的图片、地理位置、景色及传说等。
2. 准备相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苏轼的文学成就和思想观点。
3. 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活动方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石钟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石钟山的地理位置和景色。
2.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特殊句式,共同解决问题。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
5. 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石钟山的传说故事。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对苏轼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精神的认识。
六、教学延伸1. 对比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描述自然景观的文学作品,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比较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情感。
2. 文化探究:让学生深入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观看相关影视作品,感受其人格魅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如何,有哪些环节需要改进。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石钟山记》全文;(2)掌握文中的重要字词和句式;(3)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坚定的意志。
二、教学重点1. 《石钟山记》全文的理解与背诵;2. 文中重要字词和句式的掌握;3. 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文中某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2. 文言文句式的辨析和翻译;3. 对苏轼文学成就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激发学生对《石钟山记》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石钟山记》,结合注释理解全文,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论证方法及其艺术特色。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背诵《石钟山记》,并深入了解苏轼的其他文学作品。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检查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课后背诵情况;2. 期中考查:设置相关试题,检验学生对《石钟山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和期中考查,进行全面评价。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石钟山名字的由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利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区分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提高学生辨析能力。
3.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苏轼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所表现出的坚定意志和乐观态度。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石钟山记》原文及其注释、翻译;苏轼的生平资料;相关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石钟山记》,了解文章大意,标注生僻字词。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石钟山记》的作者苏轼及其文学地位。
掌握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
能够解读和分析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提高文本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会欣赏古典文学的美,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石钟山记》的创作背景和历史地位。
简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2 课文讲解:分析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解读文中的重要句子和段落,分析其意义和作用。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石钟山的景观,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关系。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字词句意。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苏轼的生平背景。
3.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
3.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和讨论结果进行讲解。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解读其深层含义。
3.5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的练习题。
教师批改和反馈学生的练习结果。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表现、练习题和课后作业等多种评价方式。
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
4.2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3 评价结果: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评价内容,给予相应的成绩和评价。
提供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提供课文原文和相关注释。
提供教材解析和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2 辅助材料:提供相关的图片、地图、文献等辅助材料。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5.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相关的文章和论文。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优秀4篇)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优秀4篇)《石钟山记》教学设计篇一学习要点1、了解苏轼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代表作;2.掌握文中出现的基本文言知识;3.了解和体会本文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4.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重点讲解课文简析课文共三段。
第一段,主要叙述关于“石钟山”命名由来的两种说法,然后分别提出质疑,为下文作者亲临其境进行探究提供了依据。
第二段,写作者亲临石钟山和探究石钟山得名原因的经过,作者在这段里生动细致地叙写了亲自探究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对“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三段,写作者探访得实后的感想:凡事须亲历而不可主观臆断,点明了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作为线索。
先“疑”,后“探”,再“断”,最后是“叹”。
文章结构严谨,脉胳清楚,记叙、写景、议论紧密结合,是宋人游记常用的写作方法。
本文的特点是记叙内容容量大而条理分明,写景奇特,真切动人,而通过对石钟山命名的探索,阐明了“臆断”有害于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臆断”的方式又是多么谬误和浅陋可笑。
写作特色简析《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
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
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
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
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
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
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
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
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石钟山记》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石钟山记》全文;(2)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3)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从文本中提炼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3)提高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的文学魅力,激发对古典文学的热爱;(2)领会文章所传达的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石钟山记》全文;(2)掌握文中的一些修辞手法及表达技巧;(3)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 教学难点:(1)文本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文中寓意和哲理的深刻领会;(3)苏轼文学思想和人生态度的把握。
