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训练专题检测五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五
类商品出口比重”为答题区域和方面范围。“与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体系之间”是知识限定。⑤看分值:分数在三问中最多, 所以在答题长度上也与其它两问相比答案要适度地增多些。第 一小问 3 分,变化要归纳成三个要点,各占 1 分;第二小问“关 系”分值比上一步高,答案长度上要多一些,具体要点取决于 “变化”的要点,上步有三个要点,本步也相应地有三个要点, 各占 2 分。 ⊙材料——材料二是数据表格型材料,获取信息的关键是从时 间的推移中结合数据升降起伏再现相关知识来回答。一般这类 题目从三方面设计问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 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有何影响?对这三方面问题的回答依托 有区别,一般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要靠对图表的观察;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和“这一变化有何影响”要依 据对所学知识的准确再现。具体观察数据时将表格数据转换为 简图的抛物线形式更显直观。
将世界连成一片,促使世界由分散向整体发展。
(2)变化:原料出口比重增加;手工制品出口比重减少;机器产 品出口比重增加。关系: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
地;中国手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进一步冲击;中国
近代工业在外来技术的影响和海外市场的刺激下进一步发展。 (3)寓意: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的危险性。态度:抓住机遇,积 极参与;保持清醒头脑,迎接挑战;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合理对策; 在融合与交流中坚持自主发展。
年份
世界贸易指数 (以 1913 年为 100%)
1880 年
36
贸易总额 (单位:10 亿法郎)
68.8
1890 年
49
94.2
1900 年
68
118.2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材料一、二反映了世界贸易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
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诊断(五)历史试题
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五)历史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分为单项选择题Ⅰ和单项选择题Ⅱ两部分。
单项选择题Ⅰ:1~13题,每题3分,共39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良渚古城文化遗址距今5000年左右,是中国早期的城市之一。
下图是良渚古城城址布局示意图。
据此可推知,该文化遗存时代()A.各部落间频繁发生战争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形成C.早期国家雏形已经产生D.社会贫富分化开始出现2.“本纪”是为帝王作传。
司马迁作《史记》时不设惠帝本纪,而设“吕太后本纪”,并说:“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
”司马迁的这一做法()A.创新了史籍撰写的体裁B.助推了外戚专权的形成C.为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D.体现了“以实正名"精神3.唐代学者在评论曹魏书法家钟繇的书体时说:“真书(楷书)绝世,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
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
”这可说明,钟繇楷书()A.废弃了秦汉的书法传统B.提高了书体的实用价值C.体现了书体功能的丰富D.迎合了政治形势的需要4.《唐律疏议》在解释法律时,常以儒家《诗》<书》《礼》等书籍中的经句来解释《唐律》内容。
如“八议”条,疏议曰:“今之‘八议’,周之‘八辟’也。
礼云:‘刑不上大夫’,犯法则在八议,轻重不在刑书也。
”这一做法()A.开创了案例法先河B.调和了礼法间的矛盾C.彰显了法律的权威D.弱化了刑罚的残酷性5.乾隆时《吴江县志》记载,该县平望镇“宋元间,两岸邸肆间列以便行旅;明初居民千百家,百货贸易如小邑;然自弘治迄今,居民日增,货物益备,而米及豆麦尤多,千艘万舸远近毕集,俗以小枫桥称之”。
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五次测试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省嘉积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大测(五)历史科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某某、考试科目、某某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问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4. 考试结束后,考生需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
这说明宋朝()A.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B.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2.战国时期,人工施肥已受到广泛重视。
孟子说:“凶年,粪其田而不足”。
荀子认为:“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地”。
由此可见()A.各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C.小农经济开始形成D.农民社会地位低下3.我国古代冶铁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南北朝时期,我国冶铁技术取得的最主要成就是()A.高炉冶铁B.炒钢技术C.灌钢法D.水力鼓风冶铁4.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D.规X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5.闽浙总督伍拉纳之子伍子舒在《随园诗话》上的批语说:“适至(乾隆)五十五年,举行万寿,某某盐务承办皇会,先大人(伍拉纳)命带三庆班入京,自此继来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班。
”这则材料( )A.是徽班进京的最早记载B.说明朝野对越剧的喜爱C.体现传统剧种种类繁多D.是京剧的形成佐证之一6.1843年11月9日,法国外交部长指示赴中国的使团:“您的目标应是为法国的航运和贸易获得相同于英国的一切利益。
