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规划设计意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坛平面图
细节分析——天坛圜丘
• 圜丘的选址是按“阳中之阳”的观念,选在 都城的东南方巽位,各种数据也极尽阳数, 即九或九的倍数。
• 如围绕圜丘台的中心圆石,天心石,以扇面 形状铺开的石板均已九的倍数递增,第一重 为九块,第二重为18块,直至第九重为81块, 下面的每层台阶也都是九级,意味九重天。 • 圜丘还有声环境的设计,人站在天心石上讲 话,声音嗡鸣,有很强的共鸣效果,仿佛与 天神交流,非常玄妙,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祈年殿
• 建筑思想:天圆地方,三重檐圆形大殿。 • 颜色:起初为上青,中黄,下绿、象征天地谷,后来统一为青色以纯白 洁净的青白两色,诱发朝拜者产生宁静,向天朝拜 的圣神。 • 外部环境:安置在一块高地上,以三层须弥座台基承托,坛上不值树木, 使祈年殿愈见崇高。
祈年殿
祈年殿结Hale Waihona Puke Baidu设计思想
• 共28根柱子,与天空星辰二十八宿的数字相符,这些柱子排成三圈, 每圈柱子的数目也有一定的含义: • 内圈有四根柱子,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 • 中间一圈12根柱子,象征一年12个月,外圈12根,代表一天12个时 辰,两圈24根,象征一年24个节气。
天坛建造过程
• 明永乐十八年,北京天坛按南京旧址建成,坛域南方北园,主体建筑 为大祀殿。 • 明嘉靖九年,天地分开祭祀,大祀殿男增建圜丘专用祭天,圜丘以北 建有泰神殿(后来的皇穹宇),形成了两坛依轴线布置的格局。 • 嘉靖二一年大祀殿拆除,二十四年在原址上建成大享殿。 • 乾隆十四年扩建圜丘,改建皇穹宇,改大享殿名为祈年殿,并将大享 殿三色瓦统一为青色。 • 乾隆十九年,天坛西门外垣之南建们一座,称为“圜丘坛门”,形成 了天坛南北两坛单独成制,规制严谨的格局。
总述:
• 天坛坐落在皇家园林中四周古松环抱,
无论在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
古人的宇宙观和天地之间的关系。如 “天圆地方”“天高地低”“天人合
一”等。
天坛的总体布局特色
• 一,天坛四周筑坛墙两道,把全坛分为两部分,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 布局呈“回”字形,总平面呈北园南方,由南至 北逐渐升高,最南 端的围墙呈方形,象征地,最北端的围墙呈半圆,象征天,北高南低, 这即表示了天高地低又表示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 内坛北为祈谷坛,南为圜丘坛,位于两者之间建有圜丘祭祀神排位的 皇穹宇。两坛之间以三百六十多米长的丹陛桥相连,共同形成一条南 北方向的天坛建筑轴线。 • 同时,内坛位于外坛中轴线以东,这是为了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 人们从西侧的正门进入后,更觉得视野开阔,烘托出天的高原开阔。
天坛设计特色
• 轴线布局,以东轴线为主,突出天空的高远 • 主体建筑与环境分离又结合(祈年殿) • 景观构图优美,单体建筑精美 • 建筑布局主要设计思想就是以天为中心,表现“天”的至高无上,同 时反映出古人的宇宙观和天地之间的关系。如“天圆地方”“天高地 低”“天人合一”等。
谢谢观看!
北京天坛规划设计意匠分析
李 琪
天坛的历史背景
• 原始社会的人类因为敬畏自然的 力量,发展出崇敬天地的仪式,
至周代封建时期,逐渐出现中国
独有的礼制建筑。发展至明清, 朝廷将敬奉天地日月以及风雨雷 电等自然现象视为国家重要祭典。 天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造的用 于皇帝祭天祈雨以及祈祷五谷丰 登的礼制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