1. 导入新课:(1)简介苏轼及其文学地位;(2)概述《石钟山记》的文学特点及历史背景;(3)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文本;(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掌握字词;(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分析并欣赏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3)分享学习心得,交流感悟。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分析文本结构,梳理思路;(2)讲解文中重要字词的含义及用法;(3)深入剖析文中的寓意和哲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练习与巩固:(1)课后作业:熟读并背诵《石钟山记》;(2)课后练习:分析并评价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的文学成就;(3)课后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探讨苏轼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熟读背诵《石钟山记》的情况,以及课后练习的完成质量;3. 课后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苏轼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解程度。
石钟山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石钟山记(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石钟山记》全文;(2)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3)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4)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技巧;(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培养文学素养;(3)学会提炼文章主旨,提高总结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的文学魅力,激发对古代文学的兴趣;(2)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3)理解文章中所体现的哲理,启示人生思考。
二、教学重点1. 《石钟山记》全文的理解与背诵;2. 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3. 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4. 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文中某些生僻词语的解释;2. 文章所体现的哲理的理解;3. 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解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技巧;2.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背诵全文;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技巧,分享学习心得;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引导学生了解《石钟山记》的背景;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注意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3. 讲解分析:讲解课文,解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技巧,解答学生疑问;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技巧,分享学习心得;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6.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并进行相关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课文背诵和练习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石钟山记教案
一、《石钟山记》优秀教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石钟山记》的作者苏轼及其写作背景,能够准确地背诵并默写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山水美景的热爱,增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读并背诵《石钟山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文阅读方法。
2. 教学难点:分析苏轼的写景技巧,理解课文中的寓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苏轼及其作品《石钟山记》。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体会文章风格。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写景技巧和寓意。
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解释生僻词语,分析文章结构。
5. 翻译练习:让学生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提高翻译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课文,完成翻译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熟读背诵和翻译练习。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分工合作、积极参与等。
4. 单元测试:在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石钟山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石钟山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自然景观中,激发学习兴趣。
2. 比较阅读:将《石钟山记》与其他山水游记进行对比,让学生分析各自的写景特点。
3.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4.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教师及时解答疑惑,促进师生互动。
七、教学资源1. 文本资源:《石钟山记》原文、注释、译文等。
2. 多媒体资源:石钟山的图片、视频等。
3. 课外阅读材料:其他山水游记作品。
石钟山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石钟山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石钟山记》全文;(2)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文学地位;(3)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结构;(4)提高古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石钟山记》;(2)学会分析古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3)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和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的文学魅力,领悟作品中的人生哲理;(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文化遗产;(3)培养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石钟山记》;(2)理解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结构;(3)分析苏轼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和古汉语用法;(2)苏轼的思想内涵和作品的时代背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苏轼的生平和文学地位;(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要求学生标出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结构;(3)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解读作品内涵;(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4. 课堂讲解:(1)讲解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结构;(2)分析苏轼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3)阐述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涵。
5. 课堂练习:(1)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2)举例说明苏轼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3)谈谈对作品思想内涵的理解。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石钟山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3. 选择一篇相关文章进行阅读,了解苏轼的其他作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3. 单元测试:进行古文阅读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 情感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体验作品中的情感;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案例,分析苏轼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4. 比较学习:将《石钟山记》与其他作品进行比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石钟山记》全文;(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古代文化知识;(3)分析并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石钟山记》;(2)学会欣赏古代散文的写作技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运用文中的观点,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2)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3)培养热爱祖国河山,弘扬民族精神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掌握《石钟山记》的文意和主题思想;2. 分析和欣赏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古代文化知识;2. 运用文中的观点,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3.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2)激发学生对《石钟山记》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石钟山记》,感受文章的韵律美;(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意,掌握生僻字词和古代文化知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欣赏写作技巧:(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2)让学生学会欣赏古代散文的魅力。
