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设计

合集下载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1-实验报告模板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1-实验报告模板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1-实验报告模板实验名称: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目的:1. 掌握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基本方法。

2. 熟悉使用比重瓶和电子天平的操作。

3. 分析实验误差,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实验原理:密度定义为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 \( \rho = \frac{m}{V} \)。

本实验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其密度。

对于固体,体积可通过排水法测量;对于液体,体积可通过比重瓶直接测量。

实验仪器:1. 电子天平2. 比重瓶3. 烧杯4. 移液管5. 蒸馏水6. 待测固体样品7. 待测液体样品实验步骤:1. 使用电子天平测量待测固体样品的质量 \( m \)。

2. 将适量的蒸馏水倒入烧杯中,使用移液管将部分水转移到比重瓶中。

3. 将待测固体样品完全浸入比重瓶中的水中,并记录比重瓶中水的体积变化 \( V_{water} \)。

4. 计算固体样品的体积 \( V = V_{water} \)。

5. 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固体样品的密度 \( \rho = \frac{m}{V} \)。

6. 重复上述步骤,测量不同液体样品的密度。

7. 记录所有数据,并进行必要的误差分析。

实验数据与结果:(此处填写实验数据表格,包括样品编号、质量m、体积V、计算出的密度ρ以及可能的误差分析)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测量了不同固体和液体样品的密度,并掌握了使用比重瓶和电子天平进行密度测量的方法。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近,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这些误差来源包括仪器的精度限制、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等。

未来可以通过改进实验方法和提高操作精确度来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大学物理一实验报告(共5篇)

大学物理一实验报告(共5篇)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模板.**学院物理系大学物理学生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实验地点:班级:姓名:座号:实验时间:月物理系编制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设备: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骤:教师签名:五、实验数据记录六、实验数据处理七、实验结论与分析及思考题解答1、对实验进行总结,写出结论:2、思考题解答:篇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学院物理系大学物理学生实验报告实验项目:空气比热容比测定实验实验地点:班级:姓名:座号:实验时间:月日物理系编制一、实验目的:①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②观察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③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贮气瓶,温度计,空气比热容比测定仪。

数字电压表1-进气活塞;2-放气活塞;3-ad590; 4-气体压力传感器;5-704胶粘剂图4-4-1 实验装置简图三、实验原理:气体由于受热过程不同,有不同的比热容。

对应于气体受热的等容及等压过程,气体的比热容有定容比热容c和定压比热容c。

定vp容比热容是将1kg气体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加热,当其温度升高1?c时所需的热量;而定压比热容则是将1kg气体在保持压强不变的情?cv况下加热,当其温度升高1?c时所需的热量。

显然,后者由于要对外作功而大于前者,即c定容比热容c之比vp。

气体的比热容比?定义为定压比热容c和p??ccpv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经常出现在热力学方程中。

2四、实验步骤:5(1)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p0 设为(1.0248?10pa);(2)开启电源,将电子仪器部分预热10分钟,然后用调零电位器调节零点;(3)关闭放气活塞2,打开进气活塞1,用充气球向瓶内打气,使瓶内压强升高(即数字电压表显示值升高120~140mv左右,关闭进气活塞1。

待瓶中气压强稳定时,瓶内气体状态为ⅰ。

记下p1; (4) 迅速打开放气活塞2,使瓶内气体与大气相通,由于瓶内气压高于大气压,瓶内部分气体将突然喷出,发出“嗤”的声音。

关于物理创新实验报告(3篇)

关于物理创新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理实验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开展了本次物理创新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设计、搭建和调试一个新型实验装置,探索物理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原理与装置1. 实验原理:本实验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通过设计一个具有创新性的实验装置,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与相关物理量的关系。

2.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电源:提供稳定的交流电源;- 金属棒:作为导体,在磁场中运动;- 磁场发生器:产生均匀磁场;- 电流表:测量感应电流;- 数据采集系统:记录实验数据;- 电脑: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曲线。

三、实验步骤与过程1. 搭建实验装置:按照实验原理图,将电源、金属棒、磁场发生器、电流表、数据采集系统和电脑连接起来,确保各部分连接正确、牢固。

2. 调节实验参数:- 调节电源输出电压,使其在安全范围内;- 调节磁场发生器的磁场强度,使其达到预定值;- 调节金属棒与磁场发生器的距离,确保实验过程中金属棒在磁场中运动。