高三总复习历史检测题 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 第五单元 课时训练1—基本知能评价(明清时期的统治)
第五单元课时训练1—基本知能评价(明清时期的统治)一、选择题1.下表为“明代阁臣入阁前之相关个人和仕宦履历统计表”,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③品秩高级的官员才能进入内阁④能力强的官员可以承担批红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A根据表格,阁臣入阁前进士出身的人数最多,占总数的96.9%,可知阁臣选拔比较重视科举出身,故①正确;根据表格中阁臣家乡是浙江、江西、江苏即南方的人数占总数的42.5%,可知南方的经济文化发达,故②正确;阁臣选拔重视科举出身,跟官员的品秩没有直接关系,故③错误;批红权一般由皇帝或司礼监太监掌握,故④错误,故选A项。
2.清朝雍正年间,恐包封密折不易保密,令造加铜锁之特制皮匣,发给获密奏权者,用以包封密折。
这种举措()A.削弱了军机处的权力B.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C.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D.标志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解析:选B官员单独呈给皇帝的密折,绕过整个中央机构,只有官员本人和皇帝知道且“令造加铜锁之特制皮匣”说明保密性高,因此,这一制度有利于皇帝获取各种信息,提高效率,同时有利于皇帝加强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故选B项。
3.在清朝疆域里,内地分立18省,各设巡抚为长官,每两省(个别地区为一省或三省)又设总督一名,相当于大军区长官。
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这反映了清朝()A.对地方的控制弱化B.边疆危机空前严重C.疆域治理策略灵活D.中枢机构发生异变解析:选C据材料“内地……设巡抚……设总督……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可知清朝在内地和边疆地区实行不同的治理策略,反映了清朝疆域治理策略灵活,故选C项。
4.在清代,很多人都把内阁称为古之中书省,将入内阁叫作登政府,又比拟大学士如前代宰相。
皇帝一旦下诏开馆修书,大学士依例充当监修总裁官。
这说明,清代内阁() A.辅助皇帝处理政务B.直接管理地方行政C.独立应对国家事务D.能够行使六部职权解析:选A据材料“古之中书省……登政府……如前代宰相……大学士依例充当监修总裁官”可知内阁辅助皇帝处理行政事务,故选A项。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5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专题检测-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专题检测五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1.(2018·某某某某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五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和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竞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B.欧美列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均已制定作战计划C.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D.塞尔维亚追求民族自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故A项错误;是欧洲而非“欧美列强”,故B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故C项正确;直接原因是萨拉热窝事件,故D项错误。
2.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不论从欧洲的角度,还是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引人注目。
”其“转折”表现为( )①诞生了社会主义制度②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出现③科学技术得到发展④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就诞生了社会主义制度,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联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也受到了美国的挑战,故①②④正确;但科学技术得到发展不属于“转折”表现,故③错误。
故选A项。
3.1917年初,中国政府内部激烈讨论对德参战议题。
严复对友人说欧洲战事或许在这年春夏间可决胜负,“但兵事一解之后,国土世局,必将大异于前,而远东诸国,亦必大受影响。
此时中国,如有能者把舵,乘机利用,虽不称霸,可以长存;假其时机坐失,则受人处分之后,能否成国,正未可知”。
据此可知,严复( )A.希望政府能够在对德外交上取得主动权B.主X政府要静待时机奉行对德中立政策C.预见到中国在战后只能受列强摆布的命运D.认为中国应先整顿内政才有条件一致对外,严复认为“如有能者把舵,乘机利用,虽不称霸,可以长存”,希望政府能够在对德外交上取得主动权,故A项正确;严复主X“乘机利用”,而非静待时机,故B项错误;严复主X“乘机利用”,而非坐以待毙,故C项错误;材料中严复主X在对德外交上取得主动权,没有涉及整顿内政,故D项错误。
专题五 近代中国经济生活的变迁 学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4.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5.大众传媒的发展。
[线索提炼]线索一:从闭关自守到被迫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鸦片战争后,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洋务企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
中国被迫放弃闭关自守政策,开始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
线索二: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末,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一战后,民族工业萧条。
20世纪30年代,民族工业又有新的发展,但是官僚资本主义获益最大。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艰难,陷入困境。
线索三:考点清单命题趋势专题五 ××近代中国经济生活的变迁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深受时代的影响。
西方列强在破坏中国旧的生产方式,催生近代工商业的同时,也把新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带入了这块古老的大地,与跌宕起伏的政治风云一起改变着中国传统农耕经济下的社会生活。