5. 拓展延伸:(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解;(2)引导学生运用文中的观点,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6. 小结: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石钟山记》;2. 写一篇关于《石钟山记》的读后感,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3. 结合自己的生活,举例说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石钟山记》的文意和主题思想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文章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的理解和欣赏能力;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解和思考。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优秀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优秀《石钟山记》教学设计优秀1[教学目标]1、理解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2、重点把握“鼓”、“是”、“遗”、“得”等实词的用法。
总结“而”的用法和否定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的规章。
[教学重点]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句式。
[教学难点]苏轼散文特点及其治学精神。
[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课文解析】注音释义1、噌吰如钟鼓不绝:鼓,《说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词义项即所敲之鼓外,还有动词的义项即以手击鼓之意,引申为“敲击”。
而“噌吰”课本中的解释是形容钟声宏亮,所以“如钟鼓不绝”中的鼓应为动词,译为像敲击钟的声音响个不停。
2、钟磬:(磬,qìng,这里指佛教的打击乐器,样子象钵,用铜制成。
)3、臆断:(臆,yì)仅凭主观推想来断定。
4、夜泊绝壁下:(泊,bó,这里是停船靠岸之意;湖泊,音为pō)5、穴罅:wuéxià(罅,裂隙)6、有大石当中流:(当,dān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
7、殆与余同:(殆dài,这里是也许之意;百战不殆,殆的意思为“危险”。
)8、汝识之乎:(识zhì,这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知道”。
)9、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饶,ráo)(苏轼的)长子,苏迈要到饶州的德兴县去任县尉。
【内容主旨】本文记录了考察石钟山得名的缘由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谈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来由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点写自己的写作意图。
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段,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表示怀疑。
第二段解疑,通过实地考察去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实缘由。
属记叙部分。
第三段得出结论,即事情假如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不能凭主观臆测去推断它的有无。
属谈论部分。
石 钟 山 记 教案教学设计
石钟山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石钟山记全文。
(2)能够分析并欣赏石钟山记中的优美词句和表达技巧。
(3)了解石钟山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石钟山记的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3)学会从文化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升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敢于质疑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石钟山记的文意理解和背诵。
2. 分析石钟山记中的优美词句和表达技巧。
3. 石钟山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石钟山记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典故。
2. 分析石钟山记的艺术特色。
3. 从文化角度审视石钟山记。
1. 讲授法:讲解石钟山记的文意、背景和艺术特色。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分享学习心得。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4. 文化欣赏法:从文化角度审视石钟山记,提升审美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石钟山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石钟山记的文意,分析优美的词句和表达技巧。
3. 合作探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
4. 朗读与默写:组织学生朗读石钟山记,要求熟练背诵,并对重点句子进行默写练习。
5. 文化欣赏:从文化角度审视石钟山记,让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石钟山记的背诵和默写任务,深入研究感兴趣的文化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背诵和默写任务,以及对文化问题的研究深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石钟山记》全文;(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句式结构;(3)了解《石钟山记》的历史背景和作者苏轼的相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培养阅读和分析古代散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人生观;(3)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1. 掌握《石钟山记》的文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2. 分析文中运用的事实、对比和论证方法;3. 领悟文本所蕴含的哲理。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句式结构;2. 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准确理解;3. 对作者观点的深入剖析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苏轼和《石钟山记》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文意,掌握生僻字词;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中的事实、对比和论证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剖析,解答疑难问题;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体悟文本所蕴含的哲理;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自信。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 练习测试:组织练习测试,评估学生对《石钟山记》的文意理解、论证方法等方面的掌握情况;4.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3篇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3篇《石钟山记》教学设计3篇《石钟山记》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1.学习“焉”“是”“得”“相”等文言词语的用法。
2.理解掌握文言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异,特殊文言句式,文言通假字,文言词类活用等知识。
3.通过学习本文理解苏轼散文的特点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句式。
[教学难点]苏轼散文特点及其治学精神。
[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的[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苏洵、王安石、欧阳修等宋代文学家的散文,对宋代散文的总体特点已有所理解,今天我们在学习苏轼的散文《石钟山记》,以进一步加深对宋带散文的理解。
二.作者作品与写作背景苏轼〔1037~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少时博通经史,20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政治上反复升沉,饱经忧患,曾因反对新法而遭贬谪,后又因反对旧党尽废新法而贬至琼州。
苏轼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诗词都“雄视百代”;书法和绘画的造诣也很高。
其散文平顺晓畅;诗歌自由豪放,明快自然;词波澜壮阔,豪放天成。
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易传》《书传》《论语说》等。