3. 进行实验:- 在金属棒运动过程中,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实时记录感应电流的变化;- 改变金属棒的运动速度、磁场强度等参数,观察感应电流的变化规律。

4.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绘制感应电流与时间、速度、磁场强度等参数的关系曲线;- 根据实验结果,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与相关物理量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感应电流与金属棒的运动速度、磁场强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当金属棒运动速度增加、磁场强度增大时,感应电流也随之增大。

2. 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正确性;- 同时,我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与相关物理量的关系,为电磁感应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大学生物理实验方案

大学生物理实验方案

大学生物理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1. 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2. 加深对物理理论的理解。

3. 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是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我们进行实验的理论基础,需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教材来和理解。

实验器材
1. 需要明确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包括仪器设备、工具和消耗品等。

2. 熟悉并了解这些器材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1. 实验前的准备:包括实验场地的布置、实验器材的检查和准
备工作。

2.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原理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注意观察实
验现象,并做好数据记录。

3.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
实验结果。

4. 实验报告的撰写: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1. 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过程中,要详细记录实验数据,包括
实验条件、测量数据和观察结果等。

2. 实验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的整理、计
算和图表的绘制等。

实验安全
1. 实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在实验前了解实验物品的性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佩戴好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安全。

实验报告
1. 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数据和分析等内容。

2. 实验报告应简洁明了,条理清晰,数据准确,分析深入。

以上是大学生物理实验方案的基本内容,具体实验方案应根据实验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进行制定。

大学基础物理实验第二版教学设计

大学基础物理实验第二版教学设计

大学基础物理实验第二版教学设计背景大学基础物理是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科目,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基础物理原理及其应用。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原理,大学物理实验被设计为一门重要的课程。

本文档将简要介绍大学基础物理实验第二版的教学设计。

本课程主要负责教学物理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方法,以及实验思维和实验报告的编写技巧。

教学目标1.了解基础物理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2.熟悉常用物理实验的器材和测量方法。

3.学会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并能准确地编写实验报告。

4.锻炼实验独立思考和协作能力,培养实验态度与精神。

教学内容实验内容大学基础物理实验第二版包括15个实验项目,覆盖了机械、热学、电磁、波动、光学和原子物理等多个学科领域。

其中主要包括如下实验:•加速度实验:测量运动物体的位移和速度,进而计算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通过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光的折射和反射实验:研究光线的传播规律和折射和反射。

•电阻率和欧姆定律实验:通过测量电阻和电流,验证欧姆定律。

•交流电学实验:研究交流电的各种特性,并学习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单色光的干涉实验:研究波动方程并了解干涉现象的发生机理。

•光的色散实验:通过实验了解光的鲜明度和颜色的变化规律等。

实验流程•实验前准备:了解实验目的和内容,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中操作: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后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数据的可靠性和误差。

•实验报告:按照实验要求编写实验报告,包括数据分析、实验结果、误差分析等。

教学方法大学基础物理实验第二版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各类物理实验和实验操作要点。

•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分组实验法:通过小组学习,促进学生相互合作和讨论,培养实验能力和创造力。

•实验报告讲评法:通过讲评学生实验报告,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完整版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376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完整版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完整版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

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北方民族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实验报告指导老师:王建明姓名:张国生学号:XX0233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班级:05信计2班重力加速度的测定一、实验任务精确测定银川地区的重力加速度二、实验要求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不超过5%三、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比较初步确定有以下六种模型方案:方法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所用仪器为:打点计时器、直尺、带钱夹的铁架台、纸带、夹子、重物、学生电源等.利用自由落体原理使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选择理想纸带,找出起始点0,数出时间为t的p点,用米尺测出op的距离为h,其中t=0.02秒×两点间隔数.由公式h=gt2/2得g=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g.方法二、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方法三、取半径为r的玻璃杯,内装适当的液体,固定在旋转台上.旋转台绕其对称轴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这时液体相对于玻璃杯的形状为旋转抛物面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取液面上任一液元a,它距转轴为x,质量为m,受重力mg、弹力n.由动力学知:ncosα-mg=0(1)nsinα=mω2x(2)两式相比得tgα=ω2x/g,又tgα=dy/dx,∴dy=ω2xdx/g,∴y/x=ω2x/2g.∴g=ω2x2/2y..将某点对于对称轴和垂直于对称轴最低点的直角坐标系的坐标x、y测出,将转台转速ω代入即可求得g.方法四、光电控制计时法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方法五、用圆锥摆测量所用仪器为:米尺、秒表、单摆.使单摆的摆锤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用直尺测量出h(见图1),用秒表测出摆锥n转所用的时间t,则摆锥角速度ω=2πn/t摆锥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mgtgθ,而tgθ=r/h所以mgtgθ=mω2r由以上几式得:g=4π2n2h/t2.将所测的n、t、h代入即可求得g值.方法六、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在摆角很小时,摆动周期为:则通过对以上六种方法的比较,本想尝试利用光电控制计时法来测量,但因为实验室器材不全,故该方法无法进行;对其他几种方法反复比较,用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原理、方法都比较简单且最熟悉,仪器在实验室也很齐全,故利用该方法来测最为顺利,从而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值。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书(共6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书(共6篇)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学生实验报告学院: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专业班级:通信工程111班姓名:陈益迪学号:0113489学生实验报告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一、实验综述1、实验目的及要求1.了解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构造,掌握它们的原理,正确读数和使用方法。