尽管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先后有别、均衡不一、新旧并存、中西合璧,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但却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常规考点一、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表现、特点和影响(1)原因①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②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
③本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也给予了自然经济一定的打击。
④人们商品意识的增强,重农抑商、重义轻利观念的改变,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使城乡经济联系加强,等等,也是促使自然经济解体的因素。
⑤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个体小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低下,生产规模狭小,分工和协作不发达,生产的发展,成本的降低,质量的提高,都受到了根本的限制,终究抵挡不住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强有力的进攻。
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4世纪中期,黑死病流行造成了欧洲数千万人的死亡,人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劫后余生的人,逐渐抛弃教会宣扬的禁欲思想,不失时机地追求现实享乐。
由此可知,当时的欧洲A.资产阶级力量壮大B.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动摇C.人文主义逐渐复兴D.宗教改革运动开始兴起2.“(唐)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高宗时“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兵、户、刑礼等五房分理有关政务。
根据上述材料,唐代前期的“政事堂”A.始终都是三省议事机关B.促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C.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D.发展成为中央决策机构3.17世纪从甘蔗被移植到英属的巴巴多斯岛和法属的马提尼克岛开始,加勒比海大大小小的岛屿被开辟成为甘蔗种植园。
加勒比海地区的风貌、居民构成、经济方式都在渐渐变化,历史学家将这一持续不断的变化称为“蔗糖革命”。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B.价格革命的影响C.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D.工业革命的推动4.地名的变更往往同时代背景有关,长春市有一条南北交通主干道,始建于1934年,被称为长春市的十里长街。
这条大街曾经发生下列名称的变化①中正大街②大同大街③人民大街④斯大林大街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②①D.④③①②5.在俄(共)布十一大会议上,列宁作报告说:“同农民群众,同普通劳动农民汇合起来,开始一道前进,虽然比我们所期望的慢得多,慢得不知多少,但全体群众却真正会同我们一道前进。
2023年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限时集训5:救亡图存——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与抗争探索
专题限时集训(五)救亡图存——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与抗争探索(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2·枣庄高三三模)具有近代意义的世界历史,主要体现在世界交往普遍发展基础上的劳动方式的改变。
作为世界历史的一个缩影,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解体是劳动方式变革的必然结果。
这揭示了()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源B.闭关锁国导致传统贸易体系解体C.中国对外交往趋向近代化D.开埠通商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冲击A[根据材料“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解体是劳动方式变革的必然结果”可知,中国朝贡贸易体系解体的原因是自然经济不敌工业文明下的自由贸易,即揭示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源,故选A项。
]2.(2022·潍坊高三三模)下面为对近代某一历史事件影响的描述。
该事件是()C.洋务运动D.第二次鸦片战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与题干内容相一致,故选B项;在鸦片战争中并没有出现私家军队,排除A项;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开展的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自救运动,也没有出现私家军队,排除C项;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并没有出现“由满人占据的重要督抚位置逐渐落入汉人之手”的现象,排除D项。
] 3.(2022·德阳高三三模)1861年,英商宝顺行顺记运送洋布赴山西售卖时,在运货车上“高插钦命通商大臣黄旗一杆,手执天津海关崇(即崇厚,当时为北方三口通商大臣)照单”。
车队一路畅行无阻,获利颇丰。
这一个案可以说明() A.通商口岸带动周边地区发展B.中国经济主动融入世界市场C.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D.条约体系成为列强侵华工具D[根据材料“高插钦命通商大臣黄旗一杆,手执天津海关崇(即崇厚,当时为北方三口通商大臣)照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平等条约为英国商人在中国经商大开方便之门,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选D项;根据材料“英商宝顺行顺记运送洋布赴山西售卖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西并非通商口岸,且材料主旨是英商获利颇丰,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经济是被动卷入世界市场,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是在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