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此时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时,此前因写诗挖苦新法被捕入狱,由湖州刺史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三.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1.对以下三组句中划线的词语注音、释义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1〕〔〕A 彭蠡〔li 指鄱阳湖〕之口有石钟山焉B 今以钟磬〔qing 古代用玉或石制成的乐器〕置水中C 枹〔pao 鼓槌〕止响腾,余韵徐歇D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kong 指声响〕焉〔2〕〔〕A 而山上栖鹘〔hu 老鹰〕,闻人声亦惊起B 磔磔〔zhe 鸟叫声〕云霄间C 或曰此鹳鹤〔huanhe 一种水鸟〕也D 噌吰〔cenghong 形容声音洪亮〕如钟鼓不绝〔3〕〔〕A 那么山上皆石穴罅〔xia 裂缝〕B 有窾坎镗鞳〔tangta 钟鼓声〕之声C 汝识〔zhi 通“志”,记住〕之乎D 周景王之无射〔she 弓箭名〕也2.朗读以下句子,准确处理好句中停顿。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石钟山记》。
(2)理解《石钟山记》中的生词和句式。
(3)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石钟山记》的文法和修辞手法。
(2)学会如何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独立思考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石钟山记》的字词和句式。
2. 苏轼的文学成就和生平。
3. 古典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石钟山记》中的一些特殊文言现象。
2. 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石钟山记》的字词、句式和修辞手法。
2.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石钟山记》。
3. 讲解分析:讲解《石钟山记》中的字词、句式和修辞手法。
4. 合作探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分析《石钟山记》的主题和意境。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6.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石钟山记》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习的氛围。
2. 案例分析:以具体案例为例,分析《石钟山记》中的写作技巧。
3. 启发式教学: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内容1. 《石钟山记》的背景知识:介绍苏轼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文本分析:分析《石钟山记》的文风、意境和艺术特色。
3. 相关文学作品的比较:将《石钟山记》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高中语文高二语文下册《石钟山记》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1.导入:以石钟山的历史传说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课堂讲解:详细介绍苏轼及其文学成就,分析《石钟山记》的主题思想、结构特点和艺术价值。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析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学会运用合作、探究等方法深入理解文章。
(二)教学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文章中部分生僻词汇、复杂句式的理解和运用;深入挖掘文章主题思想,把握作者情感态度。
2.过程与方法: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评价文章,提高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将利用石钟山的历史传说,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首先,向学生介绍石钟山的地理位置和传说背景,让学生对这座神秘的山峰产生好奇心。接着,通过展示石钟山的图片和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石钟山的壮丽景色。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苏轼会在这座山上写下《石钟山记》?这篇文章又有何独特之处?”从而激发学生对新课的探究欲望。
7.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石钟山记》作为高二语文下册的一篇经典文言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掌握了基本的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但考虑到文章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苏轼独特的文学风格,学生在理解文章主题思想、把握作者情感态度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在此基础上,学情分析如下:
1.知识层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储备,但文章中部分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式仍需教师引导和讲解。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石钟山记》的作者、时代背景及文学地位;(2)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石钟山命名的由来;(3)能够领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文化遗产的观念;(3)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石钟山记》的作者、时代背景及文学地位;2. 文章的主要内容,石钟山命名的由来;3. 体会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1. 文中某些生僻词汇的理解;2. 分析作者的论证方法和表达技巧;3. 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及相关教学资源;2.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时代背景及文学地位;3. 准备课堂讨论和提问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苏轼及其文学地位;(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式;(3)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石钟山命名的由来;(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启示,培养热爱自然、珍惜文化遗产的观念。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重点、难点知识;(3)布置课后作业。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加强记忆;(2)深入研究课文,分析作者的论证方法和表达技巧;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由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作者的论证方法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3. 采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4. 利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石钟山记》教案(通用7篇)
《石钟山记》教案〔通用7篇〕《石钟山记》教案〔通用7篇〕《石钟山记》教案篇1教学目的:1、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2、辨析特殊句式的现象并掌握其规律。
3、学习苏轼大胆质疑,重视理论的做法。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大意,辨析词类活用现象及一些特殊句式。
2、学习古人反对主观臆断、存疑必察的务实精神。
教学设想:运用朗读、提问及讨论等方式让学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利用所学的文言知识解决词类活用现象及特殊句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才能、善学善问的才能,力争到达师生互动。
教学步骤:一、复习稳固上节课所学内容:通过同学们的分析^p 得出文章构造:质疑———探疑———结论〔针对此构造对文章内容进展分析^p 〕论证了一个道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中心句)二、分析^p 第一段(学生朗读并提出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1、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状语后置;承接连词)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定语后置;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3、文章一开场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出焉’”。
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是不是多余?(讨论后答复)明确:作者引用书中的话比自己的话有力,同时说明石钟出确有其山;通过《水经》提出郦道元的观点,后面提出李渤的观点,两种观点提出来,有了比拟,就为作者的质疑提供了根底,也为下文作者实地去考察提供了根据。
(大家各抒已见,从各个方面答复了这个问题,思维很活泼,讨论也很热烈,很好!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探疑)三、分析^p 第二、三段(指名朗读)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1、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
(名词活用作状语,从旁边)2、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宏如钟鼓不绝。
(状语后置)3、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
(当:在某处,中流:河流的中央;古今词义辨析,中间是空的)4、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像李渤那样不肯实地考察的人,养尊处优)5、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宏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款坎镗溻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少时博通经史,20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政治上反复升沉,饱经忧患,曾因反对新法而遭贬谪,后又因反对旧党尽废新法而贬至琼州。苏轼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诗词都“雄视百代”;苏轼才华横溢,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豪放天成,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易传》《书传》《论语说》等。诗词文赋而外,对书画也很擅长。他于书法遍览晋唐诸家,转益多师,自成一家,长于行书、楷书,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