2.学会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的计算与数据处理。

3.学会物理天平的使用。

4.掌握测定固体密度的方法。

2 、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1 50分度游标卡尺准确度=0.02mm 最大误差限△仪=±0.02mm2 螺旋测微器准确度=0.01mm 最大误差△仪=±0.005mm 修正值=0.018mm3 物理天平 tw-0.5 t天平感度0.02g 最大称量 500g △仪=±0.02g 估读到 0.01g二、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1、实验内容与步骤1、用游标卡尺测量圆环体的内外径直径和高各6次;2、用螺旋测微器测钢线的直径7次;3、用液体静力称衡法测石蜡的密度;2、实验数据记录表(1)测圆环体体积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2)测钢丝直径仪器名称: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准确度=0.01mm估读到0.001mm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测石蜡的密度仪器名称:物理天平tw—0.5天平感量: 0.02 g 最大称量500 g3、数据处理、分析(1)、计算圆环体的体积1直接量外径d的a类不确定度sd ,sd=○sd=0.0161mm=0.02mm2直接量外径d的b类不确定度u○d.ud,=ud=0.0155mm=0.02mm3直接量外径d的合成不确定度σσ○σd=0.0223mm=0.2mm4直接量外径d科学测量结果○d=(21.19±0.02)mmd=5直接量内径d的a类不确定度s○sd=0.0045mm=0.005mmd。

ds=6直接量内径d的b类不确定度u○dud=ud=0.0155mm=0.02mm7直接量内径d的合成不确定度σi σ○σd=0.0160mm=0.02mm8直接量内径d的科学测量结果○d=(16.09±0.02)mm9直接量高h的a类不确定度s○sh=0.0086mm=0.009mmd=h hs=10直接量高h的b类不确定度u○h duh=0.0155mm=0.02mm11直接量高h的合成不确定度σ○σh=0.0177mm=0.02mm 12直接量高h的科学测量结果○h=(7.27±0.02)mmhσh=13间接量体积v的平均值:v=πh(d-d)/4 ○22v =1277.8mm14 间接量体积v的全微分:dv=○3? (d2-d2)4dh+dh?dh?dd- dd 22再用“方和根”的形式推导间接量v的不确定度传递公式(参考公式1-2-16) 222?v?(0.25?(d2?d2)?h)?(0.5dh??d)?(0.5dh??d)计算间接量体积v的不确定度σ3σv=0.7mmv15写出圆环体体积v的科学测量结果○v=(1277.8±0.7) mm2、计算钢丝直径(1)7次测量钢丝直径d的a类不确定度sd ,sd=sdsd =0.0079mm=0.008mm3(2)钢丝直径d的b类不确定度ud ,ud=udud=0.0029mm=0.003mm(3)钢丝直径d的合成不确定度σ。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共7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共7篇)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示例(含数据处理)【实验题目】长度和质量的测量【实验目的】1. 掌握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等几种常用测长仪器的读数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学会物理天平的调节使用方法,掌握测质量的方法。

3. 学会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数据的处理,会对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估算和分析,能正确地表示测量结果。