2011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高效升级卷五中国近代政治文明课件 人民版
8.“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 独自开张。”这副对联出现于五四运动期间, 以下信息与之不相符的是( ) A.是爱国民众讽刺个别商店没有参与反帝斗争 B.说明五四运动中民众爱国意识逐渐觉醒 C.是店主为扩大生意而作的宣传广告 D.反映了工人罢工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 答案:C
9.1928年2月,刘少奇针对革命潮流是高涨还是 低落的问题说:“依乡村来看是高涨的,依 城市看是低落的趋势。”这一判断( ) A.正确,大革命失败后,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入 农村 B.不正确,乡村、城市的革命都处于高潮 C.正确,当时的城市没有出现工人运动 D.不正确,当时农村还没有建立革命根据地 答案:A
13.史载某地大规模群众庆祝集会,两万余人参加。 会场悬挂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蒋介石、毛 泽东、朱德六人画像。其后发表的大会通电中有 这样一些话:“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乃明白提出 废除不平等条约之政纲,厥后孙中山先生改组国 民党,实行国共合作,于是废除不平等条约之呼 声遂传播于全国。”由这段史料可知,这次集会 最有可能是( ) A.庆祝北伐战争的胜利 B.庆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果 C.庆祝《双十协定》的签订 D.庆祝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答案:B
意义: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 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促进 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是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差别:近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代是 社会主义社会。 (3)台湾学者的立场——中华民国,或者台湾学 者着眼于政治体制的改变。原因: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11.下图是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剧照。 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为鼓舞溃兵伤兵的士 气,军方播报了关于不久前一个战役的一段 报道:“……倭军之三十三师团使用迂回穿 插之战术,以两个联队兵力攻占拼墙河(河 流名)南北,而我远征之军以寡击众,披肝 沥胆,做浴血之战,解救同盟之英吉利军七 千余众,夺回中外记者教士五百余众……” 上述材料说明了( )
专题05 交通工具—看历史-《小切口—看历史》高三一轮复习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周围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给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陆地上的汽车,海洋里的轮船,天空中的飞机,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的距离。
而作为半机械交通工具的自行车则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遍的一种交通工具。
2016年底以来,国内共享单车突然就火爆了起来。
共享单车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政府对这一新鲜事物也处于善意的观察期。
中国共享单车市场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2007—2010年为第一阶段,由国外兴起的公共单车模式开始引进国内,由政府主导分城市管理,多为有桩单车。
2010—2014年为第二阶段,专门经营单车市场的企业开始出现,但公共单车仍以有桩单车为主。
2014年至今为第三阶段,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摩拜为首的互联网共享单车应运而生,更加便捷的无桩单车开始取代有桩单车。
从自行车诞生、技术迭代、普及、被边缘化到重回公众视野,它不仅仅是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而存在——它经历了工业革命、社会阶层的流动、女性解放运动以及城市化浪潮等诸多方面的演变,而今又成为了共享经济中的一个玩家。
自行车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发明的第一个交通工具。
最早的自行车,原始的、木制的、靠双脚划动。
之后,在工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下,自行车渐从一个原始的、木制的、靠双脚划动、没有任何传动装置的机械,变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有现代工业支撑的、钢铁的、脚踏的、有链条、转轴等传动运转的交通工具。
一个看似简单的代步器械,技术完善却涉及到包括法国、德国、英国以及美国等数十名技师、工匠的实验与研制过程,这个过程花了近一百年。
从轮式木马到加入传动装置和充气橡胶轮胎的自行车,花了一百年。
自1890年代后,现代自行车的基本设计就处于停滞状态了,虽然在不同阶段仍有小改进,却再无结构上的重大突破。
当自行车出现的时候,女性有了出门上路的自由。
SusanB.Anthony更是把自行车称为“自由机器”,自行车在西方社会普及的那些年,正好就是19世纪末欧美妇女解放运动的高潮期,西方女性借此挣脱束缚,将自己从家庭和孤立无援的境地中解放出来。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射洪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射洪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84年,上海市、天津市获得了自行审批总投资在3000万美元以下项目的权力,大连市获得了审批1000万美元以下项目的权力。
这主要得益于A.经济特区的设立B.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C.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D.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2.截止到1926年,苏联共有65个外资企业,主要是开采北方森林的木材厂和采掘东部矿藏的稀有金属公司。
著名的有:德国的莫洛加木材公司、美国的哈里曼锰矿公司、瑞典的哥德堡滚珠轴承有限公司等。
这表明当时苏联A.借西方经济危机之机发展工业B.国家资本主义得到了灵活运用C.利用外国资本建立本国重工业D.采用租借形式向社会主义过渡3.1937年9月6日,根据国共两党关于国共合作的协议,中国共产党将陕甘苏区改名为陕甘宁边区,并成立了边区政府,它是一个边区的自治性地方政府,是国民政府行政院的一个直辖行政区域;1941年,抗日根据地政权机构在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