后一个层次重在描写水石相激的现象,并且写自己亲见其景,亲闻其声,徐而察之,终得其实,以实地考察的见闻去揭千古之谜,以得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第二,“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五、疏通词句
1.字词正音:
蠡(lǐ) 枹(fú) 铿(kēng) 磔磔(zhézhé) 噌吰(chēng hóng) 罅(xià)
窾坎(kuǎn kǎn) 莫(mù) 镗鞳(tāng tà) 识(zhì) 无射(wú yì)
2.通假字:
⑴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通含糊,重浊而模糊
⑵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扣通叩,敲击
四、石钟山简介
石钟山位于现在的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这座山包括两部分,在县城南的叫上钟山,面积约0.34平方公里,在县城北的叫下钟山,面积约0.2平方公里。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对高度50—55米,其势相向。《石钟山志》将两山合称为“双钟山”,又叫“双石”。在地质构造上,双钟山属石质小山。两山外貌上尖下圆,状如伏钟。两山相比,下钟山比较奇峭,又临大江,号称“江湖锁钥”,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石钟山处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风景优美,历来成为旅游胜地,自古以来不少文人游客写过游记石钟山的诗文。
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此时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时,此前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由湖州刺史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三、写作背景
苏轼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入朝任职后,因不同意王安石推行新法,出任杭州通判,后改为知密州、徐州、湖州。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弹劾他作诗讽刺新法,以“谤讪朝廷”罪被捕下狱,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幸而未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三年(1080)到黄州。元丰七年(1084)被调赴汝州,这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观察这座被称为“石钟”的山。寺院的和尚让小孩拿着斧头,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它们发出了硿硿的响声。我本来就觉得可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儿乘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要向人扑击过来。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磔磔地叫着飞上云霄。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嗽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从水上发出巨大的响声,噌吰地响着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十分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道它们的深浅,微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激荡撞击便产生这样的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时,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央,石上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很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互相应和着,如同音乐演奏。我于是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时的人并没有欺骗我啊!”
3.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第三段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
第一层,用“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表明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之后得出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中心思想。
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这一层又紧扣上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于余同”而“言之不详”,因而“人常疑之”;二是“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四是“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一句话,错误说法形成和流传的原因,关键就在主观臆断。
教 案
课次
内 容 名 称
教材对应范围
授课时间
第7、8周
1
《石钟山记》
章
节
页次
授课方法
讲授
3
40—43
授课时数
4
教 具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目的
1.在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三个自然段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学重点和难点
1.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句式
板书:《石钟山记》
前人姓名
得名由来
作者态度
作者依据
郦道元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李 渤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教学后记及反思
在教学设计中不是所有的课文都是可以追求一种新鲜的教学方式的,有的时候将文章本来的思路打乱,有利于文章内容的把握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但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是可以如此,对于《石钟山记》来讲,维持它原来的行文线索就更有利于对于文章的把握。
4.特殊句式:
(1)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句)
古汉语宾语前置的情况大致有三种,第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如上例。第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如“微斯人,吾谁与归”。第三,有时为了强调宾语,常用“之”、“是”等词把宾语提到谓语之前,如“唯利是图”。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加点部分为定语后置的形式。再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第二段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作者首先简单交代自己游览石钟山的原因,再详写探求石钟山命名奥秘的经过。探秘经过可以分为哪两个层次?
前一个层次着力描写石钟山月夜景致。“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石之状貌,已给人阴森恐怖之感,又加上栖鹘惊起,鹳鹤咳笑更是幽深怪异,寒气袭人,一般人怎敢月夜独往?这也可以看成数百年来,石钟山命名缘由无人真正知晓的原因之一吧。这段描写与下文“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相照应。
六、课文分析
1.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为什么对郦道元的说法“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余尤疑之”?
前人姓名
得名由来
作者态度
作者依据
郦道元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李 渤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
第三段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结论,带有哲理的意味。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的。
附 记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附:译文
《水经》上说:“鄱阳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座山下面对着深潭,微风鼓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去探寻它的遗迹,在深潭边找到两座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敲击,声音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山石被敲打时铿锵作响,到处都是这样,可是惟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什么缘故呢?
第三层点明写作目的。一“叹”“郦元之简”,含惋惜之情,一“笑”“ 李渤之陋”,明否定之意,写这篇文章的意图就是为了传播正确的观点。
4.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关于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虽然早有成说,但本文作者却不一味迷信和盲从古人,而是在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在“莫夜”“乘小舟”实地考察。虽然石钟山一带地处偏僻,地势险要、风险浪恶,但他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⑶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晚上
⑷汝识之乎:识通志,记住
3.词类活用: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名词用作状语,乘船)
(2)事不目见耳闻(目、耳:名词用作状语,用眼睛……用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