【实验仪器】(应记录具体型号规格等,进实验室后按实填写)直尺(50cm)、游标卡尺(0.02mm)、螺旋测微计(0~25mm,0.01mm),物理天平(tw-1b型,分度值0.1g,灵敏度1div/100mg),被测物体【实验原理】(在理解基础上,简明扼要表述原理,主要公式、重要原理图等)一、游标卡尺主尺分度值:x=1mm,游标卡尺分度数:n(游标的n个小格宽度与主尺的n-1小格长度相等),游标尺分度值:n?1nx(50分度卡尺为0.98mm,20分度的为:0.95mm),主尺分度值与游标尺n?1nx?xn分度值的差值为:x?,即为游标卡尺的分度值。

如50分度卡尺的分度值为:1/50=0.02mm,20分度的为:1/20=0.05mm。

读数原理:如图,整毫米数l0由主尺读取,不足1格的小数部分?l需根据游标尺与主尺对齐的刻线数?l?kx?kk和卡尺的分度值x/n读取:n?1nx?kxn读数方法(分两步):(1)从游标零线位置读出主尺的读数.(2)根据游标尺上与主尺对齐的刻线k读出不足一分格的小数,二者相加即为测量值.即: l?l0??l?l0?kxn,对于50分度卡尺:l?l0?k?0.02;对20分度:l?l0?k?0.05。

实际读数时采取直读法读数。

二、螺旋测微器原理:测微螺杆的螺距为0.5mm,微分筒上的刻度通常为50分度。

当微分筒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0.5mm,而微分筒每转一格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0.5/50=0.01mm。

可见该螺旋测微器的分度值为0.01mm,即千分之一厘米,故亦称千分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力加速度的测量
实验时需要的的主要器材
1.GM-1单摆实验仪1台,如图所示。

2.激光定位装置2只。

3.集成霍耳传感器说明
本次设计实验中采用MS-1多功能毫秒仪实现自动计时。

集成霍耳开关放于小球正下方1.0cm处,如图3所示。

(1.1cm为该霍耳开关导通或截止的最大距离)。

将一钕铁硼小磁钢放置在小球正下方,当小磁钢随小球从霍耳开关上方经过时,会使集成霍耳开关输出一个由高电平向低电平的跳变信号,此跳变信号使MS-1多功能毫秒仪开始计时以及自开始计时后磁钢经过霍耳开关进行次数的自动记录,当记录的次数和计时器面板上预置的次数一样时,则该信号便是计时器停止
的信号。

计时器可锁存和显示计时数。

次数预置拨码开关可从0~64次任意调节,并可查阅与计时次数相对应的时间数值。

实验目的和要求
在地面上的不同地区,同一物体所受的重力并不相同,所以重力加速度g也不相同,它是由物体所在地区的纬度、海拔高度及矿藏分布等因素决定。

重力加速度是一个重要的地球物理常数,准确地测定它的量值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采用新型单摆实验仪,运用集成开关型霍耳传感器和多功能毫秒仪实现自动计时,从而能在很短几个振动周期内准确测得单摆的周期。

以达到准确测量重力加速度之目的。

实验前应回答的问题
1.什么叫单摆?在摆角不超过5度时,其振动周期T等于什么?
2.单摆周期的一般表达式为:
为何此时切向力不与θ成正比,而与sinθ成正比?
3.单摆的运动是简谐振动吗?为什么?
4.如果摆线的质量不可忽略,单摆的周期比一般公式的表达式数值大,还是
小或者不变?
5.什么叫复摆?其振动周期T的表达式是什么?
6.什么叫霍耳效应?什么是霍耳传感器?
实验内容
1.调节摆线长度,测量和记录摆线长度。

2.连接集成霍耳开关和HTM-3电子计时器。

3.调节集成霍耳开关的位置,使霍耳开关恰好在小球铅直位置时磁钢的正下
方。

并使霍耳开关输出低电平,多功能毫秒仪面板上的低电平指示灯亮。

4.预置开关次数。

5.将小球拉开一定距离,用水平直尺量出这一距离,利用三角函数算出摆角,
作表如下
6.
实验报告要求
1.写明本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2.阐明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际思路和研究过程。

3.记录所用的一起、材料的规格和型号、数量等。

4.记录实验的全过程,包括实验步骤,实验图示,各种实验现象和数据等。

5.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6.得出实验结论,并提出改进意见。

参考书籍与材料
1.沈元华,陆申龙.基础物理实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上海大学电子设备厂:新型单摆实验仪产品说明书,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