对材料完整准确的理解是:A.是为了推动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B.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士参与抗战C.是为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D.是为了发动根据地工农群众抗日4.在人类文明史上,汉字显得十分独特:这一套书写系统的基本结构原则自商朝以来就未曾改变。
当甲骨文在19世纪末被重新发现时,中国的学者几乎立刻就能够辨识,他们通过甲骨文与金文、篆文互证的方式成功释读了大约600多个甲骨文字。
如图是甲骨文、金文与篆文的“日”字,这说明甲骨文A.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字雏形B.对后世的造字方式产生重要影响C.阻断了后世文字的创新发展D.是研究先秦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5.从1935年开始的第二期“罗斯福新政”,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着重通过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公用事业法案等法规,以立法的形式巩固新政成果,同时推动工会建设。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综合质量检测人民版
专题五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综合质量检测时间: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 5 分,共60分)1. [2020 •呼和浩特市高三模拟]美国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着力打造自身反对殖民主义,反对法西斯侵略的国际形象,但是在二战后,美国政府认为这样的思潮威胁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开始通过一系列宣传,使美国形象从二战前的“共和榜样、自由典范”转换为“自由卫士、世界领袖”,美国这一形象的转变( )A. 适应了美国对外扩张B. 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C. 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D. 促进了国际关系走向缓和解析:根据材料“二战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为了适应对外扩张的需要,促使美国形象的改变,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改变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B、C 两项是美国国家利益的具体表现,排除;美国这一形象的改变使国际关系日益紧张,故D 项错误。
答案:A2. [2020 •乌鲁木齐市高三模拟]1947年9月,美国某历史学家在《谁是忠诚的美国人?》一文中说:现在发生的一切不仅仅是要打击共产主义,而是要构造一种正面的关于忠诚的概念。
这种新忠诚是将任何对美国的政治体制、社会关系、经济实践的质疑视为邪恶的作为。
在此,作者认为()A. 冷战促使美国政府强化思想控制B. 对美国的忠诚就是对其不加批判C. 二战使美国民众对政府丧失信心D. 美国对共产主义打击是邪恶作为解析:依据材料“这种新忠诚是将任何对美国的政治体制、社会关系、经济实践的质疑视为邪恶的作为”来看,美国借打击共产主义的机会,强化了政府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故A 项正确; B 项材料不是强调对美国忠诚与否,重点是强调要打击共产主义的思维,排除;C 项材料未体现民众对政府的信心丧失与否,排除;D项材料表述的邪恶是对政府的质疑,不是对共产主义的打击,排除。
答案:A3. 1956〜1961年,印度“二五”计划时期,苏联对印度援助高达8.3亿美元,是对中国“一五”计划经济援助规模的一倍以上,超过美国和英国,成为印度最大的外援国。
高三总复习历史检测题 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 第五单元 单元检测—综合素养评价
第五单元单元检测—综合素养评价一、选择题1.1759年,清政府颁布《防范外夷规条》,规定洋商到广州后,应在指定寓所居住,由行商管束稽查;买卖货物,必须由行商经手方可交易。
这一规定表明() A.中国对外贸易呈现顺差B.西方经济侵略受到了遏制C.政府对外贸易管理严格D.行商阻碍了中外经济交流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政府对外商住所、贸易有明确要求,在对外贸易中管理严格,故选C项。
2.土司是中央政权承认的少数民族世袭首领。
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建议取消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对当地进行管理,同时添设军事机构,后来清廷批准了这些建议。
这一做法有利于()A.完善中央官制B.实现民族自治C.消弭军事冲突D.维护国家统一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土司制度之下,其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权限非常大,久而久之会对中央产生一种“离心力”,很容易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而在“改土归流”制度之下,由中央派遣流官对当地进行治理,并且还“添设军事机构”,这种做法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力度,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故选D项。
3.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行商倪宏文欠英商货银一万多两而无力归还,皇帝谕令其“胞兄倪宏业、外甥蔡文观代还银六千两,余银五千余两着该管督抚及承审之府州县,照数赔完贮库,俟夷商等到粤给还”。
并规定此后行商破产无力归还“行欠”,应“著令通行,分限代还”。
这反映出当时()A.小农经济制约着外贸发展B.清廷缺乏近代外交常识C.行商亦官亦商的显著特征D.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并没有按照当时国际惯例中企业破产相关规定处理外贸问题,说明清廷缺乏近代外交常识,故选B项。
4.从《明史》所载田赋征收的品目来看,除了小部分钱钞以外,绝大部分是麻布、丝绢和米麦等;里甲正役中物料的征派,亦多是地方农民的土特产。
这一现象() A.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B.延缓了社会经济的转型C.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特点D.导致了税收政策的变化解析:选B田赋征收和里甲正役中绝大部分是实物,很少用钱钞,这不利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故选B项。
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与夏商两代君主着力强化自身的军事实力以威慑诸侯的军事政策不同,西周军事制度的核心是通过政治或宗法手段控制、限制地方诸侯的军事实力。
这一变化()A.深受儒家仁政思想影响B.强化了中央集权政治体制C.导致礼崩乐坏局面出现D.巩固了周王天下共主地位2.《史记·循吏列传》开篇说道:“法令所以导民也,刑法所以禁奸也。
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以此为标准,以下汉代人物可列入循吏传的是()A.A B.B C.C D.D3.北魏大臣甄琛指出:“今伪弊(指南朝)相承,仍崇关鄽之税;大魏恢博,唯受谷帛之输。
”这反映出当时A.大一统下商品经济的发展B.区域性市场的繁荣C.南北商业发展的不平衡性D.南北经济差距扩大4.唐朝历史上曾发生过四次“玄武门之变”(见如表)。
从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唐朝()A.血缘宗法关系走向解体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烈C.传统君臣关系趋于决裂D.政局长期处于动荡状态5.明朝中后期,有人在评论金钱时说:“兀那东西,是好动不喜静的,怎肯埋没在一处?也是天生应人用的,一个人堆积,就有一个人缺少了。
因此积下财宝,极有罪的。
”这一言论()A.讽刺了拜金的社会风气B.体现了雇佣关系的普遍性C.彰显了心学的自我意识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需要6.太平军从湖北进军南京的路上,“不信诸神及浮屠氏,遇寺观辄火之,目为妖庙”。
占领南京后,实行严格的出版管制,一切“妖书邪说”均不得买卖藏读,同时大量印刷《天条书》等书籍,要求官民仔细阅读。
太平天国的这一做法旨在()A.满足民众的反封建需求B.践行新的文化政策C.强化对民众的思想控制D.破除宗教神学束缚7.在1916年前后,陈独秀十分推崇西方民主,他说:“美利坚力战八年而独立,法兰西流血数十载而成共和,此皆吾民之师资。
高考高三年级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测评(5)(含答案)
高考高三年级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测评(5)(含答案)中国现代史温习〔5〕1.«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末尾,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添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
这一现象给事先社会经济开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农产品产量添加B.人口数量添加C.重农抑商政策确立D.水利事业开展2.«沈氏农书»中记载说:〝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
〞这段资料反映了我国现代的家庭手工业()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消费方式落后,效率较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消费本钱较低,自给自足3.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一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A.汉代B.曹魏C.唐朝D.北宋4.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而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发作这种变化的缘由包括〔〕①铁农具、牛耕的推行②水利工程技术的提高③社会次第的动摇④田庄经济的开展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③④5.宋代陈旉在«农书»中提出:〝土壤气脉,其类不一,肥美硗埆,美恶不同,治之各有宜也。
……虽土壤异宜,顾治之如何耳,治之得宜,皆可成就。
〞而治的关键在于用粪,事先人们把依据土壤的不异性质而用粪来加以管理称为〝粪药〞,意思就是用粪似乎用药。
由此可以看出()A.我国的农业消费精耕细作技术兴旺B.我国现代农业消费技术抢先世界C.统治者注重农业技术的推行D.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放和应用6.汉代,南方干旱地域盛行将农作物括种在垄沟中〔如图〕,等幼苗长成后,经过中耕除草,逐渐把垄上的土铲上去,培在禾苗根部;到盛夏时,垄上的土曾经全部培在禾苗根部去了,于是庄稼的根很深,庄稼抗风和抗干早的才干增强了。
这反映了事先〔〕A. 运用铁农具提高了消费力B. 农业产量已大大提高C. 农耕文明养活了更多人口D. 精耕细作的农业特点7.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度一切,贵族组织奴隶、平民停止农业消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构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通史强化训练5 明朝至清朝前期
通史强化训练(五) 明朝至清朝前期一、选择题1.(2022·长沙高三月考)明初,朱元璋规定:“内廷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但是明朝中后期,宦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甚至协助皇帝“批红”。
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D )A.君主专制逐渐衰落B.朱元璋失去影响力C.宦官专权操弄朝纲D.皇权独揽亲政懈怠【解析】材料表明明朝中后期出现宦官专权现象,这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皇帝大权独揽,防范外朝,但事务繁多不堪,从而重用宦官,故选D项,A项错误;B项“失去”不可能,表述错误;题目问的是背景而非材料本身,C项错误。
2.(2022·吉林市高三二模文综)明英宗时期“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导致武将和功勋集团出现断层,文官集团迅速崛起。
明朝没了相权与皇权之争,却出现了严重的文官与皇权之争。
明朝文官集团与皇权矛盾的发展( A )A.助推了宦官集团势力的膨胀B.使东林党人的势力得以发展壮大C.为后来清军入关提供了契机D.适应了统治集团权力分配的要求【解析】中国古代皇帝将君主权力的一部分赋予宦官,使其干预朝政,形成宦官专权。
根据材料,明代文官集团的崛起威胁到皇权统治,因此皇权借助宦官的力量制约文官维护统治,由此出现了明代中后期宦官擅政的局面,A项正确;东林党人本身属于文官集团,排除B 项;清军入关之时,明朝已经灭亡,排除C项;文官集团与皇权的矛盾不属于权力的分配,D 项表述错误。
3.(2022·石家庄市高三三模)下表为明代前期进口货物价格表(1贯=1 000文)A.促进了中外之间的平等往来B.增加了明朝政府的财政收入C.推动了民间海外贸易的兴盛D.体现了朝贡贸易的政治色彩【解析】据表可知,明朝以远超市场价格进口琉球、暹罗、满剌加等国货物,体现了朝贡贸易的厚往薄来,政治动机大于经济动机,即宣扬“天朝上国的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故选D项;朝贡体系下,明朝是宗主国,琉球、暹罗、满剌加是藩属国,不是平等关系,排除A项;远高于市场价格进口货物,耗费了明政府的大量钱财,增加了明政府的财政负担,排除B项;民间海外贸易不会以远高于市场价格进口货物,材料是朝贡贸易,排除C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检测(五)(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中,罗斯福在亚特兰大市的演说中表示单纯的施舍对具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而言,将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而这种工作正是防止他们精神上颓废的屏障。
基于这种理念,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 A.提高救济金,增加政府救济的力量B.增设心理咨询机构,帮助人们愈合心理创伤C.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D.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誉2.罗斯福新政开始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含义() 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B.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C.计划经济干预市场经济D.私人经济受到政府限制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已从传统的资本主义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
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现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A.取消了社会保障体系B.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C.大规模经济危机基本消失D.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4.克林顿总统在2000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说:“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已经创造了2000多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出现了30多年来最快速的经济增长,失业率为30年来的最低水平,贫困率降到20年间最低点。
”这一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是源于() A.“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B.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C.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彻底改变5.1921年冬季,苏俄农民契柯夫在完成了固定粮食税之后,把剩余粮食运到一个集市上出售,结果应是() A.管理人员增加了他的税额B.他被处以罚款C.他只能出售其中的一小部分D.行为合法,没有人干预6.斯大林曾经说:“能不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把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就是说,建立在最巨大最统一的社会主义工业基础上和最分散最落后的农民小商品经济基础上呢?不,不能。
”为此苏联实行了() A.新经济政策B.社会主义工业化C.农业集体化D.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7.1931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而60年后苏联工人反过来羡慕美国工人。
他们各自羡慕对方的是() A.苏联工人的自由快活,美国工人的民主自由B.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C.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D.苏联工人当家作主,美国工人的民主与自由8.有人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搞僵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搞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搞垮了。
苏联“垮了”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改革失败B.美苏冷战C.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长期存在D.片面强调重工业发展的恶果9.邓小平指出:“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
……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
”为此党和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实施土改B.建立农业合作社C.建立人民公社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0.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B.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D.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1.(2012·全国高考)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 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
这反映了 ()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12.改革开放使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
下列内容明确体现出打破“所有制崇拜”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中共“十五大”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D.邓小平南方谈话阐释姓“资”还是姓“社”问题二、非选择题(13题25分,14题15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最不需要注意的问题,而且是僭取一种不能放心地委托给任何个人、也不能放心地委之任何委员会或参议院的权力。
——引自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 材料二恩格斯说:“由单个企业所经营的生产……已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停止了。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二卷材料三罗斯福睿智地提出:“这一切都要求我们重新评价和核定原有的价值观念……从前那些大投机商和金融寡头们只要开发或建设什么,我们就什么都给他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的任务不是开发自然资源,或者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更冷静而平衡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剩余产品开辟国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
开明管理的政治时代已经到来。
”——引自大型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美国》解说词材料四斯大林在1926年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最统一最集中的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按计划进行的。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的部分论述》材料五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
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
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引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概括亚当·斯密、恩格斯、罗斯福、斯大林、邓小平的经济主张或观点。
(10分)(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时代、电气时代、20世纪30年代、二战后以上观点的应用及影响。
(13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你从中得到哪些重要启示?(2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
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
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 材料二专家闻一在《凯歌悲壮》里,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
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历史上的“退却年代”。
材料三为了解决农业危机,罗斯福政府同农场主签订了大量减少耕地面积的合同,并销毁小麦、马铃薯和牛奶等农牧产品,屠杀猪、牛、羊等牲畜。
材料四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在食品价格较快上涨、流动性充裕较强等因素共同推动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不断走高。
特别是粮食、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涨幅往往达到两位数。
为此,党和政府已经采取了增加供应、促进流通、打击炒作等一系列措施。
(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中“中国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的说法,请从经济政策调整的角度说明理由。
(5分)(2)材料二提及的“退却年代”在国家农工商政策上有何表现?列宁称这种“退却”让苏俄(联)“打破了坚冰,指明了航向”,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3)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解决农业危机的做法,并指出材料三、四中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目的的共同之处。
(4分)答案1.C2.B3.D4.A5.D6.C7.C8.C9.D10.C11.A12.D13.(1)亚当·斯密:自由竞争,国家不干预经济。
恩格斯:垄断组织产生,生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得到克服。
罗斯福: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斯大林: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抛弃市场手段的调节作用。
邓小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计划和市场的两种手段的调节作用。
(2)蒸汽时代:自由竞争,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对亚非拉国家是破坏性与建设性并存。
电气时代: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是资本主义走向成熟的标志。
但列强争夺市场,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美国罗斯福新政,运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缓和了经济危机,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影响深远。
德国和日本则通过国民经济军事化,将危机转嫁给其他国家,导致二战爆发。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资本主义在发展经济中,把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结合起来,形成了不同的市场经济模式。
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先照搬苏联模式,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中国改革开放后,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启示:经济体制的创新必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依据,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14.(1)同意:抑商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发展;闭关阻碍了中外交流,落后于世界。
或不同意:农耕经济持续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表现:农业:粮食税;工业:允许国内外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商业:允许自由贸易。
理解: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工农业生产恢复、发展;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减少耕地面积和农牧产品数量(或减耕减产);稳定(控制)物价,保障民生(发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